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丘吉爾在1945年大選中失敗?

為什麼一個領導英國挺過最艱難歲月的首相,會在戰爭勝利之後的1945年7月大選中失敗?


遲到的修改補充@李晨曦,剛開學太忙,今早才去圖書館查了查文獻,對原來答案補充修正了不少,並回答些衍生的問題。(之前的答案是根據記憶寫的,有不少硬性錯誤,現已更正)

~~~~~~~~~~~~~~~~~~~~~~~~~~~~~~~~~~~~~~~~~~~~~~~~~~~~~~~~~~~~~~~~~ ~~

首先,我們需要定位下這個問題。

「為什麼丘吉爾在1945年的大選中失敗?」

注意,我們要回答的是在那一年大選中的失敗,而非丘吉爾政治上的失敗。(其實,丘吉爾的相當多的政治,外交政策理念是被工黨沿用的,並且丘吉爾在1951年的大選中又重新上位了)

因此,我們要討論這個問題的兩個個至關重要的角度一是選民,二戰後民意的轉向;二是兩黨的政策。

-----------------------------------------------------------------------------------------------------------------------------------------

總的來說是時代不同,人民的需要不同。
丘吉爾所代表的保守黨並沒有在二戰後把握潮流,其執政理念和對內對外政策已經不符合英國人民的期望了。

1.兩黨對內

要知道,二戰期間英國採用拉高稅收,實行商品管制的政策,大量物資為戰爭服務,雖然本土較少受到戰火波及,但人民的生活狀況還是下降了很多的。因此,戰後人民渴望的是和平與民生的發展,希望切實地恢復到優良的生活水準。

但是在對待民生方面和福利國家的改革方面,丘吉爾所代表的保守黨態度是消極的,在1945年的競選宣言中保守黨只是做出了社會保障,建設住房方面的許諾,但是反對當時已是潮流,已是民意的國家干預方針。並且,丘吉爾競選宣傳的側重點在外交,帝國和國防戰備,這些在戰爭後人民已經厭倦的東西上,甚至提出了「準備進行又一場巨大而恐怖的戰爭」。1945年的競選綱領被稱為保守黨史上最失敗的競選綱領之一也不為過分。

反觀工黨,1945年工黨發表了題為《讓我們面向未來的》的競選宣言(1945
Labour Party Manifesto -),提出「戰爭中的勝利必須伴隨著繁榮的和平」,突出民生,主張和平,嚴詞抨擊資本主義和大資本家。不知如此,工黨還對選民一直關注大的農業,住房,教育,社會保障等提出了詳細具體的政策措施,為人們提供了戰後美好新生活的期待,與丘吉爾帶了戰爭陰影的選舉相比,人們自然更親近工黨。

2.兩黨對外

丘吉爾是積極的反共分子,從他後來的「鐵幕演說」和他到處的遊離演說可以看出,他的外交政策趨向於意識形態的對立,資本主義聯盟與社會主義聯盟的對壘,呈現出強硬的態勢,帶有進攻性。並且,二戰後英國已徹底淪為二流國家,國際政治舞台的影響力已經大大降低了,再去玩大國政治,就與人民渴求和平和民生髮展的需要不符了,自然不會有選民支持。

3.選民思想變化

選民思想與理念的變化對選舉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首先在對於政府的期望上,人們渴望變革。戰時凱爾斯主義對思想界造成了衝擊,「集體主義」和「政府干預政策」在二戰中效果顯著,被人們廣泛接受。尤其是1942年《貝佛里奇報告》的發表,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成為戰時影響最大,發行量最大的官方文件。福利國家的方向和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已經漸漸深入人心,成為人們所期待的戰後藍圖。再看前面我寫的關於兩黨對內的競選政策就知道選民會選誰了...

其次,在信奉經驗主義的那個戰後英國什麼英雄的聲望威信完全是副作用啊,有木有!!丘吉爾都要哭了啊,他前面有個南非戰爭和一戰後的「卡其布選舉」,選上的戰爭英雄勞合喬治沒有履行諾言,戰後各種經濟混亂,失業,動蕩,貧困,選民們心裡陰影大大的!!有木有!!再看看英國歷史,靠著戰爭上位的還有誰?克倫威爾啊,有木有!!克倫威爾擺在前面,英國哥們還敢選丘吉爾?!

再有,保守黨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糟糕表現,戰爭之中對社會改革的冷漠,選民自然會選擇在戰爭中致力於國內改革建設福利體系,更接地氣的工黨了啊。什麼冷艷高貴自我感覺極其良好的保守黨去死吧!!

簡單總結下就是,對內人民需要發展民生提高生活水平,渴望改革;對外,人民需要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不太清楚社會主義思想當時在英國的影響,會不會使人民對丘吉爾的反共產生反感)。而對於這兩點,丘吉爾都不符合人民需求,大選落敗,也在情理之中。

順便說一句:

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

—————普魯塔克

我自己也存在幾點疑惑,希望能有高人解答。

1.國際和英國國內的社會主義思潮對此是否有影響?

參考:1945年英國大選工黨勝出的原因探析 - 農林牧漁 - 道客巴巴

1945年英國大選工黨勝出的原因探析

《歷史的風向標——英國政黨競選宣言研究》——崔士鑫

另外查閱了南京大學教授——劉成先生的一些論文

——————————————————————————————

謝謝!可惜我不是歷史系...


丘吉爾落選後憤怒的說,英國人是世界上最忘恩負義的人。

在我看來,這恰恰說明了英國人是世界上最具公民素質的人,這一點甚至號稱「民主的櫥窗」的美國的老百姓都不如,畢竟是世界上最早搞立憲的國家的公民。

我們一般人都對本民族作出傑出貢獻的政治家有一種感恩心理,在現代民主社會中,這其實是觀念錯誤。

政治家是什麼,公務員嘛;公務員又是什麼,公民花錢雇的辦事人而已。我納稅花錢雇你打仗,仗打贏了,很好,你沒有白領工錢。現在我要僱人發展經濟了,你水平太差,被解僱了。

就這麼簡單。


英國贏了戰爭,輸掉了幾輩子祖宗打下來了的江山,並且可以說什麼好處都沒有,那麼為什麼打仗?人民不是靠崇高的口號活著的,而是現實的利益。

丘吉爾戰後不斷鼓吹著共產主義的威脅,他那時候為什麼不幹脆讓德國和蘇聯就這麼拼下去?

從一戰開始,丘吉爾就是個不折不扣的主戰派,標準的攪屎棍和戰爭狂,和日本不同的區別在於他有份家底可以給他敗,戰時人們沒有想明白,戰後面對著不斷獨立的殖民地,失去的榮光和地位,誰又不恨他呢?


作者:Ke Jiang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今天看「文茜大姐大」視頻,了解到英國歷史上一段事情,去學習了一下史料。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柏林自殺,盟軍獲得了部分勝利。這是萬眾歡騰的日子,但是陽光下,很快有了陰影。

英國雖然終於堅持到了勝利,可這勝利只能稱為慘勝。國內生產被嚴重破壞,很多城市在戰火中變成廢墟——小磕從前所在的考文垂就徹底毀於德軍的轟炸,而且國家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為此,英國政府、也就是丘吉爾政府不得不施行撙節政策,繼續讓民眾節衣縮食,因為經濟恢復、物資充裕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

可是民眾們不樂意了。戰爭中間,他們愛國情緒高漲,或者是戰火中活下來已經不易、沒法要求更多,但是現在他們認為戰爭結束了,心態發生了變化,他們覺得為什麼我們還只能每天上街領配給的那一點點麵包牛奶呢?無法接受。

而這個時候,當時的在野黨工黨,覺得自己找到機會了。他們發動攻擊,批評丘吉爾說,雖然你帶我們獲得了勝利,但這勝利是以英國的破產為代價的,我們現在只是乞丐般的勝利者,這都是丘吉爾你的責任。請注意,其實這個時候,日本還沒有投降,甚至原子彈還未投下,日本還有很強的戰鬥力,英國的很多海外殖民地還在日本佔領下,英國還未取得真正的勝利然而,民眾和工黨都等不及了。工黨發起了對丘吉爾的不信任投票,並且聲稱戰爭已經結束,戰時內閣應該解散,要重新大選。

丘吉爾當時自認是戰爭英雄,聲望極高,又覺得工黨的攻擊太愚蠢,是個有腦子的人都不會信的。他還披露出二戰初期工黨政府的各種妥協綏靖措施和短視言論,心想這樣你們應該鬧騰不了了吧?

1945年7月26日(原子彈投下前10天),英國舉行大選,丘吉爾和他的保守黨大敗,工黨贏得三分之二的席位,得以組閣,工黨領袖克萊門特·艾德禮當選首相。很多英國人就想著自己要吃好東西,已經顧不得戴腦子了。或者,他們覺得,工黨雖然講不出任何有效措施,至少說的是真話啊?丘吉爾大詞用得多顯得虛偽啊?

可是工黨上台也變不出資源來啊,沒有麵包還是沒有麵包、沒有牛奶還是沒有牛奶啊,糧食還是只能實行配給制度,民眾還是只能每天上街領一點點的麵包和牛奶。

於是民眾又憤怒了,各種抗議示威,甚至打出標語要炸(油炸的炸)死當時的糧食大臣,因為他看起來有很多油……

當年的英國人們可能沒有那麼長壽,不然在71年後,他們會看到大洋彼岸,有個美國黑人在他的告別演說里有這麼一段:

自己的鍋,自己背去。

不過他們的孫子輩很可能看到了,然後毫無感覺,因為正是他們投票選擇脫歐。而且他們在全球範圍並不孤單。

不管怎麼說,這也許是個好消息:不是這屆選民不行,選民以前也這樣,不稀奇。只是他們永遠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於是:

已有之事,後必再有;已行之事,後必再行。陽光下沒有新鮮事——聖經·傳道書

後來,英國政府為了度過危機,向美國求援。美國在同意借款的同時,附加了各種苛刻條件,例如要求放棄干預英鎊、讓英鎊自由浮動,還有廢除英聯邦內的貿易互惠。走投無路的英國政府被迫接受。從此,英鎊地位不再,原來的英聯邦國家紛紛獨立,只剩下英倫三島。

1951年,保守黨在大選中重奪政權,丘吉爾再任首相。然而那個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已經徹底變成歷史的塵埃。

由「蔣博的多稜鏡」原創,如需轉載,請登錄新榜網站版權頻道(http://cc.newrank.cn)


在丘吉爾下台的時候,受到了一名記者的採訪。那名記者問他:「你為你的族人做了那麼多的貢獻,但他們卻要你下台。你是否認為他們忘恩負義?」丘吉爾回答說:「是的。」但後來他又說:「偉大民族都是忘恩負義的。」

丘吉爾那麼說是為了諷刺斯大林。他知道斯大林是不願意下台的。


他要是仔細研讀元首的著作 就知道元首要向東挺進 結果非要打 江山都打沒了 蘇黎世後只能投靠乾爹了


「我們之所以要打贏這場戰爭,就是為了保護人民罷免我們的權利」

他自己說的


參考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裡面的台詞,當敵人兵臨城下之時,羅馬人民選擇了凱撒,成功擊退了敵人。此時凱撒卻不願意放下權力,成為了一個專制主義者。


因為二戰中實際國力損失最大的就是英國,而丘吉爾在執政期間出現過幾次重大失誤,導致英國的利益嚴重受損,並且沒能在戰後的分贓談判中得到彌補,無法挽回大英帝國從世界一流國家的位置跌落這個趨勢,這才是他失去了本國的政治實力派支持而下台的根本原因。


縱觀二戰前後,大英帝國從日不落帝國變成了二流國家,以前的盟友全部都離心離德,殖民地紛紛獨立,從此從帝國主義帶頭大哥變成了美國說打誰我就打誰的小弟弟。

在國際政治上,英國背負了出賣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的罵名,在敦刻爾克大撤退又背叛了法國盟友,丟下大量友軍溜之大吉,甚至在法國投降後偷襲並重創了法國艦隊,從此英國再不是一個可靠的盟友,承諾也基本上都不可信了。

軍事上,在各條戰線上一潰千里,讓盟友鄙視的場景反覆出現,除了在北非對德意聯軍打了幾個勝仗(主要還是因為地中海艦隊和馬爾他影響到了隆美爾的補給),還有依靠海軍底子封鎖住了德國海軍之外,英國對於戰勝納粹起直接出的力基本是不值一提,因此英國的軍事威懾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都變成了意義不大的事情。

經濟上,幾百年來從殖民地搜刮積累的財富基本消耗殆盡,大部分都被美國賺走了,本土引以為豪的大部分工業基本上都陷入衰落,外加失去大部分殖民地和市場,日不落帝國走向了日落。

科技上,戰前英國是掌握了最多的各種工業和軍事科技的國家,航空發動機等很多領域都是世界頂尖的。戰後,由於美國吸收了最多的德國科學技術人員,瓜分了最有價值的戰利品(最大的戰利品是布勞恩博士),很多技術都已經被美國超過。


丘吉爾在執政期內有哪些重要失誤呢?

1933年倫敦經濟會議,彙集了來自66個國家的與會者,商討如何應付全球經濟衰退,振興國際貿易,以及穩定國際貨幣。

可是在會議召開之前,當時正乘遊艇在北太平洋渡假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向倫敦發出無線電報,對於會議希望找出穩定貨幣的方案表達反感,同時間接宣布美國將不參加該會議的協商。

實際上,根本不用找什麼穩定貨幣,按照當時的世界形勢,必然是選出英鎊,這肯定不是美國所希望的。

這次會議可以認為美國和英國已經分道揚鑣,美國打算挑戰英國的全球經濟霸主地位。

誰都知道美國在一戰中賣給交戰雙方軍火、物資發了大財,所以戰後歐洲國家普遍欠美國的戰爭貸款或者戰爭賠款。1925年英國欠美國的戰爭債務是50億美元,到1940年還欠著35億美元沒還。

美國被欠債折騰怕了,於是在1934年通過《約翰遜法案》,規定凡是沒有還清一戰債務的國家,休想再從美國拿到一分錢。

在一戰債務問題上,美國一直就在針對英國。連義大利這樣的軸心國,都得到美國減免一半債務的慷慨,德國甚至還得到了上百億美元的投資,法國也被大幅減免了債務,只有對英國是格外的吝嗇。

正是《約翰遜法案》和《中立法案》使得美國冠冕堂皇地不能直接援助二戰中的英國。

1939年,納粹德國終於在西線開打了,法國如同紙糊的一般被幾下就KO了,英軍狼狽地逃離歐洲大陸。戰爭就是燒錢,1938年,英國有高達40億美元的黃金和美元儲備。但戰爭爆發僅僅一年時間,到1940年9月,英國的黃金和外匯儲備就急劇下滑到10億美元。到了11月,丘吉爾不得不私下告訴羅斯福:「英國現金流斷裂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面對德國的軍事壓力,英國愈發窘迫,無論任何軍事物資都缺少,急需援助。然而美國將之看作最好的削弱英國的機會,因此堅決執行《約翰遜法案》和《中立法案》。羅斯福一面宣稱「美國是民主國家的巨大軍火庫」,一面暗示買軍火還是要掏錢的。

由於海軍護航驅逐艦短缺,時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曾在1939年9月18日的內閣會議上提出向美國購買驅逐艦的要求。1940年5月10日丘吉爾就任英國首相,並與美國正式開始了關於驅逐艦問題的交涉。從1940年5月15日到6月底,丘吉爾政府至少提出過20次援助請求,但羅斯福政府卻裝聾作啞。後來,美國要求以西大西洋的英國殖民或者軍事基地作為交換。

英國已經私下同意美國使用百慕大、特立尼達和聖露西亞三處基地,但羅斯福政府為了不付出「過多代價」,寧可暫時不使用基地,也不肯援助。但在英國已經被逼到牆角的形勢下,美國加大對英壓力,迫使英國交出更多島嶼、基地。在丘吉爾看來,這等於趁火打劫。他堅決表示,除非「等價交換」,否則美國休想得到任何東西。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現在是賣方市場。

形勢逼人啊,最後丘吉爾政府不得不把巴哈馬群島、牙買加、安提瓜、聖露西亞、特立尼達和英屬蓋亞那等地的軍事基地租給美國使用99年,同時將紐芬蘭的阿根夏和百慕大島基地無償提供給美國使用,換來美國50艘老舊驅逐艦。

對於這筆賠本生意,丘吉爾刻意非常低調地只是在1940年9月5日以「書面通知」的形式向下議院報告了此事。

然而英國國內不滿的聲音還是很強大。在許多老派人物看來,海外殖民地是「日不落」的保證,而海軍則是英國的驕傲和傳統,居然要用殖民地換舊軍艦,太丟臉了。

為了平息這些爭議和不滿,丘吉爾用一種怪異的手法堵住了悠悠眾口:他宣布,其實英國只用了巴哈馬、牙買加等6個島去交換美國的驅逐艦,而另外兩個(紐芬蘭和百慕大)則是「贈借給好朋友美國的禮品」,以感謝美國的慨然相助。這個奇怪邏輯表達的含義有兩層,第一,英國還是很富足,很有餘力,跟美國做交易如此慷慨,是有身份的表現;第二,通過這樁交易,英國得到的不僅是50條「破船」,更是一個強大而可靠的盟友。

不管怎樣,交易達成了。二戰期間,美國人在換來的小島上一共設立了17個小型基地,這些基地在戰時確保了美國東海岸和加勒比「後院」的安全,戰後則成為美國控制加勒比地區的一個個要衝。而它拿出的50艘驅逐艦,最「年輕」的也有18歲。

這就是丘吉爾辦的第一件糗事《驅逐艦換基地》協議。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就是《租借法案》了。

1941年3月11日,美國終於通過了《租借法案》。這個法案可以說是為肢解英帝國經濟體系而量身定做的。美國國會從一開始就在考慮的核心問題,就是租借的對價。美國人要的就是英國和其他受援國,在戰後多邊貿易重建中進行合作的承諾。這個承諾,說白了就是廢除「帝國特惠制」,解散英鎊區,之後美元就可以取而代之了。

美國人不忘多邊貿易,那是因為英鎊區的割據勢力太強大了,如果不趁著英國被德國逼得走投無路,英國人豈肯輕易就範?美國人連打仗時都不會忘記生意,或者更準確地說,美國是為了生意才去打仗的。

在《租借法案》通過之前,丘吉爾就對羅斯福虎視眈眈地盯著英鎊區感到如芒在背,他深知以「帝國特惠制」為基石的英鎊割據,對於英鎊抵抗美元未來的侵略將是何等的重要。

但丘吉爾畢竟是戰略家,他不可能選擇同時與兩個強敵在不同的戰場上作戰,希特勒在軍事戰場上的壓力幾乎壓垮了英國,如果這時還要同羅斯福在經濟戰場上廝殺,英國就完蛋了。因此,他刻意保持了對美國的模糊承諾。

丘吉爾強調:對所有盟國開放歐洲殖民地的原材料市場,停止進口市場的歧視性條款,並「充分尊重我們現在所享有的優惠」。這是丘吉爾留的一條後路,即保留「帝國特惠制」和英國對殖民地原材料資源的壟斷。羅斯福也不好糊弄,偏偏把這句話漏在了《租借法案》之外。

結果,在《租借法案》的第7條,埋下了雙方爭議的伏筆。這一條規定:

①通過適當的國際和國內措施,擴大生產、就業、商品的交換和消費,它們是所有民族的自由和福利的物質基礎;

②消除國際商業中所有形式的歧視性待遇;

③削減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

為了能繞開《約翰遜法案》和《中立法案》獲得美國援助,最終大英帝國還是不得不又喝下《租借法案》這杯鴆酒。

最終英國通過《租界法案》一共獲得了314億美元的物資援助。

在該法案執行過程中,美國仍然緊緊卡住英國的脖子,防止英帝國的經濟威脅在戰後死灰復燃。1943年年底,美國財政部長摩根索強調,英國的儲備「已經增加得太多了,英國現在要用現金支付租借賬戶上供應給它的部分物品了。當英國官員指出需要為戰後時期保留足夠的儲備時,摩根索向他們保證,英國的戰後需要「將在以後通過專門的措施得到滿足」。

其實,美國一直逼迫英國始終處於「掏光家底」的狀態,英國的儲備不能超過戰前的10億美元。美國的策略是,英國戰時的外匯儲備越低,將來就對美國依賴越大,逼迫英國放棄「帝國特惠制」也就越容易。這意味著,英國未來將不得不反覆向美國求助,天知道美國那時又會開出什麼樣的價碼。英國命運的咽喉已經緊緊地被美國人卡住,它越是掙扎,美國的手卡得越緊。

戰爭到了最後階段,英國越來越不安,因為一旦戰爭結束,《租借法案》將立刻終止,那時將進入清算階段。清算對於英國人將是一枚經濟炸彈,戰爭的巨大消耗迫使英國在最終勝利之前,必須大量儲備作戰物資,而戰爭一旦結束,這些剩餘物資將折算成英國欠美國的債務。在外匯儲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英國還要面對巨大的戰後重建工作,到處都需要花錢。

更為嚴峻的是,英國欠美國的債,同時還欠著殖民地屬國為戰爭所付出的成本,這兩者相加,必然是一個災難性的數字。英國將再次從戰爭的勝利者淪為債務的失敗者。

英國本來指望日本在太平洋戰場能夠再拖上一年,英國政府相信「日本人不會讓我們失望的」,這段時間還能夠容英國在財政金融上留下一塊閃轉騰挪的空間。

不幸的是,在歐洲戰事結束後,日本只堅持了三個月就投降了(強烈懷疑扔原子彈來加速戰爭結束的動機之一就是為了讓英國經濟炸彈快點引爆)。大英帝國立刻掉入了無底的債務深淵。

這兩次失誤,尤其是租借法案沒能在獲得援助的同時組織美國瓦解英鎊區的企圖,並且讓英國陷入了戰爭債務深淵,丘吉爾想不下台都難,這個勝利的代價,英國實在是承受不起。

就算隔了一屆任期之後,因為保守黨再度在大選中獲勝,丘吉爾又回到了首相位置,這時英國已經大勢已去,只有夕陽餘輝了。


再說說英國攪屎棍

別看英國人很有紳士風度,實際上英國是帝國主義國家中最出名的攪屎棍和陰謀家,就看印巴之間的爭端吧,英國就算是讓你們獨立了,也要想辦法埋下各種動亂的種子,拖累你們的發展,世界各地很多地區的領土、宗教爭端都能看到英國人的影子。

然而遇到世界大戰這種比拼真正硬實力的時候,其以少御多,島國心態的弱點就全都暴露了出來。

英國之所以做攪屎棍,基於一種主要依靠政治陰謀借力打力的思路,其「大陸均衡」政策,就是利用外交手段防止歐洲大陸出現一個統一的強大國家威脅到自身的安全。

然而其自身主體民族人口太少(5000萬左右),而殖民地地域廣大,不可能通過本土大量移民來實現有效的佔領,所以只能以自治領方式進行統治,基礎太薄弱,說完就完。

如果是換成中國,佔領了一個地廣人稀的地方,隨便移民幾千萬過去,幾十年後就可以改變當地人口結構,形成永久性佔領。

英國總是想利用國際政治的外交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利益,玩命的攪屎,政府和國民卻嚴重缺乏用軍事手段跟敵對者死磕的勇氣。

同時,這麼多年積攢的經濟、工業、技術優勢也沒有有效地向軍事實力轉換。英國有大量的軍事科技,但是在轉化成具體武器裝備的時候總是鬧出各種奇葩的笑話(直到今天都是如此,例如爛槍之王L85,連德國人嘗試改好它都失敗了),在這點上跟美國、德國、蘇聯差了好幾條街。


大英帝國在他手中從世界霸主跌落,表面上英國打贏了二戰,卻是最大的輸家。曾經的普利茅斯港只放得下本土艦隊戰列艦分隊,現在可以放下整個英國海軍,兔子家的052D過去轉悠一圈英國媒體各種羨慕嫉妒恨。

二戰的最大贏家是美國,其次是蘇聯,再次是兔子國。輸家是老歐洲和腳盆,腳盆運氣好借著冷戰回了好多血。


據說是因為他和美國交易做了英奸


以下是精英版本的故事: 1945年,在菠茨坦會議期間丘吉爾 和斯大林 對話,當時丘吉爾大選敗選,斯大林得意地說:「丘吉爾,你打贏了仗,人民卻罷免了你。看看我,誰敢罷免我!」 丘吉爾不以為然地回應:「我打仗就是保衛人民罷免我的權力。」
以下是打臉版本的故事: 英國屬於內閣制政府,什麼叫內閣制政府呢,看看我們賤萌賤萌的鄰居日本就知道了。連續數年換首相比換炮友還勤快,有沒有人奇怪日本人怎麼有那麼多精力年年選首相?這一點是在多慮了,因為他們根本選不了首相!!!!首相是由執政黨(也就是國會最大黨)推舉出來的,這個首相能坐多久也要看執政黨臉色,和米帝根本不是一個玩法。 在這種體質下 丘吉爾個人威望再高也是基本白搭,因為丘吉爾所屬的保守黨想要繼續執政,就必須依靠具體每一名參選黨員的能力,如最後結果能夠使得保守黨沿襲執政黨地位,我相信丘吉爾仍然會繼續出任首相的。實際上丘吉爾本人的威望也的確促使他連任國會議員。
稍後的故事就有點反高潮了。丘吉爾不當首相的日子裡到處煽風點火,發揚不列顛帝國偉大的攪屎棍精神。1951年保守黨再次贏得大選成為執政黨,丘吉爾順理成章梅開二度,續任首相。
以下是這個故事的第三個版本:1939年9月1號,張伯倫警急召見丘吉爾,臨危受命,要求其出任戰時首相,組建戰時內閣,為此丘吉爾邀請作為反對黨的工黨加入內閣,組建抗德民族統一戰線。而這個戰時的副首相叫愛得禮,是工黨黨魁。整個二戰期間英國政府內有三個重要委員會主導戰務。頭兩個是戰時內閣和國防委員會,兩者都是由丘吉爾所領導,而由克萊門特·艾德禮任副貳。至於第三個委員會,即樞密院議長委員會,則由克萊門特·艾德禮任主席,而該委員會則主要負責戰時的民政事務。可以說這傢伙就是英國戰時大管家。二戰期間英國本土雖不是戰場,但也付出巨大代價,國內民生全靠大管家維持。戰爭一結束,大管家帶著工党參選,提出恢復民生,加大福利的口號。於是副首相轉正了!!!!!


很簡單,因為戰爭的緣故忍他已經很久了,既然戰爭已經結束,幹嘛還要忍他?


推薦閱讀:

英國讀研究生,學校選擇愛丁堡大學還是布里斯託大學?
如何評價英國工黨黨魁傑里米?科爾賓 (Jeremy Corbyn) 在2017英國大選中的表現?
在英國私立女/男校(留學)讀書是怎樣的體驗?
在英國讀本科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兩個會中文的歐洲國家的人(如英國人和法國人)在中國留學或是工作時結識,他們今後的主要溝通語言是中文嗎?

TAG:歷史 | 英國 | 丘吉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