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的起源是什麼?為何會出現多音字?


來列舉幾種情況,不一定完整。

  1. 本來沒有關係的兩個詞,恰好寫成了同一個字。比如「率」 shuài / lǜ。
  2. 同一個字有引申或其它關聯的兩種意思,用不同的讀音來區分。比如「中」 zhōng / zhòng。
  3. 意思完全相同,但讀音屬於不同的歷史層次,典型的例子就是「文白異讀」,比如 「露」 lù / lòu,「削」 xiāo / xuē。


太開心了,終於可以正兒八經的回答一個問題了。

剛好今天下午看《現代漢語》裡面講到了這個。一樓的答案已經說的很好了,我再補充幾個例子吧。

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

一,詞義引申。比如「飲」原為「喝或者可以喝的東西」後來引申為「給牲畜喝」讀作去聲。比如「朝」本意為早晨,引申為朝見,讀作陽平「chao」「行」本為道路,讀陽平「xing」,引申為行列,讀作陽平「hang」。

二,文字的借用。1.漢字簡化過程中,用筆畫少的字代替筆畫多的字,會有多音現象。比如「只(zhǐ,僅只)」代替「隻zhī」2.用作譯音用字。比如卡原來只有qiǎ音,後來翻譯card,出現kǎ。

三,古今音變。在語音發展過程中,某些字產生古今音的分化。今音已通用而古音不廢,就會產生多音字。有些古音在地名或者成語中有保留。比如「番禺」的pān音是古音。「否極泰來」中「否」的讀音。

四是文白異讀,就是原來只有一個音的,出現讀書音和口語音的分化。比如「逮」文讀「dài」「逮捕」,白讀「dǎi」逮住。

「薄」文讀「bó」薄弱,白讀「báo」很薄。

在考研,感覺學有所用還是很開心噠~


其他答主提到的詞義引申,嚴格說來其實不妥,只是字義引申,沒有詞義引申。

從字的角度看,是字義引申。從詞的角度看,這種多音字是同一詞根的不同詞,可能是詞的屈折或黏著的殘留,而漢字在表現屈折上無力,所以表現為多音。


非同於一般的拼音文字以音節對應字母,而字母的聯合組成文字。比如:英語apple,德語Apfel,認字母懂拼音規則就會讀。漢語體系中的漢字本身是一個相對固定化的符號文字,不能做為推導讀音的工具。正是由於漢字形與音的脫離,無十分嚴格對應關係,讓不同歷史層次、不同語音屬性(聲調的分裂),不同來源(書面語vs口語)、或者甚至不同漢語方言的漢字音在漫長歷史中的變異慢慢沉積下來,重疊形成今天看到的多音字

舉個例子:

書面語vs口語:地殼(qiao),蛋殼(ke);

聲調的差異製造出了:重新chong,重心zhong,長高zhang,長期chang之類的多音字。

另外還有一些其實是多音字的,但差異實在太大,大家都認不出來,只好新造字的:

父: 先秦上古擬音接近於ba [pa?],母 ma [m???],而現代書面語讀:父 fu, 母 mu,當然口語因為太常用是ba, ma。因為這兩字差異太大面目全非了,現代漢語新造字「爸「,」媽」兩字;


主要原因是不同層次的文白異讀,新白讀出現的時候舊白讀就成了新文讀

比如「行」這個字,有兩個音:xing和hang,反映的是官話中某些匣母字鄂化這個現象,在很多沒有發生這個現象的南方方言,比如粵語,裡面只有後面第二個讀音。


多音字的起源比較複雜,詳細寫的話能寫一本書。其根源在於漢語言文字的音、形、義之間「有時」鬆散、不一對一的對應關係。一個字形可以對應多個音,表示多個相互之間有聯繫,但並不完全相同的意義;一個字形也可以對應一個音,但同時表示幾個有聯繫但又有區別的意義。

如果要將多音字的所有起源一條條地列出來並詳盡分析源流,估計是專門家的工作(專門家這個詞比較有復古風有木有),這樣的書估計也早已存在了;我就簡單總結幾條吧。

多音字的一大意義是區分字義。在此範圍內又分至少兩種:主動的區分與被動的區分。

1.主動區分字義:毫無疑問任何語言都是先有音,後有字。在造字的時候,對於兩個同源而相近的讀音/意思,有時會用一個字表示,那就是多音字了;有時會用兩個字表示。一個很常見的大類就是去聲字。去聲字在上古是一個s音尾,很多時候代表動作詞的名物化。例如:

量(平聲,測量,動詞)--量(去聲,數量,名詞)

調(平聲,調整,動詞)--調(去聲,曲調,名詞)

處(上聲,處置,動詞)--處(去聲,處所,名詞)

縫(平聲,縫合,動詞)--縫(去聲,縫隙,名詞)

供(平聲,供應,動詞)--供(去聲,供品,名詞)

...

等等。這些音都產生較早,以上例子中「處」字的名詞用法出現稍晚,據考證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而平聲名詞「衣」變為去聲表動詞也是稍晚的用法,在上古時期去聲表動詞名物化還是更常見的情況。

2,被動區分字義:即不是被人為有意的區分開的讀音,但因為種種原因,最終一個字出現了多個讀音,而且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認同,所以變成了多音字。主要原因有:

2.1, 語音演變在不同方言中的速度不同,造成不同地方的讀音不同:如巷xiàng/hàng,第一個音屬於顎化後的,多見於北方;第二個音屬於沒有顎化的,多見於南方。

2.2,文白異讀。文讀指的是「讀書音」,白讀是「口語音」。讀書音更傾向於保留較古老的音,而口語音一般緊跟時代發展。在普通話中存在文白異讀的,主要是古入聲字。如:

色 sè (顏色)shǎi (掉色)

角 jiǎo (角落) jué (角色)

……等等有一大批,這裡就不貼了。

2.3,其他入聲字由於詞義不同而「裂變」出來的不同音現象。如:

法 (說實話我不知道語委最新的標準是怎麼說了,但是我這裡以北京話為準來解釋)至少還有一聲(沒法兒)、二聲(法子)、三聲(法律)的音。四聲(法國)已死吧。這類例子說實話不多。

2.4,由於姓氏讀音存古或不同地區讀音不同而造成的不同音現象。如:

查,作姓氏時讀zha

仇,作姓氏時讀qiu

覃,作姓氏時有tan/qin兩個音

朴,作姓氏時讀piao

尉,在姓氏尉遲中讀yu

……等等,也很多。

2.5,由於地名讀音存古或不同地區讀音不同而造成的不同音現象。如:

滎,滎陽讀xing, 滎經讀ying

蚌在蚌埠讀beng,一般讀bang

廈在廈門中讀xia,一般讀sha

2.6, 由於字形簡化合併而造成的多音字,這一種也較少,如:

發,對應繁體發和髪,分別讀一聲和四聲。

暫時想到這些,如果還有比較重要的忘記了,回頭再添加吧~


漢語進化過程中入聲等聲調的消除形成的現代漢語就會含有大量多音字,其在過程中並未被消滅的漢語如今被稱為方言。南方屬於與當地南越語言結合但仍大量殘留雅言音素,北方也屬於天高皇帝遠但不過古漢語元素卻仍所剩無幾。


我兒子上小學了,最近老是問這問題,窮於應付。我給出的答案是多音字的來源有很多。

1是漢族最早是有很多部落組成,而不同的字每個地方的讀音可能都不相同,於是保留下了不同的讀音。

2是因為歷史的變遷,或者使用的便利,有一些字消失不用了,用了另一個字代替

3是因為民族融合,有一些外來辭彙沒有對應的漢字,於是找了一個已經有的漢字代替。

但這都是自己臆想,期待權威答案


推薦閱讀:

世界上有哪些沒有文字的語言?
明朝上朝時皇上和大臣都是說南京話嗎?
Cicero 中文翻譯為西塞羅,與其拉丁語讀音相去甚遠,為什麼會這樣?
現在學韓語怎麼樣。。韓語現在吃香么?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提及「拉丁語系」這個詞?

TAG:發音 | 語言 | 漢語 | 漢字讀音 | 漢語辭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