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很多日本人的英語發音那麼彆扭?
我的英文是小時候開始學的(父母留美,所以從小被教英文),發音應該還不錯,常被人問在美國住了幾年 -- 事實上我在美國總共待的時間不超過20天。
自從到了日本,天天說日語,大約3年之後某天突然要用英文的時候,竟然發現我無法流利的說出Problem這個字……。
日文和英文的發音方式真的很不同,舌頭不訓練真的會不靈光。
不排除日本的片假名體系(融合外來詞用的)和發音的簡單讓他們更難學好外文。但是,很多人漏了另外的一些因素。
(實際上我見過一些發音很不錯的日本人,無論英文還是中文)的確,日本人曾經有「脫亞入歐」的風潮,但是日本人對外國的崇拜是非常現實主義的。
唐朝牛逼,他們就派遣遣唐使,用漢字。
英國牛逼,他們就學習英國的海軍,行車靠左。德國牛逼,他們就管背包叫做ザック(德語發音)。後來美國牛逼,他們就改叫バッグ(美語發音)。這種開放的態度,源於一種自信。如 @杜松 所說,日本人本質上不覺得任何一個外來文化比自己的文化superior。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京都京瓷總部一層設置了兩個美術館,一邊是日本畫,另一邊?是畢加索!日本人永遠把自己和這個地球上最優秀的文化放在一起,而且毫無愧色。
所以,日文是本地辭彙和各國外來語的超級大雜燴,其來源的混亂程度恐怕在世界範圍內都數一數二。但是,日本文化除了黑船來襲之後的一段時間,其實一直在進化中保持了相對的穩定。
這和日本人的英語發音有什麼關係?
當他們的精神世界擁有南禪寺的靜謐,川端康成的深邃,發達國家的富庶和倒富士的凄美之時,他們就不在乎去北美最好的高爾夫球場說日語。
你看,當日本人的錢把凱恩斯建設成了一個貨真價實的度假天堂之後,他們過去玩的時侯。。。需要擔心自己的發音嗎???
所以,日本人的思維是「日本本位」的。如果一個詞有英文和日本的片假名,他們往往不認為這兩個詞是一個詞。片假名的那個,是純粹的日文。外來詞,不是一個外國概念的蹩腳的日語化,不是一種受教或者被啟發。外來詞,更像是一種對外來文化的獎勵和承認。於是,片假名的發音,往往優先於原文。。。
其實,同樣的自信也體現在美國人身上。我曾經在泰國遇到一個美國人,手裡沒有多少現金,就一張visa。我以中國人特有的小心和不安問他:「要是去的地方不接受visa怎麼辦?」 那個美國人霸氣的回答說:
「They have to」。每個語言都有這個問題,可以認為起源於教育方式。
用母語的發音來模擬外語,是一個社會從零開始普及一門語言最有效率的一種教育方式,學生門檻和師資門檻都低,斷代風險低。
會蹩腳語言的人基數大了以後,精英的絕對數量也會增多,進一步學習標準語言就順理成章了。就像中國人有些教材/速成班用 「奈斯圖米油」給英語注讀音一樣
這樣一來,母語裡面沒有的音,因為學習成本高,就會被「接近」的音替代掉。
就像印度人沒有k,用g代替;沒有t,用d代替,Very difficult to talk to them變成了 Vary diffigo do dog do them中國人沒有θ,很多人用t代替而日語外來詞直接用的現象則嚴重放大了這一差距,使得口音更加明顯不止英語,日本人擅長把任何其他非日本語言說成日語。
說個搞笑的:調戲Siri,想聽它說日語。我把Siri調成日語模式,然後說:hei,Siri,它沒反應。我重複了好多次,它都沒反應,然後我試著來了句:hei,西里(Siri),結果它回我了……Apple真是善解人意,體貼入微啊。
你以為他們在說英語?其實他們只是在說日語的外來詞而已
因為日文里有很多是英文單詞,但是假名和音標發言有很大區別,習慣假名味道的日本人不太容易改成音標發音
相信日本人不至於強勢到排斥英語的程度,其實中國人的英語也只能說湊合的
說句實在話,你先看看國內的英文人名翻譯再跟英語發音比對看看
推薦閱讀:
※如何自學法語發音?
※英語有哪些特別的表達方式是漢語中不常見的?
※多音字的起源是什麼?為何會出現多音字?
※世界上有哪些沒有文字的語言?
※明朝上朝時皇上和大臣都是說南京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