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之外還有其他華夏文字嗎?

中國古代歷史上是否存在過非漢字系統的華夏文字系統?這些文字系統中是否有遺存下來的?沒有保存下來的文字系統又是怎麼消失的?消失的原因是什麼?這些文字對漢字乃至漢文化發生了什麼影響?


華夏文字名字很好,但範圍不太好界定,姑且認為指在(目前)中國境內土生土長的文字。

先秦的文字,除了漢字,目前考古界和古文字學界能夠確定的只有「巴蜀文字」一種。

文獻記載,古蜀國最早的先王是蠶叢、柏濩(伯灌)、魚鳧,三代而下是望帝杜宇、鱉靈,或說是蒲澤,其後是開明。目前認為巴蜀文字即是開明王朝時期使用的文字。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在位時秦國滅掉了蜀國,此後這種蜀地的本土文字漸漸廢棄。

除了已經早已死亡的「巴蜀文字」,從公元後一直到近代,各民族使用過形形色色的文字(據統計有30多種),這其中,只有「彝文」和納西「東巴文」是完全土生土長、獨立起源的文字。在這一點上其同漢字、古埃及聖書字、蘇美爾楔形文字、瑪雅圖畫文字是平起平坐的。

所有這些民族文字,從起源角度,大致可分兩系:本土外來。其中本土又可根據與漢字的關係歸類為漢字衍生的文字、和獨立起源的文字等。

下表就根據來源地域分別列出古今各文字(個人筆記,僅供參考)。各文字具體情況一搜便知。

注1:紅色代表已經廢止或瀕臨失傳的文字。藍色代表1949年以後新創立的文字。

注2:女書、水書、巴蜀文字與漢字的關係尚無定論,故歸類「其他」。

注3:朝鮮族使用的文字沒有收入。歷史上朝鮮最初使用過借用漢字字音的「吏讀」文字,後改用訓民正音文字,即諺文。

下面對本土的文字做一提綱式的介紹(部分圖片取自《中國民族古文字圖錄》)。

(一)漢字系統

西夏文

  西夏文是党項羌族建立的西夏國的官方文字。西夏文共約6000多字,結構仿造漢字,形體方整,筆劃冗繁,多斜筆。西夏文獨立於漢字,但和漢字一樣,是一種意音文字。西夏文創製於11世紀初,一直使用到元代。

下圖:泥金字《金光明最勝王經》(西夏文佛經)

下圖:《番漢合時掌中珠》(西夏文漢文詞典)書影

下圖:西夏文《論語》書影

契丹文

  契丹字是契丹族建立的遼國的官方文字,分大字和小字兩種。契丹大字是公元920年,由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命人仿照漢字的筆劃創製,是一種意音文字,且絕大多數和漢字無關。後耶律阿保機的弟弟耶律迭剌又創製了契丹小字,以表音成分為主。金滅遼之後,於1191年廢止契丹文。和西夏文比起來,契丹文更方正,更像漢字。

下圖:遼上京殘石拓片

下圖:故耶律氏銘石拓片

下圖:《大金皇帝都統經略郎君行記》碑文拓片

女真文

  女真字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朝的官方文字之一(漢字也是金朝官方文字)。金朝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令丞相完顏希尹等人,模仿漢字筆畫,於1119年創製女真大字。後於1138年又頒布了女真小字。元滅金後,女真字幾乎已經不再使用,到明朝後期徹底消亡。

下圖:《女真譯語》書影(部分)

下圖:女真文摹本

方塊壯字

  方塊壯字是壯族人借用漢字的偏旁結構創造的一種意音文字,至少已有1300年歷史。《古壯字字典》收入4900個方塊壯字正體字。實際使用中與漢字混用。

下圖:壯族古典經詩《布洛陀經詩》手抄本

下圖:《古壯字字典》中的一頁

方塊白文(僰文)

  方塊白文是雲南大理的白族早期使用的一種意音文字。一部分借用漢字(借音或借意),一部分是仿造漢字結構造出來的形聲字。

下圖: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下圖:白族詩人楊黼所作的《詞記山花·詠蒼洱境》碑影

(二)獨立系統

彝文

  彝文產生不晚於漢代,是一種獨立起源的意音文字。彝文一個字形代表一個意義,獨體字占多數;其構造方式同漢字類似,每個字都歸屬一定的部首。彝文是一種高度成熟、發達的文字。明代以來,彝文使用廣泛,彝文古籍也浩如煙海。比較重要的如《西南彝志》,成書於明末至雍正初年,全書26卷,37萬餘字。可以說「彝文」是漢字之外,「表意/意音文字」的一個活著的範本,對理解表意文字構造的一般規律,有絕佳意義。(可參考:黃建明《彝文文字學》,民族出版社,2003)

下圖:《西南彝志》康熙三年至雍正年間抄本

下圖:《訓世詩》 (彝文版《三字經》)清四川刻本

東巴文

  東巴文是雲南納西族的文字,產生於約公元7世紀,是一種獨立起源的象形文字,共約2千多個單字。東巴文從未在民間通行,主要是從事宗教活動的納西族經師使用。目前大約有2萬本東巴經存世。東巴文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已知唯一保存有大批完整材料、且依舊活著的象形文字,是研究文字起源的活化石。

下圖:東巴經《扉畫經書》一頁

下圖:納西史詩《創世紀》手抄本一頁(國家圖書館藏)

爾蘇沙巴文

  爾蘇沙巴文是四川涼山和雅安地區爾蘇人使用的文字,是一種圖畫文字,只有200多個單字,較為原始,主要用於宗教活動。據各地保存經書的沙巴(祭師)們回憶,這種文字已經傳了二十多代,大約4、500年。爾蘇沙巴文在1980年代才被外界知曉。

下圖:爾蘇沙巴文曆書《虐曼史答》(甘洛本)一頁

下圖:爾蘇沙巴文記數、方位及卜卦曆書一頁

(三)其他

水書

  水書是水族曾經使用的文字。水書是一種以象形和會意為主的表意文字,形狀類似甲骨文;同時也借用了少量漢字,但往往反過來或顛倒著書寫。水書並不能完整記錄語言(水語),主要用於占卜等宗教活動。水書(自創符號)與漢字的關係尚不清楚。

下圖:首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之水書《六十龍備要》(貴州三都檔案館藏)

下圖:某拍賣會上拍賣的水書一頁

女書

  女書是一種女性專用的文字,起源於湖南永州的江永縣。史志中從無對女書的記錄,1980年代才引起世人注意。女書是一種類似漢字的方塊文字,借用了很多漢字的偏旁部首,但書寫時以斜筆、弧線為主。女書是一種單音節音符字的表音文字(介於漢字與日文假名之間),其與漢字的關係尚無定論,獨立起源或變異漢字的觀點都有。2004年9月20日,陽煥宜——女書的最後一位自然傳人謝世。

下圖:寫在手帕上的女書

下圖:《女漢字典》(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中的一頁

巴蜀文字

  巴蜀文字屬於古蜀開明王朝的文字,時代大致在戰國。主要出現於20世紀考古出土的巴蜀銅器、兵器、印章上。目前可以辨識的有300多個單字,但是明確解讀者極少。巴蜀文字較為原始,圖畫性很強。李學勤先生將巴蜀文字分為甲乙兩類:稱圖畫性較強的所謂「巴蜀圖語」或「巴蜀符號」為「巴蜀文字甲」;稱脫離了象形而走向符號化的巴蜀文字為「巴蜀文字乙」。(可參考:段渝《巴蜀古文字的兩系及其起源》,成都文物1991(3),馮廣宏《巴蜀文字的期待》,文史雜誌2004-2005。)

下圖:馮廣宏《巴蜀文字的期待》中的字元表


我將我對古文字的理解陳述如下:甲骨文其實只是占卜時候使用的特殊文字,因為使用時候書寫材料的限制,筆劃和同時代的金文相比不太一樣。金文是那個時候比較常見的文字。

但到戰國時候,當時的楚地還是有自己的文字系統的,就是我們所說的楚文,我們可以看到楚文的很多字結構和甲骨文的結構不像,原因就有可能是不同地域的文字系統,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為篆書的時候,某些篆體和甲骨文字形相差較遠,但是和楚文又和接近。


題主所謂「華夏」當作何解?如果與「中華民族」中的「中華」同意,那必須有諺文、西里爾字母、蒙滿文字、藏文等。


越南喃字


所有方塊字最後都納入漢字這個大洪流了


婆羅米文之外還有其他印度(婆羅多)文字嗎?

希臘字母之外還有其他希臘(海拉斯)文字嗎?

波斯文之外還有其他伊朗(eran)文字嗎?

………

滑稽


一五九零說的東干文難道就是太平天國後期被左宗棠趕到中亞地區的回族起義者嗎?據說他們現在講得還是西北方言,因為當初逃過去的人鮮有文化水平高的,再加上年代久遠,只會說漢語但不會寫漢字,所以發明了拼音化的漢字


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

女書


粵語和壯語的漢字……

普通話群眾是看不懂的。


炎黃德,堯舜繼。禹治水,周制禮----遠古的炎帝和黃帝德高望重,以德治國;堯帝、舜帝也是繼承和發揚了炎帝、黃帝德治天下的優良作風。大禹治水穩定民生,周朝制定了完善的禮制。


有很多


這個不知道算不算,粵語字就像是這樣的。有點像日文,有常用漢字,但也夾雜著很多生僻的、不常見的漢字,以及根本找不到的字,還有一部分英文。我同學都在用,(?_?)除了我這個法律上的廣州人。


朝鮮彥文為什麼不能算作這個範圍?還有日語的平假片假


可以看看傅斯年先生關於「夷夏東西說」的文章。


  提問的條件是華夏文明+除漢字外的其他文字,所以,樓上貼漢字圖是牛頭不對馬嘴。

  同時個人認為,只是要由漢字演化的表意文字都應該屬於漢字,包括女書。

  華夏文明不好界定,從文化角度講是漢族與周邊民族的溶合就是華夏,所以周邊民族的文字也就屬於樓主所問漢字外的文字,具體的就有很多了,比如蒙古文字等。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國古代人造的字是方塊字,而西方大多是字母?
有哪些外文字元和漢字古文字恰巧同形?

TAG:世界古文字 | 世界文字學 | 中國少數民族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