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醫學有沒有引入循證醫學思維?
當今提出的「中西醫結合」具體是怎樣的概念?現代中醫學有沒有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使其自身理論、實踐符合科學?相關問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97534
循征醫學要有很大的樣本量的很高質量的臨床試驗作為基礎的,一般都是國外人在做,因為中國沒有這麼好的環境去做真正符合標準的臨床試驗。外國人的話自然不會做中醫相關的試驗,中國人的數據又全是假的,所以可以回答說中醫沒有循征醫學。 另外,問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並不明白循征醫學是什麼。它不是「科學」與「不科學」的評判指標,它的主旨在於樣本量和統計結果,用數字說話。
現代中醫學有沒有引入循證醫學思維?原則上來說,中醫引入了循證醫學思維,早在90年代就有這樣的提法,但是由於中醫學(包括中國大部分科研)科學性較差,假數據多,造成前瞻隨機對照研究的價值受到懷疑,所以說,思維有,但是實際的經不起推敲,只停留在表面上,還有由於中醫學從業人員的科研素質不高、中西醫理論的不可通約性、中醫理論及指標的人文學特性等原因,所以在中醫界只有理論層面的循證醫學,沒有真正科學層面的循證醫學。
1.」中西醫結合「說白了就是以西醫的診斷及療法為主,當必要時再用中醫藥來彌補西醫的不足(你可參考百科)從而完善疾病的治療。但從更廣義的範圍考慮,中西醫結合就目前而言不屬於真正的結合,更多的是在治療手段方面西醫依靠中醫治療手段來彌補其治療手段的不足。因為,中西醫學是兩套截然不同的理論,從理論層面就幾乎不具有通約性。中西醫理論的許多細節方面,憑感覺有相似之處,而事實上如果單純對號入座的話,就難免有些脫離臨床空想理論了。例如中醫常說的」血瘀「,按照中醫理論包括瘀滯在脈道中的「壞血」及所謂」離經之血「,與西醫學的」淤血」(指血管中凝滯的血)在某些情況下雖有相似之處,但在相當些情況下是不能單純對號入座的。如高血脂患者,甚至許多體檢未發現異常的人,因為體質等差異,中醫發現其舌質黯紅甚至青紫、脈象弦澀(理論上),就認為此人屬於「血瘀」徵象;反過來,休克患者在休克中期,按照西醫理論,其周圍血管中血液凝血因子大量增加而出現淤滯,但這時按照中醫理論,病人出現「血壓進行性降低、少尿甚至無尿、神志淡漠甚至昏迷、皮膚髮冷、發紺」等臨床表現,中醫認為病人這時是「亡陽」、「血脫」或者「厥脫」徵象,還要結合患者全身其他方面的臨床表現,綜合分析判斷出具體證型,或氣陰枯竭,或血瘀氣脫,或陰竭陽脫(當然現今臨床許多時候,一般醫院不管那麼多,西藥為主,能用參附湯或四逆湯注射都不錯了)。
再說說現在的中西醫結合進行的研究,一個常見的範式是因為西藥本身的作用有局限性,又發現中醫藥有其獨特的療效,所以就對中醫藥進行現代化研究並努力用現代的理論進行解釋,包括研究用中藥進行治療後機體某些指標發生了什麼變化(許多中成藥,現在西醫也經常開,可實際效果如何,臨床情況可謂千變萬化)。 這樣做的實質是將傳統醫學治療手段作為現代西醫學的「補充替代療法」。
關於疾病,關於治療金標準,現代西醫學不是沒有需要反思的地方。就拿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來說,西醫希望通過手術也好、其他治療手段也好,將腰椎關節突出的髓核復原,而事實是許多人到了中年以後,都有腰椎突出的情況卻因為沒有壓迫到神經所以沒有相應的臨床癥狀;反過來,已經有臨床癥狀的患者通過推拿或中藥等療法可能癥狀從此消失,但影像學檢查發現其髓核仍然突出,就不覺得該患者的這個「病」真正「痊癒"。更為常談的腫瘤,西醫的理想目標是把體內已有的腫瘤全部殺光,也正是這樣的想法許多時候忽視了患者的生存質量——許多人一旦被查出患了惡性腫瘤,因為心理的無法接受以及現有的療法,加快了患者的死亡。2.這是個西方科學文化大發展並成為世界主流並在時空觀上被稱為」現代化「的時代。不可否認,現代科技的發展讓人類文明飛速向前發展。從方法論層面看,現代科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具體到醫學領域,就是將患者的臨床表現作為更多算是臨床經驗對某個疾病的初步判斷,進而通過醫師的檢體診斷、生化診斷、影像學診斷等多種手段查出真正的病因是什麼。一旦確定病因,那麼就開始集中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當然也包括對症治療,可最核心的還是對因治療)。如果找不到病因,就束手無策;或者找到所謂的病因,相當些時候也沒有很理想的辦法。再來看中醫的治療,很多時候需要對患者的言行舉止都納入其臨床收集診斷證據的一個方面,大的方面就是靠中醫師的望問聞切進行診斷,這樣做就是要針對不同患者採取不盡相同的療法(例如同樣的病,中醫對不同患者開出的方都有所區別,依據就是不同患者的不同細節表現)。其弊端就是主觀性強以致不同中醫師診斷容易產生差別,甚至許多人說中醫太」玄「——說白了,中醫的思維模式是思辨性思維模式,而古希臘人早在兩千年前就拋棄了這種思維模式。因此,為了進行中醫的」規範化「,國家若干年前就制訂過《中醫證候規範化標準》。現在不管是中醫教科書也好還是許多中醫臨床大全或叢書也好,針對每個病下屬的不同的」證型「都是依據《標準》。但臨床終究是複雜的,一種疾病下面的不同「證型」,多是相關人士結合臨床做大規模統計分析出來的——而且還要考慮地區差異甚至具體的每個患者的不同情況,後者的千變萬化則會導致某些情況的疏忽。對於疾病,儘管走到今天,中醫師多數都有相關的「標準」進行參考,實際在臨床,還是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診斷,不能拘泥已有的臨床統計標準。以上的這些都是針對中醫本身的診斷主觀性太強而試圖做出的一種「標準化」規範,並沒有提到中西醫之間相互影響的情況。說了那麼多,你應該也可以看得出,中醫是具有「循證醫學」思想的。如果拋開具體的醫學理論內容不談,單純從方法論角度看,這些年中醫進行的「證候標準化」里程,也算是現代中醫試圖將循證醫學的模式對中醫進行現代化。至於中醫在理論方面的現代化的跟進情況,我想上面已經說了很多了。就目前而言,中西醫結合也只有在臨床上進行相互補充才最現實。這多少也是因為中醫理論,正如某些朋友講得那樣,不能夠進行「證偽」(比如經絡),所以試圖讓中醫理論進行「科學化」,只要想想用英語語法是否能解釋漢語就可以明白。中西醫結合,好像是周恩來最早提的,目的是為了保留傳統中醫,具體概念和內容百度百科裡有。因為我不是學中醫學的,所以其發展我也不是很了解。但,我有個同學是學中醫學的,根據我的觀察以及我媽在中醫院就診的情況來看,現在的中醫院看病還是主任看病,小醫生抄手方的老式傳授方式。你要說有沒有引入循證醫學,這個不好說,因為其概念是:「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所能獲得的最好研究證據來確定患者治療措施」。從思想上,醫生可能有這個思維,但是怎麼定義這個概念,中醫師可能各有不同。因為中醫師看病靠望聞問切,這個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比如看舌苔顏色,顏色你怎麼定,除非給中醫師發色卡,什麼顏色是什麼情況,給定下來,所以只是因人而異的,中醫里叫根據某某多年的行醫經驗。而且中醫看病里沒有確定你這個病到底是什麼病這個環節,它是根據你的癥狀看病,比如你體溫高,它給你降溫,你發汗,它給你止汗,你冷,它讓你不冷,它是針對你每個癥狀實施手段,不會告訴你,你現在感冒了,你需要怎麼怎麼樣。 綜上所述,中醫還是中醫,傳統醫學,跟西醫,現代醫學,是不一樣的。
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是否滿意?
循證醫學需要客觀證據的支持。我認為中醫診斷中一個重要環節:對脈象的判斷就是一個非常主觀的東西。而中醫診斷也沒有客觀明確的診斷標準。那麼既然連診斷也是主觀的,何來客觀?所以我認為,中醫學無法做循證。
一不小心看到最前面薛夢晨的回答。一方面又是「循征醫學要求大樣本高質量的臨床試驗,中國沒能有符合標準的臨床試驗「,另一方面又是」中國人的數據又全是假的」。實在受不了,必須得強答一下。
首先,反駁」中國沒有好環境做標準的臨床試驗「。在中國做的臨床試驗多了是了,國外的臨床試驗常常還在中國做。中國人多,做臨床試驗的受試者廣,另外藥效不錯最後還可以賣給中國人。
其次,反駁」中國人的數據全是假的「。看到這種以偏概全的言論,反駁都覺得自己無聊了。
最後講講我所知道的循證醫學與中醫。
我認為的循證醫學是通過從最基礎的證據出發,不斷地推論,驗證,強化因果,最終積累出可以定性的證據,為臨床所依據的過程。
儘管我們都偏好大樣本多中心隨機雙盲平行對照試驗,但它不是循證醫學的全部。循證醫學還包括證據強度逐次降低的隊列,病例對照,病例系列,病例觀察,甚至專家意見。沒有次一級的證據進行支持,沒有人會放心投資高成本長周期的隨機對照試驗。
另外,臨床試驗也有其缺陷。一方面臨床問題太多,等不及花費高,周期長的臨床試驗。另一方面臨床問題複雜,試驗環境太嚴格未必反映現實,甚至還無法進行臨床試驗(幾乎所有的臨床試驗的受眾就不包括孕婦)。所以其他低成本較好完成的循證研究也是循證醫學的好工具。
再回到中醫。
從上面也可以看出,中醫其實要做起循證來,也不難。普通的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病例系列,找公衛的人合作,輕鬆解決。再不濟,專家意見總可以吧。什麼?專家意見太low?召集領域專家,用的德爾菲法,進行三輪專家意見投票整理出來的結果,會那麼low嗎?...(其實還是有點,但總比不循證的要強吧)
目前中醫相關的循證研究也是不少的。在PubMed檢索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限定clinical trial或者Meta-analysis或者Observational study,檢索結果有1801個。相信檢索國內的資料庫會有更多。儘管質量方面還有待考察,但這一大堆沙子里還是能掏出點金吧。
另外,也有中醫協會主動找循證機構開展循證工作。蘭州大學的GRADE中心貌似之前承擔了一項中醫方面的循證指南。循證醫學確實太好用了,而這不分中西醫。相信會有更多的中醫結合循證醫學的工作,促進中醫的發展。目前沒有。中醫研究缺乏循證醫學關注和評價的終點指標。指標是對患者影響最大,患者最為關心與患者的切身利益最為相關的事件。中醫藥研究多為複雜干預,整體調節,因此要構建多個重要臨床事件的終點指標體系。還要引入合理數學模型來分析數據。但是對於病人病史病程的採集,大部分中醫院做的不夠規範,所以也增加了研究難度。以後會慢慢健全吧。
循證醫學(英語:Evidence-based medicine,縮寫為EBM),意為"遵循證據的醫學",又稱實證醫學.
核心是四個字——遵循證據。
如果中醫引入循證醫學的那一套,就得對藥物和治療方法做一系列的科學試驗,其中包括隨機大樣本雙盲對照試驗——然而,中醫是不敢,也絕不會去做這種試驗的。
中醫的借口無限多——什麼那人是假中醫啦,中醫和科學不是一個體系啊,一人一方無法重複驗證啊……
總之,他們無論如何都要避免科學試驗。
所以,中醫沒有引入循證醫學思維。
現代中醫是啥?和古代中醫有什麼區別?請題主明示。循證醫學要求臨床證據,即大樣本臨床隨機對照試驗/薈萃分析等,這個在目前中藥組分研究和成藥的4期臨床已經在應用,也是目前很多中西醫結合在做的事情。不過中藥組分研究這個很扯,某某苷某某鹼就能代表這一味葯?那怎麼解釋生葯,炙葯,焦葯的藥性區別?成藥的臨床研究更有趣,基本上患者都是以西醫的疾病入組的,中醫上癥候不盡相同,然後統一用成藥治療,再用西醫的血壓,心率等指標來判斷。老中醫一般都對此嗤之以鼻,然後到了臨床就是一幫不懂中醫的西醫大夫在開。之前聽說中科院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請老中醫摸脈,他們用機器測脈象波,試圖找出波形與疾病的關係,最後貌似失敗告終。
可以做的具體事情:1、中藥成藥及單味葯的系統評價,http://dxy.me/vaAbie ;2、臨床實踐循證病案的中西醫合作病例探討 http://dxy.me/Jn6RJz ;3、中醫和循證思維想通之處思考 http://dxy.me/VNziUr 兩種實踐,一種理論,通過這些途徑,融合循證和中醫的內涵。
有啊 比如證候學研究... 不過不太看好就是了...
太監冒充御林軍,怎麼敢脫褲子啊?
黑貓。白貓,抓到老鼠是好貓,中醫西醫,治的好病人的病是好大夫,
中醫是藝人,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一看悟性,2看毅力。2者結合,總成大家,如藝術家,廚師,你問他為什麼做的好,他告訴你一看悟性(這方面最讓人無語,誰知道自己有無這方面的天賦),2看毅力。很多人學中醫,學了一生,理論全會,就是看不好病,有人甚至是連個老師都沒有自學成才,100個學中醫的人90個沒真正的學會.
西醫像工業化流水線,能將大部分的人打造成合格的醫生。這是如何培養醫生方面 學過中醫的人都知道,老祖宗告訴我們,中醫看病 ,理法方葯。 理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致病的原因,這裡講的是中醫的致病機理)法(用何種治療方法,中醫八法)方(具體用哪個單子來作為整體的治療方向)葯(在原方的基礎上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加減調整藥物)看 到這裡大家明白了嗎?中醫治療病人最關鍵是,確診(以中醫的方式方法來確診),不是用西醫的方式方法來確診,中醫是靠四診(望聞問切),也就是一個大夫的用所學(理論基礎等),已經浸淫醫道這些年的經驗,來判斷具體到每個人的致病因,來用藥。
人是最聰明的(特別是中國人),中醫如果不能治病的話,早就被歷史淘汰了。 說了這麼多,不是想證明誰比誰強。我只是想說一句話,風馬牛不相及 驢唇不對馬嘴。之事何必爭來吵去。對不能被證偽的事情,也不要一味的反對。
《毗尼日用》偈曰:「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眾生肉。」咒曰:「唵縛悉波羅摩尼莎訶。」 釋迦牟尼佛曾指著桌上的一杯水說,這杯水中有八萬四千個眾生存在(佛觀一碗水,四萬八千蟲)。這八萬四千是虛數,表示非常多的數目。 在顯微鏡或是其他工具發明之前,不能證偽的前提下,也不要抱有任何的成見來看待一些事情(現象),中醫的很多東西(如經絡等)都無法被證明,但是也無法被證偽。時間是檢驗一切的真理,到了那一天,不需大家在此以鍵盤想攻,答案自會出現。 一個小中醫的自白————寫在前面的話————
首先說中西醫結合暫時個人覺得中西醫結合出來只能是中醫或西醫(居多),中醫可參考張錫純,在他的書中把西藥按照中藥來用,正如他的書名《醫學衷中參西錄》,創造出了阿司匹林石膏湯等方劑,雖然用了西藥,但這仍然是中醫。而西醫這方面可參考各種中藥提取物,麻黃素,青蒿素……最終是為西醫的理論所指揮,即便得了獎,功勞仍是西醫的,這也仍然是西醫! ————正文————有
從傷寒論的時候就開始循證!(可能當時的人沒有這種意識要專門出書來講循證?但傷寒論字裡行間已經有所表露。)仔細讀傷寒論就會發現醫聖嚴謹的循證思維!如據症辨證後給方時會有
主之、與之、可與、宜……不同的用詞只有方證非常相應才會用主之,如不太確定則用與之、宜等癥狀稍有差異方葯即做調整
如麻黃桂枝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又因多了某一味葯或某一味葯多了分量就另立方名
如小建中湯、桂枝加桂湯又或因為癥狀不夠多,導致無法準確判斷,就囑咐小心試探辨別
如209條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先與小承氣湯……如136條讓仔細辨別大柴胡湯與大陷胸湯的區別139條讓仔細辨別大陷胸湯與柴胡湯和半夏瀉心湯的區別個人猜測現在的現狀是因為宋明前後文人大量的進入醫學領域,談玄之風興盛,導致醫學加入過多文學、玄學,漸漸偏離原來崇尚實證的本質!
而後大量派別林立,互相攻擊。【以前看到有個說法覺得來理解中醫的現狀也挺好的】
如果按照傷寒論的標準,那麼醫生不好好學習的話很難糊弄過去。比如小陷胸湯證是正在心下按之則痛,大陷胸湯證是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柴胡湯證是胸脅苦滿,瀉心湯證是心下痞硬,承氣湯證是燥、潮熱、譫語。有的是位置不同,有的是位置同但是或痛、或不痛、或據按,方子就截然不同!一旦用錯就不得了,而且一對應就知道是不是你的責任?想偷懶?沒門!嚴謹得很!(曾經有個醫案就是講一個醫生把大承氣湯和大陷胸湯搞混了,差點喪命。)這樣的話南郭先生怎麼混?除非成斤的巴豆、砒霜開?所以為了當好南郭先生還是別做循證,談玄說道算了,陰陽五行,天干地支來回扯,反正給你開什麼方子都能自圓其說……推薦閱讀:
※東大醫學本科有多難考?
※做醫療設備維修的工程師都是什麼背景?
※把腫瘤吃進去人會不會得癌症?
※為何常常吃完飯不久又覺得餓的慌?
※醫生之間怎麼相互稱呼?