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韓語和日語中有不少漢字詞音讀收尾時都會有「k」音?
比如日語中的「石」發「せき」(seki)而不是「せい」(sei),「式」發「しき」(shiki)而不是「し」(shi),「國」發「こく」「ごく」(koku)(goku)而不是「こう」「ごう」(kō)(gō),「徳」發「とく」(toku)而不是「とう」(tō),「克」發「こく」(koku)而不是「こう」(kō),「劃」發「かく」(kaku)而不是「か」(ka),再比如「薄」發「はく」(haku),「沢」發「たく」(taku),「陸」發「りく」(riku)等等
再比如韓語里的「?」發「guk」而不是「gul」,「?」發「chik」而不是「chi」, 「?」發「teuk」而不是「teul」,「?」發「yeok」而不是「yeo」等請問這是為什麼?
石 せき sek
式 しき sik國 こく gwok徳 とく dak克 こく hak
劃 かく waak薄 はく bok沢 たく zaak陸 りく luk第三列是粵語里相應字的發音,都含有入音韻尾,日語引入漢字時漢語(指通用古漢語)是存在入音的,所以對入音字採取+き(いえ段)或+く(其他段)的方法來引入。至於為什麼要用一個音節來表示一個很弱的入音,我覺得主要是日語音節過少的緣故,如果不加以區分會使得同音字詞過多。
至於韓語,韓語本身就有-p -t -k韻尾,引入漢字時保留入音就很自然了。因為這些漢字本來就是 -k 尾的。
古漢語入聲字的遺留現象,今南部許多方言還保留有。入聲尾有-p -t -k三個,分別對應韓語-b(p) -l -g(k),日語的-pu(今變成u) -tsu/chi -ku/ki。
簡單的說呢就是古漢語傳過去的時候,本來有一些字就有輔音結尾。這種結尾呢就叫做入聲
大家說的很好。補充一點,
日語里的こく是「國」字本身的音讀音,讀ごく的時候是因為前面的「中」字在漢語里是後鼻音,發音結尾有個g。
這一點可謂是妙不可言其樂無窮o(`ω′ )o漢字傳入日本的時候,中國處在中古漢語時期(南北朝至隋唐),因此,日語漢字發音的依據主要應當是漢語中漢字的中古音。漢語語音從中古音到近古音演化過程中有這麼幾個基本的規律:平分陰陽(平聲字分化出陰平和陽平),濁上歸去(全濁上聲字變為去聲),入派三聲(帶有p t k尾音的漢字不再帶有 p t k,聲調上併入其他三聲,也可理解為入派四聲)。入聲是什麼,這個問題應該在其他答主處有。語音的變遷是十分自然的現象,尤其是在古代中國,地域遼闊而有眾多的方言;政治中心的變化帶來的官方語音的變化;沒有錄音工具,語音幾乎完全依靠口耳相傳;尚且,簡化是語音發展的規律(古語總比現代語拗口),這都促成了中古音到近古音,近古音到現代音的演變。題主提出了這個問題,大概是由於不了解漢語的語音始終在演變,或者不了解對日語漢字依據是古音而非今音。
漢語古今大不同,普通話中入聲徹底滅絕,那為何日語順著趨勢簡化發音,去掉在我們中國人看來有些奇怪且多餘的kuく kiき chiち tsuつ這些小尾巴呢。用我曾經瀏覽過的某個問題下某個答主的話來說,日語是一種"先天殘疾"的語言,這並非貶低日語,而是形象地闡述"日語語音過於簡單"這一事實,相比之下中古漢語的聲母、韻母多得可怕,而且有聲調,日語語音太過簡單,可用的讀音太少,只能大致模仿漢語中古音而絕不可能高度一致,許多在漢語中有所區別的字在日語中變成了同音字。日語漢字音讀詞語一旦簡化過頭就會出現大量同音詞,在口語交流中同音詞常常會導致誤解,雖然日語漢字音存在簡化現象,但不宜再有更激進的簡化(實際上日語的同音詞已經很坑了,比如"科學"與"化學"同音,"高速"「光速」同音......不僅音讀同音詞多,訓讀同音詞也數不盡,不結合語境就難以分辨)。
值得一提的是,而今,南方方言中仍有許多方言保留了入聲(不能否認,南方方言的語音普遍比北方方言複雜,P.S.四川方言屬於北方方言),但很多方言使用者並不知道自己的母語是帶有入聲的。而且,入聲有三種,即便已經認識到了入聲的存在,也未必能區分一個入聲字屬於p t k 中的哪一類(入聲p比較好辨識,但t和k就真的難聽出來區別了)。推薦閱讀:
※有些日語歌詞為什麼要寫一個詞卻特別用假名標註唱成另一個詞?
※歷史上日語的語音變化為什麼不是很大?
※日語中「你」有多少種說法?
※有沒有好用的日語詞典手機軟體?
※為什麼日語里不愛用代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