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軍費上調10%?
去年寫的一篇文章,覺得拿過來當答案還是蠻合適的。———————————分割線—————————————一不留神這麼多贊了,受寵若驚。
中國去年的軍費開支是1320億美元,而美國是6400億美元。但中國的GDP是美國的六成,工業產值高於美國。如果按照PP P計算,中國的GDP接近美國的四分之三,而工業產值是美國的兩倍。而大陸的軍費規模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而已,所以中國和美國相比是一個軍力與國力嚴重失衡的國家,出於自身安全環境考慮,穩步增加不需要解釋什麼道理。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而現在是忘戰的太多了,我修改答案裡面補充了個烏克蘭的例子,就是教訓。中國需要有更強大的軍事威懾能力,這個能力的增強必須得有足夠的軍費支持。個人覺得目前大家主要關注問題不是該不該增加軍費的問題,而是要軍費的使用效益問題,就是這錢到底花沒花到地方,真正提升軍隊作戰能力了。
1889年,中國,北京,一場漫長的辯論終於要有結果。
這場辯論的關鍵詞只有一個——軍費。
大清帝國自第二次鴉片戰爭被英法聯軍蹂躪後,終於搞懂了槍炮軍艦和刀弓木船的差距。朝廷上下一度開始勵志,勒緊褲腰帶開展近代國防建設。經過努力,裝備了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毛瑟步槍克虜伯鋼炮的北洋陸軍以及擁有兩艘一級鐵甲艦的北洋海軍出現在帝國軍事力量的序列中。
因為這支軍事力量的存在,帝國西部的叛亂得以平復,南部外敵的入侵終於停歇——在外國人眼裡,大清居然一度有了「逆襲」的勢頭,當時的世界普遍有這樣的評價:亞洲被俄國、英國和中國三大強國所統治。那時候,東邊那個島國還一點都不起眼。
然而,當國防建設取得階段性成就後,爭論卻在內部開始了。有人覺得國防已固,就沒必要再把銀子都填坑了——畢竟花巨資買的鐵甲艦既不能吃又不能喝還不能修園子養太后,所以應該削減、暫緩軍費投入。帝國帝師、戶部尚書翁同龢是這一觀點的主辯手。
而另外一些人雖然對成就很是洋洋得意,但還是覺得,軍事理論和軍事科技發展同樣日新月異,前幾年還算先進的武器裝備,過幾年就會全面落伍,更何況,軍官要培訓、士兵要訓練和演習,還有後勤保障、軍工生產、國防工事建設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才能完成。所以,雖然現在形勢不錯,但仍必須繼續進行投入。內閣總理大臣李鴻章是這一觀點的主辯手。
顯然,帝師出身,同時還是清流言官領袖的翁同龢在辯論上更有優勢,他的意見最終被帝國所採納。
那之後,一度風光無限的帝國軍隊開始舉步維艱,「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不但再也沒有添置一艘軍艦,甚至連更換火炮購買彈藥的經費都批不下來。與此同時,東邊的那個島國,從天皇到臣民開始節約每一塊日元用于軍隊建設。
五年後,天朝迎來了甲午之年。然後的事情歷史書已經告訴過我們了:帝國陸軍的精銳在平壤因為主帥葉志超率軍逃跑一戰即潰;而在黃海,曾經強大的帝國海軍被嶄新的聯合艦隊干成了渣。
可歷史書沒有告訴我們的是:曾經驍勇無比的淮軍悍將葉志超沒法不撤退,因為滯後的軍事後勤體系使那支陸軍的彈藥極為拮据,平壤防禦戰只進行了一天彈藥就消耗殆盡,要不撤退就沒有然後了……在黃海海戰中,訓練水平一流的帝國水兵們,操作著射速緩慢的艦炮和日艦對射,可每向敵艦發射一發炮彈,就要承受5-6發炮彈的轟擊……失敗的禍根在幾年前朝堂之上的那場辯論中就埋下了。
在我看來,這場辯論是100多年來最被忽視掉的事件之一,但它對整個中國近代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僅甲午戰敗後的戰爭賠款及由此產生的外債利息就達5億兩白銀之多,以致中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再無能力投資近代工業的發展。
我有時會想,假如當初在那場辯論的時候,我們先輩們的眼光能更長遠一點、危機感更強烈一點,會不會就不會做出那樣的決策。假如哪怕能夠拿出戰敗損失的十分之一的經費投入國防建設,那帝國的軍事力量就能夠不間斷地發展並保持住優勢,那個欺軟怕硬的島國是否還有發動戰爭的勇氣?假如沒有甲午戰爭的重大挫折,我們有一個長期穩定的發展機遇,那現在的中國又會是什麼樣子?
可惜歷史沒有假設。那個決策之後的半個多世紀之久,中國破敗不堪,國防羸弱無力,人民備受欺凌。當國家被拖進二戰戰場的時候,其他每一個主要參戰國都能年產數以萬架飛機坦克大炮,唯有我們的士兵只能扛著「老掉牙」的漢陽造帶著5發子彈去與敵軍鋼鐵炮火對抗。從東北到西南,我們一敗再敗。
這就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對自身安全短視後所必須承擔的代價。
萬里之外的烏克蘭也用它的命運為我們昭示著同樣的結論。
1992年當龐大的蘇聯帝國解體的時候,這個國家曾經繼承了包括70萬軍隊、1.4萬輛坦克、1500餘架軍用飛機、350艘軍艦、2000餘件核武器的龐大軍事力量。以這一實力做後盾,再加上當時在世界頂尖的重工業、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變態的科技實力,至少在當時,很多人會相信它能迅速走向強國的舞台,成為在歐洲數得著的重要國家。
然而,也幾乎在其獨立的那一刻起,就有內部外部的聲音開始「體貼」的建議:「擁有這麼一支龐大的軍隊毫無用處,有那精力還不如搞點政治運動」——令人驚奇的是,他們居然信了。於是我們看到這個國家在長年糾結於某種政治運動的同時,曾經強悍的國防力量伴隨著國家地位不可挽回走向衰弱。
二戰中曾經在第聶伯河與精銳德軍進行艱苦拉鋸戰的近衛軍部隊被解散,留下的軍人只憑藉著一兩百美元的工資勉強糊口;冷戰中鋼鐵洪流的坦克群如廢鐵堆積在哈爾科夫破敗廠區,強悍的逆火轟炸機被一架一架的拆成了零件;威震世界的紅色海軍黑海艦隊長年侵泡在黑海冰冷的海水裡,只能在歲月的嘆息中腐蝕生鏽……那支昔日榮光的武裝力量如今已經破敗的不堪入目。
以至於,當這個國家面臨社會動蕩國家分裂時,烏克蘭軍隊已經幾乎失去了為之抗爭的能力,只能眼睜睜等候著大國對他們國家命運的發落。
這就是國際政治,沒有溫情的道義,只有冷酷的法則。
非兵不強,非德不昌。這是古訓,也是真理。只有強大的國防才能威懾住強敵,才能維護國家利益,才能活的有尊嚴,在這一點上,每一個擁有雄心壯志的大國都不含糊。美國經濟前幾年不太順暢,但卻在維護全球龐大航母編隊上沒有絲毫猶豫;俄羅斯經濟一有好轉,就制定了7700億美元裝備的採購和升級計劃,一旦國家周邊發生重大問題,普京會毫不遲疑地動用軍隊;甚至連印度都投入巨量的經費用於國防和軍隊建設——至少在印度洋里,他決心不惜代價捍衛自己的地位。
我們的國家現在已經發展並富裕起來,我們的GPD是世界第二,我們企業的業務遍布全球;我們從全世界購買資源和商品,來維持國家發展和人民的需要;我們還有14億人民要安定生活,56個民族的兄弟要共同發展,有960萬平方公里國土要保衛……這些都是我們核心利益,無論花多大代價,我們也都必須捍衛。
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守護我們天空、有自己的航空母艦編隊呵護我們的海洋和海上通道,有自己的99坦和武直10保衛我們的國土,有自己的衛星監視著所有可能對我們造成威脅的地方……建設一支現代化的國防力量這也許會花不少錢,但卻是一個國家和平發展的必要安全保障,是一個大國對自己國民安危的必要擔當,也是每一位普通國民對自己祖國的責任所在。
最近的消息說兩會上又在討論穩步提高國防預算。我很欣慰,雖然我們軍費佔GDP比例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這卻說明了政府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上態度和決心。
不出所料的是,有些人又開始在網上歇斯底里地叫喊「造航母不如養老母」,某些國家也開始陰陽怪氣地「擔憂」和平……也許還有更多刺耳的聲音會出現,但它卻再不可能停滯我們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腳步——我們將絕不會再犯120多年前那樣的錯誤,把生存的危險留給子孫後代!
這時候不祭出人均大法簡直對不起中國第一的人口數。
現在你告訴我 合理么
就這個作戰手套,剛配發的,之前PLA連作戰手套都沒有,所以別以為增加軍費了中國就先軍主義了,或者是去發展什麼黑科技了,戰士基本的作戰裝備都沒有完全跟上呢!————————————————關於此次軍費上調的背景信息:
中國軍費此次上調10.1%,是近五年來中國上調軍費比例最低的一次。
中國人均軍費是美國的1/22。
———————————————
普及個小知識中國有「北京軍區,蘭州軍區,濟南軍區,瀋陽軍區,廣州軍區」。習總軍改後不知道怎麼整合怎麼稱呼,但是絕對超不過美國。
來看看美國,美軍將全球分為六個戰區,是的,全球!分別為北方戰區、南方戰區、太平洋戰區、歐洲戰區、中央戰區、非洲戰區。美國的設定里,整個地球都是它的戰區。
所以擔心中國軍費太高完全是沒有必要的,你該擔心的是中國軍力不足以與美國制衡時,將會發生什麼。太少了,軍費還不到GDP的2%,這誰定的?敵在人大,諸君隨我……等下我去開個門
補課,正常,PLA還很窮。
算上要命的通脹,漲得不多還嫌少。不是很喜歡說人口問題嗎,人口越多有些東西就要跟上啊。我們人均3、4代作戰飛機,人均船舶噸位、航母數量、盾艦數量,人均核彈頭數量在五常裡面都是最後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追趕,希望國家能重視起來早日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就不指望超越了。
鳳凰軍事獨家發布
3月4日午11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傅瑩回答路透社記者關於「中國是否將增加軍費」問題時指出,預計2015年軍費預算將增10%左右,和中央本級預算支出增長的建議水平差不多。
羅援:「五個唯一」決定中國增加軍費理直氣壯羅援少將接受鳳凰軍事採訪時表示,中國軍費預算增長合情合理,理直氣壯,對於外媒總是帶著有色眼鏡或者用雙重標準看中國軍費增長,我們沒必要做過多的解釋。
羅援指出,美國2015年國防預算是4960億美元,2013年美軍僅僅戰爭追加撥款就達到了880億美元,幾乎相當於當年中國一年的軍費支出。怎麼沒有人說美國軍事威脅論?而只要中國一說軍費、一開兩會就要熱炒中國軍費問題。中國去年軍費增加了12.2%,今年增幅降到10%左右,西方媒體仍然炒作中國軍事威脅論,反正好歹要給中國貼上「中國軍事威脅論」的標籤,這完全是國別歧視,雙重標準。羅援表示,沒有必要總來解釋這個事,中國增加軍費是理直氣壯地,就像人要穿衣吃飯一樣,這是正常的現象。每個軍隊都需要有一定的軍費來保障。
另外,在世界範圍內,中國的情況也比較特殊。羅援提出中國存在的五個「唯一」:
1、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口大國,13億人口。我們的地緣戰略環境又非常複雜,我們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轄區、2.2萬公里的陸上邊界、1.8萬公里的海岸邊界、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我們有6500多個、陸上鄰國有14個、海上鄰國有8個。面對這樣複雜的環境,我們的人均軍費只有美國的二十二分之一、日本自衛隊的五分之一、英國的九分之一。作為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地域大國,我們增加這麼一點軍費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2、中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一個仍未完全實現統一的國家。中國面臨著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的威脅,我們的領土、島嶼和海域還受到別的國家的侵蝕。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增加軍費?
3、中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一家三十多年沒有打過仗的。其他常任理事國最近都在頻 繁參加戰爭,我們增加的每一份軍費都可以說是為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做出貢獻,我們每增加一分軍費都是在和平的太平上增加了一份籌碼。我們不是為了威脅別人,但也不允許別人威脅我們。
4、我們是有核國家中,唯一一家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這是和平善意的釋放,我們不像其他國家提出先發制人,而是提倡後發制人,是防禦性質的。雖然這是和平善意的釋放,但仍需要付出很大代價,既要能夠抵禦其他國家核打擊,又需要具備遭受打擊後保持核報復的能力。為保障國家核安全,我們不得不需要雙倍的國防投入。
5、我們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一家不結盟的國家,沒有任何國家給我們中國提供安全保障和承諾。還有一些國家對中國進行軍事技術封鎖和武器禁售。因此,中國的國防建設必須要自力更生,這也增加了中國國防建設的成本。
有這麼五個「唯一」中國可以理直氣壯地增加我們的軍費,合情合理,別國無權說三道四。
羅援少將認為,中國提出經濟常態化增長,那麼國防建設也應該常態化增長,以保證中國國防建設的基本需求。我們的國防建設需求主要通過安全環境、綜合國力、科學技術和世界新軍事變革四個方面來拉動。
至於軍費預算應該用在何處,羅援少將認為軍費使用應朝著「能打仗、打勝仗」方向聚焦。近幾年,中國軍隊所有的重點都是為了保障「能打仗打勝仗」,軍費使用也應該符合這一要求。軍隊發展應能適應現代戰爭的模式,符合作戰規律,結合中國國情,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強軍之路。
現代戰爭規律從以前的注重規模數量轉變為注重質量效能,因此,我們的軍費使用應該更多地向高技術軍兵種傾斜。以前中國主要向陸軍傾斜,現在我們將大力發展空海軍、二炮部隊以及其他信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作戰單位。
——————————————————————————————————————————————————————————————————————————————————————
著名軍事專家、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理事徐光裕少將接受鳳凰軍事採訪時表示,今年的軍費增長幅度基本合理。
首先,增幅10%左右的話,今年的軍費預算約達到9000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大約為1450億美元,佔GDP的比重保持在1.4%左右,還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在世界主要國家中也處於相當低的水平。今年GDP預計增長速度在7%左右,軍費預算增長基本符合中國GDP增長速度,所以總體來看是非常合理的。
其次,中國人均軍費水平仍然處於低水平。按2014年軍費預算1294億美元,除以230萬官兵,約為5.7萬美元。而日本自衛隊的人均軍費水平達到21萬美元,美軍更高,達到43萬美元。可以看出,中國軍費還是處於比較低水平的狀態。以10%的適應GDP增長的速度逐漸擴大軍費,這是非常正常的。
其實,目前的軍費水平還不能完全滿足中國的國防需求,軍費仍十分緊張。軍費的花費分三個方面:裝備的維護和更新、演習維和等活動和人事支出。這三部分的支出仍處於較低水平,中國軍費支出仍不富足。這種軍費緊促的狀態可能仍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慢慢改善。
相比去年的12.2%的增長,今年軍費增長幅度有所下降。對此,徐光裕少將表示,這一現象符合客觀發展要求。軍費增長也要符合經濟增長速度,不能增長的太快。今年預測GDP的增長在6.8%至7%左右。2014年經濟增長有所放緩,相對的,中國軍費增長也要相應放緩。
至於今年的軍費將會怎麼用,徐光裕少將認為,主要還是用在裝備、活動、人事三方面,應該不會有特別側重哪方面。按照以往的慣例,裝備更新維護通常佔到軍費的三分之一,今年也應該差不多,可能大概在400億美元左右。基本維持了2014年的水平,略微有一點點降低。
1、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越來越大,整個經濟結構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陣痛之中。一是勞動力紅利逐漸吃盡,作為昔日「世界工廠」的地位正在迅速被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所吞噬;二是互聯網、高科技行業等新興產業還在哺育之中,尚不能完全撐起中國經濟的筋骨,中央被迫只能倚仗房地產,這是有點飲鴆止渴的味道的。所以高層現在極其注重培育各個行業的核心科技能力,但要像歐美日一樣站在工業生態鏈的頂端,獲得高溢價,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軍事預算也只能同步放緩。
2、上面有些答主按照GDP總量與軍費總額的比率來說項,我覺得是非常幼稚的。眾所周知,中國的GDP統計就是條濕毛巾,不擰都在滴水。但財政收入是實打實的,天朝在進行分稅制改革之後,形成了「強中央,弱地方」的財政格局,地方財政除少數發達省份,基本上陷入全面虧空狀態,中央財政財雖然看上去很美,實際上很多方面都是以專項名義在代替地方財政進行支付,壓力非常之大。繼續大幅提升軍事預算,力有未逮。
3、與歐美日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民生、教育、衛生、醫療等各個領域的欠賬都太多。而習一直在強調,要讓人民在改革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這種獲得感主要是通過民生領域的投入來實現的。比如農村的朋友們都知道,現在幾乎每個農村的每條道路都在進行水泥硬化,同時農村衛生(垃圾處理、「農村廁所改革」)還會進一步投入,這都需要資金;在教育上,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全國大量的小學、中學基礎設施都在進行提升改造,新浪微博上就有慈善人士透露過想資助某貧困小學新課桌,結果開學後發現該小學所有課桌已經全部煥然一新的故事,其他像營養午餐這種就更不用說了,這同樣需要資金;在醫療上,目前農村和城市的醫保系統都在繼續完善和推進,不管是城市上班狗,還是農民朋友,在醫保上應該是有切實體會的,這也需要大量的財政資金來支撐;其他還有高速公路、高鐵等基礎設施建設等等,所有這些領域都關係著民心所向,在目前的中國高層眼中,在維持基本國家安全的前提下,民生才是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所謂中華民族的崛起,沒有民生的改善,一切就都是扯蛋。
4、中國目前的軍費使用,還有巨大的效率提升空間。目前高層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來提升軍費的費效比:一個是軍改與裁軍,軍改裁撤了大量文工團等機構,裁軍則直接減少了30萬落後軍種,使攤到每位士兵上的軍費額更高,有助於實現軍人待遇與軍事裝備的提升;二是打虎,打掉軍隊內部的毒瘤,減輕軍隊內部的貪腐狀況,使軍費能夠真正用到該用的地方。
總而言之,高層在軍費制定前都會進行詳細評估,以目前的軍費總額,各種軍備研製、部隊換裝計劃都是可以得到有力保障的,軍迷們大可放心。至於從全球戰略的角度,掩藏鋒芒等角度,其他答主已有精彩論述,就不再重複了。
上述報道稱,這表明中國大量減持一年或以下期限的美國國債,因為同期中國2-30年期限的美國國債凈購買額增加了1856.83億美元
Ref:誰壓低了美國利率?中國2014年購中長期美債規模創最高記錄
據新華英文報道,2015年中國國防支出將增10.1%,升至8900億元左右。國防預算增幅為5年來最低。
Ref:2015年中國國防支出將增10.1% 增幅5年來最低
我們匯率按6算,軍費還沒我保護費交的多,美帝你還不放心我?這點錢,也就能給龍虎山天師設壇作法令大自然巧奪天工一下,然後再補幾艘海警船!中國人不是人?我們人均軍費還不到美國十分之一呢。而且之前幾十年更是只有其百分之一!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為了肩負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我們應該做個保證,中國1990到2050的人均累計軍費不低於美帝百分之八十。
我記得我看過一個圖,中俄法德等一堆國家加起來才跟美國軍費相等……我國要發展,要崛起,勢必觸碰某些國家的既有利益,在這一基礎上,多花些錢打♂通♂關♂系♂是必要的
沒有帶路黨跳出來說投靠美國爹爹就可以把軍費全用來搞選舉,我很欣慰
人均軍費還不如戰敗國,差評!
跟美國比差太多,和日本比人均差太多,現實威脅明擺著,不投入哪有國際話語權?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發問了,我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為了維護世界的和平。。。。。。。喵~
題主可以查一下中國每年有多少進出口的貨船通過馬六甲海峽,沒有保障貿易和能源通道的軍力,你睡的安穩嗎?
美國天天出去打家劫舍才要那麼多軍費。
中國這軍費增長就像是平常百姓每年給自己換個新防盜門而已,有啥好大驚小怪的。230萬解放軍官兵喜迎漲工資。
不反對軍費上漲,相反很支持。但是更希望漲教育經費,什麼時候知乎能討論如何看待教育經費翻一倍?
推薦閱讀:
※如果俄羅斯與美國發動戰爭,其他國家,比如中國,日本,韓國會如何站隊?
※現階段人類世界所能製造出來的最具威力武器是什麼?
※八路軍屬於「國軍」嗎?
※蔣介石對內戰失敗有哪些反思?
※有哪些步槍無法安裝刺刀?這是出於什麼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