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什麼?


謝 @李奇 邀請。抱歉拖得太久了。作為「商業通識」業者,我就充分發揮一下「知乎」精神,給一些乾貨,說一些 百度不知道,維基不出來的東西吧,以作 拖欠 之 歉。

知識是個 形而上的東西,本質上它是我們思維的產物,我們認為「什麼是知識」,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們採用何種思想方法決定的。而(應該)採用何種思想方法是由我們面對的問題類型決定的。(這個說法有點像是計算機程序設計中的演算法選擇的思想)

不同的思想方法就像是不同的 思想引擎,需要不同(結構/特徵/來源/信噪比/)的信息輸入,來解決不同類型的問題,這是知識的本質功能。所以,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深層次的觀點:「什麼是知識」與這個時代所採用的主流思想方法有很深的關係。對於農業時代,事實描述類知識很重要,特別是自然規律。古埃及的僧侶就靠這個騙吃騙喝近千年吧。對於工業時代,「抽象並分解至模塊」的知識很重要,這樣才能夠滿足分解至流水作業的要求。也就是解決「機械幹活」的問題。。。

到了我們這個時代,我們正在一個 Programmable world的入口。心靈被social network聯起來,行為被Group Schedule聯起來,消費被Big data聯起來。倒是不覺得 人會被機器化,但是 世界確實是越來越Programmable。 (想想我最近在廚房教我媽做飯,其實是在馴服廚房電器,已經是按鈕下的智能設備了) so,什麼是知識呢?

從Big data中剝離數據意義 像當年望遠鏡的發明一樣成為人們新的研究工具。在這個過程里,科學家們是在為這個新工具而歡呼,作為教育業者,我看到的是別的東西。 在這個變遷中,人腦所要駕馭和處理的信息層次的變化:在這個更加複雜的世界裡,我們必須從具體繁瑣的process中抽離出來,去理解問題本身:去識別問題,重新定義問題,幫助計算機規劃問題的解決步驟。這是我們和計算機相比,能夠融洽分工的原則吧。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划算的創新」。

與這個我們的定位有關的,可以稱為 「21世紀的知識」。 其實細想一下一個公司內部不同職位,很像是 一個人腦和計算機智能 逐漸對接的分工鏈。

這回答有點Geek了,但我覺得 除了政治世家,其他人都在這個趨勢里吧。


最簡單回答即知識是有用的信息。天空有烏雲是信息,天空有烏雲要帶傘即是知識。

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我們常說的經驗即偏隱性知識層面。


知識有很多種劃分的方式,可以分為顯性隱形,也可以分層次。

我自己在整理個人知識的時候,習慣用程序性知識和陳述性知識來劃分,這種劃分方法來源於心理學認知加工學派學者安德森。我認為這樣的分類方式更適合我自己梳理知識,在個人知識管理這個領域十分適用:

  1. 程序性知識:關於做事的方法和步驟的知識,回答「怎麼辦」這個問題的知識。這裡面說的怎麼辦,既包括具體的(如怎麼把iPhone4s越獄),也包括抽象的方法論(如怎麼做互聯網產品競品調研)。還有一類在心理學上稱做元認知的內容,也被算在這類知識里,涉及到另外話題,不做展開。

  2. 陳述性知識:描述客觀事物的特點及關係的知識,包括事實性知識和概念性知識。事實性知識,就是「不悲不喜,不來不去」的那種(比如地球圍著太陽轉)。概念性知識要複雜一些,目前沒想到特別好的概括性語言,數學公式、定理(非公理)我會劃分到概念性知識。

任何分類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對於知識的分類也是如此。在我做個人知識管理的過程中,如此劃分2個一級維度,以及之下的各2個二級維度,可以把我要梳理的內容全部涵蓋,所以漸漸的我就用這個模型來理解「知識」這個概念。


知識分三個層面

1、表面層:頭腦的知識,一般都是別人的知識。像學校的教育、人生導師、書等。

2、經驗層:表面的知識經過處理(領悟),變成了自己的知識,所謂的經驗、智慧。

3、靈:只有自己知道的,說出來其他人也不會明白的。

表面層:很多簡單的道理,我們都知道,像早睡早起對身體好,但事實上我又做不到,而我又去教導別人去做。知易難行,有口無心,假冒偽善。我是真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好嗎?絕大多數人停留在這個層面。

經驗層:到50多歲的時候,意識到自己身體真的不行了,才真正的知道早睡早起好,才去行動。有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自己的思考,將表面的知識迅速變成自己的知識,默想領悟。

靈:不談,深入就到宗教信仰了

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當我懂得越多的時候越驕傲,越自以為是。

讓人好笑的是,最大的智慧卻是承認自己的無知。

前兩層的知識或許能改變我們的生活,家庭,健康,工作,但絕對改變不了我們的生命。


題主,你提了一個大哉問。

知識是什麼?這是一個哲學上的古老問題。曾經我們以為我們找到了答案,這就是JTB理論:

JTB理論(Justified true belief)是知識論中對知識的一種定義,認為知識是「確證的真信念」。具體來說,是指當且僅當下面三個條件得到滿足時,「S知道P」這一命題才得以成立:

1.P為真;

2.S相信P為真;

3.S確證地或有理由相信P為真。

直到20世紀中期,哲學家們對這一定義仍然深信不疑。然而,萬惡的官僚主義把這一切都搞砸了。

1963年,美國底特律的韋恩州立大學哲學教授愛德蒙德·L·葛梯爾受到大學官僚機構要求出版學術著作的強大壓力(就像現在的中國高校),不情願地寫了一篇三頁的論文:《Is Justified True Belief Knowledge》,匆匆交差了事。在這篇與其說是論文,毋寧說是吐槽的文章中,葛梯爾啥也沒幹,就只寫了一個反例。

史密斯被告知瓊斯有一輛福特車,他因此相信這件事,並同時也有理由相信:「或者瓊斯有一輛福特車,或者布朗在巴塞羅那」,雖然他根本不知道布朗在哪裡。事實上,瓊斯並沒有福特車,但是布朗的確在巴塞羅那,所以史密斯相信的事情是真的(真信念),並且是得到辯護了的,但並不是知識。

葛梯爾說:「直到最後決定之前,我從來沒想過提交一篇除了一個反例之外什麼都沒有的哲學論文。」在此之後他也沒再出版著作,因為「我沒什麼可說的了」。

但這三頁紙卻意外地成為了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論文之一。葛梯爾問題推翻了JTB理論,而圍繞它的爭論至今未息。雖然不斷有人試圖挑戰葛梯爾難題,提出了種種附加條件使得JTB理論成立。這些新理論包括:外在主義解釋、內在主義解釋、可靠性理論、可敗性理論等等。但是,無論怎麼努力,似乎總無法很好地自圓其說。關於「知識是什麼」,我們至今沒能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移步維基百科:葛梯爾問題,裡面已經介紹得很詳細了。


柏拉圖在《理想國》里定義知識為永恆不變的且適用於世間萬物的真理


圖片來源:File:Classical-Definition-of-Kno.svg

更多信息請自行閱讀學習詞條:Epistemology


色受想行識中的識,能被人感知,即為知識。

基本上,討論的是意識的範疇。而意識是自我的發源地,是一切虛假顛倒的起源。所以你以為的知識,並不見得是別人眼裡的知識。你基於意識(知識)中的堅持,反倒成了你一生的執著和障礙。

故解「格物致知」,學者都需要特彆強調這個知是真知,而不是普通的知識。

可見,知識害人,匪淺。

那真知,在哪裡?為何格物能致知?

格物(做事情)會有感受,而感受能侵入心田,明心見性。故知行合一,才有基礎。

做,就對了。

這是一個小品。因為知識這個概念太大,而人在知識內的迷失太久。其實,你什麼都知道的,只是你不自知而已。

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只有你接受了知識的這個特點,你才能穿越它。


曾在塗子沛先生的《大數據》一書中看到他對數據、信息和知識的分析:

將數據賦予背景可以成為一則信息,而從眾多信息中提煉規律,就成為了知識。

例如「1.85」是個數據,「奧巴馬身高 1.85米」是一則信息,如果對現有數據的分析和統計,能得出「大多數黑人男性的身高超出 X.XX 米」的結論,那就是一則知識。



已經有了大篇幅答案,就不碼字了。畫張圖來補充一下上面的答案:


知識是信息的子集,信息是你可感知的事物在你思維中形成的具象的或符號文字抽象的信號。

知識是人類在重複的觀察行為中對事物終結出的規律,它帶有主觀的局限性,例如古時候的科學還很落後,人們通過觀察一些信息表像會終結出一些非常片面的規律。

而後來人們通過系統的觀察,反覆實驗研究形成了一些較為客觀的事物認知,再加上印刷等信息技術,將這些知識記錄到了外部環境中(書和文字)從而知識得到了積累和傳播,不斷的迭代,也就造就了我們今天的文明。

知識說白了就是一種通過觀察,推理,歸納從外部信息表像中歸納出來的一種抽象認知,它是本質性的,或者無限接近本質的。


知識就是力量。

而且這句名言我相信我比絕大多數人都更早明白同時也有深刻體會。

我們村後的小樹林除了盛產鳥窩供我們鍛煉爬樹之外還是我們的「決鬥場」,它剛好在學校背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到樹林里每有人打架總是能毫無例外的得到全校人的檢閱,所以那個時候的我們流行給看不順眼的同學這樣下「戰書」:

有种放學別走,樹林里等著。

我的第一次決鬥是七歲,二年級,起因大約是我用了某個傢伙托親戚從城裡新買回來的橡皮塗改錯字,放學後就被他邀約進小樹林,結果這倒霉蛋很快被我騎在胯下,折騰半天爬不起來哭得滿臉鼻涕,我的第一次打架勝的一塌糊塗。

一戰成名後我在班裡的地位有了極大的提升,這不免使我飄飄然起來,不過幾天我就主動邀約了幾次決鬥並不出意外的場場大勝,於是小小年級的我就順理成章的成了班裡的老大。

臨近期末了,例行的決鬥就減少了許多,因為大家為屁股考慮故,都老老實實的看書寫字期望考完試拿個獎狀回家免得挨爹媽揍。

但小樹林里的爬樹運動是每天照例進行的,於是某天我和隔壁班的大塊頭為那棵擁有最大鳥窩的樹誰先爬產生了嚴重分歧並很快打成一團,於是我在圍觀者的起鬨聲中大敗,鼻青臉腫了好些天。

這真是奇恥大辱。

我謝絕了堂哥們要出馬痛打大塊頭一頓給我報仇的好意,決定要自己報仇雪恨,於是又毫無懸念的連輸三次,而且一次比一次慘。

放假了,我雖然沒混到張獎狀,但屁股倒也沒有遭殃。然後外公的「聖旨」就下來了:

我要去他那裡過暑假。

外公的本意是要我假期多讀書多練字多學古詩古文,但我更願意在他的書房裡瞎倒騰,每天倒有大半時間在就著字典看閑書,比如三俠五義七俠五義紅線女虯髯客之類。

這些半白話的章回體武俠小說無疑的是我讀書歷程的開端,但是我當初讀這些的書的用意卻是要由這些書里偷學三招兩式好找大塊頭報仇。

所以我打過沙袋練拳,在腿上幫磚頭練所謂的輕功,用木片削了刀練刀法,結果通通失敗,唯一的收穫是打沙袋打腫了手。

這頗使我鬱悶。

然而世間事總有峰迴路轉的時候,我沒練成功夫卻意外的搞懂了書里那些俠客打架總能獲勝的迷決:

一,不心浮氣燥。

二,所謂天下武學惟快不破。

三,穩、准、狠。

於是頓悟:

第一,我的同學們打架總是大呼小叫激動的不行,完全是亂拳打死老師傅的碰運氣打法。

第二,不知道速度就是力量。

第三,沒有任何精準目標,不知道和人動手要避強打弱,要勝就專要攻他的薄弱點。

於是開學第一天,大塊頭就被我的穩准狠收拾的滿地找牙,這個不信邪的倒霉蛋後來連續和我幹了幾次架都大敗之後才徹底被打服,從此見我就躲。

於是接下來自然就是約架不斷,「稱霸」整個年級,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又「稱霸」學校和整個村子。

所以比較搞笑的結果就是這樣了,我由武俠小說學會了怎麼打架怎麼打敗比我更大更強壯的對手,學會要善於利用對手的弱點準確迅速的放倒他。

所以說,知識的的確確就是力量,儘管那時我並沒有用這「力量」來幹什麼好事。

這個浮躁的社會,沒有幾個人願意靜下心來細心觀察一個人的優點和弱點,所以我覺得不輕易激動不大呼小叫不愚蠢到舌頭動得比腦子快應該也算是我的優點。

那麼這樣的「力量」我是很願意永遠保持的……


我年輕的時候有很多智力測驗,後來我覺得那個應該叫知識競賽。比如說秦始皇哪一年統一中國的,我不知道,但是你告訴我,我馬上就知道了,這是『知』。你能說出為什麼秦始皇能夠在那時統一中國,那才是『識』。但現在『知』和『識』常常是割裂的。現在有互聯網搜索,『知』不是問題了;但是『識』,我們落後全世界。——阿城


The 「JTB」 Analysis of Knowledge

S knows that P if and only if

(i) P is true

(ii) S believes that P, and

(iii) S is justified in believing that P.

Gettier Problems

Case:

The sheep in the field (Chisholm 1966/1977/1989). Imagine that you are standing outside a field. You see, within it, what looks exactly like a sheep. What belief instantly occurs to you? Among the many that could have done so, it happens to be the belief that there is a sheep in the field. And in fact you are right, because there is a sheep behind the hill in the middle of the field. You cannot see that sheep, though, and you have no direct evidence of its existence. Moreover, what you are seeing is a dog, disguised as a sheep. Hence, you have a well justified true belief that there is a sheep in the field. But is that belief knowledge?

The Argument

  1. If JTB is sufficient for knowledge, then the Gettier subject knows.
  2. The Gettier subject does not know.
  3. So JTB isn』t sufficient for knowledge.

Start with a belief sufficiently justified to meet the justification condition on
knowledge. Then add a pinch of bad luck that would normally prevent the
justified belief from being true. Then, add a spoonful of good luck so that the
belief ends up true anyhow. It』s a 「double-luck structure.」 (Others call it
「restorative rigging.」)

So, can we assume that Knowledge= true belief+ X (justification?) +luck?


知識不是預見,但預見是知識的一部分。


《薄珈梵歌》十三章8-12:謙卑、不傲慢、不用暴力、容忍、真純、接近真正的靈性導師、清潔、穩定、自製、棄絕感官享樂的對象、排除假我、認識生、老、病、死的不幸,不依附妻兒家庭等等,苦樂時皆心平氣和、對我不斷作純粹奉獻、常去幽寂的地方、遠離一般大眾、承認自覺的重要,對絕對真理作哲學研究--這一切我在此宣布為知識,與此相反的就是無知。


「縱然公認意見不僅正確而且是全部真理,除非它允許並確實經受了極其有利而又最為認真的挑戰,否則大多數接受它的人保持的僅僅是一項成見,對其所以然的理性根據毫無理解或體認。」

——約翰?穆勒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系統性以及最大效率地使用天賦與瘋狂。


推薦閱讀:

碎片化的學習有沒有副作用?
中國的應試教育真的不好嗎?
大陸人眼裡的西北大學是什麼樣的?
學習化學專業必備哪些素養?
初升高補課有必要嗎?

TAG:什麼是XX是什麼 | 教育 | 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