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看待自我?
最近囫圇看了幾本書,佛教認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不是說既然人的經歷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人就應該坦然接受,如果過分追求就是我執?那麼現在有這樣的一種情況:子女對人生有所追求,但父母已經對他的人生有所設定,那麼子女應該坦然接受這個現實,因為過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就是我執?可是悉達多太子也是脫離了家庭在大家沉睡的時候出離的,他這樣的行為算不算一種我執?我又聽說佛說你作自己的主宰,真有這句話嗎?這和四法印是不是矛盾了?
我又聽說佛說你作自己的主宰 。。。。。。。。。。。。。。。。。。。。。。。。。。。原諒我打這麼多句號我對聽說佛說這個句式過敏,手抖到不能控制了,相信我,佛陀沒說這類的話,但是在佛教里修行要靠自己努力,佛陀也幫不了你是真的;在佛教里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好的壞的都這樣,這是真的的,但是所謂做自己的主宰什麼的,好吧我沒覺得這話有什麼錯誤,不過,就我所知佛陀沒有這麼表達過。簡單說說吧
佛教的無我就是告訴大家說呢,沒有什麼恆常不變的靈魂存在,轉世輪迴絕不是靈魂從一個皮囊轉注到另一個皮囊——印度教倒是這麼想的。
佛教所說無我是什麼意思呢?從自我的角度說,意思是,咱們的自我意識不是上輩子帶來的,不是轉世投胎形成的,也不是什麼靈魂,自我意識,只是咱們的大腦、咱們的肉身、也許還有一些精神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換言之,咱們的自我意識是後天建立的,是和我們的肉身、和周圍環境也許還和某些精神元素有關,是這些東西共同作用下的產物,並非什麼獨立的永恆的東西。從大乘來說,還講法無我,亦即一切法無造作者、無主宰者、無不變本性,這條,直接否認了亞伯拉罕宗教中那些唯一神、創世神、主宰者、造物主在佛教中的存在空間。其實說無常也好、說無我也好,要你知道的就一件事,無常是苦,我和我所及我執並非恆常所以也是苦,既然知道是苦,就該修行求解脫,如是而已。那我執是什麼意思?從字面上說就是執取為我,比如認為人有個靈魂,這個靈魂就是真真的自我,這等觀念就是典型執取為我的我執,把很多東西都執取為我或者執取為我的一部分,這個是煩惱的根源。至於你說的子女對人生有所追求,但父母已經對他的人生有所設定,那麼子女應該坦然接受這個現實,因為過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就是我執?
我覺得你有點過度解讀過度發揮了。
佛教的無我沒有否認你存在自我意識,沒有否認你有自由意志,也沒有否認你個人生活的存在,更沒有勸導你放棄自己的生活——你自己的生活還是你自己的,你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你的自我意識是獨立的——呃,雖然不是永恆的——你擁有的這些東西和無我和我執其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所以堅持你自己對生活的追求不是什麼壞事,在這個問題上用我執這個概念來切入是有些無厘頭的。在俗世追求幸福的生活並不違反佛教的教義。但中國人理解佛教似乎就有這種雜合一團、胡亂聯繫、過度解讀的習慣,所以一個我執這樣的概念,一般信眾居然也基本搞不清。。。。。。。。
佛教的理論其實挺簡單的告訴你器世間一切本質是苦的告訴你苦的原因告訴你什麼樣的狀態是不苦的告訴你到達這樣的狀態的方法這就是佛教理論簡化的描述了,當然中國人只用了四個字就描述完成了,所謂「苦、集、滅、道」佛陀洞見「自我」不存在於任何地方。心不是「自我」,身不是「自我」;「自我」只是一些事物,如形狀、知覺、感情、衝動和意識等集聚的代名詞。因此,在實相上,當你檢視什麼是所謂的「自我」時,會發現沒有任何東西是。「自我」不過是聚合某些事物所給予的名稱。——薩迦天津法王
作者:天瓶雲水鏈接:真假我辨析 - 天瓶雲水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分享一段微信聊天:
友:前天你在群里說到佛家和陽明先生論述的真假我,那麼,道家怎麼看待「真假我」問題呢?
我:古今中外的學問是一不是二,道家自然不會變成二,老子曰:「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顯然,「我」可以無身,也就是說擺脫了這個肉身這個「假我」就沒有憂患了,「真我」就自由了。顏回的「墮肢體」就是擺脫了肉身的羈絆。這是一種解脫的境界,即莊子的「縣解」,縣者懸也,頭朝下綁著,縣解即無所系縛,正過來,即佛家的覺醒。
友:沒有了肉身,「真我」怎麼生活?
我:沒有了肉身就是「假我」消失的狀態,「真我」回到了來的地方。「真我」是不存在消亡的。老子有「死而不亡」一說,即「死」指的是肉體生命結束,「不亡」指的是心,即「真我」。《禮記·祭法》里說:「人死曰鬼」「鬼者,歸也」,回到來的地方,所以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墨子則稱之為「明鬼」。佛教和印度教有輪迴之說,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則認為,人的肉體消亡後,「真我」將接受上帝或神的審判。
友:王陽明說:「這個真己是軀殼的主宰。若無真己,便無軀殼。」,這句話怎麼理解?
我:第一層的意思是,如果沒有「真我」居住在軀殼裡,軀殼就是「一團血肉」,很快化為塵土,歸於無。第二層意思是,「真我」是獨立的,它並不依賴肉身的存在而存在。離開了肉身,真我同樣可以「真實」地生活。也就是說,除了本體或心這個「真我」是真實的存在,肉身及所有物質都是一種虛妄的存在,即「心外無物」。
友:沒有肉身還可以真實地生活,這個不太好理解。
我:舉個事例吧。「莊周夢蝶」你是知道的,莊子發現,肉身一動不動,但夢裡是生活非常真實可信。也就是說,「真我」不需要肉身就可以真實地生活。莊子問:我是誰?人和蝴蝶哪一個是真實的?亦或兩個都不是真實的?一路追下去,問題來了,既然無需肉身及其他物質的存在,「我」同樣可以「真實的」生活,人生不就是一場夢嗎?噢,原來「心外無物」、「緣起性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心」這個真我是一切「物」和「相」的源頭,「相由心生」,「心生萬物」,萬物皆具「空」性。莊子領悟了這個本質,於是擺脫了肉身,「真我」如大鵬一樣,逍遙自在地展翅飛翔於天地之間。
友:哈哈,看來王陽明說的「心外無物」竟然是真相啊!
我:怎麼會有這樣的感受?難道王陽明反覆說的「心外無物」是說著玩的?
友:對不起,沒有這個意思,只是相對於我的認知的感嘆。但我還是迷惑,到底有沒有心外之物的存在呢?
我:不要糾纏於有沒有,這是不可言說的。可以把它理解為「真空妙有」。建議你體會一下佛家和王陽明說的「寂」就行了。
友:這個我還要體悟一下,看來真假我的概念真是太重要了。
我:是的,對於真假我的認識,儒釋道是一致的,西方文化的認知也一樣。宗教上,認為「真我」是靈魂,肉身是「臨時居住地」。哲學上,蘇格拉底和柏拉圖認為靈魂這個「真我」不死不滅,「真我」永恆。柏拉圖的觀點更接近佛家和陽明,他認為,「真我」被圈入於肉體中,然後因為留戀這個肉體,並把肉體視為自己,「我執」由此產生;亞里士多德認為肉體是質料,「真我」才是實體;笛卡爾認為除了上帝和人的心靈(真我)之外,其他的物質,包括人的肉體,都是機械運動。康德等哲學家也認為靈魂不滅。中國傳統中醫則把肉身稱之為「舍」,就是房子,而「真我」稱之為「神」。
友:真假我,也就是王陽明說的「真己」「假己」對於我們理解陽明心學的意義是什麼?
我:沒有什麼理解,只有領悟。真假我是源頭和根子,它是打開陽明心學的鑰匙,體悟到真假我才能真正理解「心即理」、「心外無物」、「知行合一」的真正含義,才不會跑到心外去找什麼理。肉體尚且是「假我」,肉體外面的虛妄世界就更與「我」無關了。目前,中國學人關於陽明學的研究都迷失在這裡,即盯著「假我」不放,千方百計地要把陽明學拉到心外去討論,牽強附會地解釋「心外無物」的本意。更有甚者,談什麼陽明計謀、百戰百勝、三不朽之類「假我」的東西。王陽明什麼時候談過這些心外的東西?
友:是的,今天的人們喜歡談「假我」的建功立業,看來是本末倒置,這是因為愚昧嗎?
我:是的,還有私慾。
友:我接受您的觀點,但我還是有疑問,如果不聯繫實際,不聯繫人生的意義,那麼為什麼要學習陽明學呢?
我:看來你還是執著於你肉身這個「假我」。我問你,你所謂的人生的「人」是哪個人?你所謂的人生意義又是哪個「人」呢?地球及人類存在的意義到目前為止尚且找不到,「一堆血肉」的意義又在哪裡?你是不是又被什麼理論洗腦了?「假我」在人世間幹了什麼只是它的天命,與「真你」有什麼關係?
你不是喜歡稻盛和夫嗎?稻盛和夫說「人死後,靈魂脫離肉體繼續存在,靈魂是永恆的。靈魂離開肉體後,如果造物主問,你在世上幹了什麼?如果我回答搞了兩個世界五百強企業,這是說不過去的,因為物質世界的任何東西對於我的意識體(靈魂)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兩個世界五百強企業只是他肉身的使命,與他本人無關。他對你提出的「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提高心性!注意,這個意義是指的「真我」的意義。「心性」二字含有人格、人性、靈魂、意識體等多層意思。「提高心性」這四個字就是王陽明的致良知,就是去人慾明天理,它是修習禪宗的稻盛和夫殫精竭慮痛苦修鍊的成果,可謂簡潔而精確!
你要看到,聖人千年不倒,不是他的「假我」幹了什麼,而是他「真我」的境界。他們的學問是心這個「真我」的學問,它不在行為上,也不在文字上,而是在心裡。陽明學為什麼後繼無人?就是因為人們背離「心學」內求的本質,在心外尋覓,邏輯思辨,爭論不休了五百年,到今天有一個真懂陽明心學的人嗎?沒有。狂熱的日本人則把陽明心學變成了心外的「兵法」。
友:您在群里很少發言,但一說就是一個長篇,我特別喜歡您的直率和智慧,有些內容我還需要慢慢領會。但根據你的觀點,群里現在的這種學習和討論都是遠離「真我」這個本體的,大家都是在浪費時間嗎?
我:不能這樣說。對於一般人而言,這個過程是必要的,學習和討論是一個找路的過程,防止走偏。首先要在大腦里建立正確的認知和方法,通過致良知,去人慾明天理,然後再一步步走向實修實證,這就是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觀照般若悟入實相般若。大腦的知識可以學,而心靈的智慧只能靠「悟」。只學不悟是腦學,不是心學,這樣的「口頭禪」到老也是一場空。
友:受教了,信息量太大,超出了我的認知,容我再領會領會。
我:好的,慢慢來,有問題再討論。
微信號rdtpys
亂答,引用曾經看過一個活佛寫過的文章里讓我有醍醐灌頂之感的話: 尋找自我,是為了明白自我並不存在。
好像有
自我就是本我!人立於十法界中部,是一種自我提升的過程,剋制自己不淪落,同時也是一種感知的過程,感知修行過程中點滴!不斷循惡導善。
我執不是僅僅指有追求,更多的是指思維觀念上的執我為實。。。多的不說,引用印老一句話:如果還有實有感的影子存在,我執就有安立處。
推薦閱讀:
※依佛理來講,世界上是否不存在真正的邪師?
※功夫打成一片後,如何破除我執,參看歷代祖師的公案都是在特定因緣下,有沒有具體的方法?
※佛教的禪宗對男女關係有何見解?
※若說佛法被後人誤解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後人因對佛法的誤解而過分形式化它了,過分分類化了?
※為什麼六道輪迴的眾生不能保有前世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