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風暴」的背景、影響和評價?

法國歷史上的「五月風暴」貌似是在法國乃至世界現代歷史上影響很大的一次事件?求背景知識普及。


青年、街壘、警察與理想、鬥爭、壓迫。

法國,理想之國;巴黎,浪漫之城。

在這裡,你永遠不用擔心缺少不眠之夜。

在這裡,即使身體不再年輕,心也不會老去。圖為身披國旗,優雅的靜坐在街旁,聲援學生運動的老婦人。

在這裡,不論出身與階級。圖為巴黎一家飯店的廚師聲援學生運動。

薩特名言:我們可以做許多白日夢,可以失敗,可以哭泣,可以光芒萬丈。

直至幻滅。

(題主想要了解「五月風暴」的背景、影響和評價,那我就不再贅述她的發展過程。)

法國巴黎總是那麼容易引人注目,一旦有大事發生,總會讓世人關注和思考。在1968年5月,那裡也是全球矚目的焦點,似乎毫無徵兆的波瀾壯闊的社會運動吞噬法國。那是法國巴黎不眠的歲月,永遠改變了法蘭西。

一、背景:反抗的種子

對六十年代末的法國年輕人來說,他們第一次在政治反抗上的啟蒙,毫無疑問應該與阿爾及利亞戰爭相關。無論是1961年10月17日大量阿爾及利亞示威者被巴黎警察殘酷殺害的慘案還是1962年2月8日的「沙隆慘案」,都讓巴黎人對警察的暴力有了深切而直接的體會。對警察揮舞著大棒對所有路人無差別追打的場景的記憶,是許多經歷了阿爾及利亞戰爭年代的巴黎人在68年投入街壘對戰的直接動力。沙隆慘案成為了警察暴力的代名詞,在五月風暴期間被各種標語、塗鴉或張貼畫反覆提及。

六八的標語和海報

戴高樂政府的威權傾向不僅體現在警察的暴力上,也體現在對媒體的控制上:法國廣播電視總局(ORTF)壟斷著全國的廣播電視領域,一直是政府的傳聲筒。生活在這種不自由的空氣下的知識界和年輕人對戴高樂的反感,被《世界報》(LeMonde)1968年3月15日一篇社論標題很好地概括為:「法國感到厭煩。

雖然總體經濟狀況上,法國其實略優於其他西歐國家如英國、德國及北歐國家,但法國工人階級的狀況卻在這些國家的兄弟之下。1966年,法國是歐洲共同市場里工人收入倒數第二低、工作時間卻最長的國家。而對法國大學生來說,他們的條件也好不到哪去。60年代里,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大學生數量從1960年的20萬發展到1968年的55萬,但相應的校舍及師資配置卻沒有跟上這一發展速度。許多院校人滿為患,五分之三的大學生無法畢業。而在一個威權傾向的政府下,介於政治權力和無權者之間的中間機構十分缺乏。無論工人還是學生的境遇,都難以得到直接的反應。人們的不滿難免日積月累,尋求爆發。而為了應對這一情況,唯一的辦法便是警察鎮壓了——在60年代的其他歐洲國家裡,警察的角色遠沒有在法國這樣突出。

在這樣一種工業逐漸發達、但自由和創造力不斷被抑制的環境里,各種意識形態的批判作品在法國知識界的流行就不難理解了。馬爾庫塞的《單向度的人》、德波的《景觀社會》等都是這些作品中的代表,許多參與學運的學生對這些理論耳熟能詳。

而與此同時,在美英等國,早在六十年代初便風起雲湧的學生運動早已在法國學生中間引起了共鳴,第三世界中毛澤東、切·格瓦拉掀起的共產主義革命,也使年輕人莫名嚮往。

在68年5月之前的幾年,學生運動和工人罷工已經在法國零星地展開。比如在楠泰爾發動罷課引發五月風暴的「3月22日運動」,就是之前在一次反對越南戰爭的抗議後成立的。之前這些抗議規模並不太大,至少跟鄰國德國的社會主義學生聯盟組織的抗議相比的話。直到五月風暴的到來,世界的焦點才又一次聚焦到了巴黎。

二、影響:激進分子放棄了年輕時改造體制的夢想

當時整個法國癱瘓了——鐵路、公車停運,銀行關門,郵遞員罷工,汽油開始緊缺。就連文化行業也加入了罷工行列:博物館、電影院紛紛關門……到5月25日時,電視台也不再正常運轉——記者和編輯們為了抗議當局對罷工消息的封鎖而拒絕播報新聞!

如此轟轟烈烈的一場社會運動,在今天法國社會的集體記憶中留下的似乎並不太多。對68的記憶,似乎更多的和「性解放」 「禁止禁止」這些詞語聯繫在一起。

大眾傳媒從七八十年代開始便展開了這樣的工作:他們將六八描述為一個「代際問題」。在這樣一種描述中,戰後的年輕人在這一時期突然開始對長頭髮、毒品、格瓦拉的頭像、性解放著迷,不再願意服從長輩、老師、政府。雷蒙·阿隆說:「我們面對一個既是社會的也是生物學的現象。」學生的反抗被漸漸描述為是嬉皮士們玩世不恭的個人主義反抗,直接指向的是「個體自由」乃至享樂的生活。而六八學運的參與者乃至領袖們在幻滅之後也開始了他們的轉向:他們開始放棄年輕時改造體制的夢想,選擇了進入體制獲得地位;他們開始反思六八的「盲目」,六八的「過激」。這場學生工人共同參與的規模空前的運動在社會政治層面上漸漸被抽空,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蛻化為一場「文化事件」:它成了社會風俗走向開放的標誌性事件,可能也僅僅在這個意義上還算得上是一個標誌性事件了。在阿隆那裡,六八根本就是一個「非事件」。

呂克·費里和阿蘭·雷諾的《六八思想》一書的副標題是:「論當代反人道主義」——便是在大眾傳媒中被那些反思學運的領袖達尼埃爾·科恩-本迪(如今是歐洲議會的綠黨主席)或是貝爾納·庫什內(薩科齊「開放」政府的外交部長)們代表。這種論調在1988年達到了極致——庫什內在五月風暴的二十年後主持了一次名為「審判五月」的電視節目:學者終究無法對一個事件做出判決,於是就只有交給「法官」了——五月風暴這時終於正式被認定為一次「犯罪」,接受了「審判」。這名「罪犯」的「罪行」包括:無序、極端女權、暴力……在節目中,「美麗的五月」需要為後來70年代的左翼恐怖負責,彷彿任何革命性的事件都無可避免地導向恐怖。(這正是傅勒在1978年的《思考法國大革命》一書中的論調,而當時離大革命兩百周年也只有一年了)

《六八思想》一書的封底有這樣一句話:「這本書曾是一場大論戰的核心,它見證了知識分子的代際更替。」其實這句話倒點是出了真實情況:新一代的知識分子出現了,舊的在被批判一番以後,可以退出歷史舞台了——而被新一批知識分子清算的福柯德里達們的思想,又正是在68年的失敗之後才興起的。(這幾位被視為代表了「68思想」的人本身在五月風暴時幾乎都置身事外,福柯當時甚至根本不在法國)

這的確是一個「代際問題」——倒不是運動本身屬於特定的某一代人,而是對它的闡釋權被一代代的官方史學家思想家們翻來覆去,無所不用其極。警察大棒下的暴力、街壘的血雨腥風、一千萬工人的罷工,成為了阿隆眼中的一出巨型「心理劇」,演的就是戴高樂主義的消亡與復活。五月風暴中的知識分子試圖回到現實,而它失敗後,人們不再懷疑:知識分子的唯一任務就是冷靜地坐著思考。

至於積極的影響,我們可以引用法國作家奧利維埃·羅蘭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的回答。「我想那個時候工人基本上是滿意的,因為整體勞動者的工資一下子增長了相當大的幅度,達到了30%甚至更多,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滿足。但我們這些從事運動的人當時覺得工資沒那麼重要,我們覺得改善勞動關係,給勞動者尊嚴更重要。但這是我們小知識分子的看法,勞動群眾實際上是滿意的。1968年以後,我覺得整個法國的勞資關係還是發生了一個質的變化,對勞動者尊嚴的看重,社會價值方面是有改變的。這種改變也體現在家庭關係上,在1968年以前,法國家長的權威還是很大的,家長對孩子的控制很多,尤其是對女孩子,她和誰結婚、能不能有一種較開放的生活方式,家長的干預很多。在1968年以前法國社會還是比較保守的,1968年後發生的變化對女性有很好影響。」

三、評價:六八不死

1968年5月發生的在全法國的街頭運動是一場法國歷史上空前的群眾運動,68年5月發生在全法國的罷工是法國工人運動史上最大規模的罷工。這場「全體起義」背後,是貫穿法國整個五、六十年代乃至更久遠的世紀里那種對平等的深切渴望和對宣稱代表人民的種種機構的根本懷疑。

一代人對更公正與更無束縛的秩序的渴望,工人對傳統工會組織失望轉而投入自發運動的動力,便被年輕人的激進、「性自由」這樣不知所云的詞語概括。一場學生與工人團結一心,具有鮮明反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抗爭,被這些「領袖」和「新哲學家」們闡釋為對「個體自由」與「人權」的訴求,而往往樂意隱藏在這些光鮮詞語背後的新自由主義政治秩序,恰恰是當年的學生工人所擔憂與反抗的對象。

當各種官方史學不是在淡化乃至抹去六八,就是在動用各種資源將它的創造性在人們記憶里扭曲為必然性,將它的革命性在人們的記憶里扭曲為延續性,甚至對它進行選擇性的污衊時,我們有必要隨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不滅的創造力,為新秩序到來的奮鬥不會終結。正如那句六八的標語所說:「行動不應是一種反應,而是一種創造。」

「68年5月——一場長期鬥爭的開端」

1.宋邁克:《1968年社會運動——巴黎五月風暴》

2.一世明哥:《法國巴黎不眠的那些歲月》

3.子非魚:《情景主義國際與「五月風暴」》

4.新京報:《我親歷的「五月風暴」》


高贊說的很好了,我也就不狗尾續貂了。(好像成語用錯了??)

怎麼說呢,現在很難對1968和新左翼的下一個明確的結論,這才50年啊。1843年的人能對1793年的革命下定論么?

於是每個人就按照自己的需求解讀1968,現在的資本家政府說1968是年輕人的不成熟的叛逆,知乎上莫名其妙又不學無術的人興沖沖給1968貼上一個「白左」標籤洋洋得意,列寧的繼承政黨(不管修不修)喜歡把1968界定成資產階級造反云云,保守人士大談性解放世風日下頹廢不堪,不滿的年輕人希望在激進運動中尋求認同來自慰……

不管未來怎麼樣界定,我覺得1968有一些東西是值得紀念的。最重要的即是想像力,以及對改變現實的信念,就像馬爾庫塞說的,現代發達工業社會人們已經失去了想像另一種不同社會的能力,但是1968年還不是這樣。

如今西方東方,幾乎所有人都習慣於既成事實,習慣於資本主義世界統治一切,甚至各國共產黨也默默融入了現狀。但是1968年和五月風暴就在那裡,它時刻提醒著人們,現狀不是一切。資本主義爛透了,蘇聯不過是官僚形式的資本主義,世界需要新的形式,一種根本不同於資本主義的形式。人,該解放了。

另外,對於五月風暴,評價最高的無疑是情境主義國際。如果說19世紀最重要的是巴黎公社,20世紀無疑就是五月風暴。瓦納格姆在多年以後稱,所有的革命都變成了血腥的鎮壓,但只有一次革命會真正結束非人的歷史,而這次革命尚未結束。無疑,他所指的就是五月風暴。在那裡,經濟完成了自身的毀滅。而對於德波,五月風暴就是他所夢想的一切。

還有一個問題,有一些說法喜歡讚美五月風暴的非暴力性,大錯特錯。非暴力只是一個結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奇蹟般的結果——死亡人數只有個位數。但實際上,雙方都未曾放棄暴力。戴高樂秘密釋放了被關押的軍方極右翼民族主義者,誰也不知道如果那次公投失敗了他會做什麼。而對於革命者來說,「鋪路石下是度假海灘」,「擁吻你愛人時切記,槍莫離手」,「在用最後一個資本家的腸子勒死最後一個官僚之前,人永遠永遠是不自由的」……他們格外清醒,絕不能放棄使用暴力的權力,只不過他們沒有興趣像之前那些革命一樣浪費在血腥的鎮壓當中。五月風暴絕對絕對和暴力緊密相連,絕不能放棄武器的批判。對於它的所謂「非暴力」性的宣傳,或許也別有用心了。

總之,在列寧提出「一切權力歸蘇維埃」後50年,「一切權力歸想像力」的口號橫空出世,像一道閃電,劃破天空,轉瞬即逝,但從未熄滅。「一場長期鬥爭的開始」,這或許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最後的鬥爭」。

也許終有一天,五月風暴就會重現,橫掃一切,帶來新紀元的黎明。


其實我也想問這個問題

容我大膽假設一下。

5月風暴其實是戴高樂自己的作死導致的。

其一,法國總理棚皮杜是總統戴高樂一手提拔上來的,因為他的確非常有能力。為總統出謀劃策總能戳中要點。

其二,棚皮杜的三觀和想法和總統完全矛盾,戴高樂主義不利於歐洲的一體化,而棚皮杜是和莫內圈子的想法一致的,想讓歐洲一體化,形成歐洲合眾國。以此來加強歐洲的實力等很多方面。

其三,棚皮杜若想推進歐洲一體化,那麼戴高樂必除。怎麼個除法,讓自己名正言順。。。5月風暴可能是其最重要的手段。

讓我們看向5月風暴那時候。

在危機最嚴重的5月底,巴黎遊行的學生和市民打出了「戴高樂下台」的口號,國家機器幾近癱瘓。對政局失去控制的戴高樂,甚至連他的總理蓬皮杜都沒有通知,就於5月29日突然「失蹤」,他連夜逃往了法國駐德國的軍事基地。

很明顯,在戴高樂看來,在國內政治經濟情況基本穩定的情況下,突如其來的「5月風暴」旨在逼迫他下台。美國人對他的痛恨非常自然,但國內的某些政治勢力,甚至在他自己的政府內部,對他所堅持的「法蘭西至上」的政策,心懷不滿的也大有人在。 在戴高樂掌權的10年里,歐洲合眾國的理想基本在原地踏步。超主權的「煤鋼聯盟」和歐洲經濟共同體,都是「莫內圈子」在戴高樂上台之前搞出來的,戴高樂不反對歐洲聯盟,也支持與德國和好,但前提不是喪失法蘭西的主權,而是讓法國成為歐洲馬車的駕車人,讓德國人來拉車。對英國兩次申請加入歐共體都被戴高樂否決之事,「莫內圈子」的人更是怒不可遏。問題很清楚,戴高樂不除,歐洲合眾國的理想根本就沒戲。 最關鍵的是戴高樂一手栽培起來的總理蓬皮杜,也是「莫內圈子」的積極分子。

最後由棚皮杜和平解決5月風暴,此時權威在手。這麼一個人,卻被匆匆忙忙回來的總統戴高樂宣布撤職。

老百姓當然是第一個反對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接著民意所向,高樂自然就下台,棚皮肚上台。

然後歐洲一體化加速發展。


五月風暴的根源在於戰後法國社會學領域的擴招導致的社會學學生和年輕教授的貶值。學生畢業即失業,或者拿的是臨時合約。年輕教授的收入低下,與工人階級相差無幾。法國的革命傳統,以及法國知識分子一向較高的影響力又放大了這個矛盾。

其影響一是讓法國的知識分子認識到必須把自己的命運和工人大眾聯繫起來的必要,也導致了西方馬克思主義在法國從地下轉為地上,二是導致了索邦大學(巴黎大學)的分拆。順便說一下,15年被恐怖襲擊的查理周刊也和五月風暴有不小關係。它的幾個主編都參與了當時的活動,而且查理兩字就是用來諷刺 查理。戴高樂的。


五月風暴,是一場關於教育的抗議。年輕學子走上街頭索要的不再是麵包而是玫瑰,所以五月革命又叫作薔薇色的革命。整場革命自1968年5月開始,口號充斥著理想主義色彩,「要麼一切要麼全無」「拒絕一個用無聊致死的危險去換取免於飢餓的世界」。所以與其說是一場失敗的革命不如說是一場勝利的改良,溫飽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只有創新才可以。


En 1968, le Général de Gaulle
est au pouvoir. Sa politique est considérée comme conservatrice
par de nombreux étudiants.

On est à la fin des Trente Glorieuses et l』économie a
commencé à ralentir. Un mouvement de contestation majeure débute en mai. Mai 68
est à l』origine un mouvement étudiant mené par des figures comme Daniel
Cohn-Bendit ou Jacques Sauvageot.

A Nanterre, puis à la Sorbonne, de nombreuses
manifestations ont lieu au début du mois. Les étudiants réclament plus de
liberté individuelle, moins d』inégalités sociales, et rejettent en grande
partie 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 Ces manifestations sont réprimées par les
forces de l』ordre, ce qui participera à l』extension du mouvement. En effet, le
13 mai 1968, il est rejoint par les syndicats d』ouvriers qui organisent en
soutien aux étudiants la plus grande grève générale depuis 1936 et le front
populaire. Les travailleurs réclament une amélioration des conditions de
travail mais aussi des réformes sur le fonctionnement des entreprises. Le 25
mai, on compte jusqu』à neuf millions de grévistes, ce qui en fait un des plus
grands mouvements sociaux de l』histoire de France. Après les mobilisations
étudiantes, les revendications ouvrières, mai 68 prend une dimension politique.
Les 25 et 26, les accords de Grenelle
sont signés entre le gouvernement et les syndicats. Le mouvement ne s』éteindra
qu』au début du mois de juin avec la dissolution de l』assemblée nationale par De
Gaulle et l』organisation de manifestations au gouvernement.

Mais au final, mai
68, ?a a donné quoi ?

Mai 68 a influencé la France sur trois
niveaux : sociétal, social et politique.

D』un point de vue sociétal, il
initie la libéralisation des moeurs et permet l』évolution de la condition
féminine en France.

Sur le plan social, les accords de Grenelle réhaussent de
35% le revenu minimum et permettent une augmentation générale de 10% des
salaires. Ils étendent aussi les droits syndicaux et réaffirment le temps de
travail hebdomadaire à 40 heures.

Sur le plan politique enfin, les élections
qui suivent la dissolution sont une victoire pour la droite et De Gaulle. A
plus long terme, les événements de mai 68 deviennent un repère pour toute la
vie politique fran?aise. Pour certains, mai 68 est devenu le symbole du soutien
à l』assistanat et au laxisme. Pour d』autres, c』est un grand pas social et
sociétal. Ce qui est s?r, c』est que près de 50 ans après, mai 68 continue de
nourrir le débat politique fran?ais.


一批後現代思想家,福柯、鮑德里亞、利奧塔、德勒茲等等,都在書中提到了68年的那場風暴。五月風暴之後,左派知識分子同馬克思主義、工人階級決裂,轉而追求微觀政治,倡導非主流的、精神分裂式的抗爭方式,五月風暴大概是後現代理論的一個重要社會背景。


中國的五月風暴,六月颱風更殘暴,可惜知道的人,親歷的都不多了


歷史總是在左右之間往複運動,在當下這個階層板結、通道阻塞的時代出生的年輕人或許是不幸的,年輕人或囿於科層制架構中,或迷失於消費社會,早已失去一甲子前先輩的鬥爭精神,正如上面的以為同志說的「在用最後一個資本家的腸子勒死最後一個官僚之前,人永遠永遠是不自由的」。


現在看來,這就是一次美國在背後推波助瀾,打擊法國和歐洲的行動,太可悲了,那些所謂歐洲大牛思想家的思想背後,都是一套背離希臘精神和基督教傳統的美式文化圖騰崇拜,簡直太悲催了,歐洲尊嚴簡直被踐踏到不能再低,從那之後到現在,歐洲都沒能站起來

美國二戰後就是歐洲和日本的太上皇,戴高樂硬一下馬上被打倒,用馬歇爾計劃扶植背負罪名的手下敗將德國取代法國在歐洲的領導地位,割裂了歐洲自由民主精神從近代到現代的傳承,一直到現在,歐洲被美國踩在地上摩擦又摩擦,以後會怎樣都不知道


推薦閱讀:

去法國後 你最後悔沒有在中國準備好的事情是什麼?
威靈頓公爵的軍事能力是否比拿破崙高?
為什麼法國要用稅收養那麼多不工作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的黑人阿人?
留法中國學生是不是江蘇、上海、湖北籍貫最多,生源分布相對他國留學生有什麼特點,原因何在?
法國的大學是巴黎的會比較好呢?還是得看具體專業?

TAG:歷史 | 政治 | 法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