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國際共運?它為什麼會在20世紀席捲全球?
國際共運曾經流行一時,特別是20世紀中前期,在蘇聯的大力推動下,國際共運更是邁入頂峰。在其全盛期,紅色意識形態影響世界,不僅在東方確立政治統治權,就連西方世界,也在民間有著極大影響,不過到20世紀後期,國際共運卻突然由盛轉衰,逐漸陷入沉寂。
國際共運為何興起,又為何得以發展壯大的?雲石君做個簡單的分析。
國際共運以1847年全球第一個紅色政黨——共產主義同盟的創立為開端。而這場運動的興起,有著非常顯著的工業時代烙印。
工業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類社會生產結構——傳統的小農經濟生產模式逐漸沒落,工業成為文明發展與人們財富創造的主要驅動力。
工業生產對資源集中度的要求遠高於傳統的農耕——工業體系規模越大,生產成本越低。這種情況下,社會資源越來越集中到少數資本家之手,勞動者不能再以前的自耕農那樣,靠著自家的小塊土地自給自足,而只能淪落為無產者,依附於工廠主與資本家。這意味著勞動者社會地位與生存環境極端惡化。
而工業文明條件下對生產效率的極端追求,更急劇增大了勞動者的勞動強度。以前的傳統農耕,好歹有天時的自然限制,天黑了就必須休息,農閑時也沒法搞生產。所以即便是佃農,多少也有些固定的悠閑時光——地主再狠,也不能逼著佃農寒冬臘月去插秧不是?
但是工業就不同了,客觀環境對它的限制相對較小,只要有需要,24小時生產也不是不可以。
這可真就成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再加上工業生產結構下,勞動者對資本家的依附程度又大幅提升。故而資本家更有底氣,儘可能的榨乾勞動者的血汗——而只支付極為微博的薪水。
勞資關係在工業條件下大幅惡化,而工業的大規模普及,又讓越來越的人深陷這種惡劣關係當中。
國際共運從中獲得了發展的歷史機遇。紅色意識形態以底層人士,特別是無產工人為依託,推崇階級革命,人民翻身做主人——這既滿足了工人們打倒資本家,揚眉吐氣的情感需求;又迎合了他們對社會地位與財富的現實渴望。並且,紅色意識形態以所屬階級為敵我劃分標準,超越地域、國家、民族的限制,具有普世影響力,因此很快就在歐洲影響開來。
但客觀的說,國際共運在19世紀的亮點並不多,非要說,也就一個曇花一現的巴黎公社而已——跟20世紀紅色革命席捲全球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作為資方利益代表的國家政權實力雄厚——他們不僅能夠通過剝削工人賺得財富,還能夠通過拓展海外利益,建立殖民地,在全世界攫取資源——那些亞非拉地區大多沒怎麼開化,工業體系落後,紅色意識形態這種構建在工業文明基礎上的革命思潮,一時半會人還影響不到當地;而另一方面,列強政府手中,還有一個掣肘國際共運的重量級思想武器——國家民族主義。
勞苦大眾為啥要鬧革命?說穿了就是為了日子過的更好。對窮人們來說,只要日子過的好久成,具體這種好日子是通過何種途徑來實現,他們其實無所謂。
階級革命是勞苦大眾改變自身處境的一個暴力途徑——但這種途徑並非唯一。追隨自家統治者,去搶別人家的錢,只要最後能成功,一樣可以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這等於說,國家民族主義,與紅色意識形態,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競爭關係。而且,鑒於當時全球已基本被瓜分殆盡,各強國再想對外擴張,就只有相互間割對方的肉,這意味著列強間的矛盾和衝突大大增加,因此他們也願意大力煽動國家民族主義,以發動民眾,為武力對抗籌集資源——而這種需求,在德意日這幫後發國家那裡顯得更加迫切,並最終促成法西斯這種國家民族主義極端形式的出現。
國家民族主義的同步興起,對紅色意識形態形成了打壓,而列強政府的支持與推動,使得它的風頭日甚一日。
鑒於國家民族主義是以國家、民族、地緣等橫向標準劃分敵我,隨著民眾的國家民族意識強化,國際共運這種基於階級的豎向敵我劃分標準,自然就受到了打壓,傳播也受到嚴重阻礙——就算紅色意識形態在某個國家獲得成功,當它想趁熱打鐵,向其他地區傳播時,會受到目標對象強烈的國家、民族意識阻礙。
這也是第二國際失敗的一大主因。第二國際活躍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正是帝國主義列強厲兵秣馬,準備互撕的前夜。國家民族主義作為列強壓制階級革命,以及發動民眾的意識形態工具,其風頭之勁,完全蓋過了以階級革命為號召的紅色意識形態。而國家民族主義甚至滲透到第二國際內部。隨著列強攤牌的臨近,組成第二國際的各國社會主義政黨也基於各自國家、民族立場的差別,出現了嚴重分歧,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分裂解體。
不過一戰結束後,形勢有出現了變化。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戰,嚴重削弱了各國統治集團的力量;
其次,戰爭的巨大消耗和破壞,使得各國勞動者的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其抗爭意識大漲;
最後,機器大工業條件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對社會的破壞力完全超過了人們對戰爭的理解和認識,也使得很多人對國家民族主義產生疑惑——這種工業化國家間的互撕,究竟是不是改善勞動者處境的最好選擇?誠然 ,大家都想通過搶人家的來發財。但一戰的結果,輸的不用說,就算獲勝一方,其國內勞動者也需要承擔難以想像的苦難和消耗,而最後的收益,看上去還無法在中短期內予以彌補。這樣的話,自己追隨本國統治集團去攘外,不就成了偷雞不成蝕把米?果真如此,那還不如通過階級革命,去抄資本家和統治集團的家,說不定這麼乾的性價比還更高些。
故而到一戰末期,歐洲出現了一波紅色意識形態的高潮。而在俄羅斯這個「帝國主義薄弱環節」,布爾什維克甚至革命成功,奪權上台。
當然,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儘管一戰後紅色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增加,但整體而言,並未改變國家民族主義在當時社會思潮中的主導地位。
不過,儘管國家民族主義依然局面佔優 ,但其影響力較戰前已大幅萎縮。紅色意識形態已經重新獲得許多人的支持,並且有了一個政治強權做後盾——這便是蘇聯。
而蘇聯在渡過建國初期的危機後,也在全球範圍內大力推廣紅色意識形態,並一手打造出第三國際——也就是共產國際。(後來,身為斯大林反對派的托洛茨基流亡海外,又搞了個第四國際,與斯大林控制的第三國際爭奪國際共運主導權)
蘇聯搞共產國際的目的很明確;利用這股意識形態,在世界,特別是封鎖自己的歐美列強家中大挖牆角。只要列強內部的階級革命火焰點燃,它們就會自亂陣腳!而且,由於有紅色意識形態這種信仰,以及俄羅斯國家資源做支撐,蘇聯可以對各國的反抗勢力實現高度掌控,推動它們挖列強牆腳的具體工作,儘可能的同時符合蘇聯國家利益!
不過,這個階段的紅色意識形態影響力依然有限,蘇聯的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也還遠沒到後來那麼驚人的地步。因此,儘管共產國際在全球各國掀起了一陣階級革命,暴力抗爭的浪潮,但直到二戰前,都未能在蘇聯之外的地方成就大器。
但二戰的爆發,使世道又為之一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首先讓除美國外的傳統列強全部沒落,蘇聯則趁勢而起,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國力和影響力都急劇增長大——國際共運得到了更強的支撐力!
其次,二戰的破壞性更在一戰之上。除了美蘇,其他列強不管勝敗,都被戰爭消耗的一貧如洗,這一方面意味著這些國家統治力量被嚴重削弱;另一方面則意味著勞動者們的苦難更加深重,生活環境更加惡化——與之相對應,它們顛覆秩序的慾望也愈發強烈。
第三,二戰後,法西斯這種極端國家民族主義徹底臭了大街;而二戰的極端殘酷性,更讓國家民族主義作為一種暴力對抗方式不再為人接受,不過各國底層的生存艱難,又決定了他們仍舊有暴力抗爭的需要,故而紅色意識形態便成為暴力對抗領域的主導思潮。
最後,隨著歐洲殖民體系的崩潰,亞非拉第三世界陸續獨立,這些實力弱小且支離破碎的新民族國家,它們的資產階級普遍力量有限,面對國際共運的強大攻勢,很難有足夠的力量直接抗拒。
國際共運迎來了其發展的黃金周期。而二戰後的蘇聯的蘇聯,已經是紅色世界當仁不讓的絕對領袖,這種強勢,使得它甚至不需要再組建第五國際,用一個看上去具有獨立性的國際共運組織來充門面,而是直接出面,強勢對外輸出革命,為自己的全球爭霸服務。
不過,儘管二戰後國際共運一度蔚為壯觀,但這股熱潮並沒能持續下去。隨著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站穩腳穩,歐美日等老牌列強內部的紅色政治勢力陸續在資本勢力的打壓下陷入沉寂,至於第三世界,它們的狹長更慘,很多都直接被暴力剿滅。
紅紅火火的國際共運,為何會在20世紀後期由盛轉衰?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分析。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120節——俄羅斯系列之第9章。對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的朋友,可訂閱微信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海外風雲系列原創文章
20世紀的高潮只不過是蘇聯處在世界頂峰的一個表像。
東歐那些所謂「社會主義」國家,45年二戰結束時很多連本國的共產黨都沒有,後來的政權完全建立在蘇聯的刺刀之上。蘇聯鼎盛,他們跟著紅火;蘇聯完蛋,他們跟著嗝屁。剩下的社會主義國家,比如朝鮮,越南,古巴,一個比一個窮屌。至於有答案說第二國際失敗的,毫不客氣的說,全是扯淡。
「社會黨國際」這個詞很少有人知道,但是這個組織是第二國際的繼承者,知道這個組織的成員都有誰么?
英國工黨:所謂兩黨制國家中的一個,大家熟知的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布朗都是工黨。法國社會黨:現任法國總統奧朗德所屬政黨。以色列工黨:前總理拉賓,巴拉克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奧地利第一大黨,現任奧地利總理所屬黨派。澳大利亞工黨:澳大利亞執政時間最長的政黨。「中國通」陸克文就是工黨的。說句難聽的,當XXX還想著發動世界革命的時候,人家社會黨國際已經獲得世界的領導權了。那就是一場起義,和中國歷史上每個幹掉大一統王朝的起義一樣,揭竿而起,一呼百應,催拉枯朽,星火燎原。它對全世界的影響,來自殖民和資本主義的全球化,資本家無國界的壓迫著各國無產者,於是馬恩說,資本家是一個階級,無產者是一個階級。、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就是國際共運。而它的失敗,是因為全球化太淺,世界沒有形成一個真正的整體,(或許蘇聯曾嘗試過這麼做,但它失敗了),國家還真正存在,一些國家共產了,一些殖民地獨立了,另一些國家改革了,很多國家分別被整合進了美蘇的經濟體系,蘇聯不得不退回國家的界限,披著共產皮,以集權的官僚主義維持。熱情退潮後,雙重分權的資本主義美國奪得了勝利。
雖然上一波,共產主義的名聲爛掉了,不過冷戰之後,民主燈塔帶著資本主義掃蕩全球,全球化大大加快,世界貧富分化越來越劇烈,或許以後每個經濟危機我們都可以期待一下。
20世紀的共產主義運動其實是蘇聯式極權主義的擴張。前期為什麼成功?因為那時貧窮的人民被蘇聯畫的大餅迷住了,天真地認為那就是理想的制度。
最後的高潮是68年,這一年日本的左翼運動推向高潮,重信房子的赤軍演變成了極左的恐怖組織,該組織成員最後甚至在中美建交後失去了外部精神信仰,因為他們偉大的領路人毛主席跟萬惡的帝國主義頭子尼克松握手了而多人自殺。西歐的法國出現五月風暴,差一點導致第五共和國亡國,戴高樂最終也因為這個原因而下台。幽默的法國人還拍了一部電影叫解放軍在巴黎。越南戰爭美國深陷泥潭,美國戰後兩次對東亞共產主義國家的戰爭均受挫。共產主義革命輸出檯面上勝出。但這一切不得不說跟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有著非同尋常的關係。在歪果仁看來,文革完全是一場自上而下的反對特權階層的大革命,打翻一切高高在上的東西。雖然國人清楚的明白那是一場浩劫,但是他們似乎並不這樣想。那個時候不僅僅是蘇聯,東歐,東亞,整個世界都出現了赤潮,似乎眼看著紅色革命就要充斥全世界,這就是國際共運最後的高潮了。
國際共運的高潮應該在十月革命那個時期,從德國到東歐紛紛出現共產主義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但除了俄國,基本全都倒台了。當時的盧卡奇還是匈牙利蘇維埃的某軍隊政委,你說我一個接受德語教育的上流社會,怎麼就成了無產階級軍隊的政委。
二戰期間,歐洲的共產黨經常被當做是蘇聯間諜,後來斯大林就把第三國際給解散了。
二戰之後的東歐社會主義制度,基本都是蘇聯的傀儡國,除了搞計劃經濟,都已經名存實亡了。
國際共運這麼多年,北朝鮮、南葉門、東德、古巴、寮國、越南、柬埔寨都挺窮的,馬克思主義背上了共產主義就是大家一起貧困的鍋。
國際共運的失敗,至少說明了馬克思主義中的左傾激進主義的失敗。反面論證了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論證論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性,論證了以習近平為中心的黨中央的正確性!推薦閱讀:
※一戰德國為什麼要投降?
※有哪些書可以全面認識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第二次巴爾幹戰爭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係是怎樣的?
※一戰結束是不是對德國制裁太過分?如果英國不參戰是不是德國主導的歐盟提早出現?
※如何評價弗朗茨·約瑟夫?
TAG:卡爾·馬克思KarlMarx | 蘇聯 | 世界歷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第一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