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是中國真正的傳統服裝嗎?

同事舉辦了中式婚禮,婚禮上新娘新郎穿上漢服特別搶眼,帖子貼到論壇上立刻成為了頭條,大家對這樣的婚禮新奇而羨慕。又偶爾聽說南方有穿著漢服翩然過市的人,漢服流行起來了嗎?

有幾個問題大家可以討論下:

1、漢服是漢朝的服飾嗎?是漢族人的服飾嗎?

2、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那麼中國是什麼服呢?

3、有哪些場合適合穿漢服?你會穿嗎?

4、對於推廣漢服你有何見解?

先想到這麼多。


反對樓上的答案,你見老輩們穿過嗎?見過啊。

這個和尚衣見過嗎?

崑曲京劇看過沒有?是不是活人穿的?

亂入一發2333

1、漢服是漢朝的服飾嗎?是漢族人的服飾嗎?

不是漢朝的。是否為漢族服飾,沒有定論,但在「漢服復興」「漢服吧」的語境下,是。

2、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那麼中國是什麼服呢?

日本和韓國都是單一民族國家,

3、有哪些場合適合穿漢服?你會穿嗎?

我作為禮服穿。比如畢業典禮。我已經穿了,但不打算勸別人穿。

4、對於推廣漢服你有何見解?

推廣什麼的,聽起來倒是挺好的,但做起來就變成仙女黨蝗漢亂入了,反而給整個群體造成了負面印象。比如說推廣國學吧,看看國學熱和百家講壇……忘記是哪個知友說過的,漢服還是走高端路線,現在我都不敢承認我是漢服愛好者了,更別提推廣。


作為中國人口最多、歷史最長的民族,漢族也和其他55個兄弟民族一樣,擁有自己的民族服飾。然而,現在我們往往只能通過古畫和「古裝」電視劇、或是看看從漢族服飾演變而來的日本和服,來回憶我們自己的民族服飾的模樣了。

五千年前,炎帝與黃帝等部落首領相互征戰,勝者為王,中原地區慢慢出現了一個龐大的部落,這便形成了華夏族。華夏族經歷西周、春秋戰國、秦漢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由於漢朝威名遠揚,華夏族人民被外族成為「漢人」,因而,漢族便成為了華夏族的別稱,一直沿用至今。所以,漢服也被成為「華服」。

在西周時期,周文王制定禮儀規範,也為服飾制定了體系規範。後代漢人在這個體系的基礎之上,根據氣候演變與文化發展,逐漸將漢族服飾發展成一個適應各個場合(大禮服、小禮服、日常服飾、休閑便裝、勞作服等)、款式豐富(包括褲裝、裙裝、外套、內衣及腰帶冠帽鞋襪等配飾)的龐大服飾體系。

1.問:漢服有褲子嗎?

答:在漢族服飾中,褲裝出現較早。有禈(合襠褲),袴(開襠褲)。袴在現代和服中仍有穿著,並不是幼兒的開檔褲,而是布料交疊遮擋的。

2.問:漢服是長袍大袖拖地的嗎?

答:不是。長袍大袖的一般是禮服或貴族士大夫服飾。因為能出現在畫像上的往往都是貴族富豪,所以給人留下了這種印象。

3.問:漢服與和服、韓服之間是什麼關係?

答:後者皆由漢服發展而來。和服是由隋唐風格的漢服發展而來,所以和服中至今仍有「唐衣」;韓服則由明代漢服發展而來。

4.問:為什麼我們現在看不到漢服?

答:清軍入關時,為使漢人淡化民族歸屬感,便於統治,採取「剃髮易服」政策,不棄漢族服飾者殺,因而漢服幾近滅亡三百餘年。旗袍、「唐裝」的設計靈感便是滿族旗裝馬褂;中山裝則是由日本學生裝改進而來。

5.問:電視劇里的衣服是漢服嗎?

答:電視劇里的衣服是為了表現人物形象所用的「服裝道具」,自然有誇張虛構的成分,比如領口加大,袖子、衣擺加長,對漢服的剪裁方式進行了改變,所以一般不是漢服。87年的老版紅樓夢的部分服裝符合漢服的剪裁方式,因而是作為道具使用的漢服。

先照搬做的一個宣傳單,有空補充。因為是宣傳單,僅作普及之用,不完善不確切不正確的地方歡迎探討。


你好,我是一個【每天穿漢服】生活的人。

1、漢服是漢朝的服飾嗎?是漢族人的服飾嗎?

漢服代表的是漢人這個族群,而不僅僅是漢朝。

就像唐姓,宋姓。代表的是唐氏家族,宋氏家族。而不是唐朝或宋朝。

歷代漢人主政的王朝推崇周禮,經過了長期演變,對襟、交領右衽、中縫接袖、有著一年四季、十二個月、天圓地方、為人正真、等特殊含義,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它民族傳統服裝的服裝體系。

「漢服」一詞的記載最早見於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簡牘:「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

正史的最早記載則出現在《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

這裡的「漢」主要是指漢朝,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特別是以《周禮》、《儀禮》、《禮記》為基礎的儒家禮典,因為漢朝的禮儀制度由漢高祖的太常叔孫通依據周禮所制定。

華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漢服就是我們華夏的章服之美。

漢服因滿清[剃髮易服]而消亡。

2、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那麼中國是什麼服呢?

日本除了和族,還有其他少數民族。

日本和服是中國的吳服。

韓國的韓服也是朝鮮服,舊稱高麗。沿用風格至今仍是中國明代的漢服制式。

中國有很多少數民族。所以中國沒有制定國服。

民國時期倒是將中山裝和旗袍定為禮服。

3、有哪些場合適合穿漢服?你會穿嗎?

任何場合都可以穿漢服,因為咱們華夏一直是農業大國、科技大國,我們的祖先們穿著漢服數千年,漢服也發展了數千年,有完整的服裝體系。無論春夏秋冬,打鐵打漁,登山種田

日常生活,節日慶典,紅白喜事,都是穿漢服,沒有什麼不方便。

量體裁衣也不存在高矮胖瘦的限制,而且系帶可以調節大小。

我【每天都穿漢服】生活,工作。4、【漢服的優點】高矮10公分/胖瘦20斤通穿(西裝差一個碼都勉強!)

各種制式供挑選,寬鬆舒適不勒身。

夏天通風且防晒,冬天保暖又美觀。

穿著方法很簡單,系帶大小可調節。

各種場合均可穿、不追時尚永前沿。

下圖中五人都是穿的我的(左一)的漢服。

很明顯確實是相差高矮10公分/胖瘦20斤。

5、對於推廣漢服你有何見解?

傳承,不是〔雷鋒叔叔沒戶口,三月來了四月走〕

傳承是點點滴滴,不刻意,不做作。

不需要你做得多麼偉大,只需要像平時說漢語,用筷子一樣簡單。

守原則有底線勿以惡小而為之

樂助人施援手勿以善小而不為

也許你會說,〔這些東西都過時了,別人都不重視,社會風氣就這樣〕

其實根本的問題不是〔社會〕、〔別人〕、〔政府〕有沒有做什麼。

關鍵是【你自己】是否重視,有沒有關注,傳承,發揚。

你是想〔同流合污〕?

還是〔出淤泥而不染〕?

還是〔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我眼下能做的,就是將漢服融入生活工作,儘可能向我能接觸到的所有人宣傳漢服和傳統文化。

也許我的力量很小,也許我做的不夠好,但是,我行動了。我做了。

當然,你也可以。


作為一個公益漢服團體的組織者,鄙人來回答你

1、漢服是自黃帝至明末這幾千年來漢人王朝所穿戴的服裝和衣冠,漢服包括漢朝的服裝,但又不僅僅是漢朝的服裝,例如漢語,你不能說漢語是漢朝的語言吧。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

2、因為中國是多民族國家,當然日本韓國也是。但是為了嚴謹,我只能說中國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是漢服。

3、漢服我認為各個場合都可以穿,因為漢服是一個服裝體系,不僅僅包括寬袍大袖的款式,漢服還有窄袖。但是漢服復興初期,鄙人認為傳統節日穿穿就好,至於漢服日常化,這就要看個人愛好和信仰了。

4、對於推廣漢服,我認為啟蒙階段先讓人了解漢服,除了極個別想當皇帝的愚人和一些無良商人外,我對大部分推廣活動持積極態度。


1、漢服是漢朝的服飾嗎?是漢族人的服飾嗎?

從辭彙構成角度來講,漢服應該就是跟朝代綁定的。

目前廣大漢服商家都自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但是事實上他們所指的衣服在大多數情況下跟傳統沒什麼關係,自稱比電視劇戲服高端但是一旦電視劇熱播絕對有山寨,自稱是日韓服飾的爹媽事實上全部不超過二十年歷史而且緊跟日漫韓劇潮流。

2、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那麼中國是什麼服呢?

作為一個外國人,你覺得和服就是和服韓服就是韓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事實上和服和韓服的種類和歷史朝代也是很多種的,人家也是有歷史變遷的國家。

中國有幾十個民族幾千年歷史,請問你想用哪個朝代那個族。

3、有哪些場合適合穿漢服?你會穿嗎?

首先作為一個普通人類,是不可能穿著晚禮服滿街趴趴走的。

不同的場合可以選擇不同的款式材質,只要你想穿,臉皮夠厚這些都不是問題,除非你得穿制服。

看過了X服圈近幾年來的的噁心事,我是不會再跟任何人推廣漢服這兩個字,不明白為什麼的韓度這兩個字看出來什麼玩意心裡就該有數了。

我有我選擇衣服的標準,也許選到的衣服會被某些人歸類到漢服裡面,但是我是不會再干那種隨便忽悠別人說這是漢服哦傳統的哦的事了。

其實從你的問題能感覺到你的釣魚企圖,其實就是想趁機增加以下這個詞的曝光率。你其實早就想好其實什麼場合都能穿了吧親。只不過既然剛吃飽看到就要表現一下剛吃飽的感覺。

4、對於推廣漢服你有何見解?

對真正的傳統根本無益。凈忽悠人家買衣服。

如果對傳統有一點點的尊重,就應該知道把某朝幾百年內的服飾全部歸為某張壁畫某個俑身上的模糊樣子是個多麼無厘頭的事情,全是商家做什麼就往什麼方向忽悠,一個商家錯了湊巧還挺好看就滿天下抄。言必稱華夏,動輒禮儀之大,其實根本就不願意看歷史原來的樣子。一群葉公好龍的人推廣近幾年才造出來的「傳統」,有什麼好見解不見解的。

———————2013年11月2日更新

第一段我確實瞎寫的 可以無視

贊同春梅狐狸的看法

現在人稱「漢服」的基本跟漢族漢代都沒啥關係 漢代的服飾不能簡單粗暴地亂起名字 不同時期不同地段不同組件自己有名字和搭配 背景

說什麼為傳統付出了一輩子 把名字認全了時空背景對上號了再談吧 正名是對歷史最基本的尊重


首先,漢服不是漢朝的服裝,而是漢民族傳統服飾。漢族原稱華夏族,後來改為漢族。漢服和漢語都是一個道理,難道漢語是漢朝時候說的話?

其次,中國是什麼服我真的不好回答。因為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所以有那麼多種民族服飾,說哪個都不公平。(我不想被人罵大民族主義,天天被人說也是夠了。)旗袍我覺得就更不合適了,一個在滿族旗裝的基礎上加以西方審美立體剪裁而成的混血……至於西服?西服跟中國有個毛線球的關係啊?所以我個人支持服飾自由,想穿啥穿啥,不裸著我就沒意見。

然後第三條的第一個問題我很沒有話語權。因為我是個漢服日常黨,我出行上課參加活動都是穿的漢服,各種款式適用於各種場合,我相信也沒有哪個逗比穿禮服耕田穿汗衫短褲參加婚禮。

最後,對於漢服的推廣,我覺得很有必要。我說的不是強求所有人都穿漢服,畢竟我也明白這是不可能的。漢服斷了這麼多年,沒有針對漢服的一些改良,有些場合的確是不方便的,我不否認。但是真的很有必要。我以前對漢族的概念就是身份證戶口本上的一個民族:漢。穿上漢服我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民族歸屬感。我是漢族人,我是龍的傳人。而且中國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卻無人問津。考音樂,鋼琴啥的都行,古琴啥的就算民樂。身邊一些孩子因為學過小提琴跟我一臉嘚瑟,卻不識角徵宮商。畢竟中國是唯一沒掛掉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了,文化底蘊妥妥的,但是沒人繼承,是不是挺心酸啊?而且素有衣冠上國禮儀之邦之稱的中國居然到處在被人噴沒素養,給不給國人丟人啊?


漢服,指漢族人所穿的傳統服飾,不知道這樣回答是否精準。我一般會在傳統節日里穿漢服,家人也挺支持我的。漢服,只要我們還記得它,它就不會消失。一些公共場合的活動必不可少 ,我認為身體力行(也不知道這個詞用的是否精準...汗...)是宣傳漢服的最好方法。


我來回應一下得票最多的淚神,這麼多年了,你還是沒怎麼沒長進,脾氣大,學問少。

第一個「漢服」的問題汪兄已經說了,不再贅述。

我說說這一段:

PS:我要糾正我樓上那位幾個常識性錯誤。

周朝的標準,在漢代普及

真心不曉得這個東西是什麼,如果你說的是服裝,那麼請去看看輿服志。相隔十萬八千里的朝代不要混著隨便亂說。」

============================================================

我很懷疑你究竟有沒有認真讀過《後漢書·輿服志》,下面摘部分原文:

"夫禮服之興也,所以報功章德,尊仁尚賢。故禮尊尊貴貴,不得相逾,所以為禮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順禮也。順則上下有序,德薄者退,德盛者縟。故聖
人處乎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日月升龍,山車金根飾,黃屋左纛,所以副其德,章其功也。賢仁佐聖,封國受民,黼黻文綉,降龍路車,所以顯其仁,光其能也。
及其季末,聖人不得其位,賢者隱伏,是以天子微弱,諸侯脅矣。於此相貴以等,相讟以貨,相賂以利,天下之禮亂矣。至周夷王下堂而迎諸侯,此天子失禮,微弱
之始也。自是諸侯宮縣樂食,祭以白牡,擊玉磬,朱干設鍚,冕而儛《大武》。大夫台門旅樹反坫,綉黼丹朱中衣,鏤簋朱B42C,此大夫之僭諸侯禮也。《詩》
刺「彼己之子,不稱其服」,傷其敗化。《易》譏「負且乘,致寇至」,言小人乘君子器,盜思奪之矣。自是禮制大亂,兵革並作;上下無法,諸侯陪臣,山{次
呆}藻B42D。降及戰國,奢僭益熾,削滅禮籍,蓋惡有害己之語。競修奇麗之服,飾以輿馬,文罽玉纓,象鑣金鞍,以相誇上。爭錐刀之利,殺人若刈草然,其
宗祀亦旋夷滅。榮利在己,雖死不悔。及秦並天下,攬其輿服,上選以供御,其次以錫百官。漢興,文學既缺,時亦草創,承秦之制,後稍改定,參稽《六經》,近於雅正。

這一段是開篇序文,從中不難讀出: 在中國的傳統思想觀念中 服飾的意義是圍繞著禮展開的 而 「禮」就是周禮 周文疲敝之後 禮崩樂壞 服飾也發生了變化 而漢【參稽《六經》,近於雅正】。實際上對漢代歷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漢代一直在致力於恢復禮樂,特別是在後漢明帝的時候大規模地以周代為藍本制定冠服。讀一讀《後漢書·輿服志》,其中條目幾乎無不效法周禮,這一段歷史本應該是無可置疑的常識。

當然 這麼說話肯定是有空子可鑽。想要效法周不一定效法的像;典籍上說效法了周,實際上並不一定推行;官方層面推行了,民間也管不著。

懶得解釋,聽話聽音,硬要找角度來辯論這個沒意思了。


不是專家,僅談一談個人看法,前面大家對於漢服的定義大多說的非常詳盡,我上一些圖加入補充。

漢服又稱漢衣冠,為中原漢民族的主要傳統服飾,《周易》卷八《繫辭下》中記載: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衣者,上衣。裳者,下服。以衣在上者象天,以裳在下者象地,故衣裳製作取象乾坤。 後遂以「垂衣裳」謂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禮,後用以稱頌帝王無為而治。可見自周朝以來,已有可考之始,中原兩河流域之所集聚的漢民族的服飾,已成雛形。隨後漢服的發展,其時間跨度之廣,影響以漢民族為主的其後諸多朝代,乃至包括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國的漢文化圈。

漢服是中國真正的傳統服裝嗎?答案是絕對的。

但是單談漢服,難以以某一固定形態,風格設計準則而論,畢竟服飾也和現代時裝一樣,易於受到各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開放程度所影響,在設計風格上也有各有不同,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審美觀,也是一大主觀影響因素。

以女服為例,我們不妨來看一看自春秋戰國時代以來,傳統漢族服飾的變遷。

秦漢時期的漢服,仍然沿用周朝以來的以禮祀為主的一體式設計,也是現代漢服的雛形。漢代要求女子衣每層皆需疊加外露,往往超過三層,世稱「三重衣」,包裹較緊。

魏晉南北朝時期,魏晉風度最是浪漫,總體然沿用秦漢時期的設計思路,服裝包裹開始趨向寬鬆,腰帶裝飾也是斌彩紛呈,五胡十六國至隋朝開始出現重大變化,受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多穿小袖袍、小口褲的胡服文化影響,出現了腰帶上移的小袖高腰長裙設計,這種設計和朝鮮半島的韓服頗為相似,魏晉時期朝鮮半島的新羅百濟,已是中國的朝貢國。現代韓服的雛形雖然主要起始為明代賜予朝鮮的官服,在明朝滅亡之後即李氏朝鮮中期,其設計風格與中原地區漢服差異加大,在吸收原有基礎上,加以本民族特色,高腰起胸的特色保留至今;日本的和服,自三國時期起,東吳與當時東瀛諸國的貿易活動,將當時的紡織物及技術帶入日本。所以,和服還有「吳服」的稱法,整體風格設計上,依然偏向於秦漢時期的漢服。

(允兒????????,小改款韓服)

( 4Minute 權昭賢,許嘉允)

以及和服。

和服的設計上依然保留諸多漢時代的諸多設計元素,如,領、襟、裾、袂、袪、袖、衿、衽、帶、系,依然保留One Piece的一體式設計:

漢服和和服的比較,還是略有不同:

唐代初期的漢服依然以隋朝風格為主,自唐代中期,開放的國策使得唐代服飾得以受外域的影響,如波斯,印度等,設計和裝飾上融入多元化風格,晚唐時期的漢服,更是雍容華貴。

宋元明時期,受程朱理學影響,這一時期的女子以理性美為準繩,大多樸素,典雅,端莊,裙不落地。

直到清兵入關...你懂的...

滿清以來,以旗袍為主,民國以後,依然是各種改良版,已非漢服。

現代版的改良漢服,例如以唐代風格所融合的漢服:

以及秦漢時期風格的漢服:

漢服的推廣,關鍵和難點在於對人們對於傳統的消費意識的轉變,我們和日韓不同之處在於,中國從明代滅亡以後的漢文化是相對中斷的,滿清對於漢人的裝束,服飾,語言上都有較為苛刻的規範(如滿清式的長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而韓日是不存在嚴峻的外族及其文化侵入的問題,傳統文化保存的相對完整,完好。對於目前的中國來說,經濟的發展帶動消費者逐漸開始追求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例如婚慶典禮,我認為是傳統漢服的租賃,銷售的一大切入點,若是結合好了賣點,將會是相當合適的市場入口。以韓國為例,婚禮多半是要分上下場,上半場新郎新娘穿著傳統韓服,拜謝父母,行傳統的夫妻禮數;下半場則是以西式西裝,婚紗為主,答謝賓客。此外,漢服的推廣也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推廣的結合,何如讓年輕人重新接納,欣賞,傳承這些理念,才是希望所在。


我覺得主要元素為漢族傳統元素的禮服都可以稱為漢服。

在這個定義下,歷史上漢人正式場合穿的禮服都可以叫漢服。

但是傳統服飾如今只能作為禮服。因為我們現在有更加方便的現代服飾,比如體恤衫、牛仔褲。

傳統服飾在實用性方面可以說已經被完全淘汰了,世界各個民族差不多都是如此。


1、漢服是漢朝的服飾嗎?是漢族人的服飾嗎?

漢朝的服飾分別有其名稱,不能隨便簡稱,同理可證漢族服飾。

在漢服這個辭彙沒被正式確認前,它有其本身的服飾史上的解釋,見《遼史》,和上面都沒有關係。

2、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那麼中國是什麼服呢?

多民族國家與單一民族國家不同,並且並非所有國家都有一個X服等著去命名,做好眼前的文化傳承比取名字搞噱頭有意義多了。起碼先從尊重史實開始。

3、有哪些場合適合穿漢服?你會穿嗎?

見問題1。

一般場合都有其相應的著裝要求,起碼你不會去三亞沙灘穿軍大衣。不過分奇裝異服是對場合主要人物的基本尊敬,如果場子是你的,隨便怎麼穿。

4、對於推廣漢服你有何見解?

見問題1 和 如何看待漢服復興運動? 已經很多人回答了。我個人對綁架民族、綁架政治、傻多來的事沒興趣。

PS:我要糾正我樓上那位幾個常識性錯誤。

周朝的標準,在漢代普及

真心不曉得這個東西是什麼,如果你說的是服裝,那麼請去看看輿服志。相隔十萬八千里的朝代不要混著隨便亂說。

韓服實際上是朝鮮族服飾

如今韓服和朝鮮服已經有很大區別了,不能因為不是自己家的事兒就亂說。

和服源於三國時期的吳國服飾以及唐朝時期的服飾,原來叫吳服,從明治維新開始稱為和服

這個我只是想聲明一點,人類和猴子是一個祖宗,不代表人類是猴子。和服同理。可以不尊重本國的服飾史,但務必尊重一下他國服飾史的發展,日本有自己梳理的服飾史,麻煩去看一下再說。

民國時期到八十年代初,中國流行中山裝

民國到共和國建立這段期間雖然很短,但是已經有照片這種東西存在了,可以翻翻老照片,看到底是不是流行?

中山裝是根據歐美服飾設計的,所以民族特色的味道淡一點

中山裝什麼時候跟歐美扯關係了?更何況,歐是歐美是美,中山裝是日本男學生裝過來的,日本男學生裝以及當時日本國民服服是從一戰軍裝來的。不曉得這個就算很淡也應該能扯出來的民族特色的味道在哪裡?

【專門回應某些漢服愛好者】

自己給自己修歷史是不要臉的!

自己給自己寫憲法,請先確定自己是不是一個國家?棒子也可以自己編一個PDF說自己是這個宇宙的起源,然後日本緊接著編了一個PDF寫自己的二戰史


謝謝邀答。而我對此毫無研究,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也。

搜了一下,百度百科上對此有答,見http://baike.baidu.com/view/4514.htm。


我只答第1個問題:

漢服的定義:漢服(Hanfu),即中國漢族傳統服飾,曾稱漢衣冠、漢裝、衣冠、中國衣冠、華服等,是發展、傳承了四千多年(清代因剃髮易服而消亡,21世紀初開始復興),區別於其他民族,體現漢族禮儀風俗、審美品格、思想哲學等文化內涵,並彰顯中華民族認同精神的服飾體系。

漢服的功能:體現古典審美、承載傳統文化、區別其他民族、凝聚中華認同。

關於「漢服」這個概念的定義及其在歷史上的使用情況(「漢服」絕不是僅見於遼史,而是在歷史上有著豐富的使用、明確的指代),建議參閱《漢服簡考》:http://www.gzhf.org/file/2014/hanfu-jiankao.pdf。


初來知乎,還不怎麼了解知乎.若有得罪還望見諒

我接觸漢服也有兩年多了,也在一些關於服飾,漢服的論壇網站上當管理者

我不是漢族,沒有什麼民族主義,我們都是中國人

在漢服商家吧,漢服製作研習吧,排名也是上了前80的人

對於以上問題的看法,我同意春梅狐狸,悟明,的觀點。而某兩位....

1、漢服是漢朝的服飾嗎?是漢族人的服飾嗎?

2、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那麼中國是什麼服呢?

一句話,漢語,漢字,漢服。

3、有哪些場合適合穿漢服?你會穿嗎?

日常服飾穿著的主體是人.

我的觀點:這和決定什麼時候穿裙子,穿什麼樣的裙子,你穿不穿裙子,同理

4、對於推廣漢服你有何見解?

誠如悟明所言,推廣漢服中夾雜著各種不理性、極端、奴性等思想,民族主義,歧視主義,等等等等

有人渣,有敗類,有純利益者.不會因為穿上漢服就變得高尚,改變了本質

但是同袍之中,也是有一心為傳統的傳承而努力的,我看見的,有很多

惜惺惺,憐同命,不教你,零落風塵輾為泥。

傳..承

揚..棄

我是決定了一生奉獻給傳統的人

碰到這些問題就會很"激動" 如有得罪,抱歉


這裡要分清幾組概念:傳統/歷史,漢服/漢裝。

傳統是未曾中斷綿延至今的,歷史是一度存在業已消亡的。我們說中秋節是傳統節日,因為我們還在過。我們不說社日和花朝是傳統節日,因為大部分人都不過了,對大部分人來說它們是古代的節日。同理,傳統服飾必須是你爺爺奶奶輩傳到你手裡的,起碼你見他們穿過的;而歷代服飾是除了圖像、文字記載和文物以外,你沒見活人穿過的古代服飾。

現在回答我,如今那些漢服,你見老輩們穿過嗎?

漢服這個提法,過去沒有。過去只有漢裝的講法,那是指滿漢隔離時期的漢族(女子)著裝,是清代特有的概念,常與旗裝對舉。漢裝是個確實存在過的講法,有歷史依據。而漢服是個沒有歷史依據的提法,是今人的發明。

明明是消亡的款式,安了一個現代發明的叫法,卻告訴你這是我們的傳統,說得通嗎?你老實說你復原的哪個朝代,唐代的就叫唐代服飾,明代的就叫明代服飾,不就好了嗎?幹嘛要亂起名字。更不用說,他們單憑自己粗淺的了解,和純樸的野趣,便由著性子隨意改動歷代服飾,裁出一套套形制錯亂時代不明的布,還一副硬要你承認的架勢,你能接受嗎?

—————————————分割線—————————————

看電視劇學習古代服飾的滾粗不送


感謝邀請 非專業人士 多指正

首先,現在確實很多人喜歡漢服,特別是年輕人,但是在婚禮上出現我頂多認為他們喜歡這個東西,並且希望自己的婚禮能別緻,並不能說明已經流行起來。

1 廣義的漢服就是漢族服飾,用的是周朝的標準,在漢代普及

狹義的漢服就是漢代漢族服飾,在漢代已經已經比較完備的標準

就像漢族,唐人這樣的名稱,是源於漢朝和唐朝的強盛和巨大影響力,但是這兩個詞用在現在並不是漢朝人唐朝人的意思

2 韓服實際上是朝鮮族服飾,風格的形成受到漢服和蒙古服飾的影響,現在所說的韓服在大韓帝國之前已經形成,只是在大韓帝國成立的時候給了個這麼樣的名字,後來又作了一些修改

和服源於三國時期的吳國服飾以及唐朝時期的服飾,原來叫吳服,從明治維新開始稱為和服

中國傳統服裝就是漢服,而我們平時所說的唐裝,實際上應該是「唐人街漢裝」,跟唐朝的服飾沒多大關係的,是清朝服飾的變種

除了各朝代的服飾之外,在民國時期到八十年代初,中國流行中山裝,因為我們稱呼孫中山為國父,所以這個也可以作為中華民族服飾,但是中山裝是根據歐美服飾設計的,所以民族特色的味道淡一點

3 漢服有禮服和便服,只要你喜歡,在哪都可以穿,只是漢服的樣式根據場合和身份的不同而有些差別,別穿錯衣服就是

4 對於漢服的推廣,我覺得僅僅停留在個人的愛好的層面就可以了,因為漢服的樣式是跟漢朝禮儀和社交活動有很大關係的,很多傳統的禮儀現在要麼僅僅停留在書上,要麼被西式禮儀替代了,想像一下,如果你穿個漢服的禮服,跑去跟人握手擁抱,看起來得有多不倫不類,我也覺得漢服挺漂亮,而且很「成體統」,但是我不認為在節日期間或者平時穿上漢服會很舒服,作為一種民族特色的東西,在大型典禮或者表演啊什麼的用上,讓別人知道有那麼一回事就行,當然,如果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漢服,了解漢服這樣更好


漢服不僅是漢朝的服飾。

多數民族的服裝,應該是漢服

跟社會風氣有關

不反對推廣漢服,反對在推廣漢服中夾雜著各種不理性、極端、奴性等思想。


佔個坑,今天先填一點。

題主的問題已經有很多回答了,我也就不在贅述。想說說自己對漢服的一點淺薄認識。

入坑是在兩年前,文學社的學姐穿著漢服來招新。特別美!我就上去搭話(*"▽"*)?後來和學姐混熟了點,也就知道了漢服。小透明的時候就偷偷在貼吧蹲著學習一點知識,至少知道了什麼是漢服。說實話剛剛接觸的時候就覺得衣服好看,歷史文化啥的全不懂的。後來慢慢入了衣服,在坑裡蹲的時間越來越長,也就知道了一些東西。找了剃髮易服的資料來看,特別心酸,可能就是和最後一課一樣的感覺。你搶佔我的國家,還要逼迫我放棄先輩們傳下來的東西。

後來就是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地方推廣,班上有一個活動是大家都要做一個PPT來講。我就是講的漢服,剛開始大家真的都不感興趣的樣子,還有的人說這種東西都不是主流的東西,穿出門也要分場合。但是到最後的時候都還是在鼓掌也聽得很認真,有意見的同學後來看到我穿漢服也很坦然的。我覺得漢服的推廣不只是很大的方面,我認為日常之類的能夠讓大家看到也是好的。

現在在努力的漢服日常,就是混搭之類的。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把漢服穿出去。順便不要臉的說一句過百贊就發一些搭配照(?ω?)

這次用同袍雪飛的話結尾:這是一個現代社會,我們也是現代人,我們復興漢服,不是為了回到過去,不是復古,是為了找回我們民族曾經美麗的東西,如果有一天我們走在大街上,人們不會用奇怪的目光看著我,也不會問我是日本人還是韓國人,這就夠了,而我們做的這是這樣一件事。


我自認為我是個不太稱職的同袍,嘿嘿為啥喜歡漢服,原因我已經忘了,就像是你為什麼要入黨……這個問題好難。

1,很多人回答我就不回答啦,問度娘就夠了,

2,這個問題很複雜,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

3,在中國傳統節日里都可以穿漢服,比如即將到來的春節,還有很多傳統的節日可以穿。作為一個同袍很想在日常也能穿一下,當然日常就穿一些輕便的。

4,推廣漢服不是強制讓每個人都穿,所以全看自己,不是說推廣就推廣的。喜歡的人就會加入,不管是喜歡衣服的好看,還是喜歡傳統文化,這都是個人愛好。

那些很強烈排斥的都有病,又沒非要你穿,有沒有侵犯你們的權利。有的沒得的吵架都是浪費生命。

談一談我的感想,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我穿著一套齊胸濡裙在學校里走的時候,他們說好漂亮啊你穿的是韓服嗎?當我聽到這樣的提問在想這是不是中國的悲哀。

以前參加中韓交流會的時候,深深的覺得韓國是多麼尊重他們的文化和服飾。在活動中他們表現出來的自信自豪,還有自大……換個角度我們要佩服。而中國人呢,大多數都覺得穿漢服出門是令人覺得不齒的事情,我的室友說,穿漢服你能出門,不怕別人異樣的眼光嗎?別人不會把你當神經病嗎?我都不知怎麼應對。後來我穿了,在大街上走的時候確實很多人側目,但我在想,就算我不穿漢服他們也會看我啊,我胖啊……反正都是被看,還不如想穿什麼穿什麼。

我男朋友不贊同我日常也穿漢服,他說不方便工作,我給他舉例子,漢服有很多輕便的,他依然不能理解,我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對這件事情上綱上線呢。

還是要多多去接觸一下同袍,你才能知道這到底是什麼群體。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所以好的同袍和好的同袍在一起,不要看了那些皇漢黨,否定這一群體。


看到視頻《禮儀之邦》,裡面璇璣姑娘穿漢服很美(視頻外璇璣姑娘穿其他漢服也是美死了)。

可惜現在很少有人能穿出那樣的效果。


推薦閱讀:

《武林外傳》中郭芙蓉的衣服為什麼總是左祍?
為什麼姑娘被看到安全褲可以接受被看到內褲卻不行?
如何選購秋褲?
女孩穿漢服上街的人越來越多,可男的穿漢服上街更容易被大眾所不理解,哪位男士穿過漢服上街說下你的感受!?
《北平無戰事》中,崔中石跳湖前(第 17 集第 17 分鐘左右),身上穿的衣服是假領子嗎?

TAG:衣服 | 傳統文化 | 漢服 | 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