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智能穿戴設備這麼流行,還有人選擇戴傳統的表?


我帶apple watch,不過如果有人給我一塊勞力士,我會毫不猶豫的丟掉aw。


Kindle 和 iPad 這麼普及,為什麼還有人看紙質書?

人人都會打字,為什麼還有人用筆寫字甚至寫毛筆字?

罐裝咖啡、膠囊咖啡和速溶咖啡這麼流行,為什麼還有人喝喝手沖咖啡?

電子音樂這麼流行,為什麼還有人用樂器演奏?

??

智能設備這麼厲害,為什麼人類還要繁殖?


結婚的時候買了兩隻歐米茄,每隻大概2W,真不是為了裝逼,因為戴手上平常接觸的人根本認不出來,就普通經典款式的表。

結婚這麼大的事總要買點貴的東西壓壓箱底嘛,幾十年後把手錶拿出來,跑的好好的,保養也很好,回想下當年一起戴錶的日子,然後跟兒子孫子吹吹牛逼,你爹當年可是攢了好幾個月才買得起這兩隻表額!

之後我理解了,我小時候把爸媽結婚時買的手錶拆開後,我爸為啥炒雞發火了。。。

電子產品是快消品,感覺並不適合做長久紀念,而手錶的一個很大的象徵意義就是時間的永恆。


作為一個很喜歡各類智能產品的極客,來說說這個問題。

首先,其實這是一個價值觀趨向的問題。在做產品的角度來看,智能穿戴設備的出現有一個設計者們設計的初衷:依附於傳統穿戴設備之上,提供有附加值的功能。拿智能手錶舉例,任何做智能手錶的都可以把他做成另一種形式給消費者使用,但是人用一樣新東西的接受過程,要比替換掉原有同功能東西的過程難得多,所以我們看到的大部分穿戴設備,使用場景都是替換掉原有設備,並加以附加功能及增值服務。

那麼對於消費者來說,他的選擇就變成了:你想擁有一件附加值高,科技感足,帶有其他功能的設備,還是一件只有基本功能(手錶看時間),但製作精細,甚至帶有奢侈品屬性,可以用來彰顯身份、地位、品味的設備。這是人們選擇兩者的第一道坎。

其次,穿戴設備的使用頻次,使用方式,與需求滿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用戶體驗,是第二道坎。就拿Apple watch來說,所支持的APP夠不夠,這些APP在手錶上的應用體驗(我個人來說除了部分社交軟體還湊合,其他都難言好),以及使用方式,簡便程度:我是研究無線供電充電的,AW拿到後,首先對於它的充電頻次和時長說實話感覺都不是很滿意,如果開推送等,一天有時電量不到晚上就耗盡了,而且會造成手機耗電量也比平時快了許多,此外,因為AW是單獨的充電座,如果我不在家裡,還需要多帶一個充電器,這些都是造成智能手錶體驗差的原因之一。

最後一點,也是第三道坎,解決硬需求。像我們說的,手機現在已經成為了人們的硬需求,成為了一個終端設備,包含內容搜集,通訊,支付,收集數據等多項功能,但是目前很火的智能硬體解決了多少硬需求呢?在我看來,沒有。拿手環來說,主打的概念是「收集健康數據,睡眠監測」前者對很多人來說不必要,因為不具備深層數據,比如驗血驗出來的數據,都是很低階的數據,這個我用手機也同樣能測,而睡眠監測,在我看來就是最滑稽的一項功能,所有我認識的人用過之後對他的評價都是像「白痴一樣」,對一個平時睡眠好的人來說,他看到記錄效果差自己甚至會擔憂的睡不著,對於一個睡眠不好的人,他知道了也沒什麼區別;這就是最蛋疼的一點:沒有解決辦法,只是採集,提供不了更深層次的解決辦法,那麼你採集並展示出來什麼意義都沒有。

綜上所述,題主所問的,我可以回答,任何傳統的設備也許都會隨著新產品,科技產品的出現而沒落,但是完全替代幾乎是不可能的。在智能穿戴設備上,科技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許未來我們拿到更好的產品,但是傳統產品份額的減少,不代表完全消失。

人永遠需要一些「無用」的東西,就如外賣點餐再火爆,也永遠會有環境優雅,燭光晚餐的餐館,或者吹牛喝酒,大汗淋漓的路邊大排檔一樣。這才是這個世界多元化的意義。


如果只是看時間,你幹嗎不買個電子錶


拋開cpu內存這一電子化架構,機械錶和智能手錶其實是殊途同歸的。一百多年前,關於全世界「複雜功能」最多的手錶的競爭,產生了眾所周知的「超複雜」懷錶(Graves Supercomplication)。它有24項複雜功能,包括了紐約市日出和日落的時間以及該市夜晚的星空圖,恰如今天智能手錶的複雜功能。機械錶代表著當時的技術水平,智能表代表著今天的技術水平,這樣比較下來,題主的疑問不是沒有道理。

但是,價值的體現並不僅僅在於技術,還有更多方面需要考慮。我從兩個方面分析一下:

一、審美價值

目前的智能手錶中,蘋果iwatch已經是行業中的佼佼者。但從審美角度來看,iWatch存在著巨大缺陷:方形更加適合電子產品的設計思路,但顯得太過笨拙,實在算不上優雅。同時,小小的錶盤承載了與之不相稱的複雜功能,也直接導致了審美上的巨大犧牲,錶盤只能是一個冰冷單調的平面,這也是目前市面上所有隻能手錶的致命缺陷。手錶除了計時,還起到裝飾手腕的作用,空無一物的屏幕顯然不能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至少,錶盤上就已經不能添加任何審美設計。

反觀傳統機械錶,經過了歷代大師的精心雕琢,如今的設計已經充滿了鏤空、背投等等各種充滿質感的優雅細節,珠寶鑲嵌的錶殼、琺琅繪畫的錶盤、雕刻花紋的機芯等等,已經上升到了藝術品的層次,和冰冷的現代科技形成了鮮明對比。由此產生的審美價值和附加的收藏價值,更是智能手錶望塵莫及的。

智能手錶簡單的圓形錶盤和方形錶盤

就拿年前推薦給一位朋友的表來說,玫瑰金也是蘋果最新推出的顏色,但是細節上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錶盤上銀色的「麥粒」飾紋,鑽石時標,粉色指針則分外亮眼。我不知道別人眼中是什麼感覺,至少對我而言,這種優雅的美感能打動我。具體的介紹可以看這裡:http://longines-master.energytrust.com.cn

智能手錶的問題,就在於太年輕了:巨大的價值需要時間的沉澱。這種積澱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運動。機械錶已經和許多強調美感的體育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如賽車、游泳、馬術等,這樣的手錶在製作時,自然需要足以匹配這些運動的優雅設計。比如緣起於十二世紀中葉歐洲王室,被稱為貴族運動的馬術,就與浪琴錶有著不解之緣。1878年,浪琴錶生產的第一款計時秒錶就鐫刻著一位騎手和他的駿馬,1926年更是為日內瓦國際障礙賽擔任官方計時。直至今日,浪琴錶依然和馬術運動保持著緊密聯繫,在奧運會上也始終佔有一席之地。機械錶的美感和馬術的優雅也融為一體:「浪琴錶優雅大獎」會頒發給比賽中最優雅和出色的選手。而智能手錶還太過稚嫩,不足以承載這樣的價值。

優雅成了腕錶的象徵

一塊小小的腕錶始終詮釋著多變的時空,正是因為擁有這富有美感的設計,才是各大品牌的名表至今仍維持著其無法匹敵的地位。我在很早之前的某個回答里說,在一堆電子產品當中,蘋果的氣質的確已經卓然不群,但就手錶而言,新生的產品敵不過百年來一代代不斷累積出的巨大價值。

同時,繼承了優良傳統的機械錶也在不斷創新和進步。並不是只有IT行業在持續創新,鐘錶工業中創新的思維也沒有停止過。每個時代的大師們都在機械、材質等方面不斷融入技術進步的優勢,使其更加完美且奢侈,在傳統和創新的博弈過程中進行優勢疊加的取捨,最終形成了今天望塵莫及的價值高峰。

或許有一天,技術的進步足以彌補智能手錶的的缺陷,但是,今天的智能手錶還是太年輕太稚嫩,更何況,機械錶也從未固步自封,依然向著新的高峰不斷進發。

那麼題主,看到這裡,你心中的問題是否已經有答案了呢?

二、歷史價值

(繼續補完)

機械腕錶繼承於最早的鐘錶傳統,目的是為了精準計時。我們都知道,計時的發展整個人類對世界的探索發現史是息息相關的。比如,大英帝國的殖民擴張史中,計時就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擴張始於航海,而在航海過程中,經度和時間的測算是重中之重。最初的測量方法是通過星星和月亮的相對位置來計算,但碰上天氣不好的時候,就只能依靠精準的羅盤和時鐘。如果沒有精確時鐘的出現,日不落帝國的名字將永遠不會響徹世界,人類的歷史也將被重新改寫。

紀錄片《經度》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18世紀,由於缺乏精確的經度,經常發生海難,英國政府為此設立了「經度獎,要求從英國出發航行到西印度群島,經度測算偏差保持在在半度以內,但在在當時的條件下,這個問題在很長時間裡都無人能解。這時,一個機械錶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出現了:John Harrison。

John Harrison是一位自學成才的大師:他原本的職業是木匠,卻對鐘錶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情,20歲那年,他製造了人生中第一台純木質落地長鍾。1735年,他拋棄了鐘擺設計,率先使用了金屬的發條,並且引入了對稱的結構,以平衡移動和顛簸帶來的擾動,並且通過試航驗證了他的新成果。然而,不滿足的他向委員會申請了一筆資助,想要造出更好的計時設備。1759年,一台僅僅13cm直徑的表被造出來了。為了測試自己的作品,時年68歲的Harrison帶著這台表駛往牙買加。兩個月後返航時,表只慢了5.9秒。隨後,他再起啟程前往去巴貝多,這次測試的成果依舊令人滿意:39.2秒。

儘管已經達到標準,但委員會又提出了新的要求:Harrison必須公開製表圖和製表方法並複製出另一台表,以證明他的技術具有利用價值,才可以獲得獎金。後來,倫敦最好優秀的表匠Larcum
Kendal成功製造出了複製品——庫克船長在環球航行時,佩戴的正是這塊表。最終,國會授予Harrison20000英鎊獎金,而Harrison也因為他革命性的技術流芳百世:2002年,在BBC組織的「最偉大的100位英國人」公眾投票中,Harrison排名第39位。

我們不妨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廣闊無垠的海面如同深夜中的荒原,一艘艘艦船乘風破浪,向著未知的新世界進發,而能夠讓他們不至於迷失方向的,正是船長手中的精密的機械錶。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機械錶為什麼能夠在科技空前發達的今天依然享有不可撼動的地位:一塊小小的手錶,蘊含了歷代大師們畢生的心血,三根指針決定的,是整個人類的命運。機械錶承載的巨大價值,早已經超越了單純的技術本身。

庫克船長的表

Harrison最後製造的表

當人類向著天空進發時,機械錶再一次決定了歷史的航向:美國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的教員Philip指出,飛行中的延時計算和非精準計時將引發致命後果。1927年,Charles Lindbergh向橫跨大西洋的「奧泰格獎」發起了挑戰:這個創立於1919年的獎項已經讓好幾個飛行員搭上了性命。Lindbergh在慎重考慮後,把最關鍵的時間測度託付給了浪琴錶,對於浪琴錶來說,這無疑是一項重大任務:飛行中幾秒鐘的誤差,意味著幾英里的航向誤差,直接決定了這次飛行的成敗。最終,浪琴錶陪伴著Lindbergh,在高空中度過了33小時30分鐘,跨越了大陸的鴻溝,最終完成了單人不間斷橫跨大西洋的壯舉。而這款手錶,就是大名鼎鼎的林白飛行表。

如今,電子計時器已經足以滿足精準計時的要求,變得司空見慣。而機械手錶的典藏價值,代表的是人類機械工藝的最高水準,是人類不斷向人工技術極限發起的挑戰。厚重的歷史底蘊讓機械錶更加顯得彌足珍貴。 在這方面,智能手錶的歷史太短,目前所承載的都是功能性,和「歷史」這個詞,還有著不可逾越的差距。


窮玩車,副玩表,xx玩電腦。

原來最後是玩手機,現在改成電腦了,因為評論說要押韻~哈哈


先談結論。取代正在發生,但因為鐘錶產品自身的奢侈品屬性,以及腕上電子化產品的不成熟,取代的動作進展比較緩慢。相信未來隨著產品紛呈,腕上電子化+傳統鐘錶將最終各分天下。

1:短期內,手錶還將繼續存在;

如 @瑞芝談鐘錶提到的一樣,手錶已經超越了計時工具存在的意義。飾品,身份,象徵,手腕上習慣的162g,都可能成為人們繼續偏愛手錶的原因。

2:長期看來,智能穿戴設備將佔據一定份額;

我一直堅持行業旗手這個理念。Thanks to Apple,腕上電子化產品正在加速取代一部分傳統手錶的份額,尤其是年輕人的市場。一塊西鐵城在大部分時間裡扮演的就是「時計」的角色,why so boring?當蘋果表成熟到不再是一塊反應遲鈍且只有18小時的玩具時,取代自然會加速。


考場上你帶個Apple watch試試?


裝飾品與功能產品的區別。

女人買鑽戒,總不能說是因為鑽石的硬度大吧。


我把問題中「傳統的表」理解成機械錶。

只要人類的審美意識還在,智能表是不可能取代機械錶的。機械錶,特別是對男人而言,是僅有的幾種機械玩具之一,如果說還有的話,那就是復古打火機吧。

摘抄幾句我看過的話:「機械錶符合男性一切審美上的認知和標準,一隻機械錶的靈魂,在於將眾多嚙合的零件完美組合,並使之有條不紊地運作,最終以一種最簡潔最直觀的方式存在。換句話說,機械錶與男人在繁與簡的認知上,可以達到和諧的統一。」

雖身為女子,但機械錶的美學也很令我心折。


流行不代表人人都要買都要用。

智能手錶還在發展之中,本身的問題很多。

沒有完全取代傳統手錶的能力。

如果百達翡麗出智能手錶,那我就認為智能手錶是一個風潮了!


瀉藥,這類似的問題說了好多,有人說我low有人說我裝有人說我不自信缺少自我安全感見不得別人好,或許都有吧,不辯解

首先關於社會生產率和反技術價值方面的東西,我還是同意很多人說的的

一個【有學習可能性的】理性主義者,可以通過簡單的學習就了解智能手錶的功能,那麼從實用性意義本身來說智能表確實更好,而機械錶的被推崇確實是一種反智主義虛榮的體現

手邊三天不充電也能用的智能表,還是有的,而且很便宜,但是三天不戴還能走的機械錶,就不知道要多貴了吧,所以拿電池說事兒的,我是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麼心態,一邊說什麼帶著有心跳有運動有交流有什麼有這個有那個有聯繫,一邊吐槽電池,說白了,就算充電,難道充電不是一種「交流」?這東西說白了就是個【文案】啊,就是忽悠人的

我也可以說,記得時常給智能表補充能量,因為那是看著悉心陪伴自己一天的貼心情人在自己的案頭邊上小憩,甚至在你可以欣賞她優雅,她為你關注了一天的心跳,現在,你可以關注她的心跳。這其實也是很浪漫的事情啊,比如我的SWR30,首先她確實很盡責,可以任勞任怨工作三天,作為補償,她只需要在你的身邊靜靜地休息恢復十分鐘,而且戴在手上輕若無物,最忠實的陪伴,莫過於她在你身邊,你甚至可能都已經習慣了完全不去注意她的存在

所以這種文本上的「高貴」或者說「美感」,實際上就是一句話兩頭說的,兩種不同的「美感」本身就算真如文案所說,也是沒有所謂的高低貴賤之分的,樓上那個看上去很嗆的回答裡面說的其實完全對,你喜歡那種優雅,【我尊重你,你直接說,我就是要跟你們屌絲不一樣,我都服你.我尊重真愛,只是戴機型表裡很多都不是真愛.這些我就想吐槽一下】,這就是真相

======================================================================

但題主的問題並不是某種層面「裝逼」的機械錶,而是「傳統手錶」

所以這裡其實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老人家的學習成本,這種東西其實,就和老人機一樣,如果單純是為了功能化實用的設計,就沒有太多的可說的,比如說老人機雖然也是「復古」和「去功能化」,但單從所謂的技術意義和價值呈現上,沒有人拿它們和現在的智能機去比較的,因為這東西本身不彰顯價值標籤,所以去掰扯這個東西沒有意義

【只有被社會意義賦予價值標籤的東西才有優越鏈爭執的可能性】比如多年以前爭論諾基亞摩托索愛哪個好,現在爭論蘋果安卓哪個好,這都是因為這些東西在當時的時代被賦予了標籤價值,你現在拿個V3或者揣個7610拿出去裝逼你看有沒有人鳥你?

換一個角度說,有多少人為了高露潔還是佳潔士撕逼?有多少人為了碧浪還是汰漬撕逼?因為這些日常用品沒有那個屬性啊。

再回到老人機上來,既然老人機確實是因為純粹的年齡人群功能訴求二做傳統設計,簡單化,那麼手錶里也自然會有這種要求,簡潔易用,不用老是費心充電或者去做一些與老人定位不符的手腕運動才能動起來的智能表和機械錶,恐怕就不是很合適了,這個時候,要麼設計個能看時間的隨身老人手機,要麼老人不愛用手機看時間就帶一個自己已經習慣了多年錶盤的不用老是換電池或者甩手的石英錶,這沒啥不對的,這純粹是效用需求導致的不會用智能手錶,那就只好不用唄

所以老人家帶這樣的表你也同樣不能反過來說你不「技術」,你「愚昧」,這種因為身外之物的形制產生的優越感,實際上就和你所反對的意見本質相同了。

但因此話也說回來,正像老人機沒人拿去和高端智能機比技術含量而只是純粹求實用一樣,傳統手錶在這個層面上更沒有必要提及優越感,它只是有「必要性」而已

======================================================================

還有一個方面是,這個東西對我確實有意義,這不單是上面「我喜歡」那個層面的事情,比如本人這些年在低迷的時候一直是一塊在手錶愛好者眼中可能根本算不上一塊表的精工光明戰將陪伴的,壓在手腕上有個重量,心情不好的時候看看時間,也有一種安心感,這東西就因人而異,要是有感情,一顆石頭也和海洋之心沒有區別。但正因此我覺得這是不能用來泛討論「一類」東西的意義的

======================================================================

總的來說

技術應該是追求進步的

以反技術,甚至技術偽裝的反技術(某些錶廠標榜的什麼新材料新技術新的廣告場景比如上太空什麼的)為標籤要麼是愚昧的要麼是虛偽的

而美學堅持是應該尊重但也應該互相尊重的

特異化需求也是應該滿足的

對於有特殊感情的更不需要別人置喙

技術有高低,愛好無貴賤

最後重複一遍我的簽名

計時技術應當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人民幣服務


實名反對前面所有高票答案,這樣回答的逼裝的太有格了。

為什麼還有人戴機械錶,原因是:一群被機械錶廠家軟文忽悠的人,一群認為手工好過工業化流水生產的手工控,一群喜歡看見機械的機械控,還有就是買了機械錶並且戴了很久的人為了證明自己的選擇沒有錯而強撐的人。他們還沒有死完。他們死了,機械錶就成為古董進博物館了,而不是戴出來裝逼了。

一切實用功能被更好技術替代的產品其實就是個紙老虎。

第一群人不回答,他們沒有思考。

手工好過流水化,你醒醒啊,機械錶是用榔頭敲出來的嗎?他也是現代工業的產物啊,不是大清的鐵匠手工產物,是瑞士的工業產品。他是機械錶,是機械產物好不好。

喜歡機械的是你的愛好,我尊重你。

還有一群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傻逼的人(因為自己買了),實在不想說你了。

機械錶一定會成為過去式的,他只存在於非常小眾的愛好者中了。如果沒有中國的有錢人,很多很多瑞士的機械錶廠家早都關閉了。

再說說,你家有小孩,你是給他機械錶,還是有個智能表隨時知道他的位置,並可以隨時找到他。

你家有老人,你是給他機械錶裝逼,還是有個智能穿戴隨時知道他的血壓,心跳,位置,一有情況就通知你。你認為是你的健康重要,還是逼格重要啊。

我認為健康是最大的逼格。

美是個時代產物,一個時代應該有一個時代的標準,而非食古不化。

所以說,沒有實用價值的裝逼應該沒有太多人用,除非他是真愛。

補充一些,對於機型熱愛的,我說了,我是尊重的.對於把表當初裝飾的,時代應該會有人改變,那玩意兒重了,變化太少了.把這個當初身份銘牌的,能夠理解,可以理解為裝逼,我跟你們屌絲不一樣.(沒有貶義阿,我這麼回答也在裝阿)。我其實不理解就是這樣的、就是為了裝逼,還跟你說,手工、限量、保值、瑞士、窮玩車、富玩表.說的基本都是瞎扯.這個我就有點不理解了.

你直接說,我就是要跟你們屌絲不一樣,我都服你.

我尊重真愛,只是戴機型表裡很多都不是真愛.這些我就想吐槽一下.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智能手錶跟low么


社會真的越來越浮躁了,人們愈來愈偏激。 某些回答也真是非黑即白,走極端。兩種類型的表(如果能將戴在手上的只能穿戴設備叫做「表」的話),都有市場。說明存在各有好惡的人。機械錶和智能表之爭,本質上是人與人之間的好惡之爭。任何一方,以自己的好惡來指責別人都是不對的


傳統表 「簡單直接」

傳統表 「待機」長

傳統表 耐 「操」

傳統表 「選擇多」

傳統表 「先入為主」

傳統表 「安全」

………

個人覺得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這些智能穿戴雞肋然並卵


看時間是手錶最不重要的功能了。


現在知乎認真回答問題的人越來越少了。。

專業的知識等著行家來回答,我作為一個外行人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第一,傳統表相較於實用性,其實更多的還是在於其標識性。樓上有些回答認為是裝逼,我贊同,正如豪車一樣,有些傳統表屬於奢侈品。許多人看重的往往不是其性能外形怎麼樣,而僅僅是車上那小小的一個標誌所代表的階層地位,特別是在如同戰場的商場中,別以為一塊表就不能起作用,在合作交流時,你的穿著舉止往往在最後即將成功時推上你一把。所以,我以為,這波逼裝得,不虧。反過來看,目前可穿戴設備中還沒有出現能夠有標識性的奢侈品牌,很少有金鑽寶石,純手工的產品,因此還透著一股濃濃的廉價感(當然事實也並非如此)我覺得,可能以後會有,有的話這類高端品牌一定會帶來不小的衝擊。

第二,傳統表與可穿戴設備相比,還在於其穩定性和耐用性。目前科技程度來看,可穿戴設備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更新周期快,損耗嚴重,易受干擾,可靠度低。以目前廠商的新品推出速度,我們所購買的設備基本上都是過時的,而傳統表則相對較好,要是願意,拿來當傳家寶都可以。另外,樓上也提到,續航也是個大問題。

第三,傳統表學習成本更低。對於非geek玩家來說,手錶除了顯示身份,最大的作用恐怕還是看時間。一個傳統表幾乎不需要學習成本,老少咸宜。而目前所推崇的智能手錶的學習成本較高,如同現在的老人機一樣,更適宜不需要各種花樣繁多的功能的使用者。

第四,現在的可穿戴設備仍然出於新生狀態,其技術、市場推廣等尚不成熟,且社會容納度還較低,許多人還在持幣觀望中。等到智能手錶這些可穿戴設備真正存活下來,像傳統表一樣經過無數次的革新與完善,推廣並被接納,我相信,不久的未來一定會真正取得主流地位(並不太可能被完全取代),畢竟實現生產效率最大化一直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之一。


表的三大主要作用:

1.裝逼

2.裝逼

3.裝逼

表的附帶用途:

1. 裝飾

2. 看時間


推薦閱讀:

新房想走智能家居風,哪些單品可以迅速提升逼格?
如何看到即將發售的小米路由器3G?
小米帶USB插座真的這麼難嗎?
智能安防產品,以視頻監控為例,如何能做出產品亮點來?
為什麼魅族手機和小米手機旗鼓相當,但小米市值和發展速度都遠超魅族公司?

TAG:手錶 | 智能家居 | 智能手錶 | 智能可穿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