「老實念佛」不好嗎?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說沒有用?

如題。。。不知道怎麼表述了


憨山大師費閑歌

講道容易體道難 ,雜念不除總是閑 。世事塵勞常掛礙 ,深山靜坐也徒然 。

出家容易守戒難 ,信願全無總是閑 。凈戒不持空費力 ,縱然落髮也徒然 。

修行容易遇師難 ,不遇明師總是閑 。自作聰明空費力 ,盲修瞎煉也徒然 。

染塵容易出塵難 ,不斷塵勞總是閑 。情性攀緣空費力 ,不成道果也徒然 。

聽聞容易實心難 ,侮慢師尊總是閑 。自大貢高空費力 ,聰明蓋世也徒然 。

學道容易悟道難 ,不下功夫總是閑 。能信不行空費力 ,空空論說也徒然 。

閉關容易守關難 ,不肯修行總是閑 。身在關中心在外 ,千年不出也徒然 。

念佛容易信心難 ,心口不一總是閑 。口念彌陀心散亂 ,喉嚨喊破也徒然 。

拜佛容易敬心難 ,意不虔誠總是閑 。五體虛懸空費力 ,骷髏嗑破也徒然 。

誦經容易解經難 ,口誦不解總是閑 。能解不依空費力 ,日誦萬卷也徒然 。

老實念佛挺好的,關鍵是那些說沒用的人都不老實……


都言念佛是愚夫,得作愚夫亦已夫。龍樹辯才還拙否,文殊智慧是虛無?主人底事憑居易,公據何人問大蘇?寄語聰明宜念佛,閻君應不愛之乎。

—— 省庵大師《勸修凈土詩》

  • 念佛一法,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上根利智的人,懂念佛法門的妙處,知此一法直下圓頓,不可思議。所以「信受奉行」。
  • 而下愚之人,雖智慧不足,對於法門的妙處不能領會,但只要踏實肯干。老實修行,也可得利,這就是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為佛心」,因念佛一法「潛通佛智,暗合妙道」。
  • 而觀如今許多學佛人,智慧不足,而又不老實肯干,讀了些許佛經,會耍點小聰明,就輕視念佛一法。實是「非狂即愚」。

觀歷代凈宗祖師,那個不是通宗通教的大德? 

永明延壽大師為法眼宗三祖,亦為凈土宗第六代祖師。延壽大師在常住永明寺期間常為七眾弟子授菩薩戒,日定一百零八件佛事為常課,每日定念十萬聲阿彌陀佛聖號。最後專心念佛,往生凈土。

蕅益智旭凈土宗第九代祖師著作極多,其中《閱藏知津》,系解說大藏經之經、律、論、雜等四部。並融會諸教學,注釋《大乘起信論》、《大乘止觀論》。著《彌陀經要解》一書,乃調和禪與念佛之作。門人成時別編其遺文為《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十卷。與憨山、紫柏、蓮池並稱明代四大高僧。

  • 這些歷代高僧有說「老實念佛」沒有用么?

虛雲法師:佛所說法,無一法不是療治眾生的病苦。念佛法門,名阿伽陀葯,總治一切病。但無論修何種法門,都要信心堅固,把得住,行得深,方能得圓滿的利益。信心堅固,持咒可成,參禪可成,念佛可成,都是一樣。若信根不深,只憑自己的微小善根,薄學智慧,或記得幾個名相、幾則公案,便胡說亂道,談是論非,只是增長業習,到生死關頭,依舊循業流轉,豈不可悲。

  • 說沒有用的,無非就是憑自己微小善根,薄學智慧,自作聰明罷了。多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分割線-----------------------------------------------------------------------------------------------------------

看了下面許多評論,發現許多人對於「念佛」的基本概念搞不清楚。認為念佛名號非是念佛

  • 我們常言念佛,一般分四種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其中持名念佛,即是念佛名號。

對此經中講的很清楚,學佛一定要「依經不依人」。

佛說阿彌陀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下:『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 諸佛菩薩欲渡無量無邊眾生,需依無量無邊「方便」,諸佛菩薩聖號本身即是佛菩薩無邊願力、道力所成。即是「聞名見形」皆得解脫願。

念佛名字,成就最勝方便」為什麼說最勝「方便」,因下手易,人人可念。

「夫法身無朕,假於名而法身顯矣。報化無邊,緣於名而報化該矣」

我們常言念佛,法身沒有什麼跡相,沒有什麼蹤影可以找,沒有什麼形相可以去摸、去抓、去看。沒有一切蹤跡。但是假借這個名字,名以召德,法身就顯現了。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就是佛的法身。你念這一句的時候,佛的法身就顯現在這一句之中。所以它是最勝方便。

報化無邊,無邊的報化身,廣大得無窮無盡。但是你就因為緣此名字,一切報化身都概括進去了,報化身都在裡面了。緣於名而無量無邊的報身、化身,全在名字裡頭。

這就是《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講的「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 這也即是「以名字入法界不可思議」

現在有些人說「似似而非」的佛法,看似有道理,實際對於法門毫無所知,唯誤人而已。不知「持名念佛」,本不離憶念,本即是念佛法門之一么

分割線---------------------------------------------------------------------------------------------------------

什麼是老實念佛?

念佛時,一切莫管,字句分明,平平常常,老實念去,即所謂第一念也。若矜躁卜度,希冀玄妙,或計功求速,或背境向心,即流入第二念矣。第一念是智,第二念是識,隨識即染,依智則凈。(夏蓮居

  省庵凈土詩云:「若厭平常終隔斷,才求玄妙便乖張。」

即是不談玄,不說妙 一句彌陀真風調。

  • 念佛一法,不懂老實二字,連門亦未入,欲談一心更是痴心妄想。唯有老老實實一心一意的念下去,以一句彌陀為依歸,才能逐步入心,從事持達理持。即是從事一心,達理一心,這時候才能算真「一心」


什麼是「老實」?

世上存在「不老實」的念佛嗎? 從來沒有佛經記載教人「老實念佛」。佛經只提及「一心不亂、聞已思惟、繫念不亂、二人相憶、二憶念深、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以念佛心,令心不亂.....」

言歸正傳......

一、「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說沒有用」此句話無從稽考。

「越來越」這三字難以統計。

「說沒有用」這句話更加含糊,如何界定「有用、有什麼用、無用、無什麼用」?

二、「老實念佛,不好嗎?」這句話含糊不清。

如何界定老實、不老實?

如何界定好、不好?

念,究竟是什麼意思?

佛,究竟是什麼意思?

一個問題潛伏了多個問題,筆者認為應該提綱挈領,找出核心,直搗皇龍。

此刻建議只需找出題主所問的兩點,這兩點就是問題癥結所在,只要解決了這兩點,一切答案便呼之欲出。

1)釐清什麼叫「念」?

2)釐清什麼叫「佛」?

否則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筆者現在引用相關經文,以帶出印度當時情況,可能令讀者得到另一啟發。

在印度雨季的三個月期間,僧眾集結在一起修行居住,這期間僧侶不允許隨意外出, 直至結束大約此三個月才再外出,此情況梵語稱為「var?a雨安居」,原意指「雨」,也稱為「結夏安居、夏安居、坐夏、坐夏安居、安居」。佛陀在生之時,每年「安居」完結,各方的人都來探望佛陀。

佛陀洞悉如果百年歸老後,弟子可能因無法看見佛陀,必容易惆悵無依,故此,就宣說了有關「巡禮佛的聖跡」,以下就是經文典故.....

「佛告阿難:汝勿憂也,諸族姓子常有四念,何等四?

一曰:念佛生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

二曰:念佛初得道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

三曰:念佛轉法輪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

四曰:念佛般泥洹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

阿難,我般泥洹後,族姓男女:

念佛生時功德如是,

佛得道時神力如是,

轉法輪時度人如是,

臨滅度時遺法如是。

各詣其處,遊行禮敬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

「節錄自《長阿含經》~卷四(遊行經)」

根據以上經文得知,佛陀教育弟子以巡禮佛的「四聖地」方式作為切入點:

1)出生之地

2)成佛之地

3)轉法輪之地(弘法之地)

4)入涅槃之地(離世之地)

明顯地,《長阿含經》此段記載清楚表述了「念佛」的意思,絕對「並非口念佛陀名號」,而是追憶與佛陀有關的領域

弟子透過親臨這些聖地四處巡禮,目的引起「思慕佛陀~憶念佛」的當時種種功德,亦即「繫念佛的功德、遺法、言教、身教,恍如親身見到佛陀,此乃筆者要表達的第一點。

第二點、根據唐代「玄奘法師」所譯的《稱讚浄土佛攝受經》所指的「念anusmri」,中文被翻譯為「念作意、回想」。

anu:指「隨著、沿著」。

smrti:指「記起、記得、憶起」。

整體來說相當於英文的「mindfulness、attention」的意思。
buddha:指覺悟,本屬精神領域,並非指人。 念佛,梵文是buddha anu-smrti,即是「憶念覺」,指憶念覺的智慧、言教、身教,然後學習效法。

第三點、根據《雜阿含經》記載: 三念:念佛、念法、念僧。

四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

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大智度論》記載:

八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入出息、念死。

《增壹阿含經》記載:

十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非常、念死。

第四點、翻查《佛說阿彌陀經》內的三句梵文經文,相信民間信徒會感到更為震驚。 梵文羅馬拼音:

buddhānusm?ti? kāye sa?ti??hati

dharmānusm?ti? kāye sa?ti??hati

sa?ghānusm?ti? kāye sa?ti??hati
以上就是中國佛教民間流傳的一句經文:「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節錄自《佛說阿彌陀佛經》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觀無量壽佛經》

「具足十念」,是指十個念頭之內,沒有間斷,完全具足回憶跟佛陀的相關事情,亦即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內所指的「凈念相繼」,相繼是指連續不間斷的意思。

亦即《稱讚凈土佛攝受經》內所指的「繋念不亂」,是指連續不間斷的意思。

更是《佛說阿彌陀經》內所指的「一心不亂」,是指連續不間斷的意思。

以上經文清楚指出念佛不是口稱佛陀十次名號,重點是具足十個與佛陀相關的念頭,看經文必須依照上文下理,不能斷章取義。

至於是否需要口稱十句佛號,誰也沒有意見,因為一切只是手段,重點是「憶念」,而這個憶念必須具足回憶起碼連續十個與佛陀相關事情的念頭,好比母親憶念兒子一樣非常在乎,這種狀態就會達到精神統一,即佛經所說的「一心不亂、相繼、繋念不亂」。

我們在乎一個事情,必定會一心一意一方向,不要將一心不亂四個字「神格化」,例如一個人掉進水中,就會一心一意準備脫危,這就是一心不亂。

念佛是密中之密,屬意行,由於我們眾生的思維非常混濁執著,要一剎那之中將「中陰身」契入佛菩薩的「三昧耶samaya 」,必須用極度專註的精神狀態。

此刻可從梵文經文得出的線索而引發兩點疑問:

1)如果「念佛」是單純指用「口唸名號」為主,那麼「念法」又指不斷口唸什麼呢?

2)「念僧」又是否不斷誦出僧人的名字呢?

根據《穆勒max muller》對「念佛、念法、念僧」的梵文英譯,解釋如下:

Reflection on Buddha arises in them

大意:對佛陀出現時的反思~念佛

Reflection on law

大意: 對原理的反思~念法

Reflection on the church

大意:對教派的反思(註:此處指當時佛陀僧團組織)~念僧

憑以上英文翻譯,又得出另一線索作為推論,如果真的是對「佛陀、原理、 僧團作出反思」就是「念佛、念法、念僧」的話,就可以對這個「念」字又再一次確認必跟「回憶、思念」有關。

現代民間認為念佛是用「口念」,但筆者翻查所有古印度經文,譯成作羅馬拼音後,再用梵文大詞典得悉「念佛,梵文是buddha anu-smrti,即是「憶念覺」,指憶念覺的智慧、言教、身教,然後學習效法」,並且跟筆者的傳承不謀而合,完全一樣。

  • 每一套「法門」都必須「如法」,所謂如法,當中是包含「心法」及「功法」。
  • 佛法核心,就是修鍊功法的核心~般若波羅蜜多prajna paramita 。
  • 功法,就是將心法貫徹落實在修鍊時的「技術」。
  • 正確的觀念、正確的技術,才稱得上為「如法的法門」,缺一不可,誠意只是觀念內其中的小環節,並非法門的整體。

一、持咒、持誦佛菩薩名號,是以聲音為切入點的一種技術~功法,屬於「唸誦法門」。

二、持咒是針對人體的三脈七輪,亦即是「開脈解結」。

三、持誦佛菩薩名號,目的是接通該佛菩薩的「samaya 誓言」而進行救助,屬於呼喚、求救、接通的意義。

四、但所有經文上所說的「念佛」二字,也是指「思維活動」,並非指「口念佛號」。

例如修持《大悲咒法》,就必須明白大悲咒十種相貌、大悲咒的正確音韻,否則無法將真言密咒發揮本有功德及力量。

故此,筆者並非否定「口念」可引發出「思念」這個做法,而只是帶出經文所指的buddha anu-smrti,亦即梵文所說「憶念覺」跟中國民間佛教的意思大有相違。

「身行、口行、意行」是身心活動,而佛經所指的這個「念」字,屬於「意行」,亦即「精神活動」。

作為一個有心求道的人,理應正確理解「念佛、念法、念僧」的真正內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統稱「六念」,但很多民間信徒卻一無所知,

舉例說,「念天」內涵:是指念善,時刻安住善念,保持善良念頭的意思,修行人必須懷著「善心」的念頭面對際遇,這是滅除三惡道的做法,四字形容~就是「止惡行善」,這樣就使人投身「天界」,這是權宜之計,目的是教人對因果生起警惕的心,而且行善可以使人作為慢慢破除「我執」的手段。

念戒、念施,就是憶念調整執著、憶念布施

經過以上這樣解讀,不知道深入經藏的讀者,已經好明顯知道這個「念」是代表什麼?

最後,筆者用中國佛教的『朝暮課誦』中內所念誦的「三皈依文」作為總結: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輕心》

P.S ?

世上有一句說話,叫「念念不忘」。

?古語有一句說話,叫「睹物思人」。?

佛經有一句說話,叫「如母憶子」。

憶念什麼?透過一切手段以回想佛陀一切言教及身教,然後信受奉行,曰:念佛。

《怎麼修凈土法門?》

Handsome ;真正念佛,就是應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二人相憶,二憶念深」......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407569/answer/153020522


不知道多少所謂的學佛人,就是用口念佛號,從不去管經文內涵,也不去了解佛陀教了什麼。偏執的認為狂念至多少遍就有所謂的功德?!這樣子是想變成復讀機嗎?


復讀機和智慧有什麼關聯嗎?

念佛是思維上的事~學習佛陀的言教,去落實生活。修行是修心,你修的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

什麼是有用?什麼是沒用?

界定的標準在你,在我,在大眾的評判嗎?

發問別人之前,先問問自己的心,你的心感受如何?你自己真的自在嗎?

題主不知如何描述,倒不如我來替題主發問,真正有價值的問題在於何為「念」?何為「佛」?何為「念佛」?而非是糾結於外界對某一行為的評價。

我從高一開始便接觸到了佛教,據今已有10年,我深知題主所指的「老實念佛」是何意,手掐著念珠,盤腿高坐兩耳不聞窗外事,每天規定一定的念佛遍數,例如一百遍,一千遍,一萬遍,口念「南無阿彌陀佛」就這樣一聲一聲接力念下去。真的我太清楚了,但凡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順心意之事,都會認為是自己口念佛不得力,開始在佛像面前痛哭流涕求懺悔,發誓自己這個也不做了那個也不做了。在他們眼中這個娑婆世界太不好了,彷彿處處都是魔鬼干擾他們修行,他人吃肉魔鬼,進行性行為魔鬼,休閑娛樂魔鬼,魔鬼魔鬼都是魔鬼。所以漸漸疏離人群,疏離生活,蜷縮於家中這個「無菌無毒」的環境迴避世事,更有甚者一心求死去他們心中那個只要口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到達的凈土。在此不妨和大家頭腦風暴一下,如果整日口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到達凈土,那麼念佛機是不是個個可以去凈土,而且這些念佛機可厲害了,是可以終日不間斷沒有任何雜念的念南無阿彌陀佛,此處是不是會有人羨慕念佛機?如果不願意做人,相反願意去做一個念佛機,是不是太可笑?寫到此處,也許有人說,你寫個念佛機的段子幹什麼?人又不是機器,怎可一概而論,機器又沒有生命怎能去凈土?是啊,你們都知道人不是機器,為何偏偏有人讓自己活成了雖有生命但似無生命的機器人呢!是人,卻為何選擇做機器人!身為人,卻為何脫離生活,為何一天到晚只知道口念佛,口念經文,拜佛像,買動物放生,揀擇飲食,禁慾到底,不顧家庭不顧親友不顧責任,活成了「活死人」?

我想,題主口中的「老實念佛」就是要學會成為如上所述的那種「機器人」「活死人」吧。那我要問了,為什麼要成為這種「機器人」「活死人」呢?如果這就是很多人眼中的修行人,真的是太荒謬,太滑稽。

那些一心想去凈土的人,我問你們,生前死後同一顆心,生前的心沒有智慧,你認為死後的心會後智慧嗎?生前你的心「極苦」,死後你的心就會「極樂」嗎?萬法唯心造。唯心極樂,唯心極苦,唯心天堂,唯心地獄。天堂和地獄的分別在哪裡?在你的心,因為心的滯留,心的不同執著而表現出不同的樣子,也就是輪迴。所以,輪迴只是心識滯留的呈現。什麼是解脫,是離相啊!寫了這麼多,就是希望大家能深思知,萬萬不可人云亦云,一定要懂得思考,用什麼去思考,你的心,你的心的感受是無法欺騙你的。學佛這麼久,念了那麼多聲佛號,您的心快樂嗎?你的心自在嗎?你能夠怡然自得嗎?你的心覺得圓滿嗎?靜下來,問問你的心,答案一目了然。

所以修行是什麼?是修心。不在於你處於何地,不在於你讀了多少經文,不在於你知道多少法門,不在於你做了多少形式性的行為,而在於你的心,在於你能否駕馭你這顆心,圓滿你這顆心。「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所以為何要脫離世事世情,為何要脫離生活去要做一個「活死人」?

既然「念佛」不是去一遍遍口念佛去做一個「活死人」,那麼到底什麼是「念佛」?

先說「佛」字。其實很多佛教徒根本都不知道佛這個字的含義是什麼。佛者覺也。什麼是佛,離相即為佛。通俗的說,就是心不滯留於感知。所以,佛法「說心不說相」。為何要離相?因為人不能沉淪於際遇感知,否則心就沒有辦法解脫,人沉淪於任何一個領域,都需要「除」,每個領域都是平等的,並無高下之分。這個「除」指降伏、駕馭,並非指禁止、否定、排斥該領域,重點是不能「著相pratisthita laksana」,亦即是現代所說的「執著」。佛陀一生的言傳身教,就是在告訴我們「離相」二字。

再說「念」字。念並非「口念」,而是「憶念」。即所謂,「二人相憶,二憶念深」。

念佛,梵文是buddha anu-smrti,即是「憶念覺」,指憶念覺的智慧、言教、身教,然後學習效法。所以念佛相應的是你的心,通過時時刻刻憶念覺,不斷地去調整重組你的思維改變你的意所想,口所言,身所行。面對世事世情,要能夠時刻駕馭自己的心,不要滯留於感知無法出離,要用智慧面對人生,圓滿自己的心。這才是念佛的真正意義。

其實生活才是煉心的真正道場,真正的修行人其實敢於直面生活的各個領域去磨鍊自己的心,何懼於劇情的安排。一味的逃避生活,逃避世事,怎可言自己是修行人?沒有拿起,如何明白如何放下?又怎可擔負如來家業?不要再去做一個「活死人」,這樣對他人,對社會有何意義,有何價值?一個真正明白佛法的人,應該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一切的人,絕對不會消極的對待生活,會做到隨順際遇而盡心,盡心後隨順際遇。更會去發揮自己的光和熱,懂得付出和奉獻,會讓自己接觸到的,將要接觸到的生命,希望上天讓自己擁有一個給予對方快樂的機會。


說個簡單點的。

比如說我看了很多佛經里介紹過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你讓我一心想阿彌陀佛,應該沒有問題。因為我知道情況了嘛。

【下面這一段只是舉例】

然後一個人跟我說,有一個佛叫ABC佛,你念ABC佛就行了,什麼也不要想。我就有很大的問題。你至少要把講ABC佛的佛經給我看看吧?


因為我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也是「今心阿彌陀佛」,我是有在想著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想著他的四十八願,想著極樂世界裡會出各種音聲的鳥,想著極樂世界各種神奇的樹的呀。

如果心裡都沒有什麼概念,光用嘴巴念,那電腦成佛肯定比你快。


多見今之禪者,不究如來之了義,不知達摩之玄機。空腹高心,習為狂妄。

見修凈土,則笑之曰:彼學愚夫愚婦之所為,何其鄙哉。

余嘗論其非鄙愚夫愚婦也,乃鄙文殊普賢龍樹馬鳴等也。

非特自迷正道,自失善根,自喪慧身,自亡佛種。且成謗法之業,又遭鄙聖之殃。

汝將謂一悟之後,習漏永除,便得不退轉耶?

汝將謂一悟之後,更無遍學佛法修行證果等事耶?

汝將謂一悟之後,便可上齊諸佛,入生入死,不受障緣之所撓耶?

審如是,則大菩薩修六度萬行,動經恆河沙數劫者,反有愧於汝矣!

而汝一悟之後,更不求生(凈土),則龍樹馬鳴文殊普賢等,反不若汝。汝何不自量其心,自揣其力。

人不學,不知義。

還是要好好學呀!我們錯過的東西太多了。

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

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

真正有幾人是依法奉行呢?


首先應當明白「念佛」的真正含義。

念,憶念。

佛,覺。

念佛,即「憶念覺」。

其次,「越來越多的人說沒有用」,此為預設結論,主觀臆斷,不具有討論價值。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答主自從接觸正法懂得念佛的真實含義已經有三年。念佛~「憶念覺」,即憶念佛陀的身教、言教,憶念「覺的智慧」。所以答主三年中不斷地領悟佛法,學習效法佛陀的身教、言教,努力修出「智慧、勇氣、能力」去面對世事,而內心不被外界所牽扯滯留;時刻觀照自心,是否失去「平等心」 ,是否落入「二元對立」;時刻將自己從糾結、痛苦、委屈、不甘等種種情緒中抽離。這是真正的「念佛」~「憶念覺」。

「老實念佛」當然有用,而且非常必要。學佛,當然要「憶念覺」。憶念佛陀的智慧,來調整自己的思維,思維的改變對答主本人的事業、生活、感情等方方面面的改變非常大。所以將切身感受分享出來。


阿彌陀經說的很清楚: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想念佛求生凈土,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到的。那些說老實念佛沒用的人,就是不肯老實念佛,為什麼呢?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啊!不能嚴謹持戒,做些福德功德,全是有漏的,消業沒造業快。也不聽經聞法,精進修行,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不入佛見,都是我見。怎麼會老實念佛啊?!


念佛,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一句「佛號」念到底的事,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確可以使自己精神統一,可是稍跑題一點,不管做什麼,什麼辦法也都可以達到精神統一。

念佛是要和佛相應,怎麼相應法,就是要憶念佛陀身傳言教,落實生活去修行。和持誦梵音佛號。但有一點,梵音佛號具有振頻轉化脈輪功能,其他佛號沒有這一功能


不知題主所說老實念佛具體是什麼。妄自揣測一下,勤奮精進的念佛號。以下就我自己的親身體會分享一下,僅代表個人感受。

小時候逢年過節看到過家裡老人有上供上香祈福,那時候我還是典型的無神論者。一味只認為是封建迷信。

後到2012年,當時的心態比較迷茫,遇到一些生活中難以解決的困擾和心結。機緣巧合網路上接觸到一些有關佛教的文章,大約圍繞幾個主題,放生,主要放魚。吃素,言下之意是不傷害生命就是慈悲。禁慾,有生理常識的人都懂,不多講。再有就是抄經誦經持佛號。

那個時候嘗試遵循各種戒律,有段時間我索性不吃肉了,看到身邊人吃肉會勸說他們,當時父母還特別擔心我會貧血 。諸如此類。然後開始每天給自己布置功課,比如看多少篇文章啊,讀經多少遍啊,誦阿彌陀佛名號多少次啊。

大約堅持了半年多,那時候晚上做夢也是暈暈沉沉的,生活里神神叨叨,性格越來越冷漠孤僻,對世事不關心,甚至想到出家,從此就清凈了 。坦白說,佛經其實是看不懂的,似是而非。

重點來了,有一天突然發現,能戒的都禁止了,日日勤勉讀經念佛,問題依然存在,我還是單身吶,我還沒有變成學霸,也沒有升值加薪呀,身體也不像傳言中所說百病消除。這時候就有人來講了,心誠則靈!!!我開始自我懷疑,我心不誠嗎!馬上就自我否定。題外話,如果真的有人懷疑是誠心的問題,建議您去看阿米爾汗的一部經典劇,中文翻譯是一一額的個神吶。主角虔誠的近乎苦行。最後依然一無所獲。

這個時候慶幸尚存一些理智,拋開宗教,拋開信仰,用邏輯想一下,如果真的這麼神奇,是不是可以等著天將真命天子,不用辛苦學習神靈就讓我得高分,這樣還要醫院做什麼。這才是我真正意識到誤入迷信歧途。徹底棄之。

之後半年期間不斷矛盾,亦在思考。腦海里還殘存著一些佛學術語和佛經片段,心裡感覺佛經佛法雖然缺失卻又彷彿如此系統邏輯,另外我們祖先何其智慧,幾千年傳承,真的只是一紙迷信嗎?是否是我走的路不得方法,沒有接觸到真正的佛法。

不知有沒有和我有過類似經歷的同修,你們怎麼看呢?


你好。我覺得題主有兩點可以思考一下。

第一:念佛的方式,。心裡有佛,想著佛陀的言教,借口念出來,加強念想!還有就是像機器一樣照字宣讀,不明內涵。信佛,首先要知道佛是什麼,佛是覺醒之意,而不是桌子上金燦燦的佛像。

第二:別人怎麼想怎麼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念佛之後的改變和體會。


不得力唄。

我說的念佛啊,簡單易懂的說,這個念是觀念的念。這個念,是核心。不得核心要領,不作這個念,不在核心上做功夫,怎麼可能得到核心利益呢?

無論修行什麼法,都離不開這個觀和念,或者直說是觀念。

說白了就是不老實。

想成就師父的法,還無法理解,怎麼辦?師父直言——信願行。方便之方便,究竟之方便。不理解,或迷迷糊糊一知半解,信願行還跟不上的修,那觀念不衝突都怪了,能修成師父所傳之法也是奇了。

說「老老實實**」這句車軲轆話也不是我一個人這麼說的,別人說的「老老實實**」你們不明白就去問他們去,我要是沒說明白,可以接著問我,反正來就是回答這個問題的。

事就這麼簡單,理就這麼直白。

到頭來,沒這個觀念,還是不老實。

附:我在 @知乎 回答了問題:如何實修凈土宗?是否有次第?如何才能念好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怎樣修凈土宗才能保證臨終之時得以往生極樂國?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142759/answer/136630090?utm_source=zhihuutm_medium=social


何為「老實」?

何為「念佛」?

「老實念佛」好不好,是誰說了算?

越來越多的人說沒有用,有何考證?他們都做到了老實念佛,驗證後說沒有用?還是以訛傳訛,道聽途說的沒有用?

如果以上這幾點都沒有搞清楚,那麼此問題毫無邏輯可言。

我也沒有見到有哪本佛經里說過「老實念佛」四個字,只聽說「一心不亂」,而「念佛」又真的是大眾嘴裡說的「口念阿彌陀佛」嘛?


老實念佛是老實宗的最初級法門,決定了修行打坐法門時,佛菩薩會給多大的加持。當然,加持是其次,老實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他們都不老實念佛


「老實念佛」很好,不是沒用,是數量太少。

不能說錢沒用,但是一分錢確實沒用。但是一億個一分錢或許有用。但是十億個一分錢就有用了。但是百億個一分錢就有大用了。

每天念佛三萬,三年下來看看自己的變化,那時才真知道有用還是沒用!?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亡若存。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我倒是很像知道這個 老實 應該怎麼理解。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推薦閱讀:

那些超市裡,旅遊景點經常看到的功德箱,裡面的錢真的拿去做公益了嗎?
有居士問:有人說凈空是真正的佛子也有人說他是邪魔,您如何看待這個事情?
關於信佛跟算命?
神佛存在嗎?念佛經佛咒有佛力加持嗎,有效果嗎?

TAG:佛教 | 佛法 | | 佛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