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小說的收穫是什麼?

看完小說,常會覺得除了唏噓人物命運的捉摸不定、驚嘆作者的妙筆生花外,再無所得。這一點上看,閱後的充實感與成就感遠不如史哲類作品多。有道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十來年凈瞎看熱鬧了,難道是我的小說閱讀方法和理念有什麼問題嗎?


瀉藥。

文學藝術本身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文學藝術是遊戲,是儀式。作為審美對象,它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它既不提供自然的感性的價值也不提供道德的理性的價值。任何功利性的(無論是感性的愉悅還是理性的教化)解讀都不是它本身的意義,而只是其內容的意義,是附帶意義。因為文學藝術的本質是形式而非內容。

美的唯一意義就是美本身:人通過審美,將理性與感性發揮到最大限度,相互揚棄,從而擺脫兩方面的束縛,獲得人性。在審美中,人既不成為被自然需要所控制的野人,也不成為被道德規則所束縛的蠻人,而體會到真正的自由。

閱讀文學藝術的收穫是讀者心靈的健全和人格的自由。

若你閱讀的目的是想從那些附帶價值獲得什麼,那你所獲得的只會非常有限。


小說本就是個消遣讀物,有的或許會針砭時弊,那樣的都成了傳世名著,剩下的留作消遣的,就被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大學時候的閱讀以文學類特別是小說為主,這讓我得以沉醉於一個個神奇的幻想世界,體會著主人公的苦樂悲歡,彷彿多經歷了和他們一樣的人生,有時腦洞大開的想,如果考慮在任意一個時間節點的選擇的可能性,自己是不是就會經歷著書中那樣的各種各樣的不同人生?很讓人激動的想法是不是?況而據說物理上的「多宇宙理論」(平行宇宙)是支持這種設想的。但至少現在不可能,選擇幾乎總是單向的,一旦選定,沒有歲月可回頭,每個人都只能有一種確定的人生。然而這時候文學類作品的魅力就凸顯出來了,它們極大的拓展了身處在方寸之地只有單一選擇的我們的精神空間,跟隨著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我們得以穿梭於不同的空間和時間,在精神上確實體會到了不同的人生。更加神奇地是那些間接的體驗在潛移默化中會塑造著我們,彷彿我們真實經歷的事對我們的影響一樣,甚至更強烈有效。

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閱讀好的小說作品,一定意義上是讓我們多活了幾輩子。


你不會認為看什麼都要像看史哲一樣吧?還是某些人讓你走上了錯誤的道路?


體會到了另外的人生,豐富了你的眼界。在沒看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前我真的沒有仔細的感受過那個文革剛結束改革開放剛開始的年代的人是怎麼樣的思考那個時代和生活著的。正如他們所做是帶有自己時代的局限性。

理解那個你不熟悉的時代的最好方式是看小說,真的沒有騙你。

最後讀書什麼的自己滿足喜歡就好,但不要有偏見的看待可能不小心你會因此錯過好的東西。


我不想變成畜生,很大程度上要靠優美小說保護我的人性,使我在衣食無憂一帆風顧中也有機會心情暗淡,絕望,眼淚汪汪,一想起自己就覺得比別人善良,敏感,多情以及深沉。很多時候,我還以為從小說中能發現人生的真相。——王朔


所謂潤物細無聲,形容的就是小說對人的感染力.表面上看小說並沒有史哲類的影響大,那只是因為我們沒有感覺出小說對我們的影響.

比如,沒有看足夠多的小說,讀歷史和哲學的興趣和收穫會少很多的.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是要問一句,在題主看來,何為小說?

以及,看小說是為了什麼?——看人物命運?仿作者筆法?

或者說,更近一步地問一句,您都看哪些小說呢?

從類型來看,小說數量眾多,尤其在通俗化閱讀的今天,各色小說,質量從低至高,層出不窮。選書,選讀經典,比一味的看書更為重要。

從閱讀方式來說,經典小說里所反映的想必不僅僅是個人命運那麼簡單。

對於有意識描寫自己思想的作者的作品而言,如果看完只為人物命運唏噓,那真是沒接觸到本質了。

對於無意識表現出自己思想的作者的作品而言,選擇適當的角度切入文本進行分析理解,也能得到很好的答案。

讀完史哲作品成就感大的原因我不敢妄議。但是小說可以是歷史的材料,如《紅與黑》;小說可以是歷史的變形,如《紅樓夢》;小說也可以是哲學觀點的表達,如《局外人》……

小說到底有何用呢?

以梁任公的觀點結尾:

「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說;欲新宗教,必新小說;欲新政治,必新小說;欲新風俗,必新小說;欲新學藝,必新小說。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說。何以故,小說有不可思議之力支配人道故。」

其實題主已進到了感慨人物命運的階段,已經進入讀小說的狀態了。但是,並不是每本小說寫的是人物命運就真的只反映人物命運啊!

回答補充:

昨日答的匆忙只是談了談對問題的感受,今日補充一些自己讀小說的方法。這個東西見仁見智,沒什麼好與不好的。

【就有價值的作品而言吧】

我讀小說的流程一般經歷這樣幾個過程:

瀏覽——細讀+作者背景時代背景及創作談+頭腦風暴——分析

瀏覽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所以重點在於細讀。大學裡從語文過渡到文學的第一階段,受到的教育即是文學文本解讀。其實就是相對於瀏覽多注意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語言,意象,形式或者各個方面入手,去把握探究文本意圖。從而進入第三步的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個階段經常會結合時代,作者以及自己的各種腦洞來理解。

舉個栗子,

在讀楊沫的《青春之歌》的時候。

瀏覽之時我們可以讀出作者意圖是通過林道靜的三次愛情選擇表達出政治選擇。

然而細讀的解讀者可以讀出楊沫筆下女主人公不獨立的依附意識。

再深入文化心理解讀,甚至還可以得出中國傳統文化心理的戀父情結的結論。

所以說閱讀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故事,寫的是林道靜的一生,其實除了她的一生還能從性別批評去切入,還能從文化批評去理解。

這樣說出來的理解,是不是就比單純的人物感慨層次更為豐富呢?

由此,經典之所以為經典,是因為它有豐富的內涵,有深刻的意蘊,放在任何時代都不為過時。

當然,這裡會出現一個過度闡釋的問題,所以對於閱讀者而言,這個度應該有所把握。畢竟,牽強的分析,是無意義的。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看,哲學歷史是把已成觀點的東西呈現出來,需要人自己去具體理解。而小說則是把材料擺出來,任人分析。

事實上,如果作為一般的閱讀者,這樣的閱讀不但不能起到解壓放鬆的作用,反到會讓人背上閱讀的包袱。所以,對於小說閱讀,並不一定要求每一本都做深入理解分析。有深有淺,張弛有度,才是最理想的。

一點拙見,希望對題主有用。


個人看法,小說就是作者的閱歷的體現,閱讀小說就是閱讀別人的閱歷


一個字,爽。

要是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最多再遛個彎見見人然後到季節了啪啪啪,和動物園還有什麼區別?

看一出譚富英的定軍山,塞著耳機聽一晚上搖滾樂,看了半小時耍猴,下了兩盤象棋,你都不能說你從中有很大收穫,也不能說你沒有收穫。我覺得精神收穫最大的特點就是潤物細無聲,茶吃後來釅,做了點無關正經的事,也不知道怎麼了,但是忽然就滿足了是非常幸福的,這種幸福不是豬肘子能帶來的。閱讀就屬於這若干不正經事之一,看著看著就和裡邊的角色聊起來了,或者乾脆和作者聊起來了,這種感覺也是和活人聊天不能比的。當然,有的同志看了xx總裁xxx覺得滿足,有的同志讀伏爾泰覺得滿足,但是大家獲得的快感是沒有區別的。

讀書讀的爽就是最大的收穫,同時這種爽營養豐富。


讓生活在21世紀二十歲出頭經歷平淡無奇的我,體驗過去的幾百年甚至幾千年老老少少的生活。


這個問題和我小時候老是思考的「為啥名著可以是名著」這個問題很像。所以,首先我先回答一下,名著為什麼是名著,紅樓夢,霍亂時期的愛情,情人這些經典細細追究下來,不也是小說么?可為什麼大浪淘沙下來,他們被一代又一代的人閱讀,喜歡。答案就是:讀他們的收穫。和通過閱讀它們可以讓你對一個時代、或者是人性、又或者是美好又一個更深刻的見解。王家衛在《一代宗師》中說,功夫的境界是「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其實這樣的境界放在小說里也未嘗不可。

有人在小說中獲得情感共鳴,與書中的角色的角色同悲共喜。這可是所謂的見自己。當然,更高端的小說,可以帶領讀者見天地,這裡的天地,可以理解為你並不理解的事情又或者脫離現實生活的世界。就拿樓上的答案舉例,《平凡的世界》帶你走入的世界和時代,在潛移默化中拓寬了你的認知。這樣的作用也許不明顯,可如果從功利的角度作比方:這樣的眼界開拓,像給井底蛙的腳下墊了塊石頭,日積月累,你的眼界和胸懷也就提升了。

最後當然就是見眾生了,一個好的小說,人物不是扁平的,而是有血有肉立體的。他們的言語行為乃至於結局都不同程度的代表著作者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經驗。看過一本好的書,裡面的角色出現在書中,卻不僅僅局限於書中。你也許見過他,在生活中,在你周圍。你也許就是他,你也可以選擇成為活著避免成為他。

每個人都只有一生的時間去經歷和感受,而書籍就是用開了掛的方式,比別人多活好幾個輩子。


閱讀小說的收穫。大概是短暫的融入書中的世界,感受現實中不能感受的美好吧......


你想要的收穫是什麼?

勞什子提升自我么?勞什子提升素養么?勞什子獲取知識么?那我很抱歉,這些玩意兒看小說通通不能直接帶給你。

所謂的提升自我也好,提高文學素養也好,獲取知識也好,其實頂多就是閱讀文學作品捎帶著給你的收穫,是附贈品。

藝術的本質就是藝術;美的目的就是美,無它。

文學的本質是審美性,這是它的根本屬性。閱讀過程中你獲得了快樂獲得了享受就足夠了。不一定非得考慮它能帶給你什麼。究者不愛,愛者不究。人生有那麼多必須要承擔的功利性事務,面對文學作品的時候,還是放自己一馬吧。

如果要真說閱讀文學作品帶給我們什麼收穫,我想,它擴展了我們的視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現實的人生長度是一定的,厚度也是一定的,那怎樣實現它的總體積趨於最大呢?讀書吧。古今中外,總有你意想不到但有萬分奇妙的世界,它靜靜躺在書頁里,等待你去激活。

當然,如果你是一個文學研究者,那另當別論。但即使是文學研究,我也認為至少進入作品的時候應該抱有一種較為純粹的欣賞式的態度。因為任何偏離了文學本體屬性的所謂【闡釋】,很可能最終會偏離文學本身。

昨天背書的時候背到俄國形式主義文論的一段話,似乎可以解答你的疑惑,晚上回家之後找出來再附上吧。


最近在看《群山回唱》。

引用一句話吧 「踉蹌前行中,你總能在他們身上找到丟失的那一部分自己。」

看這本書時,我確有此感。


為什麼讀書一定要為了追求某種特定的東西呢,我個人喜歡「無目的讀書」。


就像跟自己喜歡烹飪一樣,跟自己的其他愛好一樣,自己享受其中的樂趣啊!說到底,並沒有實際意義,讀書到底百無一用呀!


推薦閱讀:

信的末尾為什麼要寫「此致,敬禮」?
如何看待文章《曾雪梅》的語文閱讀題目?
如何看待丘吉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如何評價張繼科寫的詩?
有沒有一些凄涼優美的句子?

TAG:小說 | 閱讀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