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後來的基督教取代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神?
╮(╯_╰)╭唉,我看了這道題,還是蠻想答的,儘管不一定對。
要知道,歷史上也是有很多謎題的——早期基督教如何能在羅馬帝國迅速傳播,這就是其中之一。同時,我又突然想起網上一些個奇葩邏輯:什麼基督教一神論,必然導致哲學的一元論,然後是文化排他論。呵呵,羅馬的諸神才不屑嫩們的跪舔呢,該死去死吧。( ̄_, ̄ )
我提供個神學思想角度的思考吧~
希臘-羅馬的傳統宗教觀念中,是缺乏「神拯救人類整體」的觀念——說基督教地獄問題的人,還是去看看希臘-羅馬的地獄(塔爾塔羅斯首先就是用來關押反抗宙斯的泰坦兄弟啊,md宙斯怎麼不能思想解放點兒呢?另外,普羅米修斯那麼好的神,怎麼就釘在高加索山上呢?)。希臘-羅馬人腦子裡,只有極為卓越的人才被看作是「半神」,死後能升入天界(成為天上的星座),剩下的P民還是老老實實去巨蟹座黃金聖鬥士(這就是赫爾墨斯的工作)用積屍氣冥界波打開的世界吧,另外順手把財富交給哈迪斯(冥王大大還是財神呢)。別說希伯來人覺得死亡是恐怖,希臘人也覺得是(穢土轉生!出來吧,阿格硫斯!)。如果你想跟奧林匹斯諸神一起喝酒,讓干你妹(甘尼美)給你端酒,這輩子先看看你自己有沒有荷馬的文采再說了。如果我用惡俗的話來通俗的解釋一下,柏拉圖和柏羅丁這些人的腦子裡,你聰明(某種意義上,也不是世俗的聰明),你就能找到自己跟神的聯繫;你傻,就圓潤地滾一邊去吧。
(根據研究,其實在與耶穌同時期的一些猶太拉比,譬如,保羅可能師從過的某位sensei【這是通過他的生平推斷的】,就有著類似這種」猶太人的上帝會拯救全人類「的想法。)
現在有位」神「突然站住來說,爾等P民都是在我的拯救範圍之內,都可以脫離地獄和死亡的困擾。這路徑也很簡單,成本也很低(當時很多神秘宗教的門檻高的很,譬如密特拉教。想入教,你家裡有多餘的公牛么?),還有福利(基督教早期很講究互助的),你說會不會對廣大的P民產生巨大的吸引力?
╮(╯_╰)╭ 我現在已經不會嚴肅地說話了。簡單說,希羅多神信仰已經沒辦法滿足當時的人了。隨著帝國的衰落,人們變得空虛、思想得不到滿足,甚至有很多人放棄勞作去祈求神諭,曾經燦爛的希臘羅馬信仰反倒不適合當時的社會了。至於基督教能以和平的方式廣泛傳播的原因是很複雜的,救苦救難與自我救贖的核心教義、更強的包容性與普適性、甚至四通八達的交通都促使其取代了曾經的多神信仰。由於戰亂與災害頻發,當時的人逐漸不再相信萬物有靈,在宗教佔主導的年代,也就轉投一神教的懷抱了。
首先不是基督教淘汰了希臘與羅馬諸神,而是各路東方多神教/准一神教和各種奇葩的雜交教先把傳統希臘拉丁諸神淘汰出局。 基督教再將這些各路東方多神教/准一神教/雜交教派淘汰。 至於為什麼?其實很簡單啊儀式與巫術
普世與秘儀
慈悲與暴虐扶弱與媚強精英與庸俗內斂與淫亂還有,愛與恐懼你會選擇什麼呢?那麼當時普遍的羅馬人與羅馬精英便會選擇什麼。早上起床順手刷了一下知乎,看到我的大學同學 @佟志楠君回答了這個問題,一下子就鉤起來了我回答問題的慾望。
其實羅馬從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神學系統切換到基督教神學系統是一場由官方主導進行的宗教1.0向宗教2.0版本的升級活動。一是基督教的教義更富於傳播力和同化及感染力,二是由官方主導,強力推行,直接被定為國教,這兩項加起來促成了基督教迅速的傳播和代替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神學體系。而到了羅馬帝國末期,羅馬皇帝的權力和能力都快速下降,而教皇一般是終身制的,在宗教的力量鼓舞下,多次面對蠻族時,教皇做出很多搶眼於皇帝多得多的舉動,也進一步加劇人民對宗教的熱愛和對羅馬政權的失望,基督教勢力最終拿到了歐洲最高話語權。
其實這種現象在中國也有比較相似的發展路徑,古希臘的神學系統並不像後來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那樣,最核心最關鍵的部分都是由個人創立完成的。在宗教1.0時代,所有的神明都是千千萬萬,各行各業人民自行創造的,所以神和人的聯繫非常緊密,神的身上有很多類似人性的特徵,還沒有完全成為高高在上的神,這個時期是一半神華,一半宗教的形式。比如說古希臘的神學體系就有明顯分頭髮展,之後逐步統一進一個體系的痕迹,古希臘文明是海洋文明以及商業發達的社會,所以航海者塑造了海神波塞冬這一形象,戰士們塑造了戰神阿瑞斯,而農民塑造了農林女神德墨忒爾和大地母親蓋婭。大多數神明都有自己明確負責的領域,從事該行業的人們主要去祭祀這個領域的神明,祈求庇佑。
而希臘神明系統的複雜和職務重疊等情況也足以證明這些神明都是先被分頭塑造,之後才由當時佔主導的幾個大城邦慢慢整合起來的。舉個例子,在中國人眼裡,天父地母,天神和地神應該是夫妻,即使不是夫妻,也應該是平輩的吧?但是你仔細回想一下希臘神話,天神和雷神是宙斯,但是他的配偶赫拉卻不是主管大地的女神,而是主管婚姻和生育。真正的大地母親蓋婭卻是宙斯的祖母,十二泰坦神之前掌管的職務其實就是後來奧林匹斯十二神掌管的職務。所以明顯能看出來希臘神明是自發塑造,後來逐步統一進一個體系的。而且雅典娜這種雅典城邦神身兼多職,也和雅典成為希臘諸城邦領袖是有直接關係的。
後來羅馬崛起之後自發的繼承了希臘的神學系統,重新梳理了順序和職務。這樣的神學和宗教體系其實是符合當時希臘和羅馬社會的實際情況的,整個希臘文明和羅馬早期都是去絕對的威權,所以天神烏拉諾斯被兒子反叛,把釘在天上什麼都不能幹,十二泰坦神分權,後來的奧林匹斯十二神也是分權的。這樣一個開放包容性的神學體系在羅馬後來的擴張中也起到了關鍵作用。比如在拿下不列顛行省的時候,當時不列顛土地上的凱爾特人等都有自己的原始崇拜神明體系,他們不會很快接受希臘的神學體系,於是以阿格里古拉為代表的優秀不列顛總督們開始了凱爾特神明與希臘神明互認體系,在希臘神學體系中給凱爾特神明一些固定的位置,還比一些職能重疊的神明解釋為就是一個神明,只是雙方對期稱呼不一樣而已,這樣一來很快就吸納和消化了宗教和神明崇拜之間的差異,讓殖民地的統治更加順利。
但是其實羅馬前期擴張的腳步逐漸緩下來之後矛盾就開始慢慢浮現,希臘是個商業社會,所以共和制度是很好用的,商業造成的人口流動和行業分工,也讓希臘神明們有用武之地。但是羅馬擴張的一定程度之後,商業在帝國經濟中的佔比就愈來愈低了,主要經濟基礎變成了在殖民地的農耕。主要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已經開始讓人們對一些希臘神明的信仰下降,而奴隸越來越多,卻沒有適合馴化和壓制奴隸反抗精神的神明和宗教解釋。到了再後來卡拉卡拉普發了公民權,羅馬就天下大亂了,尤其是輔軍中和擔任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職位的外省人,他們之前順從羅馬統治是為了要羅馬的公民權,現在公民權普發之後就沒有制約他的恩威了。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嚴重混亂之後,羅馬高層對社會結構和實力分配已經沒有辦法逆轉了,唯一的辦法就是思想控制。於是君士坦丁請出基督教這個2.0版本的宗教系統來從精神文明上控制羅馬。
這樣一來,多年沒有對外戰爭,商業比重也下降。那麼勝利女神,商業之神都早就被逐漸忽視了。這邊全能的上帝,美好的天堂,充滿人格魅力和悲情色彩的基督耶穌,還有政府大力推廣。取代式微的希臘——羅馬神學體系幾乎就沒引起什麼大規模的社會動蕩和信任衝擊。
除了我之前說的那些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和社會結構以及上升階梯的變化這些深層次原因,直接原因就像 @佟志楠君說的那樣,門檻低,上手容易,終身免費,沒有人民幣玩家。
當然了後來基督教全面控制了歐洲之後,出現了收費情況,還有推出了贖罪券等人民幣戰士玩法,但是那都不是剛成為羅馬國教時期的事,開始取代希臘——羅馬神學的時候是沒有這麼多骯髒的。
所以在全世界範圍來看,原始的1.0版本神學宗教信仰體系是一定會被2.0版本這種經過加工和設計,針對性極強的一神宗教體系取代。唯二的兩個例外出現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一個是中國,一個是印度。
但是實際上深究起來,印度算半個,因為印度的多神宗教——印度教是和印度到現象還存在的種姓制度是緊緊咬合在一起的,種姓制度不被破除,印度教就有生存的肥沃土壤。不過即使是這樣,印度教徒還有很多人改信了一神教的伊斯蘭宗教,一是為了脫離印度教抹去自己的低種姓地位,而是伊斯蘭教的教義確實有很多優於印度教之處。那麼為什麼英國人殖民印度那麼久,英國的清教對印度教就沒有什麼衝擊,我自己的觀察是這樣的,一是英國人來的完,阿拉伯世界橫跨歐亞非進入印度的時候,英國人還玩泥巴膩,正處於中世紀的沉沉黑暗之中。二是等英國人來到印度之後,不可能去拉攏低種姓人群,必然和高種姓人群拉手統治底層人民,底層人民基礎到的基督教不是很多,大量接觸基督教的高種姓誰也不會願意放棄自己高種姓的身份和特權去追隨基督教。所以基督教在印度有傳播,但是始終動搖不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地位。
最後印度因為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分裂成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三國中都沒有基督教的地盤。中國就更有意思了,夏朝的時候還是部落軍事貴族力量比較強大,夏朝出土文物不多,所以不是很確定當時的信仰體系是什麼樣的,但是比較明顯的是到了商朝,中央權力的變大,信仰體系變成君王身兼「祀與戎」兩大職權,用只有中央才有最終解釋權的巫蠱文化體系來控制信仰。到了周朝,宗法制的出現實在是太穿越了,直接以家庭和家族為單位建立社會,家長成為家族最高控制人,把上天解釋為所以家族的最大最高家長,而君王是上天這個大家長的指定代理人。這套系統和中國的農耕為主的社會契合的好到逆天。所以無論什麼財神,龍王等等民間造出來掌管各領域的神直接成了上天這個體系的下派公務員,誰也威脅不了君王和上天的地位。所以無論什麼佛教,道教,基督教,拜火教到了中國都是出世教,您出家斷開和宗法制社會的連續之後,您愛怎麼修行就怎麼修行,反正你威脅不了俗世。也只有積極入世的伊斯蘭教到了中國沒有被宗法制徹底擠出俗世。
即使到了解放以後,甚至是到了今天,雖然無神論是中國社會的主流,但是無神論也能和中國人的宗法制並行不悖。因為就算神沒了,上天沒了,我們是哪來的,還是祖先的功勞,那麼祭祖和神化先人這樣的類信仰系統就還在,而且工業的社會化大分工取代農耕在中國的主導地位也就是最近30年的事,宗法制的土壤和祖先教的地位依舊難以動搖。而且這個時候恰好遇上全世界的宗教控制力下降期,所以其它一神教也沒有什麼機會拿走中國宗教市場的份額。所以宗教其實也是在一步步進化的,什麼樣的社會結構就有與之相適應和匹配的宗教。包括基督教也是通過分裂與相互競爭在自身進化的。進化出來的先進宗教取代原始神話轉變的早期宗教是很正常的。如果用個有趣的比喻大概是這樣的,原始神話轉變出來的宗教有點像功能手機,商業出現了就創造個商業上的神明,有商業上的事就專門求這位神明。就像功能手機今天加個拍照功能,明天加個音樂功能,慢慢的功能手機上能加的硬體功能都加完了。這時候擁有強大系統兼容性的智能手機出現了,就是一神的2.0版宗教,給你一整套生態系統,告訴你應該怎麼生活,怎麼崇拜神,神最終會給你什麼?病了找個這個,做了錯事也找這個神懺悔等等,一站式服務。但是因為UI不同和系統開發商不同,又出現了很多一個宗教里有不同派別(UI之爭),和各個宗教之間的對立和衝突(系統平台之爭),同時有吸引不同需要的客戶使用自己這個平台。民喜昭明,惡晦暗,喜有律,惡不期,喜寬簡,惡苛繁。
312年是基督教轉運的一年。這一年君士坦丁敗麥克森丟斯於台伯河大橋,遂克羅馬,後會李錫尼於米蘭,頒敕令,大赦基督徒。這場勝負中,可以窺見羅馬舊教衰敗的影子。
舊羅馬人是信讖語的。耕作、生意、殺伐、大赦或多或少都受祭祀神諭的影響。312年,麥克森丟斯最佳的選擇是固守羅馬城。此前,他用相同的策略擊退了賽維魯與賈列利烏斯的進攻。但是這次,神官告訴他,他的勝利在台伯河大橋。
這令我不由想起商人的信仰。商人用兵也多尊神官的占卜。這不全是盲信,只是在理性分析之外再加上些神秘主義的佐料而已。人是從洪荒年代走來的,制度風俗多少帶些洪荒年代的影子。那個年代,人類活動是地球上最微不足道的事。天火、洪水、瘟疫瞬間可以讓人幾年的勞作化為虛有。人類不得不在決策中囊括一個最大的隨機因素:天意。如果可以順利解讀上天發怒的時機,便能做出最好的安排,把損失減到最小。
但天意是什麼呢?
所有早期的文明都認為天意即是少數人口中的神諭,它捉摸不定,喜怒無常,普通人是無法體悟的。但在東方,商周鼎革時,人們的想法改變了。
天視自我民視 天聽自我民聽
周人眼裡,天意具現成了民意,巫者不再是天地的中間人,巫人作為一個階層從國家機器中消失了。至於什麼是民意,世俗統治者依然可以自由心證,但什麼不是民意大家都是清楚的:殉葬、重稅、奴役、黷武,這些統統不是。以神的名義虐人的時代過去了,更重要的國家的政策有了可預測性。公元前1000年的東方,世俗政治不再受神秘主義的影響,開始遵從人能理解的規律。
基督教之於羅馬舊教,就如周之於商。在基督教眼中,喜怒無常的天意具現為十條普通人能夠理解的戒律。天意不再為少數人壟斷。只要遵循戒律便不要事事去詢問神官的意見。
剪除原始宗教中的神秘主義,使得教義規範更明朗,更易於普通人理解、判斷,這是宗教進化的通途。這是人類活動日漸重於自然風險的結果。
這裡厘一下關於中世紀的誤解。中世紀前期的神判法風俗很大程度是緣於蠻族自身的原始崇拜。我們常說中世紀神權鼎盛,教宗開除一個國王的教籍,國王都要尿褲子跪地求饒。其實是以偏概全。教廷是以政治勢力,而非神諭官的身份加入政治博弈的,類似於東周天子。在博弈中互有得失。最慘時教會一分為二,雙方都要尋找可以依附的君王來自證其合法性。剛合攏就遇到胡斯運動,又得求神羅皇帝。一個武夫害怕一個讀書人,唯一的原因是讀書人背後站著另一個武夫。很長一段時間,教會是法王權力的延伸,用以掣肘神羅皇帝的工具。教宗中法國人的比率之高,遠勝過德國人。這樣的「教權」與我們通常理解的神權全然不同。基督教歐洲的政治是脫離了神秘主義的。
到這裡已經解釋了為何羅馬舊教會衰敗,被基督教所取代的道理。
但清除神秘主義並非宗教進化的終點。
春秋中後期,東方開始了重釋周禮的探索。禮的繁縟漸與日益增多的人口、日益頻繁的交流、日益衰微的周室不合。簡化、革新,使禮的規範更靈活化、平民化。儒家「以仁釋禮」便是一種嘗試。一個尚仁的人,即便從未閱讀過周禮,言行舉止也必是合乎禮的規範的。反過來,一個不仁的人即便沒有任何違禮的舉止,也不合於禮。
與此對應的是基督教世界的新教革命。其核心是「以我釋經」。每個人都有權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教義規範,生意、借貸不再是不道德的事了。包括答主在內的很多人都不信基督,但只要你是一個溫和良善的人,除開儀式性的活動,平日行事一定與基督教義差不太多。
總結一下。從喜怒無常的神到賞罰有矩的神,從嚴格繁縟的神的戒律到寬簡靈活的人的規則,這是越來越強大的人類社會自我演化的必由之路。
我以前讀過一本書,是Rodney Stark寫的《Cities of God》,談及到羅馬帝國的城市如何促成基督教的興起,很有參考價值。我是在七年前讀的,現在憑記憶根據書中論點回答此問題。
- 保羅雖為「外邦人的使徒」,但他的猶太裔使他對傳福音打開方便之門。他每到一個城市,他必先進會堂會見猶太人,然後以會堂為起點傳福音和建立教會。很快的,在小亞細亞和伯羅奔尼撒半島很多城市都有教會。
- 羅馬帝國有四通八達的道路連接各城市,這些道路方便了基督教的傳播。
- 羅馬帝國的道德敗壞,極需要挽救。而希臘和羅馬的多神信仰並沒有提供足夠的道德指引,有些甚至鼓勵了不道德之事(其中一例子便是一個偷盜的神的生日中,那個城市的人便會以互相搶劫去祝賀??)而基督教恰恰補足了道德指引這一部分。
- 基督徒的生活模式讓人羨慕。
- 保羅和早期教父在確立基督教教義時,刻意利用希臘人的術語去闡述福音內容讓人明白。
- 為了帝國穩定,羅馬帝國皇帝後來干涉教會事務,再後來把它立為國教,使基督教地位提升,進而壓迫其他宗教。
- 西羅馬帝國在人財被掉至東方後,出現權力真空,而教會因傳福音的需要總攬了大量世俗事務,使後來教會地位提升,使天主教會在西歐成為高於後來建立各王國君主的組織。
門檻低,上手容易,終身免費,沒有人民幣玩家。
因為基督教相比於原來的宗教擁有一定的優越性。
首先,基督教是一神論。這裡的一神論與眾神論的區別並不是在神的數量,而是指神性。希臘眾神雖說是神但仍然受到自然法則的影響,人類可以通過借用超神領域的能力來干預神的行為。巫師啊,道士啊什麼的就是干這種勾當的。而基督教里的上帝是位於自然法則之外的,也可以說上帝是支配規則的,所以上帝的意志是至高無上的。這就為君權神授的說法提供了依據,羅馬的皇帝就欣然接受了。就是那個君士坦丁大帝。其二,信上帝可以進天堂呀(⊙o⊙)。希臘眾神嚴格上來說是英雄崇拜,人們只能通過祭祀或者祈禱啥的保佑風調雨順幹掉敵人這些事情。信仰上帝可是能進天堂的呀,一勞永逸的解決了各種身邊麻煩事。三,基督教的原始教眾宣傳做的好。天天給人看病不要錢啥的,大家就信了。道行太淺,大家隨便看看。基督徒的人口增長率高於非基督徒,就是子宮傳教啦。再加上抱團,有組織依靠,病毒性複製,統治者根本沒有辦法消滅它們,最後只能接受現實招安,實際上招安雖然使得基督教成為國教,卻反而失去了在野時候的純粹性,早期教會沒有權力沒有錢財,後來成為了十日談裡面的腐化墮落的一派和諧。所以才有新教又出來反天主教。為什麼基督徒人口增長率高?
非常簡單,它反對溺嬰,反對自殺,鼓勵生育,任何一個群體,只需要增長率高了一點,時間長了複利就出來了。過去漢族在少數民族地區以及農耕取代食物採集也不需要大屠殺,只靠人口增長就夠人口替換了一個道理。
為什麼統治者消滅不了它?我們怎樣消滅蒲公英呢?它無所不在,時時都有新的種子飄落。它可以在貧瘠之地紮根,其他作物需要水肥精心伺弄才能活,它不需要。它的根很深,你挖掉它,只要根沒有挖乾淨,它又會長出來。它還會拚命開花撒新的種子,同時也在根上四處蔓延。如果一塊草地長了蒲公英,就是非常難以拔除它。最後終於轉正,我所在的城市宣布,蒲公英不再是視為有害雜草,無需付出代價根除。但是園藝老手們都知道,只要草兒長的好,雜草落不下。雜草往往都是因為草皮退化,裸露出土壤甚至於是沙礫,那麼怎麼怪得雜草呢?基督教傳播,最早是從這個社會的失意者被拋棄者開始的。人類是社會動物,是不能沒有歸宿感,他們需要社會關係,而社會上總有各種原因失去社會關係的散落人群,基督教猶如磁石能夠牢牢吸引他們。而且有組織的人群恰如有了鋼筋的混凝土,最後建成高樓大廈。我看其他答案裡面是,能夠抵禦一神教的唯有印度和中國,恕我直言不敢贊同。印度本來會伊斯蘭化的,最後一個征服者王朝是莫卧兒,恰如清朝對於中華,把北印度幾乎伊斯蘭化了,但是由於印度被英國殖民,這個過程被打斷,而英國退出印度後,這一拉鋸戰繼續,目前看勝利者還是伊斯蘭教。要知道印度分治時候本來就是按照宗教來的,把北邊已經伊斯蘭化的地區划出去自成一國,為了國民的價值觀一體化能夠維持民主制度,不惜代價血流成河,邊界上兩個宗教的人群不得已拋棄家園,投奔屬地。但是這才多少年,印度國內又有那麼多伊斯蘭教徒,難道要重新再分裂一次國土嗎?至於中國,早已被視為宗教傳教者最大一個藍海,被無神論掃衛生過的人群實際上真正能接受無神論的只能是少數,大多數人渴望精神食糧不亞於饑民渴望糧食。今後中國將成為宗教大國一點也不稀奇。巴比倫時代一個人做夢看見巨大的金色人雕像從兩個腿碎裂,說是神喻以此提示世界以後會如此發展,分別代表基督教在羅馬興起,英國在西歐統治世界都包括在內,
因為簡單
信一個就行了,羅馬神系有多複雜你造嗎?哪天祭哪個神,怎麼個儀式你造嗎?
你指望文盲,半文盲的奴隸和農民能記住這麼多名字?
我覺得跟人口資源矛盾有關
上古時期,或許生產工具或生產方式的某些突破,農產品有了剩餘,於是這時的迷信與崇拜核心在於「分」。
中古時期,人口歡樂地增加了,產量還是那樣,或許氣候周期也不對了,於是迷信與崇拜的核心就轉向了「熬」,供求轉下到低水平均衡。
近代,技術突破了,貿易取代農業成為了文明的核心了,大家就逐步甩開了「熬」的宗教,科學興盛,迷信與崇拜不大找得到方向了。
當今,技術突破停滯後,「熬」的時代又要回來啦先表身分,我是基督徒,下面回答是基於我對聖經及歷史的理解。
希臘及羅馬的多神教是人類古文明常見的宗教信仰,不論古埃及、兩河流域、中國、北歐、印度(從古至今啊)、美洲及非洲大陸的原始多神信仰,本質都是類似的,是古代狩獵、農業、工匠各階級對養育自己的自然界的一種崇拜,所以多神教的神話及崇拜,雖然會因為每個文明的地理環境不同而產生差異形象,卻都會太陽、河流、海洋、農作物、女性生育等進行擬人化及偶像化而產生信仰。所以多神教本身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很自然,充滿著人性及神話故事,但也非常缺乏道德及約束觀念,所以古代的多神信仰對濫交及性崇拜是常見的,對祭祀也是異常狂熱的(如廟妓或活人祭祀),這樣的多神教如前述許多回答提到的,是上層階級才玩得起且玩得High的(廟妓、祭祀牛羊、祭祀活人都是要燒錢的啊!),普通民眾哪裡負擔得起,都是為生計所努力,所以普通民眾雖然信奉多神教,但對多神教也極度缺乏內心的認可,因為既然為多神教,哪個神能給食物讓他活,他就相信哪個神!所以在古代,多神教信仰的轉換往往隨波逐流,誰強大,就信他家的神。
以色列人的一神教的出現,在當時人類文明絕對是完全非主流的!上帝給以色列人的教導,是讓以色列人知道他們是唯一真神上帝所揀選的,但這位耶和華從會幕到耶路撒冷的聖殿,都是沒有任何擬人化或擬物化的形象,當然以色列人在聖經里常常違反上帝的意思,常常將神偶像化,或受到周遭文明的多神教影響,聖經中以色列人常出現金牛,因為以色列人也如多數古文明,視自己畜牧生計為自己的神的形象,上帝也多次"教育"以色列人,讓偶像及古文明的風俗從以色列人中被除滅,整箇舊約就是不斷在這樣的循環當中,讓以色列人在多神教的主流世界文明中這麼特立獨行的建立並守住了自己的一神教,這中間的拉扯如此困難,以致最終守住對上帝一神的信仰約束的以色列十二之派,只剩下三個支派,後也被稱為猶太人,他們信仰的一神教也被稱為猶太教,猶太人及今天以色列國堅信著。
猶太人對猶太教的忠誠與堅持,除了對上帝的信仰也存留著許多傳統及律法的尊崇,這中間其實有很重的民族主義,所以猶太人對彌賽亞救世主的印象,是幫助他們復國復興的軍事領袖,而非木匠出身的耶穌基督,我們基督徒所相信的神的兒子(其實就是上帝本身,只是三位一體,這不多做解釋),是作為人的身分向猶太人解釋與演示上帝的律法不是猶太教的拉比們這樣生活的,且透過被釘十字架死而復活,演示與解釋上帝對世界所有罪人的救贖,而且這個救恩及一神的信仰宗教不再專屬猶太人而已(在四福音書內,耶穌對福音傳給普世而不是只有猶太人其實已經有了預表)。雖然在耶穌之前,羅馬帝國的城市內因為有猶太人會堂開始讓一些非猶太人接觸一神教的猶太教,但因為猶太教對民族揀選的闡述,很難讓非猶太人接受,而使徒保羅對基督徒生活的定義與解釋(因信稱義,人不因行為或貢獻或遵守律法才能稱義),且在地中海地區的福音傳揚,讓許多非猶太人開始接觸到只有上帝的一神教,且不強調民族主義,並且不分尊卑的都可以相信,世俗的來說,基督教符合廣大市場,而非貴族專享的多神祭祀崇拜的派對。
基督教的理念,讓當時社會有了更多道德約束及觀念,且富裕的願意分享及幫助貧窮的,極大的刺激了面臨中產階級破產奴隸化的羅馬帝國,歷史常稱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普及,其實是普遍中產階級與下層階級對社會重燃希望的選擇,也是對貴族上層的享樂奢華的反擊,雖然羅馬帝國不斷的迫害基督徒,但卻讓更多人知道基督徒在信什麼而被迫害,愛與平安與饒束的福音信仰中心,基督徒反而在增長。
上層階級最終意識到,基督徒對信仰的堅持,與其進行無用的鎮壓,不如利用上升為官方宗教組織,而讓民眾對統治階層更加宗層,西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的《米蘭敕令》,基督教也從民眾追求公平與平安信仰成為統治者的工具,接下來1000多年西方世界的統治者必須與天主教和東正教合作才能順利統治國家,直到天主教因為太多權力與利益的貪婪被宗教改革打破,但這就是後面很長的故事了。
一神教的社會凝聚力成為歷史及文明(尤其統治階層)的進步的選擇,穆斯林世界的建立,本質也是基督教崛起的模式。鬆散且缺乏社會凝聚力的多神教在地球上基本上被一神教文明吊打,並且極快地被一神教同化,目前也就印度教和佛教存留著(這兩種多神教有著來世轉世的概念來平衡,普遍民眾也因為這樣比較認命,統治階層也對這樣的制度很歡迎),其實也就剩下印度、斯里蘭卡、泰國、柬埔寨社會為多數了。
從世界歷史的進程來看,基督徒或穆斯林的一神教雖然打敗了多神教文明,但科學、世俗、個人自由(如無神論等),卻在19世紀後成為世俗化國家先進的寵兒,基督教不再作為國家的象徵(西方世界已經很少有把基督教作為國教了),其實基督徒重新回歸耶穌基督和使徒保羅時代的真正信仰,而非統治者的工具,擁有自由意志的人們,可以選擇接受這個耶穌基督的福音與否,這也是我們基督徒在對每一位人傳達的。
穆斯林社會面對科學與世俗碰撞非常激烈,再結合國際政治的利益和博奕,導致血腥衝突我們常常看在新聞上看到。
另外補充下中國歷史視角好了,中國領頭的東亞文明非常特殊,其實中國文明原本的信仰信得是天地,其實本質是一種沒有擬人和偶像的抽象的一神教,皇帝被稱為天子,天子要祭天,改朝換代或天災是天命或天意,配上儒家的尊卑思想,中國在夏商周到秦漢的過程中,信天地的信仰已經與皇帝統治完美結合,從此統治中國兩千多年!最強大的是,還可以配合道教與佛教結合,天子制的抽象一神教與多神教文化混合繼續統治中國!日本與韓國其實也是這種信仰與統治的堅固結合。這種結合最終都被西方文明打破了!但18世紀的西方文明,已經開始科學世俗時代了,基督教仍然傳入中國,但這已經不是西方文明入侵的重點了。天子制度的崩潰,民國的戰亂,最終新中國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的科學無神論的章節,但像今天西方國家一樣,信仰回到人自己的選擇。
撇開具體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從宗教形態的角度來回答一下。
宗教形態發展演變的趨勢都是從自然神到多神、人格神最終到一神。一神教目前而言應該是宗教發展演變的最終形態。無論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屬於亞伯拉罕體系一神教。多神教派有一個邏輯上的致命缺陷,那就是這麼多神的背後是誰?這些神怎麼來的,誰創造的,他們的命運如何安排?這麼多神的之上是否還有更高的存在?而一神教很簡單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是唯一的神、自有、自在、永恆、唯一、超越一切的神。從宗教受眾和傳播的角度來說,往往都是多神教區域和受眾可能接受並改信一神教;而一神教區域和信徒很少整體改信多神教。(個別特例除外)所以從歷史上看,中東、地中海區域、整個歐洲,以及後續的非洲、美洲、澳洲,甚至包括亞洲的印尼(伊斯蘭),韓國(基督教)等等,都逐步演變為一神教區域。但是很少看到哪一個區域從一神教佔主導的變成多神教主導。(也可能有,但是據我簡陋的所知範圍內沒有。)最後講一下國內的情況,基督教在國內發展其實非常快,據最保守的估計是三千萬,據某些組織的估算(按聖經總出版量和教徒人均擁有量來計算)可能已經突破一億。但是,顯然在中國,宗教的主流還是無神論,或者說以未知生、焉知死和敬鬼神而遠之的儒教人倫為主。關注點主要在今生今世,而不是形而上的彼岸世界。還有關於佛教和道教,本人沒了解太多,瞎說一下:佛教概念中,大千世界皆無常,一切的本源是空,所以說佛教是一個沒有神的宗教。道教呢,講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本源就是天道,天道就是一個沒有人格化的唯一的神。三個原因:
1,低層人民團結的需要。希臘與羅馬的宗教文化是一種上層文化,和奴隸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於是基督教作為一種底層人民滿足精神需要,與現實需要的意識形態得到傳播。同時,開始醞釀出一種組織術(教會)。這種情況春秋時期還不好類比,春秋時期的哲學發展是上層階級的救亡。是上層文化。能類比的,應該是五四運動時期,共產主義思潮在中國的傳播——或者是漢末太平道的傳播。
與此同時,漢朝在王霸雜之政策中,中國第一個本土宗教——道教。因為底層人民的需求開始傳播——還有外來佛教。
2,人口增長(主要是貧困人口增長)要求政權組織提高統治技術。
一個新的意識形態(組織術)被越來越廣泛的人接受,作為政權你怎麼辦?
當然是聯合起來——不是聯合工農——而是聯合教會。3,人口的增長導致的組織結構複雜化。
這個意思就是人口越複雜,文化越雜冗。要麼分裂——歐洲。
要麼書同文,車同軌,獨尊儒——一神教(單宗教層面來說,一神教比多神教符合邏輯,便於解釋,於是也就便於統一與傳播。唯一的神就是唯一的忠誠)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宗教的擴張基本都是伴隨著強勢政權擴張的——不一定是軍力。伊斯蘭教最典型,而基督教先有君士坦丁,後有查理曼。都是相對強勢的政權。雖然讓古希臘和羅馬諸神失寵的也不僅僅是基督教。
作為和綠教同樣發源自中東的宗教,這樣的一元宗教總是有著很強的侵略性。這點從他們的經典中就可以看出——無論是聖經還是可蘭經,其中都有著信徒上天堂享福而不信他們的宗教則會必定下地獄受苦的表述。
這樣的教義比起多元神話更有利於封建統治,這點是顯而易見的。而當時繁雜的宗教衝突是一個典型的社會問題,這個時候統治者們將希望寄託於這樣一個當時已在羅馬境內發展三百餘年且屢禁不止的頑強宗教以期待解決這個問題就變得順理成章了。不得不說,這在當時是個一舉兩得的好棋——政府掌控基督教,胡蘿蔔大棒兩手抓可以徹底的解決這個問題宗教的隱患,而其自身存在的巨大侵略性也會在官方的助推下迅速解決宗教亂局。
事實也正是如此,在君士坦丁大帝帶頭的皈依、全國推廣、以法令壟斷聖經解釋權之後的百年時間裡,基督教展現出了空前的生命力。一如綠教在中東地區的盛行~
當然這其中,交通的便利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說到底,宗教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給死亡以一個解釋,讓舊時代的人們可以更加輕易地去死。而在這方面,一元宗教的權威性和侵略性是無與倫比的(比起那個只會讓人心生恐懼的冥界,尋求生活寄託的民眾們自然更願意相信自己死後會告別苦難前往美好的天堂。而代價微不足道,只要你把他們的神當自己爹,然後把自己當成一個巨嬰......)。在此基礎之上加上政府扶持的強制性,造就了基督教廣泛傳播以致在歐洲獲得統治性地位的盛況。
當然,隨後基督教利用自己的普及性對政權反客為主、分裂出各個教派以及被迫的自我改造放棄極端性教義就是前人無法預料到的事情了。
歷史上是君士坦丁大帝,在戰前看到天上耶穌名字的形狀的奇蹟,然後戰勝了敵人,於是決定信主,並定為國教。比起亂倫,縱慾和暴力的希臘神,人們更能接受愛和和平的耶穌。尤其眾人皆兄弟般平等,在主面前一視同仁,讓窮人心嚮往。當然,真正被選中有真智慧的人自然知道前者只是出自人的私慾。後者才是神聖。後來無論哥特王還是法蘭克等蠻族日耳曼人,都相繼的接受了此信仰。畢竟真金不怕火煉。其他宗教無法填滿心中饑渴。
希臘、羅馬的神跟道教神仙一樣,都是從凡人修鍊/肉體飛升上去的。他們基本上不管凡人的苦難,你不供奉敬獻他倒是要找你麻煩。而且動不動就來個下凡體驗生活,欺男霸女、遊戲人間,播下一堆私生子,為害地方不淺。
幾個無聊的女人為了金蘋果就讓愛琴海血流成河,一個君王對著妲己意淫了下就要諸國征戰征伐不休,你說這種神遇到一心想要助你脫離苦海的救世主教,還不是一敗塗地。
且不論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馬赫迪,佛教也講究彌勒佛轉世,道教的太平道,民間的白蓮老母、無生老母之類的,只要打著救世主的幌子,民眾們都是歡迎呀歡迎呀。
更別提有著「解放全人類,才能解放自己」這種崇高情懷的派對教了。Promised land and judgement day
這個問題的提問方式有問題,基督教和希臘神之間其實不應該用取代這種說法,聖經的舊約和希臘沒有太大關係,完全是猶太教的東西,新約倒是吸收了很多希臘神話的敘述方式,還有諾斯替學派的一些說法,這其中保羅的的作用很大,但只能說他在擴展福音,傳播教義上作用很大,所以可能在文本的呈現方式上,新約和希臘神話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東西,不能說彼此取代。基督教在某中意義上是成為了國教,如果說羅馬曾經有正統信仰的話,確實是一種取代,這其中原因非常簡單,就是權力推行
推薦閱讀:
※古希臘的奴隸生活是什麼樣啊?
※為什麼羅馬時期用短劍和短打,然而中世紀不繼續沿用而是使用重劍等重裝兵器?哪個實用性更強呢?
※為什麼古典時期的希臘歧視女性、奴隸和外邦人?
※古希臘的人穿什麼樣的衣服?
※為什麼古希臘雕塑表現恥毛,卻不表現腋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