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為何宣布將在 2014 年 11 月 21 日解散眾議院?
他自己的說法是在稅制這種重大問題上需要仰仗國民的判斷,要讓國民用選票決定之後走哪條路。話是說得漂亮,背後當然有他的小算盤。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聲音在說日本為了實現財政平衡應該繼續加消費稅,但大家也都知道,加消費稅在日本可不是小事情,從每個國民錢包里往外扯票子是鬧著玩的?從0到3%,掛了一個首相。從3%到5%,又掛掉了一個首相。前年正好遇到替死鬼野田,頂著個位數的支持率賴在首相位子上不走,反正你也要掛了,死之前做點好事,把消費稅加到8%唄,野田挺配合地答應了。一根消費稅的竹竿上挑著三個首相的腦袋,安倍又不傻,上次還能說是只是沒有延遲野田通過的決議的實施,這回可就沒人替死了,所以得想辦法把鍋扔出去,不能自己背。先高調宣布加稅推遲一年半,造成這麼一個假像,民主黨=主張加稅,自民黨=現在不加稅,一年半以後到時間了理由也有了:不是我要加稅,是你們投票選了我這個時候來加稅,沒什麼意見吧?
名義上,解散議會是執政黨先革自己的命,大家從頭再來。安倍還說了,如果這次選舉自公聯合不到半數席位他就走人,看上去很慷慨。其實呢,這是富士電視台最近一次民意調查的各個政黨的支持率,過去兩年里的也都和這個大同小異:
投票予定調査 11月 第3週
地域:東京、神奈川、千葉、埼玉
サンプル數500人安倍內閣支持 56.2%
次回選挙投票先 (下次選舉投給哪個黨)
自民 37.2%
民主 6.8% 共産 3.4% 公明 2.4% 維新 0.6% みんな 0.6%社民 0.4%
次世代 0.0% 生活 0.0% 無所屬?その他 2.0% 未定 43.2%所有其他政黨加起來支持率約等於自民黨的三分之一,公明黨還是自民黨的同夥,這遊戲能玩?這是穩操勝券要來行為藝術,要借民意敲打反對黨的刺頭,哥優勢比天都大,你們怕不怕?小選區制度下這種支持率差距是非常恐怖的,反對黨沒多少個議員能打包票說自己能當選。上次大選自民黨就在小選區議席里對民主黨取得了237:27的戰績,贏得民主黨連媽媽都不認得了。這一折騰可能在野黨就算議席不繼續減少氣勢上也要萎一陣子,安倍希望藉此減輕施政的阻力。而且除了經濟政策以外安倍還有很多打算,比如修憲,之前憑藉席位優勢強行通過法律被反對黨說玩票數暴力。這回如果繼續大勝,也是再向反對黨展示一次,不是我要玩票數暴力,是人民給我支持讓我玩票數暴力。
就這還不肯放過挖苦在野黨的機會:「上回我們是在野黨的時候,可是一直沒放棄奪回多數的機會。現在你們還沒開打就往地上躺是幾個意思?」(原話當然更官方一些,但實際意思就是這個賤賤的樣子,太得瑟了)
至於為什麼是這個時間,日本每年年底要開國會審議下年度預算,想趕快走完這個形式不要誤了正事。安倍這齣戲演砸,自公聯合丟掉優勢席位幾乎沒有可能,最多也就是自民黨不能單獨過半數吧?提到任何「放大招」、「被逼」字眼的答案都不具有任何參考價值,不是沒理解「解散議會提前大選」的字面意義就是不了解日本國情。
「解散議會提前大選」是威斯敏斯特體系下的一項常見舉措,不是任何緊急事態或者重大國策。結合英國、德國、義大利等老牌議會政治國家的政治史,甚至可以說是任何議會制民主國家在遇到複雜決策的時候必經的協商機制,一般情況下體現了爭議達到首腦/議會爭議達到白熱化。
這個制度的成因主要有:
1.首相由多數黨任命(推薦):不進行普選,首相的職責是主要體現多數黨意志。2.議會存在「不信任動議」權力:即使由議會多數黨推舉的首相,如果行事魯莽造成黨內反對,黨內外反對加在一起超過了三分之二,還是有在任期上經由「不信任動議」被罷免的危險。當遭遇不信任動議的時候,首相只有兩種應對舉措:
1.推行「信任動議」:優先順序高於不信任動議,只要二分之一多數通過即可留任。2.解散議會提前大選:直接消滅動議主體,但是首相由議會成分決定,重選的議會也決定了自己的去留。可以說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解散議會,才叫「被迫」、「不得已」、「放大招」。(一般首相干到不信任動議的支持率上,基本已經破罐破摔去提點消費稅什麼的了。)因此,解散議會和信任動議本質上是對議會制總統弱權力下應變形式上的一種補償,雖然還是不能像美國總統那樣我行我素,但是給出了「向國民借力」和「向議會內支持者借力」兩條路。
回到主題,日本首相解散議會都是垂死掙扎嗎?通常都不是,戰後日本與英國等政黨競爭激烈的老牌議會政治國家不同,日本的政治模式源自戰前的財閥模式,是強力的政客聚合成同一個政黨,而內部再分派閥。我們來看看自民黨平穩執政過程中的解散議會是個什麼過程,縱觀20世紀的後半葉,眾議院被解散17次:
http://www.shugiin.go.jp/internet/itdb_annai.nsf/html/statics/shiryo/kaiki.htm平均間隔3年,已經低於眾議院一屆的法定任期,可見這個手段已經頻繁到基本上每屆必備了。但是要注意到,重選前後基本都是自民黨多數,用意體現在哪裡?依個人的梳理總結,有兩種情況,其中第一種情況優先,第二種情況有時作為伴生目的:
1.支持率足夠情況下的及時連任+新政策推行:
最最重要的就是增稅,日本是個對於稅制特別敏感的普遍中產國家,大部分國民處於擁有必須繳稅的收入的同時生活也能感受到稅收影響的水平,所以增稅是一件尤其需要謹慎的事情,首相及執政黨前後需要動員極大的考察力、遊說力,以顯示對此問題的極端負責和謹慎。因此歷史上池田勇人、大平正芳、海部俊樹三次增稅都是解散議會特別籌備的,安倍晉三意圖進一步(穩步)增長消費稅,自然也在此列。說個關於稅務的題外話,正是由於增稅的艱難,日本政府大量發行低利率國債,負債率常年飆過200%,但是這些國債也有人長期持有,95%以上的內債率折射出日本國民對於「自由」的理解之深刻:「我可以給你(政府)錢,我可以不求多得,但我不允許你從我口袋裡掏錢,因為我願意和你願意是兩碼事。」當然,不能簡單樂觀地斷言買國債的和拒絕納稅的是同一批人,長期以來以債代稅的現狀,說明稅制落後於經濟發展太嚴重,國窮民富還是要有底線的。除了增稅,還有推行重大國策之前,也要解散議會,集中新晉的支持人士。例如池田勇人的安保條約問題、橋本龍太郎的小選區選制問題,小泉純一郎的郵政民營化問題前都解散議會,安倍晉三此次推行修憲,是冠絕新日本歷史的重大國策改變,為此動員新一屆議會也是合情合理。最後,沒什麼事兒也可以解散解散啊,反正支持率夠,解散議會換換血,以便減少內閣議會分歧,增加首相任期,流動式吸納民意。小泉2003年解散就是這樣的姿態,安倍今年難說沒有給民主黨臉色看的意思,但是最主要還是為國策的修訂鋪路。2.消除醜聞,使不信任動議成為死案:
森喜郎、中曾根康弘的第一次解散都是這樣的情況,在野黨小題大作,拿一些對現實毫無啟示的事情上來拆台,不是說首相哪句話不禮貌了就是說某八杆子打不著的貴黨同僚收了錢。這時候連表決這個決議都是浪費時間,正好用解散議會給他們看看國民的聲音,讓不信任動議打出信任動議的效果來。安倍上任兩年來一扭民主黨政權造成的頹勢,國民信心上升到一個在野黨根本惹不起的歷史高度(自有民調以來僅次於小泉第二任期)所以也不存在這個問題。綜合來說,日本的解散議會與歐洲同體制國家的最大區別是作為「首相權力不足的補償措施」,議會制的首相本來就比總統制弱勢,再加上日本在野黨甚至執政黨本身對首相的不寬容,和平憲法主張的政治體制終究只適用於日本經濟大國、政治小國的二十世紀後半葉。歷屆日本首相對此的解讀則是,充分利用原本屬於被動措施的解散議會來謀求更大的首相影響力,通過頻繁改選反過來讓議會緊跟局勢和政策,重新整合了首相和議會的共同權利,讓政策推行效率更加接近大膽的「領導人決策」——當然同時也為之負上隨時選舉下台的責任。而為了塑造一個足以擔當亞洲大國、世界強國的國體,大力推進這種權力重組的日本領導人第一個是小泉,第二個就是安倍了。
------------------------------------------
另附·日本首相解散議會都不是垂死掙扎嗎?也有例外,1994年黨派爆炸時的羽田內閣總辭和2012年野田下台前的解散議會就是「被迫」的行為,而今年這次不用等到選舉完就知道不是了,原因在於:「只有自民黨在野的議會才會選出慘不忍睹的首相」。我們看一看羽田內閣和野田內閣爛到一個什麼地步:
羽田孜的內閣由「社會黨、新生黨、公明黨、新黨、民社黨、自由黨、社民聯、民改聯、改革之會」這9個黨派組成,你沒有數錯,9個。9個黨派聯合執政不論能力如何,能幹得比無政府好就不錯了,嗯除非他們設立「日本新生黨領導下八大民主黨派合作參政的日本人民政治協商制度」。至於野田佳彥解散議會前,內閣支持率跌到23%,首相選舉支持率跌到19%,按比例選區計算的眾議院大選支持率更是跌破10%,連續三屆民主黨首相任期內,日本名義GDP從高於中國變成中國的六成不到。加之在眾所周知的尖閣列島購島事件上好事做盡、惡名出絕,沒有一點分寸進退,若非強硬派的安倍及時接手,說日本國外交顏面無存都是輕的。可以說,這兩屆切實遭遇威斯敏斯特式逼宮的內閣的政績,相比自民黨執政時期的任何一個領導人的水平下限,都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安倍晉三作為繼小泉之後最有能力和操持的日本首相,自然不在此列。這些個笑柄的存在除了證明日本確實是個民主國家以外沒有任何建樹,也不代表日本政壇的常態。
日本已經過了那個一邊拆台政治一邊悠哉悠哉於世界第二的羅馬假日,安倍政權這一系列有考量的決策,是要把日本的政治效率適當地從拆台政治中解放出來,讓議會更多地起到推動歷史的作用,去完善更適合正常國家與大國強國的政體——當然也是在程序正義的底線之上,相信不會搞出一些「打老虎拍蒼蠅」、「確保中央政令暢通」之類的事來。兩個問題:1.為什麼解散?2.為什麼是現在?先扔背景後答題。背景1:--------
安倍:增稅推遲1年半(2014年4月1日5%→8%,原計劃2015年10月8%→10%),各位大佬不同意,讓國民投票決定。
眾議員們:雖然之前增稅方案是被我們這一屆議員通過了的,但你現在經濟數據出來了(GDP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日元貶值股價漲了,實體經濟未能得到拉動)誰說不同意推遲的?安倍:增稅拖累景氣,不符合abenomics擺脫通縮的奧義。增稅推遲1年半,大家支不支持?來,立刻馬上問信於民。勞資選舉失敗就下台!所有人:...TM有沒有搞錯啊...---------背景2:---------安倍內閣醜聞,前後6人陷入政治資金問題,或卸任或面臨卸任壓力。名單如下:
①原經濟產業大臣小渕優子→10月20日宣布辭職;
②原法務大臣松島綠→10月20日宣布辭職;
③經濟產業大臣的宮澤洋一(小渕下任);
④環境相望月義夫;
⑤活躍擔當相有村治子;
⑥防衛相江渡聡徳;
--------背景3:---------小選區制度(請自行google)下,多數選區在沒投票之前就基本可以確定自民黨當選。大勢基本可定的情況下,議席只會有小幅度的波動。
---------背景3:---------集體自衛權相關法案修改推遲至明年春。---------背景4:-------解散眾議院-日本首相家傳寶刀(請自行google)-------1.為什麼解散?
1)考慮現實情況,迴避不可知的風險,聯合執政的公明黨也一直表明想避免眾參同日選(2016年夏),提前選舉無可避免(其實也不是);2)重組內閣,排除醜聞,改變內閣無力局面;3)在選舉公約中列入真正的想通過的法案政策,比如【集體自衛權】【修憲】【核電重啟動】等,為其通過布石鋪路;5)以沒人反對的名義(增稅推遲)選舉,打壓黨內和政府財政系統反對聲音,並確保勝利。如無非常特殊的情況,勝,安倍連任;4)以【國民的選擇】為憑,為強勢推進政策鋪路,亦為今後可能的失敗尋找退路。2.為什麼是現在?1)股價上漲,或者說還未回落,考慮今後經濟下行的預期,未免安倍經濟學被更慘烈地攻擊時被迫解散,此時選舉有助於保持支持率,掌握主動;2)延長首相任期,並以長期政權推行上述真正想推行的法案→為明年春【集體自衛權】相關法案審議鋪路;3)攻對手之不備→野黨措手不及,執政黨明顯有利;4)現任議員任期至平成28年12月15日,大概分一下有這麼5個解散時機可選:abe選了a(話說先google日本國會制度再看分析比較好:))- a.目前開會中的臨時國會(之前官房長官否定了,說沒空。。結果。。就4則么任性)
- b.2015年通常國會(其一,4月是統一地方選舉。公明黨也說統一選跟眾院選時間拉開比較好,就最好在開始的1月或者結束的6月。剛決定增稅1月就解散,這個無法理解,只能pass。6月份呢?經濟形勢尚不明朗是一方面,不要忘了這次國會要審議集體自衛權啊!到時候亂成一團,你來解散?況且雖說首相黨內総裁選可以借眾院選的東風,可是石破先生已經構不成威脅沒必要解散了啊親!費幾百億稅金啊親!)
- c.2015年秋的臨時國會(就在計劃增稅的日子,這前後都不好解散吧,pass)
- d.2016年通常國會(剛進會期,去年10月你剛增了稅還想贏選舉?,會期末,跟眾院撞車了。也不是沒雙贏的先例,不過風險大,公明黨也反對,保留)
- e.2016年秋的臨時國會(被逼到臨頭了來解散,姿勢不美,pass。
—————
也是真無聊了,想在知乎答題找激勵。能看懂這五個時間分析的人我們好好聊聊吧:)安倍放大招了
為什麼日本選舉如同趕集?
素有選戰如同走馬燈的日本,11月19日宣布提前選舉。安倍晉三解散了國會。
反對黨只有26天時間準備。佔有國家資源的安倍晉三幾乎穩操勝券。不能不說安倍晉三團隊的法治智慧無與倫比。在依法治國的框架下,安倍晉三無不用其極。包括首相緊急特權。
與中國相比,同樣獨裁,安倍晉三走了民選方式。
民意是可以製造的。
在選舉宣傳的15分鐘演講中,安倍晉三將薪資上漲和就業擴大描述為安倍經濟學的成果。然而,他承認:「不幸的是,我們尚未回到增長軌道上去。」
工薪階級只關心薪資上漲和就業擴大,不關心國家和人類解放,甚至也不關心腐敗和獨裁。實事求是的安倍晉三利用提前大選改變了議會席位,使自己的經濟方針得以通過和堅持下去。
整個過程不用去反腐查帳,更不用抓人殺人。可謂名利法三收!
要說中國不先進文明法治如山,講不過去。相比日本,總讓人感到:欲把日本比中國,濃妝淡抹總相宜。若把中國比日本,不三不四山大王。
引用恰好回答此題的撰文一篇
「日本政界的『選舉癮』是一大問題。為什麼就那麼喜歡選舉呢?」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資深日本研究學者史密斯(Sheila Smith)在11月中旬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解散眾院舉行大選一事回答日本記者採訪時發出了質問。和史密斯一樣,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在執政黨佔據優勢議席的形勢下,解散眾院舉行大選?其實在筆者看來,這就像續費充值一樣,只是為了延長執政黨在眾院優勢的「有效期」而已。
經過:千方百計延後曝光
11月上旬,當北京即將舉行APEC領導人會議,中國媒體的目光集中於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會與安倍會談之際,日本的政治中心——東京永田町則籠罩在一則小道消息之下:聽說,要解散眾院了! 「流言」傳播速度之快、影響範圍之廣令人驚訝,中日首腦會談已經被日本政客們置於次要地位。畢竟,保住自己的議席才是頭等大事。 11月9日,安倍啟程赴北京前,在東京的羽田機場還言之鑿鑿地向記者表示「完全沒考慮過解散」。然而,深諳政界操作模式的各黨大佬們絕不會被其言辭所欺騙,他們都在等待一個能夠證實消息的明確信號。 這個信號在隔天的11日就浮出水面,作為執政黨之一的公明黨和它的支持團體「創價學會」給自身的地方支部下達了指令,要求以「12月14日投票和計票」的日程往前推算,安排好競選事務……至此,解散眾院儼然是鐵板釘釘了。 即便如此,安倍也還要最後放一下「煙霧彈」,盡量讓在野黨多損失一些籌備競選的時間。於是11日當天晚上,安倍在北京APEC峰會後的首場記者會上說:「關於解散眾院的時間,一切都沒有定……聽說日本國內有些基於臆測的報道。我(的發言)不是在回答這些報道,我自身一次都沒有談及過解散。」不過,對於同樣擅長玩弄文字遊戲的在野黨政客們而言,給這套說辭的回復或許是:呵呵。 不管怎樣,當中日首腦不情不願地握手,拍下表情尷尬的照片之時,日本政客也在瘋狂「自拍」,尋找印刷廠趕製各種海報宣傳冊。雖然勢頭趕不上「雙十一」搶購,但要爭搶懂得競選規則的廠家,在12月2日發布選舉公告前搞定符合法律法規一切印刷品資料,對於才當選一兩次的「年輕」議員而言,絕非易事。或許,他們也在抱怨「你妹!為啥要解散!」分析:一切為了延長有效期 安倍寧可犧牲目前在眾院的絕對優勢議席,也要實施解散,到底是為了什麼?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想把這種優勢的「有效期」從2年延長至4年。 本月21日剛被解散的眾院是在2012年12月選出的,議員任期4年,原本應該在2016年底期滿到屆。然而,被譽為政界「希望之星」的前首相小淵惠三之女、前經濟產業相小淵優子因自身政治團體政治資金問題引咎辭職後,對政府和執政黨不利的消息可謂接踵而至。對政府打擊最大的是11月17日出爐的GDP數據。雖然已頂著罵名把消費稅從5%提到8%,又在美國打出推出量化寬鬆的形勢下發起道而行,促使央行進一步加碼貨幣寬鬆政策,把1美元兌換日元的匯率推升至目前的118以上,為把消費稅再度提高到10%埋下伏筆……但是,三季度GDP繼續負增長。加上第二季度數據,日本GDP已經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反映出經濟的疲敝。至此,一度被交口稱讚的「安倍經濟學」這一安倍政府經濟刺激政策被慘淡的數據證明效果不佳。 經濟復甦不暢逐漸在國民實際生活中反映出來,大家覺得日子越來越難過,安倍政府的支持率最近跌破50%(日本共同社10月19日民調的政府支持率數據為48.1%,比9月上次調查時下降了6.8個百分點)。面對如此形勢,若毫無動作,那麼安倍政府只能坐等國民怨聲載道,然後不得不在兩年後的眾院換屆選舉中下台了。 當然,如果之後兩年內有辦法搞出更好的舉措,重振民生,那麼政府自然能夠順利過關,但包括安倍在內的資深政客們都明白,這就是天方夜譚。筆者粗略羅列一下之後兩年內必然出現的難題,哪一個都是會引發輿論批評的「地雷」。例如:- 消費稅率從8%提升至10%
- 福島核電站反應堆報廢工程以及核垃圾填埋地選擇
- 核電站重啟計劃
- 駐沖繩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至該縣邊野古沿岸
- 修訂《日美地位協定》
- 被認為侵犯言論自由的《特定秘密保護法》生效
- 處理日中、日韓關係
- 各種長期課題:削減財政赤字、保證人口增長率……
再加上明年春天地方選舉集中舉行和國會預算審議將牽扯執政黨巨大精力,因此安倍不得不在形勢越來越糟之前解散眾院。
他的如意算盤大概是認為現在舉行選舉自民黨必勝,雖然可能比解散前少一些議席,但保證過半數還是有把握的。自民黨和公明黨這兩個執政黨的目標是在定員475人的眾院中拿下至少266個席位。其實,只要拿下249個席位,執政黨議員就能在眾院大大小小的委員會中把持委員長職位,並且保證至少半數委員是己方議員。這樣一來,不符合執政黨意志的議案甚至很難拿到國會上審議。總之,只要還有四年時間,那麼上述難題都能按照安倍政府的想法強推下去,處於劣勢的在野黨只能在旁興嘆,卻無計可施。 安倍已經認定執政黨(主要是自民黨)此次必勝,選舉只是走一走形式而已。不過,這場延長執政黨眾院優勢「有效期」的充值費至少是7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6億元)稅金……-----------------------------
共同譯文是高知多領域人士組成的多語編譯團隊,堅持對世界的觀察與探討,已翻譯出版多本書籍。開眼看世界,越洋觀東瀛,思考社會、產業先端走向,分享萃取可鑒的智慧。共同譯文出品的內容均為原創,轉載或合作請聯繫kyodotranslation@126.com 或微信公共號"共同譯文",獲得書面授權。推薦閱讀:
※如果在1934年12月遇刺的不是基洛夫而是斯大林,接下來蘇聯的走向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請問中國服刑人員有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為何日本產生了與中國中央集權制度不同的幕藩體制?
※為什麼沒有國軍老兵出席此次莫斯科紅場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