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智能手機市場將會怎麼發展?領導者會是蘋果還是三星?國產手機會走向世界嗎?魅族,小米,華為,中興誰更有前途?


夜深了,胡寫一篇,然後睡覺

未來智能手機市場將會怎麼發展?這個問題,參考當今PC,mac,windows,linux三者的地位而言,IOS,andriod,wp不能完全類比,但總體可以看出,IOS目前個人感覺已經到發展瓶頸期了,安卓的增長勢頭還沒有降下來(平台的分裂是個問題,但不足以影響到安卓目前的狀態),至於lumia,貌似狀態也不怎麼樣,上次看了數據,說發布以來一共賣了300萬部,這個數據我沒有太多的概念,但和三星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

由次略微看出,安卓佔領絕大部分市場是必然的,在很多人小白兼半白心中,安卓=智能手機,IOS=高端手機,wp?沒聽說過

領導者會是蘋果還是三星?

這個,可以想見,蘋果永遠不會是領導者,其曾經的海盜精神,在中國宣傳的奢侈品形象,都不太適合做領導者,最關鍵的還在於,蘋果僅一款機型註定了悖論,用的人少,才能凸顯他宣傳的精神和形象,用的人多了,不懂手機買來裝X的人,還有追求特立獨行的人,等等都會慢慢離去,除非蘋果改變他的宣傳,否則成為領導者,還是很難的;三星,近幾年應該無人匹敵,再遠基本上就是胡扯了,而且是沒有根據的胡扯,但是我能吐槽下三星的設計嗎?為毛我覺得那麼難看,還有很多人買

國產手機會走向世界嗎?

分兩類了,首先,華為,中興,這兩家,本來在國外就風生水起了,反而是後來殺回國內的,去掉這些個,就純粹的國內的,無非聯想,酷派,金立,小米,魅族等等,聯想是很有可能,依靠著其PC的渠道,再銷售手機,即使無法太成功,也不會太失敗,小米和魅族這兩家公司比較另類,放下面討論,其他的,可能性那個小(目前約=0),而oppo和步步高,以非智能手機殺入國外市場,靠著品廣告,竟然能夠成功,如今到智能手機,反映遲鈍,研發跟不上,但其公司不差錢,捨得砸,這中另類的品牌,還是有可能的

參見我另一個回答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875374/answer/13821677

魅族,小米,華為,中興誰更有前途?

這個很難說哪個更有前途,可以想見,華為的實力,和各大運營商的關係,讓他可以輕鬆賣到上千萬台機器,研發實力強,每年招人都是中國的航母,中國頂尖的人才也就這幾家公司了,中興略微差一點,但也和華為差不多,這樣的公司,除非有大失誤,否則基本上位於不敗之低,但未必能贏,成為領導者

魅族的模式本來可以說非常好,也非常有前途的,專註於一款手機,很有蘋果的范,公司做產品用心,如果就這樣發展下去,很可能慢慢強大,可惜的是半路有小米這樣的攪局者,可以想見,小米搶了原本屬於魅族大量的潛在客戶,擾亂了魅族的發展計劃,導致其營銷策略都改變了,開了新浪微博,產品在新品未發布之時就被迫降價等等,利潤被壓榨後,前途堪憂。

小米這樣做也對其自身發展很不利,看盛大準備推出的手機可以想見,魅族本來很有前途的情況下,慢慢暗淡


2014年

大家看一看,僅僅2年的時間,市場發生了多麼翻天覆地的變化,樓上的幾位,還敢如此言之灼灼嗎?


因為看到了「未來智能手機」、「國產手機」、「更有前途」這些詞語,所以進來插一句,也不算是題外話,也沒有評判能力。羅永浩: http://weibo.com/laoluoyonghao


隨著阿里雲二代1499,盛大手機1199的推出,很多人開始有了心底的疑問,所謂的高配置手機成本底線到底在哪裡?

這似乎又變成了另外一個問題,手機到底靠什麼在賺錢。

過去一些年,在蘋果還沒有在手機領域發力的時候,雖然moto作為手機的鼻祖,手機品質很好,可是諾基亞一家獨大,鮮有敵手,這個時候的諾基亞不用太擔心賺錢的問題,因為它憑藉龐大的出貨量依靠硬體就能有豐厚的利潤。

2007年蘋果打破了這一傳統,蘋果和諾基亞一樣,基本也是靠硬體賺錢,不過它比諾基亞最大的優勢在於:生態系統。這是留住用戶,讓用戶對其具有持續的關注持久的熱情,讓開發者對其持續進行支持的最大優勢。

那麼反觀當今的國產機,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也許是本身在於生態系統很難做成),樓上很多人提到很看好華為,華為2011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將近2000W台,不過我們不能把這當成它最有前途的國產手機最有力證據,因為手機出貨量根本只能說明現在的問題,卻一定不能用來說明將來的問題,因為互聯網市場是一個最沒有忠誠度可言的市場。一個很簡單的比方是在諾基亞佔據手機絕對出貨量優勢的時候,你有想過它現在的境遇么?華為手機是靠硬體賺錢,那麼當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加入進來的時候,當越來越便宜的高配置手機出現在市場上的時候,華為為了保持手機出貨量為了保證銷售額,它拿什麼來留住用戶?

事實證明,互聯網用戶是最談不上忠誠度,靠忠誠度留住用戶簡直是痴人說夢。諾基亞就是鐵證。唯一的辦法就是降價,但是硬體價格也是有底線的,當降到不能再降的時候,華為就不一定會是勝利者了。

依靠android依靠谷歌對於沒有系統研發能力的公司來說,確實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國產手機一定不能在當前靠硬體賺錢的思維局限中,因為事實證明,除了像之前的諾基亞和現在的蘋果,沒有人可以永遠做到的靠硬體賺錢,因為市場上永遠都會有更高配置而更低價格的手機。比拼性價比將會是目前「亂」局的唯一結局。

在我看來,手機的出路在於在於服務,在於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而絕不在於硬體能力,絕不在於營銷。很欣慰的看到小米的MIUI,阿里雲os,盛大,百度易已經在這方面做出了嘗試。如果所有國內公司都想依靠硬體掙錢,到最後會導致無錢可掙,又想保證出貨量,又想保證硬體利潤,在你沒有其它殺手鐧的情況下,將是一個矛盾的命題。這種方式必定不會長久。

看到這個問題,我心裡只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沒有人提到阿里雲?選擇性忽略?

========================================2012/5/1 10:24添加

阿里雲的確是有心搞os的公司,只是沒這個能力而已,並不僅僅只是綁定了自己的APP,深入了解雲手機之後你就會發現一些奇怪的事。以阿里的能力,如果只是簡單的定製了自己的APP,那上面的問題到底是怎麼來的,會讓目前的阿里雲os如此不好用?如此挑戰用戶的android習慣?會搞出這麼多android應用不兼容的問題?

一個新生的系統必定會有各種bug,各種需要優化的地方,特別是像阿里雲這種完全沒有做系統經驗的公司搞出來的東西。不過任何我們現在看似完美的產品,在它誕生的初期都是千瘡百孔,漏洞百出的,我並不是要說這個系統多麼有前途,我只是覺得有必要說出我自己的理解:靠硬體賺錢終究是不靠譜的,做生態系統才是王道。


華為就免了吧,這種公司只會僱傭海軍搞網路行銷,2000元的手機起碼200元是海軍軍餉


個人觀點,未來手機市場會是安卓,ios和wp三足鼎立的局面。

至於領導者嘛,短時間內(保守估計3-5年吧),三星和蘋果地位應該是很難撼動的,有一個問題是,google收購moto之後,安卓聯盟出現裂痕,三星,htc都有點自己的小動作,動蕩應該在所難免,所以三星和htc應該會加大和wp的合作,

國產手機個人認為華為應該是最有潛力的了,

魅族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中高端市場,而且其自定製的系統一直被人詬病,所以其粉絲一直比較小眾,我覺得應該多開發一些低端的手機,在安卓陣營里,除非你能做得像蘋果那麼牛逼,要不然就是機海戰術,否則魅族永遠都只是現在這種不溫不火的狀態。

小米手機的話,雖然出來的時候官方數據顯示相當火爆,但是據我觀察,身邊真的沒有幾個人用的。當時其實也是想買的,一個是因為性價比,再一個就是miui的系統,我想這也是當時那麼多人關注小米手機的原因了。我覺得小米還是很有潛力的,第一炮打響了以後的路相對來說就要好走一點了,再加上有個那麼好用的系統,

中興手機沒怎麼關注,腦海里的印象是一直就在低端市場活動,而且低端市場的市場份額還在被其他廠商侵蝕

華為手機的戰略很清晰了,先拿下國內低端市場,然後再向中高端市場邁進,與移動運營商的合作讓華為的低端手機這幾年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而最近一段時間華為對於中高端機的嘗試也讓大家看到他們真的是很有實力的。不過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中國人是很好面子的,對於華為來說,國產品牌首先就讓某些人感覺低了一截,再加上一開始的低端市場戰略,所以現在很多人談到華為就是一副「不要了吧,國產的牌子」的口氣,真的讓人很受不了的,所以華為在中高端市場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以後的地位。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有哪些地方有錯誤或是不恰當的還望大家能夠指出


只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我熱愛魅族,但平心而論,更看好小米。


我對手機的行業的認識

從2010年,iPhone4發布以來,智能手機取締山寨手機成為潮流,開始了爆髮式的增長,2011年國內智能手機銷售1.2億部,一直到去年2015年中國內地智能手機出貨達到4.5億上下(各家統計略有差異),去年全球智能手機超過14億部。由於iPhone6系列大屏的成功,蘋果在2015財年顯示,其在大中華市場增長百分之九十九,2016年7月份,蘋果電話財務會議宣布iPhone全球銷量突破10億,但是縱觀蘋果16年第二三季度財報,全球銷量同比在下降,整個大中華市場同比分別下滑百分之二十六和百分之三十三。根據IDC的統計,16年三季度安卓手機增長不到百分之一,種種數據表明,智能手機發展已經從爆發期轉為平穩期,整個手機市場從增量博弈到存量博弈。

我經歷的智能手機時代

智能手機在國內的興起

筆者90後,正好是隨著智能手機成長起來的一代,也愛好電子產品,基本見證了智能手機在國內的整個歷史,隨著回憶記錄下我印象中的智能手機發展歷程,當然還是從蘋果說起,iPhone4在2010年發布,沒有立即在國內上市,被炒到一兩萬,一機難求,當時只有黑色,白色的新工藝一直到次年才成熟,我當時自然不敢企及的。我第一台手機是HTC g7,3.7寸,那時候算是大屏了,我記得是當時花了三千左右,在廣州打了暑假工最後在天河崗頂水貨市場買了這部手機,當時比較流行的是三星9000,4寸大屏,MOTO defy,好像也是3.7寸, iPhone的內存是512m。三星是1g,是最高的了,Android僅僅進化到2.1、那個時候機鋒威鋒和一些刷機論壇很火,智能手機還是小圈子,大家時常在上面交流心得,大神出一些刷機包,改各種各樣的功能,受眾人膜拜,我那台g7在學校掉了,11年夏天的時候我又買了一台HTC g13,也是水貨1600.那時候HTC很火的與蘋果三星齊名,那兩年搞機海戰術,每發一個新版就加更新個數字,後來國產帶著「價格屠夫」殺過來,不肯走低價親民路線的HTC很快就衰落下來,這個時候我身邊有一些同學開始用智能手機了,三星的,HTC的,中興華為的運營商合作的定製機,不過還是不多。這些配置大致都是3-4寸,RAM256-1G,ROM1-4g.11年到12年算是國內第一波新機增長潮流,當年,智能手機銷量首次破億。Google每年會發布一款新手機,搭載自己的最新系統,當時被大家戲稱為太子機,大太子,二太子都是HTC代工,三太子是由三星代工,這一代進步很大,屏幕到4.7寸,解析度首次提升到1280*720P,視網膜屏幕開始在安卓普及,時至今日,Google每年還會發布新手機,引領安卓的潮流。只可惜大部分國內廠商都不跟隨了。這款手機12年的時候我也買了,二千多,也是水貨。蘋果公司11年末發布iPhone4s,性能提升巨大,尤其是顯示性能是前代的7倍,當時印象深刻的是有兩個大人物離開了,一個是三胖他爸,一個是喬布斯。這一代的4s我也買了,不得不說,真是經典,時至今日,仍然能在街上發現它的蹤影。iOS的設計是每一代產品支持的升級要不少於4代,4s從iOS5一直服役到iOS9,達到了五代超齡服役,其實,每一次RAM內存的增加都是新時代的產品,服役時間最長,同理可得,iPhone5、6s和iPad Air2都是會超齡服役的,所以升級蘋果產品,買內存升級的那一代是性價比最高的。

智能手機的爆發期

12年到13年是智能手機的爆發期,當時小米等廠商在線上傳播,渠道成本極低,根本不是傳統門店商超能比,加上安卓的開源,定製適合國人的UI,加上國內代工廠的先天優勢,小米全球採購製造手機的元器件,高通的CPU,夏普的屏幕,Sony的攝像頭,ATL的電池,三星的內存,然後找國內知名的台企代工廠合作,只做精品爆款,線上營銷,口碑傳播,快遞發貨,開發布會,搞期貨模式,利用電子產品的摩爾定律拉低成本線,隨著小米性價比策略的成功。越殺越勇,一鼓作氣推出紅米,做低價優品的路線一下把智能手機殺到千元以內。這時候有一些小的廠商也在學習小米的路線,比如小辣椒,大可樂等等,但是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起來。線下廠商也在發力,華為和中興的運營商定製機,VIVO OPPO 藍綠廠在線下門店的默默耕耘,身邊的年輕人也在這個時候基本換了智能手機,這時候開始宣傳雙核四核,像素幾千萬等簡單易懂容易營銷的概念,大部分手機配置在是RAM在512M-2G,ROM2G-16G,高通或者聯發科的相應價位的晶元,很多人過年過節都會送父母智能手機做禮物,不得不說,當時的小米風光無限,隨後的2014到2015年,一場浩浩蕩蕩的線上大戰即將拉開帷幕。值得說的是,12年蘋果終於升級到4寸屏幕,而且提升了內存到1G,所以iPhone5和iPhone5C可以升級iOS10,2013年秋天發布的iPhone5s加進了指紋識別和M7協處理器。從iPhone4的視網膜屏,蘋果第一年秋天發布的手機,第二年就會成為安卓高端機的標配,再之後成本下降技術就會下沉到低端機,不愧是行業風向標。

智能機的持續增長期

14/15年,看到小米的成功,短短几年就從一個「門外人」增長成為行業領頭羊。「雷布斯」的風口論大行其道,結合LBS,GPS等技術,隨著微信,滴滴Uber,美團,支付寶,手機地圖,移動電商,大家發現移動互聯網已經滲透到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已經離不開手機,各大資本和手機廠商再也按賴不住了,聯想推出來樂檬品牌,完全模仿小米走性價比路線,我買了一個樂檬K3,只要599,比小米還狠,還便宜一兩百。阿里巴巴6.5億美金(摺合¥40億)投資魅族,魅族迅速跟上,MX4 1799,比小米還低200,還推出全新的魅藍品牌,對標小米的紅米系列、中興推出了努比亞,華為被小米趕超後痛定思痛,推出榮耀系列,一個主打線下,一個主打線上,還憑藉自身的多年的技術男出身拿了ARM的授權自主研發海思麒麟處理器,高通是最苦悶的,這時候受限於蘋果從5S推出的 A7處理器全面轉向64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技術儲備不夠,810匆匆上馬憋了個內傷--發燙厲害降屏嚴重,大家都不敢上,這段時間,米4到米5中間長達一年的空窗期,加上小米note衝擊高端市場的受挫,囤積了大量的物料成本消耗了巨大的現金流。最重要的中國廣大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的購機潮被藍綠廠抓住機會,利用傳統媒體和良好的廠店分成手段進行洗腦式推廣,一下子銷量就來了,想必「充電五分鐘,通話二小時」這種洗腦的神廣告詞大家都印象深刻。小米在線下沒門店,價格透明,利潤低,店員都不肯推,而且屌絲文化形象也受限於傳統的中國文化,很難在上述地區受到追逐,再加上本來的自留地又被各大列強瓜分,豬隊友高通在810跪後遲遲不起來,簡直是三鬼拍門,壞事接二連三,自然也就眼見其起高樓,眼見其宴賓客,眼見其樓「歪」了。筆者不是很看好小米手機模式,因為沒有底層技術的積累(MIUI算半個吧)和至於他想做出中國的outlets我倒是挺看好,因為從本質來講,小米是一家營銷和供應鏈管理大於技術成分的公司。如果抓住山寨經濟轉型到精品經濟大潮流,每一品類商品只做一兩款精品低價,線不要鋪得太開,口碑營銷做起來後可以讓大眾形成條件反射第一時間去小米商城和小米之家買所需要的東西。華為打著愛國情懷並著多年的積累在線上線下取得產品在商業上的反超,不過我是不喜歡動不動情懷的,所以沒有提某某手機一個字,產品就用質量來說話,產品有缺陷就大方承認,不要吹牛逼,消費者可不是傻子,騙了一次在江湖上壞了名聲可就大大的不值當,當然也有像某某股票賺快錢的野路子,不評論對錯,就像是人生,關鍵是精彩,不虛此行就成。對了,還要悼念一下聯想的樂檬,大可樂,小辣椒,天語等一干大大小小的烈士。最後照例說一下這兩年大屏化後獲得巨大成功6系列的蘋果,筆者正好在一線市場經歷過,13年的iPhone 5s後全面由擬物化轉向扁平化的設計風格,iOS7轟轟烈烈帶來了新的設計風格,推出了指紋識別,M協處理器,大招盡放,可是兩個痛點沒有解決,一個是大屏,三星早在11年的第一代note系統就推出了5.3寸大屏,一個就是外觀,人們此時早就習慣了手機上的生活,在保證使用體驗上,屏幕自然越大越好,再加上全新設計語言的加入,軟硬體一體升級。這一代iPhone居然沒在大陸首發就轟轟烈烈上市了,一經上市就被哄搶,炒成萬元天價。我分析沒有內地首發的原因在於外觀的升級和工藝大改重開磨具,導致量產時產能爬坡不如預計,所以照例拿天朝開刀,如果明年的新iPhone外觀大改說不定天朝又要被首發拿下,讓我們祈禱吧。我記得那時候一直到國慶節後內地首發都有香港人舉著手機在華強北遠望賣機。只要你不急用,能預約到港版的plus,拿一台過關到深圳,到華強北放掉,就能白賺一台手機。後面的玫瑰金和今年被炒成更加天價的亮黑都是如此,不過持續時間是遠遠比不上的,很多人覺得蘋果是不是創新乏力,要靠顏色和外形來吸引用戶,這個見仁見智吧。我覺得他能出Touch force,3D touch,抬手喚醒,一步步穩紮穩打在每一個細節上優化用戶體驗,還是家偉大的公司。

未完待續


高端手機的未來屬於三星和蘋果,wp仍是未知數,其餘品牌的手機將會和今天電視市場一樣,競爭中低端用戶。


其實我想說的是HTC和摩托羅拉!!!!!!iphone受到的衝擊太大了,目前來看,iphone的創新停滯,而且安卓和windows phone系統的不斷完善iphone的系統優勢不再那麼大,沒有好的創新,iphone將逐漸失去市場。


我怎麼感覺未來的領導者是谷歌的手機呢


智能手機的生態鏈很重要. 本質上來說, 智能手機的核心還在於OS(其實任何信息終端的決定者都在於OS)。從這一點出發來看,蘋果, GOOGLE是兩台生態鏈的控制者,只不過一個封閉,一個開放;微軟的WP還要看看。

以後設備生產商的地位應該越來越低,利潤也越來越少;再加上運營商一摻和,就跟代工廠沒什麼區別了。

就國內來講,沒有哪一家企業控制了智能手機的整個生態鏈的;或多或少都會有「把柄」在國外公司手裡;單從出貨量來講,華為,中興絕對領頭,實力也絕對領先。

至於小米,魅族之類,國人就是買個新鮮,不具有可持續發展


現在是2017年6月,看看五年前的回答,世事變化啊。說聯想最有可能領導市場,結果一敗塗地


其實我比較看好華為和中興。其實國內手機品牌,只有華為和中興兩家技術最好,小米什麼的就是爆紅一時的網路歌曲而已,長久不了。還有一點,中興其實和華為差距沒有那麼大的。


os起到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大,領導廠商會是google,蘋果。

在手機硬體和PC硬體一樣廉價,大規模生產後,感覺手機廠商會和PC廠商一樣了。

不同的就是品牌,外觀設計。


未來3年內,智能手機市場進入4G狂歡,領導者方面,利潤最高仍是蘋果,出貨量最大的不再是三星,而是中國廠商。你所列舉的幾個中國廠商中,小米和華為最猛,但同時,請注意你所遺忘的OPPO也將大放異彩。魅族和中興,絕對只能算是國產第二梯隊了

答完一看,原來是12年的題……


如果遲遲沒有自己的os,中國很難走向世界。人機交互更多的是需要友善的os,而不是硬體的堆砌。所以,國產機想走向世界,應該在軟體上多下功夫。


從去年8月開始使用阿里雲手機,其實阿里雲OS主打在於雲應用,靠買硬體是賺不了很多錢的,尤其是隨著國內智能機市場慢慢地變成紅海。運營手機才能賺錢!錢從那裡賺呢 ? 雲應用里的各種購物店鋪(下有附圖)可以分成賺錢,自帶追書客可以賺錢,內置遊戲也可以合作商提供收入。你也許會說,用戶又不傻,購物可以用電腦,電子書遊戲下一個玩不就是了?其實這裡要分清一個低端用戶和高端用戶。高端用戶相對理性,基本不會為手機花額外的錢;而對典型用戶比如一個在工廠里打工每天下班後手機就是他們業餘全部的低端用戶來說,他們更願意花錢,依託於淘寶打通了支付和購物環節的雲應用商城更方便也能更好運營。這也解釋了阿里雲OS為什麼要主推雲應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它已經搭建好了的雲服務,另一方面就是雲應用能更好地運營。


我姑且猜一下五年後吧,王者會是蘋果。

因為早就形成了垂直整合,從最基礎的操作系統,到外觀設計,主晶元設計,供應鏈管理,渠道管理,品牌管理,都對於其他安卓廠商有明顯優勢。比如整個台資系統,都是唯蘋果馬首是瞻。三星不敢斷蘋果的屏幕供應。

安卓系統,華為很難超過三星,但會接近。技術上華為相對於三星,強在通信技術積累,麒麟應用處理器和三星不會拉開距離,弱勢在屏和存儲器件,需要對外採購,沒有三星的獨立整合資源。營銷上三星前期的投入巨大,一時不至於被超越。

國內其他廠商的份額,小米會跌,被榮耀和魅族會侵蝕其市場,步步高雙雄會保持,其他不足論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中興被美國制裁事件?可以看做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一次機遇嗎?

TAG:手機 | 蘋果公司AppleInc | 智能手機 | 小米科技 | 魅族科技 | 華為 | Android | 小米手機 | ZTE中興 | 三星電子Samsu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