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北上廣深成為中國的一線城市各自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是不是可以從天時 地利 人和的什麼角度分析一下?

深圳表示很委屈!其實深圳沒有拿到政策上的任何優勢。當時深圳搞改革開放,一分錢都沒有,的的確確是靠自己殺出來的血路。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現在深圳沒有厲害的國企,卻有一批又一批了不起的民企。而這一點跟北上廣有很大的區別。

而真正佔盡地理和政策的是北京和上海。廣州佔盡了廣東省所有的資源,沒什麼了不起的。不是廣州不好,而是應該更好。論腹地和周邊輻射,廣州不亞於上海。但廣東省府吸盡廣東所有資源發展廣州(完全不顧及粵東西北的客家、潮州的落後),極其不協調。這也是導致了廣州只有今天的成績,沒有更好的廣州。實屬不應該。順便告訴廣州,北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你怎麼可以跟北京比,來玩體制優勢?!北京可以舉全國資源來打造北京城,廣州你憑什麼吸盡全省的血來追求老三的稱號。廣州的GDP是靠圈地圈進來的,連隔壁的兄弟市佛山除了工業,毛都沒有,全省的教育、醫療資源全部佔盡,多麼畸形。

深圳當時的定位就是過河卒,在深圳用得好的政策,全部拿到上海。看深滬股市的發展就知道了,深圳多委屈。搞得好,就是政策支持,搞不好就那無情的鐵絲網,隨時遭拋棄。

但恰恰是因為深圳沒有退路,反而讓深圳成為了中國大陸唯一具有聯合國特點的城市,相當於「小美國」。

所以,深圳有今天,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了。而中國的其它城市更應該學的是深圳。


題目和補充看上去好不協調啊

上海和廣州都是解放前就成為一線城市的,決定性的因素是地理位置和五口通商(當然你也可以說這個是政策,但至少不是共產黨/國民黨的)。而且很快的,五口通商中的另外3個就跟不上上海和廣州的發展了,因為你不僅要有海港,還需要有往內陸轉運的水道。

紐約成為世界第一大都市的過程中,有哪些關鍵影響因素?

建議你看看這個問題裡面的回答,商業城市的發家基本都離不開好的航運條件,只要成為大家的河運和海運中轉地,想要發達起來就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補充上去的什麼內容啊,還能不能友好的提問和答題啦?都答題到題目上面去啦?

深圳沒有政策優勢?別說笑了。蛇口工業區是央企招商局開發的,世界之窗是央企華僑城開發的,都不說了。證券交易所,那麼多城市想要辦,只有上海深圳有資格,這不是政策?中央資金沒有撥款多少,但你覺得特區政策不叫政策么?你看看多少央企、部位在深圳有機構,多少紅色二代、三代在深圳倒買倒賣?王石,當年不也是在深圳倒買倒賣起家的嗎?

還有,別說廣州吸取了全身的資源,廣州每年的稅收上繳很大一部分給廣東省,由廣東省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給粵東西唄城市。深圳沒有交稅給廣東省,財政單列,每年交完了國家部分,留下的都是自用,所以深圳的城建這麼霸氣,道路這麼寬,這都是錢。

說正題。

北京,是首都啊,所有資源都要集中啊,在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首都會差么?地利:扼守華北咽喉的城市。關鍵是人和。政商資源、科教資源都在帝都了。為啥明星都在北京啊,因為所有資源都在北京啊,北京成名了就是全國成名了啊。

上海,五口通商後崛起的遠東第一大國際化城市,而且解放前就有著較好的工商業基礎。天時:解放後,直轄,同時出於打壓南京(前帝都)的需要,上海的資源也滾滾而來。復旦不也就是默默無聞,被一下子貼上了江南第一學府的么?尤其是90年代的開發開放,讓上海重振雄風。地利,中國沿海的重點城市,長江出海口。人和:再次開放後,又成為了外資搶灘中國的碼頭。

廣州,很久很久以前就是著名的商貿城市了。唐朝四大港口(廣州、泉州、明州(今天的寧波)、揚州),到了清朝的一口通商,這可是幾千年天朝關口啊。地利:嶺南傳統中心城市,廣東的交通樞紐。人和:廣交會帶來的客商如雲,南方諸省民工南下的第一站(想想廣州火車站的霸氣標語——統一祖國、振興中華),改革開放後外資企業試水中國的第一碼頭。當年上海還沒有開放,前期進入中國市場的消費品類企業,基本都是台灣香港人做大中華區的老大,總部在廣州,如寶潔、箭牌、高露潔等,然後又帶動了廣州為中心的消費品製造業,尤其是日化產業,廣州製造佔全國一半以上份額。

深圳,改革開放,一個老人在南海畫了一個圈。天時:按雁行理論來說,那時候他的鄰居香港正處於爆發期,地利:靠近一個好鄰居。人和:百萬人民下深圳啊。。。央企、部位支援深圳建設啊。後來,在電子代工產業的基礎上,走上了山寨之路,然後,華麗麗的轉身,成了智能硬體製造之都。


對城市的評價既要懂地理也要懂歷史。不客氣的說,題主的認識差矣。深圳沒拿政策優勢,何為特區?深圳是拿全國人民的錢堆出來,向香港叫板的大陸城市怪胎。可以說中國城市化最大的惠及城市是深圳。改革開發之初,不要說中央及國務院各部委,就是全國其他省市都紛紛借深圳強勢發展的利好投資深圳,建起了座座大廈,才有了今天的面貌。建議題主去調查一下,有多少官二代(過氣的和沒過氣的,包括二三線城市的市長書記們的孩子)在深圳混?可以說,現在反腐敗在四城市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深圳。


北京:首都。上海:港口。廣州:港口。深圳:毗鄰香港。

當然,他們總是會說,「因為我們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我們有權享受更好的福利和待遇,外地人滾粗~」


第一是位置,你可以從地圖上看一下,剛好是佔據了中國地圖的上中下三個位置、第二是歷史、第三是狗屎運,運氣是很重要的。


1,政策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另外,北京一直作為政治,文化中心,全國人家都在用力..

上海,廣州完全得益於地理位置好,一個位於上海三角洲,一個位於珠江三角洲,又是最早開放的口岸城市。

深圳就完全得益於國家政策了,托小平同志的力,在深圳可以看到小平同志的雕像和大海報,貌似其他城市比較少。另外就是位置了,北邊是廣州和大陸,南北是香港,深圳夾在中間不發展才怪呢。


深圳發展快,因為「深圳證券交易所」。要說廣東給企業稅收優惠,深圳不是獨家,要說離香港近,珠海也不遠(坐船就到香港市中心附近)而且也挨著澳門。所以,說來說去,就是「深交所」,帶動了整個廣東乃至其周邊的金融環境快速發展。大批的科技企業、金融總部在深圳紮根。

上海牛,因為「上證交易所」,「貴金屬交易所」。所以say,上海經濟好,也是交易所的功勞。大批的金融總部在上海紮根。

北京6,是因為北京有全國最多的教育資源同時是政治中心。北京的金融也算髮達,但是主要靠政策,而北京恰恰可以提供政策。大批的金融總部在北京紮根,大批的海外教育機構總部在北京紮根。大批的外交機構在北京紮根。

廣州,說實在的,廣州就是各大省會裡面比較富裕的。真的較真兒,也就是佔了一個境外貿易的政治文化中心。別看你深圳、珠海挨著港澳,但是政策是由廣州裁定。所以,境外資金都是從廣州進出,因為境外資金進出需要政策,而廣州可以提供。這和北京異曲同工。大批的港澳子公司(大陸總部)在廣州紮根。大批的貿易、運輸企業在廣州紮根。

你信不信天津開個「天津證券交易所」整個北方也能金融高速發展,然而,暫時存在戰爭陰影的顧慮,一直沒有建立。

哈爾濱或者遼寧,也可以是境外市場的文化政治中心。但是日、韓、俄,有錢的不友好還覺得不安全,安全的覺得自己沒錢防著別人撈金。而且,日韓本身的政治立場不完整,一部分參雜著美國政治,俄羅斯的政治立場完整但是作為五常其政治立場表面穩定實際上具有高度趨利性,而利益是多變的。所以暫時來看,大北方經濟、文化中心都很難建立。


在深圳呆了幾年,深圳在很多方面確實很不錯。本人直觀就是科技電子行業吧。樓主啊,深圳是有一個很牛逼的國企就是華僑城集團,國資委直屬的, 下屬品牌「康佳、錦繡中華、世界之窗、歡樂谷連鎖、波托菲諾、茵特拉根小鎮、華僑城大酒店、威尼斯酒店、城市客棧,東部華僑城」 ,歡樂海岸也是屬於華僑城。貌似除此之外 ,基本上是民企,私企了,聽朋友說 在深圳註冊公司也很方便,創業門檻不高,誕生很多了不起的公司,這也許是其中之一吧。


主要的原因還是國家政策。每個政府都有其政策,國共誰當政都一樣。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城市不像美國城市一樣用方格網布局?
濟南究竟算幾流城市,為什麼?
有哪些東西是一線城市才有,二線城市沒有的?
濰坊這個城市怎麼樣?
中國有哪些城市有自己的市旗和市徽?

TAG:中國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