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D會不會把時間管理複雜化?
曾經我也嘗試過很多時間管理軟體或者目標實現軟體(Getting Things Done,GTD),比如google日曆,do.im, 網秦管家,Evernote,todoist.com。我得說這些都是很好的軟體,但是大多數我都堅持不下來。例如do.im我用了很長時間,結合google日曆確實效果很好。但是有段時間一忙,原來設定的目標都沒有完成,於是就產生了滾雪球般的崩壞效應,最終疲憊的我對於提示我幹活的通知和郵件都不在意了。
曾經有外國網友說過最好的GTD工具是筆和紙。因為用那麼多複雜工具軟體,我們在windows,android,ios,mac,linux各種系統同步,研究很多複雜案例和提醒功能,折騰來折騰去,其結果是我們不知不覺已經在工具流程上浪費了太多時間。而GTD最需要的其實是三個跟工具沒多大關係的人類習慣:1.把任務記下來;2.做事不拖;3.有重點地選擇事項。總而言之,你堅持不住,用什麼軟體都是白搭;堅持的住,筆和紙就夠了。
搞清楚這個道理,其實GTD一下子就變得很簡單了。
作為一個對自我時間控制沒有太大自信的男人,為了對自己有個全局的把控,我還是希望能有一個軟體追蹤我的時間分配,最好把結果可視化報表給我看。那對我提升工作效率無疑是有幫助的。
我正琢磨著是不是開發個懶漢軟體,不需要我進行什麼控制,就能全局地追蹤我的時間分配,最終把我每月、每周、每天的時間分配整理成可視化報表給我看。事實上,我曾經把這個想法當作數字化個人生活的一個創業idea來想。然而,不出所料,「你的想法99.9%別人都想過」,已經有一個軟體把我的設想全都實現了,那就是RescueTime.(說實話師弟給我推薦這個軟體的時候,我既高興又失落,就是這個原因)
為此還專門寫了一篇圖文並茂的博客,用我的親身實踐來介紹這個軟體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強烈推薦!個人時間可視化報表:RescueTime
希望對你有幫助。
先說結論:GTD會讓時間管理簡單化。
David Allen本人估計是不用知乎,所以沒看到這個問題,我來引用下David Allen在書中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所有情形都面臨著一個關鍵挑戰,那就是長期應用這些做法並形成習慣,從而只需要保持最低限度的刻意關注或者「聚焦」,並完全成為保持一個人良好身心狀況的常規內容。……實際上,GTD的行為要素相當簡單,每個人都熟知。寫下相關事項、決定下一個推動步驟、在提示清單上記錄、檢查清單,這種事情何難之有?大多數人都承認自己需要確立類似這樣的行為管理,但很少有人一直堅持,並形成習慣。多年來讓我極為驚訝的是,一個人要想堅持採取必要行動,從而始終排除分散自己注意力的任何無益現象,其實是很有挑戰性的。——《搞定1:無壓工作的藝術》中信出版社 第XXII頁
如同開車,養成習慣之後你不會意識到GTD的存在;如同Excel公式,GTD方法會讓任務管理變得簡單。
很多人覺得GTD困難,是因為沒有養成習慣,沒有建立起自己真正信得過的外腦系統。解決方法也很簡單,找到自己執行GTD時候遇到的瓶頸,然後對症下藥即可。
GTD會讓時間管理簡單化。GTD的學習過程像是學習圍棋,入手是很快的,但是要精不容易,首先學會的是紀律,能夠短時間處理大量工作,其次學會的是多專案,能夠做好工作上的繁雜任務,效能展現,第三層是角色平衡,把生命中角色扮演好,第四層是長期目標,能夠在逐年累積後,找到一幅人生藍圖。
學習GTD也要使用合適的工具,滴答清單在GTD的實踐過程中將會幫助到你。
GTD的作者是不斷完善一個適合自己或者適合一類人的時間管理系統的產物,所以並不見得適合所有人。
如果你去收割一小塊地,拿著鐮刀就好了,如果這時候你去租一個收割機、再學習如何使用收割機反而耽誤更多的時間。如果是很大的一片地,租用、學習使用收割機就有價值了。用不用收割機,看你像收割多大面積的地。當然,GTD只是其中一款收割機,還有很多其他方法。
哇!不得了啊不得了!你有道靈光由天靈蓋噴出來,你知道嗎?
正所謂:有人拿刀殺人,有人拿刀自殺,有人拿刀砍菜切瓜。杜絕濫用,發揚GTD這項任務,就交給你了,好不好?這幾本武功秘笈是無價之寶。
我看與你有緣,收你十塊錢,傳授給你吧。第一本:辟邪劍譜——複雜的事情簡單化(該切的要果斷切掉)
第二本:如來神掌——簡單的事情可操作化(分解很重要啊親)第三本:降龍18掌——可操作的事情可度量化(練到第幾掌了)
第四本:九陰真經——可度量的事情可考評化(內功是重要標準)第五本:獨孤九劍——可考評的事情系統化(九劍合一是為王道)記得打卡上啊...gtd這一套主要是管理精力的,並且是以事務處理為對象。引入inbox來收集,是為了解決大腦記憶瑣事引起的焦慮。對事務分context,是為了減少挑選事務的複雜度。你看,grd整個體系就沒去管理時間。
如果你把時間管理複雜化了,說明你沒學好GTD。
1、小明讀小學的時候就懂得了弄個小本記作業,記下明天需要交的抄寫、試題,記下你大後天要交的作文。甚至記下了整整一個暑假需要完成的東西。放學回家做完檢查。
收集(記作業)—— 整理分解成行動(分語數英,分背抄算)—— 安排時間(一般當天夜晚)—— 落實行動(寫完作業)—— 回顧(對著小本看是否有漏,檢查一下有沒寫錯字算錯題,不會的記錯題本里)
2、小明英語極差全班倒數幾名,他渴望拿第一名。但也知道不可能一蹴而就,於是分了小目標,每次考試進步十名,只要五次就能全班第一了。小明請教了老師知道只要多背誦,多做習題。小明打算每天背十個單詞,安排每天早上早點起床背十個單詞,中午放學再背一次加深印象,下午放學後立馬默寫一次,晚上寫完作業後再默寫一次,星期六日不用上學有時間可以再次複習前面的。學期結束後小明如願考了英語第一名。
明白需求(提升英語)—— 大目標(第一名)—— 小目標(每次進步十名)—— 列項目(背英語)—— 分解行動,安排時間,落實行動,回顧(每天背誦十個單詞,周複習)
從小就在用的東西,何必搞那麼複雜。道理是一樣的。如果真的有需求,即使不懂GTD也早就自己摸索出來了。大部分人其實只是缺少執行力罷了。
就我自己淺薄的經驗,沒有把GTD看的過重,但是我會用這種思維,配合一些簡單的工具(其實大部分就是google calendar和task兩個),將我不想浪費腦袋記住的,和時間點有關的東西記錄下來,而且在合適的時候通知我(就是數字助理的初級形態),至少目前我沒有想更進一步將所有的工作、生活拆分的很細而且統統GTD話,因為我認為GTD本身也是需要花精力的,所以這仍然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度」的問題,當你消耗在GTD本身上的時間和精力超過GTD所能提供的富餘時間和富餘精力的時候,GTD就失去意義了。
所以我倒是覺得,未必需要事事GTD,我們追求的是舒適的生活,而不是束縛而緊張的生活。GTD的後果兩極分化,要麼真的能好好管理時間,要麼擺脫不了GTD,時間還越來越管理不好。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GTD
GTD(Getting
Things Done)中信出版社的中文翻譯是《儘管去做:無壓工作的藝術》聽起來好像就是在號召大家去做吧,像極了雞湯,還是治癒拖延症的雞湯;而我喜歡的是他台灣版翻譯《搞定:2分鐘輕鬆管理工作與生活》——說的就是一種解決辦法的思路,是在足夠認知基礎上的一種工作方式,讓工作更有序更高效!
GTD可以分為收集、整理、組織、回顧與行動五個步驟(沒錯,就是這五個步驟,幾乎所有的中英文資料中都是回顧在行動之前)。最開始我是嚴格的按照這幾個步驟安排我的學習和生活,彷彿GTD就是我人生的救星!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思考我的工作應該怎麼匹配其中的各個步驟;花很長的時間去組織和回顧;堅定的去行動!但我慢慢地發現我更忙了,沒有時間去休息,去玩耍,去運動……我覺得除了學習之外的任何事情都是在浪費時間,我也如同一個精準的時鐘一樣按照安排的日程表一點一點的完成我的複習。
這種狀態怎麼形容嗯?對了,就是別人常常形容我們這些時間管理愛好者們的稱呼—時間狗!那時候的我真的成了時間的奴隸,GTD就像一個狗鏈子,還是黃金鑲鑽的狗鏈子,套在了我的脖子上!掙脫不了掉,奄奄一息。
後來,慢慢地我發現,其實我犯了兩個嚴重的錯誤。
第一:我只是時間管理,而不懂得精力管理。
第二:我沒有自己的GTD方法。
GTD只是一部分人將他們的處理工作的方式進行流程化和規範化。我不否認這種方式的結果是不是真的能Getting Things Done,但是這種普適性的東西難免有太多的限制,死板的教條主義永遠都是落後與低效的代名詞。
現在我的精力管理和GTD都有了更深的認知,形成了屬於我自己的「GTD」!
搜集——處理——行動——回顧。
第一步:搜集。
搜集就是將我腦子中閃過的任何念頭、想法、任務……等等都統統拿出來,放到一個inbox中,清空我的大腦。
第二步:處理。
p.s.需要注意的是,並不任何事情都可以往重要且緊急中放!原則上緊急的事情不能超過3條,一旦超過3條,你的工作將會處於緊張急迫的狀態!
處理=整理+組織。我的理解就是我的inbox裡面的任務是不是做?誰來做?什麼時候做?怎麼做?多問自己幾個問題,然後進行妥善安排。如果是今天做,問題又來了,這件事情是不是重要?是不是緊急?根據「要事第一」的法則將這些事情安排到四象限中。-
處理每一件任務的時候,又得問幾個問題,這件事情需要做哪些步驟,形成一個清單;有什麼注意事項,形成備忘!
第三步:執行。這才是「儘管去做」!
我喜歡的執行順序是從四象限按照重要緊急—緊急不重要—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不緊急。
當然我也並不是完全按照死板的順序去做的,偶爾工作的轉換可以是一种放松方式——比如中午午休過後,我並不會直接做重要的事情,而是會先做一件小的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來調節,將自己從午休的狀態轉換到工作狀態中;當然也有很多時候我們會被各種各樣的事情打斷,可能是老闆的新任務,朋友的私人電話等,這個時候打斷結束之後我會將這新的日程再次進行安排,然後繼續原來的工作。第四步:回顧。
《論語》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工作結束並不意味這一天的結束,你有什麼收穫,有什麼想法,遇到什麼困難,明天有什麼計劃?GTD中的回顧是固定周期的檢視,我做的是每天的日誌如同佐藤傳的回顧是次日的「晨間日記」一樣,我也相信這種經驗的積累遲早會發生奇蹟。(下圖為KPTP工作日誌法)
回顧才是最好的展望。我從來不沉湎於過去,我更加重視的是明天!
時間從來都不是用來管理的,我們沒有能力去奢求時間能夠被我們束縛,我們能做的只是自我管理,只是希望在時間走過的時候我們也在走著。時間是什麼呢?金錢、成功、事業……都是,也都不是,時間是什麼?就像津巴多《時間心理學》中寫的那樣「你用來做什麼,時間就是什麼!
1GTD是什麼
https://pic2.zhimg.com/v2-6c92524a5843efdbf17c5f81d5f415a5_b.jpg
我們經常會遇到幾個問題:
- 我們想做的太多。
- 我們去做的太少。
- 我們做了錯誤的事。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GTD,《Get Things Done》於2002年出版以來,已經成為了一個專有名詞,並且帶動了一大批時間管理,培訓師與自媒體人的熱捧。
GTD 並不是什麼人生格言與生活感悟的堆砌,而是一套系統的自我管理方法。
和所有的方法一樣,GTD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人,按照鄒叔的理解,如果你具備以下幾條特質,或許適合你,可以嘗試學習一下,越忙的人,越需要 GTD。
1.日常事務繁多
2.做事條理之上
3.恪守自己的規則
4.帶點理想主義
2清空你的大腦
https://pic1.zhimg.com/v2-27c157323851b29713587c76ca2d28dc_b.jpg
在鄒叔的學習與實踐中,感覺到GTD主要核心就是三點。
第一,清晰你的目標
關於目標我們又有兩個問題
- 我們不知道去哪裡
- 我們知道去哪裡,但不知道怎麼去
顯而易見的是,如果你不知道目標,請先確定目標,如果你有了目標,那麼慢慢學會「分析事務的重要性和先後順序」就是非常重要的了。
第二,清空你的大腦
我們的大腦是一個CPU,是用來計算和思考的,我們能有較好的短期記憶,但是不擅長長期記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記憶的事情可以交給工具。
如果每天耗費太多的時間去回憶有哪些事項要處理,哪些做了哪些沒做,大腦就會很累,所以我們應該首先梳理事項,清空大腦,解放思維。
做重要的事情前讓大腦幹凈起來,先把緊急不重要的事情處理乾淨,然後做重要的事情,因為重要的事情往往需要分配大量的時間,所以人不能養成小事情拖延的習慣,然後小事情的拖延會變成大事情無法完成的借口。
第三,分解最小行動步驟
事項會有很多,有大有小,並且跨度還不一,需要把所有「任務」和「項目」都分解為行動,要樹立一種行動觀「下一個行動是什麼」,只有這樣才能把計划具體化落地化,而不是停留在空中。
這樣,在一個限定的時間去完成一個明確的行動,才能心中有數,有恃無恐。
3具體做法
而GTD 的具體做法其實也就是三個動作:收集、處理、回顧(檢視)。
收集:
隨時準備一個筆記本或者合適的APP,在有任何想法或者任何打斷自己的事情出現時,就記錄下來,而不是讓它一直停留在大腦中,這樣我們的大腦可以去處理當下更重要的事。
這裡的收集一定要完整,鄒叔曾經有朋友花了兩三天才整理完,整理了五百多個任務量。
一般人收集一兩百個任務也是可能的。
用GTD的意思就是把所有有用的東西放到「Basket」里。
處理:
把之前收集的事件進行分析,整理,和處理。
能快速完成的,比如2分鐘可以完成,立即完成。
可以委託的,讓別人去做。
不需要完成的,刪除。
不能快速完成的,梳理優先順序,並且進行「行動步驟」的分解,
形成一個一個的可執行步驟。
回顧:
將所有的「行動步驟」進行系統整理,並且定期的回顧,哪些完成了,刪除,哪些要做了,準備,哪些延遲了,記錄。
有一句話「沒有回顧的人生不值得過」
只有不斷的審視與回顧自己,才能不斷的調整與優化,以便取得更大收穫。
構建了這樣的GTD系統後,你需要的就是從你的「Basket"將行動步驟一個一個完成。
讓我們不為了選擇去迷茫,不為了雜亂去糟心。
我們在做大多數事情的時候都明白,現在要處理的是當下最重要的事,並且次重要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如果有遺漏就放在回顧中去操作。
我們就能用最平靜的心態去處理當下。
為什麼GTD大多數時候是有用的呢?
也許是因為它並不是一些雞湯般的道理,而是一套流程,GTD認為人生最大的不安是來自無序,所以他就通過幾個步驟讓你的生活有序,讓事情變得條理,並且確保你現在所有該做的事情都按照順序做到了。
4 變通運用
https://pic3.zhimg.com/v2-a9e28f2f55f3b5987e0d7cfd2e8a28e2_b.jpg
GTD 並不是什麼特殊的發明,它的原則其實都是常識, 正因為他簡單明了,所以行之有效。
但是很是時候,我們的時間並不那麼受自己控制,比如你的老闆讓你去機場接一個客戶,也許這一項工作就要花掉一天。
那麼內心抗拒的你該如何做呢?
其實GTD會告訴你,為這件事找一個目標,只有你對事情本身的看法改變了,發現了價值,你才能心甘情願的去做好他。
其實,接機這個是並非無聊或低價值。
- 你可以將你原本的計劃穿插在路程和等待中去。
- 你可以在路上閱讀或者聽FM,獲取新的知識。
- 你可以熟悉一路的交通狀況,並且做一些記錄,以便不時之需。
- 你可以認識一個潛在的高等級的朋友,並且會陪伴他一段時間。
- 你可以和客戶聊天,從他身上學到經驗。
如此這樣,與其內心不快的去做一件你認為無聊的事,不如把完成這件事的時間節約下來並且增加其價值,你看,時間管理就是這麼一點點管理出來的。
我們身邊真的有很多人是一邊揮霍著時間一邊尋找時間管理的良方,真是無語呀。
從結繩記事到貝殼畫牆,人類很早就學會了將大腦外包,只有當你清空大腦,有序生活,才是你通往從容之路的開始。
最後介紹幾個GTD的APP,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自行下載
Doit,最符合GTD理念的APP,但是免費版不能同步
Anydo,簡潔輕便,但是功能少
Omnifocus,用著最順手,但是太貴了(鄒叔以前用的是這個,但是現在已經很少依靠軟體了)
看到大家都沒學會GTD,我就放心了 -= = ,求摺疊。
如果你覺得實踐gtd很複雜,說明你已經誤解了gtd的含義,並走進了彎路或者衚衕。
瞧!《搞(G)它(T)定(D)》這名字多好!
推薦閱讀:
※會議長而無聊 如何打發時間?
※上班沒事做無聊的時候可以做什麼?
※日常工作中的任務真的需要象doit.im那麼複雜么?
※如何開發出自己最大潛能?
※如何在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的情況下保證生活質量?
TAG:時間管理 | GTDGettingThingsD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