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該如何懺悔才有效?
覺得自己往昔做的惡業太多了,不知道該如何懺悔才能減輕點!(嘆)
以及懺悔後該如何迴向呢?迴向給誰呢?求指點謝謝各位^^
摘錄網文一篇:《天台宗懺悔業障》
性本真空,纖毫無染,然一切眾生,無始來今,只因一念妄動,遂起十界業緣。由惑造業,因業感報。是以心生則種種法生,法生複種種心生。其心不起則已,起則有業。所造之業,無量無邊。牽引含識,流轉六道。
誠如經中云:「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是個無法更改的定律真理,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果報,如影隨形。我們只能接受,卻無法投機取巧,更無法逃避。經雲「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起心動念就是業。假設所造惡業有體可見、有相可睹,則廣大的虛空也顯得狹小,而無法容納如此眾多的業障。
末法時代眾生的共同特點就是不信因果,不怕造惡業。對許多人來說,依佛法教導行十善業並且不造惡業的人,非常稀少。因此懺悔業障就成了修行的一個很重要的法門。一切眾生本來具有圓滿無缺的如來德相,只因為無明的遮蔽,無法顯出本來面目。在修行的道路上,過去世與現在世所作的一切惡業,如此諸多惡業罪障一旦成熟,會牽引我們墮入三惡趣中受大苦惱,縱使我們也精勤修行,卻難有結果,近則障礙得到人天善趣的果報,遠則障礙成就聲聞、獨覺、菩薩、佛的解脫果。如果不能追悔厭離並陳白髮露往昔所造惡業,則不能脫離三惡道。只能親赴三惡趣中,品嘗自己釀造的杯杯苦酒。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最後參至普賢,已是等覺之位,普賢菩薩尚令其修懺悔之願,以達圓滿佛果。由此可知懺悔的重要性,為了掃清修行上的障礙,一定要先懺悔,有句話說得好:「惡業的唯一功德是可以懺悔清除。」故此一定要追悔厭離並陳白髮露往昔所造惡業。
我等愚凡學人,都希望能除業障而求懺悔,卻又不明業障之義,是以不得懺悔之法,若欲真心懺悔業障的人,則一定要先見業障,然後始可以言懺悔,若是不見業障,不知何為業障,則拿什麼來懺悔呢?所以必須先明白何為業障。
所為業者,是心數數起之法。此法不論善與惡,或是無記,凡是足以障我成佛之路者,概名業障。然此全是自性所起之幻影,所以稱幻心,幻心即是業,能不住於相,照見為空,則歸於寂滅之本相,即不成障,否則就流入於惡,都是無明煩惱,都是罪惡業,乃至是無般若智慧之善業,亦終必流入於惡而成障,所以心地未明以前,舉心動念,無不是惡,無不是障,明心而後,則知一切是幻心所化。心既無有體相,則諸業亦無體相,一念頓空,此便是至凈至捷的懺悔法。
懺對過去,過去如夢,一覺便醒,並無別法,此對於果地而言。
悔指未來,言未來諸惡,皆能預覺,苟一不慎,必致後悔不已,故曰悔,此則是對於因地而言。但愚人認此罪惡為實有,以為雖經懺悔而轉念又至,即數數懺悔,亦難清除,皆因不知舊時之業,因數數而成,成之於習,今亦必數數而化,化除其習,由大而小,由小而空,使之無力,但用一悔字足矣。我等愚凡之人,以見理未徹,遂有此病,若能明白此根本不可得,我此數數之幻習,既無形而幻生,亦必無形而化除之,倘能於一念未起前薦起,則頓見空寂,是名真懺悔,觀普賢行願品中,於悔過法則特示辦法,曰後不復造,獨於懺法則不提一字,僅雲惡業而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云云,由此可見懺法,全在覺知,不認其為實有,此便是無上懺法也,全在我之一念。此理至淺,一般人極容易忽略,此皆是我等由於平日用功不痛切,未明畢竟無生妙理的原故。經云: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若更詳細點,古德依事理作法取三種懺悔:
一作法懺,謂擇地建壇,請戒德師,依律作法,自陳所造眾罪毫不覆藏。當爾之時眼觀壇儀,耳聽羯磨,心無除緣,即有無作戒體表於心田。由此持則體增,犯則體壞,故懺悔後更莫造新,眾罪遂可消滅。
二取相懺。謂百里千里無戒德師,自於晝夜六時,以清凈三業,向佛菩薩像前,五體投地,如大山崩,畢露過罪,運心觀想,三年五載,乃至一生,必期親見光華瑞相,而諸眾罪遂即消滅。三無生懺。謂業從念起,但觀現前一念,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三處即空,罪福無主,所謂心亡罪亦亡。是名真懺悔。而前二為事懺,後一理懺。事則別懺身口七支之罪,屬小乘。理則總懺意中三毒之罪,屬大乘。而利根人三俱大乘,若以一心三智照一境三諦,諦理如如,智照歷歷。懺一罪則圓懺,而眾罪當體解脫,是為法性妙懺,即最上上根懺也。普賢觀經云:「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此之謂也。
佛在經中說他的弟子中有兩種勇士:一者即善護身口意,嚴持諸律儀,戒珠潔凈無瑕。二者,雖偶然失去正念,致使犯戒造惡,但馬上追悔勇於發露懺悔,如法還凈。犯錯造惡雖然不好,但能因造小惡業而生大恐怖,勇猛懺悔、洗心革面、改往修來的人如火中蓮花,確實讓人佩服。懺悔能培植很大的福報,經中云:「然諸福中,懺悔為最,除大障故,生大善故。」所謂「彌天大罪,擋不住一個懺字,」確實此言不虛。
《高僧傳》中記載曇策大師嚴凈道場,專修懺悔,見到七佛現身對他授記說:「汝罪已滅,於賢劫中成佛號普明如來。」南嶽慧思禪師修「方等懺」,夢見四十九位聖僧給他重新受戒,之後更加精進苦修,徹見三生之事,身倚牆時頓然開悟。智者大師在大蘇山修「法華懺儀」,證得旋陀羅尼,辯才無礙,成就無量功德。
總之,懺悔可以消除煩惱、洗凈業障罪垢、剷除惡報、開發心性光明自性、現前禪定智慧、獲得清凈律儀等,其力用無法一一言宣,只有自己切身實踐,才能真實體會到。
懺悔的儀軌有《禮佛大懺悔文》、《梁皇寶懺》、《大悲懺》、《法華懺》等等,對一般的修行人來說,念誦《禮佛大懺悔文》是最相應、最有力的懺悔方法。在未懺悔前,應先了解其義理,懺悔時,亦應先熟讀其偈文,大凡百千力量,都從一熟字上得來,熟能生巧而已。
懺悔要懺至罪障消除,有嚴格的標誌,稱「見罪凈相」。依佛經中說,見罪凈相有看見和夢見佛菩薩、光明等,或夢見聽聞佛法,吐污物或黑水,喝清凈的甘露等等。
古人還有五種增上勝心前行方便法,若欲懺悔業障應當先發這五種增上勝心前行方便。
一慚愧心:諸佛菩薩三業清凈皎如日月,我等無惡不造,又被一切賢聖所呵責,諸多鬼神天仙所指責厭棄,真是又羞又愧。
二恐怖心:既是凡夫,自然三門恆與惡業相應,這樣命終之後應墮地獄餓鬼畜生,受無量苦,這怎麼不讓人感到驚慌恐怖呢?三厭離心:往昔無知愚昧造作惡業,現在罪垢纏身,當生厭煩追悔之心。又觀生死之中,常被無常大火所焚,眾苦連綿,不凈充滿,虛假無實,只如一場戲而已,如水泡速起速滅,生老病死如車輪滾動一刻不息,八苦交煎無有暫停,內觀自身種種不凈,九孔長流污穢。內外諸法醜惡虛假,當生厭離。四發菩提心:菩提心能療一切生死重病,能燒一切障礙,能成就一切善法,能度化眾生,嚴凈佛國,能圓滿成就如來一切功德,所以當發菩提心。五怨親平等: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無人我相,若不如此則妄分怨親,以邪分別護親伏敵,滋生貪嗔煩惱,造惡受苦。具此五種殊勝方便,然後觀想十方諸佛菩薩,或僅觀一佛一菩薩。《佛名經》所云:「緣想十方諸佛賢聖,擎拳合掌,披陳至禱,慚愧改革,舒歷心肝,洗盪腸胃,如此懺者,亦何罪而不滅,何障而不除。」否則悠悠緩緩,心浮氣躁,身心散漫,罪業不消,一息不來,三途苦報親身感受,求脫無期,無代受者,諸有智者當捫心深思。
《華嚴經》云:「複次,善男子!言懺悔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痴,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凈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凈戒一切功德。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故此我等當志誠懇切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忘,心忘罪滅二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宋元嘉年曇無蜜多於楊州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毗舍離國大林精舍重閣講堂。告諸比丘。卻後三月我當般涅槃。
尊者阿難。即從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繞佛三匝為佛作禮。胡跪合掌諦觀。如來目不暫舍。
長老摩訶迦葉。彌勒菩薩摩訶薩。亦從座起。合掌作禮瞻仰尊顏。時三大士異口同音。而白佛言。
世尊。如來滅後。云何眾生起菩薩心。修行大乘方等經典。正念思惟一實境界。云何不失無上菩提之心。云何復當不斷煩惱不離五欲。得凈諸根滅除諸罪。父母所生清凈常眼。不斷五欲而能得見諸障外事。
佛告阿難。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昔在耆闍崛山及余住處。已廣分別一實之道。今於此處。為未來世諸眾生等。欲行大乘無上法者。欲學普賢行。普賢行者。我今當說其憶念法。若見普賢及不見者。除卻罪數。今為汝等當廣分別。阿難。普賢菩薩。乃生東方凈妙國土。其國土相。法華經中已廣分別。我今於此略而解說。
阿難。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八部一切眾生。誦大乘經者。修大乘者。發大乘意者。樂見普賢菩薩色身者。樂見多寶佛塔者。樂見釋迦牟尼佛及分身諸佛者。樂得六根清凈者。當學是觀。此觀功德除諸障礙。見上妙色。不入三昧。但誦持故。專心修習。心心相次。不離大乘。一日至三七日。得見普賢。有重障者。七七日盡然後得見。復有重者一生得見。
復有重者二生得見。復有重者三生得見。如是種種業報不同。是故異說。
普賢菩薩身量無邊。音聲無邊 色像無邊。欲來此國。入自在神通。促身令小。
閻浮提人三障重故。以智慧力化乘白象。其象六牙七支跓地。其七支下生七蓮華。象色鮮白。白中上者。頗梨雪山不得為比。身長四百五十由旬。高四百由旬。於六牙端有六浴池。一一浴池中生十四蓮華。與池正等。其華開敷如天樹王。一一華上有一玉女。顏色紅輝有過天女。手中自然化五箜篌。一一箜篌。有五百樂器以為眷屬。有五百飛鳥。鳧雁鴛鴦皆眾寶色。生花葉間。象鼻有華。其莖譬如赤真珠色。其華金色含而未敷。見是事已。復更懺悔。至心諦觀思惟大乘。心不休廢。見華即敷金色金光。其蓮華台是甄叔迦寶。妙梵摩尼以為華鬘。金剛寶珠以為華須。
見有化佛坐蓮華台。眾多菩薩坐蓮華須。化佛眉間。亦出金光入象鼻中。從象鼻出入象眼中。從象眼出入象耳中。
從象耳出照象頂上。化作金台。其象頭上有三化人。一捉金輪。一持摩尼珠。一執金剛杵舉杵擬象。象即能行腳。不履地躡虛而游。離地七尺。地有印文。於印文中。千輻轂輞皆悉具足。一一輞間生一大蓮華。此蓮華上生一化象。亦有七支。隨大象行。舉足下足。生七千象以為眷屬。隨從大象。象鼻紅蓮華色。上有化佛放眉間光。其光金色。如前入象鼻中。於象鼻中出入象眼中。從象眼出還入象耳。從象耳出至象頸上。漸漸上至象背。化成金鞍。七寶校具。於鞍四面有七寶柱。眾寶校飾以成寶台。台中有一七寶蓮華。其蓮華須百寶共成。其蓮華台是大摩尼。有一菩薩結加趺坐。名曰普賢。身白玉色五十種光。光五十種色以為項光。身諸毛孔流出金光。其金光端無量化佛。諸化菩薩以為眷屬。安庠徐步。雨大寶華至行者前。
其象開口。於象牙上。諸池玉女鼓樂弦歌。其聲微妙。讚歎大乘一實之道。行者見已。歡喜敬禮。
復更誦讀甚深經典。遍禮十方無量諸佛。禮多寶塔及釋迦牟尼。並禮普賢諸大菩薩。發是誓言。
若我宿福應見普賢。願尊遍吉。示我色身。作是願已。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行懺悔法。誦大乘經。讀大乘經。思大乘義。念大乘事。恭敬供養持大乘者。
視一切人猶如佛想。於諸眾生如父母想。作是念已。普賢菩薩。即於眉間放大人相白毫光明。
此光現時。普賢菩薩身相端嚴。如紫金山。端正微妙。三十二相皆悉備有。身諸毛孔放大光明。照其大象令作金色。一切化象亦作金色。諸化菩薩亦作金色。
其金色光。照於東方無量世界。皆同金色。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爾時十方面一一方。有一菩薩。乘六牙白象王。亦如普賢等無有異。
如是十方無量無邊滿中化象。普賢菩薩神通力故。令持經者皆悉得見。是時行者。見諸菩薩。身心歡喜。為其作禮。白言。
大慈大悲者。愍念我故。為我說法。說是語時。諸菩薩等異口同音。各說清凈大乘經法。作諸偈頌讚嘆行者。
是名始觀普賢菩薩最初境界。
爾時行者。見是事已。心念大乘。晝夜不舍。於睡眠中。夢見普賢為其說法。如覺無異。
安慰其心。而作是言。汝所誦持。忘失是句。忘失是偈。爾時行者。聞普賢菩薩所說深解義趣。憶持不忘。日日如是。其心漸利。
普賢菩薩。教其憶念十方諸佛。隨普賢教正心正意。漸以心眼見東方佛。身黃金色。端嚴微妙。見一佛已。復見一佛。如是漸漸。遍見東方一切諸佛。心相利故。遍見十方一切諸佛。見諸佛已。心生歡喜。而作是言。
因大乘故。得見大士。因大士力故。得見諸佛。雖見諸佛猶未了了。閉目則見。開目則失。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遍禮十方佛。
禮諸佛已。胡跪合掌而作是言。
諸佛世尊。十力無畏十八不共大慈大悲三念處。常在世間色中上色。我有何罪而不得見。說是語已。復更懺悔。
懺悔清凈已。普賢菩薩復更現前。行住坐卧不離其側。乃至夢中常為說法。
此人覺已。得法喜樂。如是晝夜經三七日。然後方得旋陀羅尼。得陀羅尼故。諸佛菩薩所說妙法。憶持不失。亦常夢見過去七佛。唯釋迦牟尼佛為其說法。是諸世尊。各各稱讚大乘經典。爾時行者。復更懺悔。遍禮十方佛。
禮十方佛已。普賢菩薩住其人前。教說宿世一切業緣。發露黑惡一切罪事。向諸世尊。口自發露。
既發露已。尋時即得諸佛現前三昧。得是三昧已。見東方阿閦佛及妙喜國。了了分明。
如是十方。各見諸佛上妙國土。了了分明。既見十方佛已。夢象頭上有一金剛人。以金剛杵遍擬六根。
擬六根已。普賢菩薩。為於行者。說六根清凈懺悔之法。如是懺悔。一日至七日。以諸佛現前三昧力故。普賢菩薩說法莊嚴故。耳漸漸聞障外聲。眼漸漸見障外事。鼻漸漸聞障外香。
廣說如妙法華經。得是六根清凈已。身心歡喜無諸惡相。心純是法。與法相應。復更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復更廣見百千萬億無量諸佛。
是諸世尊。各伸右手摩行者頭。而作是言。善哉善哉。行大乘者。發大莊嚴心者。念大乘者。我等昔日發菩提心時。皆亦如汝殷勤不失。我等先世行大乘故。今成清凈正遍知身。汝今亦當勤修不懈。此大乘典諸佛寶藏。十方三世諸佛眼目。出生三世諸如來種。持此經者。即持佛身即行佛事。當知是人。即是諸佛所使。諸佛世尊衣之所覆。諸佛如來真實法子。汝行大乘。不斷法種。汝今諦觀東方諸佛。說是語時。行者即見東方一切無量世界。地平如掌。無諸堆阜丘陵荊棘。琉璃為地黃金間側。十方世界亦復如是。
見是地已。即見寶樹。寶樹高妙五千由旬。其樹常出黃金白銀七寶莊嚴。樹下自然有寶師子座。其師子座。高二十由旬。座上亦出百寶光明。如是諸樹及余寶座。一一寶座。皆有自然五百白象。象上皆有普賢菩薩。爾時行者禮諸普賢。而作是言。
我有何罪。但見寶地寶座及與寶樹。不見諸佛。作是語已。一一座上。有一世尊端嚴微妙。而坐寶座。
見諸佛已心大歡喜。復更誦習大乘經典。
大乘力故。空中有聲而讚歎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行大乘功德因緣能見諸佛。今雖得見諸佛世尊。而不能見釋迦牟尼佛分身諸佛及多寶佛塔。聞空中聲已。復勤誦習大乘經典。以誦大乘方等經故。即於夢中。見釋迦牟尼佛。與諸大眾。在耆闍崛山。說法華經。演一實義。
教已懺悔。渴仰欲見。合掌胡跪向耆闍崛山。而作是言。
如來世雄常在世間。愍念我故為我現身。作是語已。見耆闍崛山七寶莊嚴。無數比丘聲聞大眾。寶樹行列寶地平正。復鋪妙寶師子之座。
釋迦牟尼佛放眉間光。其光遍照十方世界。復過十方無量世界。此光至處。十方分身釋迦牟尼佛。一時雲集。廣說如妙法華經。一一分身佛。身紫金色。身量無邊。坐師子座。百億無量諸大菩薩。以為眷屬。一一菩薩。行同普賢。如此十方無量諸佛菩薩眷屬。亦復如是。大眾集已。見釋迦牟尼佛舉身毛孔放金色光。一一光中有百億化佛。諸分身佛。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其光流入釋迦牟尼佛頂。
見此相時。分身諸佛一切毛孔。出金色光。一一光中。復有恆河沙微塵數化佛。
爾時普賢菩薩。復放眉間大人相光。入行者心。
既入心已。行者自憶過去無數百千佛。所受持讀誦大乘經典。自見故身。了了分明。如宿命通等無有異。豁然大悟。得旋陀羅尼。百千萬億諸陀羅尼門。從三昧起。面見一切分身諸佛。眾寶樹下坐師子床。
復見琉璃地。如蓮華聚。從下方空中踴出。一一華間。有微塵數菩薩。結加趺坐。亦見普賢分身菩薩。在彼眾中讚歎大乘。時諸菩薩異口同音。教於行者清凈六根。
或有說言。汝當念佛。或有說言。汝當念法。或有說言。汝當念僧。或有說言。汝當念戒。或有說言。汝當念施。或有說言。汝當念天。如此六法。是菩提心。生菩薩法。汝今應當於諸佛前發露先罪。至誠懺悔。於無量世。眼根因緣貪著諸色。以著色故。貪愛諸塵。以愛塵故。受女人身。世世生處惑著諸色。色壞汝眼。為恩愛奴。色使使汝經歷三界。為此弊使盲無所見。今誦大乘方等經典。此經中說。十方諸佛色身不滅。汝今得見審實爾不。眼根不善傷害汝多。隨順我語歸向諸佛。釋迦牟尼說汝眼根所有罪咎。諸佛菩薩慧明法水。願以洗除令我清凈。作是語已。遍禮十方佛。向釋迦牟尼佛大乘經典。復說是言。
我今所懺。眼根重罪障蔽穢濁。盲無所見。願佛大慈哀愍覆護。普賢菩薩乘大法船。普度一切。十方無量諸菩薩伴。唯願慈哀聽我悔過。眼根不善惡業障法。如是三說。五體投地。正念大乘。心不忘舍。是名懺悔眼根罪法。
稱諸佛名。燒香散華。發大乘意。懸繒幡蓋。說眼過患懺悔罪者。此人現世見釋迦牟尼佛。及見分身無量諸佛。阿僧祇劫不墮惡道。大乘力故。大乘願故。恆與一切陀羅尼菩薩共為眷屬。作是念者是為正念。若他念者名為邪念。是名眼根初境界相。凈眼根已。復更誦讀大乘經典。晝夜六時胡跪懺悔。而作是言。
我今云何。但見釋迦牟尼佛分身諸佛。不見多寶佛塔全身舍利。多寶佛塔恆在不滅。我濁惡眼。是故不見。作是語已。復更懺悔。過七日已。多寶佛塔從地湧出。
釋迦牟尼佛。即以右手開其塔戶。見多寶佛入普現色身三昧。一一毛孔。流出恆河沙微塵數光明。一一光明。有百千萬億化佛。此相現時。行者歡喜。贊偈繞塔滿七匝已。多寶如來出大音聲。贊言法子。
汝今真實能行大乘。隨順普賢眼根懺悔。以是因緣。我至汝所為汝證明。說是語已贊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能說大法。雨大法雨。成就濁惡諸眾生等。是時行者。見多寶佛塔已。復至普賢菩薩所。合掌敬禮白言。
大師教我悔過。普賢復言。
汝於多劫。耳根因緣隨逐外聲。聞妙音時心生惑著。聞惡聲時起八百種煩惱賊害。如此惡耳報得惡事。恆聞惡聲生諸攀緣。顛倒聽故。當墮惡道邊地邪見不聞法處。汝於今日。誦持大乘功德海藏。以是緣故見十方佛。多寶佛塔現為汝證。汝應自當說己過惡 懺悔諸罪。是時行者聞是語已。復更合掌五體投地。而作是言。
正遍知世尊。現為我證方等經典。為慈悲主。唯願觀我聽我所說。我從多劫乃至今身。耳根因緣聞聲惑著。如膠著草。聞諸惡時起煩惱毒。處處惑著無暫停時。坐此竅聲勞我神識。墜墮三塗。今始覺知。向諸世尊發露懺悔。既懺悔已。見多寶佛放大光明。其光金色。遍照東方及十方界。無量諸佛身真金色。
東方空中作是唱言。
此佛世尊。號曰善德。亦有無數分身諸佛。坐寶樹下師子座上。結加趺坐。是諸世尊。一切皆入普現色身三昧。皆作是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讀誦大乘經典。汝所誦者。是佛境界。說是語已。普賢菩薩。復更為說懺悔之法。
汝於前世。無量劫中。以貪香故。分別諸識處處貪著。墮落生死。汝今應當觀大乘因。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聞是語已。五體投地復更懺悔。既懺悔已當作是語。
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多寶佛塔。南無十方釋迦牟尼佛分身諸佛。作是語已。遍禮十方佛。
南無東方善德佛。及分身諸佛。如眼所見。一一心禮。香華供養。供養畢已。胡跪合掌。以種種偈讚歎諸佛。既讚歎已。說十惡業懺悔諸罪。既懺悔已而作是言。
我於先世無量劫時。貪香味觸造作眾惡。以是因緣無量世來。恆受地獄餓鬼畜生邊地邪見諸不善身。如此惡業今日發露。歸向諸佛正法之王。說罪懺悔。既懺悔已。身心不懈。復更誦讀大乘經典。
大乘力故。空中有聲。告言法子。汝今應當向十方佛贊說大乘。於諸佛前自說己過。諸佛如來是汝慈父。汝當自說舌根所作不善惡業。此舌根者。動惡業相。妄言 綺語 惡口 兩舌。誹謗妄語。讚歎邪見。說無益語。如是眾多諸雜惡業。構斗壞亂 法說非法。如是眾罪。今悉懺悔。諸世雄前。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遍禮十方佛。合掌長跪當作是語。
此舌過患無量無邊。諸惡業刺從舌根出。斷正法輪從此舌起。如此惡舌斷功德種。於非義中多端強說。讚歎邪見如火益薪。猶如猛火傷害眾生。如飲毒者無瘡疣死。如此罪報惡邪不善。當墮惡道百劫千劫。以妄語故墮大地獄。我今歸向南方諸佛發露黑惡。作是念時。空中有聲。
南方有佛名栴檀德。彼佛亦有無量分身。一切諸佛。皆說大乘除滅罪惡。如此眾罪。今向十方無量諸佛大悲世尊。發露黑惡誠心懺悔。
說是語已。五體投地。復禮諸佛。
是時諸佛。復放光明照行者身。令其身心自然歡喜。發大慈悲普念一切。
爾時諸佛廣為行者。說大慈悲及喜舍法。亦教愛語修六和敬。
爾時行者。聞此教敕心大歡喜。復更誦習終不懈息。
空中復有微妙音聲出如是言。
汝今應當身心懺悔。身者殺盜淫。心者念諸不善。造十惡業及五無間。猶如猨猴。亦如黐膠。處處貪著遍至一切六情根中。此六根業。枝條華葉。悉滿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處。亦能增長無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邪八難無不經中。汝今應當懺悔如是惡不善業。爾時行者聞此語已。問空中聲。
我今何處行懺悔法。時空中聲即說是語。
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凈波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不見有無諸法相處。如寂解脫。乃至般若波羅蜜。是色常住法故。如是應當觀十方佛。時十方佛各伸右手。摩行者頭作如是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誦讀大乘經故。十方諸佛。說懺悔法菩薩所行。不斷結使不住使海。觀心無心。從顛倒想起。如此想心。從妄想起。如空中風無依止處。如是法相不生不滅。何者是罪。何者是福。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一切法如是。無住無壞。如是懺悔。觀心無心。法不住法中。諸法解脫滅諦寂靜。如是想者名大懺悔。名莊嚴懺悔。名無罪相懺悔。名破壞心識。
行此懺悔者。身心清凈不住法中。猶如流水。念念之中。得見普賢菩薩及十方佛。時諸世尊。以大悲光明。為於行者說無相法。行者聞說第一義空。
行者聞已。心不驚怖。應時即入菩薩正位。佛告阿難。
如是行者。名為懺悔。此懺悔者。十方諸佛。諸大菩薩。所懺悔法。佛告阿難。
佛滅度後。佛諸弟子。若有懺悔惡不善業。但當誦讀大乘經典。此方等經是諸佛眼。諸佛因是得具五眼。佛三種身從方等生。是大法印印涅槃海。如此海中。能生三種佛清凈身。此三種身。人天福田應供中最。其有誦讀大方等典。當知此人具佛功德。諸惡永滅從佛慧生。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有眼根惡 業障眼不凈但當誦大乘 思念第一義是名懺悔眼 盡諸不善業耳根聞亂聲 壞亂和合義由是起狂亂 猶如痴猨猴但當誦大乘 觀法空無相永盡一切惡 天耳聞十方鼻根著諸香 隨染起諸觸如此狂惑鼻 隨染生諸塵若誦大乘經 觀法如實際永離諸惡業 後世不復生舌根起五種 惡口不善業若欲自調順 應勤修慈心思法真寂義 無諸分別相心根如猨猴 無有暫停時若欲折伏者 當勤誦大乘念佛大覺身 力無畏所成身為機關主 如塵隨風轉六賊遊戲中 自在無掛礙若欲滅此惡 永離諸塵勞常處涅槃城 安樂心恬怕當誦大乘經 念諸菩薩母無量勝方便 從思實相得如此等六法 名為六情根一切業障海 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 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 懺悔六情根說是偈已。佛告阿難。
汝今持是懺悔六根觀普賢菩薩法。普為十方諸天世人。廣分別說。佛滅度後。佛諸弟子。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方等經典。應於靜處。若在冢間。若林樹下。阿練若處誦讀方等。思大乘義。念力強故。得見我身及多寶佛塔。十方分身無量諸佛。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藥王菩薩。葯上菩薩恭敬法故。持諸妙華住立空中。讚歎恭敬行持法者。但誦大乘方等經故。諸佛菩薩。晝夜供養是持法者。佛告阿難。
我與賢劫諸菩薩及十方諸佛。因思大乘真實義故。除卻百萬億億劫阿僧祇數生死之罪。因此勝妙懺悔法故。今於十方各得為佛。若欲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若欲現身見十方佛及普賢菩薩。當凈澡浴著凈潔衣。燒眾名香。在空閑處。應當誦讀大乘經典思大乘義。佛告阿難。
若有眾生。欲觀普賢菩薩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是名正觀。若他觀者是名邪觀。佛滅度後佛諸弟子。隨順佛語行懺悔者。當知是人行普賢行。行普賢行者。不見惡相及惡業報。其有眾生。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誦大乘經。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一彈指頃。除去百萬億億阿僧祇劫生死之罪。行此行者。真是佛子。從諸佛生。十方諸佛及諸菩薩。為其和上。是名具足菩薩戒者。不須羯磨自然成就。應受一切人天供養。爾時行者。若欲具足菩薩戒者。應當合掌在空閑處。遍禮十方佛懺悔諸罪。自說己過。
然後靜處白十方佛。而作是言。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我業障故。雖信方等見佛不了。今歸依佛。唯願釋迦牟尼正遍知世尊。為我和上文殊師利具大慧者。願以智慧。授我清凈諸菩薩法。彌勒菩薩勝大慈日。憐愍我故。亦應聽我受菩薩法。十方諸佛。現為我證。諸大菩薩。各稱其名。是勝大士。覆護眾生。助護我等。今日受持方等經典。乃至失命。設墮地獄受無量苦。終不毀謗諸佛正法。以是因緣功德力故。今釋迦牟尼佛。為我和上。文殊師利。為我阿闍黎。當來彌勒。願授我法。十方諸佛。願證知我。大德諸菩薩。願為我伴。我今依大乘經甚深妙義。歸依佛 歸依法 歸依僧。如是三說。歸依三寶已。次當自誓受六重法。
受六重法已。次當勤修無礙梵行。發廣濟心。受八重法。立此誓已。於空閑處。燒眾名香散華。供養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大乘方等。而作是言。
我於今日發菩提心。以此功德普度一切。作是語已。復更頂禮一切諸佛及諸菩薩。思方等義。一日乃至三七日。
若出家在家。不須和上。不用諸師。不白羯磨。受持讀誦大乘經典力故。普賢菩薩勸發行故。是十方諸佛正法眼目。因由是法。自然成就五分法身。戒 定 慧 解脫 解脫知見。諸佛如來從此法生。於大乘經得受記別。是故智者。若聲聞毀破三歸。及五戒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尼戒。及諸威儀。愚痴不善惡邪心故。多犯諸戒及威儀法。若欲除滅令無過患。還為比丘具沙門法。當勤修讀方等經典。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令此空慧與心相應。當知此人。於念念頃。一切罪垢永盡無餘。
是名具足沙門法式具諸威儀。應受人天一切供養。若優婆塞。犯諸威儀作不善事。不善事者。所謂說佛法過惡。論說四眾所犯惡事。偷盜淫妷無有慚愧。若欲懺悔滅諸罪者。當勤讀誦方等經典思第一義。
若王者大臣婆羅門居士長者宰官。是諸人等。貪求無厭。作五逆罪。謗方等經。具十惡業。是大惡報。應墮惡道。過於暴雨。必定當墮阿鼻地獄。若欲除滅此業障者。應生慚愧改悔諸罪。
云何名剎利居士懺悔法。懺悔法者。但當正心。不謗三寶。不障出家。不為梵行人作惡留難。
應當繫念修六念法。亦當供給供養持大乘者。不必禮拜。應當憶念甚深經法第一義空。思是法者。是名剎利居士修第一懺悔。第二懺悔者。孝養父母恭敬師長。是名修第二懺悔法。
第三懺悔者。正法治國不邪枉人民。是名修第三懺悔。
第四懺悔者。於六齋日敕諸境內力所及處。令行不殺。修如此法。是名修第四懺悔。
第五懺悔者。但當深信因果。信一實道。知佛不滅。是名修第五懺悔。
佛告阿難。
於未來世。若有修習如此懺悔法。當知此人著慚愧服。諸佛護助。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是語時。十千天子。得法眼凈。彌勒菩薩等諸大菩薩。及以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懺悔乃是善法,我們在懺悔時應該要知道懺悔的精神與要領。懺就是發露,悔則是永不復作,若能如法懺悔,功德無量無邊。佛在經中曾說:「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也就是說懺悔的要領就是要發露,並且心得決定永不復作,這才是真實的懺悔。而您所提犯重戒的問題,應當如 佛在律典中所教導我們的方式來懺悔,如果是重戒必須在佛前對眾懺,若是輕戒則必須在佛前對首懺,若是小戒則只需在佛前自責其心就可以。在如法實行上述懺法以後,必須如實的遵守悔法,也就是永不復作,並且進一步轉而努力護持正法利益眾生。
第058集 應該要如何懺悔業障末學在多年的弘法過程當中,每每會遇到同修有種種修行的障礙出現,譬如生病、意外災害、家人阻擾、工作忙碌、生活困頓等等事相出現,因而障礙正法之修行時,總是會勸請他們能夠殷勤的履踐懺悔、發願、迴向等三種殊勝的修行法門,並且在佛前至誠懇切的祈求諸佛菩薩的加持,以排解修道上的障難。十多年來,這樣的方法總是能夠適時的幫助陷入困境、旁徨無主、無所適從的同修度過難關,繼續邁向福慧莊嚴的成佛之道。 為了幫助電視機前的有緣菩薩們,能夠遠離障難順利的修行,末學在這裡特別將實施多年成效卓著的懺悔、發願、迴向這修行三妙寶公布給大家,希望能和您因此而深結大乘法緣。 行者首先在佛前胡跪,至誠發露,「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如是三稱懺悔偈之後,開口向佛稟白:「弟子○○○今在佛前至誠發露懺悔:弟子由於無明所障,導致無始來之貪瞋痴習氣深重,不僅造下五逆十惡、謗佛謗法、毀佛禁戒……等生死重罪;更由於我見我執之深重,而造下種種貪瞋痴之業行,使得今生乃至過去無量生中的父母、師長、兄弟姊妹、配偶子女及諸親友,受到嚴重傷害,身心不得安寧。弟子○○○今在佛前至心懺悔往昔所造一切罪業,發誓永不再造任何傷害有情眾生之微小身口意業行,發願好好受持清凈佛戒、擁護正法,發起無上菩提之心、救護一切有情眾生得以出離生死,乃至成就佛道。祈求諸佛菩薩慈悲加持,冥佑弟子得以在善知識攝受教導之下努力精進,消除無始來之一切業障、罪障,身心清凈,修學佛法沒有障礙。弟子○○○並願將修學、護持了義正法之所有功德,迴向給弟子今生乃至過去無量生中之父母、師長、兄弟姊妹、配偶子女及諸親友,希望您們能早日歸命三寶,並能在未來無量生中成為同修道友,互相扶持,互相幫助,直至成佛。」然後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各位菩薩,以上所說的懺悔、發願、迴向三妙寶,您不妨記下來。如果能夠在您每天修行的功課中加入這一節課程,將會得到諸佛菩薩的慈光加被,得以遠離種種障難,修行自然也將更為順利、更為圓滿了。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第066-070集 正圜老師開示
南無佛法僧
《占察善惡業報經》中講如何懺悔
1.懺悔面對對象,十方三寶、地藏菩薩
「一心仰告」:就是專一其心仰對著佛、對著三寶,來告訴三寶,告訴地藏王菩薩。「如是禮已,應當說所作罪」:像前面這麼頂禮十方三寶,然後稱名我地藏菩薩之後,你應該說出你所做的罪。你做過什麼罪業就說什麼,說得清清楚楚的。
2.具體如何說罪,說什麼
對佛、對法、對僧來懺悔說罪,不可以說一半、留一半,那一半我不說那麼清楚,佛、法、僧都知道我這個罪業太清楚了,你不說清楚了,你罪業就不能滅得清楚。你必須要說得清清楚楚的,才能消滅罪業清清楚楚的。
明說罪懺悔。怎麼叫說罪呢?
比如我做什麼壞事了,我要說得詳詳細細的,不要籠籠統統的;不要這麼好像說又不說,不說又好像說。這樣子就不是說罪!這要坦白,坦白你所造的罪。比如我殺過一個人。要說:「我殺過某某人,姓什麼、叫什麼,在什麼地方,因為什麼我殺了一個人,我現在要懺悔!」要說得清清楚楚的,不能就單單說我以前殺一個人,也不說他的姓名、也不說為什麼殺這個人的因緣,這就叫不坦白。
又說:「我以前偷過東西,我現在要懺悔!」那麼偷過什麼呢?你不說清楚了,這也叫不坦白。你或者偷人的一隻雞;就說因為什麼因緣,我偷了一隻雞。或者偷了人家一隻狗,或者偷了人家一隻貓,在什麼情形之下,這要說得清清楚楚。「我現在知道錯了,我要改悔了!」這叫說罪懺悔,又叫發露懺悔。發露,就是一點都不隱瞞,不藏的都把它說出來。你無論造了什麼罪,你若能坦坦白白的,把它詳詳細細說出來,都可以消滅了。你若不坦白,就是光這麼說一句:「我犯了殺戒了,我犯了盜戒了!」那不算的。
3.願意悔改,並表示今後不再造此業
「我今懺悔,不復更造」:我現在是用真心懺悔,不會再造這個罪業了。「唯願十方諸大慈尊,證知護念」:我現在唯獨願意十方諸佛來證明我所做的罪已經懺悔了,來擁護保護著我,常常地想念我。
要在四眾面前,將罪業全盤托出,一五一十說個清楚,並發誓從今以後絕不再犯,這樣佛菩薩一定會寬恕你,替你了業。
因為以前你是無心的,但是今後如果再犯,就是有意的,所謂「明知故犯」。若是這樣,你就算懺悔,也是沒有用的,這就成為定業,將來必定要受果報的。我們人不可以存著一種心理,想:「我白天造罪,晚上祈禱,那就無罪了。」這樣周而復始地造業,而繼續祈禱,成為例行公事,那將來的罪業,積得猶如須彌山那麼高,焉能不墮地獄呢?
以上為宣化上人開示「如何真實懺悔罪業?」
這個罪業為何會生起?這個罪業又會障礙什麼?我們從這兩個主題來討論。罪業的因緣,它是來自於身、口、意業造作的十不善業,從無始劫來,在生死中造作無窮的罪業,導致貪、瞋、痴煩惱深重難除,業障堆積得極為高大,猶如須彌山一般。造作不善業的緣,主要是來自於現行煩惱以及隨眠煩惱的作用。現行煩惱的部分,譬如說是欲界財、色、名、食、睡的境界,在這境界中生起了希望追求而去造作,這個就是貪的煩惱的作用;乃至於說,在財、色、名、食、睡的境界中,對於違逆境不能安忍而能憤發出來,這就是瞋的煩惱的作用。因為這個貪、瞋、痴等等煩惱現行而造作了這個不善業,就稱為現行煩惱。
隨眠煩惱指的是說,我們還有色界、無色界的煩惱還沒有斷除,隨逐眠藏著;既然是還沒有斷除,也會因為境界現行而產生作用,造作十不善業。這個罪業又會障礙什麼呢?因為一切煩惱種以及所造的善惡業,都是由金剛心如來藏所執藏,也是由祂所緣,好像如影隨形一般不相離,因此所造作的十不善業,一切時中障礙有情進入清凈解脫的聖道中。從近的因果來看呢,它是障礙受用人天妙樂果,因為十不善業所受的果報,它是在三惡道中;再看遠一點,未來無量世,那就障礙有情長養善根,進而發菩提心修證無上菩提果。因為在三惡道中受的這個業,本身它只是受苦或是愚痴。為什麼會不斷地造作三惡道的業呢?也是因為貪、瞋、痴的煩惱深重,貪、瞋、痴的煩惱深重之所以會持續地長養、持續地熏習,主要是不能相信善因能夠得到善的果報、不能相信有三世因果,對因果不能深信,那就是善根缺乏。所以,如果說持續的在貪、瞋、痴煩惱的作用下而造作十不善業,那麼一直在三惡道中受果報的話,善根要長養就非常地困難;沒有辦法對三世因果起信,對清凈解脫法、對有功德的三寶起信的話,就沒辦法發起菩提心,沒辦法修證清凈的解脫果,也就沒有辦法修證無上的菩提果,罪業的障礙就離不開了。
所謂煩惱障、業障以及果報障這三種,經中有說:「欲滅此三障罪者,當用何等心,可令此罪滅除?先當興七種心以為方便,然後此罪乃可得滅。何等為七?一者慚愧、二者恐怖、三者厭離、四者發菩提心、五者怨親平等、六者念報佛恩、七者觀罪性空。」(《佛說佛名經》卷1)要滅除這煩惱障、業障、果報障,要生起這七種心才能夠滅除,那麼我們就一一來探討,這七種心的內容。
第一種就是要發起「慚愧心」。指的就是說,要自己思惟自己與 釋迦如來在無量劫以前都同樣是凡夫,可是現在 世尊成道以來,已經過了塵沙數劫這麼久了,我們還是互相沉溺染著在六塵中,流浪生死永無出期。想到這件事情,應該感到這個是天下最為慚愧羞恥的事了。
第二種生起「恐怖心」。指的是說,既然是凡夫身、口、意業會常常與罪業相應,以這樣的因緣來看,命終之後,應墮地獄、畜生、餓鬼道中受無量苦,要為此感到驚怖、恐懼才是。
第三種生起「厭離心」。應當經常要觀察生死之中,唯有無常、苦、空、無我、不清凈,對這個在生死中的五陰,它是虛幻假有,它完全是因緣所生,猶如水上浮泡,速起速滅,往來生死流轉,好像車輪一樣轉個不停,生老病死八苦的交煎,無有暫息的時候。所以生死既然有如此種種的惡法,充滿了過患,應當要生起厭離之心;不能生起厭離之心,主要是不能了解五陰它是無常的,把這個無常的五陰當作常來看待,顛倒而想;這個五陰在生死中是苦的,不知道是苦,把它當作樂來想;這個五陰它是無我的,把它當作可以倚靠、真實不滅的我;這個五陰主要是不清凈的,把它當作是清凈的,而受用種種五欲之樂。所以在這顛倒之中沒有辦法脫離的話,就沒有辦法來生起厭離心。所以應當要正確的來認知,這個五陰本身是無常、苦、空、無我、不清凈的,不應該讓自己墮在四顛倒中,所以應當要生起厭離之心。
第四個是要發「菩提心」。經中常常說,應當要樂於成就佛身,但是佛身指的就是法身。雖然一切眾生本來具足因地法身,可是要經歷了修集無量功德智慧、六波羅蜜、慈悲喜舍、三十七菩提分法,從這些種種功德智慧來成就果地的如來身;想要成就佛身,就應當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要來求這個一切種智、要求能夠常樂我凈、求無上正等正覺;如果要求一切種智、常樂我凈、無上正等正覺呢,就應當要知道,不能讓自己永遠在生死輪迴中而落入顛倒中,不知道自己是在完全無明顛倒中,來造作這些生死的苦業;這樣子的話,就認知到要解脫這種四顛倒、解脫這種生死之苦、解脫一直造作不善業在三惡道中受苦、解脫為什麼老是造作這些惡業呢?要怎麼讓這個惡業能夠懺悔清凈而不再去造作呢?而能得到真實解脫呢?所以要在這裡發起菩提心,要來讓自己能夠解脫這些無明,而且能夠來行這些六波羅蜜、慈悲喜舍、三十七道品等等,來攝取佛土、攝取眾生;對於自己的身、命、財不能太過於吝嗇、慳吝,不願意來花自己的身心的力氣或者乃至時間來修學,應該要這樣努力來依循 佛陀說的法道、來履踐菩提行願,這樣子才能夠遠離造作惡業的因緣。
第五種指的是「怨親平等心」。要生起怨親平等心,就是說對一切眾生要生起慈悲心,沒有說彼我之想,為何要如此呢?因為倘若說,是見到怨家不同於親眷,那就是從情執以及所謂的怨懟上面起分別,這種分別就是來自於貪慾以及瞋恨的煩惱因緣;因為貪慾以及瞋恨,就是會讓自己造作惡業的一個心所煩惱因緣,以惡業因緣而產生苦果;因此應當要經常生起慈悲心,要經常生起對怨親平等心,來對治自己煩惱;因為假如說永遠對於怨家不能寬恕、不能包容,生起這個瞋恨心的話,瞋恨心就是造作惡業的煩惱因緣;如果說對這個親眷情執不舍,因為情執貪愛也是造作惡業的因緣,所以也要修習所謂怨親平等心,以來對治自己的貪以及瞋的煩惱。
第六種要「念報佛恩的心」。因為 釋迦如來在往昔無量劫中,因為不舍我們這個娑婆眾生善根缺乏、煩惱深重,所以舍頭目腦髓、支節手足、國城、妻子、象馬、珍寶,就是為了安置娑婆五濁惡世眾生於佛法中,來培植善根種,釋迦如來為了我們而修種種苦行,此恩此德實在難以酬報;倘若要報答 如來的恩澤,應當在這一世勇勐地精進、刻苦耐勞、不惜身命來護持 如來的三乘菩提;同時要護持弘揚通達大乘法的善知識,讓這個善知識能夠以 如來的正法,廣化眾生同入正道。這樣子一方面是能夠報佛恩,一方面自己也能夠在這個道業上努力修習,而能夠在法上面得到功德受用,以法來供養 佛陀;同時護持善知識,讓善知識把這個正法能夠弘揚出去,廣泛地來度化眾生,讓眾生也能夠得到 佛陀正法,能夠解脫於在無明中生死輪迴之苦,這樣子就是最殊勝的報佛恩。
第七點就是要「觀罪性本空」。要看到自己身、口、意所造作的一切惡業、一切罪業,沒有真實不壞的相貌,這些都是從煩惱因緣而出生的,既然是從因緣而出生,那麼就可以從因緣而壞滅。從因緣而生指的是說,親近惡友的因緣,長養了不善根,導致身、口、意業造作不善業;既然是從因緣而生,那麼就可以從因緣而滅。從因緣而滅就是說在現在自己見到所造的確實是罪業,能夠看到自己所造的是罪業,也能夠知道說自己的罪過在哪裡,是因為貪的煩惱、瞋的煩惱、愚痴乃至於說是嫉妒心的煩惱。所以造作這個十不善業,就在這個時候,自己見到自己的罪過、自己知道自己的罪過而至誠懺悔,這個是從這個罪本身發生的因緣來看待。
那麼我們另外來說,從般若來觀待罪性本空。倘若說因為發了菩提心,親近了善友、善知識,修學如來藏正法,親證了自心如來藏,發起了般若實相智慧,能夠觀照到這個自心如來,祂的法相永遠是本來解脫、本來的永遠是無我的這樣的來生出萬法來運行,也不落於三界有的系縛中,也不落於一切無的這個空法中,那麼在三世之中都無所得。因為這個如來藏法性與所生諸法的性相都是如如;因為如來藏自己本身是真如無我,歸屬於祂自己的這些法,都是祂自己所執藏的這個種子功能,由祂所出生的話,也一樣是這個真如無我。可是因為眾生在這些煩惱中造作惡業,導致有這個五陰十八界的出生,那這些五陰十八界的出生,都是因為造這個生死業而有,可是呢,卻是由他的自心如來幫他出生;那麼實證這個自心如來的菩薩,能夠觀察說這些五陰十八界等等功能,都是如來藏自己本來具足了這些功能、功德,那由祂現起的這些功能、功德,當然也跟祂一樣都是真實如如。所以呢,以如來藏本身的法性來看,因為是真如無我,所以不覺知自我的存在,如是的無我真如妙理,運行周遍眾生法界而隨緣應物,所以能夠從這個諸法實相來懺悔罪業,才是真正的懺悔。
因此經中會這樣講說:「惟願諸佛垂加護,能滅一切顛倒心,願我早悟真性源,速證如來無上道。若有清信善男子,日夜能觀妙理空,一切罪障自消除,是名最上持凈戒。若人觀知實相空,能滅一切諸重罪,猶如大風吹勐火,能燒無量諸草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這一個經文裡面說,祈望諸佛菩薩能夠加被護念,讓這位修學大乘法的佛弟子能夠依循於 佛陀的真正法道來熏習,建立正知正見,能夠滅一切顛倒心,滅除這個把無常當常、無我當我,這個苦的法當樂、不清凈的法當凈的這個滅除四顛倒的心;然後能夠早日證悟這些一切法真正的真心本性的這個源頭,原來是來自於這個自心如來;趕快能夠證得自心如來以後,能夠真正進入菩薩道中修學,就能夠早日成就佛道。所以說,假如有這種清凈信的善男子,能夠日夜來觀察這些真如妙理的這種般若空性,原來只是這樣的隨順因緣而現起種種法,完全沒有所謂自我的這個存在,沒有自我的執著,也沒有系縛在三界中任何一法,一切罪障就能夠消除;也因為這樣子,所以就不會對一切眾生生起這個貪、怨、愛以及恨種種心,也不會對一切眾生生起這些因為煩惱執著而相應的這些身、口、意行,也不會去對眾生造成損惱傷害等等身口意行。說這樣子就是無上的持清凈的戒,因為這種戒是從這個真如法體本身呈現出來的這種無我所呈現的清凈行;如果能夠依據這樣的清凈行來轉依而造作的話,就不會犯所有一切罪業;如果能夠經常觀察了知這個般若實相這種勝妙的空理,就能夠滅除一切所有的這個重大的罪業。因為能夠生起般若空理的這種妙理的智慧以後,自然能夠轉依,轉依也能夠懺悔自己這些煩惱的現行所造的這些罪業,同時能夠真實地去滅除這些煩惱。一方面懺悔這些所曾經造作的身、口、意的惡業,一方面能夠讓自己來修除自己這些我見、我執的煩惱,而轉依般若實相心的真如無我,而再去利益眾生。
所以能夠滅一切的重罪,就好像說大風能夠吹勐火,把這個無量的草木能夠快速燒掉一樣的道理。如果說能夠生起這慚愧心、恐怖心、厭離心、發菩提心、怨親平等心、念報佛恩的心、善觀罪性本空這七種心的話,那麼在佛菩薩形像前至誠懺悔,就可以滅罪除障,可以改往修來、去惡修善;因為這七種心生起以後,都是讓眾生能夠在善根上面長養,而且能真實地讓自己能夠去除這些罪的根本,能夠讓自己生起智慧。
懺悔罪業這個部分,又有一個觀念,也在這裡要跟大家解說,也就是說對於罪業的懺悔,有的人會認為說:「我造作了過失了,我是不是來修個福,就可以把這個罪抵掉了呢?」這樣子是不是能夠把罪能夠就是讓它滅掉了呢?那我們引用一下六祖慧能大師的一句話,讓大家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六祖慧能大師說:「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名自性中真懺悔。」(《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那麼六祖大師這一段所說的就是說:愚痴的人不曉得這個因緣果報的道理,犯了過失以後,或是說平常的日子裡面,認為說我只要努力修福,那就對了;而並沒有想到說,怎麼讓自己能夠解脫於這個生死的系縛?怎麼讓自己能夠成就佛道而遠離這些貪、瞋、痴煩惱,遠離這些生死的這些苦業?只是認為說,修福本身就夠啦!平常布施供養,雖然說這個福無量無邊,可是心裏面這個貪、瞋、痴三毒,還是持續不斷地在境界中相應而造作惡業,希望修這些福能夠將所造的惡業來滅除;這樣的情況之下,未來世因為修了布施供養還是有福,可是這些所造作三惡業的這些罪業還是在,因為罪福不能相抵啊!所以如果說不斷地去修這些殊勝的福,可是對於自己心中的這個貪、瞋、痴煩惱,不能去修除、不能去滅除,那麼這些福呢,與這些煩惱所造的惡業成就的結果,福勝於人間,可是也煩惱很重,果報上就不是自己能夠自在地去受天福。
所以六祖大師說,就要向心中來除罪源,這個罪的源頭是什麼?罪的源頭就是來自於貪、瞋、痴的煩惱,為什麼會有貪瞋痴的煩惱?就是因為來自於四顛倒想,自己認為自己這個五蘊的自我是真實的,所以這個真實自我上,希望能夠追求真實自我的受用;真實自我的受用,就是在五欲六塵中去追求,五欲六塵中所追求,當然相應的就是貪、瞋、痴煩惱。所以如果不知道的話,那永遠就不能除罪源,如果要除這些罪源,就是要知道說,這些業的十不善業的源頭是來自於貪、瞋、痴煩惱;貪、瞋、痴煩惱的源頭,是來自於四顛倒想。如果能夠這樣想的話,能夠發起要除掉這個罪的源頭的心的話,就能夠來認知到底這個人,為什麼在世間會有這些煩惱?為什麼會造作這些十不善業?能夠去除掉這些煩惱,這個最好的方法,就是 佛陀這個佛法。因為一切有情在人間不能解脫,都是不知道自己的顛倒之處,不知道自己五陰原來是虛幻的,不知道這個不斷地要覺知自我存在這個識陰也是虛妄的,所以又寶愛自我的話,那麼就會持續在三界中,或者說在欲界中,持續地讓自己再受用五欲的這些種種財、色、名、食、睡諸法的話,那我們也讓自己永遠不能脫離欲界相應的煩惱,當然就是欲界煩惱。所以如果能夠這樣作的話,就是等於說能夠在自性中真實懺悔,懺悔的意思就是把這個罪過真實認知除掉,然後不再違犯,這叫作懺悔。能夠滅除罪業生起的煩惱自性,才是說真實懺悔了,大家要知道說,如何真實懺悔罪業。就我的認知,佛教不是一個道德體系,佛教不對世間事物做價值判斷。所謂的「惡業」,來自無明;「無明」兩字無涉道德論斷,僅是對事實中性的陳述。「因果輪迴」固然隱含業報,實則是針對個人的貪嗔癡及各自的根器所對應的人生功課。所以,「懺悔」也者,不外是覺悟了某些無明,也就無所謂贖「罪」。那戒律又作何解?我認為那是一組有利修行的規範,與「善」「惡」的判準無關。那白紙黑字「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又作何解?是否隱含著一套定義善惡的教條存在?我無從解釋,可我並不認為佛教有任何教條。以上淺見,尚待諸位大德指教。
真正認錯是名懺,切實改錯是名悔。其實真正認錯的同時也自然就改錯了,我們一錯再錯往往是因為內心深處並不認為是錯誤。
放得下過去是懺悔,日後行的善是有效。
懺悔的方法大家說的已經很好了。但懺悔首先要知錯,要認錯。難的即在此處。心裡大概知道這事做的不對,不如法,是造了惡業。但卻想辦法找各種理由為自己排解,甚至從經論中斷章取義找一些話為自己辯護。這才是麻煩之處,罪上加罪,惡上加惡,且斷人慧命。這才是要非常慎重的事情。我們知乎上這種事多了,我們好自為之吧。
什麼是真正的超度呢??????(文章轉自真南老師老真南博客)什麼是真正的超度,什麼是真正的懺悔
什麼是真正的懺悔呢??????
大家先看佛經;
大雲無想經;來。
眾生顛倒。生於我想。因我想故。流轉生死。猶如車輪。眾生以是四倒因緣。盲生盲死。受無量苦。離人天樂及無上樂。心
無慚愧。正信智慧。是故便說四大五陰十二入十八界是我我所。善男子。我今問汝隨汝意答。汝法地大。即是我我所邪。不也世尊。因是地大。則便有我。善男子。若從地大而有我者。我即是地。地即是我。是故地亦名地。亦名為我。亦名眾生。亦名壽命。亦名欲器。
亦名增長。亦名士夫。亦名摩納。亦名為作。亦名使作。亦名為起。亦名使起。亦名說者。亦名使說。亦名為受。亦名使受。亦名為知。亦名使知。其餘諸大及法入界。亦復如是。善男子。一切諸大陰入界等。悉不名我。乃至使知。悉不名我。善男子。一切諸大陰入界等。過去未來現在。非我我所。是故諸大陰入界等。不可取持。不生不滅。不作不可見聞。善男子。眼空色空眼識空。三法因緣觸亦空。四法因緣受亦空。是故一切諸法無主。不得自在。無此無彼。善男子。如是諸大陰入界等。非男非女。心心數法。不名為男。不名為女。以是因緣。一切諸法。皆如虛空。念念生滅。無自性故。猶如電光。不可宣說。若人殺人。得殺罪者。是人為以現在身心得罪。為以過去身心得罪。為以未來身心得罪。梵志言。世尊。過去已滅。未來未生。現在無住。佛言。以是因緣。應無殺罪。若言有殺。云何名殺。地不殺地。餘一切大陰入界等。亦復如是。梵志言。世尊。因緣噁心故。名之為殺。佛言。善男子。汝云何言。因噁心故。得名殺者。如是噁心。住在何處。為在欲界。為在色界。無色界耶。虛空耶。意界耶。有為界耶。無想界耶。有漏界耶。無漏界耶。有界耶。無界耶。善男子。若有人發於噁心。作五逆罪。誰是發耶。如是心者。以何為性。誰轉是心。作善不善。住在何處。而作此轉。若無作者。及無受者。汝云何言。有我我所。爾時梵志默然不言。善男子。以何因緣。默然不答。梵志言。世尊。我今已得入是法門。見一切法。無作無取。無住無性無體。不可宣說。猶如虛空。熱時之炎。夢幻水月。世尊。一切諸法。無有住處。無彼無此。是故我今默然無言。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名師子吼無上梯智回復無生忍無邊神足法行陀羅尼法門。斷一切苦入大智門。是菩提道之初行也。斷二種生。遠離煩惱塵埃。如是法門。不與一切聲聞辟支佛共。善男子。汝等雖復殺父殺母。唯得重業。不得逆罪。汝今復得入是法門。生大信心。漸漸當得。消滅無餘。梵志聞已。心大歡喜。即前禮佛。長跪叉手。白佛言。世尊。我頑闇謗佛所說。今以逆罪。並謗佛咎。於如來前。誠心懺悔。善男子。汝今此罪。欲留余不。世尊。云何名為余。善男子。雖生慚愧。發露懺悔。若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為余。若能憐愍一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無餘。是人亦能斷四顛倒。亦得聖智。親近梵住。增長善法。善根堅固。雖有冰緣。不能令退得無礙智。爾時直道梵志等。無量那由他眾生。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至心憐愍。為一切眾生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悔先所作。唯願如來大慈憐愍。受我重懺重願。如來為我等故。說師子吼無上梯智。回復無生忍無邊神足法門陀羅尼。是陀羅尼。不與聲聞辟支佛共。雖有共者。我所不求。我今所求如來第一義無上智陀羅尼。-----------罪由心生,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無。心亡罪滅兩具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忘心是念頭死了;無念了;一念不生了;就心亡罪滅兩具空了,照見五蘊皆空了;明心見性了;萬念回歸了;一心不亂了;大開圓解了;大成就了;出6道輪迴了;究竟解脫了;就是真懺悔了。極樂世界了;真善美慧了。就是無罪捏磐了。我們不可以在向外追求假相幻覺妄想了;忙修瞎練了;錯誤了;顛倒了;佛法是內證法;放下;回頭是岸;歇即菩提。什麼叫真正的懺悔啊?答;是滅盡一切虛幻妄想的念頭;明心見性;出6道輪迴;究竟解脫。心亡罪滅兩具空,是則名為真懺悔。不是你犯了罪說2句好聽的念2句經佛號;就把罪給消滅了;這你是迷信了;你殺了人;一定會槍斃你的;哈哈;必須要完全放下屠刀;回頭是岸;歇即菩提;《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原文------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超度;超越6道輪迴;明心見性;真懺悔;成就佛道;平等度脫一切眾生離苦的樂;發大菩提心;大慈大悲;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平等一切的心;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嚴持五戒;10善是善待平等一切眾生的意思;死心塌地念彌陀;罪由心生,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無。心亡罪滅兩具空,是則名為真懺悔。這才是真正的超度懺悔;一人成道9祖升天。自己成就了;開悟了;在講真理佛法救度超度一切眾生;這才是真正無上大孝超度懺悔。以後大家不可以在迷信。一定要正確知見;正知正見。佛法是真理;不是迷信;要看破;要放下;要提起發大菩提心;要用佛法真理平等救度超度一切眾生。這才叫真正的超度;真正的懺悔。不可以在迷信妄想的幻覺感覺神通[[[野鬼教]]]題主查查「四對治力」,這是最如理如法的懺悔方法。
堅決禁止再犯以前的錯誤!!!
根據《禮佛大懺悔文》拜大懺並誦念、頂禮88佛發心懺悔十分有效,此篇大懺悔文已經包含迴向你而去,無需再次進行單獨迴向。
懺悔是一個蠻複雜的事情,如果要用佛法講清楚其中的道理並不容易,涉及到蠻深層次的理論,但還好佛法有一套懺悔的儀軌可以參照,如何懺悔的動作並不複雜,照著做就好,懺悔根本是心的懺悔,具體做法只是表象,心不好把控,凡夫的懺悔都不徹底,達不到足夠境界,追求形式來反促心的堅固是不可缺少的,但僅僅是形式那可能就毫無意義了。指望懺悔能解決罪惡,這是不可能的,已經種下惡的種子就很難消失,懺悔做壞事很多時候是會反覆的,善念一來很痛苦,惡念一到又忘的乾淨,人之常情啊,這股善惡的鬥爭會跟隨著我們到永遠。我們要借悔來洗盡鉛華,以後別再犯錯,也希望善根增長,剋制這股惡的力量。善惡從佛法根本來講也許是不存在的,然作為凡人,善惡還算清楚,做好人是學佛的最基礎,人間善惡做不好,佛法無從談起了,我們這種凡夫俗子還無法洞悉善惡根本,然為善後的內心平和滿足感是能體會的。
不要問,也不要說。按照佛說懺悔的方法去做,去行。懺悔才會有效果。
懺悔時如果帶不出起心動念和行為造作,都是沒用的。
推薦閱讀:
※四【聖】諦是什麼?
※看破紅塵了,想出家,要怎麼做?
※如果一切都是註定,為什麼還要行善?
※為什麼眾人對南懷瑾老師的評價是很高的??
※佛法有教人如何面對被批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