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量子通信是否是一個騙局?國際上是怎麼看的?


名字本身是個騙局。因為這是傳統通信+量子加密,而不是量子通信。


理論上量子通信早就是個大坑(我指的是大家都關注的熱門話題),中歐美都有一大批科學家早早地就挖坑灌水,論文無數,從理論和實驗上都證明了量子通信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在工程上,潘建偉院士和中科院的工作也必然是目前領先的,因為確實沒有其他任何一個組或者實驗室有能力以幾億元人民幣的經費和如此多科學家合作實現多衛星級別的量子通信網路。雖然潘院士不是第一個提出量子通信理論的,也不是第一個工程上實現量子通信的(比如更早的十幾年前的DARPA),但潘院士確實在工程上是目前走在世界前沿的,潘團隊在實現上克服了各種困難,不僅是經費上的,也有無數實際工程實踐上的,應該說在世界上都是開拓性的、領先的、獨一無二的成果。

而且我從來不認同這種說法,就是其他國家沒有實現的工程,中國率先實現了就是騙局。因為就算在2017年,中國的科研體系依然有一項很大的優點,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能在大項目上撥巨款、組織全國各個團隊合作,這是中國能繼續保持在先進的領域的學術和工程水平長期快速發展的法寶。如果因為歐美沒有國家發射量子通信衛星,就說中國量子通信衛星是騙局,作為一個中國人,說出這種話來未免太沒骨氣了。

但問題是量子通信在商業上是否有價值?我是對這個事情上存疑的。量子通信本質上是傳統通信(光纖、衛星等)+量子密鑰的分配,並沒有顛覆傳統通信原理,只是在物理上實現了通信過程中的絕對保密和無法破解。傳統的數學方法的通信加密本身足夠可靠,價格相對於量子通信也要便宜太多太多,而且雖然理論上都是可以破解的,但在限定的時間內還是可靠無法破解。問題是,就算用了量子通信,也只能保證傳輸的絕對安全,也無法保證兩端是否是安全的。如此高昂的商業成本,帶來的是傳輸的絕對安全,但廣泛應用、成本低廉的經典數學加密方法也是相對安全,在商業上、在具體應用上,量子通信短期內是不太可能替代傳統通信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計算機的隨機數生成,幾乎都是用偽隨機數生成的方法,雖然做不到絕對隨機,但是對於大部分程序來說也絕對夠用。之前有人在物理上實現過絕對的量子隨機數生成器,就是一邊是光源,另一邊檢測接收到的光子數量——顯然,這種物理上絕對正確的隨機數生成器在目前應用範圍極少——偽隨機演算法又多又好用,還便宜,幹嘛還買你的一套設備呢,是不是白花錢?

所以我對量子通信的質疑也是如此,商業上在通信中加入一套量子密鑰,理論上安全性比數學加密方法高正無窮倍,但傳統數學上的加密方法(比如大質數分解)都足夠軍事使用了,如此不惜成本地使用物理方法再讓傳輸的安全性再提高,真的有必要嗎?而且量子通信也絲毫無法解決兩端的加密問題。如果量子通信技術成熟後,再在商業上推廣,我傾向於認為這是一個指定賠錢的買賣,你要是說「量子通信在未來會全面替代傳統通信」,那肯定是騙局。我對量子通信未來的商業價值表示悲觀,因為量子通信不是技術超前的通信,而是在工程上成本過高,未來也無法解決,因而在商業上極難推廣的一個例子。

但我還是堅持認為,潘建偉團隊的工作不是騙局,而且確實是在技術和工程上都是世界級開拓性的。你要問國際上怎麼看,我估計潘院士的歐美同行們肯定又羨慕又嫉妒吧,效率高又有足夠經費的中國團隊簡直可怕。


「量子通信」這個詞起得不好,很容易讓人誤解。其實量子在通信過程中僅起到加密作用。

比方說,中國要發送情報給美國,於是派了一個信使乘飛機過去。這個信使從一盒撲克里隨機抽取了一部分紙牌帶在身上。(可以認為信使帶的撲克和剩下的撲克處於糾纏態,因為只要查看一方就能知道另一方,但如果不查看撲克,撲克的狀態就是隨機的。)

等信使到了美國,然後聯繫中國說「我到了,請發信息過來吧」,於是中國一方用那盒撲克里剩下的紙牌做密鑰把情報加密,發送過去。在信使查看紙牌前,誰也不知道紙的狀態,但當他一打開紙牌(塌縮),他同時也就知道了中國那邊紙牌的內容,也就是密鑰。這樣情報接收方便可以解密收到的信息,獲得情報。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第三方進行破壞,比如在半路搶走信使的撲克牌(密鑰),或者對通信進行偵聽,他都無法得到情報的內容。

整個通信過程中並不存在瞬間(超光速)傳輸,也不存在一方撥動某個東西另一方也會跟著變化這種事情。實現量子通信的難點僅僅在於信使的傳遞。


幾乎所有以新聞報道的形式寫出來的成果都可以叫做「騙局」,理由很簡單,清清楚楚的把一個成果講清楚,太廢篇幅而且大多數人無法看懂,所以只能講這個成果「是什麼」。

比如我訓練了一個針對x場景y限制下的z數據集的w機制的模型,說給外行我或許只能說一句「我做的這個機器閱讀理解」,外行反過來理解成「所有的人類能完成的閱讀理解任務都是這個機器能做的」,進而覺得我是人工智慧毀滅世界的幫凶,這我也管不了啊。


量子通信 大多數情況下只是作為量子密鑰分發的稱呼了。

但量子通信最直接的解釋是使用量子的性質進行通信,或通信中利用了量子的性質。量子密鑰分發是用了量子態疊加、不可克隆等性質;在此之外,可以進行量子糾纏、量子隱形傳態等等通信,傳輸量子態,為量子計算和廣域量子計算之間的量子態傳輸做通信基礎。

量子通信技術仍然是在發展,還有很多科學問題需要解決,以及正在解決,還不是像經典通信一樣成熟的系統。其中最實用的技術是量子密鑰分發,已經可以初步進行實用化的實驗和網路層面的優化。其他技術仍然在發展之中,其潛力與未來還要經過發掘才能進一步看清。


看到前面有個答案是 @王二蛋的,裡面很推崇科學網一位叫做李紅雨的文章,我隨意點開他給的鏈接看了看,其中的一篇開頭是這樣的的。。。

科學網—談談量子通訊

量子通訊其實很簡單的,無外乎量子力學規律的簡單應用而已。我從來沒有做過量子通訊方面的工作,只是在十幾年前讀過幾本書,卻也不覺得理解它有什麼困難。

很多人覺得這玩意兒很玄,也許只是因為他們糾纏於哲學問題。如果你一定要從哲學的高度搞清楚這個問題,確實有可能會碰到很大的困難。物理學只是描述現實世界,只回答「怎麼樣」這個問題,而不願意或不能夠回答「為什麼」這個問題。費曼說「沒有人懂量子力學」,其實就是這麼個意思。當然,費曼只是個小人物,他說的話是算不了數的。那麼,大人物愛因斯坦是怎麼說的呢?「老天爺不玩骰子」?不,不是。「蒼天彷彿諸葛亮,雖有鬼神莫測之機,卻竭忠漢室、鞠躬盡瘁。天何言哉,天何言哉!」(Lord is subtle, but not malicious……)?不,也不是。愛因斯坦是這麼說的:「這個世界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它竟然是可以理解的。」

這段話我怎麼也看不出一個嚴謹的論證態度。。


量子通信目前是個純理論的東西

工程上有嘗試但毫無意義

你可以這麼理解 量子通信的核心需求點是我們擔心大質數分解被解決(不過有些人認為竊聽偵測是需求點)

但解決這個目測還要很久

說騙局過了 說騙經費 可也不可

我看有人提到墨子號 這個東西純粹就是實驗燒錢的 同樣看你的態度


說量子通信騙經費的,和把量子通信吹上天的,都要打屁股

我覺得其中很大一個問題就是媒體的宣傳,一提到量子通信,就開始科普量子糾纏,然後繼而談到量子計算機可以輕鬆破解所有密碼。大家本來就對量子科學不太了解,物理系學生也沒多少敢說對量子力學外加狹義相對論的基本理論和概念很清晰吧?(我是指對於全國所有物理系來說占的比例,dalao們求放過)而且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本身也是有很多內容的細分方向,不去花時間了解的話,會有很多誤解。

這樣一來,一部分人看了幾篇媒體報道,再加上想像,一下就覺得通信行業跑步進入科幻電影時代,而且還是中國領頭,那肯定是支持,威武,有希望了啊!另一部分人呢,覺得這媒體報道前後矛盾啊,而且怎麼和說好的三體智子量子通信不一樣?什麼?量子通信都不是,其實只是量子加密+光纖通信?這tmd絕對是騙局,潘建偉這個騙老子稅的混蛋!最後還有一部分人,懷疑量子力學,那我就不評價了。。

總結來說,目前搞的這個量子通信的確是在通信本身上面絕對安全的通信方式,相對於目前通用的RSA非對稱加密通信的優勢就是RSA會被量子計算機破解。

但是以下幾點是很重要

1.很多人理解的量子通信是通過量子糾纏來傳遞信息,而且還和三體小說中的智子聯繫在一起,這是不對的。首先,量子糾纏不能超光速傳遞信息,第二,現在的量子通信是採用的對稱加密方式加密經典通信,其中的對稱加密密鑰發放利用的是量子的方法,而且這種量子的方法也不是量子糾纏。基本原理參考bb84協議,大致的意思是,香農告訴我們,一次一密的對稱加密是絕對安全的,而量子力學保證了我們在密鑰發放過程中,可以知道是否被偷聽。

2.量子通信的確比經典通信脆弱,而且被偷聽時無法繼續,但是這並不是黑點!一開始我們的目的就是安全性,如果你認為被偷聽時也應該繼續通信,那麼換成用經典通信就好了。

3.量子計算機確實可以破解RSA非對稱加密的通信,但是這不是我們推行量子通信的唯一原因。量子計算有很多優勢,但是怎麼把量子計算的特點利用起來是個難題。目前已經提出的演算法裡面,shor演算法可以利用量子計算的特點快速分解質因數,也就是破解RSA了。但是也存在對於經典和量子計算機都很難破解的加密演算法。推行量子通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它絕對安全。

如果我想到什麼別的。。應該還會補充

順便,利益無關,畢竟我是做量子計算的( ′???` )


不是。

每年在nature和science都不會少量子通信的文章,既然文章在這些頂級刊物上能發得出去,當然不是忽悠你的東西。所以,量子通信不是騙局,在國際上是一個受到廣泛承認的研究領域。

解釋一下量子通信的意義,量子通信的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絕對的安全性,這種安全性是由嚴格的物理定理保障的,所以即使技術再進步方法再精巧,量子通信都是不可破解的。所以,作為一種保密通信的手段,量子通信必然是極其有意義的。

但是,因為量子信息有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首先,這個方向理論門檻太低,你學了初等量子力學,會點線性代數,也許就能去擺弄點兒東西,因此這也導致國內在這個方向折騰的人數不勝數,渣文章

層出不窮,所以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量子信息在國內的名聲;其次,由於實驗的難度大而且耗費巨大,雖然量子通信是有意義的,但是步入大範圍的實用化和產業化尚待時日,國內的潘建偉小組即將要搞的量子通訊實驗衛星也許會是量子通信實用化的里程碑。


量子目前做的最多的就是糾纏態的量子通信技術和疊加態的量子計算技術,一個難度高收益大,一個難度更高收益更大。

中國,做量子通信的勢力大,批錢也多,能做出量子衛星實現超遠距離糾纏和密鑰分發,這些成果除了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也算是足夠的錢+多數的人+努力應得的結果,種瓜得瓜。你看中科院做的量子計算,就相對沒那麼多成果,人少錢少再加上量子計算本身就難出成就,某些民科就中科院做出的光量子計算機不問情況不問實現原理和實現效果,百度一下量子計算全部套用,都臆想到量子計算機普及的時候了,吹逼吹到天上了。

國際上,尤其很多人說起科技就覺得是爸爸的America,做量子計算的投入大於量子通信,事實上前者如果做出來成果那影響將是巨大的,能開啟一次科技革命,從電子計算時代到量子計算時代,量子通信實現了也只是通信上的技術創新,而且,這種創新會造成信息加密的幾乎不可破解,官方監聽就不那麼容易了。沒有打造出足夠鋒利的矛的時候,我覺得美國不會輕易使用量子通信這個堅實的盾。

我國量子通信技術世界前列,這沒毛病,而且,量子通信不是騙局,有意見的人不要去看蹭熱度的民科科普,百度下糾纏態,或者最簡單的bell態,看不懂?這些都是最基本的,你覺得科研工作者拿那麼多錢發那麼多文章還放了個衛星就是為了欺騙啥也不懂的你?

恕我直言,就算量子通信普及了,普通人也不用懂,用你的手機打電話上網還管電話走了哪些路麽?不服把你現在用的4g了解下,嫌難了解下最簡單的模擬通信,你只是消費者,享受技術的便利就行了,操科研工作者的心幹嘛,


中科大的量子通信研究組以前沒有做過一個好的科普,總是拿量子糾纏來讓人迷惑,對量子通信的器件,通信協議都沒有好好科普過,有誇大宣傳之嫌,今天在微信公眾號「賽先生」上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文卓老師的文章http://mp.weixin.qq.com/s?timestamp=1471398615src=3ver=1signature=D4TH-qJj*TZYH39-6-I8g2tTb0uGtvWJIwyLmuzDUAWaVYonC--klVkF*Uf15xrtovggupkCa-N-0uWZDbGT7JpO-S*GjRaYk2SoLNK*84Sp-DLxtw52sx-arLhrEGsoiXhooa3vdJ9kNitZtzIlO6*aNN-BN*z264mFwOou6Zk=,對量子密碼,量子糾纏態,量子隱形傳態都做了科普,請看

量子隱形傳態的過程(即傳輸協議)一般分如下幾步:

(1)如下圖,製備一個糾纏粒子對。將粒子1發射到A點,粒子2發送至B點。

(2)在A點,另一個粒子3攜帶一個想要傳輸的量子比特Q。於是A點的粒子1和B點的粒子2對與粒子3一起會形成一個總的態。在A點同時測量粒子1和粒子3,得到一個測量結果。這個測量會使粒子1和粒子2的糾纏態坍縮掉,但同時粒子1和和粒子3卻糾纏到了一起。

(3)A點的一方利用經典信道(就是經典通訊方式,如電話或簡訊等)把自己的測量結果告訴B點一方。

(4)B點的一方收到A點的測量結果後,就知道了B點的粒子2處於哪個態。只要對粒子2稍做一個簡單的操作,它就會變成粒子3在測量前的狀態。也就是粒子3攜帶的量子比特無損地從A點傳輸到了B點,而粒子3本身只留在A點,並沒有到B點。

通信協議(3)還是要用經典信道,還是存在中間人截獲,然後發送錯誤測量結果的中間人攻擊的可能性,怎麼能說是絕對安全呢?還需要量子認證來認證對方,或者藉助傳統的加密簽名認證方式,才不會存在中間人攻擊。

----------------------------------------------------------------------------------

量子密碼

目前實用化的量子密碼是基於查理斯?本內特(Charles Bennett)和吉勒?布拉薩(Gilles Brassard)在1984年提出的BB84協議。該協議把密碼以密鑰的形式分配給信息的收發雙方,因此也稱作「量子密鑰分發」。該協議利用光子的偏振態來傳輸信息。因為光子有兩個偏振方向,而且相互垂直,所以信息的發送者和接收者都可以簡單地選取90度的測量方式,即「+」,或45度的測量方式,即「×」,來測量光子。在90度的測量方式中,偏振方向「↑」代表0,偏振方向「→」代表1;在45度的測量方式中,偏振方向「↗」代表0,偏振方向「↘」代表1。

這樣選擇測量方式的好處是,如果選擇「+」來測量偏振態「↗」或「↘」,測量結果有50%的幾率為「→」,50%的幾率為「↑」。同理,如果選擇「×」來測量「→」或「↑」,測量結果有50%的幾率為「↗」,50%的幾率為 「↘」。

為了生成一組二進位密碼,發送者首先隨機生成一組二進位比特,我們稱之為「發送者的密碼比特」。同時發送者對每個「發送者的密碼比特」都隨機選取一個測量模式(「+」或者「×」),然後把在這個測量模式下,每個「發送者的密碼比特」對應的偏振狀態的光子發送給接受者。比如傳輸一個比特0,選擇的測量模式為「+」,則發送者需要發出一個偏振態為「↑」的光子。

接收者這邊也對接收到的每個比特隨機選擇「+」或者「×」來測量,測量結果記錄為一組0和1的列表。當接收者獲得全部測量結果後,他將通過經典信道(如電話,簡訊,QQ等)與發送者聯繫,互相分享各自採用過的測量方式。這時,他們只保留相同的測量方式(「+」或者「×」)的數據,捨棄不同的測量方式的數據。保留下來的測量方式所對應的二進位比特,就是他們最終生成的密碼,見表2。

發送者和接受者還是要通過經典信道分享測量方式同樣可能存在中間人攻擊。只能藉助傳統的

加密簽名方式,才不會存在中間人攻擊。

-------------------------------------------------------------------------------------

量子衛星的地面站是天文台的天文望遠鏡,這個說明量子衛星的實驗性遠大於實用性,根本不具備實用價值。 要使用量子衛星進行量子通信,先買個天文望遠鏡吧,通信還有窗口時間,只有在

天氣晴好的狀態下,陰雨霧霾是沒法進行量子秘鑰分發了。

在沒有量子光纖通信網的情況下,只有兩個觀測望遠鏡之間的通信可以算是量子通信。

量子衛星地面站不會變成衛星天線那樣小。

還是量子光纖通信比較有實用價值。

8月16日凌晨,隨著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五個地面站望遠鏡也開始執行「地面與衛星通信」任務。衛星加地面望遠鏡,共同構成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系統,其中的四個地面望遠鏡,由位於成都的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製。

據了解,要實現量子通信,地面望遠鏡必須實現對星上信標光「針尖對麥芒」式的跟蹤與對準。因此,作為量子激光通信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中科院光電所研製的地面望遠鏡,正是通過發射信標光準確覆蓋量子衛星,並快速捕獲高精度跟蹤星上信標,來建立並穩定維持天與地的通信鏈路。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望遠鏡分系統相關負責人介紹,當衛星從地面站上空經過的時候,地面站將發射一束直徑不到5毫米的激光光束覆蓋衛星所在區域。衛星接收到激光信號後,會立即反饋另一束激光信號給地面站,隨後地面站根據衛星返回的激光信號進行捕獲跟蹤,光路對接任務就算完成,此時衛星就可以與地面進行既定的各種測試。

過去三年,在承擔「星地量子通信地面光學通信終端系統的研製和試驗」過程中,中科院光電所投入20人團隊,在河北興隆、青海德令哈、雲南麗江、新疆南山,研製和改造了四台直徑一米以上的觀測望遠鏡,主要完成星地量子密鑰分發實驗、星地量子糾纏實驗、星地相干激光通信實驗等。

這四台望遠鏡的研製改造,標誌著中科院光電所在國際上首次研製完成寬光譜、高效率、高保偏、高精度的望遠鏡光學系統,速度動態範圍大、抗擾能力強的望遠鏡伺服控制系統以及工作狀態可配置的望遠鏡操控系統,在同一台望遠鏡上可同時完成量子通信、相干激光通信的實驗任務以及天文觀測任務,其中跟蹤精度、指向精度和信號光高保偏等,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來源科研 | "四川造"地面望遠鏡 助"墨子號"連通天地)

-------------------------------------------------------------------------------------

量子通信就是犧牲通信的信噪比,穩定性,健壯性來換取安全性,抗干擾能力極差。

量子通信就是單光子的極弱光通信,仍然需要傳統資訊理論、通信原理、信息安全和密碼學理論指導,離不開傳統信道,只是增加了物理信號的安全性,密碼學中不僅有加密解密,還有認證(防止第三方冒充),簽名(信息完整性)等等,這次量子衛星實驗似乎沒有涉及,量子認證、量子簽名、量子中繼器和量子路由器都在研究中,量子通信的各種協議也有待成熟,現在還存在不少問題,還沒到實用的地步。只有這些成熟了,才能構成量子通信系統,光加密是不夠的。

下面複製Diamond Wall的解答:

1.量子通信不只是量子保密通信,還有量子隱形傳態,量子密集編碼等等很多技術,不是說量子通信就等於量子保密通信。

2.量子保密通信也有很多技術,比如量子密鑰分發(上面所謂的量子密碼通信),量子簽名,量子認證,量子密鑰分發只是其中一種。

3.大部分量子通信技術遠遠未到可實用化的地步,包括量子隱形傳態。

4.量子密鑰分發只能發送安全的密鑰,不能直接通信。

5.BB84協議和E91協議都是量子密鑰分發的協議,最終目的是一樣的——傳輸密鑰,類似的還有DPS協議、COW協議等等,理論上沒什麼不同,就是實現方式不一樣。

6.量子中繼還處於不可實際使用的階段。

作者:Diamond Wall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111535/answer/9430705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感謝 @Diamond Wall

------------------------------------------------------------------------------------

看了科學網李紅雨老師的博客科學網—量子通信是安全的嗎?(上)和科學網—量子通信是安全的嗎?(下),和姬揚老師的博客科學網—談談量子通訊,終於對量子通信有了了解,感覺量子衛星,沒有實用價值。


贊同這個帖子下各種分析。

順帶貼一下我自己的分析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165795


看了一堆答案, 一幫沒學過物理的用自己在三流科普書上面看來的二手知識在那說一大堆物理學家的研究成果是騙人。

講真, 是什麼給你們帶來了量子通訊就該是量子糾纏帶來瞬間通訊的錯覺?

量子密鑰分發是使用到了量子糾纏的你們造嗎?

量子糾纏本身沒法傳遞信息在量子物理裡面是常識你們造嗎?

一個使用量子糾纏生成密鑰進行加密通信怎麼就不是量子通信了?

雖然我早就知道知乎墮落了,但是看到這個問題我真的氣著了。

量子通訊是有意義的, 美國也有很多人關注, 西方研究這個的更是大把大把的。

美國科研經費也不是無限的, 目前主要投在量子計算上面。軍方有這方面的研究但不太對外宣傳。


沒有任何一家美國公司鋪設量子通信網。如果潘教授的量子通信系統是有商業或軍事價值的話,美國會沒有任何動靜?一個對當今世界科技有客觀清醒認識的人不得不懷疑其中有蹊蹺。合理的結論只能是:潘教授的系統根本不是量子通信,或他的系統在業界看來沒有實際價值和未來。


國內的刷SCI神器。。。一句話,這東西嘛,通信起來確實不容易被竊聽,問題是太容易被干擾了,這也是通信距離做不長的問題(熱雜訊都受不了,而且這個不能隨便用前向糾錯的方法來解決信噪比tradeoff的),,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容易被干擾的通信方法,那些追求通信安全的軍事或金融機構,會使用嗎??

老外們樂呵呵的看著中國教授用國家經費為世界人民探索沒有什麼使用價值的量子通信背後的各種有趣的理論和工程toys. 各種量子通信的會議啥的,都天朝包幹了。

-----------------------------------------------------------------------------------------------------

評論中有人說了,這泥馬其實根本不是量子信道通信,而是傳統信道通信加了個量子密鑰。。

----------------------------------------------------------------------------------------------------

看到本問題中還有叛逆者這樣的同學都能認清事實,我把我刪除的回答又恢復了。


物理學最大的騙局是弦論吧。。。。。。。


作為一個技術宅,初聽說我國量子通訊的消息我第一反應覺得可能有誇大的成分,搜了一下中國量子通訊衛星的資料我呵呵,這怎麼能叫量子通訊,真正的量子通訊是利用量子糾纏理論不依賴時空的通訊。那樣我們跟火星之間通訊也不會有嚴重延遲,更不會有中間物體比如天氣等的影響。現在這個所謂的量子通訊衛星幾乎沒有利用什麼量子理論的東西,只不過是加密機制換了一點而已。內行看了會笑話的。

還有中國怎麼可能讓真正的量子通訊民用,如果真正的量子通訊普及那國家怎麼監聽我們,別的國家政府也不會有動力搞這個。反倒是量子計算如果普及那才是顛覆,而且量子計算的難度比量子通訊要高出多少個數量級。也就是說真正的量子通訊只是量子計算的一個「邊角料」。

天朝這個量子衛星頂多叫一個量子加密衛星,跟量子通訊衛星不沾邊。騙國家經費而已。


和水變油一樣,就算是假的但在當年你說了不算。


開玩笑,怎麼可能是騙局。就算量子工程在通信應用有限,那量子計算機、真隨機數也有應用啊~

指望一個發明解決所有問題?盧梭伏爾泰孟德斯鳩的民主設計是不是騙局?推諉扯皮滋生貧困,把希特勒選上來?弗萊明的青黴素是不是騙局?青黴素過敏、抗藥性?那得病了不用么?

西方怎麼看?西方發現這有東西可挖,就推出了歐洲量子旗艦計劃。

只是潘老師的突破吸引眼球那部分在大尺度上,新聞播的那部分。而工業級應用是在晶元上。真做個隨機數光源就是molecular epitaxy在矽片上長單個量子點,然後光刻硅波導和耦合器,後面跟著photon counter。原理早就摸索爛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日本超小型衛星SOCRATES量子通信實驗成功?
2隻處於量子糾纏態的孿生貓?
如何看待九州量子鄭紹輝以黑社會嘴臉向蝸殼教授與麾下量子通信團隊及家人發出死亡威脅事件及其社會影響?
中科大的研究生專業量子通訊與量子計算好考嗎?現在誰在帶?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如何評價首條量子通信幹線明年建成(中國)?

TAG:量子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