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和「肖」是同一個姓嗎?
「蕭/蕭」、「肖」指同一個姓嗎?
首先,「肖」作為「蕭」這個姓氏的寫法僅在大陸存在,原因在於二簡字的原因,導致大陸絕大部分蕭姓人將姓改成了肖字。有人說肖確實是一個自古以來就有的姓,沒錯,有資料可以證明,但「肖」作為姓極為罕見,在二簡字頒布之前幾乎已經絕跡了。因此,你遇見的所有姓肖的,我拿項上人頭跟你擔保往上兩代他(她)爺絕對是姓蕭。 第二,「蕭」是「蕭」的正確簡體寫法。 第三,與蕭姓有同樣命運的姓還有兩個,閻(閆)、傅(付)和戴(代),不過這三個姓的處境略好於蕭姓,因為在大陸還是可以見到其正確寫法的人的,我本人就認識不少身份證上寫的就是「閻」、「傅」和「戴」的人。但是大陸的蕭姓卻基本上接近99%的人都或自願或被迫改成了「肖」,導致「蕭」在大陸幾乎絕跡,而錯誤的二簡字寫法「肖」卻大行其道,堪稱是蕭氏一族之悲哀。 本人家族從父親輩開始全部改用了二簡字「肖」的寫法,由於直到高中以後本人才開始正視此問題,所以導致無法改肖為蕭,因為涉及的文件證書太過複雜。因此現在在所有除了需要和身份證等證件信息完全保持一致的地方以外,本人從不寫「肖」字。
希望回答解了題主的疑惑,並鼓勵身邊的蕭姓朋友盡量棄用肖字,恢復正確姓氏。謝謝!
我記得還有一個甯姓也被坑死了,都給弄成寧了
1,歷史正源沒有肖姓,族譜上都是蕭。2,我後輩應該都會用蕭。現在自己改姓太麻煩了。3,慰問建國後創立肖姓那個人全家。
這個問題必須要來答一番。說不定可以見到不少家門兄弟姐妹了。
PS:由於涉及家族族譜以及個人隱私,允許規範轉載,但是務必註明出處。
======================================================
以下內容2017年8月24日更新,多圖預警。
我其實在很多非正式場合經常使用「蕭」,而且也完全了解當年的二簡運動後家族裡面全部把蕭該寫成了肖,現在談起來還是有點淡淡的傷感。至少我爺爺在各種場合都還是寫的「蕭」。我們家族的族譜裡面有完整的描述,至少截止目前,我們家族的正式族譜裡面還是只認可蕭作為我族的正式姓氏。
只是二簡後,所有人的身份證件戶口本等姓氏均修改為「肖」。
下面的圖片是我爺爺於1999年編序的家族族譜,請各位蕭姓的家門了解,或許我們都曾經是一家人了。
我爺爺於2012年去世,年輕時是一位教師,生前曾多次和作為孫子的我交流,希望可以講家族續譜這樣的一件事情延續下去,在他的觀念中,我們是讀書最多的書生,希望自己的我能夠在2030年的時候能夠為家族續此譜。只可惜在目前的21世紀大環境下,這個遺願恐怕我真的很難為爺爺實現。因為隨著當今人口流動及經濟的發展,家族的概念已經十分薄弱,人口遷徙後,家族也不再聚集,所有兄弟姐妹幾乎已經都分布在天南海北,從我們這一輩80後開始,同輩的兄弟姐妹相互之間的就已經幾乎都快不認識了,姓氏家族的凝聚力幾近完全解體。
補充一下關於族譜的事情:
族譜類似於一個縣的縣誌,從第一世開始,會簡要介紹每個人的生辰卒日,地址及葬址,簡要介紹其生平,重要人物的話會有專欄介紹,或者在個人生平中介紹的更為詳細。
我們「蕭氏族譜」的編撰方式,爺爺還是堅持的傳統的編製原則以及古書豎版閱讀方式,按家族分冊,每一行是一個輩分的兄弟姐妹,一般只登記男性子嗣,出嫁的女子是不會體現在家族族譜之中;家族以男性為主,女性配偶一般只顯示顯示姓氏,偶有會顯示全名(一般是名門或者給予編續族譜較大資金支持的會寫全名)。
家族同胞取名一般三字,首字為姓「蕭」,自然固定不變;次字為輩分,原則上也是固定不變的,一般每三十年續編一次,有家族老者及名門望族共同續編,還編記為六字詩句,方便傳唱和傳播;第三個字為名,此字則是自由的。
例如本人的姓名,第一字為姓,第二字為輩分,固定,第三字為名。我家裡面的所有的兄弟姐妹幾乎都是這種取名模式。
{所以每次看到名字是肖延*的同志,都會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因為那代表我們是同一輩分的家族兄弟姐妹,或許這裡都有我的兄弟姐妹}
族譜一般來說每三十年左右續編一次,老譜和新譜會進行續接,不斷梳理所有的家族人員情況。
下面的圖片供各位知友了解,看看在21實際的今天還有這麼樣的東西存在。說實話,我還是感到挺自豪的
這個是族譜的外木盒:
以下是族譜每冊首頁
這是較早的一冊,大約是一百年前的,是我們的祖先的祖先的祖先...,準確說的是我們的往前21世祖先,本人是家族第28世,此譜是第七世譜,後代續編譜。
這是爺爺99年續譜的首頁
這是族徽,其實很少見到,估計很少有人知道和認識
這是家族淵源示意圖
這是此次續譜續編的輩分派字歌訣(本人延字輩)
最後給大家看一下家族族譜中我的位置
這裡面顯示了我的爺爺奶奶、父母、伯父伯母以及堂兄弟姐妹的情況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
順便補充一個,我在很小的時候我爺爺就教我們背誦的家族輩分歌,是1947年編譜時所續
萬 世 大 公 至 正
千 年 佳 益 愛 承
子 尚 學 家 秀 啟 迪
光 裕 慶 延 先 緒
天 開 運 吉 祥
發 揚 增 顯 達
禮 義 濟 安 康
我的備份就是這裡面的「延」,所以我的兄弟姐妹幾乎絕大部分的名字都是「肖延*」,我的祖父、爺爺輩、父輩幾乎全部都是嚴格按照這個輩分取名,而到了我這一輩差不多90%都還是按照這個來取名字,但是目前到了我的下一輩,可能就只有大約50%左右的按照
而我們家族從99年編續新譜的時候,將輩分進行了調整續編,從「發」字以後調整續編如下:
富 貴 從 英 傑
傳 宗 守 善 良
孝 忠 強 國 本
綱 紀 蔭 倫 昌
就是上面那張圖片裡面看到的。
肖就是蕭,今天看了最新的一期跑男,嘉賓有筷子兄弟的肖央還有蕭亞軒…看到本來是一家人卻有兩個不同的姓真寒心…
我來現身說法【跺腳】。事實不是同一個。原本的「肖」姓就存在但數量極少。而當下數量龐大的「肖」不一而同源於第二批簡化字群魔亂舞之際「蕭」被活生生x了。具體的細節都可從維基等處窺得一斑。就個人而言,我還是非常討厭「肖」本字:不僅木有詩性的意象感與含蓄的貴族式melancholy,且總覺逼格尚底氣質全無【太作了,你們不要學我,捂臉】。但更關鍵嫌棄「肖」字緣由於此:
各種各樣人寫出各種各樣手寫體都可能特喵的被不約而同認作「尚」!!
高(shang)尚(ni)的(mei)尚(a)!!我在台灣交流的時候大家都把它念四聲。。所以我索性以後自我介紹都把它念四聲,然後糾正念成一聲的人。【微笑臉】肖姓古代很少見且與蕭姓無關,比如,清代陳廷煒《姓氏考略》:「漢有肖安國」《印藪》中還幾個肖姓人物,大抵漢朝人居多。付姓古代也是有的,不與傅姓相同,《姓纂》:鄭人史付之後。春秋時的付里乙,被管仲所殺,見於《荀子 宥坐》。但也有認為付里乙姓付里的,付里乙也被其他書籍寫作附里、忖乙。代姓也是自古有之,春秋時代國被趙襄子所滅,之後有代姓。戰國時有趙人代舉。這三個姓都是二簡後成了蕭傅戴的替代品,個人認為此舉實在不妥。
想起中學有個同學,本姓愛新覺羅,滿族皇室後裔。民國時期改漢姓的時候改姓肇,取清朝之肇始之義。現在東北姓肇的幾乎個個都是滿族愛新覺羅氏後裔。後來也是在二簡字的時候被強行改成了姓趙,迄今沒有改回來。
原本蕭是大姓,肖是一個極為稀有的姓。
簡化字後大多數的蕭都改寫肖了
話說我爺爺的結婚證上用的還是蕭呢以前不是,現在是,分界點是1978年的第二次漢字簡化,肖在第二次漢字簡化之前只有一個讀音xiao四聲,第二次漢字簡化蕭簡化為肖,有了肖xiao的作為姓氏的一聲讀法,然,蕭字本來就是個簡化字了,原字為蕭
我們「鍾」姓也是,鍾、鐘兩個完全不同的姓。
「肖」和「蕭」這兩個姓應該起源都特別早,在最開始是兩個並行不悖的姓,後來慢慢地「肖」這個姓逐漸衰落,而「蕭」愈發地壯大,到明清時期基本上已經沒有「肖」這個姓了。只是建國初簡化漢字時,規定所有的「蕭」都必須改成「肖」,和「傅」改成「付」一樣。後來這項規定沒多久就取消了,但也沒讓我們再改回去……大陸以外的地區全是姓「蕭」,沒有人姓「肖」,家族中的老人也都能記得應該是姓「蕭」。還記得小的時候在作業本上寫「蕭」,被老師罵了一頓希望以後大家都能改正吧
我記得小時候也寫過肖,後來又不知道為什麼改回原來的蕭,證件也是蕭
小時候說為啥不是蕭,還被老爸教育了一頓,看了這問題覺得好冤枉=_=
小月肖倒是在戰國文字用作趙(趙)姓,和蕭並沒太大關係……
還有付,歷史上有這個姓嗎?正確的應該是傅
爺爺身份證上是蕭,簡化字改成了肖,自己不想改了,下一輩小侄子要改成原來的。
謝邀,肖這個姓在歷史上是存在的,不過是很小眾的一個姓氏。而肖姓的人數的激增是因為當年推行二簡字的時候,嫌蕭筆畫過繁,故以肖代之(這是墜痛苦的)作為蕭姓人,還是希望各位有機會能去改回來。
每次告訴身邊朋友其實我姓蕭都會被嘲笑一番,多幾次也懶得解釋了。
「蕭」是兩千多年延續下來的姓氏,大家熟知的最早的姓蕭的歷史人物是蕭何,之後齊梁兩朝的皇族也是姓蕭,而在上世紀前歷史上幾乎看不到「肖」這個姓,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姓氏。它們之間聯繫是姓「蕭」的誤寫成「肖」,以前聽爺爺說起過,他們那一輩年輕時候開始寫成「肖」的,恐怕很難改回去了。
推薦閱讀:
※如何優雅地描述姓氏?
※為什麼孩子要隨父姓?
※日本真的有源這個姓氏嗎?
※滿族,岳姓,老家天津,滿姓可能是什麼呢?
※有沒有嫁給外國男性的中國女性,主動提出讓兩人的孩子(一個或多個)跟自己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