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是嬴姓趙氏,秦始皇就是嬴政,趙國就以趙為姓了?


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我最討厭兩種人,一種是馬鐙黨,一種就是姓氏黨。

馬鐙黨能在所有出現馬的歷史紀錄片里刷馬鐙,來顯示自己對歷史細節的了解。馬鐙黨雖然煩人,但畢竟還是正確的。而姓氏黨,根據對先秦姓和氏的片面了解,就彷彿掌握了宇宙真理一般。

首先,在講秦趙貴族姓氏之前,先普及一點,雖然上古時期中國的姓和氏是嚴格區分的,但春秋戰國以來,姓和氏開始逐漸合流,界限也逐漸模糊,到戰國後期,姓氏就不再作嚴格區分。

也就是說,以前的人,有姓有氏,姓表血緣,氏表屬地,男稱氏女稱姓,涇渭分明。而春秋開始,姓和氏開始逐步合流,到了秦漢,基本上統稱姓氏——秦漢以後的姓氏,有的是來源於先祖的姓,有的是來源於先祖的氏,有的是來源於先祖的官職或封地或身份,不一而足。

秦漢以後完全合流的姓氏是沒有什麼爭議的,上古時期嚴格區分的姓和氏的稱呼也是沒有爭議的,但春秋戰國過渡時期的姓氏觀念是混亂的,尤其是戰國後期——有的依舊姓氏嚴格分明,有的姓和氏合流成一個姓氏,有的有姓有氏但卻選擇了其他稱謂作為姓氏,有的姓氏可以有很多稱呼方式,男稱氏女稱姓的觀念也早已不再那麼嚴格……

姓氏說白了,就是讓人能夠區分出來誰是誰。

舉個例子,商鞅,在魏國時叫公孫鞅,公孫就是他的身份。到了秦國之後叫衛鞅,因為他不是人家秦國的公孫,公孫已經不能把他區分出來了,衛是他的籍貫,秦國的衛人畢竟還是少的,一說衛鞅誰都知道是他。再後來被稱為商鞅,商是他的封地,這個區分度比他的籍貫更有效,所以後世習慣叫他商鞅。並不是說商鞅他自己把自己的氏改來改去,而是別人為了更恰當、有效地稱呼他而改變稱呼的。

再舉個例子,屈原,和楚王同姓,他也可以叫羋原。然而,在楚國朝廷上,你要是叫一聲羋大夫,估計一半人都要答應了——大家都是羋姓貴族,您這是叫誰呢!所以,屈原在楚國肯定是叫屈原而很少叫羋原。

司馬遷的《史記》中,姓氏其實已經不分明了。大家要注意,劉邦和秦始皇年紀差不多,司馬遷距離秦統一六國也就幾十年時間,司馬遷也見過很多戰國時期的老人。司馬遷時期姓氏基本上已經沒什麼區分,你不能說,距司馬遷只有幾十年的戰國末期姓和氏還嚴格區分。所以,說秦始皇到底稱姓還是稱氏,就不要拿著上古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來硬套了。

對於戰國晚期,無論男女,無論稱姓還是稱氏還是以封地籍貫為姓氏,都是對的。也就是,秦始皇叫秦政、趙政、嬴政都不算錯。

把姓氏問題說清了,再說秦趙兩家的淵源。我主要以史記的記載為主。

秦趙兩家的遠祖是帝高陽一族,也就是五帝之一的顓頊。高陽一族是秦趙先人的母族,秦趙先人的父族可能比較卑微,所以他們攀母族高陽一族為遠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上古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會。

然後秦趙先祖一脈傳承,從高陽氏的女子女修開始,女修-大業-大費,大費由於輔佐禹治水有功,所以被舜賜姓嬴。所以,秦趙兩族都姓嬴,這是沒有爭議和問題的。

中間略去幾代秦趙共同先祖,一直到蜚廉(蜚廉是秦趙最後的共同先祖)。

他和他的兒子惡來革,都是商紂王的臣下,蜚廉跑得快,惡來革力氣大,父子二人為商紂王幹活。武王伐紂之後蜚廉在外出差,他殺了惡來革。蜚廉回來後商已經亡了,武王也沒有殺他,他也沒造反。

這段歷史很重要,秦趙先祖嬴姓一族是商人,秦國後來很多禮法都還保留著商代的特徵。比如,周人是沒有活人殉葬制度的,而《詩經·秦風·黃鳥》裡面記載,直到秦穆公時期,秦依舊有活人殉葬的制度,這一點就是繼承商代禮法的。

蜚廉的兩個兒子,惡來革和季勝,分別是秦和趙的先祖。由於惡來革死的早,加上季勝的兒子孟增受到周成王寵幸,所以季勝這一支逐漸顯赫起來。

季勝-孟增-衡父-造父

造父善於駕車,他曾給周穆王駕車平叛,所以受封到趙地,所以季勝這一支為趙氏。

而惡來這一支呢,由於惡來是被殺的商臣,所以這一支並不顯赫。等造父封趙之後,惡來的後人就一直跟著造父這一支混,也在趙地,所以也為趙氏。

注意,人家季勝這一支是正兒八經被封在趙地的,而惡來這一支,只是因為混得不怎麼樣,所以跟著人家季勝這支混而已。

所以,人家季勝一族是真趙家人,而惡來革一族只是跟著人家混的同族遠房窮親戚——等到造父封趙時,兩支早就離共同祖先蜚廉好幾代了。

季勝一族作為正兒八經、根正苗紅的趙家人,當然稱自己為趙氏。一般說起來趙人,公認的也就是季勝一族。自造父之後,季勝這一支一直跟在周天子身邊,直到周幽王時期,由於周幽王無道,季勝後人叔帶離開周王室去侍奉晉文侯,成為晉國上卿。再往後就是趙魏韓三家分晉的故事了,不多說了。

惡來革-女防-旁皋-太幾-大駱-非子

再看惡來革這一支,傳到大駱,大駱有一個庶出的兒子叫非子,他擅長養馬,得到周孝王寵幸,周孝王想讓他作為大駱的嫡嗣。大駱的老丈人申侯就有意見了,他到周孝王那裡抗議。周孝王就沒有廢除他的親外孫的嫡嗣身份。但周孝王太喜歡非子了,他說,想當年虞舜時期,柏翳(就是大費)就為舜主管畜牧,因此被賜嬴姓。現在非子又為我主管畜牧,那就讓他接管嬴姓的宗祀吧。以後非子的後人就世世代代為我養馬。孝王封非子在秦地,非子號秦嬴。

所以,對於秦人而言,非子才是他們真正意義上的祖先。這裡注意,《史記》的原文是,「使復繼贏氏祀」,這裡有個「復」字,顯然相當於又賜了一遍嬴姓。

所以,對於趙人而言,他們的姓來源於上古虞舜時期的柏翳(大費);而氏來源於近代周穆王時期的造父,當然是趙氏比嬴姓顯赫,他們更願意強調自己是趙氏,周人也更習慣稱他們為趙人。

對於秦人而言,趙氏是跟著遠房親戚的氏;嬴姓是周孝王「使復繼嬴氏祀」。所以秦人更願意強調自己是嬴姓秦人,而非趙氏。秦作為真正的封地,當然可以稱秦氏。非子的兒子就稱秦侯,秦侯的孫子稱秦仲。

也就是說,雖說秦趙同源,但秦人第一個祖先是非子(秦嬴),趙人第一個祖先是造父,距離他們共同的祖先蜚廉早就好多代了。對於趙人而言,他們這一族的形成源於造父封趙,所以「趙」對於他們更重要;對於秦人而言,他們這一族的形成源於非子封秦賜嬴,所以「嬴」和「秦」對他們更重要。

再回到最開始的問題,戰國時期的姓氏已經沒有之前那麼嚴格了,很多時候純粹是用來讓別人分辨誰是誰的。「趙」對於趙人的身份區分很重要,所以趙人為趙氏;「趙」對於秦人的身份而言沒有那麼重要,所以秦人稱「秦」或「嬴」。

用今人的姓氏觀念來看待上古時期的姓和氏是不妥的,但同樣,用上古時期嚴格分明的姓氏觀念來看待戰國晚期逐漸合流的姓氏也是不妥的。

所以,秦始皇到底叫嬴政、趙政還是秦政?到底應該稱姓還是稱氏?在姓氏合流的戰國末期,嬴政、趙政和秦政其實都可以。甚至你說呂政,大家也知道是誰。


秦國先祖中,秦非子、秦仲都人名,可沒有任何史料說他們叫趙非子、趙仲。

史記中,對秦國歷代先王也沒有說他們是「姓趙氏」,唯獨只有秦始皇一人標註了「姓趙氏」。秦始皇這個趙氏,其實不過出身地前綴罷了,同理的還有樗里疾。

所以我很反感那些百度百科,現在秦國每一任國君都要編成趙某某的謬論,以及拿百度百科當真理的半吊子。

甚至於秦國為嬴姓趙氏的網文黨,還提出了駭人聽聞的說法,那就是趙高、趙佗也是秦國宗室的謬論了……


麻辣歌姬的……本以為很簡單的一個問題,結果扯著扯著就沒完了……

碼了那麼多字先發布了,有空再補完吧。

——————

反對 @關毛 熊大的回答。

主要有三點:

1、秦非子、秦仲不是名,即「秦非子」、「秦仲」不是單獨的名,而是氏+名;

2、「趙政」是秦始皇一開始時的雙字名,而不是氏+名,即名中的「趙」並不是表示他的「氏」,而只是紀念他在趙國出生。晉襄公的孫子晉悼公「(公)孫周」名「周」,就是因為他的父親當初被晉襄公打發到周國,並且在這裡生下了他,所以給他起名「周」來紀念,本朝某開國元帥給子女起名也是這個性質;

3、先秦女子壓根沒有「名前姓後」的名字規律。

庄姬、庄姜、宣姜、懷嬴,姓前的字都是她們丈夫的謚號,是她們的丈夫以及他們自己死後的正式稱呼,隨夫謚的稱呼是最正規的,並且通常只有正室夫人才能得到這個待遇,而在秦宣太后之前,還沒有哪個明確可信的有獨立謚號的女性;

文姜、哀姜,是國人對她們的非正式稱呼,她們作為貴族的夫人,而史官記錄不稱她們丈夫的謚號,其實是一種表示她們嚴重不守婦道的春秋筆法;

季羋、叔姜、伯姬、孟姜,則是表示她們在娘家的姐妹中的排行,也是正式稱謂的一種,至少沒有貶義,因為諸侯通婚時通常會有「買一送一」這種事,例如,「叔姜」就是魯桓公娶哀姜時,齊襄公搭送的,如果用第一種情況的正式稱謂,會造成歧義,當然,因為叔姜終魯桓公之世都只是妾而不是夫人,而她的兒子雖然後來在哀姜和情夫的操作下當了一段時間國君,但很快就被殺了,所以按理應該也沒資格隨桓公謚號叫桓姜;

樊姬、蔡姬、王姬、驪姬、狐姬,則表示她們來自哪個國/氏,特別是當國君的夫人中有來自多個同姓而不同國的女人時,多用這個稱謂,也是沒有貶義的意思。

勉強能符合熊大「名前姓後」的女子稱謂,應該是「妺喜」和「妲己」,這兩個我不敢反駁,因為我實在沒搞懂「妺」和「妲」的意思。

同時,反對目前贊數最高的 @林為珮 閣下的回答。

主要是對他的回答對「姓氏合流」的觀點不敢苟同,他並沒有搞清楚「姓氏合流」的原因;以及拿「姓氏合流」倒推這個問題得出的結論,他倒推出來的結論完全是錯的。

————————

考慮到介紹一些本話題必須的基礎知識,以及對 @關毛 @林為珮 兩位的回答的商榷篇幅比較長,所以還是把我對本話題的觀點放上來吧。有興趣了解的可以翻下去看。

————

對本問題的回答:

1、重要的問題強調三遍:

秦國的並不是嬴姓趙氏!

秦國的並不是嬴姓趙氏!

秦國的並不是嬴姓趙氏!

——而是嬴姓秦氏!

之所以連熊大都覺得秦國是嬴姓趙氏,是因為對先秦宗法制度的不了解,而掉進了太史公無意之中挖的坑:

自蜚廉生季勝已下五世至造父,別居趙。趙衰其後也。惡來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氏。

——讀書必須帶著腦子,而腦子裡必須對作者所處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書中描述對象所處的歷史文化背景有了解,不然必定掉坑裡。

這一點,我在摻和很多歷史相關的話題時都強調過。特別是一些涉及民族觀念的話題里,這是重災區,太多沒腦子的傢伙,拿近現代才有的國家民族觀念,去代入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前壓根沒有這些概念的時代,去慷慨激昂了。

所以,在讀這段話的時候,必須明白:

① 太史公所處的,是經過劉四在官方層面自上而下推行「姓氏合流」之後的時代,對姓和氏已經不那麼較真了;

② 而在春秋以前,以宗族血緣為基礎的宗法制度還能保持運作的情況下,姓和氏的使用規範是非常嚴格的!不可能會出現如太史公所寫的「姓某氏」這樣的用法,要麼是「以某為氏」、「姓某」、「某姓」,當姓和氏並提的時候,也只會是「某姓某氏」,或前氏後姓連用。

——為什麼先秦時不可能會有「姓某氏」這樣的說法?

因為這涉及到繼承權和婚姻兩件大事!所以必然要嚴格區分!

① 先說簡單的,婚姻。兩周時代的婚姻制度有一條規定:

同姓不婚。

那麼齊國有仲孫氏,魯國也有仲孫氏,如果你來個「姓仲孫氏」,那麼兩家就不可以聯姻。但實際上,齊國的是姜姓仲孫氏,而魯國的是姬姓仲孫氏,兩家是可以聯姻的。

反之,秦國「姓秦氏」,趙國「姓趙氏」,那麼是不是兩家就可以聯姻了呢?燃鵝,兩家都是同姓嬴,是不能聯姻的!

② 繼承權的問題,這個才是最敏感,也是決定了秦國的先祖非子不可能稱趙氏的根本原因,特別是趙氏是以封邑為氏的。

首先,趙氏是造父始封,因此造父是趙氏之宗,只有造父的子孫才能稱趙氏。更嚴格來說,只有造父的嫡系本家才有資格稱趙氏,其他非嫡系的分家,只能以分家的先人為氏。而非子與造父的血緣關係,要追溯到六世以前的飛鐮才能聯繫到一起,沒道理說造父姓趙了,然後他六世以前的祖宗得反過來跟他姓!既然飛鐮不姓趙,那非子怎麼姓趙?

其次,稱趙氏意味著有繼承權!也就是說,當趙氏的嫡系本家斷絕的時候,分家也是可以參與爭奪繼承權的。非子要姓趙,就不說造父什麼態度了,造父的兒子們分分鐘要把他吊起來打:你也配姓趙?!

最後,非子本人不久以後自己也獲封於秦了,而且等級比造父還高半級,造父不過是大夫,而非子可是附庸,受命續嬴姓之祀的!即有資格、有義務去祭祀自大費以下的嬴姓列祖列宗的,而造父撐死只能祭祀到飛鐮。換言之,實際上非子成了嬴姓的本家,而造父是嬴姓的分家,所以,非子有資格稱嬴姓,而造父沒有資格稱嬴姓!

——所以,非子會放著本家不當,去跟你分家姓?你說非子姓趙,非子分分鐘要跟你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題外話,趙氏有一點非常奇怪,作為一個西周時代獲封的姓氏,晉國卿族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一直極少有分支記錄,我印象中就只有春秋末期的趙午作為邯鄲大夫而稱「邯鄲午」,短暫地分了一個邯鄲氏出來,但沒幾年就被趙氏自己給滅掉了。)

2、秦始皇在稱皇帝,祭天踐祚而正式為天子之後,才能稱嬴政,而之前都得跟他從非子以下的列祖列宗一樣,稱氏不稱姓,只能叫秦政!

——在這一點上,我不得不說鬼子的了解,比我朝現在的那些神劇編劇水平高得多了。

鬼子做的三國志11血色衣冠mod裡頭,都注意到了這樣的細節,秦國的角色裡頭,秦穆公叫秦任好,秦孝公叫秦渠梁,而秦始皇叫嬴政。

可本朝那些傻逼編劇,以及他們帶壞的一群腦殘秦粉,都特么「嬴任好」、「嬴渠梁」、「嬴盪」這樣叫。要是你回到那個時候敢這樣沒規沒矩叫他們,立馬咔嚓了你信不?倒不是說你這樣叫冒犯他們的名諱,比起這個,你直呼他們的姓+名而不是氏+名這一條,才更加要命!——那是天子祭天時的稱謂!除此之外,只有老天可以這樣叫他。

只有天子才有資格稱姓不稱氏!

秦始皇之前的歷代秦君,就只有秦昭襄王稱帝過一段時間,所以你叫他「嬴稷/嬴則」都沒問題。

但其他秦君沒有。如果他們不稱氏而稱姓,一方面如果傳出去,其他諸侯是可以名正言順地討伐他們的大不敬之罪,這也是為什麼秦昭襄王想稱帝,非得忽悠最強大的對手齊國一起,才敢行動的原因,另一方面這也是對上天的大不敬!

(關於天子稱姓不稱氏,以及劉四為咩不這麼玩的問題,具體解析見後文。)

——————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有必要指出閱讀和理解先秦時代文獻,特別是涉及先秦文化方面的文獻時,幾個必要基礎認知:

1、先秦是個父系社會,並且是有天朝特色的父系社會,女性的地位僅僅是男性的附庸,——無論是人身上的,還是政治經濟上的;

2、周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是強烈的先祖崇拜;

3、基於第二點,兩周社會的宗族等級觀念非常強,對血緣關係極其看重,特別是在貴族之中。

① 由以上三點,產生了非常有天朝特色的姓氏用法規範:

男稱氏,女稱姓。

姓表祖宗源頭,氏表後裔支派。

——那為咩男的要稱表示支派的氏,而女的要稱表示祖宗源頭的姓呢?

(課堂作業,給大家1分鐘思考時間)

……

……

……

……

……

……

……

……

……

……

……

……

……

……

……

……

……

……

……

還沒想到嗎?

鬼先生的小提示:

父系宗族社會

……

……

……

……

……

……

……

……

……

……

……

……

……

……

……

……

……

……

……

哈哈!那麼簡單的問題,應該想到了吧?

沒錯,就是因為:

男的是要留在宗族裡的,而女的是要嫁出去的。

——也就是說,男的主要是和同姓打交道,而女的是主要和異姓打交道的。

和同姓打交道,你強調姓沒啥卵用:

你說你叫熊大,名毛,這旮旯里幾萬人都姓熊,叫熊大名毛的一抓一大把,鬼知道你是神馬熊大名毛?

——所以你得縮小範圍強調差異性。

比方說,強調你住的地方:

我是關村的熊大,名毛。

又或者,強調你一個大名鼎鼎的牛逼先人:

我是熊貓的兒子熊大,名毛。

——這就是氏了。

當然,究竟是隨住地叫關氏,還是隨先人叫貓氏,歸根到底還是取決於哪個比較有逼格。

要是說你是關村扛把子,而關村又是跟銅鑼灣一樣大名鼎鼎的地方,那當然是強調關村比較有逼格;但如果關村只是個跟石硤尾一樣的徙置區,那當然是強調你的國寶血統比較有逼格嘛。

但和異姓打交道就不一樣了。比方說,熊大他妹嫁給了藍姓毛村的阿貓的兒子,跟毛村的人介紹的時候,如果跟她哥熊大一樣強調她的氏:

這是阿貓的閨女。

那毛村的人分分鐘思密達給你看:

誒!?夭壽啦!藍貓的他閨女怎麼成了他兒媳婦了?!

——如果加上「同姓不婚」這一條,還得讓藍貓家躺槍被人覺得是變態。

(「同姓不婚」這一條,因為與話題無關,既然提到了,留在最後面分析一下。)

所以,介紹熊大他妹的時候得強調姓:

這是老熊家的閨女。

——這樣,人家才不會誤會。

② 姓與氏的根本區別在於:

姓受命於天地,氏受命於君父!

姓受命於天地,氏受命於君父!

姓受命於天地,氏受命於君父!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而太史公在記載姓氏的時候挖的坑,顯然是因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他大概只注意到姓和氏(指如趙氏這樣以封邑/封國為氏的情況)都是天子給冊封的,所以就想當然以為,兩者性質一樣。

——但是,他顯然忽略了一點:

那些得姓的始祖,生父都是來歷不明的。都是他媽要麼吞了啥、要麼摸了啥、要麼看了啥、要麼踩了啥神奇的東西,諸如此類的然後就懷上了。

在我們現在的觀念看來,其實就是當時處於父系社會早期,母系社會風俗習慣的殘餘還沒有徹底消滅所致。

但是在古人看來,這孩子他爹就是天地。長大幹出一番大成就之後(大到贏得的威望足以獲得參與天子的競爭資格),天子賜姓,實質上就相當於是承認其獲得名正言順競爭天子之位的權利!

——三皇五帝為什麼叫「天子」?就是因為壓根找不出他爹是誰,所以他爹就是天咯。太史公的《五帝本紀》強行把所有姓的祖宗都歸到黃帝為源頭,其可信性並不高,特別是說黃帝「姓公孫」。老實說,我覺得他自己都不怎麼信這些東西,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太史公曰」裡頭吐槽找得到的文字資料太少,並且強調這是採訪得來的信息了。

相對來說,年代比太史公早幾百年的《竹書紀年》的記載,要靠譜得多了。不過,《竹書紀年》強行把五帝都整一個他媽看了、吞了、摸了、踩了啥的來歷來證明他們是「受命於天」,也是蠻耐人尋味的。

不過,這種對比,也反映出了至少是戰國早年到西漢時代,母系社會的殘餘觀念迅速消亡。

燃鵝,西周之後的天子所封的「氏」,可沒有這個意思。除非特別加上「續某姓之祀」,但這也只是意思一下罷了。看周武王、特別是周公東征之後冊封的諸侯,那些「續某姓祀」的諸侯,要麼就是像越國這樣的蠻荒之地,要麼就是蕞爾小國,要麼就是周邊被一大票姬姓諸侯圍堵著。


秦國王室 與 趙國王室 同族,同為 蜚廉的後代。

他們都姓 贏,趙系 是 蜚廉次子 季勝 的後裔;秦系 是 蜚廉長子 惡來 的後裔。

趙國王室的先祖 造父 因為平叛有功,被周王 封在了 趙城,以 地名為氏,稱 趙造父 (蜚廉 四世孫),是趙國王室 的始祖

後來,趙造父 的 同族侄孫,叫 趙非子(蜚廉 六世孫),因為善於養馬,被周王 封在了 秦地,稱 秦非子,也就是秦國王室 的始祖。

為什麼 秦非子被封在 秦地後,其 後代沒有以 秦 為氏,而是依然自稱 嬴姓趙氏 呢?

1. 非子 的祖父 趙太幾(蜚廉 四世孫)造父 被封在 趙地 時,由於 太幾 與 造父的親戚關係 未出五服,所以 便一同改氏為趙。非子的父親 大駱(蜚廉 五世孫) 因有功於周王室,被封在犬丘,但很快被 西戎所滅。所以,非子 沿用了 其祖父的 氏。

2. 由於 秦非子 受封時,

封地十分狹小(50里),僅僅是充當周王 的直屬附庸,根本算不上諸侯(到秦襄公時才算得上是諸侯),連卿大夫也算不上。

所以,出於地位和實力的考慮,並沒有以 秦為氏,而是仍尊 趙氏 為正朔,依然稱 趙氏,於是這一 姓氏在秦國王室中就保留下來了。


已經在別的類似問題下總結過了,此處再就所有大家疑惑的關節進行總結:

1、先說基本觀點。 按照戰國、秦代風俗,秦始皇確實應叫趙政,史記上一直是這樣寫的.包括其他六國的世家,也是寫秦王趙政.距離秦代最近的前漢史書, 就沒有記為嬴政的,都是秦王政或者趙政,包括秦王室歷代國君,也沒有記成贏XX(男子稱氏不稱姓,稱呼男子的姓近乎侮辱),只是東漢以後人們對上古貴族的姓和氏搞混了,所以才叫贏政的。

史記原文: 蜚廉復有子曰季勝。季勝生孟增。孟增幸於周成王,是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繆王,得驥、溫驪、驊騮、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徐偃王作亂,造父為繆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繆王以趙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為趙氏。自蜚廉生季勝已下五世至造父,別居趙。趙衰其後也。 惡來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氏。

這裡明確說,秦這一系之所以能稱趙氏,是因為佔了親戚的光,作為周初的政治犯失去了父親和社會地位,就跟著發達了的叔叔一家叫趙氏了。

這個事件其實司馬遷是按人(宗)為基本單位來理解此事的,這符合戰國秦漢的社會情況。但實際上商末周初時的社會情況和秦漢又不一樣,蜚廉代表了一個部落,周初分封諸侯,和戰國時分封士大夫完全不同,後者是分封人,而前者是分封一個部落/國家,周初的非姬姓諸侯國,基本為舊國重封,也就是說人家本來就是商代小方國/小部落,周代商以後又把人家確認了一遍而已。也就是說造夫得寵就封,其實封的是整個部落獲得了相應的國家地位和土地規模,而遠不僅僅是其個人,因此惡來系隨造父一起得趙氏就很好理解了。對於趙城這個地名,史書未有記載來源,但「自蜚廉生季勝以下5世至造父,別居趙。」(史記),蜚廉本人就葬在趙城旁邊的霍太山,造父所屬的部落明顯是舊國重封,原本就居住在此地,只不過為周王重新確認了一遍,獲得了更高的政治地位(或者還有更多的土地)罷了。根據商代普遍的情況,很有可能是因部落名而得名(周以後漸漸反過來,因地名而得國),畢竟,秦趙之祖,可是伯趙氏(左傳)

2、後來封到西犬丘秦國了,為什麼不叫「秦氏」了呢,《史記-秦本紀》最後一段總結性地指出:「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他特彆強調秦朝並非以國為姓(氏),雖然世有秦氏,但並非秦國王室這一支(本句忘記引用了哪篇文章了)。也就是說封秦國的時候,世上已經有其他的秦國秦氏了,而且還是同屬贏姓大家族的一員,商標被搶注了。西周世界確實有異姓同氏的情況,但未有同姓同氏者。

3、史記之外的其他記載,皆為西漢初年的,也都支持秦王室為趙氏。比如《趙政書》。

陸賈對漢高祖說:「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陸賈跟隨劉邦打天下,前半生就生活在秦朝,他的話自然不會錯。

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在其《淮南鴻列》一書中就兩次稱秦始皇為「趙政」。如:「秦王趙政兼吞天下而亡。」(《人間訓》)、「趙政晝決獄而夜理書,御史冠蓋接於郡縣,復稽趨留,戍五嶺以備越,築修城以守胡,然姦邪萌生,盜賊群居,事愈煩而亂愈生。」(《泰族訓》)。

漢武帝的兒子燕王劉旦曾上疏給皇帝:「昔秦據南面之位,制一世之命,威服四夷,輕弱骨肉,顯重異族,廢道任刑,無恩宗室。其後尉佗入南夷,陳涉呼楚澤,近狎作亂,內外俱發,趙氏無炊火矣。」(《漢書武五子傳》)

4、最早採用秦始皇叫嬴政這個說法的,是東漢的班固、高誘等人。為什麼自東漢以後,趙政之稱逐漸被拋棄,人們開始叫秦王「嬴政」? 因為自漢代開始,姓氏合流,西漢初期人們還能理解姓和氏的真正含義,到了東漢,經歷過天下大亂,人們已經忘記了這些區別,再看那些微言大義的古籍時,居然很多地方看不懂了,看不懂就要思考,但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理解為古人寫錯了。 這裡體現了東漢人與西漢人思維方式、生活的世界秩序的不同,西漢初年時與秦、戰國的社會秩序基本一致,是分封諸侯、宗法體系、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的時代,而東漢時,人們便已經習慣了嚴格的郡縣制、中央控制地方、士族成為中堅、宦官都是太監這些種種,就已經步入了我們所熟悉的中華帝國時代。

東漢人的誤會,直接誤導了之後一千多年來人們的認知,也造成了我們今天的誤解,嬴政之名呼的痛快無比。幸而史學家們已經在刻意糾正此事了。

5、秦王之外的秦國宗室:

有人提到秦王政的母親「趙姬」,然而史記並未提到「趙姬」這個詞,「趙姬」是後人根據猜測加上去的,這位母親到底姓什麼,不知道。因趙國宗室女子為贏姓,周禮曰:同姓不婚,因此秦王政的母親不可能是趙國宗室女子 這裡關於女子的稱謂,說一下。女子稱姓不稱氏,因此秦國宗女可稱贏XX,趙國宗女也可稱贏XX。在婆家女子就叫夫君謚號+娘家姓
例如:「葛嬴」(齊桓公夫人),「秦嬴」(楚國司馬子庚夫人),「繆嬴」(秦襄公的妹妹,為周豐王妻;另有一繆嬴為晉襄公夫人),「懷嬴」「文嬴」、「辰嬴」(秦穆公一次就送流亡的晉公子重耳五個宗室女子,文嬴是其中之一。懷嬴和辰嬴實為同一人,她最初嫁給在秦國為人質的晉太子子圉,子圉隻身從秦國逃跑,回國即位,是為懷公。後來秦穆公又把子圉故妻送給重耳,改名辰嬴)。

趙高,諸趙疏遠屬。就是說趙高是秦國宗室遠親。後來都訛傳趙高是趙國宗室。 這裡特別提一下「諸趙」,諸趙意思是「趙們」。秦國王室人數眾多,大家都是趙氏,國王趙XX,宰相趙XX,將軍趙XX,所以以」諸「顯示複數,在秦國國內這個角度說」趙們「,意思很明顯,就好像我們說"X家人」一樣。類似的有」田單者,齊諸田疏屬也」(《史記.田單列傳》)。另外趙高作為宦官並不一定是閹人,在那個時代宦官僅僅意味著內臣,有閹人也有普通人。

但是後人並不明白這裡的道道兒,僅僅簡單地從趙高這個名字出發,進行各種臆測,如清朝趙翼認為「高本趙諸公子,痛其國為秦所滅,誓欲報仇,乃自宮以進,卒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作為宋皇室之後趙翼僅僅簡單的以為史記中的」諸趙「是指趙國王室,並對這個歷史事件寄予了自己的個人情感。 從漢初到漢末,人們都知道秦王室「姓趙氏」,即以趙為姓。司馬遷既然反覆強調「秦為趙氏」,不會不知道他的《史記》里有兩個「諸趙」。如果趙高真是趙國王孫,那麼他在敘述秦國史實的《蒙恬列傳》(趙高小傳附於其中)里不會不加以註明。西漢劉向說:「秦信同姓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國亡。」(《說苑:談叢》一百九十四章),顯然是指秦始皇及二世托國於同宗趙高而斷送了天下。《史記:李斯列傳》還記載趙高逼迫秦二世自殺後,「引璽而佩之,左右百官莫從;上殿,殿欲壞者三。高自知天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趙高膽敢奪權稱帝,恐怕與他自恃具有秦王室血統不無關係。

6、為什麼之前的秦王都不見稱趙XX,到了秦始皇才開始出現趙?

戰國時期,國君地位是尊崇的, 一般記載為秦王XX、趙王XX、魏王XX、公子XX,本來秦王政也應如此的,然而悲劇的是,秦亡國了,戰國時代也結束了,代替這一切的漢朝人已經無需對他們所熟悉的秦王政和胡亥有太多尊重(也許也包含了仇恨的因素),反而作為敵手,已經可以不在稱呼上必須用敬語了,姓氏合流也讓人們開始習慣在人名前面加個姓氏,這習慣從戰國末期就已經開始了,到西漢時,王族也終於不再是例外,而是可以被史學家記載為氏+XX了。這就類似於皇帝在本朝無人敢提名諱,但到了下一朝就無此禁忌。

7、許多人講以國為氏,以及可以稱呼始皇為秦政。

氏的作用在標明身份,而國名起同樣的作用,比如秦胡亥。所有那些以國為氏的諸侯國,其氏不再單獨提,國名加諸名字上,起雙重作用,國名相當於把氏覆蓋了,所以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氏的存在、或者覺得以國為氏是理所當然的。而對於那些氏和國名不同的,比如楚王熊XX,我們才能感受氏與姓的不同。

稱呼秦政我認為是可以的,但這不是一個人名結構,而是另外一種稱呼方式,國+名,即秦國的政,如果轉換成西方思維可能更好理解:政·秦,類似於法王亨利四世,有時也可稱為Henry de France(亨利·德·法蘭西),其個人名字實際上是亨利·波旁,但王族一般不提姓名全稱,


姓一般來說是不變的,而氏是可變的。顧炎武在《原姓》中說道:「氏一再傳而可變,姓千萬年不變。」

姓是用來「別婚姻」,防止同姓通婚,所以很少改變;而氏是用來「明貴賤」的,是身份地位的標誌,身份地位發生改變,氏自然也會改變。以商鞅為例,最初在衛國叫公孫鞅,因為他是衛國的公孫(「衛之諸庶孽子也),「凡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不復言公孫,則以王父字為氏」。入秦之後就稱「衛鞅」,以其國為氏,後來受封於商邑,即以商為氏。

秦王即位之前,可稱趙政,但即位之後,「國君不稱氏,稱國」,應該稱秦王政或簡稱秦政,如夏桀商湯晉重等。


這種月經問題就不能先搜一下嗎。

我印象中看過答過無數遍了。

秦趙的關係遠的很。

秦氏根本就不是造父的後代啊!

秦氏根本就不是造父的後代啊!!

秦氏根本就不是造父的後代啊!!!

秦趙同源歸同源,但秦趙從一開始就是不同的氏族呀。

秦就是嬴姓秦氏,趙就是嬴姓趙氏。

秦氏是惡來之後,趙氏是季勝之後。

他們的爹都是蜚廉,但那是商朝的人物,直接追到蜚廉那裡說他們是一家,是不是太遠了點?

嬴姓是上古部落集團,涵蓋面非常廣。嬴姓下面的氏族太多了。或在中國,或在夷狄。我大莒國也是嬴姓。

春秋以前姓氏分離,不管是姓還是氏,都和今天的」姓氏「概念完全不同。

司馬遷在史記里姓和氏二字完全不做區分,不知搞迷糊了多少人。

趙的先祖:

季勝生孟增。孟增幸於周成王,是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秦的先祖:

惡來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

很明確,沒毛病,從蜚廉往下就沒交集。你數數出了幾服了。五服九族,親之屬也。

惡來的這一枝子,

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氏。

就是說他們是假的趙家人啊。

為啥要當假趙呢,因為他們的祖宗惡來,實在太能打,在周朝武王伐紂的歷史敘事里,是大魔王一般的存在啊,子孫能有個好?估計當時是沒什麼地位的。

至於秦人得到氏,得到封邑,那連假趙都不是了。

惡來這枝子傳到周孝王時,首領叫大駱,大駱的繼承人兒子叫成,還有個兒子叫非子。非子善於養馬,得到了天子的歡心,天子就想讓非子當這個假趙部族的繼承人。

然後成的姥姥家不高興了。成他媽是申侯之女。

申侯說,老大,你別瞎搞廢長立幼那一套哦,你們周王室遲早要完蛋在這種事上,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申駱聯姻生了成,申駱聯盟,才能保證西垂邊境穩定。

天子說我不聽我不聽,我就是喜愛非子。

於是就分封了秦邑給非子,「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

可以看出大駱部族是相當獨立的,跟趙城也沒啥關係。而這個部族這時也有一定實力了,已經關係到周朝邊疆的安全。

到了周厲王的時候,天下大亂,西戎反叛,把犬丘大駱的假趙正宗,給滅了全族。天子讓非子的後代秦仲討伐西戎,然後秦仲戰死了。秦仲的五個兒子逃到周,周宣王給他們七千兵馬,殺將回去,終於打贏了西戎,然後把犬丘原來大駱的地盤就順便給了他們,秦人這才成了大周國的卿大夫,雖然仍然不是諸侯,但比過去毛線都不是好多啦。

綜上,

1,秦非子他爹大駱,根本就不是造父後代,而造父是趙氏得氏始祖。大駱的部族是趙氏八杆子才能打著的遠親,跟著稀里糊塗就成了趙氏,屬於假趙。跟著混混的。

2,秦非子不是大駱部族的正宗,而是另立門戶,所以從一開始就應該是秦氏。

不過秦嬴這個稱號怎麼就這麼怪,這特么是女性的叫法啊,難道非子……哈哈。(可能「號曰秦嬴」指的是這個部族號曰秦嬴,就是在秦地的嬴姓之人)

3,結論,從秦非子以後所有的後代,你給他硬按上趙氏,都是耍流氓。

歸根到底,姓和氏都是當時社會組織的一種,不是今天這樣,是人的名字的一部分。當時的男子是不稱姓的,而氏不一定會傳給後代,而且是可以在不同的情況下要直接改的,名字稱呼非常多變,看的後人十分懵逼。對於西周春秋的的人物,今天的我們,用爵位、官位、稱號等來叫他們,更加妥當。

今天的姓氏文化是工業時代才形成的,反應的是以小家庭為基本生產單位的經濟形態。在解放前舊社會,奴僕是要跟著主子姓的,奴婢是所謂的「家人」,也不一樣。脫離當時的生產形勢和社會組織,是搞不明白姓氏之類的事情的。

回過頭來說趙氏,造父的後代還是專精駕車,老司機世家。到了奄父,是宣王的御者。周宣王在千畝和姜戎作戰,吃了個大敗仗,多虧奄父駕車帶著宣王才逃跑了。奄父的兒子叔帶,眼見周幽王無道,大周果藥丸,就從周跑到了晉。從此這枝子 真 ·趙氏,就在晉國混了。

叔帶的後代趙衰,和後來的晉文公,有點像周瑜孫策的關係。驪姬之亂後,趙衰追隨著重耳流亡各國,滿地圖亂跑。重耳一開始流落到娘家的狄人部族,狄人攻打一個赤狄部落,搶回來兩個姐妹花,重耳趙衰這哥倆就一人娶了一個,成了連襟。

在趙衰、先軫等死黨的幫助下,晉文公到處跑了十九年,終於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國即位,趙衰也成了晉國的大夫。後來文公稱霸,很多事都是趙衰的奇謀良策。

趙氏從此才厲害了。後來狄女所生的趙盾,子承父業,成了晉國的大權臣。卻也最終給子孫招來災禍,差點滅種,這就是趙氏孤兒的故事了。

從頭到尾說趙氏,是因為他們雖然得氏早(如果造父之類的事情不是後人胡編的),但出頭晚,晚的多。即使是天子的御者,地位也不會太高。同時期的秦國君主,庄公襄公,說不定都根本不知道他們是哪根蔥。天子的司機?哦哦好厲害哦,趕緊的我去跟戎狄干仗了,別煩我。秦襄公位列諸侯的時候,趙氏只是晉國初來乍到的小家族,毛線都不是。那個年代,有封地有屬民有軍隊,才是真厲害啊。「趙非子」這種稱呼,可能從來沒有存在過。

所以少看些百科上的胡說八道吧,去看秦本紀趙世家。

至於趙政,那相當於是小名,假名。還有因為認為他是呂不韋的便宜兒子,而叫他呂政的呢。清華簡一口一個趙正,那是罵他呢。


秦和趙雖然是同一個祖先,但是,在造父那個時候已經沒有相同祖宗了。正是在造父那個時候,他們獲得了趙氏。而秦的祖先呢,就跟自己親戚套近乎,用他們的氏。後來,秦非子被封於天水,當時這塊地方叫秦。秦襄公的時候,秦正式列為諸侯,級別是伯爵,此時秦已經比真正的趙家混得好了,趙此時只是晉國大夫,還要一百年才能成為卿。國君無氏,非要安個氏的話應該以國為氏。當然氏可以隨便換的,不過他們現在是國君了,沒必要沿用只是個大夫的親戚的氏了。

秦始皇嘛,他在趙國出生,他爸是質子,所以他身上「趙」被強調,這是對他出身的歧視。


晉文公為踐土之盟,衛成公不在,夷叔,其母弟也,猶先蔡。其載書云:『王若曰,晉重、魯申、衛武、蔡甲午、鄭捷、齊潘、宋王臣、莒期。』藏在周府,可覆視也。

理論上應該叫秦政


e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三口人,每天打野鹿,采野果,每天都有收穫卻不夠填飽肚子,鹿也是偶爾能夠撿到死的打不到活的,只時候他們三口人遇到了另外一家人他們家有五口人,兩家人合作,男人們一起打獵,老女人照顧孩子,小女人去采野果,食物慢慢的豐富起來,也可以打到鹿了,可是還是不夠吃,還需要猛獁來吃,這時候這兩家人遇到了第三家人,第四家人,人越來越多,獵到的東西也越來越多,自然而然他們形成了一個小社會,一個群體,我們稱之為部落。這個部落就叫擬,擬部落人口漸多狩獵範圍越廣,但是生出來的孩子體質卻不知道為什麼越來越弱,這時候他們遇到了另一個部落菜,兩個部落為了搶一隻土撥鼠而打了起來,擬部落被打敗了,女人被菜部落的人胡亂啪啪啪啪了一頓,擬部落的男人們很生氣,發誓要打回去,啪回去,但是他們發現新出生的孩子,也就是菜部落啪過後的孩子很強壯,同是,同樣的困擾也纏繞著菜部落,雖然打贏了擬,但是孩子還是很弱,以後可怎麼辦,直到有一天,擬打了回來,帶著菜啪過後的孩子打贏了菜,啪了菜的女人,菜的男人們發現被擬啪過的菜生活的孩子變強壯了?誰都不知道原因,但是事實是啪別的部落的女人孩子很強壯,於是雙方打來打去啪來啪去,知道有一天,一位長者站了出來,阻止了雙方,他要求擬部落的男人們再也不能啪擬部落的女人,菜部落的男人也再不能啪菜的女人,擬把女人送到菜,菜把女人送到擬,互相啪,當時同部落不能啪,然後雙方聯合打另一個部落操,這樣,部落聯盟產生了,菜和擬的女人也隨著部聯盟的擴大啪到了別的部落的男人,一個團隊里總有不受歡迎的人,聯盟也是,部落也是,所以總有不受聯盟喜歡的部落被趕走,趕走的多了,被趕走的就組成了新的聯盟,總有不受部落歡迎的家庭被趕走,趕走的多了,就有了新的部落,後來隨著部落聯盟進一步的發展產生了國家,頭叫後,小部落聯盟改叫方,其中有一個後被一個叫湯的方打跑了,湯改自己叫帝,帝帶著一幫方小弟打來打去,被一個叫周的方給吃掉了,周來自姬部落,隨著國家意識上升,部落意識下降,慢慢的姬就成了姓,在帝的小弟里有一個死硬的姓贏,雞蛋啊不,姬旦為了處罰贏,就給贏搬了個家,但是這個贏啊,養馬的天賦太好了,其中的一個叫造父的被周封到了趙這個地方,這個造父啊,不一樣,怎麼能和那幫贏親戚一樣呢,所以造父以趙地為氏,改叫趙造父,成了趙家人,也就是贏姓趙氏,很久以後,造父的侄孫也因為養馬養的好,被封在了,這時候這個侄孫也想改叫贏姓秦氏,可是秦地太小沒面子,在看自己舅爺趙氏在晉國過的不錯挺有面兒,挺大官兒,挺有名,反正親戚也不願,祖上都是一個爹,於是秦地贏姓也改叫贏姓趙氏,趙氏說,你也配姓趙?但是一查祖宗,姓趙就姓趙吧……當然我這個是故事,有很多不對的地方,正確答案在關毛那邊@關毛,盜大神的圖來說個正解,我這個是演繹


氏為封地,所以諸侯無氏,因為他們擁有的是整個國家,只有那些被分封出去的公子才有氏,而且還可以擁有多個,當然,後代可以更改(與姓不同,表示血緣,萬古一系)。比如晉國六卿中的智氏,中行氏,均出自祁姓杜氏,即西周時期被宣王冤殺的杜伯,其分支還有士氏,范氏,荀氏。

所以題目中,秦王政,後期一統的秦始皇政才是正確的叫法(糾結什麼趙政,嬴政毫無意義),類似的還有齊桓公小白。多說一句,楚國特殊,楚王按理也應是無氏的,但楚國為了紀念其先祖鬻熊,則以熊為氏,即如此,熊氏也不是誰都能用的,就是王族也不行,此為歷代楚王特有。


秦始皇也是趙政。

【嬴政,還是趙政?】嚴格說應叫「趙政」。先秦男子稱氏不稱姓,《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為嬴姓…為趙氏」,故其《楚世家》稱「秦王趙政」。09年北大收藏的西漢竹簡中即稱「秦王趙正(政)」。「嬴政」首見於揚雄《法言》,此乃漢人已不熟悉先秦姓氏有別故。習非成是兩千年,故今稱「嬴政」也不算錯。

——轉自 趙所生 微博


大家都知道的,他是趙磐嘛


@關毛 說的大致不錯。補充一點細節。

秦始皇的名字叫「政」,這是沒問題的。但是涉及到姓氏,或者更廣泛一點說名的前綴,則是根據被呼者與呼者之間的關係而定的。具體來說:

趙政應該是秦始皇回到秦國以後,秦國人對他的稱呼,大概意思是「來自趙國的政」,這個稱呼不應該見於趙國人之口;這是第一種

秦政應該是其他國家的人對秦始皇的稱呼,即,來自秦國的政;這是第二種

嬴政應該是後人對秦始皇的稱呼,即贏姓的政;這是第三種

還有幾個可能的稱呼也見於當時人和後人之口:

公子政——庄襄王在位時候,當時秦國人的稱呼,外國人也可以這麼稱呼,是最官方的叫法

公孫政——孝文王在位的那三天裡面,秦始皇的官方稱呼。

PS1:趙政這個稱呼,其實略有貶義。趙國當時國力衰弱,異人之逃亡,與秦國大軍圍攻趙國首都邯鄲密切相關。因此,趙地來的政,這種稱呼略接近於歧視,有感情色彩。

PS2:在秦政這個稱呼裡面,還要指出一點:秦是國號,並不是秦王室(公室)的氏,公室或者王室,是沒有氏這個概念的。(田齊或者三晉那種篡位的不算)

公室裡面的人,在其國內外,均有特定的稱呼,比如公孫某,公子某什麼的;如果國外人不打算尊稱的話,就直接國名+名,也就是秦政這種稱呼的由來。

PS3:異人在趙國的時候被稱為秦異人。也是把國家的名字放在人名前面。他在秦國內部的官方稱呼應該是公孫異人。


上古姓氏,姓以別婚姻,氏以別貴賤。所以男人稱氏不稱姓,女人稱姓不稱名。

因此秦始皇可以稱為秦正,秦王正或者趙正,但偏偏不可以稱嬴政。


《史記·秦本紀》提到秦祖先非子時,說「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秦嬴就是秦地的嬴氏人。

《左傳·昭公八年》:「自幕至於瞽瞍,無違命。舜重之以明德,置德於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胡周賜之姓,使祀虞帝。」。

這兩個例子非常相似,其實反映的是周代的賜姓制度。《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這裡的「因生以賜姓」點出了這個賜姓制度的特徵,就是對原有之姓加以重申,以示政治上繼承關係的承認。

這樣看來,秦人在嬴氏的地位可與陳氏在姒氏的地位相仿,秦人繼承嬴氏宗主是不成問題的。

-----------------------------------------------------------------------------------------

另一個問題,秦人是秦氏還無氏了?

還是拿陳國人來類比,陳胡公,姒姓陳氏,顯然被封之前不會是陳氏(陳胡公是文王的女婿,陳氏是封到陳地「胙之土而命之氏」)。我說陳胡公之前是無氏還是某氏?

與之相比,《史記》上好歹還說明非子這一族曾經「皆以造父寵,蒙趙城,姓趙氏」,親戚發達了,沾沾光,攀親改姓託庇於下,說明非子一族在秦立國前並不是無氏。


先給結論:秦始皇,他不叫嬴政。為什麼?因為先秦之前男子稱氏不稱姓。

「氏」有別於婚姻,防止近親結婚。姓有別於「貴賤」,所以他首先不姓贏。

秦統一天下大家叫他始皇帝。

之前秦國叫他秦王政,秦政也行,王以國為姓。

他沒有稱王前理論可以稱趙政,這個就跟贏姓趙氏牽扯到關係了,因為秦的先祖因為養馬獲得這麼一塊小小的封地—秦,但是為了攀龍附鳳搭上贏姓趙氏這個大貴族高貴出身,所以稱贏姓趙氏,但是史學上不用趙政這個名字。

他們其實是贏姓秦氏,因為他們的封地是秦,是秦氏,只是以前窮的時候為了裝逼叫贏姓趙氏。

贏姓是什麼?贏姓是部落聯盟,所以有很多贏姓。這個跟漢朝以後我們所了解的姓氏不是一回事,不用生搬硬套。


秦始皇本來就叫趙政啊


嬴政?他不是叫趙盤么


然而唐朝皇帝也不是唐


推薦閱讀:

為什麼新中國成立後人的名字只有名沒有字了?
為什麼說歐洲中世紀是黑暗中世紀?
歷史上那麼多小朝代,他們都有皇宮么?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怎麼斷句?
為什麼電視劇中清朝官員參拜皇上時,都會用衣袖甩掉身上灰塵?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