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上的小圈子在價值觀上會趨向於封閉,這是不是必然的,是好的嗎?
在瀏覽為什麼軍訓中的一些集體主義的東西會引起一些人的反感?這個問題的時候發現一個現象,持非主流觀點的答案(相對高票答案而言)幾乎都是匿名的。但是我想或許也存在另一種可能: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持非主流態度是很有損形象的,或許在知乎圈子裡要比劈腿、婚外戀什麼的更糟糕。
這是個好事還是個壞事呢?我知道人都喜歡看跟自己相同的觀點,厭惡不同的。比如喜歡鐵血論壇的人可能覺得凱迪社區都是一群極右分子,喜歡凱迪社區的可能覺得烏有之鄉完全不可理喻。一個成熟的社區是應當增進持不同觀點的人群的溝通,還是維持一個相對封閉的小圈子呢?
- 互聯網上的虛擬社區,實際上是現實社區的一個延伸。互聯網只是更便利了人們進行交流和溝通,互聯網社區的根基還是各人的心理需求的集合。天涯、貓撲、豆瓣這些社區各自風格明顯,其下各個板塊也是風格各異。還有數不清的各類愛好者論壇。這些社區本身就是滿足人們不同需求的圈子。知乎也是個提供知識交流的圈子。是因為人有了需求,才有了圈子,才有了互聯網社區。
- 圈子本身就是封閉的,因為它建立在人們的共同需求上,圈子本身有排外屬性。比如小米手機愛好者A去魅族愛好者B的論壇大談小米比魅族強,一定會被噴出來的。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可能A和B都在手機愛好者圈子裡,從微觀角度來看,他們各自分屬不同的圈子。圈子有很多層次。如起初凱迪當然都是些極右言論,烏有都是些極左言論。後來隨著大家提出了更多更深入的需求,這些論壇就都進行了話題板塊的細分,形成更小的圈子。天涯經營多年,各個板塊也是風格各異,這些板塊本身就是圈子。各個圈子都只會討論共同的話題。
- 從不同層面和角度來看,圈子可以有很多種劃分歸類的方式。比如大家都是中國人,互聯網上的中文世界就是個大圈子。幾個好朋友建個好友群,這也是個圈子。A既愛好體育,也愛好政治話題,所以可以分屬兩個圈子。天涯社區是個圈子,糗百也是個圈子。天涯國觀板塊和煮酒板塊是不同圈子,1024技術討論區和博彩區也是不同圈子。
- 圈子的存在當然有利有弊。好的方面是能吸引更多有相同愛好的人參與進社區。比如愛好文藝的人對文藝社區自然有意願,愛好軍事的也會參與軍事社區。壞的方面就是細分需求對社區提出更多要求的挑戰了,比如愛好古典文藝的希望圈子裡都是談古典文藝的,這就要求這個社區能夠提供相應條件,如果社區無法滿足圈子的要求,社區就會瓦解。
- 對知乎來說,圈子好壞,取決於對知乎參與者這個圈子的定位。知乎定位是知識和價值的交流,本身是開放性的,不同角度的答案都可以討論。但是,言論本身是主觀的,不同價值觀的人對答案有不同的看法,因而也有不同的需求,因而也會產生圈子(五毛和公知這兩個帽子,本身就是兩個圈子互相給扣上的)。這裡就需要知乎營造更健康的討論環境了,比如採取刪除無價值的問題和答案等等手段,排除掉影響公平討論的因素。
- 互聯網的低門檻導致參與者素質水平下降,許多話題的參與者缺乏正確的參與討論的態度,這是導致不理性言論泛濫的重要因素。非黑即白、屁股決定腦袋,乃至插科打諢、撒潑罵人等等不理性的現象普遍存在,這些現象影響了知乎的內容質量。
- 成熟的社區的表現,當然是參與者遵守共同的規則,進行充分的討論。但這個社區本身也是封閉的圈子。知乎也是個圈子,知乎的願望是讓人們在這裡提供各自的知識,產生價值,傳播價值。如果不認同這一點,想把這裡變成灌水、打卡、吐槽、互相攻訐的圈子,自然會被排擠出去。
- 樓主所舉的集體主義的那個問題,一邊倒的最高票反應出的是知乎面臨的困境之一,即:這種純主觀的問題,本是可以有多種不同答案各領風騷的,結果卻產生了最高票搖搖領先,不同意見無法得到關注的結果。知乎上還有很多這種困境,比如答案與題無關,卻因某些討人喜的方式佔據最高票,導致話題討論偏離。比如某些問題本身各人喜好不一,本應充分討論,卻由於某些答案較早獲得支持,最終沒有經過充分討論就湮沒在茫茫題海中,後來的答題者很難繼續充分討論等等。這些情況是知乎進一步完善這個圈子必須要處理的問題。
小圈子的價值觀不是趨向封閉,應該是穩定、統一。這是一種對抗的結果,這種對抗比的不是哪方邏輯更清晰,比的是哪方人數多。說得再好,沒人支持,只有反對聲,誰也呆不下去。相反,只要屁股坐對了,哪怕僅是一句「XX是王八蛋」也能獲得眾多支持。這種對抗和是否有共用基準關係不大。
再說下好壞的問題。這種事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壞,硬要說的話應該算好。一個網路平台最能掌握多數人聲音的,是運營者。小圈子的價值觀往往會向著網站運營者希望的方向統一、接近。而網路上有各種各樣的運營者,相應的就有各種各樣不同價值取向的小圈子。一個人可以選擇不同的小圈子去接觸,這樣就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價值觀了。而實在容不下和自己意見相左的人,則可以選擇和自己價值觀相近的圈子泡著。這樣挺好的,自由、舒服。有勁了就找個不順眼的地方去戰個痛,累了就找個順心的地方歇一歇。相反,如果各個網站、論壇都是『百家齊鳴』的狀態,人會發瘋的一個成熟的社區是應當增進持不同觀點的人群的溝通 ,這話沒錯。但這話是有前提的,持不同觀點的人起碼要在同一水平線上才有討論的可能性,就好像美國政府和法國政府,民主黨和共和黨,他們可能對待中國問題有不同的觀點,而且觀點的差距還挺大的,但他們之間是有討論的空間的,也就是說是有達成諒解產生妥協協議的可能性的。
也就是說,現代社會理性討論的前提,是基於共同的普世價值觀的,產生差異的部分只是對其中的某一方面看重得更多一些,比如對於經濟問題,左派更看重公平,右派更看重效率,但不代表左派認為效率不重要,右派認為公平是放屁。為什麼我們鄙視極左也鄙視極右,就是因為他們走了極端,所謂顧頭不顧尾,就好像他不在乎的那部分就不存在或者完全沒意義一樣。
拿你舉例的鐵血論壇上的那些極左蠢貨來說,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是瘋狂而不正常的,因此在和他們對話的過程中,你是無法使用邏輯和道理進行溝通的,也就是說,連起碼的一點共識都沒有,因此根本不具備「持不同觀點的人群進行溝通」的可能性。面對不認同普世價值觀的這些人,我們沒必要動搖自己的信念,或者對自己對他們的厭惡感產生自我鄙夷的情緒,更沒必要強迫自己繼續和他們進行理性溝通,記住,這些人是沒有理性的,和瘋子講道理不僅是對牛彈琴,更是等牛尥蹶子把你踢飛。
很多善良的人都很崇拜聖雄甘地,覺得非暴力不合作多麼多麼偉大,但是甘地也說過,對那些恨你的人你是無法絕食的, 因為他們不會心痛,巴不得你餓死。對於那些蠢貨和瘋子來說,你想用耶穌般的胸懷去感化他們也是沒有用的。人一旦瘋了,就應該送去精神病院治病,你和他講什麼道理。不要因為中國遍地都是瘋子,就覺得他們不該治病了。所謂互聯網的小圈子其實和線下的小圈子並無本質區別。桑斯坦在《信息烏托邦》一書認為:作為個體,人類很難戰勝自己的信息繭房,而作為群體,群體極化現象無處不在。互聯網不過是改變了人類聚集的形式而已。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生活在一個四面牆壁都是鏡子的房間里,你所看到的不過是你自己的某個方面罷了。
不去某些社區的根本原因不是價值觀,而是那裡面的人都在爭著比誰更神經病。一般人是不會去精神病院玩溝通的。
圈子是封閉的,但人不會只有一個圈子。所以人不封閉就行。
推薦閱讀:
※如何反駁:「你沒見過不代表沒有」?
※如何看待中國的普世價值,以及這樣的的價值觀是否會使中國強大?
※如何看待挖牆腳?
※跟女友溝通不好,明明已經講清楚的問題還是會重複出現,很疲憊,如何改進?
※非一對一形式的開放式婚姻,未來有可能像同性婚姻一樣得到主流社會的寬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