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網站的背景有什麼?其信息的質量如何?
華爾街見聞_中國最專業金融資訊平台
這是一個在廁所里融資的創業故事 - 華爾街見聞 - 知乎專欄 :D
根據其關於頁面 http://wallstreetcn.com/about的描述 此網站是聚集了駐在全球各地金融中心的全職或者兼職編輯提供內容 而且其建站模式參考了國外的著名獨立財經網站zerohedge (ZH同時也是內容提供者)和seeking alpha
我的猜測是此網站是由海外華人金融從業人員(也許有VC的支持)辦的一個獨立博客網站這個網站是我見過的國內獨立財經博客裡面素質相當高的一個 暫時還沒有看見能夠與其相提並論的其他獨立網站 而且他的rss非常厚道 推薦訂閱
(順帶說一句 所有主流英文財經媒體的中文版都不怎麼樣 而且都不支持rss全文輸出 用手機看非常不方便)
岔開一下:獨立博客 我認為是出版行業的一個趨勢 這個從美國IT新聞內容提供商的歷史看已經可以初見端倪 傳統的IT媒體最後都出重金把獨立博客收購 不出意外 華爾街見聞有可能被美國或者中國的財經媒體收購
如果你見過類似的網站 歡迎分享翻譯的文章還算客觀,但評論區就魚龍混雜了。我估計在這個網站上評論的【大陸】人不超過3成,其他什麼台灣的、香港的、華裔的、偽裝成中國的外國人等等,什麼人都有。何以見得?最明顯的證據,就是那些被贊的最多的評論,基本上和文章內容沒有半點關係,只要是謾罵中國和政府的評論,就被頂的最高——你很可能會在一篇關於美聯儲和歐盟較量的文章里,看到下面的精華評論在談中國崩潰,談中國政府抹殺自由民主。這種連新聞標題都不看、只為謾罵和唱空中國、到處宣揚普世價值,來財經網站的第一目的不是為了獲取信息的評論,出自哪類人的手中,就顯而易見了。更不用說張口就是「你國」、「屁民」、「奴才」等詞語,多翻牆到yotube去看看評論就明白是哪些玩意兒了。
大陸人發帖,同樣會質疑,會諷刺自己的政府,這在即使是被稱為五毛聚集體的網易、騰訊的評論也很多,但都是就事論事,觀點偏激卻也有最基本的理由。而這些人發帖,冷嘲熱諷,自詡高貴,文不對題,意見不合就罵五毛,看到經濟數據好轉就喊造假,從2850開始就整天說什麼打爆垃圾A股,人民幣漲了就說換美元壓驚,屢屢被打臉,還鍥而不捨地堅持中國崩潰論,一群網路暴民罷了,但不同的是還是比一般的有組織一些。
兩張圖看懂華爾街見聞:
————————————————————————————————————————
恩,再更新一組圖片:
以下是一則新聞《日元歐元坐上「直升機」美元創15個月新低》 以下是該新聞的熱門評論: 發現了沒?新聞是在談日元歐元美元,而熱門評論竟然清一色的在罵「五毛」。 這就很匪夷所思了,如果你是一正常的外匯炒家,你是為了看新聞而來到這個網站,那當你看到這則新聞,你第一個反應當然是想看看下面怎麼分析這3國貨幣的走勢。結果你發現所有的熱門評論對新聞內容閉口不談,而在不遺餘力地對人民幣貶值拍手稱快,張口閉口就是「五毛」,你覺得,他們口中的五毛,和他們自己,到底誰才更像是拿錢發帖的?——————————————————————————————————————————接下來是看看這些人的ID。
你去騰訊、網易上評論新聞內容,用的一般都是比較隨便的昵稱。但當你來到這個網站,你會發現下面的昵稱、內容,清一色都是:恩,這些ID,要麼和人民幣貶值有關,要麼和「強國」這個從台灣流傳過來的、對中國的諷刺稱呼有關。有個人ID直接就叫「人人跪下,代代為奴」—呵呵,人家擺明了就不是來看新聞的,就是來發評論的。
平時大家去的各大新聞網站也不少了,你看幾十篇新聞能見到這類ID么?根本見不到。更何況是一大波這樣的ID整齊地出現,那就讓人深思了。罵ZF的人多了去了,你打開同花順的手機軟體的輪股,天天都能看到罵ZF罵D罵得狗血淋頭的,甚至連新聞內容都不看直接開罵的也很多。尤其在日股的評論中,還有很多「帶路黨」,日股一漲就活躍起來。然而我並不懷疑他們和我們留著同樣的血液。你會覺得,這些人罵歸罵,大多數是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尋找一種感情的宣洩口。
然而這個網站的評論區卻讓人有很強的敵視感,從ID到內容到處充滿了違和感。那種酸不溜秋、陰陽怪調的語氣,還有一種若有若無的蔑視。這些,你一聽就覺得是非我族類。當然,我沒有什麼證據,也懶得去證明,到牆外轉一圈,還不明白,那就沒辦法了。
一直以為中國人很多,現在才知道,中國人不多。文章大多是翻譯過來的,沒看到連真名都不敢署嗎
華爾街見聞=想要模仿彭博社的二十一世紀網
它的實時新聞是在走金融資訊提供商的路線,和彭博終端的資訊模式類似,幫助投資者了解最新資訊,作出最及時的投資決策。同時又有傳統財經媒體的專欄文章。但是就如這山寨的名字所註定的,無法做到媒體的獨立和客觀,要做中國的彭博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該媒體前段時間就爆出個重大新聞系偽造。獨家:嚴查場外配資 部分券商或暫停配資介面在A股的投資者都知道這樣的消息會給市場帶來多大的殺傷力,當時的市場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漲幅,踏空的大資金轉為空頭大肆散布此類謠言,輕則調整,重則踩踏引發連鎖效應引發股災,華爾街見聞和財新網就是最大的空方喉舌。謊言被揭發之後,相關方面沒有進行任何的道歉和整改,只是輕描淡寫,找理由為自己開脫。作為財經媒體,這樣的做法是極其具有危害性的。就像當年二十一世紀網勒索上市公司不給錢就摸黑的流氓行徑如出一轍,不知收了造謠方多大的好處。若這樣的媒體為機構提供收費信息,這樣的媒體不知會闖下多大的禍害。關於「周一平倉」的說明最近大盤跌去20%,此媒體依然在故意製造市場恐慌的氣氛,即使在政府救市的大利好下,它也能很聰明地製造狀況。如下例:
經濟觀察網:監管層醞釀救市 或下調印花稅現在它從三方不具權威的小報處引用,從而更好地愛護了自己的羽毛。這些三方無名小報的可信度是極其低下的,更多地是作為相關利益集團的喉舌引導輿論。根本不可能作為投資的參考。同時,此類私營小報股權不明,完全可能是借雞生蛋的戲碼,被戳穿自己也可免於被指責。印花稅這種事情的可能性極其低,稅收和國家財政密切相關,不可能想降就能降的。並且,當晚證監會已經表明了場外配資風險可控,匯金也增持了四大ETF,央媽也在周末降准降息,養老金入市也開始公開徵求意見,這些舉措已足以穩定市場。報道這樣謠言的目的是居心叵測的,看似熱心救市,其實是引導大眾產生一種低於預期的感覺,意圖明顯就是消解各種利好,刻意做空。這種造謠並假裝闢謠的行為藝術應當被監管方調查。這個網站據說是一些財經人員的博客群,主辦者好像是前21世紀經濟報道的一個記者。文章內容時效性還可以,但絕大多數是翻譯稿件,非原創。我個人認為稿件有唱空中國的傾向性,可能與它的讀者群中有不少港台人有關。
實時數據似乎有一些問題,似乎當天的K線要等到當天交易結束才能生成。不過實時性還可以,往往靠見聞就能了解世界各個金融市場的情況。 評論區簡直不堪入目,大部分都是噴子,而且噴的毫無道理,很有台灣ptt的風格,所以我估計留言和贊的很多是台灣人。有這麼多台灣人可能是因為不少台灣網站推薦了華爾街見聞的app。證據如下:上面是app開箱王網站推薦華爾街見聞app的截圖。
上面是批踢踢上討論華爾街見聞的截圖
以上是web批踢踢引用華爾街見聞報道的截圖
以上是批踢踢實業坊網友互相推薦華爾街見聞的截圖
以上亦是台灣某個網站網友推薦華爾街見聞app的截圖實際上,如果以「華爾街見聞」 「批踢踢」為關鍵詞在谷歌搜索,得到結果238000條。
說明該軟體經台灣批踢踢論壇大量推廣後,可能是台灣人獲得金融信息的一個主流軟體。另一個證據是,我的台灣同事在看到我看華爾街見聞app時,專門還要我把圖標給他看了一下,說明他可能有耳聞。信息質量還不錯,國際化程度很高,內容更新的也很快,我們人行的同事們有時候也會將該網站拿來當參考。
但是,請諸位千萬別下拉至評論區,其戾氣之重,遠甚於網易評論區,讓我深切懷疑華爾街見聞受眾的受教育程度和素質。任何一丁點對中國有利的信息都會受到這群國際友人的亂噴,而對中國不利的消息這群人會拍手稱快,從心底里感到高興,我是實在無法理解這是種什麼心理狀態。
在國內新聞傳媒監管話語體系中,包括在現行法律話語體系中,財經類媒體(財媒)與媒體(大多數時候特指嚴肅媒體),不但在如用稿審稿、刊發核准等采編流程上大相徑庭,且二者的差異,也體現在相關法律條文中在有涉二者條款時,對其各自權責利的不同表達、不同約束、不同範圍。
將海外經驗,生搬硬套並無差別的與國內現實情況進行強行適配,恐多有不妥。特就此與諸位對其持推崇、信任態度的答主商榷一二。
若其能公布年度財政報告,公開其主要收入來源,或收入分布構成,或能增進國內受眾對其資訊的信任。
以利益為觀察角度,業界專業用戶看 Reuters or Bloomberg 終端提供的資訊服務,Wind也有這兩家的財經類資訊服務供終端用戶訂閱。 換句話說,為該在線財經類資訊服務提供商,提供收入來源的,除了廣告投放商,就是大批免費用戶(其所推廣金融產品的主要潛在消費群體?)。不知其維持運營的最低成本,是否小於等於其收入。其盈虧平衡點在哪裡,實現盈利沒有,不清楚。
不清楚,則可合理假設其每財年收入低於每財年運營成本時,若其「維持最低運營所需成本」顯著、持續大於「其籌資實收」時,我個人,很難對該在線財經資訊服務提供商,產生任何信任。羊毛出在羊身上。財經類資訊免費供應,那編輯團隊都是雷鋒的信仰者才可以。還得更高尚至不結婚不戀愛、不生娃不養娃、不吃飯不喝水,不買房不買車,不購置服裝自編草履,管理團隊年薪只象徵性收取人民幣0.01元/財年,BD已承包並自負盈虧?我不信。
簡單粗暴接地氣,誰是其金主,誰是苦主?誰是其財經資訊的受眾?誰為了何種目的而辛苦采編並推送免費的資訊?在營收長期小於成本的假設背景下。
我就不信,該在線財經資訊類服務提供商的工作團隊和投資團隊的信仰中,有一絲半點雷鋒同志的精神在閃耀,莫非你們信?我不信。
我搞不懂。搞不懂其利自何處攫來,則質疑之,難道是我錯了?打著華爾街旗號的山寨財經網站,貌似專業,內容良莠不齊,信息來源不明,真實性準確性 無從判斷,有時還夾帶私貨。
此網站的評論里很多美分,和大量自以為超過國家分析隊的經濟評論家
早期經常翻譯轉載一些質量不錯的文章現在火起來了,也開始奉命刊文了
今天發了個覺得美分多的帖子,居然一個電話是13201660522的人,直接打電話來噴我,真是日了狗了~~~
21世紀經濟報道 駐紐約的記者吳曉鵬建的網站
2015年11月29日更新:
最近發現華爾街見聞的24小時直播更新速度超快,甚至超過了bloomberg免費手機端的新聞提示速度,有一次比市場反應速度還快,我應該會繼續用這個功能的。=================================
能翻牆還是直接看bloomberg 路透 華爾街日報之類的吧朋友推薦的,感覺一般,比如李克強總理說的一句話:「中國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存在一定難度,中國有信心保持中高速增長。」但是編輯非要拿前半句當重要消息推送。
設置推送的前兩天,收到賈躍亭樂視的國內股市消息有二十多條,然而全世界所有熱點卻只有十幾條,真是一頭霧水。我考量這貨的市值、影響力和業務範圍,都不足以佔據這麼重要的位置吧。於是設置屏蔽中國、國內股市、希望終於可以清靜,畢竟我只是關注黃金和石油。結果沒有用,樂視又以全球熱點的資格進入我的視野,分量遠超萬達、騰訊、阿里、四大行等,我真搞不懂一個樂視可以有這麼大的能量,直到我看到:
ef="http://chuansong.me/n/1898163">華爾街見聞攜手樂視財經 打造財經視頻生態圈
每日必瀏覽「華爾街見聞」網站,在海外財經信息的即時更新和內容豐富方面,國內其他財經網站無出其右。
不過這個網站也未能擺脫國內資訊網站的通病,文字質量不敢恭維,錯誤不少,不僅僅是錯別字,連年份數據都有錯的。
至於文章後面常有偏激的評論,你理他們作甚?瀏覽這網站看的是財經資訊,而不是毫無營養的匿名評論。
現在越來越多的文章採用付費閱讀全文的方式,這不一定是個好主意。其實,對於投資海外市場的人來說,英語是必備技能。如果僅是通過翻譯國外公開發布的英語文章來收取費用,尤其是用一些聳人聽聞的標題唬人,並不能增進多少收入。得與海外知名投資機構合作,獲取授權翻譯他們的收費文章,按提成比例分配收入,這才是長久獲利之道。
它的評論區簡直侮辱智商。完畢。
看不慣評論區的風氣,兩次註冊去打只會用屁股想問題的美分的臉。
兩次都是只發了不夠三條評論,不到十分鐘迅速變成spam user不再給評論。
說評論區的風氣不是見聞自己引導的反正我是不會信。
我的經歷應該也說明了在國內有很多用戶的見聞為什麼會給美分控制了評論區。
總結四字:別有用心在紐約當記者的朋友曾經推薦過這個網站,他自己就經常出沒在紐交和華爾街。還有FT中文網據說也不錯。
推薦閱讀:
※如何看感恩節吃火雞和狗節吃狗肉的關係?
※一份好的報紙所需要具備的特質有哪些?
※為什麼新華社不允許說「兩岸三地」這個詞?
※對於媒體質疑小米數據造假,怎麼看?
※如何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