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編導時,看電影該如何做筆記?

我一直找不對方法。

很久沒上知乎了,感謝熱心的師兄師姐大哥哥大姐姐的回答。

2016712分割線-------------------------------------------

好久不見,時間過得真快呀!提這個問題已經過去半年(有吧?不止半年把??),被知乎提醒了一下,才記得這個問題,藝考後的我已經高考完啦!

高考成績刷新我的最低記錄,這裡就不透露成績啦!上本科不是問題。

由衷感謝各位,謝謝大家對我有過的幫助,也謝謝大家對還在學習中的小白的幫助。謝謝大家!

以下為問題

下面說說我自己--------------------------------------

題豬是一名高三的藝考生,現在就是在學習編導和攝影,攝影自我感覺良好,還在努力中。而編導的話,就是還不夠明確如何學習,就看電影如何做筆記這個問題,我也糾結很久,基本上我看一部影片,筆記的話都是關於這一畫面的劇情,主角表情動作,景別,構圖等等等等,基本都很亂。(字丑筆記亂什麼的,我還是不發圖了,丑。)等到分析影片,寫影評時,就會一頭霧水了,所以,特意到知乎來提問。

編導方面我會努力,攝影方面我也會努力的。謝謝各位~

說做筆記這件事,說真的,我既是為了寫影評,也是為了考試,就是這樣。


題主應該是剛開始進行編導專業的學習吧?這個問題太讓人懷念了。

其實個人很不喜歡邊看片子邊做筆記,很影響觀影體驗。但是無奈很多作業和考試都要用到,漸漸地也就掌握了一些方法。

首先,一定要學會速記。速記是基礎,不然你會發現很多時候自己手忙腳亂,顧此失彼。可以一開始隨意所欲地想記什麼就記什麼,有了一定的熟練度再著重學習方法。

我們先來看一個簡易的分鏡頭腳本:

基本上是按照景別、鏡頭、畫面內容、對白來進行分類處理的。我們在做筆記的時候也可以利用這個方法。

這是我比較喜歡的筆記方式:

答主爛字不要介意……

先來講講階段。

題材非常明顯的,可以根據題材的特性來進行時間軸的劃分。比如愛情片:

其他類型的:

可以以地點來展開的例如徐崢的囧系列,年代展開的例如美國往事,人物視角展開的例如雲圖,還有很多無法歸類,統一用事件發展的具體過程來記錄。

接下來是鏡頭。鏡頭包含的東西往往會很多:

並不需要全部記錄,根本沒有那個時間給你記。挑特徵明顯的。

接下來是畫面內容:

不要廢話,不要修辭,用你自己看得懂的語言就可以,主要就是幫助回憶和串聯劇情。

最後就是感受。胡說八道就可以了

ㄟ( ▔, ▔ )ㄏ

其實並不是這樣!感受這東西往往會轉瞬即逝!

選擇觸動你的一些細節:

這就是我的記筆記方法了,還是比較實用的,對於寫影評幫助很大,希望能幫到你。另外,答主的字實在是太丑了- - 影響回答觀看的話實在萬分抱歉!


我是剛考完的這一波藝考生。

成績346滿分400,上了320的有200人,考生一萬左右,我大概前幾十的樣子,有不足的地方所以成績還不頂尖。

以下是我當時準備應試影評的方法,就是在重複一個模式。

寫應試影評是有套路的,我上了大概半年多培訓班,老師一直在教套路,可是大多數同學還是沒有考好,很多人本科線都沒過。

大家都用培訓班的套路,所以不能和他們一樣,要裝的特別一些。

我本來就很喜歡電影,也看了很多書,另外專註於看較為經典的影片,伯格曼,法國新浪潮的導演們,克日什托夫等,從新到舊看歐洲三大電影節獲獎影片(考試內容大多是華語影片,但我覺得看好的作品不管國內外,有助於思考,然後應用在考試),有的看了五六遍,會有新的收穫,這也是看一些書的基礎功,不了解片子是沒法看分析的。

高二暑假基本把省圖書館的所有影視書籍都翻過了,就是現在這個暑假。

在省圖找出了其中感覺和自己能對上眼的一些書,摘抄,做筆記。另外也看了一些德國散文選,一些優秀小說,主題格調不會太低。我列舉三本影視書籍,書中列舉的影片也是考試中比較主流,有拿出來分析的價值,值得應試的考生琢磨。

&<世界著名電影分析與解讀&>,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編輯。以電影&<紅&>的劇照作為封面。

這本書的主編是張藝謀當年的同學,風格比較保守,學院,書中有一些分析的角度和你的培訓班會不同,培訓班告訴你分析可以從美術,音樂,構圖,主題什麼什麼角度分析,是較為分散的。這本書列舉了許多能嚇唬住聯考閱卷老師的角度,文章有小標題,摘抄出來這些標題,寫的時候試著從這些角度來思考,結合書中的段落。會比其它考生高一個層次。模仿的過程也是在思考。

當時那張摘出來的紙不在了。

&<雕刻時光的詩人&>,列舉了一些影片,抓住它們最突出的亮點分析,引用很多有意思的東西去豐滿它的分析,比如說分析卧虎藏龍,同時發出了對中國古典哲學的思考。

語言非常具有感染力,有時我自己看電影感覺都沒看這本書的分析感受強烈。我感覺我分不是很高就吃虧在語言表達上面。書面和口頭都不怎麼樣。題主抓住你自己薄弱的地方去練習就闊以。

&<影片分析透視手冊&>,北京電影學院學生專業用書,和第一本書差不多,角度很豐富,對基礎的名詞用例子闡述的更深刻,更專業。

應試觀影筆記,平時我是這樣做的

看電影的之前我會準備一張大白紙,後面有幾張白紙,在白紙上面有一組詞,然後觀影時豎著記筆記。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寫作和思考習慣去想適合自己的那組詞。

情節,場景,對白,表現,人物,同行同時間,思考的時候就根據時間線綜合起來,這些元素到底是如何結合,然後讓影片熠熠生輝的

本帥經常斷片所以情節是幫我記憶,理清脈絡。

場景包括美術的特點,色調變化,聲音,景別,調度,自己所理解的宏觀的所有關於場景的內容。因為書裡面的一些思考角度是綜合性的,所以我記的東西也挺綜合,將小點放在一起思考。考試的時候記也不是全記,優先記那些能和其他筆記綜合起來形成裝逼小標題的。

比如我當時寫的白日焰火,人物和場景構成的氣質,特殊場景對情節的推動作用,可能經不起細緻推敲,但是起碼非常特別。閱卷老師不可能抓住你這一段較真。

有的校考可能當時放的片子比較深,挺文藝,可能主題當時都想不出來,但是不能不寫,那怎麼辦呢?影片的社會環境能看得出來吧,階級也看得出來,主要講了個什麼事,主題不要說明白,萬一說錯了呢?分析一下人物和劇作結構,時代和社會寫一下,應該引起怎樣的關注,用上你的套路,也算是不功不過的方法。

應試影評我覺得寫主題比較討巧。畢竟寫視聽語言,大多數學生沒去過片場也沒做過什麼視頻,你能比得過老師嗎,不管寫到什麼元素,稍微和主題結合一下。

對白記的一般很少,是為了寫作時引用方便,反正我不記下來就想不起來他們說了什麼。

表現包括蒙太奇,當時觀影的靈感,我怕完事不記得。。還有比如說小武在澡堂唱歌,焰火在結束時跳起了舞。這些特殊的行為也是一種表現。

人物會穿插在其它詞裡面,想寫就寫,是通過哪一段,哪一場戲,什麼什麼表現,怎麼刻畫的,把這種東西記下來。

還有比如一個特寫的小物件,可以寫電影符號之類。

比如剪影可以表現沒有希望。這些老師肯定會講,如果不講,書裡面會有,記下來這些小點,有選擇的運用到文章里,考試厚積薄發就闊以。

最後影片放完,根據筆記再想想,能綜合的綜合,能裝逼的都勾畫出來,找出這部影片的特點(在觀影中應該就確定的),圍繞影評的這個中心從筆記中找出論據。確定影評的結構,像從腳往上看一個女人一樣自然,邏輯清晰,讓人舒服。構思好以後腦子裡潤色一下語言就可以動筆了。

應試影評不要拿出一個方面單獨分析,不然感覺是湊字數,不可以光分析內涵或者光分析視聽語言這樣子,有重點就可以。

比如寫白日焰火可以怎麼寫呢,可以從它得獎說起,為啥得獎呢,有很多獲獎電影都具有類似的風格氣韻在裡面,舉例比如四月二周三天,白絲帶,然後你就可以巴拉巴拉由淺入深,在這個電影裡面我認為淺的是視聽語言,深的是所表達的東西,由視聽語言結合人物氣質,視聽風格是服務於主題的,這是文藝片。

再比如好萊塢電影怎麼寫(雖然也一般不考好萊塢),這種電影我覺得淺的是主題,深的是視聽語言,結構再根據這樣的思想寫。這是影評寫作確定的大致順序的一種方法。

有的很寡淡,考央視的紀錄片,基本大家以為就是純套路了。你要這麼寫也考不上,除非語言特別出色。

我當時是找了一個線索,北海公園的一個紀錄片,片子經常出現一前景,是一個老式的相機,在不同年代都出現過,這個紀錄片是通過北海公園以小見大的,那這個相機也是一種以小見大,標題和段落就圍繞這個前景相機寫的,內容寫主題寫什麼的也就那麼回事,反正形式上是新穎了。

另外,分析的各方面之間不能是獨立的,應互相有滲透,或者分析某特別場景一起說完,但是這樣組織起來會很麻煩。

原則是考試時就按自己平時習慣來。

到藝考還有幾個月,應該足夠形成應試的觀影習慣和寫作風格。充分的練習會讓你在考場上不緊張,只是一次平常的作業而已。

小透明手機打字,灰常感謝能看這麼清湯寡水兒的東西到現在。


把紙折成兩半或者中間畫一條線…

左邊記需要記錄的電影內容,右邊記相對應自己的分析和感想

適用於看電影時速記關鍵詞,左右分開的記錄方法比上下的要好用多了

真想作為編導學到些什麼,建議拉片

這個拉片是指把每個鏡頭的內容景別機位運動方式背景音樂時長細節等建個表格記錄下來

每個鏡頭記錄是什麼概念呢…

《海上鋼琴師》斗琴的那幾分鐘有兩三百個鏡頭…

幾分鐘…

兩三百個鏡頭…

拉了一晚上…

默念著秒數…記構圖…鏡頭運動方式…哎呀我去剛剛主人公那個是近景還是特寫了…退回去再看一遍……

每次拉片都有種要猝死在電腦前的錯覺…

只要你總結能力不是差到不行,這樣拉幾部片子,基本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全知道了嗯

拉片真的很重要,在前期是比實踐還重要的

好處不一一列舉,試過的都知道。

總結:

1、耐心,細心,用心。

2、拉片。每個鏡頭的分析!!注意是每個!!

要相信自己在猝死於拉片之前一定會成為好編導的,加油!


觀影筆記。藝考準備階段的一個衝刺重點,主要功能是熟悉視聽語言,理解導演思路,分析劇作。所以,拉片子成為觀影筆記的重點。

對於一步影片,傾向於看三遍。

第一遍,不帶筆不帶紙,只是初步熟悉劇情線和人物關係。

第二遍,挖視聽語言。

第三遍,注重於電影文本,不夠再來兩三遍。

預計總耗費時間約9小時


反正我是一直記關鍵時候的音樂,以及畫面,主要演員。

導演,如果對這個導演熟也可以分析分析他的風格。

注意節奏變化,一開始是什麼故事什麼音樂什麼打光。反正使勁記,但就劃兩三個字自己看懂就行。等電影看完了就都懂了,就可以捋清了。然後整理一下就可以按這個故事發生的順序寫了,從故事寫起,然後稍微複述一點點故事情節,這時候用了什麼音樂什麼拍攝手法,這樣對付藝考基本就可以了。最後總結一下,這電影主要風格是啥,導演為了表達啥諷刺啥。

我反正是這樣,影評寫出來也不錯,就是每次看完電影腦仁子要疼一會。


我一般會把覺得有趣、值得在影評裡面加以體現的手法和細節按照順序記下來,可能只是很簡單的幾個字,例如第一場背景音樂、主人公出場鏡頭運動之類,自己能一目了然足矣。 手法細節之類無外乎鏡頭運動、構圖、色彩、音樂、台詞、演員表演、敘事、節奏等主要的,另外還有道具也可記下來,例如《港囧》「高樓決戰」那場戲中的「吊台」,筆記標註後可簡單把自己要分析的路徑簡單寫在筆記上用來提醒自己。

初學編導的話,可以先練習劃分影片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進而劃分這四個部分中的重要時間和事件節點,最後你會發現電影無外乎就是這些部分和節點組成的,影片也就是按照一套特有的語法解構影片,影評水平的高低只不過因為人們對語法掌握和作用程度的高低。


對不起 我是藝考生 我不能告訴你


我不推薦看片時記筆記,會干擾觀片。

藝考生不推薦拉片。

影評我從來是把自己看到某個鏡頭突發的每個想法用一兩個詞快速記下來的。


上藝考培訓班的時候,經常是上午理論知識,下午看電影,晚上寫下午電影的影評。

感覺一個培訓班出來的人影評都一水的風格 一水的套路和流程。都是基礎的寫鏡頭語言然後人物風格再牛逼點的寫主題。可以的這很培訓班。

我寫影評的時候喜歡拿一張紙,鏡頭語言佔一半人物佔一半,鏡頭語言下面分聲音,畫面,色彩,構圖,光線……人物分語言,動作,細節。主題占最頭腦子裡一閃而過的通通都寫下來,基本是看著電影手裡就沒有停下來過,這樣看完電影才會對電影有個框架,寫影評的時候才能順手。

講真,這樣看電影看多了真的失去了看電影的樂趣了,沒意思。強行記錄強行寫影評還是為了考試啊。觀影量多了腦力里東西多了影評就出來了

哈哈哈,最後祝題主在自己喜歡的專業一直堅持下去。每天開心。


今年要藝考的,只想說筆記記得我想死,看了羅生門,至少記了八百多字,然而用上的幾乎半數不到,但是沒辦法,一定務必要記!


lz是藝考生還是大學生?是為了考試還是為了寫影評?


記下一切。盲記,哪怕一個詞。

永遠不要相信你的記憶力,筆永遠不能停,

實名反對底下說又記秒數又鏡頭運動的,那些要看出來誰不會看,基本功,可記了對你寫影評有幫助?

視聽語言是用來輔助分析主題的,單獨視聽撐不起一篇1500。除非《我的父親母親》這種。

親測有效,有效到炸。


推薦閱讀:

如何在還剩40分鐘的時間寫出分數45+的考場作文?
有哪些技術或知識是憑藉「熟能生巧」也學不到的?
中央音樂學院可以蹭課嗎?
大學的物理專業學生有必要學習數學專業課嗎?
為了學好英語,你做過哪些沒有用的努力?

TAG:學習 | 知識 | 編劇 | 編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