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 年,中華民國政府在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下將屬於浙江省台州列島的大陳島上的 2.8 萬餘名居民(後來被稱為「大陳義胞」)全部撤退到台灣,從大陳島撤退的大陳義胞為什麼如此忠於國軍,願意隨之去到台灣?

這批「移民」登陸後,因「義無反顧」、「摧家毀舍」,選擇追隨中華民國國軍來台,故被稱為「大陳義胞」。我們熟知的柯受良就是從大陳島撤退遷到台灣的。


2.8萬這個數字不太準確,當年大陳島及其附屬島嶼原住民約為1.4萬人,其餘是從大陸撤離的人員和駐島部隊,後兩者屬於既得利益群體,選擇回台灣是可以理解的。

對於大陳島撤退,國內的說法普遍為國民黨軍隊強行劫持島民赴台,並摧毀該島嶼上的絕大部分建築物、水井,埋設地雷,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大陳浩劫。

雖然不能說這1.4萬大陳島原住民都是自覺自愿跟隨國民黨來台,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心甘情願的,來台後,雖然生活一度困苦,但是他們對蔣介石和國民政府還是持有相當的感恩之心,並修建了一些蔣公祠和廟。

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對於國民黨和國民政府的情感認同,大陳島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度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國民黨軍隊收復該島嶼後,對之施行了有效的管理與控制。

2、國民黨在大陳島上建立了浙江省政府和大陳地區行署,作為反攻大陸的主要根據地之一,因為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為求穩定人心,向該島居民免費發放了大量生活、生產物資,蔣介石和夫人也曾親臨該島視察。

3、此外,共產黨及其相關組織從未涉足此地,島上居民並不了解共產黨和他們的政策。加之國民政府的宣傳,島上居民普遍對共產黨和他們的軍隊報有恐懼的心理。


老家是長江中間的島上,外公家在北江邊,後門就是江堤,當年全是國民黨的江防工事,據外公說當年晚上槍聲不斷,就是為了防備共軍偷渡。

問外公當年為啥沒跑到台灣去,答曰,被抓了壯丁,但是半路跑了,因為對國軍印象實在太差,電話線被游擊隊剪斷之後就把附近的村民全抓進監獄,築工事直接拆民房,買東西不給錢,與流寇類似,最後激起民憤,結果沿江村民全投了共,船運對岸共軍過江,國軍遂悲劇。

亮點是國軍轉進速度,上半夜還在用機槍掃射江面,下半夜就押著壯丁跑路了,整個江南防線崩潰,押著外公一群人的軍官走錯道了,外公和同鄉遂躲進竹林,走了三天四夜才回到家。那半晚上他們跑得到底有多塊!


排名第一 @郭磊 的回答很好。@馬立群 說大陳島民講閩南話是不對的,可能只有極少村落說閩南語吧。本答做一些補充吧,因為本人來自於台州溫嶺沿海漁民聚居區,而大陳一直屬於台州太平縣管轄,也就是現在的溫嶺。49年後溫嶺縣的縣政F就搬到大陳島了。

大陳本名大陣,緣起戚繼光在此用陣法大破倭寇(台州沿海有不少地方的命名都與戚繼光抗倭有關)。大陳人基本上都是台州人,來自台州黃岩、臨海和溫嶺三個地方。此三地方言能互通,尤其是黃岩話和溫嶺話除了些許辭彙稍有語調不同外,基本一樣,臨海話差異大一些,閩南話完全不通。

大陳分上大陳島和下大陳島,兩島面積差不多,上大陳離黃岩近,下大陳離溫嶺近。據老一輩講,大陳上溫嶺人居多,大概是溫嶺沿海打漁的人比較多,島嶼也多。(溫嶺松門鎮的水產批發市場交易量當年好像全國前三,現在東海漁業不興,那個批發市場也已沒落了。)

溫嶺當地有兩鎮是講閩南話的,90年代以前,這兩鎮和本地來往稀疏,幾乎不通婚。所以,大陳島的狀況也可想而知,閩南人是極少的。

撤退的居民並沒有2.8萬人:據1954年舊府統計,上下大陳本地人是13,622人,其中上大陳3,900+,下大陳有10,000+,49年後外來人口有2,540人,統計未包括一些零星的外島人口。

撤退成功時正式數據:居民10,213人,軍4,243人、家屬264人

自願撤退是屬實的:

當地一直是國D的區域,因信息閉塞,對共C主義的認識恐怕只是停留在「共C共妻」的程度,對新政F的了解只能來自於一直管轄當地的舊政F的宣傳。另外一個渠道就是來自於懼怕新政F而逃到大陳島的台州當地人之口。我認識一位台灣同鄉,他是台灣「大陳義胞」的後代,其父是溫嶺最西邊鎮上的地主兒子,在新政F到來之前,19歲的「父親」便跑到大陳島,後參軍希望能打回家鄉;據說明星阮經天也是大陳後裔,但其祖上巨資產業確實是在溫嶺內地,所以這樣說來,其祖也是在49年逃到大陳的。估計大陳當地居民識字的沒幾個人(我爺爺輩的識字率也很低,當年說某某人認識字就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吧),所以從同鄉口中得知新政「做派」是有極高可信度的,而且逃到大陳的當地人平時就有一定威望,又能增加可信度。而逃亡的那些人對新政當然是滿腔仇恨的,口中自然也沒什麼好話。

另一個因素是舊政f對當地的照顧,很得民心,因為這裡可是「浙江反G救漍指揮部」,軍民關係當然要做足。最後撤離的時候,蔣王子都親自出動,其中一位老人不想離開祖屋,親自去勸但無果,只好放棄。蔣49年起,平均2個月就到一次大陳島,王子殿下如此撫民,民心安能不向王師?去台灣之後的生活,王子殿下必然也曾許下優待和照顧的承諾共方又曾對大陳島進行過轟炸。十來公里外的一江山島的慘烈戰況在大陳島是肉眼可視範圍內,在戰場前沿的大陳人會願意去承諾沒有戰爭的後方也是自然的。

再一個重要因素是,當地本來就是漁民,不是農民,沒有什麼田產,山坡只能種種地瓜小菜之類的。如果家裡有幾畝地的話,拋家舍業可就是不容易了。況且漁民的冒險意識比農民強多了,守土意識也沒農民那麼強烈,所以敢去也捨得去,帶著祖宗牌位和廟裡神仙的牌位走就好了。去台灣後,大陳人多數還是繼續捕魚,看到過資料說是4戶人家一艘漁船,這應該是最初就承諾了的。

反證

上文中的老人不想撤離,並沒有押走。本島除了這個老人外,尚有兩位老人家不想離開,隨之自由。外島大概還有些人沒走,也並無強迫,據說有300人。(來源:《鳳凰大視野》撤離大陳島),但這資料也不是準確的,提到最後一個沒撤離的是老奶奶,但實際是老頭子;300來人的數據也未必可信,但外島肯定還有人沒走或是不想走的人由上下大陳遷到外島暫避。

未走老人在1960年拍攝的宣傳照。而小女孩據說是外島沒撤走的居民。

對岸國邡蔀正式文件:

政F為顧念大陳、漁山、披山居民,不致陷身鐵幕,早於二月初,即曾宣示政F德政,聽從其自由選擇,凡隨政F撤運來台者,允予妥善照顧之保證。所有民眾聞訊後,無不感動,一致甘願離棄家園,追隨政F。[註:大陳屬溫嶺;漁山屬寧波,僅20來戶;披山屬台州玉環,109戶約900人。]

為便於管制與供應,政F以「村」編成大隊,大隊下再編中隊、分隊,隊設隊旗,人佩名條,以資識別。每人由政F發給五日份糧食(三日乾糧份),個人行李限在一百磅內。極少數不願撤離者,則各發一個月糧食。

題外:現在台州本地用方言辦的春節晚會,還會請大陳義胞回來。而台灣也有規模很大的溫嶺同鄉會。

最後,改了半天敏感詞,最後發現蔣公經國也是敏感詞。我輩一生不求取消敏感詞,只求公布敏感詞詞庫,爺我自己撩檔取蛋,還省事點。嗚呼哀哉。


當年不可能28000人都完全自願去的

但是,當年能去而沒去的人現在後悔的比例,肯定遠高於當年不願意去的


我外公至今後悔家裡沒有跟隨國民黨去台灣。。。台州人。


在新北市遇到過當年隨國民黨到台灣的大陳人,聽他們說大部分人還是很感謝國民黨的,畢竟他們在台灣的生活要比當年在大陳好很多。


但是吧……家都被毀了,能說不嗎?就算不毀,有說不的機會嗎?


可以關看民視台的節目台灣演義中的1955最後大撤退

大意是 本身很多國軍撤退到大陳島 與當地民眾一起對抗大陸 大陳島島民沒有文化教育 俗話說 上面說什麼 下面就聽什麼 島上也沒有電 而蔣對於大陳島的戰略安排也因為美國的要求也是一直難以取捨 一會要求學生先去台灣 其他人誓死抵抗 又後來美國承諾保護金馬地區 要求放棄遠離台灣的大陳島 蔣又讓他們撤退到台灣 以此做據點 幾年後再反攻回大陸。

當島民來到台灣 被當做義士宣傳口 所以相對待遇還不錯 同時這裡經日治時期的管理 已經比較現代化 島民看到電燈還很驚奇 所以這些人願意留在這裡

只是後來反攻計劃破敗 一切就此安頓下來 島民也分布在島內各地 當然六十年代不少人去當水手 偷渡不少去美國 所以美國還有不少大陳島島民的後代---


國軍幫忙「摧家毀舍"、只能「義無反顧」地跟著老蔣去島上了,老蔣在島上也得有壯丁幫他統治呀


聽爺爺說,他的父親是當時黃岩的一個縣官(不清楚,請指教。有一把蔣中正給的指揮刀)他就沒去灣灣。然後在爺爺八歲那年,一次出門後就沒再回來。


國民政府決定撤離大陳時,並沒有強迫大陳諸島居民必須跟著部隊離開。當時大陳的軍方最高首長劉簾一司令原本估計會有四、五成的民眾跟著部隊一起走,當時大陳戰地政務最高首長沉之岳專員則估計會有六、七成。最終的結果卻是除了一個老人外,全部的居民都選擇來到台灣。

他們之所以全體選擇來到台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認為受tg統治不會有好的生活。大陳人多半來自對岸的浙江沿海地區,許多親戚都仍住在那裡,並且也一直保持與這些地區的商業往來,即使是 1949 年後仍有所聯繫。從這些聯繫中他們得知了許多同鄉甚至親友被tg鬥爭或殺害的消息。 此外由於大陳諸島與共軍對峙,一些鄰近小島經常在解放軍的攻擊中有人員喪生,許多受虐而死的屍體漂到大陳海邊,也讓他們對tg心生恐懼與痛恨。大陳士紳在撤退前夕上呈給蔣總統的電文中就對此有所陳述:

「大陸,我們太近了,關於共匪的罪惡暴行,我們聽得多了,也看多了,我們決不願在共匪刺刀底下當奴隸做冤鬼」

另一方面,,另一則是所謂「做人的道理」,大陳人認為島民們受到國民政府的照顧,不應忘恩負義。校長於 1954 年 5 月巡視大陳島,軍民夾道歡迎,至今仍為老者們樂道。而蔣經國以政戰部主任的身分前往大陳視察戰地政務總共四次,帶來安定人心作用,讓大陳人心存感激。8 而在撤退前最危急的十天,惶惶不可終日擔心可能被國軍放棄的居民,因為蔣經國突然到來,穩定了人心,鼓舞了士氣,並確認軍民將一起撤退以及美國第七艦隊將提供援助的消息,使島民更是銘感有如天助。

大陳本是海島邊陲,任豪強欺凌,鄉民渴望文明與王師終不可得,直到地方豪傑士紳因為參與抗日機緣才正正噹噹成為中華民族之一分子,並因國共內戰而成為前線基地,受到國家領袖的恩典以及戰地政務帶來現代化的各項「益處」:國民教育與中學、醫療、交通、金融以及穩定的社會秩序。接著是他們自然而然選擇,但也是幾乎沒其他選擇,站正邪不兩立的」正義「一方,在抱火聲中拋棄家園共赴國難而來到台灣。

資料援引:

1987 年由台灣溫嶺同鄉會出版的《溫嶺縣誌續稿》


絕對沒有自願的摧家毀舍,想必果軍代考的吧。即使八戒,燒自己家的時候,也要感慨一下的。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極端反中的太陽花學運女神劉喬安在微博公開配五星紅旗圖表態支持一個中國?
如何學習繁體字,有沒有繁體字的書推薦的?
如何評價台獨藝人陳艾琳這種,抵制大陸又要來大陸發展的自打臉行為?
日本對台灣造成了哪些影響?
台灣人說的 「靠北」 和 「靠腰」 是什麼意思啊?

TAG:歷史 | 台灣 | 中國近代史 | 國民革命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