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維基百科是如何防止惡意修改的?


談一談中文維基百科吧,其他維基百科的情況應該可以類推。

維基百科的反破壞工作實在令人感到可惡。通常情況下,破壞沒多久就會讓可惡的維基人給恢復,使得自己的破壞工作成果白白流失。因此,我們有必要學習和掌握他們反破壞工作的內容和方法,從而找到漏洞、制定對策,有效地實施破壞。

如果你也有志於從事破壞工作,下面的內容應該好好讀一下,可以幫你少走不少彎路:

維基百科的破壞通常都是普通的破壞,如果你經常去「最近修改」或「監視列表」觀察就會產生一些感覺:他們通常只是隨便地修改字句、修改數據、刪除內容或者增加無關內容等。這種破壞通常是一次性的,而且比較容易發現,也很容易處理,直接刪除、撤銷和警告就能消除影響,不需要動用其他手段。

多數破壞者只是偶爾地來一下,不會持續破壞,在收到警告之後會主動停下來,而且維基百科每天都會有人自願地巡查最近更改,及時發現、舉報和清理破壞,因此大多數惡意修改並不能持續多長時間。

稍微深入一點

當然,肯定有人喜歡多玩一玩嘛,這樣的話就需要動用管理工具了。最常見的兩種工具就是保護和封禁。保護就是阻止許可權不足的人編輯頁面,封禁是直接禁止某個用戶進行編輯。

保護和封禁用哪個呢?按理來講管理員應該使用後果最小的那個——如果破壞者目標單一就保護,如果破壞者四處撒網就實施封禁。另外保護和警告不是懲罰措施,也就是說如果破壞者已經停止破壞,那麼管理員可能就不會再採取什麼措施了。

雖然管理員會動用管理工具,但對話之路總是敞開的。如果在遭到封禁之後進行申訴,保證自己不再破壞,管理員也會解除封禁,因為封禁的理由已經不存在了。

高級工具

當然會有人持續破壞嘛,所以中文維基百科也有一些高級的反破壞工具:

  • IP段封禁:中文維基百科實施了非常激進的IP段封禁,無論是否會用於破壞,VPS的IP段基本上都封光了,連想做貢獻的大陸用戶都被擋住,破壞者自然也很難利用代理實施破壞了。
  • 防濫用過濾器:防濫用過濾器是一種非常高級的工具。可以這樣說,能夠自己寫代碼的東西都高級——只要懂一些代碼就可以利用防濫用過濾器阻止很多特徵明顯的破壞。因為防濫用過濾器容易誤判,所以也可以選擇光記錄不阻止,通過檢查觸發濫用過濾器日誌來發現破壞。為了防止嘗試繞過規則,管理員也可以將過濾器設置成私有,使一般人無法看見具體內容。
  • Huggle、RTRC等軟體或腳本:這些都是由志願者開發的反破壞工具,可以實時而方便地監視最近修改、回退破壞和警告等。
  • IRC頻道:中文維基百科雖然有反破壞頻道,但是畢竟編輯量不小,所以可能並不常用。目前其他中文計劃(例如維基文庫、維基詞典等,對了,還有一個典大基維)倒是有人在專門的監視頻道中蹲守。
  • Nuke:如果你試圖使用機器人大量建立垃圾頁面,這個工具可以在一瞬間將其全部刪除。
  • 標題黑名單、垃圾鏈接黑名單:標題黑名單可以用來阻止建立符合特定特徵的頁面(過去可以阻止建立名字元合特定特徵的用戶,但現在用戶名黑名單由元維基控制,而且監管員們都不懂漢語,結果很多破壞性用戶名又無法阻止了)。垃圾鏈接黑名單可以用來阻止加入特定網站鏈接,而且目前有專門的機器人來主動舉報新加入的鏈接。
  • 機器人:英文維基有專門反破壞的機器人,但中文維基沒有。不過中文維基有一個回退簡繁破壞的機器人。

因為維基百科支持用戶腳本,所以大家也可以自行製造工具,例如Twinkle(維基百科內的一個綜合工具箱)、批量回退等。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假如有人加入誹謗內容、侮辱性內容、泄露他人隱私,或者註冊這種用戶名,管理員可以選擇隱藏特定版本,這樣一般人就無法在頁面歷史中看到這些內容了。

嚴重破壞

有一種工具會令破壞者頭疼——用戶查核。用戶查核可以檢查用戶所用的IP和一些其他信息,從而在技術上判斷用戶是否使用其他賬號。細節就不多說了,反正能當查核員的肯定都懂很多網路知識,所以沒事別和他們玩。

其實真正長期實施破壞的人並不多,而且他們的編輯規律都比較固定,再加上中文維基的活躍用戶也比較固定,所以很多情況只要直接根據編輯傾向就能把他們抓出來——例如影武者經常按自己的想法編輯台灣和越南條目,Jessechi經常在中國歷史方面加入錯誤內容而且其格式特徵非常明顯、110.29經常做出篡改信息(例如把台灣的縣改成市、偽造行政區劃等)的編輯。

有一種策略叫「回退、封禁、不理會」,然而對這些老用戶來講似乎不管用。

反破壞不是萬能的

並不是所有破壞都能處理。有些編輯是損毀性的,但是又不能按照破壞處理,這樣造成的後果實際上比破壞更嚴重,例如不文明、製造爭議、製造爛攤子,這些都不叫(維基百科的)「破壞」但後果可能比破壞還嚴重。

另外,畢竟大家都是人不是機器,所以冷門條目以及不明顯的破壞可能很難察覺,甚至在隱藏多年之後才讓人發現。

所以還得靠社群持續共同維護。

結語

只有充分地了解反破壞的手段,我們才能有效而持久地實施破壞嘛!


新條目會出現在這個列表裡,通常十幾分鐘內那些明顯不符合要求的條目就會被請求刪除或提交討論(維基百科:快速刪除守則)。

而對已有的條目,每一次修改都會顯示在最近更改里,註冊用戶可以定製自己的最近更改(Help:監視列表),一些維基人監視著數千數萬甚至更多的頁面,另外還有機器人監視頁面,報告破壞。

而維基百科最有力的反破壞機制,就是無數的維基百科讀者,看到惡意修改後,很多用戶會動手修改回正確的版本,越熱門的條目越不容易被破壞

此外,惡意破壞的用戶會被報告到VIP版由管理員處理(維基百科:當前的破壞),經常被破壞的條目會報告到(維基百科:請求保護頁面)保護起來。


謝邀。要防止惡意編輯,我覺得首先要搞清楚這些人進行惡意編輯的原因是什麼。

惡意編輯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搞破壞的用戶,就是為了惡作劇之類的來惡意編輯。另一種是對於某些條目的主題有意見,比如去方濱興的維基百科頁上寫一些侮辱的話之類的。

維基百科有一個詳細的處理惡意編輯的原則:回退、封禁、不理會

處理髮生在維基百科的破壞行為,可取的做法是回退封禁不理會。長期破壞者要的往往是名聲,而這個做法使他們無法得逞。以前我們會將破壞者整齊地分類,為他們在維基百科建立專屬的「位置」。如今不必這樣了!當持續破壞者的「貢獻」被快速回退,帳號被封禁,而大喊大叫試圖引起注意卻無人理會,他們便會很快厭倦。嚴重破壞者的主要動力,源自他們覺得這些破壞行為能對維基百科造成長期影響。相反若他們寫的東西被簡單地回退,帳號被封禁,而其他維基人正眼也不瞧一下,一切如常進行,他們將會因失趣而離開。[2]

我覺得這個處理方法考慮到了惡意編輯者的心理,值得借鑒。

那麼針對這兩種情況,維基百科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措施。一個是對惡意修改的用戶進行處理,另一方面對於經常被惡意編輯的頁面進行鎖定和保護

一、對惡意修改者的處理

主要是管理員來進行,方法是:

留下警告的訊息在破壞者的討論頁面。如果破壞者在被警告後仍然繼續的話,請在管理員通告板頁面通知管理員。管理員可按照封禁方針對其封禁。[1]

另外由於維基百科也可匿名編輯,所以也會有對於IP地址的封禁。對於公開的代理伺服器地址也會有默認的封禁。

二、對於頁面的保護

這個也是管理員來進行的。對頁面的保護有很多不同的保護層級:[3]

  • 全保護——阻止所有非管理員編輯頁面;對於文件,一般用戶則不能夠上傳新的版本。

  • 半保護——阻止所有匿名用戶以及非自動確認用戶編輯頁面。

  • 白紙保護——阻止某一頁面(一般是被刪除的頁面)被重新創建。

  • 移動保護——阻止某一頁面被移動。

  • 文件保護——阻止文件被惡意上傳,但是圖像描述頁並不會被保護。

維基百科對於保護頁面是有嚴格的限制的,除非頁面受到嚴重破壞一般不會保護頁面。

總之,主要通過這兩個措施,維基百科可以儘可能排除嚴重的惡意編輯。對於少量的惡意編輯,還是要靠志願者來手動修改和回退了。

[1] 維基百科:破壞,

[2]回退、封禁、不理會

[3] 維基百科:保護方針


推薦閱讀:

每年為維基百科捐款最多的都是哪些人?他們的捐款數額達到多少?
如何看待維基百科請求捐款 ?
怎樣用好維基百科?
如何有效利用維基百科學習?
維基百科是中立的嗎?

TAG: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