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接受慈善關懷的人通常跟慈善者的關係生疏甚至交惡?

今天這條新聞:新版「農夫與蛇」:貧寒學子畢業後詐騙資助者千萬。不由得又想起之前跟一個長輩探討過的問題,這個長輩因為自己經濟實力還不錯,所以經常會資助鄉下的貧困學生,但讓他困惑的是,這些孩子每次看到他都不是很熱絡。而且學成之後都跟他鮮有聯繫。我站在這些孩子的角度跟這位長輩分析,其實有時候接受救濟也是很傷人的一件事情,如果還要表現出跟慈善者很熱絡的樣子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未免難度有些大。他表示贊同,但他還是對慈善方式有困惑。我想問的是,這樣的現象普遍嗎?如果普遍,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機製造成的呢?有沒有更好的慈善方式呢?(討論紅十字會和郭美美的就不要大面積展開了,我們都明白的。)謝謝了。


不同世界的人真的不用勉強交流的。

社會斷層造成的三觀不合沒法彌補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某些階層,犯法才能保證獲得利益,但是在另外一些階層,則需要盡量守法避免自己辛苦賺來的家業損失。

真的,和被資助者老死不相往來才是最安全的做法,這就是更好的慈善方式。


我善良的猜測,大體被資助的人可以大體分為三類。

第一類,得體或者積極的給予資助者回應。能夠表達他們的感激和對生活的樂觀憧憬。

第二類,不論內心如何想,舉動或者言談中是比較木然的。不會主動談及此時,鮮少和資助人聯繫。

第三類,提出更多無理的索取要求,在當資助減少或停止後仇視資助者。

我想大多數應該還是第二類。

之所以會有更多的人討論第三類受資助者,往往是因為這更能刺激大眾,觸動大眾的道德認知,引發情緒憤怒,導致認知偏差,從而以為這類人的數量眾多。

如果我們回過頭來觀察,那些需要資助的人中,成長環境和家庭教育往往不盡如人意,沒有人能夠很好的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情感表達,從而使他們更趨於自卑和敏感。甚至,有時候會存在價值觀偏差。羞於表達或者恥於表達毫不令人吃驚。

物質的幫助是給予了受助者一個選擇的可能,但是選擇的方向在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沒有跳出固有觀念和行為路徑的人,怎麼能夠實現認知的超越呢?

另外,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平等的尊重,這是人性。但是,無論現有的救助機制和慈善形式,都有意無意的置受助者於一個不被社會尊重,不被自己尊重的境地。這豈不是更容易讓他們產生一種愧疚感、厭惡感和麻木感么?


愛的碎片化

---當善舉成為一種事業

引論1

一、關於慈善之愛2

二、愛的碎片化3

(一)施助者 4

1.個人捐贈的變化 4

a. 更多參與意味著更多愛? 4

b. 我們不用決定該幫誰 5

c. 公益慈善何須親力親為 5

d. 基於社會責任感的捐贈 5

2. 企業作為捐贈的主體 5

a. 企業的公益與商業利益 6

b. 企業的公益還是企業家的公益 6

(二) 第三方 6

1.第三方的雙重角色 7

2. 第三方從業者的身份衝突 7

(三) 受助者 8

1. 被「一視同仁」的受助者 8

2. 受助者的不滿 8

三、如何看待碎片化9

「碎片化」意為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失去其原有的完滿性。傳統的慈善與當代公益慈善事業不管在意義內涵、參與主體還是實現形式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隱含著與慈善所聯繫的特殊的愛的完整性的喪失,及慈善之愛的碎片化。與傳統的基於同情的或是基於善心的亞里士多德式的高尚行為的善舉相比,組織化、系統化的致力於消除痛苦與不幸或提高生活質量的現代公益慈善事業,更多是基於社會責任或社會效用的考量;公眾向慈善組織或機構捐贈,或直接參与公益組織和機構,的行善方式與傳統的善舉也極為不同。伴隨著這些變化,是慈善之愛的碎片化。一些針對對現代公益慈慈善的純潔性等一些方面的批評被斥為「泛道德化」,排除「泛道德化」的因素,這些批評也隱含著基於傳統的慈善觀念對現代公益慈善中出於好人的善心與同情的黯淡的隱憂。

中國和西方傳統的非宗教性質的慈善都是一種或接近於是由人類天然情感或品性(德性)驅動的善舉,「慈善應是在慈悲的心理驅動下的善舉。一是慈悲的心理,二是善舉,真正意義的慈善行為應是一種不附加要求的施捨。施捨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種滿足。」在塞涅卡那裡,為了給予本身兒給予,給予本身就是一種快樂,而且不管給與的結果如何我們的這種快樂不會因之而改變。人的存在本身對所有人而言都是值得選擇的和可愛的。我們我們會說一個人樂善好施,而現代公益慈善更接近於是一種為了達到某種改善社會問題預期的效果或是對社會責任的一種回應。在公共問責制和有效性的需求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許多當今的公益慈善事業把公益資助更多的看作是一個契約交易而非捐贈。因為資助被理解成契約,允許資助人實施和監督實現一些特殊的結果。雖然傳統的善舉和現代的公益慈善事業依然都被視為一種與商業行為和政府作為極為不同的都是為著某種良好的期許的,現代慈善事業在向著日益增長的可強制實施的期望前進時,原來善舉中所蘊含的情感和德性是否還是曾經的模樣?慈善動機多元化的今日現代慈善事業依然被認為是一項根植於同情和憐憫的愛的事業,那麼慈善是更像傳統的善舉那樣其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種滿足,還是在朝其他方向變化?

劉國華的《慈善是一種文化》中「現代慈善觀念中個人之所以行善,不是簡單地出於做好事的動機,而是個人承擔對他人的社會責任,以及利用慈善去建立、維護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社會關係,慈善為受助者提供了社會交往和自我實現的機會。」羅伯特和邁克爾在《慈善的意義與使命》將慈善定義歸納為「致力於公益的志願行為」個人或組織出於意願的為了公共利益(而非特殊利益)的行動。單從定義上看現代慈善事業有更多的關於責任和效用的考量,但並不意味著現代慈善事業的參與者慈善情感與德性的改變,或慈善之愛的碎片化。善舉所蘊含的德性和情感具體是什麼呢?這些要素在在現代慈善事業的參與者身上是否發生了改變?是隨著慈善事業的擴大而增強還是被弱化瓦解和變得不完整?

一、關於慈善之愛

討論友愛和友愛與自愛的關係的上下文中。亞里士多德想弄明白,為什麼施助者似乎更愛受助者,而不是反過來?在回答這個問題時,他提供了兩個相矛盾的類比:債權人和債務人的關係,技匠和他們所創造的產品(或詩人和他們所創作的詩歌)的關係。他提出,大多數人認為施助者就像債權人一樣,他們關心債務人是源於他們想得到後者回報的慾望。但是他爭論說,施助者更像技匠或詩人,而受助者就像是技匠所創造的產品或詩人所創作的詩歌,技匠或詩人都如施助者那樣體現和表達他們的產品(或行為或活動)。因此,施助者存在於受助者。儘管善行會以像贈予金錢的形式出現,但是它全部的意義不是存在於被給予的物體當中,而是存在於善行的行動本身。若施助者期待回報,就將等同於把一項慷慨活動的實踐轉變成一項功利交換的非私人交易。此外,亞里士多德提出,施助者享受高貴(高尚)的快樂,這種快樂比獲得的快樂更為可愛。那麼,這種高貴(高尚)或美德是否依然存在於現代的公益慈善中呢?

人的存在本身對所有人而言都是值得選擇的和可愛的,亞里士多德從三個具體方面談了這種施助者對受助者的愛。

1)施助者的活動對他而言是美好的,因此受助者作為對象會令他們感到愉悅;而這對受助者而言卻沒什麼美好,只是有利罷了。就像我們撿到財物後據為己有,我們所體會到的快樂僅僅是意外獲得時的驚喜和享用財物時一時的快樂,而我們將財物歸還失主時,失主失而復得時所表現的神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內心體驗,即便是日後的回憶仍能讓我們感到快樂。

2)所有的人更珍惜他們通過辛勤勞動所得到的東西。這體現在兩個方面:幫助別人是一件需要親力親為的事;而且幫助別人也是將自己辛勤勞動所得無償的分享給他人。

3)愛是主動的,被愛則是被動的;而愛與友愛屬性也更會表現在主動的施助一方。愛的主動性體現在出於施助者出於德性或情感受到特定的情景的激發——如面對饑寒交迫的人而心生憐憫等,而不是為了擺脫一位乞丐的糾纏或而採取的行為。這種主動也體現在與受助者的比較上,受助者僅作為一個愛的對象而不是像情侶之間那樣愛是相互的,雖然我們也說父母愛子女,子女愛父母,但是是兩種不同的愛。

二、愛的碎片化

那麼,這種高貴(高尚)或美德是否依然完整的存在於現代的公益慈善中呢?

現代慈善事業的與傳統慈善區別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專業化的團隊--慈善組織成為捐贈者和受捐者的中介,甚至現代慈善事業的中心。這一變化必然改變了施助者(捐贈者)與受助者(受捐者)的原有的愛的關係。那麼讓我們看一下這些慈善之愛在現代慈善事業中以怎樣的方式存在著。

(一)施助者

1.個人捐贈的變化

a. 更多參與意味著更多愛?

個人參與慈善的方式隨著現代慈善事業的發展也變得多元,時空的限制被弱化,人們可以通過第公益慈善組織幫助千里之外素未謀面的不幸的人們。施助者的活動對他而言依然是美好的,我們通過一組新聞報道了解一些人遭受不幸,通過查詢網上的官方信息和評價選擇了一家公益組織,捐出了一筆款項,一段時間後,受到其回饋的一份款項使用清單和行動的圖文或視頻內容。但很難說這樣一種沒有直接接觸和交流的參與方式,相比傳統的善舉,施助者「受助者作為對象會令他們感到愉悅」的感受力度無疑是被降低了。

雖然公益慈善組織為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慈善當中來,同時也為了提升人們參與公益慈善活動時的體驗,採取了許多既新奇又有趣的舉措。李連杰創辦的壹基金與國內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聯手推出「錢包里的公益」項目,即通過在支付寶錢包內置的「壹基金月捐」應用,愛心人士只需使用手機即可完成整個捐贈。放下手機10分鐘=貧困兒童一天純凈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打出「150/月能夠為1名貧困地區患艾滋病的兒童提供1個月的營養食物」的口號,最新推出的月捐計劃。如果你不願意出錢,那麼只要用手機打開(UNICEF Tap Project)並將手機靜置10分鐘,基金會贊助商和捐助者將捐款支持有需要的孩子一天的純凈水。Play online, learn online and feed the hungry | Freerice.com ,這個網站提供了一種讓你學習英語的機會,它給出了4個選項,你主要選擇和主題單詞同義的單詞就可以,如果答對了,他們就會通過聯合國向那些飢餓的人捐助20粒大米,一般一兩米在2600粒左右。

這些舉措能可以為人們參與公益慈善提供便利,有趣,從而吸納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慈善當中。這些舉措受到讚許,而且越來越多的類似的舉措被採用,而那些通過講述感人的故事、展示不幸的人的凄慘處境喚起人們的同情和愛心的做法受到越來越多的遭人詬病。

儘管這些參與慈善的方式快捷高效、新鮮有趣的,無疑施助者的在這樣一種慈善活動的過程中所能體會到的愛的情感更為弱化了。每個人都已相同的方式進行這樣一種沒有變化和特殊情況的慈善,沒有去面對各具特色的受助者的時候,施助者的活動對他而言是美好的恐也大打折扣。這些方式會使更多的人參與公益、熱愛公益,但這種熱愛更多是因為這些參與方式本身的樂趣,人們對受助者發自內心的同情和關愛,則需要需要與受助者更為密切的接觸了解,,這些方式不是有利的而是快樂的,但並非是施助者的活動對他而言是美好的,因此受助者作為對象會令他們感到愉悅。

b. 我們不用決定該幫誰

另一點施助者甚至不用選擇受助的對象,誰會成為受助的對象,由基金會通過自身的認定標準來決定,施助者所要做的僅僅是選擇一家資信可靠的公益基金會--中國福利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將錢捐出去。不管是傳統的善舉還是這樣的捐贈行為的發起多是出於愛心,而選擇受助對象的步驟成為考察基金會信用和資質的過程,我們成為愛心接力棒的傳遞者之一。不管是施助者更愛受助者,還是相反,這一變化使得這樣的善舉中有時我們甚至不知道我們愛著誰,誰愛著我們。然而基金會比我們更好的選擇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以及更好的發揮每一分錢的作用嗎?是我們的愛被傳遞了下去還是錢被傳遞了下去,本節第三部分&<受助者&>中會進一步說明。

c. 公益慈善何須親力親為

所有的人更珍惜他們通過辛勤勞動所得到的東西。由於慈善的分工施助者轉變成單純的捐贈者,幫助施助者本來是親力親為的事,但現在這一步驟可由慈善組織來完成,施助者所體會的辛勞僅僅是他們捐出去的錢所包含的辛勞。父母將子女送至寄宿學校,打去每月的生活費,雖然這些錢自然包含了父母的辛勞,父母可能依然因此會覺得自己缺乏對子女的關心愛護。即便更多參與也不並不一定意味著更多愛。同樣當一項善舉簡化為僅僅是捐出一定量的錢,那麼這樣的善舉所蘊含的愛同樣是縮水了。而且甚至更多參與也不並不一定意味著更多愛。

d. 基於社會責任感的捐贈

與傳統的基於同情的或是基於善心的亞里士多德式的高尚行為的善舉相比,組織化、系統化的致力於消除痛苦與不幸或提高生活質量的現代公益慈善事業,更多是基於社會責任或社會效用的考量。子女若關愛父母,必然會履行贍養老人的義務,但子僅履行贍養老人的義務並不代表著一定是關愛父母。即便後者給予了父母更好的生活條件,但前者更被人們認為是孝敬父母的典型。同樣以履行社會責任的心態參與慈善也可能是相同的情況,儘管實質上更多的人們得到了較以往更多的幫助,但所受的關愛並不見得是更多了。

2.企業作為捐贈的主體

個人得捐贈行為體現和傳遞的愛心以及個人從這樣一種行動所體會到的愉悅正在發生著上述變化,企業的大手筆捐款讓人們驚嘆,企業是否真的成為現代慈善事業中愛的化身。

a. 企業的公益與商業利益

捐贈者的主體中企業捐贈者的比例正在上升,不論是捐贈人次還是捐贈金額,企業捐贈通常被理解為一種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的行為,毫無疑問是一種為了公益的志願行為,但以愛的觀點來理解企業很難符合上述描述的關於慈善之愛的特點。企業捐贈是由企業決策者最終發出,即便決策者因愛而產生捐贈的衝動,但其一定不是用愛說服企業其他股東最終作出捐贈行為的。在這一點上我們說企業的捐贈行為是包含愛的,很難說是基於愛的,一個完全基於愛來做決策的企業則變成了一家公益組織(即便一家真正的公益組織也很難做到這一點)。

下面一段描述企業的捐贈行為與其商業利益有著怎樣微妙的聯繫「誠然,此次加多寶慷慨解囊1億元,體現了民族企業對抗震救災高度關注的社會責任感。但結合王老吉的品牌推廣成功經驗,目前飲料行業中以王老吉為代表的民族飲料對抗洋可樂的競爭態勢,以及加多寶重視「在傳播上與競爭對手差異化競爭」的思路,不難理解加多寶集團此次在央視晚會上的驚人一億。」

b. 企業的公益還是企業家的公益

另外的情況,企業所有者由於對企業的絕對控股或控制,雖然捐贈是以企業的名義進行的,企業資產實際上等於其個人私產,這種情況更像是一種個人的出於愛的行為。

2003年4月4日,陳游標設立南京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200萬元,其中陳游標出資180萬元控股90%,而另外10%為出資20萬元的李德峰持有。到了2010年,該公司註冊資本金為5000萬元,其中陳游標出資4980萬元。2011年初以來江蘇黃埔已陷入困境,陳游標也曾公開承認已經半年多沒接到新業務,他曾表示,因平時將70%的精力放在慈善方面,公司才陷入困境。南京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的慈善行動更像是陳游標個人的善舉。

(二)第三方

何為第三方?傳統的善舉中通常只有施助者和受助者兩方。現代公益事業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各種各樣的公益慈善組織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專業化的團隊--公益慈善組織成為捐贈者和受捐者的中介,甚至現代慈善事業的中心。故而公益慈善組織成為現代公益事業中舉足輕重的第三方。

1.第三方的雙重角色

多數的公益慈善組織從事募集或通過各種途徑獲取資金和承擔具體的施善、幫扶、救助、資助等工作。作為一個持續運轉的公益組織需要獲得必要的資金來保證其開展工作,就這一點來講公益組織扮演者受助者的角色;同時必然也需要向受助者或其他公益組織提供資金或其他形式的支持與幫助,這時公益組織又扮演著施助者的角色。

然而第三方應該怎樣給自己的雙重角色定位呢,作為施助者第三方奉獻的似乎是他人的愛心,他們的活動經費來自於他人的捐贈,他們的工作人員幫助那些受助者付出的辛勞又有工作報酬。作為受助者他們獲得的捐贈卻是用於改善他人的生存狀況,愛是主動的,被愛則是被動,然而作為受助者公益組織越主動則意味則更有可能為他們的受助者募得更多善款。比如,確定多大比例的管理費,作為施助者角色確定儘可能低的管理費比例,作為受助者角色又要求維持適當的管理費以維持機構體面的運營。一個稱職的公益組織成立之初必是為了幫助他們的受助者的,然而在持續經營管理中,管理者和工作人員的工作心態很大程度影響著這一公益組織是否能不忘初心。公益組織如果迷失在自己的雙重角色里,由「施助者的活動對他而言是美好的,因此受助者作為對象會令他們感到愉悅;」轉變為「而這對受助者而言卻沒什麼美好,只是有利罷了。」一些公益機構的醜聞事件與此不無聯繫。

2.第三方從業者的身份衝突

公益組織的從業者的工作可謂體面又有意義,每天都在傳遞愛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而且不需要付出自己的財物,而且又能得到相應的報酬。然而工作還是行善抑或本來就是不可分割的/?一名公益組織從業者像其他營利組織中的員工一樣對待自己的工作顯然是不夠的,但若把工作當成行善結果又會怎樣?

公益組織通常按一些既定的標準去幫助特定的對象,執行這些工作的工作人員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些受助者不符合他們的資助標準,但其客觀處境又非常需要幫助,工作人員會提供其他可需求幫助的渠道,但他們最終沒有得到及時幫助的情況並不少見,那麼作為一個有善心的慈善組織的工作人員是因該遵守自己的工作原則並用自己幫助這些人呢?這樣既行善工作兩不誤,事實上,如果在工作之外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那些沒能獲得及時幫助的人,由於這一工作的特殊性作為一名公益組織的工作人員會遇到相當多的以致超出他們能力範圍的沒能得到及時幫助的人。這樣他們就必然陷於這樣的兩難,作為一名有愛心的人怎能不幫,可如果幫自己能力又不足以幫助所有的不幸的人。雖然並非所有的公益組織的從業者會面對這種無力感,但無疑職業化的施助者若仍以施行傳統的善舉的方式和心態來處理自己的工作,無疑比其他性質的工作更大的可能面對這種無力感。

(三)受助者

1.被「一視同仁」的受助者

現代公益慈善的高效率的做法之一--受助者填寫統一的表格和資助申請,完成相應的申請流程。比如貧困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申請愛心基金救助的流程:登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網站(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下載「小天使基金」或「天使陽光基金」申請表,按要求填寫後,經申請人戶籍所在地(居住地)居委會(村委會)審核蓋章,再經過市、省紅十字會審核,最後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批准。「施助者的活動對他而言是美好的,因此受助者作為對象會令他們感到愉悅」符合特定的條件才能成為受助者,成為受助者那一刻資助過程也意味著基本完成了。受助者面對的是統一的表格,不同的工作人員--這些工作人員並非抱著與項目成立或發起者一樣的心態關心和愛護其潛在的受助者,更別說「施助者的活動對他們而言是美好的」,這時被傳遞出的愛心僅僅體現在受助者最終所收到的救助款項上。受助者的感恩與感激之情甚至不知該指向誰。

程式化的救助流程也可能產生這樣的情況,一個貧困家庭月收入為1000元,一個家庭月收入為1100元,一項救助計劃為,月收入低於1100元的家庭會得到每月200元補助,這樣月收入1000元的家庭就能得到這項補助,從而每月有1200元可支配收入。而且這種資助辦法會使原本較高收入的降低自己的收入以獲取資助。雖然可採取有效的方式盡量規避上述情況,但如果一項善舉僅僅是提交申請然後獲取資助的過程,缺少愛的在場,不管是得到資助的受助者還是未得到資助的受助者的抱怨就在所難免。

2.受助者的不滿

公益組織通常有特定的資助對象,而傳統的善舉通常並沒有這樣的區分,慈善之愛會使我們去關懷我們遇見的被認為需要幫助的人,受助者以對傳統善舉中的施助者角色的理解來理解公益組織便會發出這樣的抱怨「你們不是在做好事嗎,幫誰不是幫。」

「我比他更需要幫助,為什麼得到資助的卻是他」--程式化的救助流程中,更需要幫助的人由於沒有符合某項資助條件而沒能得到資助便會有這樣的抱怨。

得到資助的人就一定會感受到愛和溫暖並充滿感激嗎?事實由於上程式化的救助流程,一些得到資助的受助者僅僅是慶幸自己符合了某種資助標準。以傳統善舉的概念來理解這樣的資助,受助者發現對自己的關愛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某個機構,這種資助更容易被理解為如同政府的作用那樣,提供了某種一種基本保障而非一種關愛。

三、如何看待碎片化

一些針對對現代公益慈慈善的純潔性等一些方面的批評被斥為「泛道德化」如1)「事實上,在近幾年中,慈善、公益、捐助、企業社會責任這些詞語的關注度逐年升高,無論是各界名流還是知名品牌,都力求通過慈善、公益等手段提升自我形象,在幫助困難群體的同時宣傳自身品牌形象原本無可厚非,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越來越繁雜的企業品牌公益活動中,對於慈善的定義似乎有些變異,「公益」二字不過是企業宣傳推廣品牌的幌子,其花在請明星搞現場活動的費用遠遠高於公益捐贈款項,顯得有些本末倒置」2)很顯然,慈善不是他們的主要目的,可是為什麼偏偏要扯上慈善的旗號?答案很簡單,打著慈善的旗號能夠吸引更多的關注。這些所謂慈善活動贏家很多:NBA在中國得到了推廣,贊助企業的品牌得到了提升,NBA球員們賺得盆滿缽滿,唯獨慈善本身受到傷害,一個美好和溫暖的辭彙成了商業活動的道具。球員們的走秀對企業來說是一次成功的策劃,對於慈善來說,卻無疑是一次褻瀆。」

然而這種批評實在用傳統善舉的觀念來批評現代公益慈善, 這些企業的行為的確是「個人或組織出於意願的為了公共利益(而非特殊利益)的行動」但很顯然不是「在慈悲的心理驅動下的善舉」現代公益慈的善「為了公共利益」並不排斥人們其他動機,相反甚至是鼓勵個人和企業都來「打著慈善的幌子」來做事情,以達到實質上的擴大慈善事業的規模。而傳統的善舉強調施助者的人格和心態,這種德行本身就能為施助者帶來快樂。而這些批評顯然是用傳統善舉的觀念來來衡量現代公益事業中的做法。然而我們能否簡單的以「泛道德化」來回應這些批評,還是現代公益事業需要回應在追求慈善的「效益」最大化中愛的碎片化的問題?

現代公益慈善的專業化分工,正如生產專業化的分工一樣帶來了更高的效率,這種專業化集中體現在第三方--公益組織的出現,伴隨著這種改變,慈善的之愛的碎片化現象顯現出來,雖然碎片化並不意味著對現代公益慈善的成就的否認,那麼我們是試圖探討新的途徑和方法重塑慈善之愛的完整性,還是認為這種碎片化是我們在以公益慈善謀求最好--更高效率更大規模--的社會公眾生存和發展條件改善的道路所不可避免的結果?


沒有太多想法,就說說我想到的一個觀點。捐助人過於專註不一定是好事。長輩把慈善捐助都投入在一個人身上,其實相當於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這種高度集中,往往只要有一點偏差,通常都難逃失望的結果。如果同樣是這麼多錢,他分別資助了不同的人,不同的項目和事,這種落差感也許就會消失,畢竟利他行為總是和利己行為有著難捨難分的關係。也許這個被資助的學生接受到多方的資助,而非一個源源不斷的強關係的資助,會讓他更感激社會,壓力也不會那麼大。


想到了「大恩如仇」這個詞。。。


窮山惡水出刁民,這句話流傳這麼久不是沒有原因的。

貧窮讓人自卑敏感,很多時候一點點正常人看不起的物資卻可以改變一生。

幾百塊大多數時候一頓飯的事,但對於貧困學生來說就是文盲和受教育的分水嶺。

這幾百塊對於貧困生,相對於我們來說差不多等於幾十上百萬的感覺。突然有人給予如此大的幫助,不敢信、懷疑、貪婪等等情緒都會顯露出來。

這時資助者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還是一個符號就是一個很大的區別。叢飛耗盡家財卻沒有人感激,有過支教經驗的同學卻大多會收到某個學生長期的「感謝信」。

符合化的資助者,究竟被當成政府的低保補貼(對資助者冷漠),還是被當做觀世音(被資助者無限索求)本質沒有區別。

如果做不到讓資助者覺得你是個人而不是符號,那麼相忘於江湖是最好的選擇。你做了好事,有人改變了人生,偶然想起後微微一笑。

最後如果你想資助學生,又不想相忘於江湖,那麼最好資助足夠優秀的學生。因為被資助者的能力關係著「恩重成仇」里的恩是否重。

幫助有能力的人叫提攜,這是能成為佳話的故事,很少有人以為恥。而幫助沒能力的人,無法償還的恩情要麼折磨他,要麼折磨你,真不如不去聯繫。

參考關於「窮養」「貧窮」「教育」話題,父母都是禍害,何況一個資助者呢?

於是至少我的印象里,985的學生如果真窮太多團體願意資助了,懂事、明理、有能力、未來雙方成為朋友的例子也數量眾多。

很多時候不是沒人願意幫助別人,而是找不到值得幫的人。


我是受助者,首先你們對我的資助我真心的感謝。但是說心裡話,過於關注我,我的壓力真的很大,本身家庭不好,剛入社會,人心險惡,我這個小職員真的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生怕公司倒閉,生怕老闆開除,壓力真的很大,資助者對我說:你就是我們的希望。我承受不了,這句話真的是我的夢魘,我心思敏感多疑,我每次見到你們我都很緊張,生怕我哪點做的不好,你們不喜歡我不資助我了,說白了,在你們眼裡我是個孩子,我也想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平平淡淡得過一生。最困難的時候別人說:要不你上電視吧,募捐。被我拒絕了,我覺得我可以,我自己能行,也堅持到了現在。你們的到來每月200塊錢,我拿的不明不白,你們只會說怎麼樣怎麼樣的,每來一次我哭一會,(是真心委屈想哭),每來一次我傷疤揭開一次,我特別不喜歡一度我都想跟你們談我不需要資助了,我自己能過好,亦如我過去那樣。

你們會說我白眼狼說吧,這就是我的心裡想法,感覺你們每次都要敲鑼打鼓的來,生怕全世界都不知道你資助了我,你們都沒有想過我的感受,只有其中一位l姐每次拍照的時候:會說,這個我們不外傳。我也不想在你們朋友圈裡看見我的臉,我努力的生活到現在不是讓你們放大在朋友圈裡,也不是讓你們在每次聚會中說那我們前兩天幫助了誰誰誰,我不想上報紙,我不想上電視,我想就安安靜靜的生活,你們不來鄰居都不說話,你們每次嗚嗚咋咋的來,拉幫結夥的。鄰居們都在背後說我一個人。

我真的不需要你們做太多的事,你們也別不希望總是寄托在我身上,我不是人類之光,你們這樣會淹死我的。生活的負擔,外加你們的負擔,我只希望安安靜靜的做一個小市民,我也不想高攀成為你們一樣的大領導。

拜託,放過我


這個答案也許不符合問題吧……

最近的知乎上的河北墜井兒童家屬醫鬧挺火,又看了一下相關問題,剛好看到了這個

人的慾望是填不滿的,你給狗一塊骨頭,狗還會給你搖搖尾巴。而人呢,窮的理直氣壯,你的給予在他看來是理所應當。

如果再來一次文革,打倒中產,打倒老財,這些所謂的弱勢群體肯定第一個向那些做慈善的富裕階級吐口水,或者乾脆直接搶光燒光?

學醫救不了中國人,現在和魯迅在的時候沒什麼區別。 有區別也許就是,大家不用去現場看同胞被鬼子砍頭了,可以看直播,還可以用666的彈幕刷屏


我看到的——另有目的的作秀,受騙,完成任務…………千姿百態


人性不可揣摩,尤其是現在個性越來越鮮明的時代。

慈善什麼意思我不懂,在我看來,就是一種投資,用錢去買人情,讓別人感恩戴德,享受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感,也許有人會說你怎麼把人說的這麼不堪,可就是這樣啊,陽光背後的陰影就真的一眼都不能看嗎?

或許你們忘記考慮受助人的感受了吧,有幾個匿名答案看的有些心酸,幾百塊錢給了他那麼大的壓力。無形中比別人矮了多少。

我覺得,既然有能力資助別人,也不靠那些感謝活著,捐助5個,捐助10個,讓他們活成一個普通人不已經是功德無量了嗎?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啊,或者是忘了感謝,或者是從來沒想過,人性不就這樣嗎?

但是能感謝一下是最好的。

做人還是不能忘本。


試著拋磚引玉~~~~~

平等是人天性里追求的東西。不管如何修飾受助者與慈善者天生就存在著不平等。這份不平等不似父母與孩子一般,有近乎不可能的不可改變性,還有社會教化的維持;也不像領導者與被領導者,有一定的利益交換,而不得不維持這種制度上的不平等。而捐助所帶來的改變幾乎是被動的,它既有利益的糾葛,也有弱者的依賴。它所引起個體的不平等的感覺幾乎是不可忽視與磨滅的。而這種內心的糾結再加上其他諸多個體矛盾,可能就是原因所在。

順帶,其實,交惡的並不多,因為大部分的捐助兩者之間的交流並不是很深入,還遠達不到「交惡」的程度。更多的就像陌生人之間互相幫助,然後覺得世界還是美好的,暖心一陣,各走各路這樣。

以上純屬胡說八道。


有沒有想到尊重別人?有沒有想到自己受恩於人是什麼感受?

所以說,服務還是幫助,這個角色很重要,

獅子會一直在倡導的服務社會,這個理念很不錯,這也是可以一個非政府組織持續一百年的原因吧!


這說明幫助別人是一個專業。

社工的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接受幫助的個案,有各種尊嚴和權利的需求,同時也有各種人性惡的一面,如果你不了解也不去了解這些,就很容易好心辦壞事,還不如把錢捐給信任的公益組織,讓他們用專業的手法,去幫助你認為應該幫助的人。


這不就是我國古語所云:「斗米恩,擔米仇」嗎?


先不說這個預設的結論是否正確,這一現象是否普遍。實際上,除了真有些不知感恩的人外,更多見的是資助者的心態不對。

資助,不是施捨,而是儘力實現「機會平等」的理念。被資助者往往由於經濟上的原因無法像普通人一樣擁有本應得到的機會,資助者能夠給予彌補糾正的就是且僅是這一點。

一、如果你追求的是「結果公平」,那麼自認為結果不夠好而對你心懷怨恨的,一定遠多於滿足而感恩的人。這無關人品,而是人性,是你的選擇導致的必然結果。

二、如果你只是抱持著單純的施捨的心態,就會有如下分支劇情:

1、你希望被資助者自身無需努力,只享用你給予的好處。相當於你來養他。

(1)若你停止施捨,被資助者必然會不滿。

(2)若你持續施捨,被資助者也很容易因為到賬不夠及時、力度不夠等等產生不滿。

2、當然一般人都不會去養被資助者。所以還是需要被資助者自身努力。那麼你仍希望對方感恩?

(1)對方認為自身的努力比你的資助更重要:他會感謝你,但不見得會感「恩」。

(2)對方認為他的努力不如你的資助:你被視為一個近乎供養者的角色了,參見第1條。

三、如果你視為資助是一種投資,那就應當與被資助者講清這是有條件的資助,否則沒有契約就別怪被資助者不理會你之後的索取。當然這種情況被感恩什麼的就別指望了。

從以上分析可知,希望靠資助換取感恩,真的是很難達成。不如去實現「機會平等」,然後把自身的滿足感落在「維護了世間公平公正」上。若之後再與被資助者見面,也以朋友心態更好一些。只要對方不是徹底的人渣,你越平常心對待對方、尊重對方自己的努力,對方就會越記得你曾經的好。


推薦閱讀:

怎麼樣可以成為熊貓飼養員或者志願者?
什麼是「神經多樣性」?如何看待 2016 年世界自閉症日的主題中「神經多樣性」這一提法?
如何評價戛納電影節中由開雲集團主辦的「躍動她影」公益活動以及開雲論壇和開雲晚宴等相關事宜?
捐款後能不能再要回來?
「蓋客公益記錄行動」在成長過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發起人明萌是如何克服的?

TAG:慈善 | 社會學 | 公益活動 | 社會救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