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哪些姓是貴姓?

中國的傳統問候有一句是:貴姓?

這時候回答一般就是「免貴姓X」

但是這個姓氏是和歷史相關的:

夏商周的時候,姓氏是分開的,男子稱氏,女子稱姓,《通志·氏族略》有云:「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用來區別婚姻,同氏不同姓可以通婚,但是同姓不通氏不可以通婚。

但是在秦統一以後,姓氏合二為一,因為姓氏還是貴者,所以才往往需要問「貴姓」

於是回到開頭,一般人回答的是「免貴姓X」

但是如果遇到「張」「孔」這樣的姓,可以免去「免貴」二字了

之所有有「張」和「孔」並列,那是因為明清時,有「南張北孔」的說法,北孔自然是曲阜的衍聖公,南張就是龍虎山的張天師。(此處@三種不同的紅色,感謝你的科普~問題中的說明已經按照你的說法修改)

雖然看起來好像多少有點扯,但是這兩個姓為貴的歷史原因大致上就是這樣子

這裡想問下,除了我已經提到的「張」和「孔」以外,還有哪些姓是真正的「貴姓」?

==============補充分割線=================

1.這個問題只討論歷史,題主眼中所有姓氏沒有貴賤之分。這裡想弄清楚的,只是歷史中姓氏的區別「為何當時此為貴彼為賤。

2.本問題無意觸及各位的人格包括題主自己。高低貴賤已成過去,這裡研究其高低,就好比研究孔子的禮樂其中的道理一樣。請勿對號入座。

3.題主辭彙淺薄,提問如果有不足之處請各位緩噴,題目有不確切之處望各位能人異士幫忙一起改進! 謝謝.

最後:

只討論歷史不討論現在!

只討論歷史不討論現在!

只討論歷史不討論現在!

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遍,如果回答的時候想說現代姓氏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請將這份心情埋藏在深深的腦海里。。。。


大家先別急著嘲笑題主。

孔和張確實是中國特殊的姓,不過張不是因為是玉皇大帝的姓,當然有些關係,而是因為龍虎山張氏,也就是天師道張家。因為中國幾千年歷史下來,只有孔家和龍虎山是千年世家。

張岱《陶庵夢憶·孔廟檜》記載孔家「廟中凡明朝封號,具置不用,總以見其大也。孔家人曰:『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與江西張、鳳陽朱而已江西張,道士氣;鳳陽朱,暴發人家,小家氣。』

孔張不用免貴這個說法我聽過,但是不是所有的孔姓和張姓都這樣,我覺得不可能,大概只有本家不用免貴。

@三種不同的紅色 提到的現在流傳的《百家姓》,孔姓排位並不高,但是百家姓並不是只有這一個版本。這個版本排名第一的是趙,因為它是宋代的。

到了明代,出了一本《皇明百家姓》,你猜姓氏排名第一位的是誰?沒錯就是朱,開篇就是」奉天運,富有萬方;聖神文武,道合陶唐。「

而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親自主持編了《御制百家姓》,那麼第一位是誰?愛新覺羅?別鬧,御制百家姓不收錄滿姓。「師闕黨,席齊梁;高山詹仰,鄒魯榮昌」,排名第一的是孔,第二的是孟。


1. 看韓丁《翻身》 越富的家庭人口越多,富農小地主都能達到7,8個人。而中農貧農甚至在三人以下,要麼缺妻 要麼少子。娶不起媳婦,養不起孩子。三代以後就絕後了。

2. 還記得有個說法,19世紀的法國家庭,絕大部分都絕後了,現在的法國人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人的後代。

3. 過去150年 荷蘭人平均身高高了20公分,同期歐洲人平均只高了5公分。研究結果就是富裕家庭生孩子遠多於別的家庭,而且營養條件好,自然越來越高。

所以,流傳到今天的姓氏都是貴姓。


千年世家,南張北孔。這兩個姓確實是貴姓,大夥別急著笑,中國幾千年,門閥世家,九品中正講的就是姓氏、論的就是血統

@關毛提到的姓氏只能在先秦時期別貴賤,其實姓氏的貴賤一直延續到了唐代。五姓七家,李世民拿人家也沒轍,強行在《世族志》把皇族宗室為第一等,其次是皇后外戚長孫氏,民間聲望最高的山東世族崔氏被降為第三等。但是滑稽的是《氏族志》和《姓氏錄》並未能徹底打破延續多年的正統門閥觀念。河北崔、盧、李、鄭等大族仍然堅持傳統的家門風教,在婚姻上自矜高貴。他們的社會地位仍然受到重視,就連建議修《姓氏錄》的李義府也自稱出於趙郡李氏來抬高自己。

到了晚唐唐文宗曾向宰相鄭覃家求婚,鄭覃寧願把孫女嫁給九品芝麻官崔皋,也不願把她嫁給皇太子,文宗感嘆道:「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

所以由不得你不認,但是王朝興衰,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五姓七家顯赫一時也沒擋住歷史大潮,被淹沒一空,所以唐後這幾家也就沒什麼貴不貴的說法了。

由此可見姓貴不貴和家族勢力有關,五姓七家沒落了,也就沒了貴姓的說法。然後你看看人姓孔、姓張的,一個世襲衍聖公、一個歷代封天師,哪怕皇朝更替這兩位置都是不變的,真真正正的世襲罔替,你說它貴不貴?

因而,民間說天下只有兩個半貴姓,孔張以外,皇家的姓只能算半個。

至於姓用來區別婚姻,同氏不同姓可以通婚,但是同姓不通氏不可以通婚。這個說法,同姓不婚始於中國西周初期,是周人實行族外婚時遺留下的規定。 春秋時,人們對同姓婚配會造成後代畸型及不育已有進一步認識,但同姓婚配仍在貴族中時有發生。戰國後,以氏為姓,漢代以後,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對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元亦依唐律,同姓為婚干杖而離之。明、清時地域更大,人口眾多,早成為以地域為基礎的社會,取代了原先以血緣為基礎的氏族。

故《明律例》與《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為二,表面規定兩者皆禁止通婚,實際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結婚。清末冊律,將同姓不婚與親屬不婚合併,只禁止同宗結婚。

我覺得這個百科的說法很贊


首先,現代人眼中的姓氏概念,是啥時候形成的,建議先去搞清楚。

其二,以門第論最嚴重的時代,當屬魏晉至唐,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大抵很熟悉什麼「崔盧李鄭王」,五姓七望雲者,拽得飛起。有一個小故事是說太原王氏盛產酒糟鼻,崔浩見到王慧龍的鼻子,說:「信王家兒也。」後來又說:「真貴種矣。」可以想見當時門閥世家是多麼尊貴。但這裡面細說起來很複雜,南和北不一樣,不同時代不一樣,建議去看魏晉相關史學專著。剛提到的五家是一直到唐都很拽。

其三,唐代之後,科舉士人佔據朝堂的情況下,已經沒有之前意義上的貴姓了。在這之後論什麼姓貴啊賤啊已經大可不必。

其四,孔氏很特別,僅此一家。張氏在各方面的影響力都不能與孔氏等量齊觀,但元後還是特殊的。

以上。


謝邀。

1、我從來不知道中國的姓居然還分「貴」和「不貴」。

你說「孔」和「張」是貴姓,那姓朱的不貴?姓趙的不貴?《百家姓》里張是24位,孔是25位,何貴之有?

何況黃帝姓姬,炎帝姓姜,這兩個姓貴不貴?「黃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那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這十二個姓貴不貴?舜姓姚,禹姓姒,這兩個姓貴不貴?

中國歷史長,歷史長的好處之一就是任何一個家族都有機會上位,題主別的不說,光看看那麼多的皇帝們,光他們就有多少個姓?還有那些雖然沒當皇帝,可比皇帝還牛B的家族,如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陳郡謝氏、清河崔氏等等,真要有所謂「貴姓」,那貴得過來嗎?

——說句實話,全中國哪一個姓祖上沒有輝煌過?

題主說「如果遇到『張』『孔』這樣的姓,就不需要『免貴』二字了」,我不知道是你在現實生活在中真的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呢,還是道聽途說聽別人說的。如果真的見過這種自稱「本人貴姓孔」、「本人貴姓張」的人,我建議你大耳刮子甩過去可也。

2、題主說「姓用來區別婚姻,同氏不同姓不可以通婚」。這句話我翻來覆去看了幾遍,都沒搞明白。

題主的意思是說同姓不婚呢,還是說不同姓不婚?照字面意思,說的好像是後者啊。

姓以別婚姻,這話沒錯,但這僅僅是姓的一個功能罷了,姓的主要目的,是表明血緣。同姓就表示是同一個祖先,同一種血緣,同姓不婚的原因,正是為了防止近親結婚。

3、姓氏合流,是戰國就開始了,到戰國中後期,姓氏已經沒什麼區別了,這事情真不關秦始皇啥事。

===============我是分隔線================

PS,之所有有「張」和「孔」並列,那是因為明清時,有「南張北孔」的說法,北孔自然是曲阜的衍聖公,南張就是龍虎山的張天師,關玉皇大帝啥事?


現代問貴姓只是一個禮貌。
感覺題主想多了。

中國地主階級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門閥士族地主階級就是這個演化過程中出現的一個特殊的形態。它的形成是在魏晉南朝之際,是當時地主階級的核心和主體,是當時社會的統治力量。它既有中國封建社會地主階級的一般形態特徵,又有其鮮明的經濟、血緣、政治、軍事和文化諸特徵。漢唐之間是我國士族發展的鼎盛時期,出現了很多長盛不衰的名門望族,世代出將入相,地位尊崇,把持政權,甚至一度與皇族分庭抗禮,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裡對我國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士家大族作簡要介紹。  

  一、隴西李氏

  隴西李氏,是李姓中最顯要的一支。古時隴西亦稱隴右,泛指隴山以西今甘肅省東部地區。秦漢時期設置隴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秦代隴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後人尊他為隴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為隴西郡的名門望族是由李崇祖孫三代人創基的:李崇之次子瑤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孫李信為大將軍,封隴西侯。漢朝時,隴西李氏出了兩位重要人物:飛將軍李廣及其從弟李蔡。李廣孫李陵戰敗被俘降於匈奴,使隴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到了隋朝,隴西李氏已經是權傾朝野的望族。隴西李氏李淵滅隋,建立唐朝,奉李姓為國姓。在唐朝,隴西李氏的聲望超過了趙郡李氏。唐太宗修《氏族志》,將李置於諸士族姓氏之首,更將有功之臣賜姓李,從此隴西李氏由一個血緣系統的宗族演變成為一個「多元一體」的龐大世族。唐《姓氏譜》載「李氏凡十三望,以隴西為第一」。到南宋鄭樵編《李氏源流》時,「言李者稱隴西」。後世李氏多自稱隴西,有些也是附會。

  二、趙郡李氏

  趙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僅次於隴西李氏,在唐朝以前聲望高於隴西李氏。趙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趙郡在今河北趙縣,初後魏時置郡。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秦太傅李璣的次子李牧。李璣是隴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李牧是戰國時有名的武將,為趙國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趙郡,為趙郡李氏的始祖。趙郡李氏在北齊官位顯赫。支派繁多,在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是僅次於隴西李氏的大族。

  三、弘農楊氏

  漢時之弘農郡治所位於今河南靈寶境內,轄華陰等地,秦漢初期,楊姓子孫分布以弘農最為集中,影響也最大,至今猶有「天下楊氏出弘農」之說。弘農楊氏人才輩出,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以「四知」而著稱的「關西孔子楊伯起」。據《後漢書》所載,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出生於漢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即公元54年,為當時之大儒,少時好學,「明經博覽,無不窮究」,時人稱之為「關西孔子楊伯起」,曾隱居於湖州數十年,五十歲,才開始為官,後多次升遷,官至太尉。曾在赴東萊太守任上,途徑昌邑,時任昌邑令的王密乃為其所薦,聽說楊震路過昌邑,就前往拜見,到了晚上臨別之時取出十斤黃金送給楊震。楊震說到:「我了解你,你卻為什麼不了解我的為人呢?」王密勸說到:「天黑了,沒有人知道,你就收下吧。」楊震回答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能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慚愧的走了。後來楊震轉任涿郡太守,因為官清廉,不接受饋贈,所以子孫過的很清貧,經常要以步代車,而且無肉可食。以前的朋友中有想為他們置些產業的,但楊震卻不答應,說:「讓我的後代被人稱為『清白吏』的子孫,把這個傳給他們,不是很好嗎?」

  楊震的子孫們受其言傳身教,皆博學而清廉,《後漢書》雲,「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業相繼」,遂「為東京名族」。

  弘農楊氏以「四知」為榮,並以「四知」為堂號,以「清白傳家」為門額,遺風至今可見。楊震的十四世孫楊堅建立了強盛一時的隋朝,更是把楊氏地位推到了巔峰。北宋楊家將的創始人楊業是楊震第五子楊奉的後裔,精忠報國,抗遼衛國,一門五侯,名垂青史,可謂是弘農楊氏的落日餘暉。

 四、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晉,乃周靈王太子,名晉,字子喬,約生於公元前565年,卒於公元前549年,本姓姬。太子晉的兒子宗敬後來仕為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亂,便請老致仕,避居太原。時人仍呼之為王家,遂以王為姓,成為太原王氏始祖,而尊太子晉為系姓始祖。宗敬死後,葬於晉陽城北五里,其墓地稱「司徒冢」。宗敬的後裔,瓜瓞綿綿,人才輩出,成為太原之著姓。其後子孫蕃衍,遍布各地。太原遂為王氏二十一地望之首,且為王氏之總號。十八世孫王翦公及其子王賁、孫王離,祖孫三代,俱為秦之名將,翦公為大將軍,賁公封典武侯,離公稱武陵侯。秦兼并六國、一統天下之時,翦公北征燕國,東平楚地,南下百越,攻無不克,戰功顯赫。始皇論功行賞,翦公與大將蒙恬共執牛耳,王姓與蒙姓同居天下之先。始皇駕崩,二世胡亥繼位,矯詔賜公子扶蘇死,又奪蒙恬兵權,遂令離公為大將軍。二世胡作非為,橫徵暴斂,民不聊生,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劉邦、項羽起兵響應。離公率軍與項羽戰於巨鹿,離公兵敗自殉。其長子元為避戰亂,遷往山東琅琊,是為「王氏琅琊祖」。

  五、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是王姓顯貴的代表,自三國到唐代七百年間,琅琊王氏世代鼎貴,天下第一,不僅有王祥這樣流芳百世的孝子,而且還出現了人數眾多的宰相,對中國社會的安定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琅琊(今山東臨沂)王氏為秦代名將王離之後,中國古代東晉和南北朝時期的士族。與陳郡謝氏並稱「王謝」。琅琊王氏在衣冠南渡時為東晉政權的穩固居功至偉,被稱為「第一望族」,相傳司馬睿一度欲與之平分天下,朝中官員一度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與王家相關的人,所謂「王與馬,共天下」、「不以王為皇后,必以王為宰相」。琅琊王氏在漢唐間擔任宰相者共有一百零四人次,除那些因任相兩朝而重複者外,實際有宰相共九十二人。任相時間,以東晉南朝最為集中。當時,正是琅琊王氏家族作為僑姓首族的時候,僅宰相就出了九十餘名,實際上是古今中外所僅有。因此,「公侯世及,宰輔相因」,也就成為其家族特色。所以,南朝人沈約評價琅琊王氏說:「自開闢以來,未有爵位蟬聯,如王氏之盛者也。」歷史上郭、何、桓、張、袁、楊等姓也有鼎貴一時的家族,但與琅琊王氏相比,都遠遠不及。琅琊王氏千年歷史上的蟬冕交映,公兗相襲,不僅南朝以前沒有任何家族能比,即使在隋唐以後,也找不出第二個家族。著名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就出身於琅琊王氏。有盛必有衰,南梁侯景之亂時,琅琊王氏與陳郡謝氏一起因拒絕聯姻而被侯景族滅,從此消失。

  六、陳郡謝氏

  陳郡謝氏中國古代東晉和南北朝時期的士族,出自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繼琅琊王氏、高平郗氏、穎川庾氏及譙郡桓氏之後成為東晉的最後一個「當軸士族」。由宋至梁,一直為士族領袖,與琅琊王氏並稱「王謝」。

  陳郡謝氏起初只是一個普通士族「謝氏雖為江左高門,而實自萬、安兄弟其名始盛。謝褒父衡雖以儒素稱,而官止國子祭酒,功業無聞。……後來太傅名德,冠絕當時,封胡、羯未,爭榮竟秀,由是王、謝齊名。」到了謝尚時期,尚有求婚諸葛恢被拒之事。直至謝萬出仕,掌握了豫州之後,方才開始崛起,到謝安任相時期達到頂峰。陳郡謝氏的主要功績為淝水之戰之中以少勝多,保住了東晉。淝水之戰之後,謝氏子弟大多隱退,但仍舊保持了最高門第的地位不墜。自東晉至梁朝(317年-557年),謝氏共有12代、100餘人見於史傳,其門第之高,連皇帝有時也不得不藉助於他們的影響力。謝氏擁有大量資產,子弟也大多才華出眾,被視為士族領袖前後兩百餘年。侯景之亂時,陳郡謝氏與琅琊王氏一起因拒絕聯姻而被侯景族滅,從此消失。南北朝顯赫一時王謝兩家沒落後,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在游金陵時發出如此感慨:「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今天讀來仍讓人不勝唏噓!

七、清河崔氏

  崔姓起源於西周時期的齊國,曾長期是山東望族和全國著姓,在當今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姓氏中名列第74位。齊國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諸侯國之一,建都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開國君主呂尚。呂尚本性姜,因其先祖被封於呂(今河南南陽西),從其封姓。呂尚的兒子丁公伋,是齊國的第二代國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該繼承君位,但卻讓位給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則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東章丘縣西北),後以邑為氏,就是崔氏。

  季子的後代一直是齊國的卿大夫,其九世孫崔杼,為齊正卿。崔杼曾立庄公、景公,任右相。其17世孫崔意如,為秦朝大夫,封東萊侯,有二子:伯基、仲牟,此後分支繁衍,人丁興旺。自漢至宋,官宦不絕。魏晉至唐初,按士族門第排姓氏,或稱「崔、盧、王、謝」,或稱「崔、盧、李、鄭」,均把崔氏列為一等大姓。宋代的《廣韻》說崔氏「出清河、博陵二望」。清河崔氏,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著名大族,北魏時一度與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稱為四大族。南北朝時期的崔氏名人大都出自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西),如北魏吏部尚書、白馬公崔宏,司徒崔浩,經學家崔靈恩,史學家崔鴻,書法家崔悅。唐代有詩人崔國輔,崔灝,崔護,而且崔姓曾任宰相者多達27人,地位顯赫一時。

  八、滎陽鄭氏

  滎陽鄭氏源自古鄭國。春秋末鄭國滅亡,公室子孫遷他地,但均將國名冠於名字之前。此方式稱為「以國為氏」,形成鄭氏之姓。後世鄭氏族人在滎陽大發展成為望族。東漢末年,以鄭當時一脈的鄭渾、鄭泰等人為開始,逐漸發展為高門望族。南北朝時滎陽鄭氏中高官累世不斷,滎陽鄭與清河崔、范陽盧、太原王並為中國四大望族。唐以後滎陽鄭氏連續出了9位宰相,其他尚書、侍郎、節度使等更多。聲望達到鼎盛,其先賢或勤政於朝堂,或教化於州郡、或建功於邊陲,都為社會經濟文化作出貢獻。後因科舉制的實行,影響逐漸衰落,但仍為天下鄭氏中,最為顯赫的一支。

  九、范陽盧氏

  盧氏歷史上自稱來自范陽,涿州(郡)或幽州。公元前385年,田和代齊,盧、高二氏被驅逐,離開山東省長清縣之盧邑以後,散居於燕、秦二國之間,主要一支是聚居於范陽。范陽盧氏在秦始皇時,有大名鼎鼎的五經博士盧熬,天文博士盧生。繼之西漢初期有燕王盧綰,東漢末被尊稱「士之楷模,國之楨韓」之海內儒宗之大儒盧植(盧植故居在河北涿州市盧家場),均出自范陽。及魏、晉、南北朝至隋,盧植之裔盧志、盧諶、盧偃、盧邈、盧玄等等,都是官宦世家,書香門第。從盧玄起至其曾孫,一家百口,共財同居,為官著名而被史傳記載者就有18人。帝族之子要找盧氏成親,史稱「范陽盧氏,一門三公主。」帝族也要納范陽盧氏之女為貴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盧、王、謝之說:「望出范陽,北州冠族」。至唐代尤為突出,不僅狀元、進士、帝師,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傑」之盧照鄰,「大曆十才子」之盧編等等。自漢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記載的盧氏歷史名人達840多人,范陽盧氏,賢良輩出,勛業燦爛,文豪蜚馨。乾隆皇帝也寫下:「自古幽燕無雙地,天下范陽第一州」的詩句。范陽望族已成為幾百年來盧氏家族的榮耀,因而盧氏家乖亦冠以「范陽堂」的稱號。

十、太原溫氏

  溫氏之先出自姬姓。西周唐叔名虞,字子於,周成王之弟。周公滅唐(今山西翼城西),把唐地封給他。其子燮繼位,因南有晉水,改國號晉。之後晉公族受封於河內之溫(今河南溫縣),因以為氏。晉大夫郤至食采於溫,號溫季亦以為氏。西漢功臣溫疥封煢侯,疥孫何始居太原成為望族,後裔遂以太原為郡號。

  太原溫氏家族的歷代名人有:東漢鄒平侯溫序、北魏涼州刺史溫恢、南朝光祿大夫溫羨、南朝大將軍溫嶠……最為著名的是初唐溫氏三傑:溫大雅、溫彥博、溫大有兄弟三人。溫氏三傑俱為卿相之才。高祖李淵鎮太原,厚禮之,李世民更是與之交情甚深。溫氏三兄弟輔佐李氏父子,太原首義,平劉武周、盪突厥,西征南伐,立下了汗馬功勛,為初唐開國名臣。溫大雅被封為黎國公、禮部尚書;溫彥博,被封為尚書右僕射,陪葬太宗昭陵;溫大有為中書侍郎、清河郡公。溫氏三傑的後人如溫振、溫挺、溫佶、溫造等多為唐朝的公侯守吏,其中溫庭筠為唐末著名的「花間派」文學大師。

  太原祁縣溫氏望族,人才輩出,數世昌盛,從漢代到宋,代代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名吏賢士或才華橫溢的詩畫巨匠。如此興旺之族,中華文明史上寥寥可數。溫氏家族是皇家最寵幸,百姓百官爭相攀附的門第之一。連唐文宗都感嘆:「李氏君臨天下二百年,但想和皇家聯姻的人竟然比想和王、溫等望族聯姻的人還少。」由此可見溫氏的社會地位,絲毫不遜色於皇族李氏。 魏晉南北朝的門閥士族是在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不斷發展,奴隸制殘餘又頑固地存在的情況下,由於當時農民革命尚處於初級階段,地方上豪強割據,戰亂頻繁,中央政權衰弱,這一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而產生的,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與奴隸制殘餘的有機結合。隋唐以後隨著這些歷史條件的消失,門閥士族也隨之消亡。隋唐時期,為了鞏固國家政權,統治者大力打擊門閥士族,提拔寒門之士,門閥制度徹底推出了歷史舞台,上述名門望族也風光不再,成為了歷史的陳跡。

來源:文化中國第22期

百家姓的來歷

姓,是標誌家族系統的稱號,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的先決條件,涉及千家萬戶,關係到每一個社會成員。

但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姓,與原始的姓並非同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古代的姓與氏兩方面的內容。

中華民族的姓,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以為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有血緣關係,往往以此作為本氏族的名稱,即氏族的微號,這就是圖騰。「圖騰」系印第安語,意為「他的親族」;馬克思在《摩爾根一書中摘要》中明確指出:「圖騰一辭表示氏族的標誌和符號」。有些圖騰,後來轉化為人的姓。

由於那時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氏族稱號,即一個氏族名下的成員都出自一個母系祖先。「姓」的造字屬於會意,古形體是由「人」和「生」組成,意為人所生,因生而為姓。用「女」與「生」組合成姓字,最早見於秦國該石《詛楚文》,意思是女子所生為姓,生而有姓。因此,中國早期的許多姓,如姬、姒、姜、贏等,都帶有「女」字。 氏是姓衍生的分支,出現較晚,起源於父系氏族社會,為古代貴族標誌宗族系統的稱號。

「氏」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解釋為木本,即植物之根;後來轉注為姓氏的氏,就是取水之源頭、木之根本的意思。 《左傳·隱公八年》記有:「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這是說,帝王立有德之人為諸侯,根據他的出生血統賜給姓,分封給他土地並且根據封地命名氏。由此可見,先秦時的姓與氏,既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從社會職能上說,二者的不同點在於:姓是決定是否能夠通婚的依據,氏則是用來區別貴賤的,正如南宋史學家鄭樵《通志·氏族略序》所說:「氏所以別貴賤的,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

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回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能」。
戰國時期,奴隸制宗法制度的崩潰,姓與氏已無什麼區別,姓氏成為表明個人及所生家庭的符號,亦即鄭樵所云:「三代(即夏、商、周三個朝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

見於文字記載正式將姓氏混用的,是西漢時的司馬遷,他在《史書》中寫秦始皇曰「姓劉氏」。此後,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都是一個意思,即實際是專指姓。

儘管如此,生活在封建社會的人,仍然有貴與賤之分,其區分依據就是看有無「地望」,即「以地望明貴賤」。地望,就是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晉至隋唐時每郡顯貴的家庭,意思是世居某郡,以當地所仰望。 隨著姓氏的產生,姓氏之學逐漸興起。《漢書·藝文志》所裁《世本》15篇,據說系戰國時史官所撰,是中國最早系統記裁姓氏來源的典籍。 此後,姓我著作層出不窮,例如:西漢有史游的《急就章》;東漢有王符的《潛夫論·志氏姓》,應劭的《風俗通義·姓氏篇》;南朝宋有何承天的《姓苑》,齊有王儉的《姓譜》,梁有王僧孺的《百家譜》、徐勉的《百家譜》;北齊有魏收的《魏書·官氏志》;唐代有官修的《氏族志》,柳沖的《大唐姓系錄》,韋述的《開元譜》,柳芳的《永秦譜》,張九齡的《姓源韻譜》,林寶的《元和姓纂》;宋代有無名氏的《百家姓》,邵思的《姓解》,王應麟的《姓氏急就篇》,鄧名世的《古今姓氏書辯證》,鄭樵的《通志·氏就篇》;明代有吳沈等的《千家姓》,凌迪知的《古今萬姓統譜》;清代有熊峻運的《新纂氏族箋釋》,任若海的《太平圖話姓氏綜》,張澍的《姓氏尋源》,等等。

這些姓氏書,儘管由於受時代的=階段的制約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可為今天的姓氏研究提供許多有用的資料。 那麼,從古至今中國人到底有多少姓呢?

據《半月談》報道,「中華民族的姓氏多達11939個」。這些姓氏,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幾乎都有一番來歷,都蘊含著一段生動有趣的故事,歸納起來,分門別類,大致有以下十幾種來源: 一、以國名為姓氏。夏、商、周三代,尤其是周朝,大小諸侯國遍布神州,有許多國的王族以國名作為姓氏。

二、以邑、亭、鄉名為姓氏。邑指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隸社會時期諸侯封給卿、大夫的連同土地上勞動的奴隸在內的土地。鄉、亭都是古代行政區劃,秦漢時,大體上十里一亭。每鄉約12500戶,十亭為一鄉。

三、以居住地為姓氏。一般是無封土之人採用這種方式,其中複姓較多,大都表示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

四、以先人的名或字為姓氏。

五、以祖上謚號為姓氏。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死後,根據其生平行為褒貶善惡所加的稱號叫溢號。

六、以爵位為姓氏。爵位是君主國家對貴族所封的等級。

七、以親屬的排行為姓氏。

八、以官職為姓氏。

九、以技藝為姓氏。

十、以德行或著聞之事為姓氏。

十一、因賜姓、避諱而改姓。賜姓即天子、皇帝賜給臣民的姓。避諱,是指凡遇到皇帝或尊親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說出或寫出。

十二、因避仇、避禍而改姓。

十三、少數民族的姓及其改姓。古代北部、西部和西北部的匈奴、鮮卑、羌、氏、羯等少數民族原有的複姓、三字姓、四字姓,經過多次民族融合,有的已改成單姓,和漢族的姓氏融合為一體。

十四、其他。

【百家姓歌】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諸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 奚范彭郎
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 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
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 皮卡齊康 伍余元卜 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 項祝董粱 杜阮藍閔 席季麻強 賈路婁危 江童顏郭
梅盛林刁 鍾徐邱駱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萬支柯 咎管盧莫
經房裘繆 干解應宗 丁宣賁鄧 郁單杭洪 包諸左石 崔吉鈕龔
程嵇邢滑 裴陸榮翁 荀羊於惠 甄魏家封 芮羿儲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烏焦巴弓 牧隗山谷 車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宮
寧仇欒暴 甘鈄厲戎 祖武符劉 景詹束龍 葉幸司韶 郜黎薊薄
印宿白懷 蒲台從鄂 索咸籍賴 卓藺屠蒙 池喬陰鬱 胥能蒼雙
聞莘黨翟 譚貢勞逄 姬申扶堵 冉宰酈雍 卻璩桑桂 濮牛壽通
邊扈燕冀 郟浦尚農 溫別莊晏 柴翟閻充 慕連茹習 宦艾魚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庚終 暨居衡步 都耿滿弘 匡國文寇 廣祿闕東
毆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師鞏厙聶 晁勾敖融 冷訾辛闞 那簡饒空
曾毋沙乜 養鞠須豐 巢關蒯相 查後荊紅 游竺權逯 蓋後桓公
万俟司馬 上官歐陽 夏侯諸葛 聞人東方 赫連皇甫 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 宗政濮陽 淳于單于 太叔申屠 公孫仲孫 軒轅令狐
鍾離宇文 長孫慕容 鮮於閭丘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車
顓孫端木 巫馬公西 漆雕樂正 壤駟公良 拓拔夾谷 宰父谷粱
晉楚閆法 汝鄢塗欽 段干百里 東郭南門 呼延歸海 羊舌微生
岳帥緱亢 況後有琴 梁丘左丘 東門西門 商牟佘佴 伯賞南宮
墨哈譙笪 年愛陽佟 第五言福 百家姓終

部分資料來自百度。


當然是七宗五姓啦,號稱千年世家。

其中清河崔氏被認為是天下第一士族,連唐太宗也十分嫉妒其家族名望。唐初,按士族門第排姓氏,稱「崔、盧、李、鄭、王」均為一流士族。唐初官員修訂《氏族志》時,依習慣把崔氏列為第一大姓,列在皇族李氏之前。唐太宗知道後大怒,說:崔氏既無顯官,又無人才,憑什麼列為第一?難道我李氏貴為天子,還比不上崔氏嗎?後來唐政府下令改皇室李姓為第一,皇戚族長孫氏列第二,崔姓及其他山東士族列第三。即便如此,崔、盧、鄭、王等世家對皇族李姓還是有點瞧不起。唐文宗曾為太子向滎陽鄭氏的鄭覃家求婚,鄭家卻不樂意,想把女兒嫁給門第和自己相配的崔氏子。文宗知道後非常氣憤,對鄭覃說:「朕欲為太子婚娶,本求汝鄭門衣冠子女為新婦,聞在外朝臣,皆不願共朕作親情,何也?朕是數百年衣冠。」 皇帝也要標榜自己是數百年衣冠之家,可見士族門閥制度的觀念是多麼的根深蒂固。

隋唐時期是郡望身份制的社會,郡望世家大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貴的世家大族中有五個姓氏最為尊貴。即 隴西李氏(今甘肅省東南部)、趙郡李氏(今河北趙縣)、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縣、深縣、饒陽、安國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縣)、范陽盧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帶)、滎陽鄭氏(今河南省滎陽市)、太原王氏。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宗族。所以稱之為七宗五姓、五姓七望 或五姓七家。

以崔氏為例,南北朝時,崔氏(包括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為相者竟有十人,獲得爵位者二十六人;累至盛唐,為相者竟不可思議的多達二十七人,朝野五品以上官員400餘人,堪為一時之盛,其他家族無出其右。因此崔姓也被稱為「宰相之姓」。


當然是姓「貴」的2333。「請問您貴姓?」「免貴姓貴。」


帶女字旁的姓為比較尊貴的姓氏。如姬,姚,姜等等。


能傳下來都很貴


謝邀。

題主是為什麼覺得張姓和孔姓就不需要「免貴」了?

這個我很好奇。

難道我們生活在不同的位面?

姓氏在先秦時期還能別貴賤,現在只不過是每個普通人名字的前綴而已,又不是什麼官銜職稱,「貴姓」這樣的問候語也是出於恭維性的禮貌而已,還真有人當真了?


蘇州吳郡朱,張,顧,陸,暨。杭州餘杭郡暨,隗,戢,監。


我從一個叫姓氏百科的那了解到的

八大始祖姓氏可以說是黃帝的嫡系後裔,這些姓氏具有將近5000年的悠久歷史。全世界的華人都自稱是「黃帝子孫」或「炎黃子孫」,他們和八大始祖姓氏?緣源是這樣的,在中華民族繁衍與發展的過程中,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黃帝的子孫很多,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他們分封在各地,多數以地名為姓氏。

上古八姓:

姜、姬、媯、姒、贏、姞、姚、妘

姬姓起源:

姬(Jī)姓源出有二:

黃帝誕生在「姬」河邊

1、傳說黃帝降生在一條稱做「姬」的河邊,於是形成了姬姓。周朝的貴族是黃帝的後代,所以周文王又叫做姬昌。周武王叫做姬發。而周朝結束以後,周朝的王族後代就以國名為姓;唐玄宗時,為避皇帝李隆基名諱(姬與基同音),開始改為周姓。後來一部分人恢復姬姓,因此,周氏和姬姓是同族人。

黃帝的兒子中有姬姓

2、黃帝有25個兒子,分別得到了12個姓,其中就有姬姓。後來的五帝少昊、顓頊、堯、舜、禹以及夏啟、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黃帝的後裔。這些後裔繼承了姬姓,他的後代建立了周朝。西周初年大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後代多數改以國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號為姓,所以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時候為了避李隆基的諱,把姬姓改為周姓,從這以後,姬姓的人就更少了。

得姓始祖:黃帝。姬姓是黃帝的嫡系子孫。姬姓在中華民族長達5000年的發展過程中,是為最古老的一個姓氏,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黃帝就姓姬。據《說文》記載,黃帝之所以以姬為姓,是由於當初居住在姬水的緣故,黃帝的嫡系子孫,世代以姬姓相沿襲,一直到周文王父子,仍然姓姬。根據《帝王世紀》的記載,黃帝生於壽山,長於姬水,所以以姬為氏。根據《史記·三代世表》的記載:「堯立后稷,以為大農,姓之曰姬氏。」望族居於南陽郡,即現在的河南省南陽縣,故姬姓的始祖就是黃帝。

姜姓起源:

姜姓起源有三:

(1)、炎帝神農氏。《說文》曰:「神農居姜水,因以為氏。」 傳說中的炎帝,即神農氏,相傳為中國歷史上最遠古的「三皇」之一。因炎帝生於姜水(今陝西岐山縣),故以姜為氏。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發源地。姜姓始自炎帝。

(2)、出自桓氏改姓。據《通志·氏族略》所載:「亘庭昌唐上元中准制改為姜氏。」唐代上元時有桓姓者改為姜姓。

(3)、出自其他民族改姓。據《宋書·吐谷渾傳》所載,宋時有羌人改姜姓;另有清滿八旗姜佳氏改為姜姓;除此以外,今滿族、侗族、瑤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保安族、白族、俄羅斯族、朝鮮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媯姓淵源:

單一淵源

源於有虞氏,出自上古高辛氏後裔堯帝的封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姓。

媯姓為上古時期原始姓氏之一,得姓始祖是舜帝。

當舜還是個平民的時候,就有德有望,部落首領堯十分欣賞他的才幹,於是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他,並讓他居住於媯水之邊。媯水,發源於今山西省永濟市南部歷山,向西流入黃河。另有一處媯水,發源於今北京延慶縣東南軍都山,向西南流至河北省懷來縣,注入永定河。舜所居之媯水,為源於山西永濟歷山的媯汭河。

媯姓為黃帝支系有虞氏的後裔,帝舜為黃帝曾孫顓頊的六世孫,他繼帝堯之後,登上了中原地區黃帝族系最大的部落首領之位,躋至五帝的行列,成為中華文明的先祖之一。

按史籍《帝王世紀》的記載,上古帝王世係為:伏羲→女媧→大庭→栢皇→中央→栗陸→驪連→赫胥→尊盧→渾混→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陰康→無懷→炎帝→神農→黃帝→少昊→顓頊→高辛→堯→舜→禹→湯→周文王。 

姒姓淵源:

1、相傳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氏。一說,姒姓為伯鯀之姓。鯀為堯之崇伯,堯賜鯀姓姒。禹為其子。春秋時杞國為姒姓之裔國。

2、相傳少昊子台駘封於諸汾川,其後有沈、姒、蓐、黃等國。當以國為姓。周文王之母為太姒,出自姒國。

3、北魏時改姒先氏為姒氏。又,北魏時渴候氏後改為姒氏。但據今本《魏書·官氏志》載,渴候氏改為緱氏,並非改為姒氏。

贏姓來源:

1.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建立自已姓氏的有十四人。

黃帝居住在軒轅山,娶西陵國的女兒為妻,這就是嫘祖。嫘祖是黃帝的正妃,生有兩個兒子,他們的後代都領有天下:一個叫玄囂,也就是青陽,青陽被封為諸侯,降居在江水;另一個叫昌意,也被封為諸侯,降居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兒,名叫昌仆,生下高陽,高陽有聖人的品德。黃帝死後,埋葬在橋山,他的孫子,也就是昌意的兒子高陽即帝位,這就是顓頊帝。

2.秦的祖先,是顓頊帝的後代孫女,名叫女修。女修織布的時候,有一隻燕子掉落一顆蛋,女修把它吞食了,生下兒子,名叫大業。大業娶了少典部族的女兒,名叫女華。女華生下大費,大費輔助夏禹治理水土。治水成功後,舜帝為表彰禹的功勞,賜給他一塊黑色的玉圭。禹接受了賞賜,說:「治水不是我一個人能完成的,也是因為有大費做助手。」舜帝說:「啊!大費,你幫助禹治水成功!我賜你一副黑色的旌旗飄帶。你的後代將會興旺昌盛。」於是把一個姓姚的美女嫁給他。大費行拜禮接受了賞賜,為舜帝馴養禽獸,禽獸大多馴服,這個人就是柏翳(yì,益)。舜帝賜他姓嬴。

3.太史公說:「秦國的祖先姓嬴。他的後代分封各地,各自以所封國名作為姓氏,有徐氏、郯(tán,談)氏、莒(jǔ,舉)氏、終黎氏、運奄氏、菟(tú,途)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而秦國因為它的祖先造父封在趙城,所以是趙氏。

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大業即皋陶,李氏是皋陶之後。

姞姓淵源:

"姞"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之一。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南燕國為姞姓,其地亦即燕縣是也(在今河南省延津縣東北),後改為吉。

傳說為黃帝之子二十五宗中的一個。今人考證後認為,黃帝的姞姓兒子當系古代「五帝」之初「黃帝部族聯盟」中「姞姓部族」的首領,黃帝賜其「姞姓」,他得姓後建立起古老的「姞姓氏族」。隨著「姞姓氏族」的子孫蕃衍,其後裔分支為「吉、雍、燕、鄂、密須(密、須)、闞、嚴、光、羊、楊、孔、尹、蔡、魯、允、斷、敦、逼、郅、雖」等姓氏。

雍 父 姞姓雍氏,古雍國(今陝西鳳翔——扶風雍水邊)人。傳說為黃帝之臣,是他最早發明了臼或舂,增進了五穀的食用價值。今人認為,「姞姓雍氏族」是中國古代陝西雍水流域的一個農耕部族。

伯 鯈 姞姓燕氏。傳說為黃帝裔孫,封於南燕,賜姓曰「姞」。今人認為,伯鯈是古南燕國(今河南延津東北——汲縣西)的開國君主,他得姓後建立了「姞姓」南燕國,其後裔形成「姞姓燕氏」。

后稷元妃 女,姞姓,古南燕國人。傳說在「五帝」堯舜時她嫁給了周族的始祖后稷(即「姬棄」),成為后稷的長妃;她養育了周族的先人,從而使周族興旺起來。 鄂崇禹 姞姓鄂氏。商代末年時鄂國(今河南沁陽,周初遷徙湖北鄂城)國君。時稱「南伯侯」,商紂王時位列商王朝的「三公」,因反對商紂王的暴虐而被殺害。

密須康公 姞姓密須氏,西周時密須國(今甘肅靈台以西一帶涇水上游)的國君。周共王四年(約前918)攻密時被殺,密須國人葬其屍於洞山之陽半山腰。現姞姓密須康公的古冢還在靈台,冢高10米,系「姞姓」族人留在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祖先墓葬。

姚姓淵源:

一、 出自舜帝後裔 。「姚」姓圖騰可能發展為後來的「一首三身」形象。

二、出自媯姓 是五帝之一舜的後裔,出自媯姓。舜所屬的氏族,居住虞地,因此歷史上稱他為虞舜。後來堯接受了四岳的推舉決定由舜接替自己,擔任首領,並且把自己的兩個女兒給他作妻室因此姚姓也出自媯姓。

三、源於各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西晉末年,羌族首領姚弋仲在亂世中崛起,自稱虞舜之後,合族改為姚姓後來,他的兒子姚萇建立後秦政權,羌族姚姓迅速繁衍,姚氏也因為有了這支來自甘肅隴西一帶姚姓的加入而壯大起來。

妘姓源出:

1、出自妘姓,為黃帝的子孫顓頊的後代,以祖號為氏。

2、亦出自妘姓,為帝嚳時的火官祝融之後,以封國名為氏。春秋時為楚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後簡去邑旁成為雲氏。


要結合年代和郡望


這個有意思嗎?我們華夏是不承認天生貴胄的。雖然總有人試圖加強這個信念,但是從來沒成功過。甚至在遠古傳說中,我們都通過 絕天地通 划下了人神平等的界限。之所以說「免貴」,是自謙的說法,也是驕傲的說法,我並不因為姓而尊貴,也沒有人因為姓比我尊貴。即使上古神王,也不過是各行其道不相交通。


等會,我不太理解這個邏輯。

孔姓尊貴(假如有),是因為孔子,那是西漢的事;張姓尊貴,是因為張天師,那是東漢的事。都在姓氏合流好久以後了。

……所以這和「夏商周的時候,姓氏是分開的,男子稱氏,女子稱姓,《通志·氏族略》有云:「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用來區別婚姻,同氏不同姓可以通婚,但是同姓不通氏不可以通婚。」有嘛關係呢?


孔孟嘛,別人問您貴姓?直接說就行了。

別人問「貴姓」是客氣,回答「免貴」也是客氣。只不過因為孔子孟子,我們可以不用客氣。


王和謝。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個在不同的朝代不一樣。

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說到高貴的姓氏,首先就是琅琊王、陳郡謝。然後還有一些高平郗、潁川庾、吳郡陸、譙郡桓之類。

唐朝早期那會兒,貴姓要數五姓七家:清河崔、博陵崔、隴西李、趙郡李、太原王、范陽盧、滎陽鄭。我印象中把它們歸為一等士族。二等士族是河東裴、蘭陵蕭、弘農楊、京兆韋、京兆杜。

其他的我就不清楚啦。貴姓這個存在應該是由於九品中正制以及世家的知識傳承(沒有印刷術和好的師資力量,沒辦法咯)。九品中正制是三國魏時由陳群制定的,嗯,就是潁川陳;然後它的影響被削弱應當是隋朝弘農楊施行察舉制,唐高宗朝采裴行儉(河東裴)建言改革科舉選拔制度,最後武宗朝李德裕(趙郡李)為相,士庶合流,門閥士族徹底沒落。


熊。姬。


推薦閱讀:

中國的精英十三姓是哪十三個姓?
「?少且(似為?彡且)」(U+22489)這個姓的來源?
日本姓氏「我孫子」是怎麼來的?
中國陳姓的起源?
作為姓氏,閻和閆有何區別?

TAG:歷史 | 姓氏 | 歷史知識 | 歷史事件 | 姓氏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