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 就讀是怎麼樣的一種體驗?


在加拿大,能叫得上麥大的有兩所,大麥大是McGill,加拿大數一數二的名校,而小麥大(以下麥大均為小麥大)則是McMaster,也能算是加拿大Top 5了吧。

麥大的歷史在加拿大高校中算是中等,也是19世紀末,起初學校在多倫多,是以貴族子弟為主,後來因為某些原因而搬離了多倫多,來到了另外一個大城市哈密爾頓(人口50萬不到,在中國算小了),但實際上並沒有太遠。而且自從美國獨立戰爭之後,大批支持英聯邦的人士選擇北上,來到了加拿大,其中大部分人居住在哈密爾頓,這也間接促進了這個城市的發展。哈密爾頓過去被叫做『鋼鐵城』,幾家赫赫有名的鋼廠就在這,而且據說六十年代的時候,遠遠地沿著安大略湖,還沒到柏林頓(Burlington)就能夠看到這裡煙囪排除的烏雲,那時候這兒環境是非常遭到加拿大其他地方人的鄙視的。直到現在,鋼廠的發展不如從前,環境變得好了很多,可還是給人留下了不少陰影。

我就讀的是工學院的材料系,非常小的一個系,繫上的老師大約十來個,大部分都是以鋼鐵為主,這也是和哈密爾頓過去發展緊密相聯的。其他的系,我不太清楚,工學院都集中在一棟大樓Johns Hogins Engineering Building(時隔多年不知道我還品德對么),簡稱JHE,大概就是機械、計算機、化工、材料、工程物理什麼的了。材料系的整體實力,據官方自稱『曾經是世界前十』,當我每次把這件事和我在美國的同學提及,他們都會會意的表示理解。總而言之,材料系的電鏡中心和XRD實驗室確實有這個實力,但是至於其他,我就非常表示懷疑了。

以加拿大國內而言,麥大的中國人不算多,比UBC,多大,滑鐵盧什麼的比例要低不少。但是你時常在校園走走還是看得到不少中國人的面孔,也聽得到熟悉的中國話。實際上,如果留學來加拿大還是和去香港、新加坡差不多的,因為中國話非常通用。這裡的學生呢,談不上刻苦,也算不上懶惰,有時候去圖書館或者自修室,其實也並沒有我在國內讀書時看到的震撼場景,有認真的學生,但大多數並不是如此。過去我在麥馬論壇或者其他的地方看到代考很盛行,所以也意料到如此。

關於麥大的課程和考試,這是轉載。。。

『研究生課程分成兩種。一種是單獨為研究生設置的課程,這種課程周期短,總共就只有那麼幾節課,但是每節課的時間比較長,往往是一個下午(從兩點到五點)。我選了一門課程,名字是《Solid State Polymer Analysis》,主要是針對於聚合物的幾個前沿方向的小專題講座。上課的模式非常特別:老師基本不講課,所有的教學內容(講座)均由學生來負責。老師只是在學期開始前,給每個選課的學生髮一本小冊子,小冊子的內容就是他在這門課中負責講座的主題,學生回去後以小冊子的內容為主體,然後配合一些自己找到的相關資料串聯成整個講座的內容。每次講座中,學生大致陳述30-45分鐘,然後附加上15-30分鐘的提問時間,如果老師有興趣的話,他會對這次的講座內容進行一定的評價和要點補充(10-15分鐘)。上課的地方是在一個圓桌會議室,大家(加上老師有9個人)圍著桌子做一圈,桌子的一側是投影儀,用來做幻燈片展示或示意圖片投影。這門課的給分非常奇葩,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關於講座內容,是否邏輯流暢,是否簡明扼要,是否涵蓋所有要點,是否有較大的知識錯誤;第二個部分是關於你對提問的回答,是否正確合理地解釋了想像;第三部分是在別人做講座時,你的提問是否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是否屬於有意義的話題。要想得分,你就得問別人問題,還不能問膚淺的問題。這樣一來,雖說每個人只需要準備自己的課題,但是如果想要問別人問出個「水平」來,你就不得不深入地去了解別人的課題,認識別人的課題。所以這種模式反倒是使學習強度遠遠大於那種聽老師直接講課的方式。當然,我就比較頹了,每次都是絞盡腦汁總是問一些比較無水平的問題,最後無濟於事。

而另一種課程則是研究生和大四學生共享的課程。這種屬於那種隨基礎但又具有很多前沿話題的課程。我選的課程是《Advanced Semiconductor Physics and Devices》,這門課程內容主要是說有機半導體物理以及有機半導體器件和納米半導體器件。課程老師是一個土耳其人,非常富態,而且特別喜歡笑,很和藹可親。可能因為她博士的時候導師是中國人,所以她對她這門課唯一一個中國學生比較感興趣,總是會問我這個聽懂了沒,那個會用了不。這門課是在一個小教室上的,總共只有11個人。上課方式和國內差異不大,都是屬於以老師講課為主的模式。但是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這門課有教材,還有兩本:老師每次都是說大家聽完課後回家要把教材複習一下。剛開始比較懶,回家也沒怎麼看書。直到快考試的時候加緊看書,發現怎麼教材里的東西和老師講的東西不太一樣,有些東西壓根就沒有,甚至有些東西和她說的不一樣。在此後上課中,我就非常注意她幻燈片里一些主要內容的引注。我發現這些內容引用的圖片、公式什麼的基本都是2000年後(比教材晚)的文獻,最新的一篇還是今年的綜述——教材怎麼可能會有這些東西。有些地方還在糾正課本上的錯誤(或者說局限,比如一些原來認為經典的模型),引入了很多學界最新取得的共識和結論。這樣一來我就麻煩大了,需要按照她的講課思路來不斷地跟進新文獻,了解新進展,不能完全按照課本說的來學。一下子壓力忒大了不少。

這裡的課程,還有一點就是非常注重Presentation或Project。每門課程一般都會設置出一個這樣的內容,希望上課的學生能夠根據課程所學的內容,結合新近的研究,作為一個專題,講述給其他同學和老師。內容當然非常重要,但是如何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和認識卻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事情。這一點上,歐美的學生往往非常善於表達。我老闆經常說,歐美的學生一點科學常識都不懂,但是就有一張嘴皮子,無理取鬧的東西硬是說得天花亂墜。中國或者亞裔的學生在這一點上就要差多了。本來一輪Presentation下來,我覺得我差不多是墊底了的。但是突然發現,那兩個韓國學生表現得更差勁,明明是再說自己這段時間發表的一篇論文的實驗部分和結論分析,卻總讓人覺得是在旁徵博引別人的成果,而且口音非常重。我總覺得她在說思密達、思密達,後來才意識到他們是在說semiconductor。

課程上完了,就得要面臨考試。聽說這裡有的考試非常特別,就是學生挨個到老師辦公室里和老師談話半個小時,半提問半聊天的性質,老師通過談話了解到你學到了多少,大致是什麼程度,然後給你打分。而我暫時還沒有遇到過這種神一般的考試,我的考試就顯得比較正常了。這裡的考試一般都是在學校的體育館裡舉行,體育館裡擺滿了桌子椅子(300+) ,桌子上放著考題和答題冊以及一個塑料袋子(用於盛放考試要用到的物品)。考場的座位順序是亂排的,這裡舉行十幾門課程的考試,我花了好幾分鐘的時間再找到了我對應的課程的考試席位(周圍是別的課程的考試)。考試的試題就是一到兩張寫著密密麻麻文字的紙(綠色的),而答題冊(黃色的)就是一本作業本,裡面大概有十多頁。可以草稿與答題並舉。考試允許每個學生攜帶一張A4的列印紙,上面可以寫著任何你考試需要的東西(公式、概念、定理、圖像、常數等等),考卷上是不會為你提供這些東西的。考試時間一般是兩到三個小時,中間巡考人員也會為你提示你現在離你這門考試結束差多少時間。不過我發現歐美的學生還是挺自信的,大部分人都是提前交捲走人。我參加的考試時三小時,不到半小時就有高個子的金髮帥哥自信滿滿地背著書包離開了。』

學校是食堂去過幾次,沒有太深的印象,倒是Phoenix頗受學生的歡迎。我完成答辯的那天,師姐帶著我和和師妹們(對的,整個實驗室就我一個男的)來這喝酒,恩,畢業的人可以免費拿六大杯啤酒。。。學校的宿舍沒住過,我住在學校外面,不算遠,每天清晨起來走個10分鐘就到了。房東是個老太太,很和藹,喜歡嘮叨,但挺隨意的。我住的那段時候,她曾經歷過一次瀕臨死亡的考驗。她的子女不在身旁。有一個月,我下班回家天天幫她端水熱飯,她挺開心的。有時候我挺煩和她聊天的,老太太無聊,生活也不規律,喜愛薯片、抽煙和可樂,常常半夜矗立在陽台上抽煙遠望(室內是不允許抽煙)。每次逮著機會總要和我嘮叨一番,比較欣喜的是她對中國人挺有好感,而對孟加拉人滿懷憤恨,原因是他們曾經把盤子鍋子堆在廚房裡一個月都不清洗。我第二年快畢業的時候,學弟也來這了,帶來了他的妹子(他們打算等我走後把我的房間也包下來)。然後老太太憂心忡忡地更我說,我知道我們美洲的人比較open,但是我覺得年輕人還是要規矩一些,我挺反對婚前性行為的,而且如果他們晚上那個,對你的生活也會有影響的,你要勸勸他們。弄得我臉陰一陣陽一陣的。她接著說,你是個好孩子,要多參加party,多認識女孩子。。。(我怎麼突然感覺我像是屌絲一樣了)其實有些話我怎麼好和學弟他們說呢,大概就爛在我心裡去了。

其實兩年的生活,最開心的一段是和幾個同學一起東遊的旅程。兩男兩女,東部三省。那段日子真的特開心,大概我自己也變成了另外一個我了。路上什麼都沒有發生,只不過有些我覺得那麼枯燥無聊的經歷,說給他們也可以笑得前仰後合(這大概是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好有幽默感了)。當然,也有一段特別黑暗的日子,這就按下不表了。

剛來的那段時間,還沒有現在的nations(很大的中國超市哦),我也還沒拿到駕照。每次都是在兩個小的中國超市和Fortino"s買菜回來自己做,以至於學姐畢業的時候更我說她超級佩服我,一個男生竟然可以整整一年都是自己做,天天帶飯,不吃外賣。其實這裡面的辛酸她哪知道。第二年的時候,生活輕鬆多了,尤其是答辯準備的那會,我要不就是Gino"s Pizza,要不就是華南或者北京小屋的外賣,著實胖了不少,懶了不少。現在依稀還記得北京小屋,這正是個神奇的地方。但凡我遇到的所有中國同學,頭強烈吐槽這家店,出了蒸的飯能吃,其他的也就只會做番茄炒蛋了。可是我自己去的時候,覺得還行,也沒有那麼糟糕,況且那個老闆娘(哈爾濱人,過去在國內是鋼琴老師呢)超熱情的,每次過去都會介紹他們最近又研發出了什麼新的菜式,受到各界的廣泛好評。每次聽到這,我都只能微笑的表示我願意做這個小白鼠了。最後還得說說我考完駕照的那天半夜,教練突然打電話給我,我還以為我出了什麼問題,要被吊銷駕照了。呃,教練聽說我要回國兩個月,以為家裡安排相親,急著給我介紹對象,他哥們的女兒。。。我一下子汗了,趕緊百般推辭,無奈最後留下了一個手機空號。時隔兩年了,也不知道那個女孩現在怎麼樣了。

我曾經想,在這的兩年算不算白呆了,可是想想也不是,我至少學會了鏟雪,學會了雪地行走不摔跤、不濕鞋,一下子成就感就有了。要說現在最懷念的,還是學校正中草地里的櫻花樹,那時候時間緊,沒機會,要是現在,我肯定願意靠在那晒晒太陽,虛度一天的時光。想想今年又要舊地重遊,一下子百感交集,不知道到時候會有什麼感受,或許真的會相逢一笑泯恩仇吧。

(我的話很碎,沒有重點,想到哪說哪,也不算是回答問題,只是今天無聊隨手而發了)


今年來這邊讀life science第一年

welcome week的活動很多 志願者熱心讓我感動到飛起/

宿舍很棒/好吃的東西出門走半分鐘就能買到/

麥馬所有人都很nice/

讓你不知不覺就愛上這裡了/

漢密爾頓是個安靜的小城/

沒什麼亂七八糟的地方/

安心/平靜/

學習的時候也不會被打擾/

哦對了今早還有shaggy來麥馬開concert/

總之選這裡沒有後悔/

比多大一個課一千多人好太多/

感謝自己當初的選擇吧??

圖為麥馬很老的一個建築/

前兩天學校還臨時搭建了一個摩天輪給我們玩/隨手拍的/

教室/

校園草地上經常遇見的不明動物(可能是鵝吧)

在圖書館困了還能自己找個小沙發睡一覺/

有天滑滑板 夕陽很美/

清晨的天空/隨手拍下就倒頭繼續睡嘻嘻嘻/

總之/這裡真的很棒/LoveMcmaster

再補幾張圖吧/

篝火小聚會/

一小幫人圍著篝火/

不大 但是夠溫暖/

棉花糖烤到外面微焦/

幸福感不要太強/

麥馬秋天真的太美太美太美/

忍不住遊客照/

萬聖節/

網上投票91%讓教授cos冰雪奇緣裡面的elsa/

Kim教授就真的扮了Elsa(捂臉)/

來上課的時候還特意整了出場音樂let it go/

不得不說是有一絲辣眼睛/

去downtown吃川菜還吃餃子/

那餃子好吃到有點想哭/

明明在國內打死都不吃餃子的人/

還有前兩天去洗漱的時候遇到一個金髮妹子/

大半夜兩點我倆在洗手間吐槽各科作業/

吐槽夠了哈哈大笑然後各回各屋/

我又來更新辣//

??這我考化學走進考場的必經之路/

每次考試都會take一張走廊照片/

告訴自己:上路了。

【其實我也搞不懂自己為啥這麼有儀式感】

周末的下午/

校園邊上隨手一咔嚓/

#theMomentsMakeULoveUrLife


謝邀, 我馬上也是四年級的學生了, 也在這住了三年了 應該算比較了解? Mac的話, 那必須說到mac在的城市Hamilton. 雖然來Hamilton之前我都沒聽說過這個地方....畢竟在土狼屯的人 估計都沒什麼興趣了解土狼屯以外的安省城市. 首先說城市吧, 三個字, 小破舊...連我這種在土狼屯郊區的人都這麼覺得, 國內的孩子估計更這麼覺得(雖然我已經好多年沒回國過了, 但是聽說國內基建特別發達, 特別方便, 東西特別便宜). 校園的話, 中型大學所以並不是很大(比起ut和mcgill之流), 基本上步行十五分鐘以內可以從校園的任何一個角落到另一個角落(不迷路的話). 校內engineering的樓比較多比較新, 嘛, 畢竟是學校擅長的方向, lifesc/healthsc的也不錯, commerce的就一般般 (冷知識, 我們學校醫學院和商學院的名字很像, 都包括了DeGroote這個人名, 為什麼呢? 因為這貨上個世紀捐過兩次錢給Mac, 一次給醫學院一次給商學院, 賊雞兒土豪, 然後我們學校就把兩個學院的名字都改成這貨的姓了...). 可能剛來的時候會覺得校園很有feel, 但是其實久了就習慣了, 核電站倒是一個讓我很好奇的地方, 雖然從來沒進去過, 總感覺有點慫...雖然上課的時候也有坑比隊友, 但是比率並不是那麼高, 偶爾吧(中國人西人都有, 不過給我的感覺是中國學生裡面坑隊友的比率高一點, 有可能是我的錯覺). 然後學校裡面大家都很友好, 無論是staff還是同學. 剛入學的時候, 會被一大波學長學姐熱烈歡迎(如果你住校, 順便強推住校, 畢竟是可能一生就一次的體驗, 雖然我看到很多一年級的中國學生選擇住外面說萬一分到老外是有, 生活習慣不一樣, 合不來, 不過我說, 習慣合不合得來 和是哪國人應該沒什麼關係吧...畢竟要是對方坑 無論是哪國人 都坑. 而且申請res的時候 學校會讓你回答一堆問題 會儘力把你分配到合拍的人一起的). 學業方面的話, 別的系我不了解, 商科的話, 一年級會有Cosa, 是一位勸退姐, 意思就是一般人上她的課都會受苦. 之後的話 prof大部分都不錯, 我覺得Marketing的最好! (有可能是我focus marketing的原因, 啊哈哈哈). Finance的prof總感覺普遍有點坑, 有一位逼你買他寫的書(錯誤連篇, 而且exercise直接給答案 不給過程), 要不就是上課和念經一樣讀pdf, 真的困....Accounting的話 除了Kevin 另外兩位我碰到的 都很不錯, 講的巨細而且很負責. Supply Chain也是挺好玩的一個分支, 上課會玩一些很有趣的mocking game (i.e. beer game) (是的沒錯, 我讀了很多奇奇怪怪commerce裡面的分支, 主要是出於好奇 嘿嘿嘿). 大概就只想到這麼多, 嘛, 總而言之, 是我的母校, 總不可能嫌棄的, 可能grad school也會在這裡念, 啊哈哈哈, 逃脫不了啦


麥馬的學生普遍 很呆萌 很認真 很善良 嘿嘿

ehhh 最近高中的老師讓我寫一下麥馬的就讀感想我發現自己還是挺愛麥馬的 就在這裡分享一下吧

麥馬是加拿大六大名校之一,位於安省優美的旅遊城市漢密爾頓。距離多倫多,尼亞加拉大瀑布及美國水牛城約一個小時車程。麥馬擁有國際一流的實驗室和北美少數擁有自己核反應堆的大學之一。麥馬同時還擁有在加拿大唯一能與McGill相媲美的醫學院,以及一流的商學院。其工程學院在北美更是名列前茅,經常被北美同行和工程界稱作加拿大的MIT.

自己對各專業的看法:

Health Science and Life Science(麥馬的life science 就是science), 這兩個是麥馬最有競爭性的系 。是進入醫學院的基礎。 其中Health Science競爭比較激烈,錄取的都是GPA 90+,有豐富的課外活動的全能型學生。我大一的室友就是被Health Science 刷下來現在在Life Science的學生,她高中畢業的GPA 是93,同時她還兼任音樂社社長有自己組織的樂隊。所以,要求很高,但90+%的畢業生都會進入Medical
School. 有趣的是,這個專業有很多研究需要「小白鼠」,還記得我大一志願參加了一個實驗,測試的是每周固定三次強效運動對體能的影響。沒想到沒過幾個月在微信推送里就看到很多人轉發那個實驗的結果。這也從此讓我對體育運動有了新的看法,這個會在後面大學生活部分有詳細解釋。

Engineering, 麥馬中國人最集中的系,學校大多coop工作機會都分給了此專業。工程系的各個專業畢業前景都很好,我認識的學長學姐基本都找到了滿意的工作。當然這麼好的就業前景也就意味著在校很繁重的學業,也有個別麥馬被t 到college的例子。

Commerce, 很多商科學生會選擇在大學期間去英國交換。從就業方面來看,公司更注重學生的leadership skills. 在 大三,大四的時候會有大量的group work 和presentation,對英文的口語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Social Science,常年被評世界前50 ,每年有大量Research Fund 給學生做研究。 這個系裡的大多專業,對英文寫作能力要求較高。 還記得我大一時選了一門political science課,每兩周就要和小組寫一篇essay,那一年還要寫2篇15+頁的論文,midterm 和final 也都是essay 的形式進行提問。 本地生告訴我麥馬的social work在加拿大很有名。

Art and Science, Psychology(under Life Science),
把一個系和一個專業單獨挑出來說,因為它們每年都是限制60人進入的。 Art and
Science, 顧名思義 文科理科都有很多要學的專業課,不少偏科的小夥伴就望而卻步了。Psychology, 對國際生的英文理解能力要求比較高很多概念對於本地生來說是常識,我們就沒有那麼了解。Psychology又分 Social Psychology (social science), Psychology (Life Science), Psychology, Neuroscience Behaviour( 簡稱PNB): 前兩個都是無限制人數的,PNB 是每年限制60人 同樣也是社科和科學都要非常優秀才能進入大二的此專業。

附上幾個大學的圖片:

地理環境:離多倫多開車只要45分鐘的車程。當時考慮到自己可能會經受不了城市裡很多的誘惑又不想去一個交通不方便的城市,所以麥馬是很好的選擇。周末想要出去買買買就搭車去多倫多, 平時也可以待在學校里安安心心學習。
漢密爾頓這個城市有很多自然風景,因擁有100多個瀑布而被稱為瀑布之城。因為個人比較喜歡戶外活動,所以會偶爾和朋友去hiking, 觀賞一年四季的瀑布。而且成為麥馬學生在漢密爾頓有很多優勢,比如:所有博物館全年無限制免費進入(除了戰鬥機博物館),全年免費公交卡,很多餐廳的麥大學生優惠價格等等。麥馬的後院是一個國家公園,如果學習累了就可以去後院轉轉,夏天走進去是一片湖 冬天湖上結冰以後會變成天然的溜冰場,很多當地的家長會帶著孩子來玩耍。

附上幾個漢密爾頓城市和博物館的照片:

國際生優勢:麥馬有很多幫助國際生學習英語的項目。比如,你可以每年和一個native English speaker (student) 學習英文,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topic
和方式與他/她進行交談。還有 friendship family 項目,學校會幫你聯繫一個當地的家庭,從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給予你幫助。基本上家庭成員會每月帶你出去玩一次,然後Thanks giving 和Christmas 之類的節日會請你到家裡吃頓盛宴。 這兩個項目我都有參加,都是學校免費提供的,不過我會經常給幫助我的人一些小禮物已表示我對他們的感謝。上大學三年來我和那個家庭的感情很好,也目睹了一對年輕夫妻從二人生活,到懷孕生寶寶的過程。 真的好喜歡他們的寶寶,好可愛!

大學生活:步入大學以後定義一個學生是否優秀的標準便和以前不一樣了很多。 GPA 不是一切,反而一個人的文化軟實力和表現自己的能力慢慢成為評量一個大學生是否優秀的標準(文科)。情商,視野,個人修養,個人包裝以及領導能力都是在書本上學習不到的。 非技術型專業會非常鼓勵學生髮展自身的軟實力,因為提升這些軟實力才是高等教育的目的。大一意識到這一點之後便給自己定了一些小目標,比如學習韓語去韓國上summer school,堅持每周三次健身,找一個小夥伴和自己進行讀書心得的交流。首先我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開始探索,作為一個追星族感覺整天抱著屏幕舔屏很浪費時間。便想為什麼不學習韓語了解其娛樂產業文化,這樣以後就可以和自己的idol更近一步了,於是我開始自學韓語,同時報名了韓國的暑期學校。其中有一門課就是專門介紹韓國的娛樂產業,教授本身就是一名電影製片人。上課時動用了自己的很多人脈來當guest speaker (來自星星的你和城市獵人的製片人,紀錄片導演和SM特約記者)。給我從深層次的展現了韓國娛樂產業的現狀與發展。其次是健身,剛上大學時像大多數學生一樣get freshman 15(大一新生會體重莫名增加15磅,不過我貌似漲了30 磅),基本當時和高中同學見面的第一反應就是 「你胖了!」,那個時候我就參加了上文提到的運動實驗。 發現運動不僅可以減體重,還可以皮膚變好,頭腦清醒。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每周都要固定去健身房三次 即使不去也一定會進行戶外活動。而且健身會讓自己心情變好,專註力變強 免疫力增加 真是百利無一害。強烈建議大家都去健身!(刪了一點點東西)

給即將上大學的學弟學妹們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議:大學是一個能讓你們見識更廣闊世界的平台,給自己定一些SMART( specific measurable attainable
realistic timely) Goals. 等你們在一個一個checkbox里划上鉤的時候,會發現自己與原來那個沒有目標的自己進步了那麼多。GPA很重要但也沒有那麼重要,要注重自己身心健康發展讓自己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專業方面可以聽取一些別人的意見, 但不要因為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以上都只是我個人對大學生活的觀點,如果你喜歡成績單上滿滿的4.0,那很好,對找工作或讀研究生是一定有幫助的。 每個人都有想要從大學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祝大家offer快快到!


本科工程生一枚,就讓我說說感受吧,PS 本人意見不代表全部

-------------- 天氣

開學9月到12月屬秋天,不是很多雪,天氣大概10度到25度

第二學期1月到4月,就看人品了,過去四年有一年是基本沒雪的,其他時間,雪大起來的時候能出門的都是英雄,但學校應該也會有snow day的

----------- 城市

Hamilton 可是曾經輝煌的工業城市啊,湖邊的工廠真的很多,但注意是曾經,現在已經...... 不過聽說還有不少運作,反正東邊感覺像貧民區了...市中心和西邊,或者山上,都是比較富裕的地方,都很安全

---------- 學校環境

那個傳說中的反應堆... 請不要迷戀,那個大多數時間都是裝飾。本科生碩士極少會進去看,聽說偶爾一些教授或者博士會去看看吧。其他的,其實環境是不錯的,靜中帶旺,可以這麼形容嗎?中餐館還是不少的,至少還有中國超市呢!

----------- 學術

Software i compute science:大神並不多,老師也一般,因為麥馬並不是CS出名。但北美這地方,軟體的工作實在太多了,只要你是願意干,並稍微學得好一點,就能找到工作了...而且感覺軟體系好像逐漸變大了

Electrical a computer engineering :這個大神相對多,因為是比較火的專業,很多國內來的大神就是讀這個。感覺是因為多大Waterloo沒考上,才來這裡的...還有一個建議,除非你是想干能源方面的,或者是telecommunication方面的,或者是有關磁場方面的,才選EE吧。要不你就選CE吧。

機械工程:麥馬有很多設備都是為mechanical 做的,除了工程主樓一大堆設備外,還有一個automotive centre,全是研究mechanical 的,估計是工程裡面人最多的系,雖然ECE也不少。

醫學:請來這裡吧,不用考慮,醫學院就是一座公共醫院,聽說分數挺高的,加拿大第一宗伊波拉病毒病人就是被送來這裡的,其他的就不說了

Chemical engineering: 先強調一點,如果你以為化學工程是一天到晚泡實驗室的,就大錯特錯了!更多的是,用電腦做做模擬。

Engineering physics: 雖說學校有個nuclear reactor,但聽說本科學生是不允許進去的。之前研究過這個系的課程,基本是以下幾個方向:半導體研究,納米科技,核技術,光學技術。全是高大上的物理學。對你沒看錯,某些同學真想學半導體物理學的話,請不要搞混EE和eng phys,eng phys才是學半導體的。

商科:麥馬並不是商科出名的大學,所以就順其自然吧,不過有不少都去做exchange students,去什麼英國的Leeds 啦, shied field 啦,還有日本的啦,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啦,哎呀太多太多了。反正最後畢業了還是往多倫多那邊跑。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意見,高富帥白富美請無視我。對於一些讀商科的同學,基於一些讀商科的朋友的經驗和個人經歷,我可以給點小建議你們(非會計,非金融的同學),僅僅靠書本上的知識可能會給你們職業前期帶來點困難。如果可以的話,在大學期間,攢攢點人脈,多培訓一下自己其他的技能,例如口才, event planning ,甚至編程。在你的職業前期,會受益非淺。

----------- 就業

這個方面,僅僅是工程系,其他學院不能作為比較,給你個概念吧,學校招聘網最高峰時有300個job post,其中50%跟軟體有關的,20%跟硬體有關的,剩下的會有去做power的,manufacutring 的,civil的吧...那當然,會有不少人沒通過學校招聘網找工作。去厲害的公司的人也不少,什麼NASA, Apple, Microsoft, 畢竟金子到哪裡也會發光的。

================== Updated in Dec 2017 ====================

就最近最火爆的AI一說:

2017年的麥馬終於發現了自己在CS方面落後於世界了,終於有一波人在研究,而且也officially 做了一次workshop (McMaster.ai) 。但更多是一群PhD和Master學生在研究,導師在AI這方面甚至比學生還落後... AI這方面學校提供的課程很少,反而PhD組織的研究會更多。

想本科在麥馬,從課程上想讀到AI相關的知識的話,估計有點難度。截止到2017 Fall Term為止,麥馬尚未提供本科直接讀跟AI相關的科目。(Source: Course Listings - McMaster University - Acalog ACMS? ) 連雲計算和大數據都沒有... 然而2017年麥馬的本科CS入學分數已經達到了90分...

假如你已經在麥馬的話,而且對這方面有興趣的話,可以多多自學,或者多問問學長學姐,也會受益匪淺的。

以上就是目前的想法,有補充的話以後再說吧


蟹邀,雖然不知道是誰邀請我的

在麥馬讀了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兩年了來回答一下。

麥馬學校不大,但是趕課的話十分鐘時間還是有點緊的,大一的時候我經常要從CNH跑到ABB做實驗,腿短,走起來十分鐘就不太夠,要用跑的。

學校內部沒什麼好吃的,Bistrol的米飯個人覺得極其難吃,對我個人來說也就Wonton soup和Tariyaki比較能下咽,大冬天的當你下課走到Bistrol來一碗Wonton soup,感覺就像暴雪裡的流浪漢拿到一碗熱湯,心裡美滋滋的。Student center的食物還可以,就是個人覺得比較貴。也可以乘車去校外吃或者叫外賣,龍庭啊,August8啊都是不錯的選擇。

住宿的話我沒在學校住過所以不太清楚。

學校設施比較舊了,Student Center二樓好多插口都被口香糖堵住了,還有CNH一樓某些充電口也是壞的。已經在建的新多功能中心建完我都要畢業了,估計也享受不到。有一點一定說,JHE二樓的那個飲水口不要去灌水!真的難喝,一股廁所味,要喝水推薦去Mills圖書館底樓廁所旁邊那個,或者Student center大堂廁所旁邊那個。

至於學習的話,麥馬有厲害的人也有混水的人,整體氛圍還不錯,考前大家一起圖書館複習,然後餓了一起去Student center吃飯。Mills二樓據說考試期間可通宵,不過我是沒為了考試通宵過,畫畫倒是通宵過。

我這個專業吧不能說難,所以也沒經歷過那種能把人考哭的考試,聽說學工程的有學禿並且考哭的人。所以選專業需謹慎吶……

就這樣吧,想到什麼以後再補充。


大一的時候住宿舍,住宿舍,住宿舍! 在這裡你會看見各種小哥哥小姐姐然後趁機發展一波深厚的友(ji) 誼(qing)

瞎逼逼就行,不行就打手勢也能擺劃明白


各個方面都評的差不多了,我來補充一下個人體驗。

McMaster算是一個世界top100的學校了,尤其對於來這邊讀研的中國學生來說,大部分曾經都是各個中國大學的佼佼者,所以研究生之間學習氣氛還是很濃厚的。本科生接觸的不多,但總體感覺也很上進,勤奮努力,當然不努力就會被淘汰啦~

蛤蟆屯很小,沒什麼娛樂,麥馬又不在dt,沒有多倫多的紙醉金迷,適合學習適合科研,適合像我這種平民家庭出身只想認真學習科研的孩子哈哈哈哈哈~


期末季,上圖學生會金髮碧眼的妹子遞上來的小紙條,和走在求學道路上的朋友們共勉。遠離家鄉,其實出來在任何大學去讀書都不容易,讀好書就更加不容易了。本人數統畢業,看到回答里沒有說到我們系,留個坑待我不忙時過來答一波。


麥馬有個外號,叫多大的後花園,恩,就是你理解的那個意思。

如果你讀大學只是為了找個不錯的工作,那就去麥馬;

如果你讀大學是為了追求真理改變世界,那就去多大。

不吹不黑,去了多大讀研之後覺得在麥馬浪費了四年青春,但讀多大的同時又深感和世界頂尖的名校還是有很大差距。


剛剛申請上 麥馬的coop MBA 項目,佔個坑等我讀了一陣子就來非常詳細的回答


體驗吖

1.小

2.悶

3.窮

玩笑了哈哈

還不錯


學校的最大成就是有愛因斯坦一片大腦【though I might be biased】

第二成就是反應堆

羅素筆記什麼的聽說很厲害 哎呀你們這些文科生我不是很懂啦哈哈

個人工科生 來mac學任何其它專業都要做好被工科生吐槽的準備 教授一部分靠譜一部分不靠譜 本專業很多看起來很膩害的人

有很多支持學生的項目 有人改簡歷/職業建議之類 不過想到都是學費包含的==

整體環境很好 有很多外面看起來很古老裡面炒雞新的樓 當然還有我們的玻璃超級遠樓啦


推薦閱讀:

在芝加哥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美國卡爾頓(Carleton College)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九州大學(Kyushu University)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TAG:大學 | 留學 | 加拿大 | 名校就讀體驗 | 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