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為什麼大都是從北方統一到南方?


因為直到南宋,南方的人口和財力才終於超過北方。

冷兵器時代,同一民族之間打仗打的就是人口和糧食。別看南方地域廣大,農業時代能有效利用的只有巴蜀平原,江漢平原,太湖平原這三塊土地,能養多少人口?不像北方,華北大平原到處是農耕好田,山東,河南至今是億級人口的大省,江蘇,河北也是七千萬級人口大省。在古代,平原就是農業,農業就是人口!

這是西漢人口分布;

這是三國時代人口分布;

這是唐朝人口分布;

這是北宋人口分布;

這是明朝人口分布。

所以,大家都看到了。北宋時代,南北方人口已經差不多了。隨著靖康之恥,南方迎來了史上最大一波人口南遷,南方得到充分開發,而北方卻遭到了蠻族的入侵和破壞。一加一減,南方人口和財力自然超過了北方。

所以在南方人口超過北方之後,很快就出現了南方統一北方的現象,那就是明朝的建立。此外,明朝滅亡之後(並且南方三大平原都已經淪陷),南方抵抗北軍長達數十年,這是歷史上從沒有過的現象,也正說明了南方人力物力的優厚。

至於民國反清,共和國統一,那是另外的故事了。這兩個故事已經超脫農業時代,必須用工業時代的邏輯去理解。


其實,在先秦時期,由於南方大部分尚未開發,當時的統一戰爭基本沿黃河流域東西方向進行,所以這段時間的歷史不作重點分析,重點分析從漢朝之後進行。

下面按照中國歷史朝代統計歷次統一戰爭的方向:

炎黃戰蚩尤時期形勢圖(此時戰爭形勢為東西方向)

上古時期:炎黃二帝戰勝蚩尤——方向:自西向東(炎黃髮源於黃河中游,蚩尤發源於黃河下游),戰勝後蚩尤余部主要散向南方。

夏朝:沒有統一戰爭,堯禪位於禹,啟繼承禹位成為首領,開啟了「家天下」的夏朝,而此時南方地區基本未開發。

 商朝:商湯滅夏——方向:自東向西(夏朝主要控制黃河中游,商部落發源於黃河下游),此時南方長江流域有並行於北方但不同的發達文明。

商滅夏形勢圖(東西方向)

周朝:周武王伐紂——方向:自西向東(周人發源於陝甘一帶),周朝開始民族逐漸融合形成華夏族(現代漢族前身),周朝中期被少數民族犬戎自西向東襲擊首都喪失政權(烽火戲諸侯),所以又分為西周、東周。

周滅商形勢圖(東西方向)

秦朝:秦王掃六合——方向:先自西向東(戰爭為主),後自北向南(移民開發為主),此時黃河流域文明與長江流域文明開始融合一體,秦朝首開由北往南統一中國先例(奠定現代中國版圖)。

秦滅六國形勢圖(東西方向)

漢朝:楚漢之爭——方向:自西向東,漢族正式形成,南方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

楚漢之爭形勢圖(東西方向)

自漢以後,東西方向的統一時代結束了,南北統一的時代開始了

晉朝:魏國滅蜀,司馬炎篡魏該國號為晉,晉滅吳統一全國——方向:自北向南,東晉、西晉中間發生了「五胡亂華」,民族大融合得到加強。此時北人大規模南遷,極大促進了南方地區發展。

魏滅蜀形勢圖(南北方向)

晉滅吳(南北方向)

五胡亂華,漢人大量南遷

隋朝:隋軍滅陳——方向:自北向南,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將中華南北聯繫得更緊密了。

隋滅陳(南北方向)

隋末割據形勢圖

唐朝:李唐首先通過歷次戰爭統一中原,然後平定南方的蕭銑、馮盎等割據勢力——方向:自北向南,唐朝是唯一沒有修長城的大一統漢族王朝。

宋朝: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篡取後周政權,隨後消滅南方後蜀、南漢、南唐等國,宋太祖一心收復北方失地,但終宋一朝都沒有實現——方向:自北向南統一成功,自南向北收復失地失敗。宋朝不在我國歷史上9個「大一統」王朝之列(分別是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元、明、清),但此時南方經濟發展程度首次超過北方。

北宋統一戰爭(南北方向)

北宋北伐(南北方向)

元朝:金滅北宋,元滅金,再滅南宋——方向:自北向南,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元滅南宋(南北方向)

明朝:北方紅巾軍起義,元軍集中精力圍剿紅巾軍,南方起義軍迅速發展壯大,朱元璋部統一南方各部後滅元——方向:自南向北。明朝是唯一一次從南方向北方完成統一戰爭的朝代。

 清朝:明朝在起義軍和清軍的內外交困下滅亡,清朝隨後逐漸統一全國——方向:自北向南。清朝是第二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清末太平天國在南方建立割據政權,但最終北伐失敗、太平軍被湘軍所滅。

中華民國:1926年至1928的北伐戰爭雖然短暫成功,使東北易幟完成形式上的統一,但由於軍閥割據及日軍入侵,實際上民國政府從未真正意義上統一中國。

解放戰爭初期形勢圖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最初建立在南方山區,後轉戰到陝北的黃土高原 並站穩腳跟,解放戰爭中分別通過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統一長江以北地區,隨後發動渡江戰役統一中國大陸——方向:主要是自北向南。

從以上歷史上看,中國各統一時期時發生的戰爭,自北向南的統一戰爭8次,自南向北的統一戰爭1次半(因未能真正統一中國及規模有限,民國北伐算半次),所以自北向南的統一戰爭打贏的明顯占絕大多數。造成這種原因可能有幾個因素。

氣候因素:北方相對寒冷,有較為漫長的冬季,而南方相對溫暖,冬季短暫而且基本沒有冰凍。這樣的氣候差異使從北方向南方攻擊的時候氣候影響相對較小(潮濕瘴氣在某些地區比較嚴重但大部分地區並不十分影響作戰),而從南方向北方攻擊的時候則受氣候影響因素巨大,尤其是冬季到來之後,一輩子都沒見過雪的南方人在北方隆冬時節生活都是非常困難的,何況作戰。而且冬季的後勤補給會非常困難,容易造成非常嚴重的失敗

  戰馬因素:由於地理環境因素,北方適合養馬,尤其是蒙古草原及周邊地區。在冷兵器時代,戰馬的作用極大,野戰中騎兵面對步兵有絕對優勢,步兵打不過騎兵就很難逃脫全軍覆沒的結果,打得過則很難追擊擴大戰果。

  語言文化因素:由於北方地理環境以平原居多,平坦開闊,所以交流起來非常便捷,各地文化基本一脈相承,整個北方語言雖各有差異但基本相通,北方各省方言互相之間易於聽懂。而南方平原相對較少,少量平原被高山大江分割散落,長久以來造成不同省份、地區之間民俗、文化差異巨大,不同省份、地區之間的語言差異巨大,很難互相交流(南方少數民族遠比北方多主要是因為地理原因)。這在行軍打仗的時候也會有巨大的影響,北方由於各地文化、語言相似度高,所以便於指揮、交流,而南方由於文化、語言差異巨大,會給指揮、交流造成巨大的困擾。當然現代隨著普通話的普及這種問題即將不復存在,但在古代通訊、交通不發達的時候,確實影響巨大。

  體型因素:由於地理環境不同,北方主食小麥、高粱、小米等高蛋白食物,更北方的游牧民族則主食肉類,南方主食高碳水化合物的大米,長久的飲食習慣差異造成北方人相對體型粗獷高大,南方人相對精巧苗條。在冷兵器時代,體型差異對戰爭的影響也是巨大的,而體型差異源自地理環境不同。而且北方士兵對南方精細的飲食很容易適應,補給相對容易,但南方士兵到北方則很難適應相對粗陋的飲食,進一步影響戰鬥力。


不貼圖、不講軍事,說點別的。

1 政治的成本:平原的民眾利於統治者忽悠,跑也跑不掉,很快就集結了。山地的民眾倒不是說思想前衛複雜,而是洗腦的成本高,他們一言不合躲山裡去了,語言又多樣化,你怎麼把他們聚集起來賣命?

2 地緣的成本:草原啊平原這種地形的民族喜歡征服,擴大領土,丘陵山地只愛自得其樂,你騎個馬一天就跑上百公里傳檄十幾個城多爽啊,你要是和山寨大王說我們爬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打天下,他說你神經病。

3 物資的成本:玉米、土豆、紅薯啊這些傳到中國的時間太晚太晚了,不要小看了這些今天廣泛種植的農作物,在封建時代經常餓死人,人口就靠畝產,大饑荒了不去打仗就餓死,山裡開個荒幾百年梯田還是養活那點人。如果傳早一千年,格局大改變。

PS:有人答說北人比南人能打,這就有點扯了,打小日本的時候桂軍、湘軍的戰鬥力是第一等的。


首先,歷史是有偶然性的。

比如,明朝最精銳邊防軍在崇禎自殺後集體投降,導致滿清一方擁有無解的軍事優勢,可以在任何地區完成動員之前就完成征服。

又比如,抗戰勝利後經濟重心恰巧是北方(東北)。國統區被解放區靠總體戰活活耗死。。。。。。。

除去歷史的偶然性後,北方比南方有什麼優勢呢?我認為是軍事傳統更濃一些。

即使這樣也必須指出,北方近兩次戰勝南方,偶然性占的因素遠遠大於實力上的那麼一點優勢。至於倒數第三次(靖難),更是千古奇蹟,無法用任何地緣理論解釋。。。。。。。。

什麼叫軍事傳統呢?如果去定義的話,就像江浙,江西地區的文教傳統一樣。即在有人通過科舉出人頭地後,對周邊人群的示範效應,使得一個地區人群對教育的投資相對更高,從而形成正循環的效應。

由於中國軍事威脅長期來自北方,戰火因此也多在北方,造成北方地區通過從軍出人頭地的概率遠比南方要高。這造成北方有軍事傳統的地區較多,即示範效應導致人群從軍傾向高,民間的軍事教育也更發達。比如明清的武舉就長期被河北地區壟斷。

除了從軍的示範效應外,北方農村的結寨傳統對保持軍事傳統的作用也不可小覷。與南方土匪多為佔山為王不同,北方土匪多為流竄的馬匪,俗稱捻子。這導致北方地主武裝長期存在,農民也大都受過一些軍事訓練。至於亦民亦匪的兩淮地區,更是武德高地(朱元璋和蔣介石的兵源主要是兩淮)。

這一點很容易證明,因為長江以南南方的主要兵源地,也是結寨之風比較盛行的地區。

以上導致北方地區更容易動員出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至少可以更快的動員出。加之雖然經濟重心南移,然而南方的經濟實力對華北地區並沒有元末那種壓倒性的優勢。所以說綜合了經濟和軍事後的綜合軍事實力,仍然是北方更佔優勢。

這個軍事傳統直到今日仍然是存在的。由於我朝北方起家,北方的軍事傳統在新中國反而有了更大的發展。今日的河南河北山東地區,從軍在人民眼中仍然是僅次於上大學的正路。無論是從士兵數量還是軍官數量來看,華北地區直到今日仍然是我軍最重要的兵源地,沒有之一。

也就是說誰一旦控制了黃淮海地區,也就控制了中國的兵源,也就控制了中國的命運。


何謂南?何謂北?

這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北宋打吳、閩、楚算從北至南,打北漢卻又是從南到北了。南北朝那些混戰你說是算南北還是東西?所以這個題目本身就有漏洞。

從資源說,往南溫度高,糧食產量高,資源豐富。但據有人考證,小氣候的變動,陝西也曾是可以長梅子的,照這麼說,嶺南反而太熱不宜居了。漢王打項王,資源多產自雍州,史記也認為雍州地比較好。

中北部多平原,利於騎兵作戰,但也不是騎兵一定打得過步兵,岳爺爺的部隊也多是步兵,你問兀朮打得爽不爽。

我認為還有一點,心態,平原地區容易被打,也容易反擊,有包容有彈性。在德不在險,李存勖打前蜀,王全斌、曹彬滅後蜀都不足百天。不要忘了蜀道難!而偏安長江以南的政權往往失去對土地資源方面的進取心,又依賴於長江天險,虞允文利用得當還好,陳叔寶之流……

無險可守當然要靠人的智慧,兵法、武器都是重要的方面,蕭撻凜嫌冤也沒辦法,知識就是力量!將在謀,不在勇,是真理!

以上胡亂說幾句,歷史事件的因素太複雜了,不是簡單的南與北關係。


首先中國歷史上的南北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不是長江,關中中原只能算中部。

要以長江分南北,歷史上揚(太湖平原)荊(江漢平原)蜀(成都平原)以南就是崇山峻岭不毛之地,以三省之力對抗整個北方包括塞外顯然不公平。

歷史戰績,燕趙比吳楚有多大優勢?


個人淺見

其一,經濟

古代所謂的南方大概是江浙湖南湖北這一片。

再往南就是蠻夷。

這一片作為稻米產地,可說是在大多數時候衣食無憂。

因此雖然也有南方叛亂的,但是手下當兵的卻不會怎麼想賣力。畢竟當兵也是爲了生存,種地也是。如果不用拚命就可以過日子,那又何必去?

再者,打仗打敗了也可以回家種地,沒有後顧之憂。所以作戰並不積極。

北方,山東山西陝西內蒙遼寧這些地方相比南方就比較艱苦。

要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不斷騷擾,而且本身耕種也比南方困難。

所謂,窮山惡水多刁民,好勇鬥狠是當兵的料。

從動機和意志上講,北方要強過南方。

其二,武力

相比於生活在溫熱潮濕環境下的南方人,天寒地凍生活難的北方人相對要強壯一些。

同時,冷兵器時代,弓弩屬於先進武器。而騎兵則是很好的機動力量。

南方沒有良馬,而北方有。

所以,集團作戰時,北方也是要強過南方的。

因此,可以說在一統天下的時候,北方人是有一點點優勢的。

不過題主所舉出的例子只能說是一個玩笑,認真追究起來,還是有很多別的原因的。

終了。


因為南方在宋代之前根本沒幾個人,就連被歷吹上天了的揚州,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天寶年間揚州的人口密度在北方是不是墊底水平。揚一益二純屬沒事了自己吹牛玩罷了。


每當我們民族遭遇到大的災難之時,我們就有兩個選擇,往南京跑,往成都跑。往南京跑的,幾乎都陷入了慢性死亡的地步,如東晉、南宋(南宋先遷南京,高宗被嚇破了膽,覺得南京靠著長江也不安全,再遷杭州,杭州、南京算在一起也沒有大問題)。明朝土木堡之變,京師精銳損失殆盡,皇帝都被蒙古人抓走了,很多膽小鬼說快往南跑吧,民族英雄于謙站出來說「言南遷者,可斬也,獨不見宋南渡事乎?」挽狂瀾於既倒,保住了北京,保住了北方。于謙確實可以算明朝三百年中,一個影響了歷史進程的人,不然明朝作為一個全國性政權的歷史就將提前一半終結了。而往成都跑的,很多還是可以再度重新回歸的,唐朝的皇帝就特別喜歡往四川跑,安史之亂,黃巢之亂,唐玄宗、唐僖宗往成都跑的不亦樂乎,不管結果如何,他們最後還是重新回到了長安。

中央朝廷避難,往四川避難的,比往江南避難的,東山再起更有可能。然而從江南北伐,雖然不靠譜,但是相比從四川北伐這件事,就顯得靠譜多了。所謂入川易,出川難,四川作為一個後勤補給基地和避難所可以,要成為統一天下的核心卻不能。唐朝的皇帝在這裡避難,但是最後平定叛亂的力量還是來自北方,而不是四川。卧龍兄跟曹魏打來打去,還是尺寸之土未得,可見隆中對在戰略上就難以實現。巴蜀跟關中捆綁在一起,可以進取天下,單獨拿出來,難度實在太大了。

說到這裡就要提一下中國前一千年文明史的中心——長安,朱溫把唐昭宗遷到洛陽,一把火燒了長安,從此這個千年古都便正式徹底失去了再次成為中國首都的可能。但是,長安的沒落是伴隨整個關中地區的沒落而沒落的。在中國的前一千年,關中作為華夏文明最早開始的地方,氣候環境都十分優越,又易守難攻,以至於得關中得天下,在那個時候,關中配上巴蜀,無往而不利,秦為一例,西漢為一例,北周(楊堅篡周建隋)為一例,都是以關中取巴蜀終得天下。然而隨著關中的過度開發,環境終於變得惡劣,加上身為統治中心不免於各種戰亂。唐末的時候朝廷的糧食竟然全仰仗於東南,貞元二年,在經過歷時四年才平定的李希烈之亂後,江南漕米又運到陝州時,德宗高興地對太子說:「米已至陝,吾父子得生矣。」由此可見,長安在盛唐達到最輝煌的頂峰,終於也迎來了末日。中國的後一千年的歷史就不再屬於長安、洛陽了,而是屬於北京和南京。

這裡就要提到中國歷史的一個大慣性了,即凡東西對峙,一般西可勝東(如秦漢隋唐史),凡南北對峙,一般北可克南(如宋元明清史),即如朱元璋這般逆天的存在,也不能保證南京作為首都的地位。除了地勢上的差異,還因為古代中國的威脅就是來自於西方和北方,因而中國最精銳的軍隊從來都是出自西北。宋朝失去了傳統的中國馬場——河西走廊,因而終宋一代,中國軍隊都以步兵為主。在冷兵器時代,以步兵對抗騎兵,勝則小勝,敗則一潰千里,因為步兵不可能追擊騎兵擴大戰果,而騎兵一旦獲得優勢,在北宋丟失燕雲,沒有長城要塞的情況下,黃河兩岸的廣大平原,中國的柔軟腹地,都將在一夜之間成為戰場,成為北方游牧民族的天堂。第二波可以組織起來的抵抗只能在淮河長江一線,因而古代中國的防禦,就是一戰於長城,失長城則失華北,二戰於長江,失長江則全國不保。北宋之所以亡的那麼屈辱,那麼快,也是可以理解的。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及蔣公發動的淞滬會戰了,中國面對外敵,若是從北至南逐級防禦,參考宋朝滅亡史,結果就是先失華北,再失四川,困守東南一隅,最終崖山一戰,君臣跳海。因為中國的經濟重心一直有個大趨勢,就是從西至東移動,從北至南移動,這就導致了,退守東南的政權是沒有意願去收復西北的,而西北的政權一定會有動力去統一東南。「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窮人才有意願去拚命,「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多數人都是有惰性而貪生怕死的,活得好好的,誰沒事想找人拚命呢?生死存亡的威脅沒有到眼前之時,多數人都是得過且過的,北方的與自己無關的人的死活,除了辛棄疾這樣剛從淪陷區回來的人,誰會去關心呢?襄陽的守城戰到了最後關頭,臨安的朝廷還在醉生夢死。因而一個王朝的首都在哪裡,一個王朝的氣度就擺在了哪裡。漢唐的天子,長安城直面匈奴突厥的威脅,故而有漢唐雄風。「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而唐朝則直接把突厥的可汗抓到了長安獻俘,除了壯哉二字,還有什麼言語!明朝「天子守國門」,因而有「君王死社稷」的悲壯,崇禎皇帝比之北宋那兩個孬種,不知高到哪裡去了。額,扯遠了,回到蔣公的淞滬會戰,淞滬會戰改變了中日戰爭的走向,把從北至南的戰爭走向改變為了從東至西。抗戰若是從北至南的防禦,因為東南是當時中國的經濟中心,也是國民政府的統治中心,所以不出意外地話,肯定是即使丟了四川重慶也一樣會在最後關頭堅守東南,而東南若無四川之庇護,參考西晉滅吳、隋滅陳之戰,必然是長江上中下游一起崩潰,摧枯拉朽,即若不失四川,參考我朝渡江戰役,還是一樣難以堅守。而蔣公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果斷在自己的統治核心跟日本人玩了命,給全國各地的軍閥做了一個極好的示範,都別有什麼花花腸子了,生死關頭,老子帶頭玩命,是男人都站出來!因而當時的中國難得有了空前一致的團結,十萬八千里外的四川,與蔣矛盾重重的桂系,都豁出了老命,一舉就擊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妄言。而此戰之後,縱然首都失守,但是戰略上卻有了改善,中國軍隊從東至西退卻,越往西天險越多越容易防守。陝西崤函之固,戰國的時候東方六國合縱搞了不知多少次,糾集了天下之兵,熱熱鬧鬧攻秦,秦國人閉了函谷關就了事;還有險出了名的四川,「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日本人拼了老命也沒有跨入陝西一步,要知道東部雖然淪陷,但是我黨的各種游擊隊神馬的搞得雞犬不寧,日本多攻下一寸中國的土地,要防禦的地方就越多,兵力就越分散,「強弩之末,勢不可以穿魯縞」,何況是比之前還要艱險萬倍的崇山峻岭。蔣公和太祖在軍事上比起來確實不如,但是僅這點來看,還是有大手筆,大眼光的。


第一,同軍事地理有關。中國的整體地形是北高南低,西高東低。軍事行動如果從北至南,從西到東,會從地理上有著高屋建瓴,易攻難守的先天優勢。中日抗戰之所以八年,也和凇滬會戰打破日軍原定的由北向南逐次蠶食之勢,而陷入由東向西仰攻的軍事地理劣勢有關。

第二,同軍事裝備有關。古時作戰,最重要的軍事裝備是馬匹,最重要的兵種是騎兵。最重要的養軍馬地區一為河套,二為遼西,都在北方。這就使得北方相對於南方,有了較大的軍事裝備優勢,和重要的兵種優勢,佔盡軍事優勢。所以,南宋抗擊蒙元40年,也算得上是一次奇蹟。

第三,同人文風氣有關。一般來講,北人更為粗狂豪放,南人更為清秀溫婉,所以在戰爭時,北方兵源士氣更高,戰鬥力更強。比如,即使是東晉,戰鬥力最強的還是「北府兵」。


的確感覺這個問題本身有一些漏洞的。

中國幾個大統一朝代:秦、漢、隋、唐、元、明、清。

元、清兩代是由北向南統一,而其他幾個朝代,我認為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

秦,出關中,滅三晉與燕,滅楚,最後滅齊,是由西向東的格局。

漢,聯軍滅秦是由東向西,而決定天下歸屬的還是楚漢之戰。劉邦勢力根基在漢中,然後佔據關中形成穩定的後方,而項羽的根基在彭城,與其說是在南部,不如說相對關中在東方。兩者決戰地點在河洛一帶,中原腹心地區。

以上兩個時期北方發展遠超南方,直到漢朝末期,中原文化才漸漸深入長江流域以南地區。三國時期吳國在揚州的幾個大郡/城如建業、吳、會稽都離長江流域不遠,諸葛瑾父子費了老大勁才勉強懾服山越。而荊州地區稍好一點,但荊州北部似乎還是遠超南部的(這一點沒有嚴格依據)。這時期討論以北伐南還是以南伐北,感覺好像不是很有意義。

隋朝的前身是北周,再前是西魏,主要鬥爭的對象是東方的北齊以及之前的東魏。隋的統一過程是先自西向東滅北齊,然後向南滅陳。

唐朝與隋朝相彷彿,李淵自太原起兵,入關中,建立基業,與其說是佔據了北方,不如說走的是與前面幾個朝代一樣的道路:得關中者得天下。

然後是明,完完全全的自南向北統一的,把朱棣的事拿出來好像不是很有說服力,內戰的時候各種混亂,朱允炆又在戰略戰術上犯了很多錯誤,不然鹿死誰手恐怕還很難說。

以上總共是三種情況:

1,自西向東,由關中取天下。(秦、漢、隋、唐)

2,自北向南。(元、清)

3,自南向北。(明)

所以一定要說北方統一南方的話是不是可以考慮長江以北統一長江以南的說法?

原因很多,隨便寫了點拋磚引玉:

地理。中原以東沒什麼天險,除非國力雄厚不然一旦有什麼亂子很容易被趁虛而入。而一連幾代人的政通人和有人聽說過嗎?關中進可攻,退可守,土地富饒(至少唐初及以前是這樣),不出太大的亂子,平庸之主也挺容易守住的。而且如果同時拿下太行地區,戰略迴旋餘地就更大了,想不贏都不行。南邊長江雖然號稱天險,但向西佔據上游的巴蜀及其困難(劉備是運氣太好,遇到個水平太臭的劉璋)。相反,從關中進攻巴蜀相對容易一點。所以遇到關中勢力從巴蜀、武關兩路進軍,荊襄地區很難守住,然後江東地區自然完蛋。事實上蒙古滅南宋用的也是這個方法,襄陽久攻不下,就從西夏入川,最後把襄陽整成一個孤城。

人文。文化傳播總的來說是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傳播,同時融合長江流域獨立形成的一些文明。所以宋以前北方國力,戰爭潛力大於南方。

其他很多原因樓上一些朋友也提到了,我就不贅述了...其實可能也說不大清楚...


先要確定兩個最關鍵的問題:

1. 哪部分是南方,哪部分是北方

2. 怎樣才算統一

沒確定好這兩個標準,怎麼作答呢。

按照破乎上老油條們的慣例,肯定是先給大家展示一堆名詞解釋,然並卵,都是廢話。

古代中國的南北分界線是隨著主體民族聚居區的分布而定的,像漢朝以前,南北分界線肯定不是現在所說的「秦嶺--淮河」一線,這樣我們需要逐個逐個討論各朝代的南北分界線,再定某朝代究竟是北方統一的南方,還是南方統一的北方。

然並卵,題主和各位答主明顯不想這樣干。

所以,我們按現在默認的「秦嶺-淮河」為南北分界線,來確定何為南,何為北。

同時要拋棄領袖們的籍貫、出生地之類的標籤,要以其實現統一的根據地、大本營所在來定位屬南還是屬北,大本營最重要的是統治中心所在。

第1個問題暫時回答了,看第2個問題,怎麼算統一呢?看歷史上認為的統一王朝了,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民國?)、共河國。

我們可以用幽雲地區在宋朝之外,民國內部各派軍閥割據始終存在,為理由來說北宋、民國不是統一的,但不能用「西域在宋朝之外、西藏沒被民國中央控制」為理由,畢竟統一的要求不需要那麼高。

傳統核心地區的統一就算中國統一了,邊疆地區是擴張所及,影響是否為強大的帝國,但不影響是否統一。今天說的統一大業未完成,是針對隨時會搞大新聞的台海問題,是當代說法,放在歷史長河中,可以認為共和國是統一的,只是未完成大一統。

如此,我們其實可以認為北宋、民國在某些時間段是統一的,就類似於共和國這樣情況。畢竟北宋有短暫的算是贖回了幽雲,除了幽雲的核心區都長期在北宋統治下。民國也曾做到全部軍閥公認中央。桂系、馮系、閻系以及四川劉、雲南龍、西北馬、新疆盛,雖然是地方王,但旗號是民國,他們本人是KMT,反對是對誰做領袖,而非反對民國,要自立中央,比如桂系李宗仁,自己都成了民國代總統,他好意思說自己是民國的割據?

那麼我們可以列一下歷史上的統一:

1. 殷商明顯絕大部分統治區都在北方,其根據地也屬於北方,是北方統一北方,我了個囧;

2. 西周的根據地是西岐,是西方統一東方,還是歸屬於北方統一北方;

3. 秦王政的根據地是秦國,也是西方統一東方、南方,擴張到嶺南;

4. 漢中王劉邦的領地在秦嶺以南了,很快佔據三秦,以秦嶺南北一起支撐,從西方統一東方、削平異姓王,不能分南北;

5. 新朝是內禪自西漢,王莽的大本營在朝廷內,是北方統一全國;

6. 東漢劉秀的根據地是河北,進而削平群雄,歸屬於北方統一全國;

7. 西晉是內禪自曹魏,以曹魏為根據地滅蜀吳,是北方統一全國;

8. 隋朝是內禪自北周,以北周為根據地滅北齊(關隴集團滅的)、南陳,是西方統一全國;

9. 唐國公李淵起兵于山西,內禪自隋,以太原--長安一帶為根據地削平群雄,是西方統一全國;

10. 安史之亂,唐玄宗跑西蜀了,但唐肅宗、代宗以靈武-長安一帶為根據地滅燕的,是西方統一全國,留下的河北藩鎮類似民國晉川滇軍閥;

11. 唐憲宗李純的根據地是朝廷,削平各地藩鎮、實現中興,是西方統一全國;

12. 宋朝趙匡胤、趙光義,以北周為根據地削平各國,是北方統一全國;

13. 蒙古汗國從鐵木真到忽必烈,根據地是蒙古,滅西夏 金 大理 南宋,屬北方統一全國;

14. 吳王朱元璋的根據地是西吳,以南京為中心,削平群雄、驅逐元廷,屬南方統一全國;

15. 燕王朱棣的根據地是燕王封地,擊敗了建文帝朝廷,屬北方統一全國;

16. 從後金的努爾哈赤到清朝的多爾袞、順治,東北為根據地,滅順 西 南明,屬東北統一全國;

17. 三藩之亂,康熙的根據地是朝廷,以北京為中心,滅周、平鄭,屬北方統一全國;

18. 太平天國運動,清朝慈禧、同治的根據地是朝廷,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的湘淮楚軍為主力,是南北合力滅發捻、平回,這個算南還是北?

19. 辛亥巨變,起義是南方各省新軍,逼宮是北洋新軍,最後南北和談、統一全國,這個算南還是北?

20. 袁世凱以北洋勢力為根據地,武力平定南方,是北方統一全國;

21. 蔣中正以廣東、南京為根據地,分別北伐滅舊軍閥、中原大戰削新軍閥,屬南方統一全國;

22. 朱毛紅軍起事於湘贛一帶,後轉戰陝甘寧,以此為根據地決戰蔣桂等KMT軍,一般還是算作北方統一全國;

23. 鄧系舊部是二野,勢力多分布在南方,改開大業造勢於安徽、四川、廣東三省,算是南方統一全國;

24. XX的核心不是傳授的,是結合歷史進程、自我奮鬥而拿下的,根據地是之江,算是南方統一全國。

這樣算下來,北方統一全國的是5、6、7、12、13、15、(16)、17、20、22,西方統一全國的是2、3、4、8、9、10、11,南方統一全國的是14、21、23、24,南北合力的是18、19。

一般民間是把西方統一全國的算做了北方統一,因為西周、秦、西漢、隋、唐都是定都關中,在秦嶺以北,但實際上作為根據地時,除了西周,其餘都兼具了西北+西南,而且關中與秦嶺距離很近,正是如此才將西北+西南融為一體作為根據地,應該單獨列為西方統一全國。

不過,即使如此,南方的次數也比北方少,這本身就是因為南北分界線用的現代秦嶺-淮河一線,經濟重心南移之前,北方的人口、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是全方位的領先,整合了這些資源進而統一南方,難度並不大,就好比讓美國去滅墨西哥一樣。

越到了後來,先經濟重心在南方,南方人口也大增,文化、政治、軍事都趕上北方。由南方統一全國的次數明顯增加,即使定都北方,但憑藉的根據地卻多在南方。


這裡需要注意,中國歷史上的南方和如今的南方不是一個概念。先秦時期,南方屬於蠻荒之地,秦始皇發兵三次才得以征服百越之地。兩漢時期,南方先後建立地方政權。漢朝從沒有真正意義上佔領過南方地區。可以說,一直到宋朝,南方都不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政治中心。隨著宋朝時期遼、西夏和金的崛起,漢族賴以生存的黃河地區逐漸落入敵手,不得已才開始真正經營南方地區。而我認為,該舉動真正做到了前面數個朝代沒有完成的任務,那就是人種統一。秦漢時期,中原人只是和當地部落混居,並沒有消除人種差異。而宋朝之後,南方地區幾乎都可以稱為漢人天下了。從宋之後,南方才開始成為中華民族的活動中心(況且北方也沒有被拋棄)。所以,宋朝之後,說北方統一南方是不太準確的,更確切的是外族從北方攻入,消滅南方漢人政權。

那麼宋朝之前,之所以大部分都是北方統一南方,原因其一是古代北方人口遠多於南方。想想古代起義主要導火索是什麼?災荒加苛稅。人多,糧食需求也大。來一個荒災,吃不上飯,納不出稅怎麼辦?那就是「王侯將相另有種乎」了。起義一起,豪強並出。統一天下者,也往往出在北方地方豪傑之中。

其次,各代政治重心也在北方。另外,新的朝代還得講究名真言順。長安、洛陽等歷朝古都,一直被各朝皇帝所偏愛,也是這個原因。你不可能突然說建都於吳越,恐怕聖旨該宣布,大臣的奏摺就上來了。想想當年即使是董卓希望遷都,也是準備良久。最後是通過讓漢帝先回長安,才得以實現。一介梟雄尚且如此,何況帝王將相。

最後,北方一直是中華民族和異族的交界之處。這意味著該地區也是政治軍事爆炸區,極其不穩定。南方反而成了歷朝的大後方。要想真正完成朝代的交替,清除前朝在南方的殘餘勢力是極其必要的。可以說,勝負其實已經在北方見分曉了,統一南方更多的是達成政治意義上的完整。

以上,便是本人對該問題的個人看法。


打仗就打後勤,那句話怎麼說的「外行看戰術,內行看後勤。」

中國古代北方經濟一直比南方發達,所以北方統一南方一點也不奇怪。

宋室南渡後,經濟中心由北方移到南方,為明朝由南統一北方打下了基礎。

民國時,蔣得到外援後,北伐還是比較成功的。

國共內戰時,拉開統一序幕是從東北開始的,不得不承認,日本人是拿東北當自己的家建設的,還有東北背靠著社會主義老大哥——大後方。就像越戰時,越南把美國拖入泥潭,因為後面有我們這個大後方!!!


主要原因是歷史上中國主要是向南擴張,因此就現在意義上的南方和北方而言多數時候是南方落後於北方,那麼先進地區擁有更多資源和財富,佔有者自然優勢更大。

而如果是按照每個時代當時的範圍來算,統一的方向不總是北向南。

周興:西向東

秦興:西向東

楚興:東向西

漢興:西向東

魏興:中部

隋興:北向南

唐興:西向東

後唐興:北向南

宋興:中部或北向南

蒙興:北向南

明興:南向北

滿興:北向南

民國興:南向北

五帝到夏商,中國(華夏東夷聯合體)的範圍在黃河中游。周人從陝北到渭河,再東出河南滅商。

西周時中國(華夏殖民體系)的範圍在黃河中游和下游,在河北北部有一塊飛地(燕國)。西周被羌戎從西邊來攻破首都。

春秋戰國時中國(華夏殖民體系)的範圍北到山西河北北部,東北到遼寧,東到大海,東南到長江三角洲,南到長江中下游幹流沿岸,西南到成都盆地,西到關中平原,西北到河套。秦國從西邊統一全國。

秦朝時中國(華夏)的範圍在戰國末年的基礎上,鞏固了河套地區,首次奪取嶺南飛地。楚國(項羽)從東南滅秦。漢(劉邦)從西南滅楚統一全國。

漢朝進一步殖民長江幹流以南,浙江、江西、湖南北部人口多起來,首次吞併福建,控制嶺南,以宗主身份領導貴州雲南。曹操從中部兗州重新統一中國本部,新開發的東南和剛開發五百年的西南則由孫劉佔領。最終是本部的魏晉政權滅了新開發地區的吳蜀統一中國。

五胡入侵黃河流域以後,漢人南遷加速了在長江以南地區的殖民進程。隋陳對峙時,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經濟實力差距已經縮小。隋從北方滅陳統一中國。

唐從山西佔領關中,進而向東掃滅群雄,統一中國。

五代軍閥割據,最大的軍閥都爭著佔領黃河流域,除了手下篡權,唯一一次有方向性的攻滅戰是後唐從山西向南滅後梁。

宋朝代替後周以後,從北方向南消滅十國而統一。

蒙古本來就在中國北面,因此蒙古滅中國剛好是從北向南。

明朝在長江下游建立,從南向北驅逐蒙古,恢復中國。

滿清在東北建立,向西聯合內蒙古,再向南滅中國。

清末革命黨以嶺南為活動地區,多次發動起義失敗後趁機在武漢起義成功,隨後南方各省先光復,然後南北和談,建立中華民國。


這是個偽命題,如果刨去北方游牧民族,南方集團統一中國的不比北方少。高祖劉邦是江蘇人,朱元璋是安徽人,民國蔣,我國毛都是南方人,包括他們低下的生力軍也一樣。解放戰爭雖然東北貢獻大,但也只是這一場戰役的其中一站而已。


也許北方太冷了,南方人不想去


因為北方在古代是經濟中心。

扯北方人勇敢南方人懦弱的可以去死了,沒什麼意思


南方更分裂,語言文化之間差異太大,難以統一到一起。北方文化差異小,更容易團結。


中國古代最大的威脅可以說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了,為了防範外敵北方各個地方重鎮必然是精兵良將。

然而一旦北方精銳士兵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南方地區來不及做出有效的抵抗措施,必然是被勢如破竹的打敗。

總結就是,因為北方是大前線,士兵生死歷練的多所以能打。


推薦閱讀:

為什麼西方會出現上千年的大帝國,而中國的大帝國只有多則三四百年?
中國沒有統一普通話的時候軍隊交流困難嗎?
為什麼解放戰爭中共軍戰果累累,而抗日戰爭就沒有這麼蕩氣迴腸的戰果?
現在的改革開放與晚清的洋務運動有何異同?
為什麼只有酸秀才,沒有酸舉人,酸狀元?

TAG:中國歷史 | 地理 | 地域 | 中國北方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