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媒體營銷與傳統網路營銷的區別在哪?


既然被邀請了,我就來回答一下吧,主要結合在粗糧時和當前在樂視時的經驗。本答案只基於所從事過的一些具體工作,而與書本理論格格不入,請各位諒解。一句簡單的來說,傳統的網路營銷,更多的是一個廣告的作用,也就是營銷。社會化營銷是一個廣告與銷售渠道所結合的過程,更實在的來說,其目的是為了銷售,而不是營銷。

如果在線下開一家店,我們在促銷時期,會想到發傳單,會想到上電視做廣告,會想到投放路燈等資源,以此來營銷,模擬一下應用場景,A用戶在接到傳單之後,如果對於1圓奶茶感興趣,那麼其會設法尋求這家店的地址,然後去購買。

在去購買的路上,其會遇到找店的位置這個巨大的困難,譬如,我現在向大家推薦一家蘭州拉麵,其地址為(海淀區知春路紫金數碼園4號樓0109(近騰訊視頻、希格瑪大廈,相對於一個住在朝陽公園的人,知道要到達這個位置需要花費多大的成本,一個不經常跑海淀五道口,知春路位置的人,要在1個小時之內憑藉我給出的這個地址可能性非常低。如果我今天發了10000張傳單,想來吃蘭州拉麵的有4000人,然後順利找到的也就200人,這一天我的成交量會增加200單。10000張傳單的效果,增量是200人,這其中第一次損失的6000人是一個廣告水平和用戶接受程度的責任,那麼第二次損失的3800人是誰的責任呢?其是路程的原因,太遠了,太難走了,路上被兩個乞討小孩抱住大腿了,這些都是原因。

好了,現在我們把這個應用場景跳轉到線上,這個大伙兒很熟悉的場景,我們可以看到,第一次的損失,傳統的網路營銷就做的比線下發傳單做的好很多,一個初入職場的網路編輯,都懂得怎麼樣取標題,以求獲得更多的點擊率,在煽動和偷換概念上,互聯網記者和編輯的功力是很棒的。但是到了第二次如何損失的情況下呢,傳統網路營銷就比社會化媒體營銷要差了很多,依舊是那個我住在朝陽公園,但是怎麼去(海淀區知春路紫金數碼園4號樓0109(近騰訊視頻、希格瑪大廈這個地方吃蘭州拉麵的問題,我在線下的場景,是要去六號線金台路,然後轉十號線,跑一大圈去知春里下車,中間如果碰見個地鐵故障,也許就吃不成了。但是線上的營銷顯然這是不存在的困難,我點擊一下,就過去了,就想以前網遊中經常用的開掛瞬移,一秒飛海淀。但是傳統的網路營銷問題又出在哪兒了呢?你沒給用戶瞬移外掛啊,即便這外掛是不要錢的。

舉個微博的例子

這是我司的一條微博,不敢厚顏說多麼優秀,但是這條微博是一個合格的營銷微博。

1)信息傳遞:產品(超級電視)和購買的要素(購買地點,購買時間)全部具備。

2)跳轉鏈接:有商城鏈接,用戶點擊後可以一鍵跳轉到商城購買,還原到上面的場景來說,就是我在朝陽公園拿到了一張單子,上面告訴我在知春路的希格碼大廈後有一家蘭州拉麵很棒,然後告訴我,拿起傳單默念三次,我要吃拉麵,就可以瞬移到麵館。

3)關注!轉發!送禮!三個要素最後17個字全部展示出來。沒有獎品誰沒事轉發?沒有轉發哪來的傳播?沒有傳播哪來的流量,沒有流量哪來的銷量?

至此,我們從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出來,微博的社會化營銷是時時刻刻想著怎樣為電商的銷售來努力的,而不是粉絲!至於國家糧食局的微博,如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在小米手機2開賣時間段的情況,自己對比一下我講得三條奧要素。社會化營銷的任務,第一是銷售,第二才是營銷。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某個失敗的微博

1)信息傳遞:ThinkPad X1 "小黑", ThinkCenter Tiny-In-One 23; Yoga 2 Pro; Yoga Tablet 2 Pro,我只知道第一個是個筆記本,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是個啥?如果一個想買平板的人,很容易就在這裡把信息錯失掉了。

2)跳轉鏈接在哪:加個鏈接把!你讓我去哪兒買去?指望我去百度輸入ThinkPad X1「小黑」然後從蛛絲馬跡找到聯想商城嗎?你自己去看看搜ThinkPad X1「小黑」出來的是啥?你個想買的人就這樣在購買環節之中被流失掉了。

3)轉發呢?獎品呢?關注呢?把後面的乾的漂亮,期待接下來的幾天有更多的好消息去掉好不?這個對於營銷和銷售都沒有任何意義。

相比一下,另一位BOSS的微博,高下立判

什麼叫做傳達準確,簡潔,為銷售服務。

上面說了表面的情況,那麼我們再來說說深度的問題,為什麼社會化媒體營銷難做?因為你做的不是營銷,某種意義上,你在搭建一個公司的銷售體系,一個公司的銷售體系有那重要?有興趣的可以去做一個調查,看看你在公司樓下小賣部買的一瓶健力寶和北冰洋,以及東北大板,是通過怎樣的層層分銷商,經銷商,從生產者到你的手裡的,其中你要面對巨大的以下幾個難題

1)產品的物流,怎麼配送?

2)一級分銷商和二級分銷商的競爭,因為各級分銷商拿到貨的價格是不一樣的,你得時刻方式一級分銷商以自己的價格優勢把三級分銷商按死在地上,

3)回款問題

夠頭疼的了么?夠蛋碎的了么?所以我很佩服聯想的是,能維持這樣一隻渠道代理商們的表面平靜,不管是底下如何,但是表面上大家卻是和平的,貨可以賣。

其次,再來啰嗦一句,為啥我司的KPI不那麼重要呢?

1)因為所有的KPI指向都是一個KPI那就是銷量,這個誰來扛,老闆啊。其他人你扛得住么?

2)如果給一個社會化營銷的部門負責人來定一些微博粉絲,微信粉絲的KPI,其對於整體的銷售有幫助么?有,但是打折下來效果很差,綜上所述,如果社會化營銷之中不為銷售考慮(即銷售渠道建設,銷售體驗的考慮)那麼其營銷做得很好,都會損失掉很多銷售,如果將其定位在微博粉絲數,微信粉絲數來驅動銷量,兩次打折下來,基本效果損失殆盡。

3)為什麼一般企業很難將社會化營銷做好呢?因為管社會化營銷的和銷售負責人一般是兩個人,而且,為了社會化營銷,憋屈一下銷售團隊,只要腦子正常的企業就不敢這麼干。

再舉個例子,曾經離開粗糧時,幫某個PC廠商做過一段時間的社會化營銷。但是他們的思路是這樣的,社會化營銷僅僅負責營銷部門,銷售,主要還是依賴線下的渠道來,因為線下渠道絕對是大頭,但是我力挺的是,社會化營銷是應該為電商服務,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電商,我們自己因為種種不可控的原因無法搭建自己的電商系統,那麼我們給天貓和京東的專賣店服務。但是這個很快被PASS掉了,理由是,我們給京東,天貓帶來流量,轉換為銷售,天貓和京東是不會給我們付費的,其次,公司對於社會化營銷部門的考核是微博粉絲數,微信粉絲數,我說為什麼不用銷量呢?幾個專門做粉絲經濟的人臉都綠了,那麼大的東西,壓在我們身上不公平...........


挖墳來說一下社會化媒體營銷在2016年的新趨勢吧。

以下內容轉載自我的公眾號『大白不白說』

在2015年,人們更多的是慌張,對互聯網環境變革的慌張。現在的互聯網形態讓很多人覺得摸不著頭腦,原本有效的傳播方式,在2015年被玩壞了,之前我們習慣於在新浪微博上投放動輒幾千萬轉發的硬廣,我們習慣於在門戶網站上投放一次Banner解決所有問題,而到了2015年底,這些形式已經逐漸讓人覺得然並卵;之前廣告主習慣於看到在線投放華麗的報告,「本次廣告覆蓋了幾千萬人」,也逐漸開始接受雖然覆蓋了幾千萬人,然而最終的到店人數只有個位數,最終的成交量只有幾十幾百,但到了2015年底,廣告主走向理性,直接要求廣告投放效果,而不再被中間過程的假象蒙蔽。這一切,正預示著互聯網環境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下面我們就根據2015年互聯網環境發生的變化,預測2016年的互聯網信息傳播8大趨勢。

社交網路媒體屬性加強

社交網路已經開始成為人們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徑。在企鵝智酷2015年末推出的「眾媒時代」報告中,研究者指出,社交網路已經成為互聯網用戶獲取新聞僅次於新聞客戶端的第二大渠道,並且極具象徵意義的超過了PC端新聞網站。社交網路已經不僅僅是連接人們生活的工具,它正在成為一個獲取包括新聞在內的各種信息的重要渠道,甚至可以說正在成為一種媒體。這個媒體的內容產生者可以是全職編輯,也可以是普羅大眾;更具重要意義的是,這個媒體的渠道是由集中式分發渠道與每個接受信息的用戶組成的,而後者往往起到更大的作用。在2016年,社交網路的媒體屬性將會得到加強,社交網路作為媒體所存在的問題也會逐漸凸顯並受到重視。這方面更多的信息請關注公眾號後續推送,推送的時間視各位線下催稿力度而定。

信息傳播渠道零散化

人們漸漸發現,傳統的集中式傳播渠道漸漸在失效,例如傳統的電視廣播報紙,例如互聯網環境下稍顯傳統的門戶網站廣告位投放,網站廣告聯盟廣告投放等;取而代之的是社交網路中以公眾號或意見領袖(KOL)為代表的零散化投放形式。這些規律背後的原因,誠然有一層原因是用戶時間分配從PC端到移動端的轉移,用戶興趣在不同產品之間的更迭,但更本質的原因其實是互聯網用戶一直是在逐漸拋棄集中式的傳播,而選擇零散式的傳播。代表時代主旋律的傳播渠道從央視發展到門戶網站、垂直網站、微博,最後到微信,可以看到明顯的信息傳播「單元傳播量」(同一份信息同時向多少人傳遞)的逐漸降低。有理由相信在2016年,我們將會看到這些零散式的傳播模式佔據更大的份額,甚至出現更零散的傳播模式。在這種環境下,如何理解、監測並掌握零散式的傳播方式,就成了2016年的重要研究課題。

互聯網價值觀的人本視角轉移

早期互聯網生態中,人們的價值觀認為互聯網是由網頁和網頁之間的超鏈接組成的。流量都是來自頁面,頁面的重要程度取決於頁面在超鏈接構成的網路中的位置,位置越核心,網頁擁有的流量越大,也就越重要。然而在移動互聯網生態下,人們點擊鏈接的動作明顯減少,流量在超鏈接之間的流通逐漸減少,網頁構成的結構將不再能夠決定頁面以及頁面上承載的信息能夠獲取多少流量。在互聯網新式傳播模式中,信息在人構成的網路中流轉,一條信息的曝光量的決定性因素,是這條信息在人構成的網路中所佔據的位置。這就是互聯網信息傳遞領域正在發生的一次「人本視角轉移」,人們將關注的重點從頁面與頁面之間的超鏈接,轉移到了人和人際關係網路上面。人與人際關係網路構成的分發體系,將替代頁面構成的網路,成為2016年互聯網的主流價值所在,也將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

用戶社群結構受到重視

當用戶之間的關係逐漸走向注意力的舞台中央時,用戶網路中社群結構的重要性就逐漸顯露出來。用戶之間的連接並不是簡單的結構,如樹狀連接,星形連接等,而是錯綜複雜的網狀結構。在這個網狀結構中,一個很明顯的結構就是用戶構成的社群。在一個社群中,用戶之間的聯繫往往更加緊密,跨社群的用戶聯繫則更少。信息的擴散往往受到社群結構很大的影響,在一個社群內信息傳播更快,社群之間信息傳播往往受到阻隔。社群內部還有意見領袖的存在。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社群在商業中的重要意義,「社群經濟」成為熱點,利用用戶社群傳播品牌、甚至直接銷售產品的案例都屢見不鮮。2016年,會是用戶社群結構大放異彩的一年,社群結構帶來的便利以及局限,將是2016年人們不得不討論的重要話題。讓我們一同期待更多巧妙利用用戶社群結構的商業案例出現!

信息傳播性成為考量的重要因素

就像上面提到的一樣,2016年將是信息傳播方式發生巨變的一年,信息不再僅僅依賴傳統的直接傳播渠道,更大程度上需要利用信息在用戶關係構成的網路中的擴散。在這種情況下,信息的傳播廣度將會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信息本身的傳播性。傳播性強的信息將會被放大。在2016年,任何信息如果想獲得很大的曝光量,在編寫信息的時候就必須將其傳播性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來考慮。以往,信息的傳播性是由經驗來判定的,在2016年對信息傳播性的評價將由定量化的工具來承擔。值得注意的是,就大白的觀察來看,許多信息的質量與其傳播性並不總是正相關,有些很差的內容居然有很強的傳播性,質量很高的內容卻不一定有很強的傳播性,這就是信息傳播性與質量的分離。這一現象的深入研究以及解決方案的提出,將會決定性的改變新形勢下的互聯網信息傳播模式。

在線廣告投放更新換代

在線廣告投放已經是一個研究了20多年的課題,近乎伴隨著互聯網的整個生命周期。然而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沒有看到一個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人們往往認為,在線廣告投放行業的靈魂在於精準,然而近年來,僅僅用集合的方式考慮受眾人群的老一代廣告投放,其精準度提高似乎遇到了一個瓶頸。到了2016年,我們並不期待針對人群的精準度會奇蹟般的出現質的躍升;但是我們可以預見到的是,在傳統在線投放領域關注的人群精準度之外,隨著用戶社群結構的凸顯,在線廣告投放行業將會出現另一個投放的評價維度:投放的社群結構。在這個維度下,將會有大量的工作可以進行。從2016年開始,投放的社群結構研究將會讓在線廣告投放行業有一個質的突破。這裡提到的投放的社群結構研究,包括一次投放覆蓋到的社群的性質,投放點的選取與社群結構的關係,社群結構對投放的影響,等等。

整合微小渠道的傳播渠道將會建立

如果上面提到的媒介傳播趨勢的預測是準確的,那麼2016年將會呈現蓬勃發展態勢的一種新興傳播媒介會是整合微小渠道的產品。這些產品包括但不限於,將個人整合在一起,以眾包模式利用個人影響力做傳播的產品;將眾多微小媒體渠道打包成大規模傳播渠道的產品。在越來越零散的傳播結構中,達到同樣規模的曝光量,需要整合的微小渠道將會越來越多。在2015年我們已經看到了許多朝著這個方向行進的產品,但截至目前都差強人意。在2016年這類產品的發展條件已經成熟,相信將會有更多讓人滿意的此類產品出現。

社會化傳播行業標準化進程加快

一個行業的標準化,能夠推動整個行業的壯大。社會化傳播這個在線廣告業的細分行業,一直以來處在極度欠規範的狀態下。就拿公眾號推送資源採買行業來說,價格不透明,質量差,水號叢生,效果難以預測,部分無良自媒體運營者無視商業合同等現象屢見不鮮。作為社會化傳播行業的從業者,大白真心希望整個行業能夠變得更加有序,更加標準化。相信在2016年,將會出現一些有能力的從業者,他們能夠將整個行業變得更加有序,更加可預測,更加定量化,更加真實,我們能夠看到整個行業的標準化進程能夠加快,看到整個行業出現新的生機。


謝邀

這個問題從2011年開始但現在2016年,從不同年段的回答來看,可以知道這5年社會化媒體營銷與傳統網路營銷都在發生飛速的變化。

首先傳統網路營銷與社會化媒體營銷應該是遞進的關係。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傳統網路營銷成本也越來越高,無論是SEM還是軟文廣告,營銷的成本都在上升。廣告的點擊費用也一直上漲,給想要在傳統網路營銷的企業或個人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舉個例子就是「莆田系」醫療,比較依賴的就是DSP推廣。

而社會化媒體營銷則是在貼吧,社區,微博微信等用戶聚集地來進行營銷,強調的是與用戶的互動,產生一批「自來水」,再由「自來水」的帶動吸引外圍用戶的關注。最好的例子就是電影「大聖歸來」

由忠實的用戶群來帶動其他用戶。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社會化媒體營銷與傳統網路營銷的區別。

運營和信息對稱。

傳統網路營銷的用戶搜索產品時所得到的信息只有產品本身想要傳達給你的信息,你很難了解它的好壞與真假。

但是社會化媒體營銷的用戶卻是可以與其他用戶進行交流,了解其他用戶的體驗,從而進行消費。

從此也可以看到社會化媒體營銷比傳統網路營銷向用戶所傳達的信息更開放一些。


傳統營銷:

-單向的

-企業品牌是主角,控制著信息

-追求大量的眼球關注

社會化媒體營銷:

-對話式

-用戶是主角,信息不受企業控制

-社群,找出和維護好影響者

-零碎細微,人性化維護每一個接觸點


1.傳統網路營銷更看重媒介的識別,而社會化營銷更看重如何與受眾產生互動;

2.社會化營銷可能能夠以很小的成本實現極高的回報,而傳統網路營銷很難;

3.社會化營銷的信息接收度普遍要高於傳統網路營銷;

4.社會化營銷的可控性和評估更加複雜,周期也更長,需要長期的運營和積累;


以下是本人基於個人經歷所體驗到的社會化營銷與傳統營銷。不可免費轉載!

1、傳統營銷的信任感基於企業品牌;社會化營銷的信任感基於個人品牌。

傳統營銷中,用戶(消費者)基本出於對企業(或者機構)品牌來判斷產品的好壞。 而在社會化營銷中,由於多為通過個人口碑傳播(無論是名人、網紅還是朋友),且以虛擬網路為主,所以社會化營銷的效果,多取決於用戶對於傳播者的信任度。 因此,在社會化營銷中,公眾對傳播者(媒介)的信任度,決定最終果效的好壞。

2、傳統營銷運營模式傾向於企業化;社會化營銷運營模式傾向於個人化。

傳統營銷中,企業的運營都是比較「企業化」,所謂企業化,即品牌出現在公眾眼中,是個「集體」概念;對於用戶來說,企業品牌是高高在上,有距離感的。而在社會化營銷中,運營主體則需要將企業品牌個人化。所謂將品牌個人化,即無論是語言表達,還是溝通內容,都需要更加個人化,而不再是品牌那種原先高高在上,正襟危坐的感覺。這種個人化的原因,一是社會化營銷的溝通模式決定了只有個人與個人間的對話才更容易讓人有互動感;同時也因為青年一代正在失去對企業品牌的膜拜, 轉而追逐一些更加個性化,更加有趣的內容。 「好玩」,「有趣」,「親切」,「有關聯」是社交化營銷的主題,所以它需要更個人化的溝通。

企業品牌個性化的一個方法是其經營團隊的核心人物需要把自己當網紅來經營。 這是為什麼,馬雲、劉強東,還有一些企業家,或者諸如設計師這樣的核心人物,需要不斷在社交媒體拋頭露面,製造(無論有意無意地)新聞及內容。這並非一定是他們的本意,但在我看來,這背後的邏輯就是企業需要以個人化形象出現在公眾中,與公眾建立更親密的聯絡。

個人化的另一個體現是社交場景。 企業需要為用戶建立社交場景(無論是線上虛擬社區還是線下實際交流),讓用戶在該場景中,不但獲得企業所想推廣的信息,更通過這個場景,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3、傳統營銷中,傳播內容基本是「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為主;社會化營銷中,需要以「教育內容」為主。

傳統營銷中的內容,幾乎都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 廣告也罷,文案也罷,都是誇自己的產品如何好。 社會化營銷的重點是讓傳播變得更加容易(隨便誰都可以在網上發文),同時也讓優秀的廣告難以被看到(因為信息過於泛濫),所以這種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方式已經很惹人厭。 包括那些所謂的軟文,看到最後還是為了推出某款產品,看了常常好像吃了蜂蜜的最後一刻,嘴裡嚼到一隻蒼蠅的感覺。

在社會化營銷中,內容重點轉為『消費者教育」。比如,賣美妝品的,原來重點是誇自己的產品,現在則重點是教育消費者如何化妝,如何合理地護膚這些美妝知識。再比如,耐克推出的APP,訓練消費者如何實施自己的健身計劃,也是一種教育。通過教育說服消費者自己是專業的;消費者通過參加這種培訓計劃提升自己的相關專業僅能,從而信任了產品。 服裝品牌現在也是如此, 不僅僅是明星代言,而是要教育消費者,流行趨勢是什麼?如何搭配自己的衣服等教育信息。

4、傳統營銷有了產品以後才做營銷;社會化營銷則沒有產品以前即可營銷。

傳統模式中,因為營銷通常圍繞產品做,所以營銷是置於產品開發之後的。 而在社會化營銷中,在產品未有之前,就可以通過內容圈粉。內容甚至可以是邀請粉絲共同參與產品開發的過程,或者在粉絲群中展開相關產品市場調研或者測試等。 這一切,都可以在產品成型之前就開始。 並通過這個過程積累粉絲,而在產品上市後,再專註於將粉絲轉換成買家。

暫時總結那麼多,想到再補充吧!

關於冷芸:

冷芸,博士,其研究領域主要為中西時裝體系對比。 服裝商業顧問及時尚評論人。其撰稿媒體包括《周末畫報》,搜狐時尚,及《BoF時裝商業評論》。其培訓合作企業則包括唯品會,康泰納仕時尚培訓中心等。2013-14年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訪問學者;美國政府富布萊特獎金(Fulbright Scholarship)獲得者;倫敦時裝學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時裝營銷管理碩士。曾就職於耐克、百麗及利豐集團。所從事的工作包括零售、銷售、運營、產品開發、商品管理、市場拓展及總經理等職務。主要著作《中國時尚:對話中國服裝設計師》,《時裝買手實用手冊》。


1、信息的傳遞方向從單向傳遞變為雙向,反饋由間接、私下變為直接與公開。2、交流由組織對人,逐步轉換為人對人,開啟人際關係與對話。3、在一定程度上,營銷的主導權,由組織轉向消費者,消費者掌握越來越多的話語權。4、口碑影響力不斷上升。5、營銷越來越細碎,無論對企業內部還是外部,整合的難度都在不斷加大


社會化媒體的核心是以用戶間進行交互所產生資源作為內容的主要組成部分。傳統媒體的 主要形態是由媒體運營方面通過發布等方式來創造內容。 在未來伴隨社會化媒體的發展,會形成一種社會化態勢,不僅僅是在廣告營銷領域。例如公司組織架構會融入社會化,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也考慮如何增強社會化屬性。可以參考我最近分享的一個案例,社會化將改變很多不同的領域的結構。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76e0210100sfwf.html


除了傳統網路營銷,還有一種內容營銷也是最為大家混淆的。藉此機會,也幫大家理清思路,看看內容營銷和社會化媒體營銷有何區別。

一、重心不同

社會化媒體營銷的重心是營銷活動的重點,基本放在社交媒體網路內部。當營銷人員經營社交媒體活動時,他們都是在Facebook, Twitter, Google+等上面運行,產生內容之後,再放到社交媒體網路中傳播。

相比之下,內容營銷的重心是一個品牌官網,無論是像美國運通網這樣的品牌網址,還是像美國運通開放論壇這樣的特色產品微網。社交網路對內容營銷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但在這裡,Facebook、推特、谷歌+使用的主要是品牌官網內容的鏈接,而不是內容本身。

二、內容類型不同

在社交媒體營銷中,內容是在適合的背景下建立社交平台:推特要求短消息字數限制在140字以內,Facebook則是比賽、測驗和遊戲等。在這裡,品牌公司的行為就像那些使用社交媒體的個體。

相反,內容營銷在網站中允許更長時間形式的內容。品牌可以發表博文、視頻、資訊圖表和電子書等等,這裡只列出了其中的一些格式。這種類型的營銷,品牌公司的行為就像那些媒體發布者。

三、目標不同

雖然社交媒體營銷和內容營銷都可以用於多種目的,但社交媒體營銷通常傾向於兩種目標。首先是品牌意識:組織圍繞品牌的活動或討論。其次是挽留和滿足顧客:品牌公司可以圍繞著顧客存有的疑問或問題,使用社會渠道作為一個開放的論壇與客戶直接對話。

相比之下,內容營銷的重心是以官網為基礎,這樣可以把更多的焦點放在顧客需求挖掘上。將優質的內容作為品牌網站的前景,品牌可以與其建立聯繫並鼓勵他們轉換思路或產生購買動機和行為。

在線營銷的演化

不要把社交媒體營銷和內容營銷作為兩個單獨的選擇,和更多的營銷持續進化也有很多相互關聯的部分。 網路已經對於每一個品牌與客戶的直接溝通釋放了一個大改革的力量,而不需要媒體作為一個行業中介機構。

在這個過程中,社交媒體營銷自然是先邁出第一步:直接訪問用戶(用戶在社交網路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內容通常被製成一個個小的模塊,使出版過程相對簡單。

但是當品牌公司對自己作為出版商的新角色越來越熟悉之後,它的演變是自然發展走向內容營銷。是的,這裡的標準很高:內容營銷的品牌必須在自己的網站創建高質量的內容上才會建立觀眾---他們必須成為真正的媒體出版商。但是,獎勵和結果可以說是更強大的。品牌可以通過內容營銷的努力加深與客戶的接觸。推動消費者自己的網站,品牌有更大的幾率獲得並保持領先的機會。

我們都是內容營銷這種新策略的提倡者,我們所做的這個共同定義,與社交媒體營銷相比就顯得更加重要也更有價值了。

本答案摘自微信一品片內容官(ID:content-officer)《內容營銷VS社會化媒體營銷:到底有啥區別?》文章。


現在的社會化主要定位在SNS、微博等相關產品,社會化營銷也就定位在了交互層面上,通過傳播來實現營銷,但是非可控性比較大,不過面可能廣,主要看質量。

傳統的網路營銷就得看投入產出比了,投出是否精準,產出是否最大化。衡量標準比較明顯!


傳統網路營銷關注三點:發布內容-發布點-接受者;社會化媒體營銷關注點要多出一環:發布內容-發布點-轉發點-接受點。

因此除了原有的分析與操作外,要關注轉發點的特點、性質、愛好、實力、影響力。

為了理解方便,可以把上述中的「發布點」與「轉發點」放在一個層次來考慮,都是信息通路。


傳統網路營銷還是廣而告之的概念,對於受眾是被動接受;社會化媒體營銷應該是社區化媒體營銷是基於相同的社區之間,口碑傳播也好,病毒營銷也好都是一個大前提:以信任為前提和背書,高度的認同感是在前的。


社會化媒體營銷策略

  隨著社會化媒體和用戶的不斷變化,企業的社會化營銷遭遇各種困惑。社會化媒體營銷如何深入?移動社會化媒體如何介入?社會化大數據如何駕馭?成為各大企業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其一,以互動整合作為深入社會化媒體核心的策略手段。大量用戶同時保持多個不同社會化媒體的使用習慣,互動整合能聚集不同社會化媒體用戶的參與,而用戶主導的營銷主思路也意味著營銷應該圍繞用戶的互動分享習慣開展,以此為觸發點。同時,用互動整合驅使營銷目標聚焦,獲取營銷效果。互動整合,需要從策略,資源與數據三個維度同時入手,保持互動整合目標的實現。

其二,介入移動社會化媒體要點和面一起抓。移動社會化媒體用戶是真實的精準用戶,對這些用戶的營銷,一方面可以通過搭建各種移動終端平台(包括wap網站、app應用、微博以及微信平台)來增加與用戶的溝通接觸面;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強化對每一個移動用戶的深度服務,讓每一個移動用戶都能成為我們的口碑傳播點。

 其三,駕馭社會化媒體大數據可以從精度,深度與廣度三個維度展開。用戶的社會化媒體行為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針對數據,不斷提煉,挖掘與分析,將會形成不斷完善成長的社會化媒體用戶的數據價值升級。首先,我們可以通過提煉大數據來完善用戶數據檔案,以此來強化用戶數據深度。其次,我們可以挖掘社會化大數據,建立用戶臨時資料庫,將與我們產生互動和分享的用戶管理起來,實現用戶數據可持續積累,以此來強化用戶數據廣度。最後,我們通過對社會化大數據的分析,根據用戶與廠商發生關係的緊密程度來對用戶做分類,提高用戶數據精度,便於實現精準營銷。

  社會化媒體不斷進步,帶給營銷者挑戰與機會,把握機會,迎接挑戰,是營銷者需要思考完成的任務。而在社會化媒體營銷領域,根據社會化媒體的進化以及用戶的不斷變化,同步實現社媒營銷策略的進化,才能在營銷挑戰中立於不敗之地。


傳統網路營銷是散彈槍,打中誰是誰;

社會化媒體營銷是細菌戰,投放進去的東西要有傳染和自生長能力。


雖然沒什麼從業資格,但是也試著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

傳統的營銷,不論是

平面廣告:

門戶網站:

傳統大V:

他們的思路都是這樣的

就像是老師站在台上講,學生在台下排排坐一樣。

所以網路營銷和傳統的營銷沒有區別。

只是把廣告牌子搬到了網上,目的還是把品牌傳達給受眾。

利用網路、社群、標籤精準尋找用戶其實和傳統的把廣告牌子放在大商場里吸引終端消費者,把性病廣告放在小電線杆子上是一樣的。

在傳統營銷里,只存在【品牌】和【受眾】兩個概念。

社會化營銷里【受眾】同時也是節點。

而社會化媒體,我的理解是這樣

順便吐槽一下Xmind真心不好用,不裝逼的情況下拿PPT畫圖更方便

如圖,社會化媒體營銷和傳統的網路營銷有如下不同之處:

1,老生常談的【去中心化】

實際上關於去中心化我一直有著這樣的思考,即去中心化的【去】到底是要去掉什麼?

很多人在台上侃侃而談去中心化,可是我在台下心中斷定,按照他那種玩法,社群肯定要完蛋。

實際上在這張圖裡我們可以看出,信息發布方的【等級】是和所有的用戶節點【等級】是一樣的,即不存在台上台下之分,不存在老師學生之分,而是所有人圍在一起,像是一個圓桌。

去中心化去的不是V,去的是等級

因為,在一場話題,一場討論當中,必須要有一個【源】,要有話題發起者,社群的理想狀態是每個人既是發起者,也是參與者,但是從知乎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出,社群規模擴大必然帶來用戶質量的下降。質量不高的用戶不會貢獻【發起】也不會貢獻【參與】,他們只會貢獻【轉發】和【點贊】

要麼,社會化營銷必須建立一個務必精準的高質量社群,這個社群中的參與度非常高而且規模不大【顯然這是不現實的】

要麼,社群中就必須存在【源】和【節點】

2,不是每個用戶都是【節點】

因為不是每個用戶都會積極的參與和轉發,大部分用戶還是停留在【被告知】的狀態,所以,社會化營銷中,首要的三個問題出現了:

A,營銷主體要把自己定位為【源】

B,發布的信息內容首要目標是【易於參與,樂於傳播】,次要目標才是【傳達品牌信息】

C,主動尋找【節點】,優先與一部分【節點】建立關係。

3,社會化媒體營銷的一個特徵:

多次傳播無序性。我把信息發布方和忠實粉絲,也就是【核心節點】之間的傳播稱之為一度傳播,這個部分是可以預測和可控的。【核心節點】分享、轉發之後的多次傳播是完全不可控的,就像圖中那樣,完全是混亂的,需要運營團隊的經驗和直覺,這個能火,這個不能火。同樣是抓住了當下熱點的調侃段子,完全可能出現狂轉和冷場兩個截然不同的結局。當然了,在這種無序性的背後總是有幾個大規律永遠生效:時效性,原創性,品牌與段子的契合程度,【核心節點】的推動力量等。

4,做社會化營銷需要注意的地方:

A,別端著,勇於自黑。

B,一切以傳播為前提,天天發廣告只會惹人反感。【點名批評華碩的各種官微】

C,別發一些自己覺得很搞笑很有意思的東西,其實別人看來可沒意思可無聊了,閉門造車的文案沒人喜歡,多問問【核心節點】怎麼看,更要問問無聊路人怎麼看,如果連一個沒聽過您的品牌的街邊路人也願意轉發,您的文案算是神了【點名批評華碩的各種官微】

D,拿捏准品牌的弱化程度,品牌重了,段子沒人看沒人轉,品牌輕了,段子轉瘋了沒人知道是您家的。一般採用弱化品牌,但是段子火了之後,接著這個段子進行一系列引流,即所謂的借勢。舉一個真實例子,我大一的時候給華碩做校園團購節的品牌宣傳,舉辦了一個全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級別的表白活動。現場火爆程度略過不提,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校園裡津津樂道的話題。但是引流沒跟上,人人、貼吧、微博沒有持續發力,導致人氣沒有轉化為品牌關注度,根據事後的調查,有七成以上的人不知道表白事件跟華碩校園團購節有關係。所以這次話題炒作是失敗的。

先寫這麼多,鄙人一名在校大學生,實在沒多少資格談論社會化媒體,僅憑著做微信的一些經驗和個人的一些思考,隨便發表些淺薄之談,願大家斧正。

張小龍告訴我們:朋友圈是閱讀最大的入口。

這意味著:能被傳播,是一切營銷的前提。


樓主這是個戰術問題,我從戰略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那麼,我們拿網上泡妹子舉例:

首先,你必須是個男人,否則以下假設都不成立

其次,你需要有一定的預算(所以說沒錢要推廣位的都是耍流氓)

以上是準備工作&>&>&>然後,我們需要思考兩個問題&>&>&>

1.「我」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比如,最直接的就是有錢嘛,地鐵、燈箱、樓宇挨個來一遍,妹子絕對源源不斷的投懷送抱抱。(純媒介的活。。。在互聯網上就是門戶、垂直、客戶端挨個來一遍)

比如,「我」很閑嘛,微博、微信、陌陌、附近的人挨個聊一遍。倒是也是個折。。。(組織EPR/社會化媒體營銷戰役嘛)

以上就是傳統網路營銷,接下來我們聊聊Digital的方式:

比如,「我」有長的帥,請出門右轉。。。出去然後把門帶上

這就是傳說中的「蘋果」,牛逼到不愁賣

比如,「我」既沒錢又不帥又懶,請出門左轉。。。出去然後把門帶上

這是傳說中的「TMD客戶」,事實上好多客戶真的這樣, 產品傻X怪Agency,這種客戶最好不要接,砸自己招牌。。。

比如,「我」有一定的預算和時間但是長相併不突出,我希望找個長期生活的夥伴。。。
(好吧,我也特別喜歡這種客戶,因為能理智的對待自己。。。)

2.「我」的特點是什麼?

比如,我唱歌很厲害

比如,我籃球很厲害

比如,我床上。。。(那個,忽略,容易被河蟹)

好吧,比如我喜歡看書(事實證明,愛看書的人才有前途)

那麼我能夠打動什麼樣的妹子呢?

文藝女青年,18-26歲適齡女,罩杯最好36D,前凸後翹。。。

無意中暴露自己需求了,^_^

妹子需要什麼呢?

價值感認同

上文提到的相對競爭對手都在幹嘛呢?

花錢、花心、花活(佛曰,自己悟)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故事,一個關於認真、文藝、純凈的專一青年尋找愛情的故事

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塑造故事——這是傳說中的策略

聰明點的可以找找上個世界張愛玲有哪些,找一些代入感。

方式上拍個TVC/病毒視頻都OK(所以說上非誠勿擾真的需要包裝的)

說實話,愛情故事我是實在看不進去,看客們自己找吧

3.戰術:

剛才提到了,文藝青年,那麼圖書館是場景、麗江是場景、路燈下是場景,那麼我們需要結合場景製造場景引發代入

好吧,比如在圖書館找到一個目標(建議不要去圖書館,長的好看的真心沒空去圖書館,這是社會現實)

如果目標不好找來段直播嘛。。。或者百度一下:文藝青年也能搜到你。。。

或者來段「國貿跳樓為真愛」,這叫事件營銷

或者來個「千里奔赴西藏求真愛」,這叫社會現象級

貌似客戶現在都喜歡這種套路,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

海量人群往下曬嘛,這叫互聯網漏斗思維。。。。。。。。

詳情請見:我們今天來聊聊怎麼在網路上勾搭妹紙

也歡迎關注我的專欄:廣告業的紙牌屋


自從企鵝開創了模仿派,從產品到商業模式的各種偽創新開始鋪天蓋地降臨於世。

2010年,國內的Twitter帶出了一個詞,「社會化營銷」。

從杜蕾斯、碧浪等微博大熱的公司開始,又將社會化營銷推上了一個營銷塔尖。

5年內,數百家圍繞Digital、Social、創意營銷的公司層出不窮,高逼格的4A也開始了這條路。

從2010年開始接觸了微博,時至今日,一直從事著新媒體工作,抱著對營銷的熱愛,以及各企業主面臨的困惑,決心還是寫一下這些年來從業的感悟,希望能幫助到各位。

國內社會化媒體運營到目前為止,在國內都是一個新鮮的事物,面臨那麼多的問題,如何解決?我們來聊聊這其中三大集中的困難

企業做社會化營銷第一困難是什麼?

找到新型營銷人才是企業在做社會化營銷最困難的一步,因為營銷不是一個標準化的體系,從業者必須擁有對一個行業的理解,對社會化營銷的理解,加上了解企業消費者,具備清晰的洞察,金錢,時間等邊際成本,以及擁有企業100%的信任和戰略高度才可能做好。

可是實際情況是什麼?放眼這些年見過的大公司負責營銷的同僚,多半是只擁有了執行經驗,或者是創意跟隨者,並不具備解決本質問題的核心思維,同時,這些人多半都是職業經理人而不是創始人。職業經理人最大的問題在於決策權有限,風險承擔能力有限,如果遇到一個追求結果的老闆,往往會被老闆帶著走。

所以,擁有較強的判斷能力,能夠審時度勢敢於擔責,並能高效執行的人是做好事情的基礎,同時,作為老闆,也必須接受期間的試錯成本

說完甲方,我們說說乙方,好的乙方比甲方需要的專業人才更難求。

國內知名的公司非常多,氬氪互動,時趣,陽獅等等,有很強的數據分析能力,有很好的創意團隊,小明也合作過大小不一的乙方,參差不齊,乙方畢竟是盈利單位,很多時候會以浮誇的技術來忽悠甲方,很多甲方會被帶著走,但是可能會走偏。

做了非常多然並亂的事。

所以,對的事,給對的人去做,信任以及支持是前提。

第二困難是什麼?

把社會化營銷理解透,這個問題就是一個社會問題。社會化營銷在這些年的沉澱中,留下了太多褒貶不一的意見,似乎贏家永遠就是那些,微博這個軟妹子被微信大哥推到之後,社會化營銷這個話題又順利延續了下來,但是似乎感覺贏家就是這些,看到了過程中少數品牌雄起,也發現這些雄起的品牌中沒有自己什麼事。其實吧,全國大多數的企業都一樣,都在痛並快樂著。

幾乎所有的營銷人都在YY著,此過程最可悲的是甲方和乙方一起YY著。

從@三個好友開始到H5遊戲,甲方享受著殭屍或者活動用戶量指數級在增長,乙方享受著用戶喜好的大旗,拿著為甲方增加的殭屍粉出去顯擺,到最後發現事與願違,進入黑洞, 這就是所謂的社會化營銷。

其實並不是這樣,以上這些失敗的做法,也是這些年見證並自己實踐過的老路。

在這條路上,獎品,新鮮的遊戲或者是用戶看你的動力之一。但其實新鮮過後,會發現沒有依附的價值,真正吸引留下用戶的還是產品或者服務還有一個承諾。

提醒國內的從業者,國內的社會化營銷,要理解清楚,必須根究馬斯洛需求的流程來走,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社會化的背後是人,核心是人,我們需要注意,人的背後依附著什麼,文化,價值,信仰道德等等,中國的發展非常迅猛,同時,為了保持增長,國內的經濟及社會環境並非那麼完善,國內的同胞們生存的環境等外部因素導致了各種價值淪喪,各種趨利性行為誕生。所以希望大家深刻認知這點,針對消費者的人性進行的營銷活動,才可能有人關注

社會化營銷,是利用媒體工具,無論是傳統和新媒體,來宣達社會責任,使命。通過工具來表達企業的動態,給予和消費者平等對話的權利,將自己的產品和社會使命或者服務展現給消費者。由社會化工具來推進,幫助企業建立在用戶心中的馬斯洛金字塔,讓企業上升到金字塔頂端。

所以,做好本質就是社會化營銷的認知的開始,大數據營銷,概念,借熱點等等,如果宣揚不出企業的本質,沒有過硬的產品 沒有剛需的服務,都是泡沫,或者說都將在未來走向破滅,需要正確的審視。

第三困難是什麼?

堅持與耐心。

綜上所述,如果沒有一份耐心,不願意堅持,即使找到了對的人,有了正確的觀念,也是徒勞。這點在國內的企業恰恰是最欠缺的。

見過非常多的老闆大大們。對做社會化營銷的部門最大的要求是,給我門店帶多少的sales,產生多大的轉化,宣傳上做出多浮誇的效果,畫面多麼的高大上。彷彿一時間,所有的這些都變成社會化營銷的事兒了。當然,合理的運營指標一定是重要的。但是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

舉例,星巴克的咖啡與真g咖啡對比,從02年到04年是勢均力敵的兩個同城對手。

但是現在的結果呢?無論是產品線,服務,營銷,真G咖啡已經磨滅的差不多了,在其中,取勝的條件是什麼? 是更優質的服務,是更迎合消費者的產品,是更符合消費者的購物環境,體驗式的消費,以及global制定的合理性戰略目標的有效實施。

在此過程中,「社會化營銷」起了什麼作用?

1溝通的橋樑,2製作的價值信息,用創意的手段和工具做了表達,3擁有好產品及品牌概念,利用社會化平台聚攏了消費者,4快速的響應,超出預期的服務及體驗。

品牌在爬升馬斯洛需求的路上,社會化營銷的確起了承載以及傳播的作用。

但是,並非所有的企業都是星巴克,並非所有企業都那麼重視用戶營銷,都那麼重視社會責任,都那麼重視產品的研發服務的迭代升級,都那麼重視文化的建立。

要知道,餐飲要做好,是非常難的,眾口難調,高頻次服務。

這條路,星巴克走的很艱辛,但是萬幸的是,他們堅持用心服務於用戶,並堅持為用戶體驗默默的在付出。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李寧與nike,消費者願意買哪個品牌的產品?我相信大家有目共睹。做了社會化營銷,並不能為李寧帶來指數的增長,企業的產品,長期建立的品牌效應等等都是購買決策影響的因素,如果李寧要求社會化營銷部門建立後,以增加銷售量為考核目標,那結果,一定是悲劇收場。

需要的是階段建設,我相信如果目標是從鞏固老用戶,同時獲取新用戶入手,加上企業的服務升級,社會化營銷才會起到作用。

所以,認清企業的現狀,找出問題認清現狀,循序漸進並保持耐心,做不到這幾點,就看著別人YY吧。

好了,說了這些困難。聊聊做社會化媒體的看法及運營的思路

似乎所有的運營者都被迫面臨了一個問題,老闆口中永遠都是別人的都是最好的。

所有的老闆也被迫面臨了一個問題,社會化營銷到底有沒有效果有沒有用。

做社會化營銷對一個企業來說,是一定確定以及肯定有幫助的一件事。

但是企業主需要認清自己的品牌階層,不建議盲目的跟從大公司的做法。包括時下流行的互聯網+,等等。一切營銷的手段都是所謂的術,是手段,在企業沒有把三大困難想透徹之前,聽從各種理論流派的講解,分析,似乎都頭頭是道,覺得自己這麼干也能成,這就是錯的開始。

問題還是需要從本質去出發,這些被舉例的公司無疑是榮幸的,但是也是在產品層,服務面,做的非常的透徹的公司,並且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國際認知或者較高的知名度。

我也拿小米舉個例,非常多的案例講述,黎萬強如何的牛叉,小米如何的酷炫。

做營銷不花錢,做粉絲經濟如何的成功。

的確是這樣,小米的確成功了,但是,我相信有太多的企業主,只聽進去了營銷不花錢,粉絲能為自己帶來效益這兩點,或者也並非只聽進了這兩點,結果發現產品不過硬服務不剛需,面臨自己要改革的時候,卻下不去手,而妄圖找個牛逼的營銷人來用創意開路,打開一片天

但是,當自己企業品牌不夠強勢,傳播力又有多大,面又有多廣,當面臨要花錢花成本投入的時候,又有多少願意投入呢?

亦或許一個事件是可以成功,但是互聯網普及帶來的信息量爆炸,你的信息又能停留多久?我相信現在我爸是李剛,天津爆炸的信息都已經鮮有人問津了

此時此刻,一年12個月的Window又願意花多少預算去做針對性的事件,打多少的campaign來保持熱度呢?

小米成功前的故事又有多少人問津過?人都喜歡看美好的一面

奇怪的是產品過硬,體驗夠好,性價比夠高,這些點反而沒有被那些行業大號所重點關注。

企業願不願意試錯,願不願意堅持投入,願不願意站在用戶角度思考?

有沒有好的產品,有沒有超出預期的服務,有沒有更開闊的社會視角?

這些問題還是想清楚了在進行實施。

現在好的一面是,大多數企業都意識到了這些,作者工作的馬克華菲也非常清晰的認知到了這些。

我們今天不說0到1的事,說說0的一面。

國內的企業在社會化營銷的路上,因為求生存,大多數都沒有做太多的用戶建設工作。不過我相信,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了用戶的重要性,

當然,畢竟建設之路剛開始,我們就以一個假設成功的心態開始。

第一,需要審視品牌歷史的工作。對自己的業務體系做一個清晰的認知。

這裡包括了面相用戶及品牌兩端的認知,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現狀是如何?品牌希望表達的點又是否是消費者會buyin的?

這部分工作必須認清,兩端必須做好平衡,這是0的第一個動作。

第二,想清楚在未來的三年里,自己企業的社會化營銷會往什麼樣的方向去走。什麼樣的開始會導致什麼樣的結局。

我相信說到這裡,很多人會開始吐槽,當然是為企業去做創收,當然是幫助企業獲得更多業績。如果報以這個結果開始做,那這條路勢必會走偏。

一個企業的發展,想要贏得用戶市場,一定是擁有核心競爭力,剛需的產品,超出預期的服務。社會化營銷的責任,是建立用戶溝通的橋樑,為老用戶降低二次嘗試的成本,增加喜好度,帶動連帶性口碑。 為新用戶創造驚喜,提供超出預期的服務而出發。

提升的是用戶的喜好度,增加生意的機會,如果一開始就以盈利趨利為出發,思考的方向就會站在利潤的一端,用戶喜好的天秤就會失衡。

這是0的第二個動作。

第三,開始堅持去做。開始的過程一定是非常艱辛。

每個公司的體量不同,不要太過在乎結果,堅持做正確的事,正確的開始,正確的判斷,擁有成功的決心是非常重要的,堅持做對的事,結果往往不會太差。

好了,就說這麼多。有想了解更多的,歡迎加我微信。


傳統網路營銷知識把傳統的營銷放在了網路上而已,沒有利用到網路真正的發揮的作用。

社會化媒體營銷充分的發揮了全民營銷。

1,讓消費者感受到自己在營銷中的作用。消費者能參與到營銷中,發表自己的觀點,並且能影響到他人。比如在微博、微信、論壇等等社會化媒體中討論自己對產品的看法,並影響到他人。

2,讓消費者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的。不像傳統營銷,所有的信息都是直推式的,不管消費者想不想看到,有沒有這方面的需求,都要接受企業傳播給所有大眾一樣的廣告信息。在社會化媒體營銷中,企業有周到的客服,和每一個消費者有一對一的溝通,為消費者提供最專業最有針對性的產品建議和服務。

3,讓消費者參與到產品、營銷甚至企業發展的每一個環節。通過社會化媒體的大範圍運用,消費者可以通過透明化的信息傳播看到企業人員、企業內部運營的很多細節。他們也善於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看到這些信息的看法,重視消費者的企業會根據消費者的言論對自身進行改進。

社會化媒體營銷對企業有更高的要求,企業要首先擺端正自己的態度,認真、誠懇的面對自己和消費者才能保證和消費者的良性互動,為消費者帶來益處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價值。


互動VS發布


社會化媒體:來而不往非禮也。傳統網路營銷:眾里尋他千百度


推薦閱讀:

新媒體運營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新媒體營銷究竟是什麼?
新媒體運營工具有哪些比較好用的?
現代的圖書營銷是怎麼一回事?
为什么《太子妃升职记》这么多槽点依然很火?

TAG:互動媒體營銷 | 網路營銷 | 社會化營銷 | 社會化媒體營銷 | 新媒體社會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