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世界各國除了中國以外還有類似「科舉」當官的體制么?
這種體制的結果是學霸治國 ,拼爹無效。其他國家還有這樣的體制么?
東羅馬帝國的官僚是從境內各大學府的畢業生中挑選出來的,其法學人才主要來自於塞薩洛尼基和貝魯特兩大法律學術中心。
這種形式當然不是科舉考試,但是也和所謂的九品中正與查舉不一樣。比較類似於現代的僱傭制度。很遺憾基本沒有,唯一沾點邊的就是拜占庭,但是那個也是要拼爹的,窮苦人家是很難讀得起的,窮人出頭要麼軍功,要麼抱大腿。中國的科舉制度最早是漢代發起的察舉制,後來經過幾百年的改良,以及舉孝廉導致的門閥政治弊端的教訓,直到宋朝才完全的確立起來。(隋唐雖然興盛,但是並沒有完全破除門閥的影響)
英國文官制度(稍作補充)
概況
英國文官隊伍是英國政府部門擔任常任事務官員的公務員的總稱,是常在的官僚制建制,其職責是協助向英國君主及國會問責的內閣大臣。
文官隊伍分為三個建制上分列的官僚隊伍:
內務文官隊伍(Home Civil Service)-- 亦稱「陛下文官隊伍」(Her Majesty"s Civil Service),包括除外務官員以外的所有中央政府文官,以及蘇格蘭和威爾士兩地政府的文官。通常所稱「文官」即指此類官員。
外務官隊伍 (Foreign Service)-- 亦稱「陛下外交官隊伍」(Her Majesty"s Diplomatic Service),包括所有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的文官以及外交官。
北愛爾蘭文官隊伍(Northern Ireland Civil Service)-- 由於歷史原因,北愛爾蘭擁有分別的文官制。
英國的文官(Civil servant)是君主法人(Crown)的僱員,包括中央政府系統非選舉產生且非政治任命的事務官,不包括經選舉或者政治任命產生的內閣成員及各部政務次官、政治秘書等政務官,也不包括軍隊、警察、地方政府以及國會設立的企事業單位的官員、國民衛生系統僱員及皇室內務官員。近代以來的英國文官制在建制、選拔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的影響。
許多英聯邦國家都有類似的政府公務員制度。其特點是:
政治中立:文官不會因政權(執政黨)的更替而更換。文官主要的工作是執行政策,而非制訂政策;政策失敗,文官亦不用下台,以確保社會穩定。
擇優而任:文官由一相對中立的考試製度招聘,以確保文官的才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用詞方面英國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其他主要英語國家不同:在英國,在中央政府部門(包括蘇格蘭、威爾士政府等)任職的事務官員統稱為「文官」隊伍(civil service),而「公務員」隊伍(public service)則包括所有為政府及公共機構服務的人員(例如地方政府官員、公立學校教師、公立醫院護士等)。與「文官」隊伍相對應的是「武官」隊伍(military service),即「軍隊」。
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英國內務文官隊伍總數為442,000人,依照全職工時(FTE)計算相當於408,000全職工。
簡史
18世紀以前,政府工作逐漸複雜化造成的壓力主要由越來越龐大的幕僚團隊解決。當朝大臣背後各有所謂「國務部門」(Offices of State)輔佐,但這些部門的職責僅是各大臣的秘書或幕僚。由於18世紀大英帝國的擴張和工業革命後的經濟發展,部分部門變得特別龐大,例如工程處(Office of Works)和海軍處(Navy Board),每個部門都自成規矩,人員則多由捐納、私薦指定。
1806年,半官半商的英屬東印度公司根據其駐華人員對中國科舉制度的考察,開始在英國設立東印度公司學院,通過考試製度選拔優秀管理人員。由於東印度公司在印度逐漸直接控制領地,選拔出的公司的管理人員實際成為印度的殖民政府官員,在東印度公司破產、英國政府接管印度領地後演變為真正的殖民地文官隊伍。此後,英國國內一直有仿照科舉制度建立近代化文官制的呼聲。
在對克里米亞戰爭的應對中,英國政府內的混亂被暴露無餘。1854年,政府的檢討報告提出建立常設、統一、政治上中立且擇優任免的文官隊伍,以將「機械的」政府職責與設定及施行政策的職責區分開。1855年設立文官隊伍委員會(Civil Service Commission)設立,負責公開招募文官並掃除權貴私薦。文官制度在接下去幾年內逐步建立,並在接下去近百年內基本平穩運作,被認為對掃除政府腐敗、維持政府運作(包括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並有效應對政治變革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科學技術專業知識的劇烈膨脹,開始有批評者認為注重典籍和其他文科知識的文官考試製度不能適應現代政府的需要:直到1963年,財政部只有19名官員有經濟師學歷。同時,受其他國家影響,評論者認為文官制應向技術官僚方向改革。最後,戰後工黨的激進社會改革激起對文官選拔制度的階級批判:批判者指出1948年至1963年之間只有3%的新任文官屬於工人階級出身,1966年超過半數的時任副總長以上級別的文官為私立學校背景,文官隊伍總體脫離普通百姓。因此1968年政府獨立委員會報告提出一系列改革,包括設立文官學校、統一文官銓敘制度、改革高級官員招募制度鼓勵底層背景設立獨立的文官部,文官隊伍不再由財政部總管、在文官制下設立中央政策檢討小組等,並要求優化科學及技術專家的位置,增進文官的管理能力。為了表示對文官隊伍的重視,威爾遜政府任命上議院領袖、掌璽大臣夏克頓勛爵為第一任文官大臣。
1979年當選的撒切爾政府認為上輪改革未能達到預期目標,例如直接招聘的高級官員仍舊大多來自牛劍等傳統名校。撒切爾政府的政治理念也注重自由市場、講求小而精的政府。撒切爾政府在七年內將文官隊伍從732,000人裁減至594,000人。政府要求高級官員第一重視效率和管理,而不是政策意見,此後政府不斷提出新的政策以求增進文官效率。到1993年為止,49%的文官脫離政府各部,劃入89個新組織的「機構」(agency),以求增強管理,對於政府認為應由市場提供的職能,政府逐漸將各個「機構」私有化或完全取消。
此後的梅傑政府更提出「公民約定」(Citizen"s Charter)計劃,要求政府機構對公眾承諾服務質量標準,如未達到標準則對受服務人進行賠償。此計劃更衍生出針對文官制以外機構(例如地方政府和公屋協會等)的「約定標誌」計劃。
維基百科有關內容:
In 1806, 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 established a college, the East India Company College, near London. The purpose of this college was to train administrators; it was established on recommendation of officials in China who had see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civil service, based on examination similar to the Chinese system, was advocated by a number of Englishmen over the next several decades.
清明節假期剛去了南京的江南貢院(中國科舉博物館)。
在裡面認真走一圈的話,會對中國科舉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博物館裡的確有一個區域講的是中國科舉對世界的影響。
除了在東亞文化圈的影響,近代以來隨著中西交流增加,許多西方人也認識到了科舉在人才錄用中有益的一面。在中國科舉的影響下(博物館這麼寫的,不管你信不信),西方各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文官考試製度。
○英國
英國文官考試製度吸取科舉考試平等競爭原則和擇優錄用方法,捨棄了科舉考試空疏無用的古代經典內容,後來被其他歐美國家和日本等國仿效。1835年,居留中國人士格爾斯指出:「科舉是古往今來的其他偉大的君主制度所無法相比的。也許這就是他們所創造出來惟一值得保留的制度,而此制度還未被其他國家所採用。或許將來有一天,它會像火藥和印刷術一樣,在國家制度,甚至是歐洲的國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偉大變革。」
1847年,曾到過中國的杜麥斯出版了《中國札記》,以近乎狂熱的態度呼籲建立起向全體英國臣民開放的競爭性的考試製度,從而提高英國行政官員的水平,並促進大英帝國的團結。
1854年,由馬考萊等人向英國議會提交《印度文官制度報告書》,建議:建立完整的考試製度,考試事宜應由一位權威人士主管的考試中心全權負責;考試必須採取競爭性的筆試辦法,對考生的年齡、健康、品行也應作具體的要求;對於高級職位,應有相當於國內最高教育水平的競爭性考試。1855年5月,經過議會辯論之後,英國實行文官考試製度。1870年6月,新上台的帕麥斯頓政府頒布了《關於錄用王國政府官員的樞密院敕令》,規定凡要進入政府各部門工作,都必須經過競爭性考試。至此,英國文官考試走向制度化和正規化。○美國
19世紀60年代後,美國也在考慮採用擇優錄用的文官考試製度。美國的文官考試製度基本上是仿效英國的產物,但是史料表明中國科舉制也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過美國的文官考試製度。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國》一書中說:「從科考的結果看,中國政府的高官階層中的不少官員都懷有讓人極為敬佩的才能和知識,及愛國、正直和有條不紊的工作態度。它維持了這個國家龐大的機器的運轉,也保持著一種不衰的崇文風氣。」1883年,以平等競爭為原則的文官考試法案獲得美國國會通過,該法案規定政府事務官的錄用,必須經過公開考試,擇優錄用。從此以後,考試錄用事務官,成為美國文官制度的一條基本原則。1893年,美國文官考試製度完全確立。自隋朝建立並逐漸完善的科舉制度,無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
再補充一些博物館裡面的照片吧,如果大家去南京的話,這裡非常值得一去。
不必過於追捧科舉制度。真正改變世界的是受教育權的普及。
科舉的優缺點已經被分析得爛了,不用再多說。在這裡,只討論一點:科舉在初唐的時候,是不是真的對「抑制門閥士族壟斷權利」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我的答案是,並沒有。
初唐比較出名的門閥主要有僑族,江南,江左,關隴,代北,山東。 僑族指王謝袁蕭,江南吳朱張顧陸,關中的韋裴柳薛楊杜,代外虜姓的元長孫宇文竇源,江左尚人物,代北尚貴戚,關中尚冠冕,山東尚婚姻,但這幾大群貴中,僑族衰微,吳姓偏居一隅,代北主要是鮮卑貴族,關隴則是新興貴族,因此,以山東幾姓最貴。而山東貴族則是北魏北齊為了獲得漢人門閥支持抬起來的典型。 李唐宗室一直和山東貴族尿不到一壺裡,山東五姓七家一直不怎麼給太宗和高宗面子。這是因為他們維繫自己權利地位的方式根本不同,不是一個體系的,互相看不慣,正常。 神馬?你說科舉?山東貴族根本是在冷眼旁觀,看你李唐自己玩兒,咱不湊合。看看初唐那些出自五姓七家的宰相,哪一個是正兒八經通過科舉來的?皇室對此很無奈的。像江左蕭氏,太原王氏,都屬於明日黃花那種。蕭家在隋唐更替群雄爭霸期間受到重創,已經開始沒落,而太原王氏在山東五姓七家中也排末尾。在五姓七家中,太原王家最弱,李唐又是在太原起事成功,因此最早與朝廷「不清不楚」。而蕭氏已經沒落,因此王氏和蕭氏才被迫和皇室聯姻。但太原王家,鄭李崔盧只是將他們視為金縷玉衣,不大看得起的。這是事實。即使是處於末流,武則天弄死了王皇后蕭貴妃,敢不敢牽連蕭氏和王氏?不敢。其實這些門閥,不管是進宮也好出仕也罷,都不能代表家族態度。比如說裴炎。他是宰相吧?他剛開始的時候是武則天的狗吧?但不代表裴氏支持武則天。恰恰相反。比如裴行儉就不和武則天一路人。其實科舉什麼的,根本起不到削弱門閥的作用。不要被教科書迷惑了。即使士子從政,他所屬的門閥也是地位超然的。也就是說,你可以利用家族的影響力幫助你仕途順暢,但你不能代表家族站隊。你的決定你的選擇牽連不了家族。 然後就是武則天對門閥的態度。 是的,李唐皇室一直在打壓山東貴族。這是因為他們不給面子,李唐的根基是關隴貴族,而武則天要上位,就要打壓關隴貴族,並且扶持山東門閥。這才是真相。武則天在開歷史倒車。不要高看武則天的政治智慧。她所作所為也不過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 最搞笑的是,有的人根據唐朝宰相分布圖來給這些門閥排名次, 竟然將裴家、蕭家與韋家排在鄭家之上。相當之滑稽。比如武周時,武家數人為王為公,李顯時,甚至一度有四韋為相。但能不能做到武半堂、裴半堂與韋半堂?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狀況,讓很多人覺得「李世民的策略很成功,成功的把五姓七家拉下神壇」?錯。人家只不過不跟你玩兒。李世民用門蔭制和科舉制。科舉制以兩監貢生為主,基本上把五姓七家排除在外,因此五姓七家的子弟才很少進入政壇。等到安史之亂後,為了拉攏門閥,科舉對五姓七家放開,結果如何?鄭半堂、崔半堂產生了。 門閥真正沒落,還是要靠暴力。玩科舉論讀書?這可是門閥的長項。說什麼科舉拉近了寒門和士族的差距,這是扯淡。 唯有戰爭,才能消滅門閥。候景之亂,江左遂成丘墟,于謹破江陵,衣冠士伍,並沒為仆隸,兩次打擊,江左士族徹底垮台,這才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詩。語文老師們每次講解這句詩,都要說什麼富不過三代云云,大概意思就是說屌絲也有逆襲日。錯!這是一個相當血腥的過程。沒有這兩次戰爭,我相信王謝堂前燕不會飛到百姓家。最高貴的門閥也輪不到五姓七家。 到了黃巢起義,「天街踏盡公卿骨甲,第朱門無一半」。然後唐昭宗手中,寒門李振策劃,朱溫出力,稱衣冠宿望者難制,於是將裴樞等名門朝官斬殺於白馬驛,投屍黃河。自此以後,不要說九品中正,什麼流品也沒有了。這才從根本上消滅了門閥。 門閥只能削弱,難以消滅。但是還是有辦法的。那就是暴力。 不過話說回來,包括朱溫在內,五代十國軍閥們大肆屠殺士族,有沒有好結果?沒一個長命的。為了匡正社會秩序,宋太祖太宗才不得不提高文人地位,至於門閥,沒有了。基本上殺乾淨了。士族存活的根本是壟斷教育權。門閥們佔據了最肥沃的土地,握有最豐富的教育資源,因此才貴不可言。軍閥混戰把土地全部打散,讀書人在亂世中就是屎,門閥還有沒有生存基礎?沒有。到了宋朝,天下終於穩定下來,讀書人地位再次抬頭,甚至超越了唐朝,為什麼又沒有類似於五姓七家這樣的門閥士族產生呢?原因很簡單,教育資源被政府控制,土地又不再那麼值錢,普通的庶人也能順利得受到完善的教育,打破了士族門閥對受教育權的壟斷,自然不會再有門閥的誕生。 很簡單的道理。跟科舉沒有多大關係。 歸根結底還是打破了門閥士族對受教育權的壟斷。這很關鍵。
為什麼說很關鍵呢?因為我要提點題外話:前幾年甚囂塵上的所謂「素質教育」,就是某些權貴想要壟斷受教育權的嘗試。細思極恐。媒體跟著搖旗吶喊,是因為媒體是有立場的,是要替主子說話的,是沒有良心的。在座列位黔首也跟著吶喊,要罷課,要舉報,要造老師的反,我只能說,沒活明白,也活該搬磚一輩子,還要連累自己子子孫孫搬磚一輩子。
除了少數民族執政的中國政權,漢人王朝有科舉制度以後,幾乎最高官員,沒有皇親貴族士大夫擔當的。
都是通過科舉上來的老百姓。
科舉有個好處,就是皇帝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制定一個考試大方向,八股文就是一個大方向。
所有的官,都是在這個大方向下學習,學的其實是皇帝要你領會的精神。
古代一個偏遠縣官要是死了,吏部需要再派一個人去當地做官,這個路上可能要走一年,等到過去以後,這個新官會發現,這一年裡面,當地啥亂子也沒有,該收稅收稅,該斷案斷案,稅吏把錢收好,衙役抓捕犯人,師爺按律斷案。新的官上來,讀和舊官一樣的書,就算這個官半路被落榜的人因為嫉妒殺掉了,冒名頂替去上任,也不會有什麼偏差。
因為官只需要領會皇帝的精神,制定大方向就可以了。
這個和現在歐美的一些制度有些相似,人民選市長,選州長,選總統。當總統的人不需要知道具體的事情怎麼做,他只需要演講,演說,表達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治訴求,制定大方向就可以了。具體的事情,有職業的公務員和專業人才去做。
和古代的漢人科舉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是科舉考試變成了選舉投票。
以皇帝為首的考官變成了一個個選民。
所以隋文帝發明科舉真的是一件非常偉大的創舉。科舉的目的就是君主從下層階級中挑選人才來對抗貴族世家大族。有這種想法和實踐的專制王朝很多,最典型的就是奧特曼土耳其的宮廷學校制度。宮廷學校分為雙軌制,為穆斯林開設的Madrasa,其經費由基層教區負擔,以確保出身貧寒的子弟能夠入校學習以提升社會地位進入帝國高階官員行列。另外一種為Enderun,學員為帝國通過Devshirme程序在帝國的基督徒地區強征8-20歲的基督徒男童。這些男童均出身貧寒,為窮苦的基督徒農牧民子弟,他們將被強制皈依伊斯蘭教,並認算端為養父,其中優秀者(大致每年1000-3000人)被選入位於托卡比皇宮的學校學習伊斯蘭教,語言,數學,地理,歷史,法律,行政,技術教育和軍事技能。學制大約在7年左右,成功畢業的學生能夠熟練使用至少三種語言,理解科學前沿進展,熟悉行政事務,擅長至少一門手藝或者藝術並且能夠勝任軍事指揮工作。畢業生將按照其成績分別進入政府或者學術機構任職。根據歐洲使節的記載:算端不拘泥於財富和門第的區別,對於有才幹的人,哪怕出身貧寒,也樂意賞賜高官和法官的職務。
朝鮮有專屬兩班貴族的文武科舉,日本有御家人和旗本專屬的 「學問吟味」,越南有地方察舉的三級考試。總之,各個小中華形式上都類似貢舉,實質嘛都是九品中正。
不過說實話,科舉制是向寒門開放政權,人家寒門也是地主啊!佃戶就別湊熱鬧啦,安心放羊啊。
誰告訴你是學霸治國拼爹無效?錢穆的《中國歷代政治變革得失》有一節講過相關的內容,讀書一是讓家裡失去了勞動力,更重要的是,印刷術未普及之前,書籍難以傳播,文化是一小撮人的事,雖然不是世襲貴族,但是憑著世代相傳的書籍,也算是世代簪纓了。書籍就是傳承工具啊同志。
恕我直言,古代能看得起書的,基本上就是現在富人,什麼叫不用拼爹,沒這個家境,你連書都看不了,你以為古代和現在一樣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所謂的下層也基本上就是士紳一類的人。直到明清時期,讀書還是需要一定的錢財,如果家裡幾畝地都算下層,那佃戶和長工算什麼?牲口?而且最重要的是為什麼考秀才,國家供養,免服徭役,免稅,家裡連地都沒有,就圖個國家供養,這種人少之又少。古代除了中國,可以說是沒有類似科舉制的國家。
古代中國的附屬國,比如越南,朝鮮,蒙古,緬甸等因該都有吧。
謝邀 日本
一、唐朝時期,日本從政治文化各方面學習中國,於公元701年頒布《大寶律令》,模仿唐朝的科舉制度,採取了以貴族子弟為選拔對象的貢舉制度;
二、日本封建制度走向成熟的江戶時代後期,日本也是以中國的科舉制度為藍本,採取了「學
問吟味「的選拔考試製度;
三、明治政府成立之初所出現的」進士及第之法」提案
有時候我想的是,中國誕生了這樣先進的人才選拔制度,為何反而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漸落後於西方了呢?
各類受中華文化影響較深的國家都科舉啊,最明顯的就是朝鮮。朝鮮王朝的科舉考試分為小科(司馬試)、大科(文科)、武科、雜科四種。大科為高級文官考試,最受重視,只有「兩班」子弟才有資格參加,考試合格者發給「紅牌」證書。小科又分為以「四書」、「五經」為考核內容的生員科和以詩賦、表策等為考核內容的進士科。武科為高級武官考試,合格者發給「紅牌」證書。雜科為技術官考試,分為譯科(主考漢語、蒙古語、女真語、倭語)、醫科(主考醫學)、陰陽科(主考天文、地理、命理學)、律科(主考律學)。
有毛用,科舉不還是被廢了。我始終覺得廢科舉制度是巨大錯誤,廢的應該的科舉的內容,制度本身沒有問題。可憐現在還把廢科舉制度當成反封建成績,君不見沒有科舉制度時候就是門閥盛行的時代。
能有閑錢讀書考取功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不是底層
中國古代的偉大政治創舉,除此一家別無分號。直到資本主義時期才被國外的文官制度超越。中國周邊國家有好幾個想學,但都沒學會。
在古代,供養一個讀書人,買足夠的書讀,跨越數千里去考試,所有的這些都不是一個平常人家可以辦到的。基本上都是地主來做的。
而且無論在任何時候,包括宋朝,當官的途徑多種多樣,科舉只是其中一個而已。還有世襲恩蔭,捐官捐米,有王侯外戚,有武職轉文職。科舉制度被英國人學習以後有了英國現在的文官制度 然後這個文官制度又傳回中國 成了現在的公務員考試
謝邀,但我對歷史真的是小白。不過聽說英國在明清時期引進了中國的科舉制度。題主有興趣可以自行查閱史料。
學霸治國部分正確 拼爹無效是錯的
在隋唐時期科舉非常需要拼爹拼背景拼大腿 有個詞叫做投卷
宋明之際科舉制度完善嚴密了很多 於是有了書香門第 像《紅樓夢》里的賈寶玉他再怎麼不成器也能穩穩保送成舉人老爺 對於官宦子弟來說考上是正常考不上是沒出息
政治家的兒子還是政治家 學霸的兒子還是學霸 古來如此
推薦閱讀:
※外國人在他們國家的公共場所都是直接坐在座便器上么?他們不會覺得臟么?
※如何看待現在很多人張口閉口就是「用納稅人的錢怎麼樣怎麼樣」?
※俄羅斯是個怎樣的國家?
※現代哪些國家不屬於民族國家範疇?
※你如何形容新加坡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