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之後的十年,無錫能成為什麼樣子?

在無錫半年,看到了這個城市的繁榮,也看到了一些這個城市的落魄。

和蘇州比現在還不能用望塵莫及來形容,以後呢?

無錫是和常州一個量級來較量了么?

南京和蘇州一省雙星之後,是否還有無錫的地位呀?

不可否認,無錫這兩年發展的的確中規中矩,最近政策照顧的城市在大舉吞併、造城。

無錫,是否會和南京蘇州比掉隊呢?


我不討厭or排斥南京,這個要說清楚。

先放最近各地政府新年掛第一張成績單的集中啟動項目數量和金額。

南京2017年度投資4293億元,計劃當年完成2242億元。

蘇州年度投資2131億元,計劃當年完成593億元。

無錫年度計劃投資1586億元,計劃當年完成511億元。

常州年度計劃投資1008億元,計劃當年完成金額不詳。

再講一個數據,關於各二線城市2017-2019年新增土地供應面積的,記憶比較模糊了,我就講一下結論:無錫未來3年總計規劃新增土地供應540公頃,相當於年均新增建成區面積1.8平方公里。南京的數值我忘了,年均應該在1000公頃以上。

這兩個數據擺出來雖然不能說有多準確,特別是第一個項目的金額都是有水分的大家都懂,但是不影響做橫向比較。特別是相對較精確的當年計劃投資金額來講,南京已經超過蘇錫常之和。反而蘇州相對無錫並沒有太大優勢,尤其還是在無錫因為阿姨治下失去了五年的情況下。

這就是我近年來的觀點,江蘇省正在這一波全國各地掀起的省會經濟大潮中,不可避免的走向省會一家獨大。蘇州無錫只會走向塵埃。

就城市本身而言,南京相對蘇錫確實擁有著很多優勢:區位,市區面積和市區人口,科教文衛資源,都可以說是碾壓。蘇州雖然總量唬人,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是因為兄弟多了好打架的緣故。哪怕算上新併入的吳江,蘇州市區GDP,人口,面積依然不如南京甚至很多其他省會,無錫更是如是。這是蘇錫經濟強而市不強的根本原因。

接下來的路只會更加難走。一方面,省會們靠著政策優勢開始正大光明的開外掛,從基建到經濟項目全部擁有第一順位,比方說這兩年開始開掛的南京地鐵建設。另一方面,蘇錫的出路也只限於向下轄縣級市進一步靠攏,加快市縣一體化建設,但是囿於自身體量,尤其是土地面積上的劣勢,這種一體化畢竟有些力不從心。拿無錫本身來講,市區僅僅1643.88平方公里,其中還包含太湖水域和丘陵這類不可利用的面積。市區土地開發強度早就已經超過30%,已經站在了開發紅線的面前。蘇州情況還好一些,併入吳江之後有一些新的空間,但是相比南京全縣市納入市區的6600平方公里還是存在著倍數的差距-----這是城市發展空間的倍數差距。縣市一體化對於蘇錫來說另外一大困難在於,無錫的江陰宜興,蘇州的太倉張家港常熟崑山都很難被市區納入,下轄縣市的離心更壓縮了蘇錫城市發展空間的可能性。最後一個方面,蘇錫常實在太過接近了,各自都沒有輻射腹地,目前的蘇錫常都市圈又獨 立主義盛行,各自畫地為牢互不相通(即使目前的市區真的已經快要接壤了),又把抱團取暖這條路堵死了,而且目測十年之內很難有改觀,因為蘇州的重點在西南部的蘇州太湖新城,無錫則在太湖北岸無錫正南的無錫太湖新城,常州更是剛並了金壇,向西伸手也是當務之急。以上是傳統地緣角度的結論。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講,南京作為省會,特別是安徽省兼任省會,服務業有著先天優勢。製造業方面南京也在迎頭趕上,比如紫竹和台積電。蘇州比無錫好一些,但因為上海就在枕邊,服務業的空間也非常有限。製造業來講,蘇州太過依賴外資經濟的負面效應已經開始凸顯,比如蘇州希捷。更要命的是蘇州的房價。無錫本身前些年產業轉型比較失敗,近兩年雖然有所起色,但是因為外部需求關係尚不明朗,製造業本身是否能夠轉春還是很難說。

無錫蘇州本身不缺乏好企業,無論是民營,國企還是外資,都有很拿的出手的品牌,但是畢竟製造業城市的定位在,普通地級市的政治面貌在,互聯網和金融的紅利於我們來說意義不大,製造業的寒冬還沒有過去,能指望的也就是智能製造,生物醫藥這種大家都搶的香餑餑。畢竟國內的錢都在房地產互聯網和股市裡面轉著圈,自身優勢的傳統製造業有沒有機會升級轉型大發展還很難說。

反正不是現在。


我是無錫人,從小對這座城市有著深厚的感情,再加上我自己的專業因素,對於這座城市的發展也是十分關注。

現在的無錫已經遠遠比不上百年前的無錫城了,那時其實就是個縣,但是對中華民國的經濟影響是巨大的,在棉紗、麵粉等領域基本是相對壟斷全國市場,大量的今天還知名、還活躍的企業家湧現,像榮氏家族、錢氏家族等,當時上海已經成為了大都市,但上海的很多老闆追根溯源其實都是無錫老闆,這與上海的崛起和蘇州的衰落有很大的聯繫,太平天國起義起到了很大的推動力,後來這批人很多去了香港,給香港也帶來了很多的助力。

之後一直到八十年代,無錫又一次耀眼全國,因為抓住了外資經濟的機會,和蘇州一起發力,再加上鄉鎮企業的發展,在那個年代,無錫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明星城市。甚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能夠力壓蘇州,穩坐江蘇省老大的位置。

無錫的衰敗開始於一場環境危機,這應該是那時的全國很早的因為環境問題引起的事件,太湖藍藻爆發,甚至驚動了溫家寶,親自來無錫解決這件事情。於次年開始,無錫就開始提出騰籠換鳥,也就是已經被抓的楊衛澤的主政口號,大量的高污染工廠關停和外遷,基本現在南通等地區的工廠就是當時遷過去的,比如原來的雪浪軋鋼廠, 這其實在現在看來是全國範圍內非常早的產業結構轉型了,但是由此帶來的危機就是無錫市經濟的近十年的疲軟,我們可以笑稱「失去的十年」,因為無錫市從性質和傳統上來說,就是一個新興工業城市,與實業聯繫緊密,那麼當時楊衛澤手裡騰籠換鳥之後怎麼解決空廠房的問題呢,其實我個人並沒有感受到太多,現在看來可能都是用來發展服務業了,當然其中還有關於尚德的發跡史和衰落史,這個無錫市想要確立的產業龍頭的崩裂又把無錫向深淵推了一把,再說回楊衛澤,楊衛澤有個外號,叫楊拆遷,可能是因為交通部門出身,特別喜歡造橋修路,在蘇州無錫包括後來的南京都是這樣,造了很多的橋和高架,花費了大量的錢,給無錫市帶來了很大的財政負擔,但是如何評價?我還是覺得,楊衛澤對於無錫市的城建的貢獻是巨大的,現在無錫市民能夠享受快捷的出行,就是因為他當年的規劃。但是這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掌握不好平衡就會出事情,大量的工廠的淘汰加上大量的基建就造成了無錫的經濟增速的逐年下滑。再加上持續的政治動蕩,市委書記如走馬觀花式的換人,導致政策銜接的極其不穩定性。特別是黃阿姨(此人主政風格很有特點,基本不干事,可以參見其幾任市委書記之職)來了之後,以維穩為口號,幾年內城市建設和發展都沒有作為,基本處於停滯狀態,進一步導致原本就吸資乏力的無錫更加衰落。

現任的李小敏在無錫市民的反響中做得還是很受認可的,他依託楊衛澤打下的基礎,摒棄了服務業為主的路子(人口少,面積小,政策偏向少,周圍強市環繞,註定在服務業上開不出花),重新拾起了新興工業城市的招牌,並且不是退回高污染的發展路徑,而是謀求更加尖端的工業產業發展,在努力之下,吸引了大量的資本進入無錫,終於在2016年無錫的經濟呈現出回暖的跡象。

但是由於國際形勢的影響,無錫的外資狀況還是受到很大的考驗的,發達國家為了解決產業空洞化的問題,再加上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甚至可以說由於周邊國家人口基數的猛力增長,我們已經沒有人口紅利了),開始紛紛回遷企業,那麼作為相當依賴外資的無錫來說,這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當然,無錫市的經濟呈現出的是國有、外資、民資三分天下的狀況,另外兩部份的強勢回暖可能能夠拉住一些。這個看蘇州的話就比較危險,其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外資,目前已經顯現出經濟疲軟的狀態。

總之,即使現在的經濟回暖,無錫面臨的問題還是很大的,接下來就是看2016年的大量的投資能不能起到效果並且鞏固回暖的基礎,這樣我想對於這所城市來說才能走過這場持續十年的陰霾。

-----------------------------------------------分隔符------------------------------------------------------------------

前段時間很關注2017年一季度無錫的經濟狀況,結果出來後發現和宣傳中的無錫差別很大,所以閑來無事做了一些圖表,是無錫和蘇州近幾年的名義GDP增速表。大家可以看看,在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的情況下,名義增速對於城市經濟發展樣貌的參考價值還是很重要的。

--------------------------------------分隔符---------------------------------------------------------------------------

2017年9月26日市委副書記徐劼最新的關於無錫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說明↑


自來水,只說一點,十年之後,無錫的交通,環境,安保將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無錫一直充當著試驗田的角色,國家為什麼選無錫而不是其他城市,第一經濟發達,人均儲備較高,第二城市規模較小,不會影響全局,第三船小好調頭,容易看見效果。為何無錫這些年引進外資不如蘇州,還大量搬遷一些重污染,高能耗,勞動密集型企業,如果不是國家覺得無錫有這個承受能力,根本不可能讓無錫先轉型,無錫未來的關鍵詞就是物聯網,將成為國內的典型示範城市,就說道路交通,公交系統,其實早就應用了,所以無錫是國內唯一的幾個不堵的城市。

10年後的無錫可能依然是個小城市,但是從財富,宜居,科教,商貿等幾個方面來說肯定是名列前茅,我們比別人更早的經歷了轉型之痛,但是我們也必然比別人更早的享受轉型的成果


謝邀,十年後無錫會變成我的家,我,我爸爸媽媽都不是無錫人,我老公的家在無錫,我16年6月嫁過來了,我們家裡就我一個孩子,爸媽為了照顧我,也為了我以後的生活在無錫買了房子,他們不得不兩個城市來回跑………覺得自己讓他們操了太多心,讓他們為了我背井離鄉。

我不知道無錫在宏觀上十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只能說無錫十年後會是我生根發芽的地方


東常州不會是西蘇州。


無錫幾乎是最有潛力的價值窪地,時間拉長到10年的話,無錫會重新定義宜居城市。

原因是:蘇南只有鎮江常州無錫三個地方是普通北方人可以買得起的地方了,兩頭的南京蘇州根本沒有機會入場。

無錫這個城市最大的特點就是,房子太多了。商品房價格高,安置房價格低。但是無錫本地的三百多萬本地人,還偏偏看不上安置房。這種,對房子以及房價分裂的看法,幾乎全中國找不到第二個。

如果你想離開你在北方的老家,如果你想帶著自己的父母去一個溫度不那麼冷的地方居住,無錫是你能找到的幾乎性價比最高的目的地。

無錫的安置房很便宜,你要知道,這裡是無錫。

這裡不是邢台,邯鄲,衡水;不是棗莊,濰坊,聊城;不是連雲港,宿遷,蚌埠!這裡是無錫,這裡是蘇南,這裡冬天的溫度基本不會積雪,這裡有地鐵,這裡有機場和高鐵,這裡有很多高架橋,這裡有濕地公園,有江南大學,有太湖。這些還不夠嗎?這裡房價這麼便宜,安置房只需要6000到8000一平米,你算算你老家的房子要多少錢一平米?

補充一下我對於無錫本土網上言論的看法:

在此安利一個無錫本地的論壇,東林。我常常上去看帖子,我感覺無錫本地人有一些缺點:身在福中不知福,而且習慣性的小國寡民,把無錫說的一無是處。

在一些無錫人眼中,無錫就應該是一個超級小而精緻的城市,而烏龜殼以外的地方,住的都是蘇北人和民工。無錫本地人眼中都是無錫的缺點。

無錫人,麻煩你們清醒一下好不好?

無錫的機場,高鐵車站,高速公路,市級道路,地鐵,蠡湖附近的公園,各種濕地公園,麻煩你們這些無錫的祖宗算算,無錫市政府為這些公共設施花了多少錢?

無錫不是直轄市好不好?不是省會好不好?你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謝邀,江蘇人然而最近幾年都不在江蘇,但是自己平時還是比較關注各地的城市發展,簡單聊聊,說的不對的歡迎知友指正。

所謂的南京和蘇州醫生雙星我並不認同,雖然南京的GDP比蘇州低,但是南京最近幾年復甦勢頭明顯,以後南京是江蘇的未來。隨著中國製造業的產業升級和部分向蘇北轉移,蘇州可能不會有現在這麼耀眼。

以後蘇州和無錫應該是一個水平線上的,所以無錫並不會掉隊。


無錫未來10年的走向,和這屆GOV能不能從「新常態」迅速走出來牢牢相關。所以誰都不敢說無錫10年以後什麼樣。

隨著毛楊的落馬,無錫還沒從轉型失敗後的低谷走出來,重工業搬離,製造業撤退,新興產業根基不穩,原本的最宜居城市也隨著16年房價的高企幸福感降低。

總體看衰。


第四次被邀請,不是無錫人,很喜歡無錫,超級想去的那種,很想,很想。。。

各種新聞,近幾年無錫發展,特別是經濟上面明顯慢下來,好像是轉型升級帶來的陣痛啊。不過,沒關係啊,無錫經濟很有活力的啊。

不地域黑,無錫、還有常州 與南京、蘇州相比,人口方面,簡直相差2倍多啊,面積也小很多啊。

常州、無錫本來是一家:常州府 。1983年,行政區域重新劃分,人為劃分成常州、無錫。比較奇葩的是,宜興市居然在邊界上和無錫市沒有接壤,中間隔了常州。宜興完完全全脫離了無錫市啊,(宜興人:WTF,特喵的,什麼鬼,我們到底是哪裡人啊,一臉懵逼)。再看常州、無錫的地圖,形狀相當的扭曲啊。合在一起,就好看多了啊

假如,當然了沒有假如,常州無錫重新合併成老常州,就不用活在南京和蘇州的陰影之下了啊。

ps:2015年,在無錫呆了半個月,明顯感到 無錫地鐵好像有點髒的樣子,不是指地鐵,而是指的是地鐵出入口。

last but not least :我愛無錫!


無錫崛起源於太平天國炸毀了常州在蘇南的物資集散中心,日本人侵華,常州的有錢人都逃到無錫。說白了無錫就是發了戰爭財。你無錫南邊一灘水,西邊常州,東邊蘇州,北邊江陰,說白了就是困縣。所以歷來就是兵家無人要之地。所以屢屢倖免。無錫兩千多年來就是常州的一個縣。真正的常州是武進+無錫+江陰+宜興+靖江。靖江本來是江陰在長江中的一塊沙地,因為泥沙堆積最後與北岸相連。無錫83年朝里有人,硬生生搶了不接壤的宜興。所以才有這種奇葩規劃。後來拆東牆補西牆,給了常州金壇和溧陽。金壇和溧陽本來是鎮江的。南京又給了鎮江句容。所以巴掌大的江南居然有5個地級市,還有一塊巨大的飛地宜興。

本身無錫的崛起就是偶然。加上中央有人,硬生生搶了本來同級的江陰和不接壤的宜興。可是不接壤出了數字加上去好看,沒有任何用。說白了無錫已經到頭了,因為沒有腹地。

無錫縣的規模會慢慢被武進縣超越,然後就像公元13-15世紀一樣,重新回去做縣。

12-16世紀武進縣無錫縣人口曲線

數據來源武進陽湖縣誌。

元庚寅1350年 晉陵縣 戶 三萬五千一百五十口35150 二十五萬七千一十八人257018

武進縣 戶 二萬一千七百二十八口 21728一十萬九千一十 109011錄事司戶 五千八百五十七口 5857二萬七千四十 27040

明洪武十年 1376 戶四萬二千七百六十一口 42761一十七萬八千一十三 178013

二十四年 1391 戶四萬六千九百二十七口 46927二十三萬六千七百四十六 236746

永樂十年 1412戶五萬二千四十口 52040二十九萬六千一十三 296013

宣德十年 1435戶五萬四千三百九十四口 54394二十六萬一千二百八十四 261284

天順七年 1463戶五萬九千七百口 59700二十六萬四千五十 264050

成化十八年 1482戶六萬六千二百八十五口 66285二十七萬一千四百六十二 271462

宏治十五年 1502戶六萬六千九百八十二口 66982二十七萬八千九百八十七 278987

正德七年 1512戶六萬七千七百七十二口 67772二十九萬四千二百六十二 294262

嘉靖元年至四十年 冊毀

嘉靖四十一年 1562戶六萬七千八十八口 67088四十六萬貳仟捌佰五十九 462859

隆慶六年 1572戶六萬七千八十八口 67088四十六萬五千七百七十一 465771

萬曆十一年 1583戶六萬七千八十八口 67088四十六萬二千八百三十九462839

順治二年 1645武進縣 人丁 十四萬七千七百三十 147730

無錫金匱縣誌

宋 淳佑 1250年左右戶 三萬七千九百十六口 37916二十三萬五百六十八 230568

元 戶 1350七萬二千一百六十二口 72162三十五萬五千七百五十四 355754

明洪武十年 1376戶 三萬三千三百九十八口 33398 一十三萬八千五十六 138056

二十四年 1391戶三萬四千四百八十九口 一十七萬七千八百一十五 177815

永樂十年 1412戶三萬九千八百二十九口 39829二十一萬八千七百八十九 218789

永樂二十年 1422戶四萬一千二百一十一口 41211二十萬一千三十一 201031

宣德十年 1435戶四萬五千三百七十八口 45378二十一萬七千六百九十五217695

正統七年 1442戶四萬五千五百二十八口 45528二十二萬六千五百七 226572

景泰三年 1452戶四萬八千二百四十五口 48245 二十五萬一千九百二 251902

天順七年 1463戶四萬九千一百七十五口 49175二十五萬四千二百六 254206

成化八年 1472戶五萬三千五百十二口 53512二十六萬二千二百二十一262221

成化十八年 1482戶五萬七千二十一口 57021二十七萬六千四百八十九276489

宏治五年 1492戶五萬七千一百七十一口 57171二十七萬玖仟八百一十一279811

宏治十五年 1502戶五萬七千七百七十一口 57771二十七萬玖仟八百一十一 279811

正德七年 1512戶五萬七千四百五十三口 57453二十八萬三千五百二十一283521

嘉靖元年 1522戶五萬七千三百六十二口 57362二十五萬三千六百七257607

萬曆二十一年 1593戶五萬七千三百六十二口 57362二十八萬七千一百四十八287148

萬曆四十一年 1613戶五萬九千一百七十五口 59175二十五萬三千六百七253607

天啟三年 1623戶五萬九千一百二口 59120二十五萬三千六百二253602

崇禎六年1633 戶五萬八千九百二口 58902二十五萬三千六百九253609

順治二年 1645人丁 十三萬五千三百八丁135308

由圖可見,每當戰亂來臨,社會動蕩,就會有大量人口湧向無錫。從人口看,好像無錫迎來了發展飛躍。比如

無錫

宋 淳佑 1250年左右戶 三萬七千九百十六口 37916二十三萬五百六十八 230568

元 戶 1350七萬二千一百六十二口 72162三十五萬五千七百五十四 355754

但是當社會安定,武進縣規模就會緩慢超過無錫。當今就處在這樣一個緩慢的過程中。

在相對安定的15世紀,武進:無錫都是大約2:1的規模。在宋元,明清交替之際無錫相對於武進都迎來了人口的增長。戰爭對於武進的破壞遠大於無錫。這也是無錫本身處於大都會之間的地理位置決定的。但到了和平時代,無錫的地理缺陷就暴露無遺。就是規模小,處於大市之間。


也不知道是誰點的邀請,無錫在全國來說屬於三線城市,不要總是看GDP那是政績工程。

要說這未來三十年市長都不一定敢發表啥意見,所以以下言論屬於半吹牛逼,就當笑笑。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產業向中西部轉移,東南沿海外來人口逐步向中西部轉移。鬼城現象變的常態化,早期大量投資的綜合體將面臨倒閉,大量小區因為長期無法出售面臨一次沒人居住就要拆遷。

互聯網創業這個詞不再是熱門,東南沿海新興產業開始規模化產業化,年輕人找工作將越來越困難。

無錫未來30年恐怕會被現在過剩的地產行業,以及沒有良好的創業扶持環境拖累,逐步沒落,變的毫無生機。

希望在無錫打拚的人,以及本地土著,要重視實體產業,市場變化也受國際大環境影響,經濟發展也有歷史規律可尋。

以上比較悲觀,純屬吹牛逼。


為什麼會認為無錫掉隊,也太不了解蘇南的情況了。

蘇州更大,但是無錫更強。無錫是蘇錫常都市圈的中心。

2015年數據:

蘇州市人口:549萬 蘇州市GDP:6051億 人均GDP:11.02萬元

無錫市人口:362萬 無錫市GDP:4352億 人均GDP:12.02萬元

無錫市區人均GDP高於蘇州市區。

蘇州地區人口1060萬

無錫地區人口650萬

中國企業500強:無錫有13家 蘇州有11家

旅遊總收入:無錫是1389億元 人均2.13萬元 蘇州是1884億元 人均:1.77萬元

蘇州只是表面風光,日子也不是那麼好過,外資經濟6成左右,房價2萬左右,看來外資撤離還會加速。蘇州有4個縣級市,崑山和太倉快被吸入上海了,無錫的錫東新城拉近了與常熟的距離,阻隔了張家港和蘇州市區的交流,蘇州的區位優勢會輸給無錫。蘇州唯一的LV店鋪也關門了,商家讓蘇州人去附近的城市無錫或上海購買LV。

蘇州和無錫是兄弟城市,高度相似的2個城市。個頭較小的無錫市處處跟大塊頭蘇州比拼,無錫確實很努力,結果讓無錫變得越來越強。曾經只是常州府一個小縣城的無錫,今天的綜合實力大大超越了老主子常州,無錫一路打拚過來,蘇南最強的就是無錫,絕對不會掉隊的。


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各種要素都在向中心城市集聚,周邊城市是被持續吸血。疊加東部地區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可以說蘇南最好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而且我覺得一個城市的未來是看這座城市能否持續的吸引外來的冒險者,目前來看蘇南地區已經喪失了當年民族工商業崛起時的拼勁了


蘇州人幾年前去過無錫的表示,無錫正在建造地鐵12號線,蘇州有的無錫有,無錫有的蘇州也有。

蘇州未來會和無錫周邊城市的交通互相連通,包括地鐵換乘和公交線路等等。 所以未來大家去江浙滬旅遊更方便了,乘火車就像城際巴士車一樣。


謝邀!來無錫工作七個年頭了,矯正了一千多副牙齒,從3歲到53歲,換來的是整齊的牙齒和燦爛的笑容,滿滿的成就感。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新無錫人。希望無錫越來越好 ,GDP重回前十。


無錫,我比較有發言權。在無錫住了十年,大學在無錫上的。

無錫這幾年的確比較艱難,07年來無錫的,那時候無錫還是很熱鬧的,也是建設大躍進的時候。

無錫的問題在於工資低、人才少、難以吸引留住人才。

但是無錫是個很適合居住生活的地方,物價不高、房價不貴,壓力也不大,生活設施便利。

13年去了上海工作,身邊有不少人在問我無錫的房價。

當上海拋棄了很多年輕人的時候,希望無錫能夠接納下來。


記得前年有一次去上海。。。一位回國創業的醫學界大牛!!家裡子女全在美國不願意回來了!而他仍然想回來創業!不論他是想賺錢還是為國內醫藥學研發貢獻力量!但他至少帶著一身本事回來了!他就在談到創業的門檻問題。

現在上海已經發展的規模很大了!導致上海的胃口很大!一些中型企業都已經看不上了!只想拉攏那些巨無霸似的大型企業來滬!所以在上海,像那種小微型企業發展很困難了。不知道南京那邊是不是也這樣?因為個人覺得南京作為副省級城市,輻射江蘇大半和安徽。其影響力可見一斑。而且先在城市之間攀比都追求高大上!!都喜歡大型企業。個人覺得無錫可以重點拉好小微企業!大中企業滬寧都在搶!無錫的政策和地域已經在慢慢爭不過南京了。做好一百個小微企的落地,比和滬寧爭得頭破血流搶一個大企業要強得多。當然我也不是說不要搶大企業,而是當政策爭不過滬寧的時候,就不要再去浪費資源了。好好踏踏實實的做好本地企業。而且無錫本地很多看著不大的企業,確是行業內的高精尖!看著不大的廠,一年產值確實好幾千萬甚至幾個億!

吹就吹到這了!!祝無錫越來越好!!!


準備去無錫定居,希望無錫越來越好。

去無錫的原因:有山、有水,能工作能生活。濱湖區市明中心周邊,兩個濕地公園,一個金匱公園,我的最愛。


瀉藥。我上次去無錫是06年,距離如今的16正好是十年前。雖然回答不了十年後無錫的樣子,但是可以說說我上次去無錫的樣子。

06年一月吧大概,放寒假,去江陰一中集訓足球一個禮拜。沒怎麼出學校,但是我至今印象深刻:每天三餐自助(雖然是食堂,而且只有隊里的連工作人員一起不超過五十人,但是菜色很全,很豐盛),每天發兩次水果點心(好像是一人一天兩斤還是三斤),洗兩次澡,只訓練一個禮拜都要發鞋子和衣服(當時是為江蘇女足選隊員,全程免費),我當時覺得訓練一點都不辛苦,生活待遇真是太好了,感覺無錫真是太有錢了(一個小孩子樸素的世界觀)。結束的那天晚上回南京,坐的大巴,無錫的車站跟別的地方沒有不同,室外的角落裡也是尿騷味。

以上。


無錫單獨掉隊是不太可能的,前幾年經濟的萎靡主要還是政治動蕩。但是我們要說的不是說不掉隊就行了,而是要開疆拓土,目前來看,還是有疑慮的,我個人覺得蘇錫常三地必須推進一體化,才不會被滬寧杭三大中心城市擠壓發展空間。這不是無錫一地的事情,是蘇南三市共同的發展概念。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復旦交大的名氣和影響力始終比不上清華北大?

TAG:二線城市 | 江蘇 | 無錫 | 城市發展 | 江浙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