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頻繁看到有人會不分「的」、「地」、「得」的用法?

哪怕現今的小學教育不再重視這塊,然而像我這樣的90後乃至更早被教育的一批人,卻似乎是犯這種低級錯誤的主體.。網路聊天隨意散漫慣了,正式書面書寫亦如此,這樣做沒關係么?相關問題如是否需要區分、區分的意義有被提過,我在意的是造成現狀的原因。打個預防針,這種事能不扯上優越感歪題不?


一、歷史的原因

「的」「地」「得」的合用歷史可以上溯至唐代古白話文本中的「的」「地」合用,其根本原因是文字使用者沒有在語法上明確的定語、狀語、補語的概念,當然也就無法有效地區分這三個具有不同語法意義的結構助詞。更近一點,我們第一個明確提出「的」「地」「得」分用及其語法依據的文獻是《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簡述》(1956),然後作為社會公認的「的」「地」「得」分開使用的標準實行了幾十年。然後呢,人教社中學語文部出台了《中學教學語法系統提要》(1984),又宣布在教育教學(其實際影響不止於此)過程中提倡「的」「地」合用(沒有提及「得」),這個實際上是分用派和合用派到現在也沒有完全平息的爭論的結果——而且兩套標準中沒有任何一套標準被宣布停用。這兩套標準都直接指導中小學語文語法教學,尤其是後一套標準至今還在影響人教社的語文教材編寫,這是造成混亂的重要原因。

為什麼在一套既有標準已經平穩運行近三十年之後還要出台一套混淆現有體系的新標準呢?因為合用派的重要支持者呂叔湘先生堅持要合用啊,呂先生早在1964年就發文論證合用之必要,然後在81、82年又有兩篇文章(有興趣闊以找來看),八十年代呂先生的意見具有極大的影響力,直接導致了《系統提要》的出台——這兩派的仗沒打完,教學上的混亂就很難徹底奉定一尊,那麼雖然教學不重視,但對於在學(也可能一輩子)的不可能接觸到系統語法知識的中小學生影響必然是重大且深刻的。

二、現實的原因

1.恰如題主所說,學校教育不很重視這一塊(就我在學的時候而言我也是同感),而且也沒辦法完全重視起來:

正式教「的」「地」「得」的區分該怎麼教呢?

-「的」是定語的標誌,位於定語之後;「地」是狀語的標誌,位於狀語之後;「得」是補語的標誌,位於中心語和補語之間。

-定語是什麼?標誌是什麼?狀語是什麼?補語是什麼?中心語是什麼?

-好的同學們請拿出《現代漢語(第四版)》,翻開語法部分,不認識的字記得舉手問然後注音啊。(個人認為只要這樣來一遍,再用一批填空題作考試應該就牢靠了)

正常教「的」「地」「得」的區分該怎麼教呢?

-這個「的」後面只能跟人啊、小動物啊、樹啊等等一些東西;「地」後面只能跟跑啊、跳啊等等一些動作;「得」後面只能跟好啊、不好啊、高啊等等形容別的東西的……

-哦~(好像明白了)

也就是說學校教育沒有系統地進行語法教學的情況下,很難將「的」「地」「得」分清,而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對語法教育的接受程度不一定樂觀。

2.語言環境使然,這個「的」「地」「得」不分廣泛見於我們可以接觸到的一切文本,尤其是小朋友喜聞樂見的影視動畫字目還有各類讀物,這種影響大得不得了啊——何況典範的白話文學經典也很多「的」「地」合用為「的」或者只用「底」呢。

3.沒有及時地糾正小朋友對「的」「地」「得」使用的錯誤。根據劉雪梅在《結構助詞「的」「地」「得」用法分析》(語言教學研究,2006)中基於《中小學語言偏誤語料庫》的統計,抽取2045條語料中助詞誤用的有576條,佔28.2%——其中結構助詞誤用的有498條,佔86.5%。由此可見題主頻繁見到並不奇怪啊——同時我們也想一想,在義務教育階段,有多少老師會死摳學生的結構助詞使用?作文判分的過程中有多少結構助詞誤用會被指出並作為扣分依據?到高中時還有多少老師會非常關心學生的「的」「地」「得」。

所以題主要是想打預防針,現階段最可行的辦法是在家庭中重視起來吧。


說白了就是圖方便嘛。

網路時代輸入法敲擊DE輕鬆搞定。

畢竟很多時候打字追求速度,輸入法沒有智能到區分他們,我們也就不怎麼區分了,而後慢慢蔓延到網路文章。

如果誰在必要場合沒法區分這三個字的,那是需要端正態度和補補課的。

如果誰在日常聊天中直接糾正人家,比如之前的我,則是太閑和情商低的表現。


因為「我的中文」本來就不區分,所謂我手寫我心,此之謂也。


感覺用錯了字很難受,這三個字,無論時間如何匆忙,都盡量用對,不然渾身難受。

其它錯別字也是一樣。


粵語里定語用「嘅」,狀語用「咁」,補語用「得」,所以就算不懂定狀補是什麼,都不會用錯,因為三個字都不同音,用錯了會被人笑的

轉換成普通話就是換成對應的字而已,而且還是不同音的三個字

普通話因為都是同一個音,所以需要分析一下才能確定哪個字吧,懶得分析的話就錯了吧

粵語之外的方言也會有類似的區分,所以我認為這是和母語相關的。母語里不同音,小時候就必須分清,就不會錯


完全沒法理解!我可是小學就知道這三種de的用法的人啊。真想糾正他們卻開不出口


小學老師不重視。估計以前是大綱要求,後面去掉了。我小學3 4年級,2002年之前老師還教大家這仨字的各自用法,後面就說不要求了,隨便用。要是一開始沒分清,後面估計也沒什麼機會分清。

至於為什麼90後反而用錯的多,一是90後在網上發表言論多,二是90後脫離基礎教育太久,這種東西自己早已不重視。不信你再過10年看看,00後用錯的更多。


只是打字的時候懶,不想去改。或者是聊天時比較要求速度。時間充足的話我是會特意去改的。


推薦閱讀:

X不啦幾作為顏色形容詞的後綴是怎麼來的?黑不拉幾,灰不拉幾,黃不拉幾…?
為什麼「埋」只有在「埋怨」裡面才讀mán的音?這個讀音來源是什麼?
古有倉頡造字,漢字是否到了捉襟見肘,並需要製做新字的時刻?
表示「全部、統統」的方言詞「humblung」(含蹦楞)源自粵語還是吳語?正確寫法是什麼?
中國需不需要造一個字來表示未知性別時的 TA?

TAG:語言文化 | 漢語 | 詞語 | 漢語辭彙 | 漢語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