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市布局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沒有明確的中心城區概念?


謝謝 @高飛 邀請啦,這個問題其實我還是挺感興趣的,今年上半年也研究了挺久。前幾天題主邀請時就想回答,拖延了很久。

如果從政府規劃來講,中心可能更加明確。武漢今年會有新的2015-2020規劃,不過到現在新的規劃文件都還沒有出來,我就按照2009年規劃介紹一下,下述內容主要參考:武漢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

武漢市區分為主城區、都市發展區、遠郊中心鎮三個級別。

主城區,就是武漢傳統市區和未來發展延伸的範圍,主要為三環線以內區域和局部外延的沌口,廟山,武鋼等區域,總面積678平方公里;

都市發展區是主城區向外規劃的一些新城,包含了外環內適合發展的很大一部分地區,都市發展區加主城區總面積3261平方公里;

遠郊中心鎮是都市發展區以外更遠的一些鎮或區的中心。

主城區的規劃又呈現為一主三副的格局,其中內環以內是中央活動區,是武漢市當之無愧的中心,包含了武昌、漢口、漢陽的內環內沿長江部分,現在武漢很多商圈都在這以內。

此外在離內環比較遠的地方有三個城市副中心,分別是魯巷、楊春湖、四新。

魯巷依託高校和東湖高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在的發展效果已經很明顯,光谷廣場的繁華程度甚至超過了很多市中心商圈。

楊春湖副中心依託武漢火車站建立高鐵商務區,京廣高鐵和武漢火車站09年開始啟用,今年十一時人流量前幾天超過了漢口火車站,未來可能成為武漢第一大火車站。但目前武漢火車站站前的土地都還沒出讓或開發,青山和軌道4號線沿線土地還有很多未開發,人氣還不旺,未來發展還要觀察。不過武漢火車站肯定是未來城市副中心中僅次於魯巷的。

還有四新城市副中心,依託國際博覽中心發展新型博覽業務。但是武漢博覽業整體底子有些薄,國博2012年啟用至今,周邊都還人氣很淡,會展以外的時候周邊都很荒涼,武漢這幾年會展行業和其他國內城市相比還有差距,四新城市副中心未來發展還要看相關部門的經營。

不過現在由於東湖高新發展很快,武漢整體商圈開始向東移動,東湖高新的發展範圍不斷在擴展,在原來規劃的都市發展區也形成了很多新的商圈,東湖高新如果申請自貿區被批准,未來發展可能還會加速,魯巷和關山的地位還會提升。

總體來說,武昌發展較快,漢口底子好,漢陽除了經濟開發區,發展相對較慢,看今年新的規划出來以後會不會有什麼變動。


如果比較一下武漢成都這一時刻的熱力圖,你會發現武漢是一個多中心的組團型的城市。主要原因還是江湖分割,對城市布局影響很大。整個武漢受到長江和漢水的分割,在過江通道不暢的情況下,都是各發展各的。最有意思的是大武昌地區(武昌、青山、洪山、江夏)又受到湖泊的分割,尤其是東湖、南湖、湯遜湖,相對漢口,更加呈現出多中心的特點。


因為你沒在政府機關做事。

通常情況下,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洪山,青山被認為是武漢的七個中心城區。


推薦閱讀:

在城市道路名稱設置上「街」和「路」有什麼區別?
鼓樓附近有那麼多衚衕,為什麼偏偏是煙袋斜街和南鑼鼓巷成為如今喧鬧的模樣?
中國的鐵路為什麼沒有向通勤化發展?
如何從城市規劃的角度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
蘇州十全街如今玉石業集中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

TAG:城市 | 地理 | 城市規劃 | 武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