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華為、OPPO、小米幾家供應鏈管理排名?


華為,其他。反正華為什麼東西不夠了都能拿其他的來湊


1.OPPO

2.華為

3.小米

蘋果:master。

蘋果公司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常年全球第一,所以有的人調研公司都不給蘋果公司做排名了,乾脆直接給蘋果放到master的位置。

而OPPO之所以排在華為前面,考慮的是其上代旗艦R9系列賣了2000w+,而華為上代旗艦P9全球才賣掉1000w+。而且盈利能力也比華為強。(ps這裡的華為僅指華為終端)

小米排最末是因為常年缺貨。等到其他廠家都大規模鋪貨且大賣一陣子後才拿出現貨。

題主沒提三星,估計你也應該了解三星全產業鏈的強大,放眼全球手機產業,除了蘋果幾乎沒有哪個企業能和三星的供應鏈管理能力比肩。

目前最高贊回答不會是題主自己吧,趁華為有難嘲諷一番。如果是這樣我想對你說:趕緊回去做作業準備考試吧,你這樣是很無聊的。


蘋果,oppo,華為,小米。


作為一個10年銷售經驗的人來說一下華為的供應鏈,說這兩個供應鏈之前我要先提一提海爾的供應鏈

說到供應鏈就要分解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元器件的採購,第二個部分就是生產及銷售的周轉,我先說一下第二個部分,再說一下第一個部分。

海爾的供應鏈是我親眼見過的最強大的,沒有之一,但是受制于海外發展停滯不前帶來的影響,其供應鏈並不被全球認可。

說到供應鏈就應該說一下周轉天數的問題,也就是銷售周轉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不同行業的周轉天數是不一樣的,但是大體都是以一周為基本單位的,那就是7天,不同的是,到底是七天的多少倍,然後發展到幾個月,一般業界最長的供應鏈標準就是超過90天,就算嚴重的超期了。

作為一個前海爾人,海爾的供應鏈牛逼到什麼地步我無法用精確的語言來進行描述,傳說是-3天,但是真是的情況是比這個嚴重,但是依然是全球最牛逼的之一。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海爾的供應鏈是什麼樣的?

說到供應鏈就應該說到預測,沒有預測就沒有供應鏈,當然海爾的供應體系並不是海爾自己發明的,他是學習了三星和惠普的供應鏈體系發展起來的,但是三星的供應鏈是學習誰的呢?答案是豐田

傳說豐田產品上市的時候先製造最低供應的車,發往各個4s店滿足最低銷售,然後讓各個4s店進行預測,但是4s店是怎麼預測的呢?他們是根據客戶的繳納現金定金進行預測的,其實其他汽車行業,尤其是奢侈品汽車採用相同的策略。當4s店接到現金預測,就會在系統里進行下單,然后豐田公司根據系統里的下單進行排產。當最低銷售數量的汽車到達用戶的手裡的時候,新車就會再次到達4s店,滿足最低銷售,也就是安全庫存

三星在結合了豐田的供應鏈體系發展了自己的供應鏈系統,三星要做至少t+16周的銷售預測,這個t就是當周的意思,然後t+2周預測轉化成訂單,t+3~t+16周進行滾動調整預測,但是t+3~t+16周的周銷是怎麼確定的呢?答案就是根據前8周的周均銷來進行周銷的預測,這樣會避免過高或者過低的周小預測。周而復始

海爾在學習三星和惠普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後強化了自己的供應鏈體系,大體根三星的類似,但是海爾為什麼強大呢?

因為海爾為了加速周轉,一線不僅可以依靠自己的t+2周預測進行提貨,還可以對t+3~t+16周的預測、排查、預產進行提貨。這樣最大化的利用了供應鏈上游的產能,又能造成旺銷暢銷的局面,避免供應鏈體系內因為預測準確率餓不準造成的資源浪費。因為既然是預測,就不會準確,即便所有的訂單都是由代理商下單的,也會因為代理商資金鏈、心情、庫存等原因不提貨,導致預測不準確,就會造成產品生產了,進庫了,發往分倉了,但是沒有人提貨的尷尬局面,海爾的這套體系就會最小化的減少損失,因為預測的被提貨走,排產的也被提走了,即便預產的也被提走了,就最大化的減少損失了,唯一的後果就是,產能不足了,滿足不了一些代理商的需求來。

可能大家對上述的術語感覺迷惑,這都說的哪到哪,那麼好吧,我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最後我在評價一下華為的供應鏈體系。

首先供應鏈上游有各類元器件的供應商,最好的方式是全部自己生產,但是除了三星,誰也做不到,即便蘋果也做不到。

而元器件的採購隨著採購數量的增加而降低。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到底採購多少算合理?因為採購少了,元器件陳本過高,採購多了元器件用不完浪費,有人會說,浪費就浪費唄,又不是下一代產品用不上,接著用不就好了 。但是事實是,隨著技術的革新,可能數月或者1個月,元器件就更新換代了,就不能用了,就會造成浪費

那麼好吧,一個廠家應該怎麼做才能做到既不浪費又節約成本呢?最好的方式就是預測,盡量準確的預測。

一般預測是根據上一代產品的生命周期,或者1年內的銷售台數加上今年的期望增長率來預測下一年的整體銷售台數。但是又有人會問,既然預測都出來了,那麼直接用這個數據不就好了,為什麼還要進行周預測?

這是因為,如果一次行將元器件全部採購回來會造成物流運輸一次行陳本過高,倉儲成本過高,元器件過時,元器件存儲損耗等成本的增加。

所以海爾和三星都採用周單進行預測,就是將訂單分解到周,全年所有的訂單大於等於全年預測的方式。

說到預測就要說三個術語,進銷存。進對於廠家來說就是銷售給代理商,銷就是代理商周銷售能力,存,就是代理商的庫存。除了這三個術語之外還有一個叫安全庫存的概念,因為從第一周的訂單到第二周的訂單之間有長達1個星期的時間,這個期間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能及時供貨,所以無論是廠家還是代理商,都要保證有至少1個星期的安全庫存,就是能滿足賣1個月的庫存。

進銷存的合理管控是為了最大化的滿足市場需要,最小化的降低損失。剩下的為題就是如何控制預測準確率了

控制最好的辦法就是保證每一筆銷售給代理商的訂單都會被提走,保證客戶的庫存不會造成潮氣,保證客戶的倉庫都有安全庫存。當然,這個活需要大量的人耐心,細緻,艱苦卓絕的努力,本文就不再累述來,下次回答別人的問題的時候再進行描述。

說完第二部分再說第一部分。

上文說到來,最大化滿足元器件的採購的好辦法就是自己生產元器件,但是這樣投資大,而且生產出來的產品不一定是業界最好的產品,有很大的風險,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據自己的定位來採購相應地產品。

這裡由於蘋果、華為都採購業界最好的元器件而oppo小米並不需要採購最好的元器件,所以會造成元器件採購差異。當然不是說oppo和小米不願意採購最好的,原因是他們沒有能力。

但是不同檔位的元器件生產廠家就1-3家,比如CPU最好的就是高通,三星和聯發科,而由於三星和蘋果的市場絕對統治地位直接導致華為根本無法採購到足夠的元器件,這就促使華為自己研發並生產自己的CPU,但是,由於各個廠家產能是有限的,都會將產能集中在中高端產品上,從而也造成來中低端元器件產能不足的現象,這樣也就推動來小米自主研發CPU的事情。這裡舉個栗子,當年華為mate7飢餓營銷的事情,其實華為並沒有接營銷,當年預測銷售就200萬,但是全球需求爆棚,而CPU的採購周期是10個月,導致產能跟不上,所以生產不出來,才會被誤會為飢餓營銷。

好了綜上所述,由於蘋果太牛逼,需求太大,各個供應商都不敢得罪,而蘋果從來不考慮進銷存的問題,能成產多少就賣多少,不考慮各級渠道的進銷存,所以,對蘋果來說,根本就不存在供應鏈管理的問題,所以不會被各類公司納入排名

由於華為CPU不會被業界卡脖子,所以在oppo 和小米的排名當中應該屬於老大。oppo 由於採用次級元器件的生產策略,而強化終端一線的零售能力,再加上獨特的渠道結構,所以,供應鏈排名第二,小米長期缺貨就是因為前段元器件採購經常被卡脖子,再加上缺少線下渠道,所有的銷售都是基於線上零售而生產的,所以供應鏈排名最後。

答案出來來,現在說說華為供應鏈的問題。

1、元器件受到上游供應商的供應能力限制,導致採購成本過高

2、雖然華為16年整體銷量達到1.39億部,但是分解到不同的型號,和運營商定製及區域定製問題上,導致實際每個型號的數量過小,成本無法降低,所以供應鏈管理很差

3、由於華為缺少銷售、預測及零售管理的能力,導致周轉較差,導致資源浪費較嚴重

4、由於華為終端公司管理能力墊底,運營能力太差,造成效率奇低,導致供應鏈運營如蝸牛一般

5、華為終端公司的銷售體系是繼承來原運營商體系的國際貿易體系,大大影響來其運營結果

所以華為的供應鏈體系其實是垃圾中的戰鬥機


蘋果,華為,others。


  • Gartner的排名被很多人質疑包括我
  • Gartner的排名有對盈利的考量,蘋果這種產品利潤率很高的公司在這方面占很大便宜
  • 會影響SCM performance的(可控/不可控)因素太多,相信在這行工作天天玩KPI的同事會深有體會。
  • KPI太多,評價維度就多,一個綜合的排名是很難計算出來的。某些KPI甚至會受益於一些會給客戶帶來糟糕體驗的issue。

我的結論就是這種排名沒有結論,立場的話就是:

  • 這種排名更應該注重客戶體驗
  • 利潤率低或者現金流壓力大的公司更有在SCM上努力的動力


對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的排名,全球知名度和權威性可以參考全球領先的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每年公布的全球25大供應鏈廠商排名,這份名單已經是連續第12年發布,旨在評出全球居於領導地位的供應鏈廠商,並表彰最佳的實踐範例。

Gartner公布2016年全球25大供應鏈廠商排名:

個人以為,國內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如華為、小米、OPPO和蘋果應該不屬於一個量級上的。


推薦閱讀:

諾基亞N1正式發布值得入手不?
iphone4 和其他智能手機在配備了高像素攝像頭並普及後,卡片機還有市場嗎?
手機屏幕摔出裂縫以後,能等待它自動癒合嗎?
為什麼魅族用戶(非員工)答題時會聲稱「利益相關」?
小米手機怎麼樣,好用嗎?或者有沒有推薦的?

TAG:蘋果公司AppleInc | 智能手機 | 供應鏈 | 小米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