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辜鴻銘說的「中國和法國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最相似的一對,它們共有的高尚因為源於貴族精神而得以俯瞰其他諸文化」?


這是我在知乎第一次答題,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

首先,對於辜鴻銘先生,我看不少知友多有詬病,但個人以為,無論我們對於他的觀點是否認同,他作為近代中國真正的保守主義者始終應該得到我們的尊敬。我們探討中法文化的相似,這也就是很好的例證。當法國大革命時,梅斯特爾掀起保守主義浪潮;而中國辛亥革命,辜鴻銘也始終扛著保守主義大旗。


至於辜老的這個論斷。對於前半句「中國和法國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最相似的一對」,這其實用馬克思的方法就可以解釋。

第一,從經濟基礎上看,中法兩國歷史上都長期存在著小農個體經濟模式,影響了兩國文化中的缺乏進取、冒險,固步自封,盲目自大;

第二,在政治上,中國是世界上封建專制歷史存續時間最長的國家,而法國封建專制的歷史和程度其實也就僅次於中國,在歐洲可謂第一;

第三,從歷史上來看,兩國最為相似的莫過於曾經擁有過的燦爛文化和大國地位,漢唐給中國帶來的雄光、查理曼大帝給法蘭西留下的輝煌,都是兩國永遠驕傲的歷史,中法兩國的大國自豪感和虛榮心也就非比尋常,這在兩國後來對遭遇英國代表的資本主義精神的強烈抵制中暴露無遺(英國啟蒙運動引入理性,盧梭回歸激情);


第四,在思想基礎上,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佔主導,而法國天主教長期一統天下,兩種文化基礎存在相通,尤其表現為對等級制的格外推崇。

至於後一句「它們共有的高尚因為源於貴族精神而得以俯瞰其他諸文化」,如果我們刨除辜老的個人感情色彩,客觀評價倒也說得過去。對於貴族精神,法國在大革命可謂高潮,從梅斯特爾、托克維爾,包括為法國貴族說話的柏克都可見一斑;而中國與此類似的莫過於士大夫精神,以天下為己任,君子無求生以害仁,在辛亥革命中的辜老身上也很明顯。由此,這裡源於貴族精神的高尚,其實就可以理解為一種在大變革面前保守的思潮,而俯瞰其他諸文化其實也就是基於傳統對大變革中新思想潮流的不屑。


有人說,中國與法國很相似,甚至說法國是西歐的中國。

這不無道理,雖然歐洲受了古希臘文明重要影響,但古希臘文明的起源地希臘在世界影響力排行榜上長期缺席,倒是傳承了古希臘文明的德國、英國和法國比較爭氣。由於德國文化太過嚴謹,英國雖崇尚貴族精神,但由於兩者的文化積澱不夠,文化上並不能做到俯瞰他國文化,這兩者單從文化來談,與中國就有了距離。雖然受了古希臘的影響,傳承之外,法國發展出了自己的文化,對比歐洲其它國家,唯獨法國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因此法國人也和中國人一樣,對於自己的文化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一度讓周邊國家自發模仿,不僅日韓主動前來學習模仿,也曾遠渡重洋傳播到歐洲。

文化優越感並不能靠堆積金錢出來,而是靠長時間浸潤在優秀的文化環境中來的。說到文化傳承,美國跟法國肯定不在一個級別上,所以法國在藝術文化方面就傲視美國。相似的道理,中國在文化歷史上的積澱也絕非周邊其他國家可比。

歷史:法國的文化並非憑空而來,是有歷史痕迹的。法國文化遺迹雖然沒有義大利(主要是古羅馬遺迹)和西班牙(宗教遺迹居多)多,但緊跟其後,位於世界第四。仔細對比一下中法兩國的文化遺迹,可以找到不少共同點,例如,法國有楓丹白露宮和凡賽爾宮,中國則有故宮和蘇州園林。受宗教影響,法國有不少教堂,中國同樣有道觀和寺廟。

藝術:比較東西方藝術這個話題實在有點大,非專業人士只能走馬觀花。不過法國向來是文藝運動的發源地,藝術成就也相當高,世界一直以浪漫和藝術之都稱讚法國。中國有琴棋書畫及陶瓷、雕刻等手工藝,除了極少數的已經失傳,大部分都傳承了下來。近代,法國擁有世界聞名的集大成博物館盧浮宮,中國故宮經歷了與盧浮宮的相同軌跡,同樣從從皇宮轉變成首屈一指的博物院。2012年的時候,曾經推出過一部紀錄片《當盧浮宮遇上紫禁城》,講述東西方藝術演進史。

盧浮宮博物館前館長及現名譽館長亨利?盧瓦耶特先生,花了四年多時間策劃的「尚之以瓊華——始於十八世紀的珍寶藝術展」現在正好在故宮博物院展出,裡面有不少展品就是從盧浮宮借來的。這是是法國珠寶腕錶品牌CHAUMET和故宮博物院的合作展覽。CHAUMET作為歐洲皇室御用品牌也曾經多次參與並見證歷史上重要時刻,這次的「中法珍寶藝術展」,可以親眼看到CHAUMET為拿破崙及歐洲皇室設計的一系列作品,例如為波旁王朝第六王公的婚禮而設計的金鐘花冠冕,可以親身感受法國十八世紀以來歷史與藝術交融的精品。除了故宮博物院,國內的很多博物館都會搞交流性質的特展,所以想深入了解中法文化之間的差異,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語言:語言的影響力是巨大的,語言甚至能夠影響人的思維。中國漢語與日語、韓語皆有相似的地方,前者在於形,後者在於音。法語對歐洲其他語言也有同樣的影響,英語也曾受法語的影響。法國詩歌有獨特的韻律感,中國詩詞除了韻律感還帶有一些境界在裡面。中國的藏頭詩是詩詞裡面比較會玩的一種,法國雖然沒有藏頭詩,但有藏頭詩手鏈,用鑲嵌在寶石上的首字母組成一條秘密信息,是拿破崙送瑪麗·露易絲皇后的禮物。

文學:以文學來說,中國文學自成體系,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加上民國以來的大家,根基底蘊積累之深,從如今網路小說都能幫助外國人把毒給戒了,可見一斑。法國在文學上的成就,可以說碾壓一批西方國家。從中世紀開始,法國文化就開始像西方其他國家輸出,從此,認為法國文學佔據歐洲文學發展的核心位置。我們熟悉的很多文學流派和作家都來源於法國,浪漫主義、盧梭、巴爾扎克和雨果等,無不彰顯法國文學的底蘊。

飲食:飲食可以理解為文化的一部分,中餐與法餐都是世界料理之首,中餐以好吃出名,法餐以精緻出名,兩者同樣風靡全球。兩者在烹飪上有相似的地方,搭配用料都非常講究。還有,中法國兩國都是酒文化盛行的國度,中國有國酒茅台,法國有葡萄酒。當然,法國的酒文化在世界上走得遠一些,法國已經佔領了葡萄酒文化的制高點。

精神傳統:中國和法國都有一個文化傳統,崇尚國家英雄。中國人崇拜秦皇漢武,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法國人最愛談論拿破崙,縱橫歐陸,推動了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歷史發展。在「尚之以瓊華」藝術展中,拿破崙一世加冕之劍也是首次走出法國,來到同樣崇尚英雄的中國。

除了崇尚英雄,還有工匠精神。如今,亞洲和歐洲提工匠精神最多的當屬日本和德國。然而,日本繼承的是中國文化,而中國自古有工匠精神,這點從去年大獲好評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就可以看出。而法國的工匠精神則是脫胎於騎士精神與貴族精神,相比實用主義的德國人更注重藝術性,這樣的風格同樣作為歐陸的主脈一直延續下來。比如以工匠精神集大成者的珠寶藝術為例,1789年,CHAUMET的創始人創作了這個藏珍匣,匣蓋上是精緻的微型畫。從十八世界到當前,從古典到摩登,這樣的工匠精神是一直都在傳承的,只是低調的法國人不將其當作噱頭罷了。

回歸話題本身。辜鴻銘自小開始留學歐洲,親身對比過歐洲文化與中國文化異同,才說出了這番話,真切地讀出了中法兩個大國文化的精髓。而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想了解文化也並非從閱讀就能把握文化的本質。正如美學,我們如果不通過實踐,很難理解書中所書寫的原理。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不僅僅是中國,包括韓國,美國,荷蘭,法國,德國,都認為日本是自己的學生,日本文化的根是自己的。

德國談及自己的陸軍歷史時,必提日本陸軍曾師從德國(實際上國軍也學過,但他不提);提及自己的工業基礎時,必提日本的工業基礎是在德國人的指導下建立的(實際上德國指導過許多國家)

中國提起自己的文明的時候,一定要說日本曾經派過遣唐使,京都就是仿造長安建造的。實際上受中國古典文明以及現代意識形態影響最深的,是寮國,柬埔寨,越南這幾個國家,然而中國根本懶得提

日本興起荷蘭熱的時候,還處於封建時代,但荷蘭人硬要說是自己的文化啟發了大和民族現代化的意識,埋下了現代化的種子,黑船到來之後才會進步如此迅速

英國每每提及日本,彷彿一個將畢生絕學傳給了不肖子孫的師傅一般,顯出極惋惜的表情,他要是當年像我一樣海洋立國而不走大陸政策,現在怕也是個大國啊

美國就不用說了,日本簡直就是美式民主的活招牌啊,那真是當個寶一樣看,然而受美式民主影響最深的,就是非洲一大堆國家+東南亞的國家,菲律賓基本是完全仿造美國建立的軍政制度。然而美國也從來不提

國家跟人一樣,一強大就有人沾親帶故,我是實在不知道,中法兩個國家能有什麼相似之處,我倒是覺得我們跟越南挺像的,越南以前是法國殖民地(莫非是因為越南這層關係?)


謝邀。法國被稱為「歐洲的中國」,確實,從地理、歷史再到文化來看,中法兩國的確有驚人的相似性,先簡單列舉幾點,再具體舉個例子。

1.中法兩國在地理上很相似:一個在世界最大陸地——是歐亞大陸東部最大的內陸國家,一個在其最西段,緯度接近,且都臨海,海陸分布相似。

2.兩國都歷史悠久,多名勝古迹,而且歷史上都是本區域內的最大農業國家,農業經濟長期佔據主導,因此兩個國家社會的社會性質發生嬗變及其改變過程有共通之處。

3.作為中央集權傳統的象徵,同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與巴黎在結構和布局也有眾多相似之處。這一點可以從美國人寫的《世界偉大城市的保護》中專門比較北京和巴黎的中軸線看出:

北京:正陽門瓮城——天安門廣場——紫禁城——景山——鼓樓——鐘樓

巴黎:盧浮宮——杜伊勒里花園——協和廣場——香榭麗舍大街——凱旋門

4.從近現代史來看,二戰時期中國和法國都同樣受到法西斯的侵略,二戰後法國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並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而且古代就一直與中國關係不錯,新中國建立後也一直保持著與中國的友好交往。

5.中法兩國都擅長烹飪,據說是因為吃貨的心太強大,法餐和中餐,世界飲食文化的兩大巔峰。

6.兩國都愛好文藝,都有浪漫的、性情的成分,尤其在古典文學有相通之處。提到愛情這個主題,在中國,我們知道得比較多的是故事,例如烽火戲諸侯、一騎紅塵妃子笑;在法國,同樣也有很多帝王的愛情傳奇,而拿破崙和約瑟芬的故事就是最經常被提到的一例,用拿破崙自己的話形容便是「她裝點了我的人生」。這段愛情留下了許多見證,其中尤以約瑟芬情有獨鐘的珠寶最耀眼,大量鑲滿珍珠和寶石的冠冕、梳具、耳環、項鏈和手鐲都是拿破崙委託他的御用珠寶匠尼鐸,也就是CHAUMET的創始人為她而作,用來表達自己的愛意。這些珍寶大多都被收藏在法國的博物館內和私人藏家手裡,例如下圖這個雙排珍珠項鏈,最近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有一個「尚之以瓊華——始於十八世紀的珍寶藝術展」,裡邊還可以看到實物。

除了以上提到的之外,最值得一提的一點莫過於:兩國在文化上的認同和共鳴,特別是在精神追求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在我們五千年的歷史中,很多例子都能夠說明我們的精神追求,儒家對於讀書人一向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而法國的貴族也有類似的傳統,從個人到家族再到庶民,對底下臣民懷有保護的責任。

中國文化的首要標誌是「禮」,這是中國獨有的精神追求。黃仁宇在《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中說:「春秋時代的車戰,是一種貴族式的戰爭,有時彼此都以競技的方式看待,布陣有一定的程序,交戰也有公認的原則,也就是仍不離開『禮』的約束」。

說起春秋戰國,很多人以為當時跟現在的中東差不多,實則上,當時的很多概念都並非以我們目前習得的思維能夠理解。古人著書,「結日定地,各居一面,鳴鼓而戰,不相詐」。若兩國發生戰爭,必然要雙方約定時間和地點,等待戰鼓鳴起以後才開始戰鬥。這種戰爭,更像是一次大規模的紳士間的決鬥。貴族們在戰爭中比的是勇氣和實力,偷襲、欺詐、乘人之危都是不道德的。

在《左傳》中,還有一個例子。一個叫華豹的人射箭技術很熟練,他先是第一次射擊公子城沒有射中,很快的又準備好第二次射擊,這時,公子城對他這種行為表示鄙視,喊了一句「不更射為鄙!」。以前射箭的規則,並非是現在電影常見的「斗快」,而是一人一箭,當自己沒有射中目標之後,就要等待對方射擊。也就是說,華豹第一次射偏後,迅速裝好箭也沒有用,硬來的話,就算擊斃了公子城,也只落得一個惡名。想到這裡,華豹遵守了規則,被對方一下擊斃。後人並沒有嘲笑華豹,而是肯定了他的精神,可能很多人想到了日本的「武士精神」,但日本也只是借了我們的東西不還罷了。

這在當代人看來是很難理解的,而對於近代殘暴至極的日本人、目前仰仗先進的武器而濫殺無辜的美國人來說,則是近乎荒謬,中國古人打戰實在是太愚蠢呆板了。但這流露出中國人一貫有之的氣度和原則,是一種不可更改的文化信念。

無獨有偶,法國大革命高峰的時候,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的協和廣場,路易十六和皇后都被送上了斷頭台,皇后上斷頭台的那一刻,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皇后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優雅的道歉:「對不起,先生。」而此刻她的丈夫路易十六,面對殺氣騰騰的劊子手,留下的則是非常坦然高貴的遺言:「我清白死去。我原諒我的敵人,但願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這些在我們看來有點愚蠢的追求和禮教堅持,或許很難理解,但卻不得不承認,也是我們現今很缺乏的。不然也不會有兩個世紀之後,時任法國總統的密特朗在紀念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的慶典上, 真誠地表示:「路易十六是個好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

這些精神追求是從教育中來的。中國歷代的教育目的是培養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不只是詩詞歌賦,還要琴棋書畫。春秋戰國講究「六藝」,禮樂書數這四點比較好理解,中國一向重視人的內在精神培養,這點是一直延續了下來的,射和御在目前看來則是軍事技能了,相當於會用槍、會開坦克和戰鬥飛機。可見,春秋時期的教育並非像今天的高等教育,而是能文能武並且具備家國情懷的精英。而在歐洲,孩子在十歲左右就會被送到比自己家庭高一級的貴族家中充當仆童,接受禮儀教育,觀摩騎士比武和訓練。中世紀法蘭西民族以言談舉止的彬彬有禮聞名。甚至是,法蘭西的貴族,從小也要經過嚴格的禮儀訓練。法蘭西貴族從小學習脫帽行禮,即使是國王,在宮廷女僕面前都要脫帽致敬,而公爵進去凡爾賽宮則只能把帽子拿在手上,因為行禮過於頻繁。

精神追求,往往不止是表現在思想上,還會自內而外地體現在器物上。中國人崇尚玉器,在以往,幾乎每個君子身上必定佩戴與之匹配的玉器,而法國人崇尚寶石,寶石製成的珠寶在他們看來並非是簡單的飾物,而是帶有某種意義的。帶有文化意義的器物,與目前認為的「昂貴」,並非是一個概念,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象徵。例如,在貴族女性的頭飾方面,中國人會選擇鈿子,而法國人則喜歡鑽冕;為了體現輕盈感,中國可能會選擇點翠工藝,而法國人則會通過巧妙的造型設計實現。下圖一個是CHAUMET在1811年設計的麥穗鑽冕,為拿破崙第二任皇后瑪麗-露易絲皇后所有,用半開口設計和隨風飄蕩般的造型設計使之充滿動感,而另一個則是直接擇翠鳥羽毛中色澤鮮艷者修剪拼貼成蝴蝶、瓜果紋飾。現在這兩件作品都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中展出,讓大家在對比中理解「東海西海,其心攸同」。

精神追求並非是宗教信仰,而是在一個文化中獲得的整體氣質。在整部的《左傳》中,我們找不到一個因膽怯而臨陣脫逃的人。因為在春秋時代,所有人都以執戈披甲為榮,視衝鋒陷陣為樂。秦國在選擇國君時,首要條件就是勇敢:「擇勇猛者立之。」歷史學家雷海宗認為,一般來說,春秋時的人們大多毫無畏死的心理,他們認為死在戰場上是最好的死法。

即使今日有的國人認為有精神追求,遠不如住別墅、開賓利車、打高爾夫的生活。但仍然有一批知識分子,守著古人留下的典籍,延續中華五千年文化,勢要將中國獨特的精神傳遞下去,正如辜鴻銘就寫過《中國人的精神》一書。遠在法國,歷史文化的回潮也成為了時尚的風向標,佔領了審美的話語權。例如下圖這款約瑟芬皇后鑽冕,就是從法蘭西第一帝國時代約瑟芬皇后冠冕中汲取靈感,重新演繹了美好時代象徵歡樂聚會的羽飾冠冕,採用以蘇格蘭女王命名的「瑪麗·斯圖爾特」式托架,加以充滿現代感的線條在2012年重新設計的,可以說是歷史與時尚結合的典範之作。

因此,不僅僅從此時此刻看,將時間的維度放寬到兩百年來看,當我們從藝術上理解了這些「工匠精神」歷史存在,大概就能理解兩個國家在精神追求上的相似性了。


我怎麼卻是有這種同感呢——在遙遠的歐洲 有一個中國叫義大利


都是王權傳統、稅收傳統、小農傳統嘛,向內剝削一大幫苦人,優雅養活一小群高人,當然負擔得起詩歌、時裝、飲食、美酒、雅言……,當然,也盛產各種血淹鞋幫的革命


都對大政府,暴民政治情有獨鍾,都屬於中央集權大一桶病毒感染晚期,都可以隨時傾覆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都一樣的費拉不堪。

唯一的不同點是法國人生性放縱,所以法左可以左手拿著紅寶書,右手拿著大麻,下面還在交配,這一點和傳統的中國人不同,不過我感覺現在也快一樣了。


中法都是愛吃的民族,法國的乳酪就像中國的豆腐一樣變化多端,法國也有火鍋,法國有個五感文化就像中國有個五行文化一樣。然而這些完全是巧合罷了,至於辜鴻銘所說的貴族精神云云,我覺得很可笑,因為中國自實行科舉制度之後最缺失的就是貴族精神。


法國人也同意。法國哲學家龐樂說法國人和中國人都挺像的——一樣的無藥可救。


我上大學時就買過中國人的精神,現在還在我的書櫃里。作為一個在馬來亞華人社區度過童年的海外華人,對中國文化嚮往推崇自是令人敬佩。但我從來不認為貴族皇室就代表高貴,高貴一詞是給具有公正、平等、追求正義、勇敢等優良品質的人的。這些人哪些國家也有也沒有。


中國對應的應該是歐洲吧。


別的不說,就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就足夠粉碎後半句話。

至於中國跟法國像不像這個問題,答案是完全不像。中國在過去的兩千年之中的大部分時間裡,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並且是它自己所認為的「天下」的絕對主宰,直到進入近代。法國雖然可能相比普魯士諸邦的鬆散要集中一些,但事實上仍然是國王-領主-百姓的統治模式,它對周圍國家的影響力也遠不如中國。

所以說他這句話其實完全沒什麼道理。


在法國的人表示不能更像。法語中也有"蛋碎了"這種說法,而且用詞和意思完全一樣


法國有紅酒文化,中國有白酒文化。

法國有法式大餐,中國有滿漢全席。

法國有聖女貞德,中國有武穆岳飛。

法國二戰有法奸,中國抗戰多漢奸。

兩國都有一個島國鄰居,都長期被該鄰居欺負。


戰後的日本也曾以為和法國在文化上有共同之處,認為該國是日本在歐洲的知音,但最後才知道是一廂情願的誤解。


是這樣,我在網上見過一個很能跳的日裔中國人,其母90年代和日本來華人員生下了他,後來這日本人回國了(可能只留下幾百塊),這孩子就只能在動漫論壇上抒發對父國的熱愛。其中一個觀點就是……他們大日本啊,是亞洲的英國。原因有四:

兩國都是島國

兩國都喜歡吃魚(不知道英國這廚藝怎麼能做的動魚)

兩國都是帝國

兩國都喜歡喝茶

其他日裔中國人紛紛表示很有道理,陷入日本和英國親善的陶醉中去。

作為看客的我覺得,對於日本想要脫亞入歐的心理,他拿捏的是很準確的。日本人,尤其在二戰期間覺得亞洲已經配不上他們雄心了,甚至將戰略目標擴張至美澳。甚至近來有日本好事者,把日本地塊ps到了太平洋,想來也是對鄰國複雜地緣政治的厭惡,轉化成了一種出逃心理。而近來歐洲的走弱(脫歐難民等等),也為這種幻想性的實施提供了現實基礎。

當時,我很好奇,就問為什麼日本不願意當日本,而要硬往英國身上湊。

他:你個中國人什麼都不懂,都是因為你們中國啊……

我要說,現在好了,我們中國也要搬到歐洲去了,包你爽。

===============

什麼是文化主體性,我要重申一遍。

我們中國就是中國,不是這種庸俗的淺層文化比較學可以涵蓋的。

我們不像任何國家。

或者說,各個國家本身都有相似之處,各個國家社會的文化構架都是極其複雜的

硬凹總能找出相似之處。

所以為了填補自身的不自信而硬凹,是可憐的,膚淺的。

就好比,人和人都有基礎的道德構架,崇尚的大多是勇敢、忠誠等等

但認同相似,不代表利益相同。參考你和特朗普的關係。

沒有必要為了踮起腳尖,只為了證明自己的特色是合理存在,顯示自己的不孤獨。

因為我們中國就是這麼存在的。

不卑不亢。沒必要強行貼臉那些國家。

背後其實就是我們文化主體性的缺失,這條路還有很長要走,

而不是這種膚淺的強行相似能夠彌補的。


論文化法國不過是支流的支流,論思想不過是拾東方的牙慧,論軍事只能靠外國人拯救的國家,竟然也配和中國相提並論。


他的話還信?看過他的《中國人的精神》,邏輯混亂,不知所云,在我看來就是知道一點皮毛,但是根本就經不起推敲。


法國有巴黎公社,中國有共產主義革命。血統論在兩國都相對較少。國民都有點不拘小節。貌似法國地域歧視要比種族歧視多,和中國有相似之處。外國人介紹中國人個性也常拿法國做類比

推薦看一下 解放軍佔領巴黎


中國這麼想的那個階層現在在台灣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今世界上部分國家的民族服裝可以延續至今?比如和服和阿拉伯的長袍?
阿根廷人和巴西人互相看不順眼么,為什麼?
為什麼中國人普遍不習慣清晰地定義概念?
良渚文化的成員是否使用漢語?
中華文化斷層了么?

TAG:文化 | 中國 | 法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