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作為一名無國界醫生是怎樣的體驗?


回答時間有點晚,可能沒辦法知道題主最早是從哪裡知道無國界醫生?我是很小的時候通過電視劇,小說知道,直到現在還會有一些小說和影視劇安排人物去做無國界醫生,讓故事更浪漫,讓人物更有英雄色彩,但想了解一手信息?看下文!

內地第一位參加無國界醫生的救援人員潘淵,是一名後勤人員,在大學的時候學的是計算機,因為之前在無國界醫生在中國的救援項目工作而知道無國界醫生。2001年的時候,他去到南蘇丹,他在《無國界醫生手記》這本書(在各購書購物平台很容易買到,就不貼鏈接了)里寫道「類似的場景在很多鄉村診所都屬於正常:被疾病和飢餓折磨得幾乎只剩下骨架的村民,等待藥物的病患躺在冰涼的地板上,營養不良的小孩死在營養不良、無力哭泣的母親懷中。村落里基本上沒有哪個母親的孩子全部存活下來。對那裡的老百姓來說,每一天都在和死神賽跑,生存是唯一的事業。記得有位醫生朋友這樣說過:小孩出生後沒有名字,父母用星期幾等暫時叫著,正式的名字要等滿一歲後才會有,因為很多小孩可能活不過有正式名字的一天。」

潘淵的主要工作是保證治療點藥品和物資的供應、供水供電,以及車輛與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平均每周要花三分之二的時間在項目點、治療點和附近村莊之間運送藥品、物資和垂危的病人,還要經常在超過50攝氏度的屋頂上檢測無線電通信發射塔,以保證辦公室和治療點的通訊;偶爾還要駕著那輛老款白色豐田吉普在附近區域做項目後勤評估。條件比較艱苦,最重要的是要忍受與家人和朋友隔絕的孤獨,只能夠通過辦公室的衛星電話和家人通話紓解,不過現在手機到處都是,無國界醫生在南蘇丹的項目2011年開始已經有互聯網了,通訊對救援人員而言與家這可是最重要的。

來自寧波的周吉芳醫生在他的博客(他的博客周吉芳 | 無國界醫生 MSF很好看,似乎可以從他寫的故事看到那些病人的樣子)里分享了他去到南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南非的救援項目的故事,他在南非的艾滋病治療項目工作了兩年。一次周末遠足時,迎面走來一位當地人問他: 「醫生,你還記得我嗎?」那個當地人曾經是他的病人,進醫院時情況很糟糕。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時候,他也被被路人攔住問他,「醫生,你還記得我嗎?」那個人人曾經被步槍子彈打穿頭部的病人,經過治療的後看來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了。

來自北京的婦產科醫生安娜在一席,在她自己的博客安娜 | 無國界醫生 MSF里分享過她在十多個救援項目里,為那些掙扎在生死線上的婦女們分娩,那些婦女在艱苦的環境下,往往沒有任何產檢,在家裡無法順產,才來到醫院,因此往往情況危急,在這種時刻他們是最脆弱的,但他們在危機面前又有特彆強的生存意志,作為醫生,自然也希望與這些並肩奮鬥到底。

武裝衝突、疫病流行、天災人禍的地方,是普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但對於醫生而言,對於一個醫療人道救援組織而言,需求就在那裡,人道工作者就是要努力在一個非正常的空間里營造一個正常的空間,讓最需要醫療救助的人能夠得到醫療服務。所有在危難中的人,都和你我一樣,有自己的面孔,有牽掛他們的家人,也都希望在生病受傷時得到照顧,這是人的基本需求。因此,一直都會有人,也許是我們身邊的看起來平平常常的人,走出舒適區,去到災難之地。

有很多平台可以了解無國界醫生救援人員的方方面面:

一席:安娜《前線救治》- 來自北京的婦產科醫生安娜講述自己的前線救援經歷 安娜《前線救治》-在線播放-《一席》-教育-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無國界醫生的日與夜》廣州電視台,來自廣州的麻醉科醫生趙一凡,以及魏釗華分享他們在阿富汗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經歷:

http://v.qq.com/page/y/e/e/y03410qhsee.html

知友怪怪柴圖文並茂地介紹過舌尖上的非洲,和她在前線的工作和生活:

無國界醫生的組成都是哪些人?他們對外工作是什麼樣子的? - 怪怪柴的回答 - 知乎

無國界醫生的前線博客有各種無國界醫生的體驗,也很推薦:

博客 | 無國界醫生 MSF


推薦閱讀:

給醫生身上潑髒水是有意為之,還是只是為了博人眼球?
家用制氧機在使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醫患關係的爆發點在哪裡?
醫生在工作中如何避免人身傷害,或者說,遇到人身傷害時,該如何自保?
我們是該同情他還是譴責溫嶺殺醫案的兇手?

TAG:醫生 | 志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