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階級固化嚴重么,是否真的寒門再難出貴子?


寒門難出貴子,不是說不能出貴子。

1. 教育資源相對壟斷

2. 信息相對壟斷

3. 寒門培養子女的意識淡化

我的體會是大部分寒門根本就不想培養子女,大概80%吧,父母打打麻將,小孩學習,愛考幾分考幾分,以後上中專;

剩下的20%里,15%有意識去培養子女,卻不知道如何培養子女,孩子課業不好,一味的報班,不知道如何找問題。高知家庭可以從小培養孩子數理化,而沒上過大學的父母卻不行。孩子有機會可以去參加各種競賽,活動,卻連報名信息都不知道。孩子上大學選專業,兩眼一發黑,不知道哪個專業好就業,哪個大學位置好,在能做到的情況下,由於信息資源不合理,而白白浪費一個好苗子;

再剩下的5%里,可能才可以談家庭資源的問題,由於學校,環境,戶口,留學等,必須有一定家庭實力才可以做到明顯提升。

出貴子本來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責任。很多人抱怨社會階級差異大,但憑什麼一個中產高知家庭,在培養孩子上下了那麼多功夫,孩子還得和你一條起跑線呢?

我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越是社會下層的家庭,在子女教育上投入的越少,投入和產出是相關的。你既不肯投入,先天資源也不夠,哪裡有產出?寒門要想出貴子首先父母就得捨得投入,告別打麻將看電視吹牛逼。

我也見過幾個孩子,家庭條件一般,但能獲得香港新加坡的獎學金。但你知道人家父母,也是泥腿子出身,在養育子女上多下功夫么?發瘋似的天天鑽研培養孩子,早早給孩子換大城市戶口(十五年前換大城市戶口還不用和現在一樣綁定房產),全程陪讀。現在孩子月收入¥10W,而和他條件類似的表姐表哥,在做微商。

現實很殘酷,寒門大部分給孩子定位就很低,又缺乏有效的信息資源,又缺乏正反饋,在有限的資源里投入更少。當中產高知家庭,孩子在努力爭取美國TOP20獎學金而被單詞,刷題,賣房子送子女出國留學,寒門孩子能考上三本就可以大擺宴席了。

假如說中產家庭,資源(不是資產,包括戶口學區房之類)打分是100分,他們會拿出30%的資源用於培養子女

寒門資源是30分,我估計大部分也就拿出10%的資源培養子女,畢竟省下的90%資源能讓一家子過得更舒服,個別父母拿出40%資源培養子女,也會由於信息不合理而浪費,但最後永遠會有少數寒門子弟逆襲的。

結果就是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


謝邀。

咱們先說說身邊的故事。有的我熟悉有的不夠熟悉只是知道。隱去姓名,但保證故事的真實性。

姐姐A,爺爺是抗日英雄,爸爸是當年保送的軍校生,退休時是少將,其實可以在中將位置上退的,但是他不樂意,看得輕;姥爺曾經是某東部大省省委宣傳部部長,姥姥和某畫家最後的老婆北大同學,媽媽曾經做到某西部大省的省會城市稅務局副局長,因故不做,民轉軍。

A姐弟兩人,姐姐從小和某紅色胖孫子一學校,弟弟曾經運動員打過專業隊,和國內最有名的球員一隊過,還是他的文化課老師,現在轉行。

這家所有現在活著的人,前副局長駕輪椅去找裁縫做十來塊一件的人造棉汗衫,前少將每天去爬山然後騎破自行車買菜,姐弟二人都轉行自主創業,哥哥愛吃肘子加肉,姐姐愛吃麵條,沒見到什麼特別的階級屬性。

姐姐B。普通小城鎮女生,家裡輕微重男輕女,大學畢業後留京做律師。年入30萬的時候嫁另一個小城市出身比他矮但是業務好的律師,然後全職,2014年開始。男方年入300萬以上,在某細分行業TOP5,穿60塊一條的牛仔褲,而且不好看。

姐姐B的弟弟。比B大學讀得好,留在小城市,沒有合適對口工作。家裡幫買房,和同鄉結婚。普通城市群眾。

姐姐C案例我說過,軍藝舞蹈生老司機,嫁給某軍某高職。通過一些技術前幾年做點生意據說一趟600萬,見到某紅二代狠命哈,紅二代沒她靈活,但是姐姐C很多行為和技巧或者為人方式很多人不喜歡。

知道的哥哥D,家裡祖上託管一些資產,據說千億額度,絕對不像有千億的人。祖傳一個醫院持續穩定虧損N年,某年和一服務員曖昧老婆還沒坐實的時候,嚇壞了,電話讓熟人幫忙咋辦,熟人覺得「P大的事」。

某開國元勛唯一的孫子,前幾年開一破捷達,牛仔褲雙肩背,約人吃飯自己跑來,非常低調謙遜,這兩年換了車,據說換了個榮威。

另一哥哥F,資產過億不含股票,管理5個公司。女兒接送所有的工作都是他。沒事喜歡請當年的小朋友一起吃飯。

另一哥哥G,父母普通農民,2014年據說實入兩億,完全不是晚上或者電視里看到的那種,無論消費還是氣質還是生活。

——————————

答案:中國的階層並沒有固化。別說三代貴族了,那些從基層尤其像前段時間內落馬的苦出身的從基層起步的,就算他們暫時掌握了一定的金錢和社會資源,那是社會各項制度和資源分配不合理導致的畸形。他們的能力德行經營方式等完全無法支持這種急劇的資產增值方式和生活管理能力,所以只能買500套房包50個明星或者家裡放2億現金,能再土一點嗎?

如果俗氣的套用某作者關於階層的定義,那種開跑車懷裡倆妞的生活方式恰是「上層平民」的身份和階層特徵的體現。

至於寒門是否出貴子,很多人套用天涯某貼,我的意見是:以一個人20歲左右時候的見識和所謂能力去評判一個人一生的方向成就或者他後代的無限可能,是非常短視的行為!不僅短視而且膚淺。

他們對於「貴子」的定義是什麼?是國有銀行或者體制內職工嗎?要知道,公務員或者國有體制內的身份,尤其是普通員工的身份恰不是「貴」的體現,而是城市平民的身份,差異的只是抬頭和收入。

蘇寧老闆起步時曾經找鹽城某很遠很遠關係的親戚借錢(或者投資)30萬被拒,早在2005年那親戚就覺得自己守財導致的失誤就是「命」。現在那親戚守著三套房給兒子看孩子。

所有以剛畢業的孩子的性格能力就斷定其是否「貴」的,你們知道巴菲特24歲幹嗎呢?或者喬布斯?或者蓋茨?或者威廉王子?中國現在社會和經濟都在發展,而且漸漸好多東西比如資源分配方式越開越趨於合理。可見的情況是,巡視組對於資源不合理使用和金錢不合理聚集有很明顯的作用。

短期內有一些動蕩很正常,但是真的不是說你忽然意外得到一筆兩億的巨款就改變階層了,你只是改變了手上錢的數量而已。答主親見做資金盤的,從30萬到1.7億半年內被捲走的不在少數。不厚道的說,這反而是階層清理和反向固化的方式,和打老虎殊路同歸。

你父母短期內提供的條件,也許會有幫助也許會帶來困擾,但是那些都不能決定階層。大部分人對階層的幻想還是「慈禧太后每天喝四兩香油」的階段就批評20來歲的孩子不夠「貴」,我真希望更多孩子30或者60年後以實際成績讓他們看看蛇么是階層。

補個圖。


謝邀。

你沒錢的時候先得想辦法讓自己吃飽,而你越沒錢,要賺錢也越困難。這是最基本的原因。

然後,你的思維模式。如今有錢,能賺大錢的那些人都是久經折騰的人,他們要折騰別人或者要在各種折騰中活好比沒經歷過折騰的人可要容易不少。而且那些人心夠狠,下的去手,自然也能賺到比一般人更多的錢,心不狠,手不辣的現在要賺大錢幾乎不可能。

最後是機遇,你在有了點錢,而且做事夠狠辣的情況下,抓住了一個機遇,榮華富貴基本少不了你了。

為什麼說是心狠手辣?自己去問問bat員工,京東,華為員工加班情況是啥樣的。自己去查查京東當前虧損的狀態就懂了。


關注此類問題很久,因為覺得自己無知而從來不打算回答問題的我要說點什麼了,我發現那些深信這一理論的人衡量人的標準永遠是資產數目,而不問他在哪方面取得了什麼成就,在某個專業有多深的造詣,對這個社會有什麼貢獻,以及深層次的精神建設和靈魂建設。恍然發現所謂的知乎精英也會如此狹隘,不管你在專業領域多牛逼,你也是低人一等因為你賺的沒人家多。彷彿在說你是窮人你兒子就該是窮人,你孫子就該是窮人,你祖宗十八代就該是窮人,放棄吧少年,努力也無出頭之日 。

作為一個窮人,我TM不服啊。我認為是階層流動變得緩慢而已,不存在固化,什麼是固?固就是不會改變。 月滿則虧,物盛則衰。時緩時快,時高時底,人為的、不可抗的因素都會影響事情的發展,任何事物強盛後必會衰弱,只是不斷的更替迭代而已。這是自然法則

現在社會相比舊社會非常自由,想學什麼專業就可以去學,想做什麼行業就可以去做,遍地的機會,就看你有沒有那個智慧和韌勁,這個世界不變的真理就是――任何事情隨時隨地都在變化,階層永遠是流動的。

在此,我希望和我一樣的寒門子弟們可以樂觀向上的生活工作,也許默默無聞的那些年只是在紮根,腳踏實地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天到來。即便是一顆小草也能開出美麗的花。人活著追求的並不一定只是財富,這個世界上最令人尊敬的就是自食其力!做著喜歡的事,過著平凡的生活也很令人歡喜,不要讓虛榮蒙蔽了雙眼。窮富都是一日三餐,死後都會歸於塵土。一輩子,只要努力的活過,但求不負我心,就足矣。

已做好被噴的準備,歡迎探討。


呵呵 還不是某些人處心積慮宣傳的結果? 什麼快樂教育 什麼讀書無用 什麼畢業就失業 什麼文憑是車票 什麼文化不等於文憑

我想說 快樂教育在西方只存在於公立垃圾學校 捧著本武俠小說讀當然無用 你一個三本文科畢業生畢業當時就失業 文憑是車票而面試官是查票的 應聘的時候面試官看的是你到底是不是985 211


這個世界為何總有那麼多人習慣性地把階級固化=個人努力難以成功呢?成功本來就很難,既然努力就能成功那世界成功人士怎麼就這麼點?

其實我一直覺得階級固化=個人沒有成功的機會,反之如果這個社會仍然給予多數人成功的機會,那麼這個社會不管一幫人再怎麼說,都是一直處於流通狀態的。

而現在很多人信了表面,覺得所謂階級固化(按不少人對此的定義)其實就是人間常態,但問題來了:把你丟到改開初期,你有那種能力去抓住機會成功么?

真的是,一群人當自己是大爺,不成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去懟一波社會,有這麼多時間還不如看幾本書老老實實開拓下眼界,再學一門手藝實在。

(當然不是讓你就在自己身上找問題,做事要綜合看而不能一下子極端,我知道現在經濟不好所以很多人不滿情緒爆發了,但是也不能藉此就自暴自棄吧?那這不就太可悲了么?)


本身就是句屁話,豪門也難出貴子


最近因為關注《人民的名義》,跟人掐祁同偉。好多人把自己代入祁同偉的角色,說是上層階級對下層階級的打壓和歧視。我覺得很吃驚,特地來搜了這個問題。

我個人的看法是,中國的階級還遠遠不到談固化的時候,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的教育資源相對分配公平。九年義務教育,高中和大學的學費即使最普通的城鎮職工家庭都負擔得起,還有各種獎學金和貸款等補充機制。最重要的是,中國好的學校也都是公立的,招生都是通過統一的考試。

這對於個人的意義就在於,無論你處在社會的哪個位置,理論上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提升。有人要說,我一個西部農村的北漂,一輩子供一套房,怎麼跟帝都魔都拆二代比,但是不要忘記了拆二代們能有今天也是通過兩三代人的積累(必須承認有運氣和時代的因素在裡面),而你自己就算一無所有白手起家,只要在大城市裡只要有一席之地,你的下一代不也有了一個更高的多的起點了嗎?

還有,我國雖然說是搞所謂的市場經濟,但目前仍然是國家意志控制資本,而不像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是資本控制國家。這意味著只要國家願意,各個行業的資源配置政策傾斜等等,可以隨時調整,隨處都可能出現機遇,在這種時機,我不否認那些先天擁有更多資源的人會比普通人更接近機會,但他們也絕不可能壟斷所有的機會。就像豪門裡也有敗家子一樣,寒門怎麼就不能再出貴子?


推薦閱讀:

根據寒門再難出貴子,我們所在的階層已決定了我們的命運。那麼努力讀書還有什麼意義?
貧窮會導致判斷力下降嗎?能否具體介紹下研究原理?

TAG:文化 | 教育 | 社會 | 時代 | 寒門再難出貴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