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中國籍男子林振華在日本殺人被判處死刑?

中國籍男子林振華在日本殺人被判處死刑


我和林振華是2001年認識,那時候是高二,我們一個班,他來我們學校借讀。大約是讀了一個學期就又轉走了。對他的記憶之所以清晰是因為三件事。

第一件:班主任教我們英語,他口語很爛 ,平時沒有互動什麼的,就只講題,講語法,更談不上英語授課。有一次,林振華上課遲到打報告,上來一句:「may i com in?"眾人皆側目,班主任說:「你說什麼玩意?」然後他又說了一遍may i com in?有的同學笑出了聲,班主任說:「趕快進來」!後來這個場景經常被班上幾個男生當做笑料重新演繹。(好像其中包括我,忘記了)

第二件:校內籃球賽,我們班裡實力很弱,大家在場上都不是很積極,因為知道會輸,只有林振華拼搶跑位什麼的很拼,但說實話他技術也不怎麼樣,而且比較毒,不怎麼傳球。後來還是輸了,這個事讓班上對他的看法出現分歧,女生對他普遍有好感,男生大多覺得他就只為自己耍帥,真以為自己是流川楓,傻逼。

第三件:他要轉校了,臨走時找了個會彈吉它的同學臨時學了半個月,硬磨出一首自彈自唱,是謝霆鋒的《我們那時還有魚》,唱的很傷感,班裡有的女生掉了眼淚,我當時的想法是:「好吧,大哥,你贏了。」

以上說的跑題了,下面說看法,這和中國籍,日本什麼的半毛錢關係沒有,更像今日說法的一期節目,論題是,是什麼讓一個普通青年走向了犯罪道路成為殺人犯。


應該讓反日憤青給他建個碑寫個傳,

反正反日腦殘的多了去了,到時候也就成了,腦殘的多了,林先生也就成了抗日英雄了。

PS,樓主提出的問題是想要什麼的答案呢?深表懷疑。


這要不判死刑 以後再有英國人來販毒我們怎麼依法處死?


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不能因為他殺的是日本人,而他恰巧也是中國人,就忽略了他兇殘的本質。


題主想引出的重點是什麼? 關鍵詞是「中國籍」,還是「日本」,或是「殺人」?

不論日本和中國在國家利益上有多大衝突,但我想關於殺人這件事上,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屬地優先,故由犯罪發生的國家也即日本管轄,須依日本法律,由日本法院審判;他並無逃回國內,無關引渡手續;無外交豁免權。所以並沒有什麼問題。


殺人被判刑,這很正常。

順便可以參考下這個問題。

在日本犯法,有什麼途徑可以減輕或者逃避法律? - 犯罪


所以江歌事件,兇手會判死刑嗎?


推薦閱讀:

有哪些顏值不高,但非常好看的日劇?
《田中奏摺》是否真實存在?
生個孩子隨母姓,在日本和韓國可行嗎?在世界範圍來說,姓氏繼承又呈現一種什麼狀況?
為什麼日本戰國時期的人總是喜歡取和祖先一樣的名字?這樣談論或祭祀的時候如何把他們和祖先分開呢?
如果換成了現在的日本人是不是就不會發生南京大屠殺了呢?

TAG:法律 | 日本 | 留學生 | 犯罪 | 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