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鼻音和後鼻音的區分是怎麼出現的?
這個問題問得好!其實普通話前後鼻音最顯著的區別不在於鼻音韻尾,而在於主母音。
母語分前後鼻音的人說普通話的對立的前後鼻音的主母音都是不同的,用國際音標表示:
an /?n/
ang /ɑ?/en /?n/eng /??/in /in/
ing /j??/un /w?n/ong /??/ün /?n/iong /i??/
實際上在普通話的語流中,n和ng大部分時候都不成阻和除阻,只是將母音鼻化,所以說只有主母音不同,纔能區分所謂的「前後鼻音」。如果主母音完全相同,那麼不成阻的鼻音在語流中消失後,鼻化的主母音是也完全相同的,所以不能區分。
對於大部分不分前後鼻音的方言,譬如江浙方言和西南官話母語者,只是區分in ing en eng困難,但是能分清an和ang,un和ong,這主要是因爲in ing /i/、en eng /?/主母音相同。也有的方言an ang、un ong或ün iong也不區分。
至於「前後鼻音」的區分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答案是古已有之,從《切韻》一直到《中原音韻》,前後鼻音的韻類沒有跨類合併過。要說在許多方言中前後鼻音的區分是什麼時候消失的,倒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本來就是兩個相近但不同的音,有些語言區分,有些語言不區分都很正常。
通常情況下,語言誕生之初就是分的呀~~
只不過後來有些人就合起來不分了。。。@郭家寶 把普通話的情況說的比較清楚了,我簡單補充一下然後說一下其他語言的情況。
普通話中,我們所說的前後鼻音的區別不僅不體現在語音學上的前後鼻音的區別,而且根本【不是】前後鼻音的區分,而是母音的區分。不管是前鼻音/n/還是後鼻音/?/導致的母音鼻化只會產生同一個鼻化母音,所以如果母音一樣,鼻化後的音也會是一樣的,最後只能靠最後一點點的/n/和/?/區分,而且由於普通話中鼻輔音經常不成阻(比如天安門中""天""的鼻音/n/)(成阻的意思是對氣流造成阻斷,比如你如果持續發「嗯」這個音,你會發現氣流無法通過口腔出去,只能通過鼻腔),所以會導致這種區別進一步隱藏。可以嘗試發""談?""和""糖n"",應該會感覺聲音和""談""""糖沒有太明顯的區別(或者問一下身邊的人你說的是什麼字,根據你的發音情況最多聽成談嗯/糖嗯,但是不會混淆這兩個字)。
所以說漢語中我們所說的前後鼻音本質上是不同母音的區別,只不過漢語中不同母音和/n/ /?/的組合固定,拼寫中不同的母音用同樣的字母(a/e/i/o)表示,只通過n/ng來區別,所以才給大多數人造成這種假象。
也正是因為普通話中鼻音常常不成阻,導致母語為普通話的人對這兩個音並不十分敏感,再加上我系統學習英語發音比較晚,於是經常會搞混英語中的前後鼻音(也就是真正的/n/和/?/)。這種區分是怎麼出現的?並不是區分出現了,而是本來就存在於這兩個音,聽起來有點像但不完全像罷了。這兩個音的區別在於成阻的位置不同,/n/成阻於口腔前方的Alveolar(齒槽),也就是我們發/t/時的成阻區域;/?/成阻於口腔偏後的velar(軟齶),也就是我們發/k/時候的成阻區域。
偏一下題,普通話中的「嗯」其實是/?/,北方人閉著嘴(為了阻止母音的產生)自己「嗯」一下會發現舌尖的位置靠後,和/k/的成阻位置一樣。在老一點的字典和輸入法中拼音會拼作「ng」(用智能ABC的時候有沒有奇怪為什麼輸入en只能出現「恩」,不會出現「嗯」?),無奈文盲太多所以現在至少大部分輸入法會使用en而不是ng(好久沒看中文字典了)。anyway,正是由於他們不同的成阻位置導致他們在實際使用時的不同表現。比如說,在英式英語,德語,希臘語等語言中,以/?/結尾的單詞經常會多出一個/k/的音 ( being /bi???k/ ),這個音因人而異一般不會和正常的/k/一樣明顯。美式英語中由於/?/的音靠前,接近alveolar的,也就是/n/成阻的位置,再加上美國人懶,所以在美式英語中經常會將/??/發成/?n/,看美劇多的人會注意到經常會有doin", goin"之類的字幕,就是這個原因。就不一一舉例了。至於聽感上有什麼區別?閉著嘴把舌頭放到你會發/k/的位置上發「嗯」的聲音,再仔細地發「摁下去」中的「摁」,北方人應該能直接聽出兩者的區別,南方人我不知道。推薦閱讀:
※語用學是如何理解和研究隱喻的?與認知語言學有何不同?
※為什麼世界上不少語言分不清 /p?/、/t?/、/k?/ 送氣音?
※作為一個在方言區生活的人,普通話算是母語嗎?
※漢字「二」在日語唐音里為什麼是「ル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