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具加上手工兩個字,難道就只剩下手工了嗎?
知乎上以及各種手工皮具論壇上大家推薦比較多的,再加上我自己找的,我在淘寶上看了25家左右的作品吧。這25家在國內手工皮具圈應該是有代表性的,其中當然包括圈中公認的大神級水準。
總得感覺是,高級材料(各種A級義大利植鞣、馬韁、日本馬臀、各種鱷魚等稀有皮革,法線等等)+高級手工(線跡、封邊、起鼓、裝飾線等等),做出來的東西是好,真好,各種超多卡位+大鈔5000+無壓力,彷彿大家的套路都是用高級的材料,加上千錘百鍊的手工,做出一個可以裝n多卡和紙幣的那麼個東西。高級的皮料本身的質感就很突出,線跡縫邊等手工也很美觀,用在一個簡潔的款式上,最終的結果肯定不錯,但是我覺得普遍缺少設計,在設計上大都用一種很安全的也是很偷懶做法。 皮具除了實用之外,還有它視覺傳達的一面,質感,色彩,形狀等等這些組合起來的會給人一種直觀的感受,皮具加上手工兩個字難道就只有手工了嗎?況且,僅僅從實用的角度,我覺得那種普遍的款式已經不太實用了。 以上是總體感受,當然也有幾家的東西我覺得在設計上做了嘗試。那麼,為什麼大家都那麼沉迷於在上好的皮料上演繹自己的手工這樣一件事情,而在設計上集體迴避?註:以上表述不包含皮雕工藝,因為我覺得皮雕是一種裝飾性的工藝,單純的皮雕解決不了設計(兼具實用和審美)的問題。
先說答案,皮具上的設計一直就很難。
由於皮具的先天用途,它的設計通常都是以簡單為主。而且皮具發展的歷史實際上非常之新,可能很多人根本預料不到,現代意義上的皮具遲至1930年後才出現。
拿錢包舉例。
公元10世紀左右的錢包,巴比倫地區出土。
雕像和繪畫可以作證,直到三百年以後,錢包都沒什麼大變化。
摩西像,1325~1405年
Luttrell詩篇,英國林肯郡,1325~1340年
再往後看:
1900年......一千年的時間裡,錢包的主流設計還是沒什麼變化。
法國大路易們掌權那一段出現過類似現代信封包的錢包樣式,但很快又消失了。
到了上世紀初,由於服裝的現代化,錢包的樣子才漸漸變化起來。不再掛在腰帶上而是拿在手裡。但是這個樣子...這是1925年的錢包,說它是1225年的東西我都信。
男士錢包這時終於脫離了袋子的形式,轉生成了兩派。
一派延續過去的樣子,但是硬朗了一些,也換了現在我們常用的皮革質地。不過還是有個手帶,可以理解成防搶劫之用。
1920年男錢包:
另一派...這真的是個錢包,1915年:
而這個時代錢包的內構根本沒有什麼設計。
《情人》電影截圖。可以看到,梁家輝在劇中的錢包裡面是這樣的。作為出過洋的富豪大少爺,他用的錢包不會差,不過裡面也就這樣了。設計是有的,我們可以看到,為了更適合右手抽鈔,裡面的隔片一長一短。
這個時代,最正常的錢包也就是個袋子,什麼內構?統統沒有。
《情人》電影的時代背景是1929年。
這個款的錢包我分分鐘復刻,梁家輝啊,情人啊,亞洲最美的屁股啊~這麼多情懷在裡面,有要的沒有?哈哈~
真正現代的錢包樣式要到更後來才出現。1960年後的高橋制日本款錢包在當時已經是集裝飾與實用的時代巔峰之作。當然現在已經過時了。攜帶鈔票數量的增加,錢包與人外觀形象直接相關度的減少都是原因。
直到今天,大英帝國的工藝加日本嚴謹精神的產物也不過是這個樣子:COCOMEISTER2016款
為什麼樣式不變?錯,樣式實際上一直在變。
COCOMEISTER的錢包堪稱是商務錢包的楷模,如果有注意,你會發現它的外尺寸一直在進行微調,調整大小一般在一兩毫米左右。2017的新款大大縮小了外尺寸,縮小幅度達三毫米及五毫米之多。
但外觀完全沒有調整。
為什麼不調整?原因很簡單,對於錢包的樣式,商界使用者有一個共識:外形簡單,皮料昂貴。違背這個共識去設計肯定是不討好的,所以沒必要。
現代錢包出現之前的錢包款式為什麼上千年沒變,原因也是一個,沒必要。
為什麼1930年後錢包款式全變了?因為大家的服裝變了。這個設計就有必要了。
在這個商務錢包用戶共識的基礎上加上更多的變化,以突出個性與個性形象,就是定製。
在至多一小時的交流里判斷每一個人的性格與使用習慣不是易事,而且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喜好根本說不清楚。我覺得我已經是刨根問底的專家,但拿到的信息也常常不夠用。如果得到的信息完全不夠的情況下,只能盡量做的保險一點,也就是不變,少變。這也是很多人沒法多加設計的原因。
當然,還有一些人根本是不會設計,這個另說。
以上是設計改變很少的基本原因分析,以下說明定製師的優勢。
定製師是一個優秀的職業。只要有了一定的名氣支撐,是很可以完成自己的設計理想的。三個前提:膽量、閱歷,知識面。缺一不可。
如果擺脫思維框架的限制,其實設計也沒那麼難。在長久的定製過程中,我養成了一個習慣。不讓我自己設計的單子乾脆不做。於是我弄了很多奇怪的作品出來。幸好接受率很高,高達99%,在定下這個規矩後的四年里只出現過一個退單,讓我得以保證了繼續大膽設計下去的本錢。
2013年,小黃人背帶褲款:
2014,教父款:
2015,全功能大容量短款:
同年,完全復古款:
膽子最大時也有拿過1921年的包包圖紙復刻給客戶的,2014年:
用男士公文包款式給老婆做了個小提包,在她的女性朋友中反響好到異常。當然,料子是邊角料,老婆不介意~哈哈~2015年:
也做過所有要素都完全原創的誇張包具,2014年:
至於近兩年的作品,玩弄設計上的花巧對我來說已經沒必要了。新的認識是這樣,作品與它的主人應該融為一體。喧賓奪主的設計不是好設計,不能給主人增添光彩的設計也不是好設計。
這個度相當難把握。於是有了這種:
有了這種:
————————
手工皮具的精髓就在於手工,這個手工不是指手工技術,而是手工作業毫無限制的可能性。放棄這個可能性而只追求技術的,無疑是損失了更大的世界。
但能實現這個可能性的前提,是擁有極限的技術。在此之前,說自己在追求手工的多樣化這種話,說了也是白說。
所以一起加油吧!
其實你的問題非常具有普遍性。但是同時你也要相信存在即合理的定律的適用性 。你看看這些高級定製。和大神們製作的東西你應該會明白。一般來說設計講究的是突破。但是突破是有風險的。超長的研發期。會花掉太多的精力。但開發出來顧客認不認還是個大問題。好吧。設計就是個大難題。這基本就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能花幾千買一個包的人畢竟大部分都不是年輕人。富二代畢竟太少。所以成熟的工匠都會生產一些中規中矩的東西。在做工上下功夫。以迎合年紀偏大的社會主流中產對使用品的低調精緻的訴求。也有注重設計的。他們會在產品上加入自己的設計。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因為中國代工的帽子最終要摘掉。中國品牌必然要崛起。產品差異化也是必然的結果。就拿下面這款包來說。
內皮弄的花里胡哨的。你以為是是設計師惡趣味嗎?其實不是。這是設計師為了區別自己家的東西跟別人的東西不一樣的地方
啊,我又來砸場子了,因為大多數國內大神,1.出名是因為訂單多,作品被普遍接受,普遍被新手崇拜,而新手就只會看做工了,當大神一年多了,至今還在被問,用什麼斬,皮料哪家買,膠水選哪個之類的問題。2.做手工皮具,要做好,用好皮料,好工具,就得花錢,大部分入坑的,都是業餘愛好開始,很少有大把時間又有閑錢的又有手藝的來玩這一個愛好,那麼就需要用作品換錢,需要迎合消費者的喜好。換言之,你覺得能買手工皮具的有幾個是從設計的角度欣賞的呢3.半路出家,沒幾個會設計,懂設計的。
與其說國內大神普遍不做過多設計,不如從挖掘不是大神的設計好的新人開始,或者踴躍發動身邊人購買,或者給大神打錢,這樣才是能得到國內手工皮具市場設計越來越多樣化的唯一途徑看到了想到哪說到哪吧。
首先好皮料沒啥,畢竟好的皮料會呈現的質感等都是一般皮料不可比擬的。所以用好皮料才算是真的對得起做的東西。至於你提到的核心設計問題,大部分手工皮具製作者都是各自行業喜好而做的,而初期又是以日式植鞣入門,難免你看到的都呈現一片濃重的日式長短財的風格。皮料多以植鞣為主,這是這個圈子初期發展的必經之路。
而設計方面由於大家都不是專業美術設計畢業,你想讓所有人出手就能退出特色產品本身就不可能。其實以我身邊的圈子裡的朋友來看,很多人都在創新,不過很多時候外面的買家看不到的,新的款式不光是設計風格,還要保持皮具的基本原則,從美觀到實用都要保持,否則腦洞大開做一款驚為天人的錢包,設計的讓人讚歎,但是練個錢都裝不了那不是費了?那種東西只能擺在展館的。所以光說設計很簡單,但設計不是簡單的配色,還有很多東西,尤其是實用性的設計產品更是需要時間來不斷更改的。身邊有很多朋友通過更改等微創新做自己的東西,那是非常佩服的。要知道那個做這個的人投入基本都是上萬以上了!越好的皮子越貴,隨意做做一個錢包基本價值都是幾百,如果沒有銷量這東西就是一直燒錢,畢竟我們不是愛馬仕等不愁銷路的,頂著這樣的消耗做原創的人簡直太佩服了。其實就是商業和藝術的平衡點的問題,而大家都在找。而這個是需要時間來磨礪的,畢竟手工皮具才發展起來不是嗎。另外我就是那種反正我只做我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消耗不管。做自己想的,亂七八糟的設計一通,然後誰喜歡誰來買。
這個就是給女朋友做的,自己在別的款型上做了微創新,更改了鎖扣的模式,不使用五金,通過多層皮革來做一種插扣。
自己想的將旅行中的護照,身份證,各種卡和筆,本通通裝一起的小包。算是一種功能性上的自嗨吧,被評價為一丟全丟??
其實很多時候這個圈子的人都在嘗試,只是很多看不到罷了。
好了,丟臉了這麼久就迅速逃離現場吧。謝邀。這是個好問題。我的想法比較亂,慢慢寫慢慢整理思路。
一、「手工」到底代表了什麼?
題目中出現了兩次「手工」。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前後的含義是不同的。第二次出現的「手工」很好理解,大概就是指脫離了流水線作業的、很大程度上不依賴自動化機械設備的、附加到皮具作品中的人的勞動;前面的「皮具加上手工」中的「手工」,關於它的內涵一直存在爭論,但可以肯定,並不是和「使用機械設備」相對立的,也不單純就是第二個「手工」的涵義。我自己也沒想好該怎麼去定義手工皮具才比較準確,姑且叫做「作者對每件作品都極大發揮了主觀能動性」的皮具吧(當然這是理想狀態)。
另外,還有另一支從手工定製開始的作者,選擇了更注重獨立、識別度高的外觀設計的道路,保證定期、小量推出成系列的作品,對材質、工藝要求品質穩定但不追求極致、製作中不再要求作者的全程親身參與,基礎工藝比較依賴外包(相應的,工藝水平、可定製性等方面和前者會有明顯的區別)。這樣和就和商業化的設計師品牌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有的應該就完全是設計師品牌的形態了。
二、手工皮具中作者發揮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在哪裡?
我認識的一些對手工皮具有很高熱情的從業者和愛好者,是永遠無法對現有作品滿意、一直在學習和精進技藝、一直在尋找更好更適合的素材、一直試圖改進現有作品設計的人。這些改進也許不會明顯到形成「再設計」的高度,不會被使用者注意到,但的確在順應著當代生活的實際細節而發生著;被同樣努力著的同行們看到時,會收穫會心的一笑,或由衷的稱讚。
永遠處在學習和精進狀態的作者在對待一件定製品時,附加在作品上的遠遠不止是他/她肉體上的勞動,而是其全部的注意力:包括對實現最佳材質或顏色搭配的關切、對使用者要求的具像化過程中的發揮和取捨、根據定製者自身特點提出審美和實用上的建議,等等。甚至在作品展示中的氣氛營造、製作過程展示中花心思講好一個「故事」,都體現著切實的價值。
題外話:關於「講故事」,我雖然很討厭把手工定製玄學化,但不得不承認它是影響消費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知名的奢侈品牌還是像MUJI這樣的日用消費品製造商,我們為「故事」或「氛圍」付的費只多不少還樂在其中。(當然現實中不少出道沒多久的手工人在「講故事」方面實在是用力過猛,甚至言過其實,吃相反而不美。)
三、為什麼手工皮具作品「集體迴避」設計?
知乎套路: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手工皮具是不是缺乏設計,看跟什麼比。最合適的對照組應該是「非手工」皮具了。手工定製本來就是個很小眾的圈子,所以兩者基數相差懸殊,比較絕對數字是沒意義的。那麼是不是手工定製皮具當中有原創設計的比率比非手工皮具更低呢?我不敢下結論,因為沒統計過。但答案有可能是否定的。關注對象的範圍不同,很影響感性判斷。題主選取了25家國內手工皮具從業者(或玩家)作為樣本,覺得在設計上乏善可陳;我在互聯網上關注著幾百個世界範圍的手工皮具從業者及玩家(當然我把缺乏個人特色和創造力的逐步剔除掉了),範圍大了,幾乎每隔幾天就能看到打動人心的或大或小的設計或創造,感覺好設計出現的幾率並不小。許多作品都能看到作者在設計上作出的努力和嘗試,有些作者進入手工圈子純粹就是為了在不通過現代工業體系支持的情況下發泄自己的創作欲啊,更別說 「迴避設計」啦。那麼如果題主是在比較中國的手工皮具圈相對於世界範圍的水準,是否更加「迴避設計」?中國手工皮具(包括廣大普通愛好者)圈起步不算早,但它的「創新率」,未必會長期低於世界的平均水平(假設確實低於平均水平的話)。因為我自己體會,這個圈子在世界範圍內的成長,是伴隨著互聯網的觸角在世界每個角落的延伸發生著的,中國並沒有像某些領域一樣落後太多年(當然跟法國義大利等等這樣有皮具製造傳統的國家地區比不了)。
四、是的,手工皮具圈新設計的出現幾率,就是比你在奢侈品牌發布會上看到的情形,低得多的多得多……
這件事大概就是提主提出問題的初衷吧(題主可能把更多的跟風發布新品甚至毫無下限地抄襲大牌,低價路線的「輕奢」、「潮流」品牌們忽略掉了吧)(所以這條和上面說的不矛盾)。
原因也是稍微想一下就明白。
——因為在背後支撐這些新設計的團隊規模、資源規模都相差懸殊呀。設計上的創新不是幾個藝術生,花幾萬塊弄個工作室、拍幾條宣傳視頻、每隔一段時間隨便想一下、畫幾張圖就能實現、產生盈利、在知識產權方面得到尊重和保護,進而持續下去的。
作為具有很重要的實用屬性的皮具,在構思如何創新外觀時,還必須把實現必要的功能、保證結構的耐用度、提高使用時的方便易用性、選材對成品的風格、完成度的影響、輔料耗材的可獲得性、目標受眾的價格接受能力,等等等等……限制條件不要太多。
光是買不到適當的五金件(五金等輔料是很多創作人和小工作室的大痛點這裡不展開說)就足以掛起一大批本來很不錯的設計稿。
只是外觀一時搶眼,功能和實用性打折扣、細節經不起打量的「設計」,不能算真正的「設計」。
個人創作者或者小團隊實現設計創新的速度也是難以和有巨額資本支持的大品牌相提並論的。許多個人工作室不但要一人(或很少幾人)承擔設計(包括前期製作效果圖、軟體或手工製版、試製樣品、修改——要達到比較好的完成度,修改十餘稿或更多次是不奇怪的;還需要對每階段的樣品在應用場景中進行試用以發現問題,也許會拖很長時間、將不同的主材和輔材的搭配、對比以選擇最佳的材料……等等)、選擇和採購物料、製作常規訂單或開展教學體驗活動以維持日常運轉、進行營銷和維護銷售平台,以及定期拿出資金和精力學習和改進工藝,等等。對許多從業者和重度愛好者來說後幾項已經足以佔用幾乎所有的資源和精力,能夠一直保持創作狀態是比較難得的事了。
五、同意樓上說的,許多工藝層面上的改進和創新,不是深入從事過設計開發的朋友是看不出來的。
我在剛開始接觸手工皮具階段,基本都是被外形搶眼、作品整體展示氛圍營造得好(擺拍得漂亮)的作品所吸引,對工藝上的差距分辨不出來,有時反而會覺得那些著重展示工藝細節的照片很乏味。深入接觸以後,尤其是自己也逐步學習和採用更加註重工藝、細節完成度高的歐式皮具技法以後,開始對工藝層面上的改進和創新敏感,對作品的綜合品質(外觀設計是否協調流暢、受力部件安排是否合理、正常負重和填充後是否能保持優美的形態、材料選擇是否符合使用場景要求和用家氣質,等等)更加挑剔,所欣賞的作品類型和範圍比起初有了很大差別。
總之,有些讓設計製作者眼前一亮的細節或工藝創新,雖然能在使用場景中大大提升用家的整體體驗,但用家根本意識不到。大牌或許可以憑藉品牌價值潛移默化地讓買家為這些附加價值買單,但獨立設計師或匠人就很難有效地聲明這些價值。
六、許多買家就是想要材質優質/特別的「基本款」
款式簡潔的皮具用過時的可能性就低些;有很多自以為是的外觀設計反而有損皮具的氣質;有的皮料尤其是稀有皮料本身自帶強大氣場,不需要也不適合做過多外觀上的裝飾——所以出現很多「基本款」的手工皮具。七、就像一個答案說的「設計師和匠人的成就感的興奮點不同」。有的人真的不糾結作品是不是完全沒有自己的設計,就願意一再地磨細節工藝。相應的,很多願意為手工皮具付費的人實際上看重的就是技藝精湛的手工,哪怕他的載體是被許多人做過的「通用」款式。這樣的款式的流傳,是不是經歷過抄襲和剽竊,就很難說清了。世界上有這麼多種器具的成熟的形制,總有第一個創造它的人,但長久流傳、進化靠的是眾多人的不斷的(也許是微小的)改進。
以前對各種界限不清的模仿看法比較負面和激烈,見的多了反而寬容了。(不過照抄還喊著原創這種事,錯就是錯,不因為做的人多了而少錯一點。)其實這裡面對的設計問題也是一個相對複雜的,正如題主所說的,現在大家做出來的東西可以讓你擁有N多卡位,同時裝現金也是滿滿的,但你覺得缺了設計,但這些東西卻同時帶給你最大的使用感,如果在外觀要保留原有實用的情況下,而推進設計上的美觀,往往會讓原本的尺寸變得更大,從而令到設計,實用間難以維持一個平衡。
這就好比一般用過日式財布的人都知道,美是美,但卻不實用,手工革物匠是不是做不出很有設計感的,這並不是,反而是一個取捨的問題,平衡的問題。
我也期望圈子日後會帶出更多新活力,讓設計和實用達到完美的高度,但目前已經是一個瓶頸了。上述為我改變風格後的一些成品,都是偏向實用為主的,而下面的是舊風格時期我個人設計的一些東西
這是個錢包
這是一個卷口的托特包
這是一個卡包mix零錢包
我從個人角度工作角度來理解下吧..一知半解,希望大家不要見笑.
- 圈內大神的手工..
絕大多數的手工皮具製作者,特別是由個人喜好而入皮坑的,目的性都比較單一,就是追求技藝的提升.這是很直觀的需求與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技藝的提升主要靠經驗的積累,手藝慢慢提高,另外一個肯定就是工具材料的提升,畢竟,金剛鑽瓷器活嘛.
這兩個要求在個人角度來說,比較容易完成. 你只需要一份鍥而不捨的努力+一定的經濟基礎+一定的理解能力. 這點毫不誇張,但是為什麼圈內的大神並不是很普遍呢.我個人覺得缺少的是努力和一定經濟基礎.許多手藝不善的人因為沒有足夠的經濟去承當後續所謂的產品開發,著急變現,就會去向周圍的人出售產品.有些人肯定是因為這樣的事情在半桶水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只是一時救急!某寶一搜一大堆~這也很符合這個時代的產物,情懷手工嘛。(有人強調手工的原因是因為手工肯定會有瑕疵,肯定會有不可避免的錯誤,其實是因為自己本事技藝沒到家,所以只是打著手工旗號)相對與這類人,題主剛剛說的那類人。圈內大神,應該就是沐客、rainbow虹、mamihong等這類人~確實有很多相似點!
沐客的作品
- 用料奢華。
- 手藝卓越
- 實用性、功能性完善
其實能做到以上三個點的結合,真的很難。其中需要的時間、技藝、金錢等一系列的互相磨合~誰試誰知道。我個人覺得,至少得有三到五年的沉積,才能勉強達到。
但是~即使是皮匠大神,每個人的風格特點都有點區別!精緻也好、俏皮也好、商務也好。他們都有自己熟悉拿手的區域~或者是拼接設計、或者是手包製作~
rainbow虹的一個公文包(個人覺得開關把手特別具有設計感,但是承重成了一個問題,可能得加承重條或者改成雙肩會好很多.)
而題主你所說的,「設計」問題:普遍缺少設計。
這點我可能只能認同一半吧!- 首先,題主你所說的缺少設計,應該是指款型大的變化吧~或者有哪些顯著的設計變化。
lv的水桶包造型也只是延續用他80年前的版型做法(基本造型).愛馬仕的凱麗、白金除了尺寸不一樣和一些小細節,其他的都差不多......許多大牌的箱包,不變的是款型,變得只是用料、裡布、五金、搭配、拼接!但是這些都是各個大牌設計師辛苦一年才想得到的!你總不能說他們沒設計吧?(拋開其他元素不說哦!
LV的男士水桶包.款式變化主要集中在增添了雙肩/手挽/貼牌/尺寸.據我估計,.剩下變化就是各類皮結合,變化會特別小.另外一點,要想做到一個全新版型,並且受到市場喜歡,追捧~真的很難!外觀+實用,這個得靠時間、市場來告訴我們。不然會怎麼樣?我見過一家完全追求外觀變化設計,添加一大群元素,各種流蘇、鉚釘、拼接最後弄出個四不像,產品內部稱呼為鄉村機車搖滾風。慘不忍睹但是確實大有「設計」。各大奢侈品,他們能拿出來的經典包包也就幾款,但是卻風靡了一兩百年.經典啊!
而題主所說的,用一種安全、也很偷懶的做法來設計。
這點我比較認同。安全上畢竟我們手工製作也只是按照自己喜歡來增添一些小設計元素,無傷大雅!只要不會破壞整體的格局,我們都可以接受吧。但是我可不覺得這方法很偷懶哦。 在一個基礎款型箱包裡面設計增添元素,其實這是絕大數箱包設計師做的事情之一。如果大家在某寶搜索一下一款基礎包款型,可以羅列各種大同小異的包包。或增多內袋、或減少拉鏈扣、或加長蓋料等等等等,這其中到底哪個是好設計壞設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但是不管哪種,畢竟都得經過思考、測試。而且皮具這東西,特別的錢夾之類,往往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你增添或修改一個卡位的樣子,都會造成後面你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而有一些其他設計的賣點,比如染色、加木紋,這一些增加裝飾效果的,其實也是進行過許多嘗試才能想到的。這種染色漸變嘗試了N次~告訴我這算不算創新.
另外還有一些可能比較大的改動,給人造成這是一個全方面的創新,但是這些難道是瞬間完成的嗎? 皮具塑形有不少人去嘗試過了!可以做出不少不同模具樣子的包包!但是假如某天再增添一點點小元素,例如鑲嵌!如下圖! 這算不算創新!但是其實他只是兩個小技巧的結合,但是也給別人一種不一樣的趕腳!但是說真的,創新太難!不管是偷懶的還是不偷懶的~安全或者不安全,對於一個勢單力薄的手工皮具愛好者來說都太難.
至於第二個問題,皮具除了實用以外,就除了手工嗎?
其實,我覺得很多時候大家都不明白為什麼要手工,假如機器能夠做得特別好的情況下,甚至比老師傅都好,我們還需要手工嗎?(拋開情懷!
我自己本身是接觸過手工皮具,也去接觸過工廠車間。其實本質無非就是工廠做出來的東西無法達到手工製作的精緻要求而已!這僅僅是因為科學生產力達不到、科學技術水平的原因好嗎?
如果哪一天,有可以縫線特別完美的車縫機車,打磨得非常光滑的打磨機和完美的邊油材料,還有各種削薄機!重點是勞動者不再是你們所鄙夷的沒有情懷的車間工人.而是精工細作的機器人什麼的~這個時候還會去強調多少手工的價值!(這裡強調,拋開情懷,而且我機器生產憑什麼不能有情懷,不能有故事)
而現在為什麼皮具那麼喜歡傳達一個手工,我個人覺得,在中國目前的箱包製作平均水平來看,手工確實比工廠車間的包高出一個品質!但是如果哪天,工廠生產箱包的技術高到人無法超越的時候,我覺得,手工皮具就只能剩下講故事了!
手工,主要是能達到目前工廠科技所不能估計的精工細作而已!僅此而已!
================================================================
另外回到設計的本質問題...
一個單獨的皮匠,精力實在有限.能成為大神已經是不錯了.很難再有精力去支撐設計!而且,很多時候,為了做一款簡單的錢包,要試試不同的皮料~這其中是很長很長的產品實驗!
設計靈感,只能是偶爾的迸發,對於皮匠來說,不能專門去做設計而設計!
精力有限!!(@LIBBY說得很非常對!
謝謝閱讀.
以上部分圖片,侵刪除.!不請自來,本人接觸手工皮具大約兩年左右,從最開始的閉門造車到今年才大量的去接觸手工皮具的朋友。自己也思考過手工皮具除了手工還有剩有什麼?作為我個人,對於手工皮具,我的希望是除了手工剩的是最適合自己,雖然在手工皮具界還是一枚新人,現在偶爾也有人找我做東西,一般大家找我做東西的時候都會問,你有什麼做好的,我來選選。其實我並不希望這樣問我,我更希望的是找我做包包的人提出一些要求,比如現在的錢包好厚,我想要一個薄點的;或是我需要一隻能裝的下手機還能裝的下鑰匙的手包。我希望我做的東西是擁有它的人認為這是最適合他的物品,這就是我對手工皮具除了手工之外的期待。對於設計,的確大家都在迴避。原因有很多。第一,當你設計一隻包的時候,你需要去打版,需要去試版,在這個過程中,會失敗,也會有所修改,如果直接在網上買版型呢?好像立馬省了很多事情。第二,很多人找我做東西,只是希望買一個比正價便宜一點的相似物品罷了。第三,設計真的很麻煩。以前,我問一個人,我說幹嘛老是復刻別人的呀,他說大家都喜歡呀,很快就能賣出去不好么?比如大家都會復刻的高橋款。至少現在,手工皮具更多的是販賣情懷,不封邊等於粗狂的風格?走線不整齊才能體現是手工?昨天看到更喜劇的理論。因為斬在使用的時候會和皮革摩擦,所以越用越鋒利。我個人以為,風格是指設計風格,走線整齊、製作精良才能體現手工的優越性。對於設計我只能慢慢努力啦,fighting。放一隻最近做的試版手包,歡迎點評。
拖拖拉拉一個月做了一隻背包。背包原本很素。又花了三天時間做了一朵立體的玫瑰做裝飾。做之前查看了很多手工網站,都沒找到皮革玫瑰的教程。不知道算不算是創新。
不請自來。我也感覺設計的確是一個短板,但是作為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幾句吧。通常我的設計,大都體現在,比如一個提包,裡面挂車鑰匙的單獨掛扣區,錢包有遮擋身份證的專屬卡槽,我覺得這些都是比較符合國情的,加之我大多數賣的對象為30-45歲之間,所以大家基本追求質感和簡潔感。因為真的,20多歲的人真的不是我們的消費群體。最後回到色彩的搭配,外觀的出彩設計來說,我覺得大環境是這樣很難改變,因為並不是我們做了一個自己覺得很好看的東西,就能像很多有名設計師一樣得到一致追捧,多數時候得到的評價是:什麼鬼。但也不是推脫說我們就是這樣,你們愛買不買。做一個好的設計師尚且很難,讓一個好的設計師再變成一個好的皮匠更是難上加難。可能也是我自己奇怪的觀點吧,我覺得手工皮具比起機器皮具來說,最大的優勢的確是皮料和手工精細度。關於手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關於設計,精衛填海吧。
先說一說「手工」。目前「手工皮具」圈裡指的純手工皮具是指不使用縫紉機,削邊機等機器製作的皮具,賣的是一個情懷跟手工的溫度。我覺得這完全是為了一個沒有賣點的作品尋找的一個賣點。手工的意義並不在於情懷跟什麼溫度,如果機器加工出來的皮具完全的超越手工皮具那麼手工皮具一定會被淘汰,手工皮具之所以還沒有被淘汰正是因為機器無法完全替代手工。而圈子裡大多數都曲解了這個概念,或者說利用這個概念當作賣點吧。
我一直支持手工跟機器的結合,手工與機器互補。機器的精準和效率是手工無法做到的,手工的靈活多變也是機器難以達到的。手工皮具的目的是為了製作出精美的皮具,無論用什麼方法。
再來簡單的說一下設計,雖然目前我也認為手工皮具圈缺設計,但並不是沒有。我曾就這個問題與圈內一些大神討論過。一般當我問到了圈子裡是不是缺設計的時候大神們都是非常肯定的告訴我缺。但當我問出,什麼是設計?什麼是好設計?怎麼定義設計的好與壞?經典是如何成為經典的?怎樣才能設計?大神們都會沉思片刻。給出的答案卻各不相同。這裡簡單的說一下題主的問題,對於手工皮具圈普遍對製作技術還處於摸索的階段,絕大多數圈子裡的人還不能純熟的掌握製作技術,連走都是剛走穩的人就不要說跳高跳遠一類的運動了。而一些技術不錯的選擇在設計上迴避也是有很多原因的,一部分是工廠裡面曾經做過的改做手工開網店,思維還是工廠那一套產量控制成本為主。一部分不懂設計按部就班的做總不會錯。還有一部分刻意迴避設計,畢竟國內現在幾乎不會有人為你的設計打板買單,白白的消耗時間精力。還有一小部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做一些自己想做的東西,這部分人里就有設計的很不錯的。總的來說還是圈子不成熟,消費者大多不認可,做手工的絕大多數很苦逼。我來說下,我的經歷應該是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的。。
一開始做的日式復刻,當時皮料並不像今天這麼豐富。馬具韁革,義大利box. haas,togo.當時能買到一般的好料子就是義大利,阿根廷植鞣革。再牛逼的就是赫爾曼橡樹鞍革。日本櫪木鞍革。再牛逼,就是馬臀革了。先說結論吧。
只有提高材料成本,降低手工和設計成本才能最大限度地"稀釋"手工成本占售價的比例。。從而在這個市場上存活下來。你的問題,其實也類似於:
為什麼牛肉麵裡面的牛肉那麼少。。我寧願多加錢,也難吃到牛肉多的牛肉麵。。這牛肉麵裡面的牛肉。就好比手工皮具裡面的手工。。
有和沒有是素麵和牛肉麵的區別。。但是牛肉加多了。。店就可能開不下去了。。你能理解這個,理解手工皮具這方面,就不難了。。
造成大家玩命燒貴料子的原因,我舉例說明。
消費者眼裡。一件手工作品價格公式是這樣的:
作品價格=90%材料價格+10%工時成本。也就是說,你告訴消費者,一個1000塊錢的長夾,900塊錢是材料。100塊錢是工錢加設計費,他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你告訴他事實是材料400。工錢加設計費600。他完全不能接受。。。好比家裝行業集體迴避設計費。
結算的時候都是結算裝修材料費用來結算。費勁心機讓設計費顯得微不足道。就是為了讓你覺得划算。。很多甚至打著免費設計的旗號來接單。說回手工皮具,一個固定的長夾版型。無論用什麼材料。工時設計成本是固定的。比方說是600
比如用義大利植鞣革製作,材料成本是200用馬臀皮,材料成本是400,雖然翻倍了。。不過整體售價只是從800,到了1000。。那麼,當你搜索到兩件商品的時候,800塊錢的義大利長夾,和1000塊錢的馬臀皮長夾,你要哪個呢?
在這個噱頭為王的市場,一般顧客一般寧願買了垃圾做工的1000元的馬臀皮長夾,也絕不會買800塊錢的極品義大利長夾。。這就導致了。。無論新手老手。都玩命地上貴料子。只買貴的不買對的。。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稀釋"手工成本占售價的比例。。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那用了貴料子,就不能設計稍微複雜點的好設計了嗎?
注意!用貴料子的動機原本就是為了降低手工成本在成品中的比重。。再多投入設計和手工,那又白瞎了。。為了降低手工成本在成品中的比重,除了提高材料成本以外,另一個重要手段就是降低手工和設計成本啦,到這我們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國內幾乎所有活下來,並且活的比較滋潤的手工匠人。全都清一色的擼皮帶的。。馬具韁革皮帶,櫪木鞍革皮帶。。馬臀皮可惜了長度不夠。要不然我保證,馬臀皮也會被擼成皮帶。。
除了擼皮帶,就是披著"極簡","性冷淡"風格外衣的簡單設計了。。這些都是這個無奈的市場逼的。。。沒辦法。投入的手工越多,你在這個市場上死的越快。。
在這個市場中,手工的意義,是盡量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讓你盡量體會到手工的魅力即可。
牛肉麵裡面的牛肉,是在盡量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讓你嘗到牛肉的味道,讓你意識到你吃的不是一碗素麵即可。。你想吃到健康美味牛肉多多的面。你只能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家人給你做,一種是你讓老闆愛上你。。起碼當你是朋友。
我對這個市場可以說是失望透頂。原來最討厭的就是擼皮帶,本是最想設計大包款式的。可是嘗試了多年,也沒辦法改變皮帶最賺錢的現狀。。
什麼時候能改變中國消費者"large and cheap".的消費觀。什麼時候這個市場才會有更多好的設計活下來。我們不是不能,只是不想。發幾個最近做的,這些都是取悅自己和朋友,不願被這操蛋的市場侮辱了。。你沒發現國產的東西都這樣嗎?
根本原因在於國產的品牌價值,消費者認知度都不高。同樣款式,材質,做工的東西,國內工匠的價格就只能是洋工匠的幾分之一。
這樣一來原創就更沒意義了,因為消費者不認可,哪怕設計得再好。所以,頂級材質,好手工,好價格,是一條好走的路。
國產始終是主打的「性價比」三個字。看了這麼多優秀前輩的答案,做為一個入坑不到倆月的24K純新人,我想說的就一句話。In China「需求決定市場,市場決定勞動」(PS:最近在看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可能觀點受其影響)但是,我認為,任何一個有遠見有獨立審美的皮具師都不會只有「手工」。況且,業內大部人都心知肚明,國內市場不會一直如此。個人愚見,大神請忽略…
現在工作忙不怎麼搞這個了。
我個人覺得皮具尤其是皮包類的,在造型上比較難創新,因為包這種東西實用性非常重要,常見的那些款式都是經過千萬考驗留下來的,它的實用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你再創新也是大同小異的,當然大一些的包可以做的文章會多一點……
我自己是學服設的,所以我覺得可以在色彩方面多作文章,花紋等方面也多打破常規,時尚度會高很多的。
下面這個是簡化並改造了卡槽,染色也做了點文章,亮點大家自己看吧,風格有種復古和未來感融合的感覺。線用了熒光黃,凸顯未來感,這樣的話容易顯得過時的手工包也可以更新潮一些。(請無視被我手賤扣的不像樣的指甲油……)
這個零錢包做的更早點,老師特別喜歡的一款……上身效果很好,鏈子可以扣在褲子上,防盜又美觀。
設計嘛,無非不就是在實用性(人性化)和美觀度兩者間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點,可以的話玩點創新。
是的!就是在本質上集體迴避.這是整體市場來決定的.因為提高設計能力的成本遠遠高於買幾套高大上的手工設備.而當設計能力達到了.手工只是實現的一個輔助手段.更高效設備的價格也不是目前國內個體所能接受的.
會做設計的不懂工藝.會工藝的不懂設計.我說的是整體行業,不是在針對個人.
設計師和匠人是本質的區別!他們的成就感的興奮點也是天差地別!我關注和實踐手工皮具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最近我針對我自己提出的這個問題做了一些思考和嘗試。我看了更多的手工作品成品和設計原型,包括國內的職人作品以及國外一些設計社區發布的作品和原型,我嘗試做一些自己的設計,我做了一個系列包括零錢包1款,錢包1款,手包1款,斜挎包2款,手拎包1款,這個系列的靈感來源於現代建築的某些結構,之所以做一個系列就是想強化這一組作品的設計風格和主題,理想的情況是未來每年推出兩個系列的設計(春夏和秋冬兩季),目前由於時間原因我還沒有去通過實際手工製作去驗證和完善我的設計。思考總結如下:
1、做設計還是做工藝(技藝)是兩條路,我個人不喜歡通過精細手工工藝的簡單堆砌實現作品,我個人覺得工藝(技藝)僅僅是最終實現的支撐手段,我探索和掌握各種技藝目的是完美支撐我的設計而不是展示我的技藝,但是我仍然欣賞和讚歎那種在工藝上簡單的極致。工藝更加自我和內在,傳承、日復一日、簡單極致等等關鍵詞是它的特徵,而設計更加外在,面向設計對象,文化、時代、風格等等關鍵詞是它的特徵。2,功能性和設計感需要平衡,我個人傾向於弱化功能性,凸顯視覺的設計感,因為我覺得對現代人來說,它作為一個配飾的價值遠遠大於做為一個容器的價值。另外,即使是功能性的設計我也不傾向於皮料的簡單縫合堆砌來實現,比如常見的錢包卡位設計,我更傾向於通過精巧有趣的設計實現某種功能性。3,還需要手工嗎?基於上述兩點,我選擇了設計,那麼需要手工實現嗎?我覺得機器是一種標準化的重複,標準化、重複必然是無法支撐個性化的設計的,機器更適合大工作量的功能堆砌類的實現,對於我傾向的精巧有趣的功能性和視覺的設計感手工是不可替代的。我做的這個系列的設計也體現了這一點。4、如何生存?它畢竟不是藝術品,所以從投入產出的角度,有個生存問題。提到生存,就必然提到土壤,即所謂的市場。對於沒有任何商業支撐的獨立職人或設計師而言首要的問題是生存,生存不下去再好的工藝和設計都是空談。關於這一點,我會自己親身去驗證一下這塊土壤到底能不能讓我的設計存活。先寫這麼多吧。看了以上做的皮包產品,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現在手工皮具定製這一塊,是一塊很大的市場,需要慢慢完善。如果需溝通http://www.gz-hongfeng.com 到這上面找我。
因為你想用一般皮具的錢買一個定製款。首先本來這個就是相對小眾的商品,大家都需要生活,其次,重新設計一個版,需要花費很多精力,玩手工的產量少,資金少一般,要做到你的要求,需要購買很多種不同顏色質感的皮料,還要設計,還有人工各種,其中設計錯一點或者練手都要耗掉不少錢,最後出來成品還不一定能賣出去,那之前花費的錢怎麼回來?有幾個消費者能支付那麼昂貴的價格?而且在中國這種地方,花那麼大心思弄出來的,分分鐘被人抄襲,按照你設計好的弄一個出來不難啊,這些成本和風險都是要考慮的,而不只是只有情懷和一味的追求與眾不同。
推薦閱讀:
※你怎麼理解交互設計?
※如何創造和設定一個架空世界?
※為什麼美國的馬桶圈大多設計成前方有缺口狀?
※數據可視化的發展前景、商業/職業前景?
※怎麼評價 Adobe 的 Source Code Pro 這個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