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上門適合看什麼病?什麼服務能體現出更大價值?

現在很多公司在做醫生上門,國家也在大力倡導。但是隨著行業發展需要有一個就診範圍。

那麼大家覺得什麼樣的病適合在家就診?

不合適的病有著什麼原因?

比如,全科可以做慢性病篩查,並做生活改善指導。

兒科做幼兒成長計劃。

婦科做疾病預防,生活衛生健康指導。

那麼我們能做什麼服務呢?比如陪同患者跟正不當生活習慣。

比如幫助患兒可以建立成長方案?


說實話大家都沒有發揮出足夠的精神力。那我來做下補充。

坦白說醫院的體系的完善一直是值得讚歎的。人少辦事多。還很全面。

但是生病的原因實在生活本身,不生病需要在家就要下功夫。

話說大家都局限在看病本身,但是上門有個先天的優勢是能切身了解到用戶的居住習慣,比如飲食,通風,衛生情況,陽光日晒,潮濕。當多維度的展現出來給予醫生作為參考資料後會得到更多的信息和相關的解決思路。

比如飲食的調整指導,慢病改善的監督。用藥情況和對時間的把控。家用醫療器械是否正確使用。

那麼會有很多的環節可以從住這個環節來為患者做到更多的改善和相關的提示。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病能做到這些呢。除了慢性病還有什麼病值得特別關注來做到合理有效,並創造價值。

挖坑這幾天在思考。有人贊了我貼出來。


大部分都適合,即使不能當場治療,至少對輕重緩急有個初步判斷,不然高級領導為啥要配保健醫生呢?


被反覆邀請回答這個提問了。

其實上門看診也就適合慢性病隨訪而已。帶個血壓計、血糖儀就夠了。社區醫院會有上門補液的服務,安全隱患很大,並不建議。

初診確診、急診基本上都不合適。


一個朋友跟我說的。

他有個同學,是個女生。家境殷實,家裡做汽車配件的,就沒去醫院。本著救死扶傷精神,在郊區某偏遠地段。農民工的聚集地。開了一間方便小診所,不收錢的。能看的就看。不能看就讓你去市醫院。就是類似家庭醫生。

結果萬萬沒想到。開幾天,一個人沒有。

一天進來一個男的,進門說了一句,你這裡弄的還有挺情調呀。多少錢?

後來才知道,這條街本來全是暗娼呀。


這個醫生上門我覺得更適合老人和孩子,而且,執業範圍必須跟院內分開。至於病症,其實護士上門還能幹些事兒,醫生除了簡單病症的初步診斷基本上幹不了啥。


個人覺得對於中醫針灸發展是一個極為有利的措施,本人中醫專業在讀,臨床實習時針灸在治療多數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如果可以作為家庭醫生做針灸的話可以為一些行動不便的適合針灸治療的患者帶來便利。


一些需要長期隨訪的慢性病吧!


不太懂題主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什麼病適合?應該是涉及患者隱私,又不需要用到一些儀器的病症,還有一些病人不方便上醫院,比如癱瘓等

我婆婆是針灸按摩高手,師從業內高手,專治頸椎腰椎問題,癱瘓半癱,面癱。退休後開了個小診所,病人90%回頭客和病人推薦來的,從她手裡癱瘓的能走了,臉跨掉的恢復正常啊,太多了。。對了,痛經直接三針搞定(別問我咋知道的)我估計少有醫院的醫生醫術能超過我婆婆(自豪臉)

經常有人強烈要求我婆婆上門診治的,不過她老人家隨著年紀增大,也不願經常上門(畢竟這種病人少說都是全癱加年紀大,風險大,費時費腦)

從我婆婆身上學到很多,核心還是,一個醫生,只要醫術高超品德好,病人肯定都上杆子追著,被請上門也是遲早的事兒

炫了下婆婆,可能沒回答到題主的問題,不好意思


推薦閱讀:

北大醫療 30 億拿下貴陽兩家三甲醫院是醫療改革的前兆嗎?
為什麼親人不可以直接輸血給病人而要去血站購買?
講講我的經歷,關於尖銳濕疣,我有疑惑,這算是被醫院坑嗎?
你剛做醫生的前幾年有多慘?
如何評價黑龍江麻醉醫生被逼自殺事件?

TAG:醫療 | 醫療診斷 | 醫生 | 醫院 | 生活醫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