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到底能不能實現普惠金融?

互聯網金融


就當在寫一個自己思考的問題了:

前段時間看不少互聯網金融項目,都提到了一個問題就是,中國有幾億人享受不到很好的金融服務,有些創業者還拿出了宇宙行舉栗子,宇宙行全國大約有近3萬家網點,每個網點服務存款在30萬以上的高凈值客戶的客戶經理大約有2-3人,每個客戶經理大約要服務100人甚至更多,那麼,很多的高凈值用戶實際上等於是沒有服務的,這還是財富管理負債端,在資產端,能夠獲得金融服務的用戶更是少之又少,在這個背景下,互聯網金融在金融行業的傳統的銀行的資產,負債,中間業務上都有很大的創新空間。

什麼是普惠金融呢?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始用於聯合國2005年宣傳小額信貸年時,後被聯合國和世界銀行大力推行。能有效、全方位地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

互聯網金融,到底能不能實現普惠金融,互聯網金融現在到底在幹什麼?

簡單整理了一下互聯網金融2015年11月目前的情況(個人整理,歡迎補充):

如圖,互聯網金融的基礎設施是支付,徵信和系統服務。在此之上,發展了很多的業務模式,現階段互聯網金融在資產製造,資產管理,財富管理,以及基礎設施領域都有大量的項目湧現,(不能再詳細往下寫項目了,再往下寫就要暴露我是誰了XD),就筆者目前所接觸的項目來看,互金的項目大部分還只是在改變傳統金融行業交易結構的階段。

在線上資產製造方面,消費金融領域,在一些信貸結合場景的領域,已經有一批大互聯網公司做出了很多的嘗試,在線上製造資產,放貸。但是傳統信貸的規模在金融行業的資產佔比,本身,就是偏少的。而且,目前這些線上製造資產的公司,絕大多數都是放貸給粘性比較高,數據結構化,都是平台深度的用戶,基本上都是跑完自己風控模型以及傳統評分卡模型在自己前5%的用戶里挑選一批用戶去實驗性的測試放貸,然後輔助地理位置信息,社交關係,電商數據,快遞地址等融入評分模型輔助授信,同時解決貸後失聯這個傳統銀行業頭痛的問題。

未來,有幾個方向值得思考:1、去擔保的情況下是否能夠控制風險,因為擔保行業並沒有消除火或者降低風險,而是轉移了風險。2、抵押的方式是否會被互聯網金融大數據授信的方式替代,風險定價有新的方法和思路。同時如果用抵押仍然存在,車輛,房產,金融資產等一些已經有明確線下可登記轉讓管理部門的資產是否可以在線上快速完成流轉。比如線上辦抵押。3、如果某類平台鏈接足夠多的社會基本單元「人」。同時掌握更多「人」的結構化信息,是否可能改變傳統金融的授信方式,完成一個新的授信模型。

當然,這一切還是故事,成功與否,取決於數據的真實性,由於不同場景需要不同的模型,計算量之大,需要整合的資源之多,單一企業無法承擔,比如徵信行業提到的大學生市場,提到的大學畢業的前四年後二年,在傳統金融機構由於沒有個人徵信記錄是無法獲得金融服務的(但是目前市場的一些給大學生做消費金融的項目也很容易受到政策監管的衝擊,畢竟學生沒有收入),更多的資金來自於家庭的支持,還有很多沒有在徵信系統有記錄卻需要金融服務的農民,個體,以及不同的群體,都無法獲得服務,而現在的互聯網金融,實際上在更銀行搶客戶群體,並沒有真正的去做普惠金融,沒有真正的去服務有能力接受金融服務但是金融行業沒有服務到的群體。

再到中小企業層面,由於沒有資產,就沒有辦法被傳統金融企業「風險定價」,這個風險定價是打引號的,為什麼,因為強擔保強抵押模式下,銀行根本不需要什麼風險定價技術,只需要資產估值能力和資產處置能力,在一個沒有「風險定價」的體系里,自然要求沒有違約和剛性兌付。

因此,筆者認為,互聯網金融現階段,是沒法實現普惠金融的,但是,隨著未來個人徵信和企業徵信的完善,系統資料庫的不斷整合,支付這樣的業務不斷發展,互聯網金融一定會實現普惠金融的目的,服務現在金融行業無法服務的客戶群體。


普惠這事情,只有靠國家、國企、政府。市場都是很現實的,沒有好處,憑什麼普惠你。資本、金融,一旦恢復市場本性,只會嫌貧愛富。

但是,現在國企員工、公務員離職多,入職難度越來越容易,年輕人都不大願意入職當公務員。國企吸引力也大大降低,只靠著那一幫子暮氣沉沉的前輩們,誰能用熱情來實踐普惠金融?

互聯網金融,本質是提高金融的效率,將更多優質資源給挖掘出來,幫助優質客戶資源實現自己的價值。

可普惠金融,是扶貧扶弱,本質上就對金融機構沒什麼實質上的好處。

這兩件不搭邊的事情,搭配在一起,本來就不靠譜。

要普惠金融,還得靠國家,靠國企。四大行雖然服務不好,但是總會有人給弱勢群體服務,真正地做好普惠金融。

互聯網金融企業,那可是要盈利的,虧本或者沒有利潤的買賣,誰做?

貧困的人們,身處弱勢的人們,別罵國企,別罵國家,別罵公務員了,尤其是年輕員工,他們才是真正服務你們的,沒了他們,你們就好了?大錯特錯。你想想,若是這些年輕員工待遇好,服務激情也會提升,你們面前的,就可能不是那些板著的臭臉,而是燦爛的青春笑臉。

想獲得,必先給予。沒有錢去購買優質金融服務,那不如就用自己的態度用好手中真正的普惠金融權益吧,別去責難那些堅守崗位、堅守職責的國家事業人員(國企、政府、事業單位員工)了,尤其是年輕員工,他們是國家的柱石,給他們一張美麗燦爛的笑臉,你們才會有優質的公共服務。


說的簡單些吧,如果你理解的普惠金融是讓社會資源分配更加的平均,那麼互聯網金融是不可能實現普惠金融的。金融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只要是市場的經濟就沒有普惠的可能性。金融通過資金的時空分配來提高社會整體資源配置的效率,進而通過這種配置帶來的效率提升來獲取利益。說到底,做金融與做其他的產業一樣都是尋求資本的利益最大化的,誰都不是為了做公益慈善而去做金融的。普惠並非金融的初心,更不是互聯網金融的本意。金融天然是嫌貧愛富的,只要是生意都是這樣。

人之道是損不足而補有餘,天之道也很難說是損有餘而補不足,「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說的是自然進化也說的是人類社會。人世間不公平是常態。「普惠金融」的出發點若是與均貧富類似,就是帶有明顯的價值觀取向的了。你們刻意的要用人類的某種價值觀來要求經濟社會的發展走向。如同烏托邦里的理想社會一樣,計劃經濟可以實現相對的公平卻也完全杜絕了提高效率的可能性。這樣真的好嗎?歷史上教訓很深刻吧。

當然,如果說所謂的普惠是讓更好的金融服務以更低的成本服務到更多的人,那麼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是能夠做到的。工業社會幾百年來的技術進步與產業革命的一個結果就是讓各種高端產品與服務越來越普及。互聯網金融,一如其他新技術革命一般,一方面可以讓金融服務的成本降低,一方面可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舉個例子,理財服務原本是針對中高端客戶的,在MINT等已經實現了理財機器人服務,對更多原來支付不起服務費用或資產不足的人來說,就是「普惠」了!當然這個普惠也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參考手機的普及過程,從幾萬的大哥大到小米,但現在也不是人人有手機,也不是人人會用手機。所以普惠金融,與其指望互聯網金融不如開放各種金融牌照實現市場自由化來得更實在。


金融這個東西就不是為普惠出現的。


從題主的問題可以看出,題主有點偏理想主義。

第一、對於金融的定義,金融其本質都是發達實體經濟的衍生物,所以其本質的逐利性就決定了金融不可能擁有普濟救人的邏輯在裡面。

第二、實體經濟好的時候,比如前幾年的地產,房地產公司利潤經常超100%,那麼它借一點年化50%的高利貸也無可厚非,因為利潤可以覆蓋。可是50%算普惠嗎?

第三、實體經濟不好的時候呢?傳統金融企業比如銀行就是抽貸,要麼就是前段時間一個銀行的朋友告訴我,有個做實體的老闆找他貸款,他開的條件很簡單,貸款可以啊,你的所有資產包括房產公司股權全部打包抵押給我,然後我對資產做打5折處理貸款,利息嘛月息3分、4分 根據資產定咯,所以告訴你的事實就是,實體經濟不好,更需要高利率覆蓋高風險。因為不能你不活我也跟著不活吧。

第四、對於互聯網金融的普惠意義,這個概念真是10萬頭草泥馬在大草原上面策馬奔騰,其本質都是民間借貸,高利貸的線上明面光鮮化,怎麼給你普惠?天朝今年放出金融這一隻大老虎,那是有國家經濟轉型的需求,需求什麼,當然是錢啦!M2為GDP的2倍,資本空轉率這麼高,鐮刀鋤頭政府苦於不敢在印刷鈔票,怎麼辦老百姓摸錢唄。

第五、以前經常聽見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很多人對於這個不是很理解,為什麼會有這一句話?最壞的時代看一下實體經濟吧,這裡不多解釋不知道的自動腦補,最好的時代,金融這一隻老虎放出來說白了於民來說就是開啟了搶錢 搶房 搶車的模式,人民資產再來一次分配,所以才會看到沉舟側畔千帆過式發展的互聯網金融。

第六、總結。互聯網金融重來不具備普惠意義,這就像再說一個劊子手突然特么的仁慈起來一樣,天空飄起了殘忍的血,互金人是一個染血的群體,阿門!願普惠得以超脫和永生!


地方商業銀行員工也來說說我的感覺。

首先,可以提供給消費者選擇的多了,對除了既得利益者外的其他參與者都有好處。無論是支付結算還是投融資。

其次,對銀行等傳統金融行業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銀行員工一名。這個普惠金融是一般定義的所有人都能享受更好金融服務?宏觀上沒法分析。從現實上來說,互聯網金融辦不到,短期內用什麼方式都辦不到。

第一,為什麼互聯網辦不到。互聯網金融的基礎要求起碼有台電腦或者有個智能手機吧。要享受金融服務你得會用吧。那在中國,最大的階級群體就是鄉村的普通農民。防噴預警!在這強調一下!沒有歧視的意思!作為基層金融工作者,我能深刻體會到,這些長期在鄉村的農民接受新科技事物的能力遠不及城市生活里的人。再次強調!此處特指比較貧窮的鄉村。富裕的鄉村另當別論。對於這些群體,別說互聯網金融了,連基本的atm機都不會用。而且不是我們不教,是他們不接受這個事物。從內心深處他是拒絕的~~所以互聯網金融沒法服務這些群體,他們不信任這玩意~

第二,為什麼目前怎樣都實現不了普惠金融呢?互聯網金融,智能金融被否決後,剩下只能靠人工解決。還是基於接受能力差這個問題,他們沒法像城裡人拿個宣傳手冊就能基本讀懂你的服務。而是要從根源上慢慢解釋。面對這麼龐大的群體,先不考慮服務人員有沒有這麼好的耐心,哪家銀行會投入那麼多人力物力來提供服務?銀行從本質來講還是嫌貧愛富的。

所以近幾年內普惠金融應該只能喊喊口號了。要想實現,就得等國家經濟發展了,農村富裕了,農民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提升上來才有可能實現。

以上回答基於個人的見解,有不適之處還望多多包含。


互聯網金融怎麼和實業結合?

這麼說吧,京東白條,京東電商指的是實業,同時也是互聯網,加上白條就是互聯網金融,把金融聚合在一個具體的場景。金融和電商的結合,很小很微觀,但是他很容易實現,如果大家都去搞垂直整合一個金融,銀行就沒事幹了。

全世界汽車消費貸款做的最好的是誰?是汽車公司而不是銀行,為什麼?因為有實業去做金融分分鐘能做起,而金融去做實業非常難。現在有很多金融機構*實業,比如建行工行,要搞電商平台根本搞不起來。他們方向和路徑都錯了。

實業要想升維,金融是最佳渠道。轉自知投網求真相社區


別把普惠這兩個字看得太高。普惠金融類似王安石改革時的青苗貸,就是合法合法正規的高利貸,本質還是以賺錢為目的的。


身邊朋友的事兒,做FA市場的,幫助優秀創始人成長。先不說他有沒有給人家融到資,就自己公司經營都成問題,幾個合伙人成立公司想著貸款那叫一個難,銀行認得你是誰?但短期內需要個幾十萬,通過P2P網貸很快就解決了。從效率層面看,互聯網金融能夠推動普惠金融,實現目標的路更近一些。
說實話,p2p網貸對於實現小額信貸和小微企業金融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尤其這幾年,p2p網貸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在國內已經建立了一定的規模。到現在,人人貸已經成立發展7周年,拍拍貸更早。所以,互聯網金融的作用不能忽視。


賣非法出版物的就不要強答了好嗎


普惠的確帶有理想主義色彩,但是互聯網金融真的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和企業。這和電商有一定的相似點,電商讓我們可以買到更多樣的產品、並且價位比實體店更加便宜,購買方式也更加便捷,當然不能否認過程中我們也面臨買假貨的風險,但是這中風險在任何市場都是存在的(購買者需要自己去鑒別,當然更需要相關制度的約束和監管),互聯網金融也是這個道理。


互聯網金融並不是因為惠民而生的,他的發展是為了資本家的利益最大化


電商的發展(比如淘寶)是不是真的讓我們買到物廉價美的商品?我覺得兩個問題的本質差不多。金融產品也是商品。發展的最後結局也會差不多。互聯網金融可能短時間看著很優惠,融資成本低,投資收益略高其它渠道。但是最後還是會和現在的電商一樣,要不價格趨同實體,要不質量無法保證,良莠不齊,更加增大了購買者(投資者)的風險。。個人觀點。


不能,而且不該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通過加大政策引導扶持、加強金融體系建設、健全金融基礎設施,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的、有效的金融服務,並確定農民、小微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體為普惠金融服務對象。


淘寶的金融改革嘗試。

道理很簡單,農業重要?還是互聯網金融重要?

話說周小川會見馬雲以後,中國的金融市場從危機四伏走向了「和諧穩定」。3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今年經濟目標的實現需要找到一個合理平衡點,這是高難度動作;但依然有能力有條件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故事還要從中國這個國家的屬性說起,中國幾千年以來都是一個小農性質的封建社會,這就導致農業生產佔據國家經濟、政治生活的重要地位。此次以馬云為首的餘額寶企圖構建新的金融秩序,導致國有的四大行存款流失嚴重,這僅僅是社會經濟生活的一個方面。資本具有逐利性,農村、農民、農業缺錢更為嚴重,沒有一分錢願意流向農業,這就導致了農村、農民、農業無法獲得金融資本支持。失去金融資本支持的中國農業,造成大幅減產和爆發饑荒的可能性將會大幅提升。農業金融機構規模小,分布散漫,負債率高,經濟效益差,在餘額寶之類的金融工具衝擊下潰不成軍。對於央行乃至國務院,維護農村金融秩序的穩定已經成了維穩的重頭戲,這才是中國政治生活的重中之重。所以說利率市場化,市場支配社會資源本就是個笑話,在中國不存在暴風驟雨式的改革。

當然周小川當然知道十八大的市場決定論,不能發文干擾金融秩序的市場化,更不能公開說不願市場化,所以小農導致的中國人治就浮出水面,談個話唄。馬雲和周小川都想主宰沉浮,馬雲手裡有帶血的刀,周小川手裡有盾,不想沾血的盾。於是新興的網路金融產品餘額寶,在日進一億的工商銀行、相關部門、封建殘餘勢力的聯合圍剿下,不說偃旗息鼓,也已經退避三舍。


如果我們把「普惠金融」定義為:普及每一個人,每個人都可以使用。互聯網金融在某些方面是可以做到普及80%、90%甚至每一個人的。

比如互聯網支付,幾乎每一個社會中的人都需要支付。現在使用移動支付,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寶的人群三四億,未來十年可能普及80%以上。

對於互聯網理財、互聯網保險、互聯網集資(眾籌)等方面,參與的人肯定有限。原因在於,理財參與人、保險購買人是有資金的人,一般我們說的有錢人;眾籌參與人是有項目和有資金的人。從古至今社會上都有沒有剩餘資金投資月光族,所以做不到每個人參與。

相比以前通過銀行、擔保公司,現在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金融參與人範圍、參與人人數確實大規模擴大了。拿貸款來說,可能原來接受金融貸款服務的人群只有20%,現在擴大到30%,以後擴大到40%、50%,這算是逐步接近普惠。

------------------------------------

* 未來知識圖譜丨futureknowledge,這是一群醉心科技、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的人組成的社群。在這裡,拒絕空話套話。每周2~3篇更新,解讀未來科技,判斷前沿趨勢,思考智能產品。

* 關注後回復「投資未來」查看《未來五年,這7個行業將爆發性增長》


推薦閱讀:

判斷P2P平台可信的方式有哪些?
宜信有八億壞賬是真的嗎?如果是,是哪裡出了問題?接下來一般處理的流程會是怎樣?
如何看待新浪微博的上市?
移動互聯網將如何改變金融行業呢?
P2P行業准入門檻已經確定?

TAG:互聯網 | 互聯網金融 | 金融 | 普惠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