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豐田與特斯拉結束合作關係拋售其股份?

豐田已拋售所有特斯拉股份 結束電動汽車開發合作


【穩如狗的豐田】 2010年初,豐田花5000… - 知乎

豐田終止與特斯拉的合作,我認為歸根結底是兩家企業在中長期的產品規划上的衝突,以及資本層面的綜合考量。總體來看,這是一個比較雙贏的遺憾結果。

首先來講,兩家車企的企業願景是一致的——立志於創建乾淨、環保、健康的未來汽車生活。

在2010年初,我認為當時豐田章男和馬斯克碰到一起,多少會有種英雄惜英雄的感覺。同時,5000萬美元對豐田來說只是毛毛細雨,對特斯拉而言卻是至關重要的一筆投資。雖然豐田花5000萬美元只拿到當時特斯拉3%的股份,但這一商業行為讓特斯拉有了強大的企業背書,從資本層面上講,投資人看到豐田都跟特斯拉合作了,說明這波夠穩,特斯拉不是個坑,這對於之後特斯拉的估值、IPO上市等等一系列環節都至關重要。

換句話講,豐田拿出5000萬美元,讓特斯拉真正開始被外界以一家車企的定位看待,大家逐漸承認了特斯拉是認真想造車的——因為豐田加入進來了。

其次,豐田與特斯拉之間雖然遠景一致,可執行的手段大相徑庭。

豐田是一家相對傳統的車企,起初兩家合作,豐田著眼於技術層面的共享與學習,把重心放在了現有車型的電動化改造上。豐田先是跟特斯拉合作開發電動版RAV4,甚至有心思進一步開發電動版雷克薩斯RX,這都是實幹主義的體現——錢給你了,圈子裡的地位給你了,你就跟我玩兒吧。

但是呢,對於特斯拉來講,它能從豐田那裡得到的東西,相對有限。事實上,特斯拉主要是看上了豐田的車企背書,以及上面所講的,在進一步融資上的巨大潛在作用。特斯拉的產品規劃與豐田的計劃並不一致,因為馬斯克一門心思撲到Model S上,那個時候Model X也是剛剛立項,而且特斯拉就算造SUV,也不可能近水樓台,直接使用豐田既有車型打造——結構差異太大了。也就是說,特斯拉在豐田的資本和背書加持之後,剩下Model系列新車的研發還是只能靠自己。

第三,兩家車企做事的風格並不一致,項目推進困難。

比如說在RAV4駐車功能這個點,就體現出兩家不同的做事風格。豐田認為應當控制成本,考慮可靠性等,使用傳統機械駐車機構(手剎/腳剎);而特斯拉工程師則認為,既然是電動車,機械層面的東西該扔就扔,應該選擇成本更高的電子駐車,這才足夠「純粹」。兩家的對錯無從考量,但從這一點上所體現出的做事風格就頗為明顯了:豐田追求對車子改動越少越好,成本低一些,利潤高一些;特斯拉則追求更純粹的電動化,有情懷的成分。說到底,這也體現出了傳統車企與創業型車企之間的思想矛盾。

再有一點,傳統車型的電動化研發,也是需要耗費相當技術精力的,以特斯拉的體量來講,或許RAV4的電動化研發讓特斯拉覺得,豐田在吸自己人才的精血。

第四,企業雖然在合作,但並不是水乳交融。

特斯拉曾單方面宣布拒絕向豐田出售鋰離子電池,這背後折射出了兩家車企合作中的博弈。豐田最想要特斯拉的什麼?我想應該是BMS,但BMS也是特斯拉的命根子,那個時候特斯拉可沒像現在一樣完全開放技術專利。因此拒絕向豐田提供鋰離子電池,從側面折射出特斯拉擔心豐田拿到電池之後會進一步向自己索取BMS——這東西多少錢都不能給!

打這裡開始:

特斯拉想要的東西,豐田早就已經給了;(錢與背書)

特斯拉要做的事情,豐田幫不上忙;(Model系列的研發)

豐田想要的東西,特斯拉不能給;(BMS)

豐田要做的事情,特斯拉不想做;(車型電動化)

事實上,豐田早就看到了這種合作的困境,而特斯拉以分享為核心的技術思維,讓豐田覺得特斯拉實在沒有什麼利用價值。

而在特斯拉眼中,豐田能給的幫助也已經到頭了。在Model 3亮相的時候,特斯拉已經著手打造自己的電池工廠,而Model 3棄用18650轉用20700電池,也標誌著特斯拉對於日系企業的高度依賴走向了終點。

隨著特斯拉以專利開放為主導的各種做法,豐田也開始一步步賣掉原有的股份。基於此,到2016年年底,豐田趁特斯拉股價高位之時,賣掉了剩下的所有股份。

從資本上看,豐田賺滿,而特斯拉這邊呢,個人認為也沒多大影響。大致上算是個雙贏的結果吧,好聚好散。


風頭過了,巴黎協定要破裂了,電動車馬上要不行了

每次電動車興起都是因為能源危機,現在過了風頭了,再加上川普對內燃機車油耗法規的放開和對美國國內環保婊的痛擊,撥亂反正,內燃機車在美國的春天又來了


瀉藥?

拋售意味著對特斯拉模式不認同,不看好。有沒有注意到拋售的時間正是特斯拉事故多發期呢


1.如豐田所說,豐田買了股份,但卻沒有獲得和特斯拉合力開發電動車的實質進展,並且特斯拉美股如今到達了一個新高度,豐田此舉拋售股票賺了鈔票,並且也不想再浪費時間,畢竟純電動車市場可是塊香餑餑,浪費時間就是玩命。

2.騰訊通過自由市場購買特斯拉股份達到5%,特斯拉馬斯克被汪洋接見,證明特斯拉的國產化被提上確切日程。這時候的特斯拉無比傲嬌,中國的新能源市場大概有700萬銷量的增長空間,政府大力扶持,誰搶佔了大份額的中國市場,誰就笑到最後。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特斯拉(Tesla Motors)電動卡車 Semi?將有何突破?
如何看待特斯拉(Tesla Motors)在北京設立新能源研發公司?
中國是否適合發展純電動汽車?
液流電池在汽車上應用的前景如何?
為什麼其他的汽車品牌不仿造特斯拉的中控設計呢?

TAG:汽車 | 電動汽車 | 汽車行業 | 豐田Toyota | 特斯拉汽車TeslaMoto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