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的本字是什麼?

「另」字中古才出現,算是常用漢字中較後起的字。

「分居」和「割開」二意和「別」密切相關,中古楷書常常把「別」左重構爲「另」。所以請問「另」本字是什麼?是「別」嗎?

附:《康熙字典》「另」字:

《五音集韻》郞定切,音令。分居也,割開也。◎按另字下從力,與刀異。詳下叧字註。

宋本《玉篇》「另」字(力不左方出頭):

音?,另別也。

則似「?」簡俗字之同義訓讀,?見《說文》冎部。


本字可能是「零」,即「分離的、單獨的、在此之外的」。

字形取近義詞「別」的一部分造字。


@李鶱棹 @sri li 兩位先生已經提出了一定的解釋,我就在此基礎上做一些補充並提一點小小的看法。

郎定切「另」,字書首見金韓道昭《五音集韻·徑韻》:「另,分居也,割開也。」另有古瓦切之「冎」,《說文》:「剔人肉置其骨也。象形。頭隆骨也。」與之無關。

「另」始見於何時,《辭源(第三版)》《漢語大字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均引南宋孝、光宗時(1163-1194)陳亮《龍川集》二十《又甲辰答書》:

「亮非假人以自高者也,擎拳撐腳,獨往獨來於人世間,亦自傷其孤另而已。」

為證,用作{單、獨}義(不過這應該不是「另」首見的時間,詳下)。從此例「孤另」看,似乎與「孤零」有關。清人仍有用「孤另」者,黃宗羲《南雷集·&<查逸遠墓誌銘&>》:

「湖山慘淡,天似傷我之孤另也。」

戲劇中「孤另」、「孤孤另另」亦多用。

今日的常用義{另外、別的},《辭源》《漢大》均以為出現在明代。實際上,此義似乎唐代就出現了。清微波榭刊本唐李淳風奉敕釋《九章算術》卷八:

「方程新術曰:以正負術入之。令左右相減,先去下實,又轉去物位,則其求一行二物正負相借者。」李淳風註:「案:此句『則其求』三字舛誤,當云:求其一行二物正負相借者。據所立新術,推算至一行二物,若非遇一正一負,彼此相借者,則不得其率,須另推算,往往輒窮。」

按照文意確當理解為{另外}。

不過全唐似乎僅此一見,再無別證,一直到兩宋之交{另外}義的「另」才再出現。很讓人懷疑會不會存在刊本改字的情況(明清「另」已相當通行),不太清楚。比較保險的例子是南宋董弅《世說新語校語》中「郄嘉賓」下注「提行另起」,與今日用法無別。據前言「紹興八年夏四月癸亥廣川董弅題」,是作於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與《龍川集》時間相近,較為可信。而且《五音集韻》據序言「崇慶元年歲次壬申長至日」,則在1212年,時間也很接近,可能在當時此字一出就被《五音集韻》收錄了。此後,元明清「另」的使用便逐漸頻繁了。

按:據gm zeng先生所言,《世說新語校語》及《九章算術》兩處引文均有誤,當為後世校語,詳參評論。感謝 @gm zeng 先生指正。兩條當刪。


關於「另」的字形來源,當如李說,取「別」為之。

不過,「另」是否來源於「零」我暫時還有疑問。古代文獻中的「零」似乎並沒有一個義項是{分離的、單獨的、在此之外的},也就是說「零」從未以這樣的語義出現在文本中。在文獻中零除了零落義外,一般只用作零餘、零數。{分離的、單獨的}可能只是我們對詞義進一步理解得出的。至於「零」是否會產生這樣的引申義,說不準,至少文獻中看不到這種傾向。另外,「另」出現後的文獻中,有「另行/設」、「各另」等出現頻率很高的詞組,但是卻從沒看見過「各/零行/設」這樣的搭配。

另外,《說文》:「別,分解也。」從「另」取「別」字構形,以及《五音集韻》訓「分居也,割開也」來看,「另」的語源也和{零餘}關係不大,本義應該也與{分割}有關。所以本字很可能就是sri說的《集韻》的「?零刂」(《集韻》編纂的時間也與上述例子出現的時間相隔近百年,也為詞義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其訓釋與《五音集韻》的訓釋也對得上,零可能只是單純的聲符(《廣韻》零就有郎定切的去聲,不過訓零落)。

由此,把「孤零」寫作「孤另」可能是「另」出現後的同音替換(另為去聲,零亦有去聲一讀)。「另」有分割義,可能更能表示「孤單離群」的詞義。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孤另」的大部分都是吳語區的。如前揭陳亮是浙江金華府人,黃宗羲詩紹興府人。此外,全祖望(浙江鄞縣人)《鮚埼亭集》、洪亮吉(江蘇陽湖,今常州人)《洪北江詩文集》、錢謙益(江蘇常熟人)《牧齋有學集》、浦起龍(江蘇無錫人)《讀杜心解》亦有「孤另」語。或許是當時吳語區「另、零」同音的原因。不過我沒有作細緻全面的考察,這裡只是提出一個猜想而已。

總之,「另」的本字或為「?零刂」,至於「?零刂」與「零」是否存在同源關係,我暫時持保留意見。


《集韻》去聲郎定切有{零刂},「割也」。《集韻》{零刂}又有平聲郎丁切,「刀剖物」,此音字形又作{霝+刀}、「刢」。

《廣韻》平聲郎丁切有「刢」,「刢利,使性人也」(有的本子作「快性人也」)。「刢利」後來一般寫成「伶俐」,不過二字都從「刂」,一開始可能跟「割」有關。


另即嶺(領),今吾語保留「嶺(領)外」、「嶺(領)治」等詞,即今「另外」之意。


應該就是別的草字演化而成吧,下面是晉人別字的草書。

至於發音如何從入聲跳到去聲,變成完全不同的發音,就不臆想了。


另、叧,二字,轉注字也。

另、叧,二字,皆後起字也。然仍從先人造字之法。

另者,從力從口。會意。

叧者,從刀從口。會意。

力者,象犁之形。犁也。凡力之屬皆從力。

刀者,象犁形。犁刀也。凡刀之屬皆從刀。

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凡口之屬皆從口。

另、叧者,謂用力以刀斷骨,乃見若口之骨腔也。

故,另、叧者,斷骨也。

《說文》錄其異體,咼。咼,口戾不正也。從口冎聲。

別、拐、柺字,皆後起字,從叧。

別字之本字,叧也。

叧字之義別有所專,後世復增刀旁作,別字。

別字,後起字也。然仍從先人造字之法。

別者,從刀從叧。會意。

另者,斷骨也。凡另之屬皆從另。

別者,謂以刀斷骨也。

故,別者,斷骨也。

《說文》錄別字異體, 。 ,分解也。從冎從刀。

者,從刀從冎。會意。

刀者,象犁形。犁刀也。凡刀之屬皆從刀。

冎者,象牛肩胛骨之形。骨也。凡冎之屬皆從冎。

者,謂以刀斷骨也。

故, 者,斷骨也。


在帳務手單上寫大寫數字時,0「零」我一般喜歡寫成「另」!


推薦閱讀:

簡化字的淵源是什麼?
簡化字「舊」是怎麼來的?
此為廣東汕頭潮陽區玉龍觀道教遺址門上的兩副對聯,看起來都是漢字,竟然一個字都不認得,請問如何解讀?
「參」和「叄」這麼像,它們有何淵源?
「麵」為何簡化作「面」?

TAG:語源 | 漢語詞源 | 俗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