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台灣造成了哪些影響?


Yolfilm主要介紹了戰後日本對台灣的影響,我來說說更早之前的歷史背景及其造成的影響吧。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日方稱之為日清戰爭)以中國戰敗告終,中國割讓台灣,台灣從此開始長達50年的日治時期(1895-1945)。

台灣作為日本歷史上第一個殖民地,因其地理位置,有著非常的戰略意義。以台灣為戰略據點,北上可以向中國內地擴張,比起從日本本土出發要方便得多。也正是因為如此,台灣也成為歐美列強虎視眈眈的肥肉,因此日本能夠搶先拿下台灣,某種程度上也延緩了列強向東亞擴張殖民地的步伐。台灣是如此的重要,因而,日本人在治台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首先,日本在台北設立總督府,這是一個包括衛生,教育,軍事,民政,警察等等,最多時擁有2.7萬官僚的龐大機構。

其次,在台灣被割讓給日本的6年前,即1889年,明治政府頒布了《明治憲法》,裡面有一段這樣的內容:「...凡生活在日本領土上的人,皆為天皇的臣民...」根據《明治憲法》的說法,當時作為日本領土的台灣,生活在其上的台灣人,理所當然也就是日本的國民。於是,日本開始向台灣人灌輸包括日語在內的日本精神。

所謂的日本精神是這樣的:

」我們忍受一切痛苦,埋頭拚命工作,只是要想勝過美英荷這些國家。只要能夠成功,一切苦難都可以忍受!「

然而,在台灣本土,同為日本國民,台灣人的地位卻遠比不上內地(日本本土)人。當時台灣最好的中學台灣一中,只有3%的學生是台灣人。要想出人頭地,他們必須比日本人更勤奮,更出色才有可能。就算如此,進入社會之後,相同級別的職位,台灣人一個月薪水100日元,日本人卻能拿到160日元。因此,台灣各地都爆發出對日本統治不滿的聲音,同時也遭到了日本人的殘酷壓制。直到1923年,當時還是皇太子的後來的昭和天皇來台灣視察,體察民情,局勢才有所緩解。

此後,台灣在世界大戰中為日本輸送了很多人才。太平洋戰爭中,約21萬台灣人被編入日軍進入戰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在東三省建立的傀儡政權」滿洲國「,其中擔任官吏和技術人員的就有5000人之多來自台灣。

如果說台灣人和中國大陸人對日本有什麼本質不一樣的看法,答案顯然是,前者曾經是其國民,享受過接近國民的待遇,而後者只是其打勝仗後剝削的奴隸。

老一輩的台灣人大多會日語,對日本的感情應該是非常複雜的,既有被歧視,被排擠的痛苦經歷,也有和日本人從小一起學習,長大後並肩作戰的美好回憶。

日本對待台灣,和對待中國大陸,是完全不同的,現在,你們也許可以稍微理解下為什麼台灣人並不那麼恨日本。

以上內容全部來自NHK紀錄片《日本治台50年》。


多謝 @胡璞 的翻譯,讓更多人可以看到這個答案。

中國於 1895 年將台灣割與日本,台灣由此受日本統治 50 年,直至 1945 年歸還給中華民國。這 50 年裡,台灣比中國大陸穩定,並且經濟發展也更快(滿洲或許是例外,因其資源豐沛且在 1931 年至 1945 年間同樣受日本統治)。

台灣在日本治下獲得了建設。日本(儘管也是逐漸地並且不情願地)禁絕了鴉片,進行了人口造冊、普查,修建了鐵路和工廠。雖然此時台灣還是被日本當作殖民地對待,但現代政府體制在台灣的發軔仍需歸功於日本。台灣整整一代人在日本統治時期接受了教育,得益於初等教育普及計劃——這在當時中國大陸還不存在。在二戰後期,日本在將台灣人同化為日本帝國國民方面的努力尤其顯著。

戰後,中華民國從日本手裡收回了對台灣的統治。起初,台灣人對「回歸祖國」抱有相當的歡迎態度,人們自發地製作橫幅和旗幟以迎接國軍進駐台灣。總體而言,人們很期待民國憲法中許諾的民主自治。然而,當時民國政府卻延續了日本對台灣人的歧視態度,而在腐敗、裙帶政治方面比日佔時期更甚。

國民黨在大陸內戰失敗之前,其駐台軍隊裝備落後,對待民眾也頗粗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至台灣之後也沒有帶來自由。1949 年國民黨政府頒布戒嚴令,戒嚴時期一直延續到 1987 年。在此時期,民國憲法所保證的很多——即使不是所有——個人自由權利都被「凍結」。必須承認,此間台灣比中國大陸更安全也更穩定,但這仍然是一個警察國家,人民生活在不經審判便被處決或暗殺的恐怖之中,此種情形直到 1980 年代後期仍有出現。

在此時期,台灣人被逼迫學習國語,甚至在學校里說台灣話或其他方言都會遭到羞辱和罰款。日語和日本電影電視等文化產品都被禁止(這意味著很多人的日語教育在台灣完全作廢),真正的民主直到 1990 年代才到來。

儘管民國政府努力消除日本的影響,當時在某種程度上也獲得了成功,但仍有一些影響在台灣文化中駐留下來。來自日語的辭彙,如弁當/便當(bento / biandang)進入了台灣國語,在台語中甚至更為明顯。這些辭彙在中國大陸、新加坡以及台灣之外的全球華人社區的現代漢語中都不存在。

民主轉型之後,日本的影響迅速回潮。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新一代台灣人日語水平遠不及其祖父輩,但很多人仍然努力去學習並取得了成功。大多數日本書籍、電視劇等等都被台灣人譯成了中文,這在今天可能並不正確了,因為中國大陸有越來越多的人也在學習日語。

戰後第一個十年(也許還包括第二個十年)里,民國政府幾乎完全忽視了台灣的經濟發展,因為其計劃仍是反攻大陸。1980 年代之前,大部分政府職位和公務員崗位都是內戰時隨著民國政府(或許並非主動地)移居台灣的大陸人,國語是主流語言,學校和公立機構都禁說台語和其他方言。

不過,[台灣經濟發展受阻的] 這種狀況在蔣介石去世後得到了改善。這仍歸功於日本,因為儘管日本曾殖民台灣,但的確在其治下發展了台灣的基礎建設和教育。[ 而且,台灣被割讓後,最愛國的人士有很多機會返回中國,] 台灣人對日本從一開始就不懷恨意。台灣人經歷的是日本統治,而中國大陸(以及蔣時期的民國政府)經歷的是對日戰爭,受到日本所犯戰爭罪行的戕害。台灣從未體會 [大陸人所經受的] 那種痛楚。相比之下,民國政府在台灣建立的警察國家和壓迫,反倒讓台灣人有切膚之痛,並記憶猶新。台灣和大陸(包括 1988 年之前的民國政府)的不同歷程,從根本上造成了雙方對日本態度的分野。

民國政府的多年壓制在台灣激發的緊張局面日積月累。在台灣民主轉型後,長年受壓的記憶快速融合了受大陸政府嚴厲對待(比如軍事威脅)的情緒,形成了今日台灣政治中的反大陸力量。在追尋台灣身份認同的過程中,許多人轉而去更多吸收和接納日本文化。

老一代人在日本統治時期有過生活經歷,並體會過台灣回歸中國之後警察國家時代之腐敗,對日佔歲月尤懷思念。他們在警察國家狀態結束後擁有了影響政治的能力,便迅速成為了激進的親日派。其代表人物即是台灣前總統李登輝,他是第一個在台灣本土出生的中華民國總統,也是他發起了台灣的民主化運動。他曾在日佔時期取日本名岩里政男(Iwasato Masao),戰後才恢復中文原名。

李登輝承認在他整個童年時期,甚至包括剛成年時,他都認為自己是日本人,其兄甚至還入伍日本陸軍並陣亡獻身。在他那一代人里,對日本之忠、之親,從未完全消弭殆盡。即使在今天,他和許多同輩人仍堅持閱讀日文報紙書籍。

文化上對日本的親近,也延續到了新一代台灣人,他們深受日本動漫和時尚等流行文化的影響。同樣地,與中國大陸和韓國人相異的是,他們對反日情緒缺乏認同,這使得台灣與日本的關係更為緊密。台灣從未有過是否對日本過於友好的爭論,而在對大陸關係上反而有更大分歧。與日本更親密的文化紐帶,也正是台灣在 2011 年日本東部大地震之後成為日本最大海外捐助來源地的原因。

==========================================================================

China ceded Taiwan to Japan in 1895, and Taiwan was under Japanese rule for 50 years before it was returned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5. In those 50 years, Taiwan was much stabler and developed much faster than mainland China (perhaps with the exception of Manchuria, which is rich in resources and was also under Japanese administration from 1931 to 1945).

Taiwan was constructed under Japan. Japan (albeit gradually and unwillingly) banned opium, registered the population and conducted censuses, built railroads and factories, although Taiwan was treated as a colony, the initiation of the a modern government was accredited to Japan. An entire generation of Taiwanese was educated under the Japanese administration due to the universal primary education program which was not present in mainland China, and in the later stages of World War Two, there was an intense effort to assimilate the Taiwanese people as subjects of the Empire of Japan.

After the war, however, the ROC (Republic of China) gained control of Taiwan from Japan. In the beginning, the Taiwanese people were quite welcoming towards their "returning to the motherland," people voluntarily made banners and flags to welcome the National Army"s deployment in Taiwan. People in general looked forward to the self-governance and democracy as promised by the propaganda and the constitution. Howeve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t the time seemed not only as discriminatory towards the Taiwan people as Japan was, but also more corrupt and nepotistic compared to Japan.

Before the Nationalist Partly lost the civil war in the mainland, the troops that were deployed in Taiwan seemed very ill-equipped and were quite coarse to the people. Even after the ROC central government moved to Taiwan, there was no freedom. Martial law was declared in 1949 and was not lifted until 1987. In that period, many if not all personal liberties guaranteed by the constitution were "frozen," admittedly, Taiwan was a lot safer and stabler than mainland China, but it was a police state with people living in terror of untried execution or assassination, which happened even as late as the 80s.

In these years, the Taiwanese people were forced to learn Mandarin, even to the point of being humiliated and fined in school for speaking Taiwanese or other local dialects; Japanese and Japanese culture such as movies or TV shows were forbidden (meaning that many people"s Japanese education were rendered useless in Taiwan), and true democracy didn"t come until the 90s.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tried hard to eliminate the Japanese influences, and to a degree succeed at the time, some influences were stuck in the Taiwan culture. Japanese loanwords like 弁當/便當 (bento / biandang) are still present in Taiwan mandarin and even more so in Taiwanese Hokkien. These vocabulary do not exist in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anywhere else, including mainland China, Singapore and non-Taiwanese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After the democratic transition, Japanese influences quickly returned. The new generation during the 80s and 90s no longer spoke Japanese like their grandparents did, but many made an effort to learn and succeeded. Most of Japanese books, TV shows etc. were translated to Chinese by the Taiwanese people. This may not hold true today, as more and more mainland Chinese people are also learning Japanese.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perhaps the second as well) after the World War, the ROC administration almost completely ignored Taiwan"s development because of it"s plan to recapture the mainland. Before the 80s, most governmental positions and civil servants were mainland Chinese people who immigrated (maybe involuntarily) with the ROC regime during the civil war, and the Mandarin language was dominant, with Taiwanese Hokkien and other dialects being forbidden in schools and public agencies.

The situation did improve after President Chiang Kai-shek died, however, Japan was still given a lot of credit because even though Japan colonized Taiwan, it did develop the infrastructure and educate the people in the process. There was never much hatred towards the Japanese to begin with. After Taiwan was ceded, there were plenty of opportunities for Taiwanese residents to return to the mainland, and many did in the following years. Thus, the remaining Taiwanese people were rather cooperative when they went through Japanese governance while mainland China (and the ROC government under Chiang) went through the war with Japan and suffered from war crimes committed by Japan. Taiwan never experienced the sort of pain that mainlanders once experienced when families were destroyed and masses were murdered. Instead, the police state and the oppression by the ROC government itself was more heartfelt and vividly remembered. The 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including the ROC government before 1988) created a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Japan.

The prolonged oppression by the ROC government caused tension to be built up in Taiwan, and after the democratic transition, the memory of the prolonged oppression quickly combined with the harsh treatment by the mainland government (such as military threats) and became an anti-China force in the current Taiwan politics. In the process of forming an unique Taiwanese identity, many people turned to absorbing and welcoming Japanese culture.

The older generation who had lived through the Japanese rule and felt the corruption and police state after Taiwan was returned to China seemed especially nostalgic to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once they have had the ability to influence politics after the end of the police state, they quickly became vocally pro-Japanese.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of this is Lee Teng-hui, the former president of Taiwan, the first ROC president born in Taiwan and the president who initiated the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He had adopted the name Iwasato Masao (a Japanese name)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 and reverted to his Chinese name only after the war had ended.

Lee admitted that during his entire childhood and even early adulthood, he thought of himself as Japanese, with his brother going as far as joining for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and sacrificing himself. That loyalty for and familiarity with Japan never went away completely for many of that generation. Even today, he and many others of his generation read Japanese newspapers and books regularly.

That cultural affinity continues to the new generation, who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Japanese Pop culture, such as anime, manga and fashion. Again, unlike mainland China and Korea, the lack of an anti-Japanese sentiment led Taiwan to be much closer to Japan. There was never a dispute in Taiwan about the cordial relationship with Japan, unlike the deeply divisive issue about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inland. The close cultural ties to Japan may help to explain why Taiwan was the largest foreign donor to Japan after the Earthquake in East Japan in 2011.


台灣本為中國邊陲小島,天然環境惡劣。天災(颱風地震)、疾病(瘧疾黑死病霍亂)和民變(不斷造反)盛行。面對世界巨變,自顧不暇的中國長期阻撓台灣發展,造成台灣人民在教育/醫療等生活層面匱乏。

另一方面,日本經過現代化之後,揉雜了蘭學/漢學/和學,三位一體的亞洲現代化標竿。

殖民台灣時期,將三位一體的亞洲現代化觀念傳入台灣。讓台灣走出獨尊漢學的無底泥濘之中,從思想、生活方式和社會組成各方面邁入現代化(當然是日式現代化)。中國在不斷摸索現代化的道路中,不斷遇到與日本相同的問題,卻每每繞開問題的真正核心,造成現代化一次又一次的崩潰。

國府遷台。國民黨延續在大陸的民族現代化政策,雖然一方面極力消除日本對台灣的影響。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走上日式現代化的亞洲現代化路徑。因此日本所建構的現代化基礎被基本保留。

這麼說來,日式現代化到底是什麼呢?

1. 取消傳統的計時,推廣以時分秒為基礎單位的時間換算系統。(可確定工時)

2.擴大識字人群,提升國民整體素質。(可使政令宣達)

3.加強都市規劃,特別重視上水道、下水道等基礎工程建設。(可推行都市化)

4.強化國民身體素質,推廣體育、施打預防針、傳播防疫觀念、強化防疫動員能力。(可增加人口)

5.建設法治基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消除民變)

日本對台灣的影響,簡單來說,就是讓台灣人嘗到了現代化的甜頭。而這些現代化的基本特徵,大陸目前也還在推廣,並且最終會走上日本社會的亞洲現代化結構當中。除非中國大陸發明出一套真正可行的現代化路徑。

一點淺見


日本工業化早,完成了台灣從農業到工業的初期轉型,台灣的現代文明是日本人帶來的。

而大陸在二戰後還是一個農業國家,各個方面都是落後於日本的,當然也落後台灣。

日本人兇惡,但是也給了台灣人一定的權利,有總督但是也有部分台灣人可以參政。這是工業化時代的特徵。而蔣是農業時代的,帶去的是農業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

台灣人懷念更先進的文化是正常的。

台灣的經濟建設是蔣經國學蘇聯模式,利用美國資源和世界市場成功的,有冷戰的大背景。但是在政治上一直是農業時代的。晚年冷戰背景不同,在美國人的逼迫下才沒有完成第三代的世襲。

中國大陸還在發展時期,類似蔣經國在台灣搞建設的時期,比台灣目前的階段是落後的。


臺灣華文電子書庫( 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


1.看過很多集康熙來了,裡面聊去過歐美的ABC大多是聊生活,聊日本的就是聊娛樂和時尚,而且內里有深以日本流行潮流為榮的意思。

2.聽了很多五月天的歌,他們的音樂有著很強的日本地下樂團的風格,比如早期的軋車、黑白講等歌曲。

3.從黑社會電影里看,台灣的黑社會都有著很重的日本風格,比如白布鞋、棒球棍,以及社團給人的凝重感。

4.爺爺在大學畢業後建國前去了台灣(建國前回老家了),據他說當時台灣的工業基礎比大陸要好(我爺爺學工程冶煉的),工業上帶有很重的日本習慣和風格,具體的我也沒多問。

以上。


我覺得台灣人講禮貌,守秩序,法治,民主,很多是從日本人學來的

當然日本人也給台灣帶來很多新的詞語,例如便當,定食

現在台灣很多學校有社團課室,與日本的社團課室類似,

日本人也留下了很多基礎設施,阿里山森林鐵路是最明顯的例子

有時連計量單位都是日本人留下來的,例如台灣人買房子講一坪,這個沒記錯的話是日本單位

當然日本也對台灣造成很多的傷害,例如阿里山的樹木砍伐,原住民文化的傷害

但是總的來說沒有發生二二八這樣國民黨對台灣人犯下的罪行

對台灣的影響正面居多~


在未來的某一天 人們形容的當下的中國 其面目一定遠遠可憎於我們現在所感受的


剛剛看到了一個視頻,供參考

[NHK紀錄片]「歧視與同化」:日本治台50年

視頻封面[道蘭][NHK紀錄片]「歧視與同化」:日本治台50年視頻


日本統治台灣時,促進了台灣的近代化,這是台灣人今天親日的一個理由。

當然也不能否認當時日本有歧視台灣人,不過對台灣的影響總體正面多於負面。


說點簡單的

台灣的大米和大陸以及東南亞口感都不一樣,更軟熟,有點黏又不太黏。 原因不是一方水土,而是日據時期日本人台灣米不習慣,引入日本稻穀,慢慢改良而成。所以台灣的優質米,都會出口日本做壽司


正面:

開啟了台灣的現代化進程,為台灣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例如島內交通的建設(至今很多仍在使用的鐵路即是日治時期修的),台灣本土金融業的誕生等等。同時,開啟了台灣工業化的進程;

引起了社會制度的變化,使台灣徹底脫離清朝逐漸走向現代社會。建立了良好的社會秩序,在島內實行了法制;

為教育的發展打下了基礎,開創了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例如,創建了台灣大學的前身,當時的台北帝國大學。培育了一批人才,提高了民眾素質。文化上,破除了舊有風俗,向文明開放的社會風氣過渡,並且使得台灣較早地接受了日本文化及西方文化先進優秀的一面,這種影響延續至今。

負面:

殖民政府統治期間迫害殺害的台灣民眾,包括漢民、原著居民,不計其數。製造了多起慘絕人寰的屠殺事件,殺害了無數的平民百姓,優秀的知識分子,血債累累;

二戰時期,大量徵召台灣人入伍,為其邪惡的企圖充當炮灰,徵集大量慰安婦,踐踏婦女的權利。

瘋狂的經濟掠奪。利用台灣作為日本的經濟後盾,大量利用台灣的人力物力、自然資源為日本本土服務。例如,大量的農產品輸入日本,造成台灣物資的長期匱乏,農業遭到破壞。

文化上的同化。「皇民化教育」培養奴性,消弭民族意識,思想文化上奴役台灣。

先想到這些,日治時期遺留的影響,以後再補充。


本答案為引用之資料:

1、日本對台灣的獨裁殖民統治

《馬關條約》簽訂以後,日本政府於1895年6月成立了一個「台灣事務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兼任「事務局」總裁,該「事務局」統管台灣事務。第一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就是由伊藤博文親自任命的,他一到台灣,就不得不面對民眾普遍的武裝反抗和仇日情緒,樺山資紀採取了「先硬後軟」的辦法,先是企圖通過高壓政策使台灣人民屈服,其恐怖手段極其殘暴,慘遭殺害的人常被「暴屍數日,投諸荒野』。據資料記載,在台灣淪為殖民地後,日本侵略者制定了《匪徒懲罰令》,僅1895年至1903年間,就有3萬3千多台灣同胞慘遭殺害。在1902年台灣人民抗日游擊隊被鎮壓之後,日本侵略者著手「理藩」,即鎮壓高山族等原住民。於1910年制定《五年討伐計劃》以精銳的武裝和兵力對付只有原始武器和獵槍的高山族同胞,共進行了28次大規模武裝「討伐」,徹底鎮壓了高山族的抗日鬥爭。

日本於1896年頒布了第一個專制統治的第63號特別法令,簡稱「六三法」。該法令進一步擴大了台灣總督的「立法」授權,總督對台灣的治安、政治、經濟有專制性的權力。其後,日本駐台總督公布了所謂「匪徒刑罰分」,使總督擁有肆意鎮壓台灣人民反抗運動的特別權力。據日本當時的統計,僅從1898至1902年被捕殺的台灣抗日人士就達1.19萬餘人,戰死的台灣抵抗志士更是不計其數。

日本的「皇民化運動」也是建立在一系列嚴刑酷法之上的,如從樺山資紀時期頒布的《匪徒刑罰令》、以後的幾任總督頒布的《台灣刑事令》、《法院條例改正令》、《保甲條例》、《治安警察法》等,在鎮壓、屠殺和威嚇之下,日本統治者把「皇民化」政策在全台灣鋪開。

日本殖民者在台灣建立了一套十分兇殘嚴密的警察制度。警察隊伍不斷擴充,從1895年的840人增加到1898年的3375人。平均每160個居民就有一名警察,到1902年,全台警察機構除在10個廳設有警察課外,還在97個支廳派有992個派出所。警察大多由日本人充當,只有極少數被日本人信任的台灣人可以進入警察隊伍,且基本為低級職員。日本總督還不斷擴大警察的職權範圍,除執行一般公務外,還負責監視公共集會、審理刑事案件、取締吸食鴉片、管理戶口、徵收稅捐、管理衛生、管理土著部落等種類繁多的事務。幾乎台灣地方的任何行政事務和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都有警察介入,使台灣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警察社會。人民稍有不滿的表示,動輒就被加上「行為可疑」、「違反政令」等罪名,任意拘捕監禁,輕者叛處罰金,重者施以種種酷刑直至槍斃。

日本殖民者把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保甲制度移植到台灣,並加以強化。1898年的《保甲條例》規定,保甲內所有居民都要訂立保甲規約,互相保證遵守執行;如出現所謂「犯罪」行為,「保甲內的人負有連坐責任」。保甲制度的實質,是讓台灣人民自己支付經費、自我進行管理、自相監視告密,以實現日本殖民者「以台制台」的惡毒目的,方便日本在台灣的「皇民化」統治。在這些殖民手段的統治下,台灣人民被剝奪了一切自由和基本權利。

但即使在所謂「匪徒刑罰令」制定之後,台灣人民仍以各種形式零星地抵抗日本的佔領。其中較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包括:1897年的陳發、黃茂鬆起義;1900年的詹阿瑞傳檄起義;1907年的北埔起義;1912年的林屺埔和土庫起義;1915年的西來庵起義;1930年的霧社起義和1934年的眾友會起義等等。

2、日本對台灣的經濟壓榨

日本佔領台灣後,在「工業日本,農業台灣」政策主導下,對台灣人民進行了敲骨吸髓的經濟掠奪,增強日本的經濟實力,為其侵略擴張作準備。

1895年6月,日本殖民者在台灣設立總督府,開始對台灣實行長達51年的掠奪。1898年7月,殖民當局公布了《台灣地籍令》《台灣土地調查令》,同年9月設立「台灣臨時土地調查局」,對全台土地重新測量、造冊,作為開徵地稅的依據。

日本殖民者下令展開森林、土地的調查工作,實行所謂「丈地歸官」及「土地所有權申報」。凡是無主土地及手續證明不完備的全部收歸官有,並對私人土地課以重稅。這樣一來,收成不好的土地則入不敷出,所有者也就不敢申請所有權。全台土地面積370.7萬甲,歸日本政府及日本財閥所有的就達264.3萬甲,占土地總面積的68.5%。台灣的地向來缺乏明確的主人,日本殖民者便無恥地宣布收歸官有,這樣,97%的林地就變成了日本殖民者的私有財產。殖民當局從調查中奪取台灣人民的土地,到1942年,佔台灣人口5%的30萬日本人,擁有全台灣72%的耕地所有權;而600萬台灣本地人只能保住全台灣28%的土地所有權。

為壟斷高額的商業利潤,日本殖民者在台灣實行專賣制度,不僅食鹽、煙、酒、火柴等生活必需品實行專賣,而且還把在日本國內禁止吸食的鴉片在台灣實行專賣,毒害台灣人民。當時,台灣的樟腦產量佔世界產量的70%,日本殖民者也實行專賣。僅僅依靠對鴉片和樟腦的專賣,他們就攫取了高額利潤。而因專賣增加的負擔則分攤到台灣人民的身上。

1896年起,將人民必需的食鹽列為政府專賣,利用行政權力讓日商獨霸台灣鹽業。1914年全台灣鹽業集中在10家日商手上,他們通過買賣專利攫取了達經營成本10多倍的暴利。

台灣盛產樟腦,全世界所需樟腦的4/5出自台灣。從1907年起,殖民當局將它交給「三井物產會社」專利銷售,一年牟取358萬餘元暴利。

煙草專賣也讓日本颳走不少暴利,1905年為149萬餘元,到1930年增至1570萬元,1941年再增至4100萬元。1921年起實行酒類專賣,此前每年征酒稅100多萬元,到1936年暴增至2400萬元。此外,稻米、茶、香蕉、砂糖等台灣的特產,殖民當局也一一通過專賣方式交給日本商人發財。

為了更順利地掠奪台灣的財富,榨取台人的血汗,殖民當局也搞了一些基本建設,留下些微邊際利潤,這些小恩小惠竟成為媚日派歌功頌德的根據。

為了搜刮台灣人民,台灣總督府巧立名目,橫徵暴斂,向台灣人民徵收80種以上的苛捐雜稅。1935―1940年的統計數字表明,捐稅收入佔總督府收入的一半以上。1937年官方估計全台國民生產總值為8.9億元,而同年僅總督府的收入,就高達2.03億元。照此算來,國民生產總值每4元中,就有將近1元為殖民政府所攫取,其剝削程度之高為世界殖民史上罕見。

為了吸引和培植日本的壟斷資本到台灣投資設廠,日本殖民者為他們制定了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同時,加緊了對台灣民間資本的壓制,使它們無法與日本資本競爭。比如,日本殖民者於1899年成立的台灣銀行,借其發行紙幣的特權和代理「國庫」的有利地位,控制了全島的金融,吸收了大量的存款和遊資,以低息貸給日本的財閥,而台灣的民間資本想獲得貸款比登天還難。為了更有效地控制台灣的民間資本,台灣總督府有時還用行政的手段進行干預。

台灣作為農業基地,每年都要向日本出口大量的農產品,而從日本進口的東西卻很少,這樣就形成廠巨額的名義出超。據統計,1935年台灣對日出超9,600萬元,1939年則一躍上升為1.84億元,幾乎是1935年的一倍。而這些出超的餘額,全部作為一種無償貢賦留在了日本國內,這些都是台灣人民血汗的積累。

3、日本對台灣的掠奪性開發

所謂日本加強了台灣基礎建設,也只是為了更有效率地實施統治與掠奪,如方便鎮壓反抗的兵力輸送、情報信息的傳遞、原料商品的外運等。

1922年台灣殖民當局實行「日台共學制」,規定在公立學校里的新生錄取率,日籍學生佔61.9%,台灣生只可以佔18.7%。如1944年台灣最高學府台北帝國大學有學生357人,台灣生僅58名,只佔1/6。

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記載:「在人口比例上,在台灣的日本人不及台灣人的1/10,但是,大中學校學生數量,台灣生不及日本生的一半。日本人在台灣享有種種特權,稅金多數由台人負擔,但教育文化等設施,則大部分由日人享受,這是帝國主義榨取殖民地之典型。」

學校的主要職位也都被日人佔據。帝國大學當時有教職員工692人,其中,台灣人只佔142名,且大多數是低級職工,當教師的只有一人。

日本侵佔台灣後,不久即修建了基隆港和高雄港;1899年起修建縱貫南北的鐵路,1909年全線通車;此外,又修建了幾個機場,為台灣的海陸空交通基本建設奠定了基礎。這些硬體一直延用至今,媚日派以此為根據,感謝日本殖民主義者。

可是,這些鐵路、公路及機場的建設資金,日本政府一毛不拔,完全靠在台灣發行公債籌集。從1899—1904年,台灣總督府發行第一期公債3145萬元,平均每位台人負擔10元以上。1908年發行第二期公債3899萬元,平均每位台人增加913元負擔。而且,殖民當局通過發行公債,濫發鈔票,榨取台民。

這些基本建設,表面上看讓人民得到不少方便,但是,得益最多的是殖民當局及日本商人。利用這些交通工具託運貨物的以日商為最多,乘搭這些交通工具的也多是日本人;在郵局發送信件,日本人比台灣人多29倍,包裹多69倍,電報多82倍,電話多40倍……

台灣總督府的財政收入和建設費用,全部課自台灣人民。1909年開始,台灣總督府的歲入開始有剩餘,在40年間增長20倍,因此,大量上交給日本國庫,而留給台灣的教育經費只佔3.8%,社會民生福利事業經費只佔1%而已。

日本割佔台灣後,將它當作向中國華南地區以及東南亞進一步擴張的基地,從台灣賺到的錢、製造的商品、掠奪的原料、僱用的廉價勞工,直接用於對東南亞的侵略。二戰期間,不少台灣人成為日本侵略者的炮灰,葬身於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地的戰場。

日本在甲午戰爭奪得台灣後實行「一體性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經濟掠奪、文化奴役、政治壓迫、軍事侵略,而不是要為台灣做好事,其中的根本性區別不容混淆。建設台灣,是為了加強統治和提高剝削的效率;直到日本統治的後期,1937年開始全面同化台灣人,則是出於此階段的全面戰爭需要要讓台灣完全成為日本的戰爭基地與永久領土。

4、日本在台灣的文化侵略

《馬關條約》簽訂後,日本殖民者不僅對台灣民眾實行嚴酷的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而且還對台灣進行全面的文化侵略,貶低台灣人的民族意識,淡化和抹煞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影響。

但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影響畢竟時間很長,已有幾百年歷史,絕非日本經過幾十年文化同化就可以消滅的。所以,日本統治當局在文化問題上採取了漸進的、長期的「同化」策略。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通常的文化侵略不同,日本的文化同化和侵略是從學校教育開始的。他們一開始就在台灣實行「差別教育」制度和「強迫同化」教育的政策。

他們把初等學校分為小學校、公學校和教育所3種:其中小學校的師資力量最強,設備最好,專收日本學童;公學校的師資和設備都很差,專收台灣學童,教育所則主要招收所謂「藩族」(主要指高山族等一些少數民族)的子女入學,由於少數民族對日本的統治最具威脅,所以,教育所的教學主要由警察擔任,一來是由於警察當時是日本統治當局在台灣主要的統治機器,由他們培養學生可以保證向學生灌輸忠於日本的思想和軍國主義思想,二來由於日本人認為藩族人「野蠻」,只有警察能管住,但由於警察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教學的質量可想而知。後兩類學校教學質量比較差。所有中小學的教學強制使用日語,逐步取消了漢語,並且通過修身、歷史、軍事等課程強化台灣學生以日本為國體的觀念,從小就對台灣民眾進行「皇民化」的教育。

台灣的中等和高等教育主要是為便利居台日本人子弟的升學而設置的,只有極少數上層「御用士紳」的子弟和為日本人所信任的台灣人子弟才可進入。一些「台獨」學者曾形容日據時期的台灣高等學校,「為台灣造就了一批高級科技人才」,這顯然是有違史實的,其實質是「台獨」分子希冀通過歌頌日本而換得日本對「台獨」的支持。台灣總督府當時設立的中等學校有台北中學、台南中學和台北第一師範學校,都是專招日本學生,不招台灣學生的,日本的教育家曾撰文指出,這是由於日本人害怕台灣人的意識增強而難以統治。只是在日本統治台灣20多年後,日本統治極為穩固,在台胞的多次「請求」下,並由台胞自己負擔建築校舍和創辦的經費,日本統治當局才允許設立可以招收台灣學生的台中中學,這個中學的實際程度只相當於高等小學,其畢業生不能報考專科學校,這所中學的台灣畢業生想出島求學的話,也會受到種種的干涉和限制。

在日本殖民者愚民政策的支配下,台灣自辦的報紙只有《台灣新民報》一家,1937年以後,各種漢文版都被禁止。日本殖民者對台灣民眾的文化侵略又從差別教育政策變為強迫同化政策,這時,「皇民化」運動被推向了高潮,強迫台胞全面使用日本語,改用日本姓名,改奉日本天皇大神、推行日本服裝,推廣日本飲食文化等等,企圖以此來消滅台灣民眾的中華民族意識和反抗精神。

5、台灣人民抗拒日本文化同化

日佔時期,殖民者想方設法在台灣推行同化政策,扼制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傳承,但台灣人民採取多種方式抗拒文化上的同化,千方百計地固守和播揚民族的傳統文化。

最初,由於殖民者採取軍事鎮壓和思想文化上的嚴密控制,台灣的文化人士採取比較隱蔽的鬥爭形式,在全島掀起「漢學運動」。它以讀漢書、寫漢字、作漢詩來對抗殖民者在文化上的同化。上層文人通過結社寫漢語詩開展活動,處在「無淚可揮惟說詩」的時代。最早的詩社是台中的櫟社,接著台北創立詠霓詩社,台南創立浪吟詩社和南社。此後,詩社如雨後春筍,各個城市都有。他們寫詩的目的是「既發內心之激情,又冀求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於不墜」。那時著名的詩人有連橫等。連橫號雅堂,是位愛國詩人,又是位史學家,作品很多,如他的《謁義信國公祠》一詩里,就寫出了對文天祥氣節的崇敬,並決心效法。詩社主要寫舊體詩,活動不夠有力,後期還與新文化啟蒙運動發生衝突,但在當時異族文化占統治地位的形勢下,還是顯示了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力量。正如連橫所說,漢學「使非各吟社之維持,則已不堪設想」。

與此同時,中下層文人在漢學運動中主要以興辦書房來傳授漢學。殖民者為使台灣人成為他們的奴僕,首先要改變台灣人的語言,即由漢語改為日語。早在1895年7月,殖民者就在台灣開辦日語講習所和學校。為了抵制殖民者扼殺漢語教育,許多知識分子辦起書房(私塾),甚至還辦了不收學費的義塾。書房、義塾辦起來很簡便,有一兩間民房或祠堂就可以上課,無需正規的校舍和設備。許多家長 都願意把孩子送到這裡學習,因此書房、義塾發展很快。到1897年,台灣各地已有書房1,100多處,學生17,000多人。次年,書房更增至1,700多處,學生近3萬人。見此狀況,殖民者忙發布《書房義塾規則》,限定其教學內容要設日語課,要受地方官監督。不過,對遍布鄉間的書房、私熟,他們難以控制,漢語、漢學教育仍然在進行。

1919年,祖國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鼓舞了日本奴役下的台灣青年和知識分子。1920年,以留日的台灣學生為主,成立了「新民會」。他們仿照《新青年》,創辦了《台灣青年》雜誌,進行新文化的啟蒙宣傳。次年,他們和台灣島內的進步力量聯合,在台北成立了「台灣文化協會」,目的在於「喚起漢民族的自覺,反對日本的民族壓迫」,還提出了「反對奴化教育」、「獲得參政權」等口號。文化協會興辦各種文化講習會,宣揚中華新文化。如台北支部就在每星期六晚上舉行講演會,演講的題目有:連橫的《台灣通史》、《孔子大同學說》,王敏川的《中國古代哲學史》,林幼春的《中國古代文明史》等等。在演講時,他們儘力闡述「五四」以來的新觀點、新思想。演講的人有的拋棄和服,穿著上海服裝,以至上海服裝一時成為台灣的流行服裝。文化協會舉辦的講演會很多,僅1925年一年,就有315次,演講人有1165人,聽眾高達117880人。加上學校在夏季舉辦的文化講習會、文明劇演出、電影放映等活動、中華新文化的宣傳深入到台灣各地。台灣總督府為此憂心忡忡,他們不得不承認「今日台灣人,除特權階級外,大部分醉心於中國,乃是不爭的事實」。

台灣留日學生於1923年4月創辦了《台灣民報》,堅持用漢文,還響應祖國新文化運動倡導的白話文,報紙全部採用白話文。民報又倡設「白話文研究會」。台灣學者認為倡導白話文是民報「最大的功績之一」。民報上轉載了陳獨秀《文學革命論》、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等文章,幫助台灣青年和知識分子了解「五四」的新文化、新思想和民族精神的發展。民報在兩岸人民之間架起一座新文化啟蒙運動的橋樑、在台灣成為推動新文化啟蒙運動的重要陣地。台灣的新文化啟蒙運動具有台灣的特色,那就是從頭至尾與爭取殖民地民族解放的政治運動並存。

結語:

以上資料可信度自行判斷。

但今天如果有人敢說日本人作為外族侵略者和殖民者對台灣人民很好,沒有剝削掠奪台灣,沒有踐踏台灣人的人權,沒有拿台灣人當賤民當二等公民,擁護讚頌日本殖民統治,美化日本殖民歷史的,那麼這人不是別有用心、懷有某種目的,就是幼稚無知、被忽悠蒙蔽到了可笑的地步。當然,親自體會過日本「皇民化」統治的台灣老一輩人可能另論,因為他無法與自己的生命經歷割裂。今天許多原住民老人仍然只會認日語,而不認識漢字;李登輝之所以那麼親日媚日,不僅僅是出於某些現實政治目的,也是因為那是他的生命經歷,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乃是他的「童年」,他的「鄉愁」。這種虛妄的國族認同和錯位的文化構成,從一般角度來看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這是殖民者強加給殖民地人民的悲哀。如果今天沒有經歷過那段歷史的年輕人,卻還人云亦云說日本人當年殖民統治多好多好,那大概是對真相了解得還不夠(抑或自己選擇性失明),這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教育、媒體等做得還不夠(以及大量教育、媒體資源仍被某些懷有目的者把持)。話說日本人當年強力推廣普及義務教育的一大目的,可就是要推動國民教育,建立強烈的國民觀念,現在他們的媒體和教育仍然如此,維護國族認同是日本媒體及教育界堅守的底線和自發的共識。而今天我們想要來補上過去因傳統天下觀而缺掉的「近代國民意識」這一課,做好一些加強國族認同的工作,卻被來自內外的各種聲音阻撓干擾、阻撓。


˙戰爭期間的皇民化雖然有效果,但是影響程度天差地別,有錢沒錢、城市鄉村,差異很大,我們很難以全有全無斷之。

許多島內知識份子,即使後來轉為臺灣意識立場,但他們在光復之初都是歡迎祖國的。例如廖文毅,葉石濤。

經常被忽視的,則是戰後由於迅速捲入『美日安保』體系的下游,並且從屬於美日經濟鍊,才復甦甚至可說新造了『新皇民』。

因為捲入這個國際分工鍊,臺灣成為美日的製造業工廠與代工廠,長期技術依賴,美國日本的自然被認為是先進的是好的。在科技是如此,美學和倫理觀念層次也是如此。

相伴的是,這個美日為核心的集團,目的是圍堵中國大陸,因此長期宣稱中國落後,包括物質與體制。事實上確實如此,直到改革開放前,中國確實還在苦追,這就強化了對照『中國不好,美國日本好』。

其中,臺灣本來由於長期怨恨國民黨,也被從學術上扭曲論證為『國民黨=中國』。雖然聽起來荒謬,但確實有這個過程,雖然日本與美國勢力是國民黨買辦政權引進的,包括『白團』是蔣介石借日本戰犯之力為其顧問,但是此消彼長,人們看到的是國民黨政治上的壓迫,與美國日本科技進步。

諸此種種,情況很複雜,如果不從戰後世界關係,及兩岸關係,及島內政治競合來看,就很難理解,但原因肯定不是單一的。包括具體實證,早在1930與1940年代,臺灣就有青年想方設法去到神洲大陸尋找抗日武裝,並積極反日反帝,也有參與長征的臺灣人,加入國民黨與共產黨的臺灣人,如何解釋這些?非常複雜,確定的是不能直接解釋日本因素有單一影響。


自上世紀三十年代後,為了侵略戰爭需要台灣由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殖民地轉變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工業化殖民地。1922年-1937年,鐵路路線擴建,米糖產量增加,郵政電信普及,社會人口增加,教育普及,放足實施,衛生環境建立與守時守法的觀念形成,這對台灣的影響非常大,可以說日本經營台灣,並不是完全當做殖民地進行統治,而是想把台灣融入到日本中去,因而會有皇民化運動,以期在台灣滅亡中華文明,使台灣和琉球一樣解除對中華文化的羈絆。對其他政策不多評價,日據時期的經濟開發和近代化建設確實為蔣介石固守海峽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看了魏德聖的幾部電影 被殖民時期的台灣各方面都蒸蒸日上 教育 工業 人的品行道德 體現在各個方面 所以就在想如果沒有被割讓 不知道現在會是什麼樣子 唯一覺得遺憾的就是台灣的青少年嘴裡說的卻是日語 這可能也是最致命。


一.台灣概論

(1台灣歷史與華夏文明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同中國大陸的淵源深厚。在遠古時代,台灣和大陸本來連在一起,後來由於地殼運動,相連結的部分陸地沉為海峽,台灣遂成了海島。台灣先住民系古越人的一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公元230年,吳王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即今台灣),吳人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關於台灣最早的記錄。隋朝曾三次派人到台灣(時稱流求)訪異風異俗。公元610年左右(隋朝大業年間),大陸沿海居民開始遷居澎湖。12世紀中葉,南宋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戍守。大陸與台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頻繁。

到了元代,進一步加強了對台灣的管理。公元1335年(後至元一年),元朝政府正式在澎湖設置巡檢司,管轄澎湖,台灣民政隸屬於福建泉州同安縣(今廈門)。於宋元時期,大陸沿海居民開始移居台灣,明代時期逐漸增多,規模也越來越大。17世紀末,大陸沿海奔赴台灣的開拓者超過10萬人。由於遷居台灣的閩南人居多,閩南方言稱台灣為「大員「」台員「等,明萬曆年間公文開始使用」台灣「稱謂,遂定成名。

15~16世紀,隨著歐洲各國對外擴張,開闢拓展東方的新航路、發現美洲大陸,亞洲和歐洲的航程大大縮短,世界正式進入了航海時代。17世紀初,西方各重商主義國家也開始注意到了台灣。荷蘭人1624年在南台灣建立了自己的侵略據點。在荷蘭人到來後的三年,西班牙人也佔據了台灣北部,與佔領南台灣的荷蘭人在殖民和商業上分庭抗禮。直至1642年荷蘭人打跑西班牙人,統治台灣全境。在文化上造成的影響可以歸結為樹立了對原住民的教化政策、導入了羅馬拼音法,將台灣推向了世界舞台等。

1661年南明延平王鄭成功率部進軍台灣,次年驅逐盤踞台灣的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鄭成功因這一歷史功績,被譽為民族英雄,亦在台灣稱為「開台聖王「。鄭成功收復台灣並建立政權,4個月後病逝。鄭氏祖孫三代在台灣經營管理,在製糖製鹽、發展獎勵工商業、創立學校、改善農業生產樣式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其實也是中華文化的一種拓展。這個時期台灣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成為了台灣開發和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史稱「明鄭時期」。

此後的1683年清康熙帝派軍隊進攻台灣,鄭經之子鄭克爽投降,台灣再一次統一到 政府的管轄之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與大陸的聯繫愈加緊密,成為國家統一體中不可分割的構成部分。1885年清政府劃台灣為單一行省,為當時中國第20個行省。劉銘傳任第一任民政軍政長官。劉銘傳在任期間促進了台灣的發展,擴大並鞏固了大陸文化在台灣的影響,同時密切了兩岸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直到1895年日清戰爭清政府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的文化始終是原始的本地文化逐漸受到大中華文化影響的主要過程。

(2日本統治下的台灣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日方稱之為日清戰爭),並於1895年4月17日迫使戰敗的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及其澎湖列島,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1895年到1945年,被稱為台灣的「日治時代」。(參考維基百科)

台灣作為日本歷史上的第一個殖民地,因其地理位置,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以台灣為戰略據點,北上可以向中國內地擴張,比起從日本本土出發要方便的多。也正是因為如此,台灣也成為了歐美列強虎視眈眈的肥肉,日本能搶先拿下台灣,從某種程度上也緩解了歐美列強向東亞擴張殖民地的步伐。台灣是如此的重要,因此日本在治台上也花了很大的功夫。

日治時期的第一段時期,自1895年5月的乙末戰爭起,一直到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為止,被稱為始政時期。在此20年間,以台灣總督府與日方統治,遭遇台民頑強的抵抗。除犧牲慘重外,也受到了國際上的嘲笑,因此曾經在1897年的國會中,出現「是否要將台灣以一億元賣給法國「的言論,被稱為「台灣賣卻論」。在這個情況下,著重鎮壓的日本對於台灣都督的人選,都以授階中將或者上漿的武官來擔任。在這段時間裡,台灣都督於「六三法」的授權下,權力極大,一人掌管行政、司法、立法、軍權。

日本治台的第二時期,自後西來庵事件的1915年開始,到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為止,稱為同化時期。就在此以時期,國際局勢有了很大程度的變化。1914年到1918年殘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從根本上動搖了西方列強對殖民地的統治地位。1910年中期,日本本國的政治生態也有了改變。1919年田健治郎被派任為殖民地台灣的首任文官都督,軍隊的指揮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進行管理,對台灣的統治開始將重點由管理轉變為同化。

自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開始,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進入了最後一個階段,稱為皇民化運動時期。由於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在1936年9月對台灣總都督府恢復武官總督的設置。此外在中日關係的日益惡化下,總督府除了取消原來允許的社會運動外,還全力進行皇民化運動。皇民化運動系分為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在皇民化運動中,總督府開始強力推行普及日語,在各地設立日語講習所。在報紙中取消中文所寫專欄,學校廢止中文文章。同時期,總督府建設神道教的神社,強制學生參拜,抑制民間信仰,整合本地寺院,也招致大多台灣人的反對。1945年日本戰敗,才終於結束日本在台灣長達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參考陳映真,台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清理與批判,人間出版社)

(3二戰後的台灣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日本宣布投降而正式結束,日本政府根據《波茲坦公告》將台灣及其附屬島嶼返還中華民國。兩岸同胞再次直接相連,但時隔不久內戰爆發,到1949年國民黨從大陸敗逃到台灣,兩岸關係又再次疏遠。直到80年代,兩岸關係才開始緩和1885年建成了台灣省,劉銘傳任第一任民政軍政長官。劉銘傳在任期間擴大並鞏固了大陸文化在台灣的影響,同時密切了兩岸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緊接著李登輝和民進黨掌握政權之後,兩岸情勢又再度緊張。2008年國民黨再度奪回政權,兩岸關係就在台灣政權的更迭中也波瀾起伏。

二.台灣文化和日本文化的關係

中國於1895年將台灣割讓於日本,台灣由此受日本統治長達50年,直至1945年才歸還中華民國。在這50年里,日本對台灣由初期的鎮壓統治到後期的同化政策,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在皇民化運動中,台灣總督府強烈要求台灣人說日語,穿和服,住日式房子,放棄台灣民間信仰和祖先牌位,改信日本神道教等都對中國傳統文化在台灣的發展傳承產生了極大的衝擊。無論台灣民眾主觀上是否接受日本文化的侵略,但在強烈及長期的侵淫中,日本文化可以說是在台灣的文化發展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從生活的硬體設施到日常習慣,都侵染到了台灣的庶民文化中。

在硬體設施上,現在的「總統府「便是當年日本在台灣的總督府,是具有歐式風格的明治維新建築。其它如學校校舍與火車站等公共設施,多是修整日治時期的建築而成。一般的家居設施和使用習慣亦同,例如進屋要拖鞋,通鋪卧室等。服裝上雖數十年來歐美風盛行,但因體型與審美差異,台灣反而能接受同處亞洲的日本人改良過的歐美服飾。老一輩台灣本籍人士目前仍使用日式「肚圍「,小學生不論寒暑皆穿著短褲,戴帽子等習慣,也都有著明顯的日本文化印記。就飲食而言,飯糰、生魚片、天婦羅等都已成為台灣人日常生活習慣的食物,而在生活中許多人直接使用日語的「壽司」、「刺身」。基本上「壽司」、「刺身」等已經演變成台灣餐廳或市場中,相當熟悉且土著化的語言。

在精神文化方面,堪稱是近年來日本文化影響力的強力延伸。台灣本土電影偏向悲情,擅長煽情型的故事;日本動漫、娛樂產品在台灣年輕人中是最為受歡迎的;台灣電視台中甚至有十數個日本的電視節目以原聲配中文字幕的形式推出;日本藝人經常甚至長期駐守台灣工作;台灣人也非常熱衷到日本購物、旅遊。

台灣人對於日本文化的感情是比較微妙且複雜的。老一代人在日本統治時期有過生活經歷,並體會過台灣回歸中國之後警察國家時代之腐敗,對日治歲月尤懷思念。他們在警察國家狀態結束後擁有了影響政治的能力,便迅速成為了激進的親日派。其代表人物即是曾任台灣總統的李登輝,他是第一個在台灣本土出生的中華民國總統,他發起了台灣的民主化運動,他曾在日治時期名取岩里政男,戰後才恢復中文名。文化上對日本的親近也延續到了新一代的台灣人,他們深受日本動漫和時尚文化影響。但是,日本文化中最為本質的島國根性卻並未滲透入台灣文化之中。「武士道精神」「以悲為美」等關鍵詞並不是台灣文化的代表。

通過說明台灣的歷史和沿革,特別是關注了日本在對台灣殖民統治期間對台灣的政策,進一步說明了日本文化對台灣文化的影響。縱橫觀察台灣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不難發現中華文化和日本文化在台灣本土的影響力有著此消彼長、強力管制與影響力的相互之間的關係。

之前寫簡單寫過這樣一篇論文_(′?`」 ∠)_

簡單改了一下就貼上去了∠( ? 」∠)_


放春假!


對於日本對台灣的影響,是看了吳念真的電影《多桑》還有龍應台的書《大江大海》之後才明白了一些,發現很多台灣社會的現象的發生並不是某些人的思想偏激導致,而是有歷史原因的。


舊東西肯定是被新東西所同化掉的,即使是被佔領殖民的代價。


推薦閱讀:

台灣人說的 「靠北」 和 「靠腰」 是什麼意思啊?
台灣把「和」讀作「hàn」,但是「和美」這個詞怎麼發音?
如何看待川普 12 月 3 日發的關於台灣的推特以及可能的影響?
國民黨在打什麼算盤?
台灣人怎麼看待這次fb表情包事件?

TAG:日本 | 中國歷史 | 歷史 | 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